61阅读

汶川地震级别-测量地震级别的里氏是地震强度(即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常用对数值.可见级别越高,地震强度就越大.如汶川2

发布时间:2018-03-19 所属栏目:汶川地震级别

一 : 测量地震级别的里氏是地震强度(即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常用对数值.可见级别越高,地震强度就越大.如汶川2

测量地震级别的里氏是地震强度(即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常用对数值.可见级别越高,地震强度就越大.如汶川2008年地震是8.0级,旧金山1989年地震是7.1级,则汶川地震强度是旧金山地震强度的 ______倍.(精确到1,已知lg2≈0.3)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设汶川地震强度是a,旧金山地震强度是b,
则lga=8,a=108,lgb=7.1,b=107.1
a
b
=
108
107.1
≈8.
故答案为:8.


考点:

考点名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对数函数的图形: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对比:

(1)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互换,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2)它们都是单调函数,都不具有奇偶性.当a>l时,它们是增函数;当O<a<l时,它们是减函数.
(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对数函数单调性的讨论:

解决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单调性问题的关键:一是看底数是否大于l,当底数未明确给出时,则应对底数a是否大于1进行讨论;二是运用复合法来判断其单调性,但应注意中间变量的取值范围;三要注意其定义域(这是一个隐形陷阱),也就是要坚持“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解题

涉及对数型函数的图象时,一般从最基本的对数函数的图象人手,通过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得到对数型函数的图象,特别地,要注意底数a>l与O<a<l的两种不同情况,

底数对函数值大小的影响

1.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当a>l时,底数越大,图象越靠近x轴,同理,当O<a<l时,底数越小,函数图象越靠近x轴.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解决真数相同、对数不等时判断底数大小的问题.

2.类似地,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规律是:直线x=l把第一象限分成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里对数函数的底数都是由右向左逐渐减小,比如分别对应函数,则必有

二 : 汶川大地震的级别

汶川大地震 -级别

属强地震级别。中国国家地震局(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测定此次地震为里氏8.0级。而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测出的震级为里氏7.9级。东京大学(Tokyo University)地震研究所研究员Satoko Oki表示,此次地震格外强烈,因震源距离地表很近,仅有10公里左右。她表示,这是一次非常强烈的地震,震中附近地区肯定损失惨重。

。www.61k.com)

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十一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地。

修订

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实时观测数据,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随后,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据此对震级进行修订,修订后震级为里氏8.0级。

三 : 各类报纸如何报道汶川地震_国内不同级别_地域和性质的8家报纸汶川地震报道的内容分96

各类报纸如何报道汶川地震 ????????????、????????????8????????????????????????????

????????

吴建建建张建甄

[摘要]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国内不同级别、地域和性质的8家报纸从2008年5月12日汶川5??]12地震发生开始至今(2010年3月),在汶川地震相关报道中的内容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2008年6月30日之前报纸主要以应急救灾为主要报道内容,此后则以灾后重建为主要报道内容;国家级报纸重视民生报道,外地报纸重视灾情报道,本地市级报纸重视住房及设施建设报道;党报不同阶段的报道重心比市场报突出,市场报比党报更关注受灾感受等。

[关键词]汶川地震;应急救灾;灾后重建;报纸报道;内容分析;新闻学与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3926(2010)0980209??8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汶川地震重灾区灾后信息传播系统的恢复重建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9BXW0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建(1958-),男,四川资中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业务与媒介批评;张甄(1987-),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四川成都!610064

[[

一、研究背景与思路

5??]12汶川地震影响之大、关注之多,尤其是作为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检验,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行为极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价值,国内学者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研究热情,现有研究主要分为三类。

一些研究站在宏观的角度,总结了媒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的成功与突破,以及对不足之处的批判和反思。例如,郑保卫在#论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与启示$一文中指出:0报道及时、信息透明、事实准确是制胜法宝;报道客观、评论公正、感情真挚是取信前提;政府支持、制度保障、社会配合

[1]

是成功基石。&陈翔的#悲情传播中的媒体伦理危机 以5??]12汶川地震报道为例$则对汶川地震报道对悲情的开发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认为一些媒体追求悲情传播效果加重了社会失序程度,并总结出%节制性采访&和%节制性报道&两条原则来实现媒体关于悲情传播的自律。

也有研究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个案分析出发,对汶川地震中的媒体报道及传播模式进行学理上的分析。例如曾响的#论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的议程设置$将汶川地震报道与我国20世纪90年代灾难事件的报道进行了对比,发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推动了媒体信息公开的进程。直接体现

在媒体报道的议程安排上,就是对灾情、特别是遇

难人数的第一时间发布,其次是对震级、救灾动向、灾民安置等信息的及时跟进。严媛在#坚持危机报道的%3T??5原则 以5月15日<南方周末>汶川大地震增刊为例$中提出,媒体在应对危机报道的时候,应坚持危机报道的%3T??5原则,即%Tellyourown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itfast尽快提供情

[2]

况&、%Tellitall提供全部情况&。

此外,有针对汶川地震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例如,刘毅的#四川日报地震报道内容分析$一文,通过对#四川日报$2008年5月13日至6月11日30天报道的内容分析,对该报在这次地震灾难中的舆论引导热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和探讨。唐佳雯的#从汶川地震报道看党报与都市报的报道特色 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为例$一文,比较了#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媒体表现,讨论了不同性质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传播策略。陈雪奇、吴玉玲则在#汶川报道中新闻图片运用策略 基于<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和<天府早报>新闻图片的统计分析$中,专门针对新闻图片这一报道元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总结出汶川报道中新闻图片的特点及效果。

在现有的这些研究中,采用定量分析的比重

210[,??????????????????(?????? !??")2010#$9%较小,多数研究局限于某一特定媒体或者地区,推广的说服力尚显不足,且研究缺乏持续性,不能体现研究对象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此外,关于汶川地震新闻报道内容的专门研究还几乎未见。

与现有的相关研究不同,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报纸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报道内容的特点及差异。因此,按照一定标准对报纸类别进行细化是研究的起点,对报道内容的测量则是研究的最终落脚点。

在我国,党报是%党的喉舌&,它代表着党和政府的观点和导向,它的价值取向是%传者本位&;而市场报的价值取向一般被认为是%受者本位&,它更注重迎合受众的偏好,代表着为广大受众所接受的观点和导向。因此,本研究将从报纸性质的角度出发,将报纸分为党报和市场报进行考察,比较不同价值取向的报纸在汶川地震报道内容上呈现怎样的特点,它们又是如何在报道中体现各自的观点和导向的。因此,本文选择#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等8家报纸作为研究对象。

与此同时,由于地震发生具有区域性,因此对灾区内外的报纸而言,新闻资源有多寡之分,读者身份存在受灾群众和非受灾群众的迥然差异,这使得报纸对地震相关报道的关注议题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选择的对象涵盖了国家级报纸、省级报纸、市级报纸和外地报纸等不同层面的报纸,试图通过比较不同覆盖范围的报纸在汶川地震报道内容上的异同,来考察报纸的级别以及空间位置对地震报道的影响。

在比较不同性质、级别报纸的同时,本研究还加入了时间维度的考量。2008年6月30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颁布实施,这被认为是抗震救灾从应急救灾阶段进入全面重建阶段的分界。本研究由此将时间变量分为救灾阶段和重建阶段两个属性,通过比较报纸在这两个阶段中报道内容的特点及差异,从历时性角度考察报纸报道的变化。

对报道内容的测量,本研究参考了柯惠新在#两岸报纸灾难事件报道研究 以9.21台湾地震报道为例$一文中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具体情况做了一些改动,最终将报道内容细分为灾情、受灾感受、救灾、重建、评论及其他。

另外,考虑到重建阶段历时较长、重建报道相对较多的情况,本研究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29条中关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重点罗列,将重建报道内容进一步细分为城镇和

乡村的布局、住房及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土地整理和复垦、灾后心理援助与伤残康复、典型人物与事件、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和其他。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从报纸性质和报纸级别两个层面去考察报纸在地震报道内容上的特征及其差别,并通过加入时间变量的交互分析,进一步研究这些报道的变化趋势。

综合考虑样本的效度、操作性等方面的因素以后,本文采用系统抽样法,从2008年5月13日起(因2008年5月12日当天报纸没有相关报道,所以抽样从2008年5月13日开始),每隔4天抽取一份报纸,直至2010年3月31日,每家报纸各抽取146个样本,并以每个抽样样本中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为分析单位。

二、研究发现

2008年5月到2010年3月,从报道的绝对量来看,本地省级报纸的报道量最大,本地市级报纸和国家级报纸次之,外地报纸最少;党报的报道量比市场报大。从报道量的变化来看,在地震发生的第三个月即2008年7月,报道量普遍开始大幅下降,此后进入一个报道量相对稳定的时期,2009年3月,报道量又开始有小幅攀升,在2009年5月达到一个小高峰,此时距地震发生刚好一年,相关纪念活动报道是导致报道量上升的原因,之后又进入相对稳定期。总体上,各家报纸报道量的走势基本一致,

呈递减趋势。

(一)不同级别报纸之比较1、国家级报纸注重评论

表一!各级别报纸地震报道内容之比较

阶段

报纸级别国家级报纸本地省级报纸本地市级报纸外地报纸

报道内容

评论2610.2%252.0%91.3%

325.4%

灾情155.9%1189.4%10214.2%

8614.4%

略'

救灾阶段

&'??????

96.5%361.9%122.6%123.9%

21.4%331.7%102.1%216.9%

211

国家级报纸本地省级报纸本地市级报纸外地报纸

2

重建阶段

救灾阶段X=258.6,d..f=15,p<0.001重建阶段X2=382.1,d..f=15,p<0.001

[[(为了节约篇幅、突出重点,在不影响分析的前提下,本表部分内容被省略,后面表格如有类似情况将不再说明。)

国家级、本地省级、本地市级和外地报纸的评论在各自报道量中所占比例如表一。国家级报纸

的评论比例始终明显高于其他各级报纸。在救灾阶段,其评论的数量占报道总量的10.2%,重建阶段,有所下降减为6.5%。经卡方检验,显著度均小于0.001,这说明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国家级报纸最为重视评论。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向受众传播新的信息,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力求%用事实说话&,而新闻评论以提供新闻事实为出发点,深入分析说理,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直接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与看法,反映其传播意图。如果说新闻报道的功能是决定受众%看什么&,那么以讲道理为根本目的新闻评论则是教受众%怎么看&。新闻报道传播的信息在社会上形成舆论,新闻评论则直接引导舆论。

与国家级报纸重评论的现象形成对比的是本地报纸,本地省级报纸在两个阶段的评论比例都在2%以下,本地市级报纸在救灾阶段评论的比例只有1.3%,重建阶段增加到2.6%。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除了媒体定位、报道风格等因素外,可能与政府引导舆论的策略有一定关系,在抗震救灾这样的特殊新闻事件中,宣传部门对舆论(尤其是灾区舆论)的控制力度较大,往往由权威媒体集中发言,从而使本地报纸在言论部分的自主性相对较小。

2、灾情报道外地报纸最多,国家级报纸最少在两个阶段的报道中,外地报纸关于灾情的报道比例分别为14.4%和6.9%,为所有报纸中最高。从表一可以看到,在救灾阶段,本地市级报纸和外地报纸关于灾情的报道都比例较大,二者分别为14.2%和14.4%,相差不大。重建阶段,所有报纸对灾情的关注度均有所下降,尤其是本地市级报纸,报道比例下降到2.1%,为各级报纸降幅最大,而此时外地报纸对灾情的报道比例为6.9%,明显高于其他报纸,如图2。

灾情具体指向的报道内容有地震灾害中的震

级报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地质破坏、灾害预警等,这些内容影响重大,且数据统计结果多,报道要求精确,往往由权威机构统一发布,各级媒体转载。

一般来说,国家级报纸拥有分布广泛的记者站,本地报纸也因地域优势抢占了报道先机,二者都可以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中心获取丰富的新闻资源,新闻题材的选择余地较大,而外地报纸往往受制于地域范围,只能常规报道一些由权威机构统一发布的信息。此外,灾情报道多数为负面信息,所以在强调导向、注重维稳的国家级报纸中最少。

3、住房及设施建设受重视,本地市级报纸尤甚

表二!各级别报纸地震重建报道内容之比较

重建报道内容

阶段

报纸级别

住房及设施建设

国家级报纸本地省级报纸

救灾阶段

本地市级报纸外地报纸Total国家级报纸本地省级报纸

重建阶段

本地市级报纸外地报纸Total

743.8%10043.5%6145.2%3321.7%20137.7%2438.7%49437.1%17454.0%3826.2%73039.2%

灾区民众生产生活

425.0%3113.5%2417.8%5334.9%11221.0%2133.9%

26419.8%4313.4%3926.9%36719.7%

略'

救灾阶段X2=53.3,d..f=21,p<0.001重建阶段X2=159.1,d..f=21,p<0.001

[[

住房及设施建设是各项重建报道内容中报道

最多的,如表二,救灾阶段相关报道的比重占所有

212[,??????????????????(?????? !??")2010#$9%报道的37.7%,重建阶段有小幅上涨,为39.2%。各级别报纸中,本地市级报纸不论在救灾阶段还是在重建阶段,其关于住房及设施建设的报道比例均是最高的,分别为45.2%和54.0%,经卡方检验,显著度均小于0.001,说明本地市级报纸对此重视程度最高,其实是国家级报纸和本地省级报纸,外地报纸最低。

住房及设施建设乃是其他重建工作的根本基础,是灾区生产生活的恢复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此外,住房及设施等物质建设在所有重建内容中最为具体、直观,住房及设施建设的过程,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新闻事件组成,比如公路的修复、新学校、新家园的落成等等,这些事件更容易为记者所观所感,进而成为新闻素材。

本地市级报纸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的接近性更容易获取灾区的信息,另一方面,灾区住房及设计建设的相关报道对本地报纸的受众更具贴近性和实用性,因此,本地报纸比其他级别报纸更为为关注这部分的内容。

4、国家级报纸重视民生报道国家级报纸对灾区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视程度为各级别报纸中最高,救灾阶段和重建阶段分别为25.0%和33.9%,外地报纸次之,本地省级和市级报纸则相对较低,如图3。我们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重建阶段,报纸关于灾区民众生产生活的主要报道议题就是灾区的过冬问题。抗震救灾进入重建阶段后,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灾区房屋建设赶不上天气变化,民众的生产生活遇到较大困难,为此国务院总理***在2008年9月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确保灾区群众安全过冬,包括号召全国为灾区捐赠过冬物资等。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直接在报

纸的报道内容上得到了反映。

如图4,柱形的分割从下至上依次是灾情、受灾感受、救灾、重建、评论和其他。总体上,救灾阶段,党报和市场报都以报道%救灾&内容为主,重建阶段,二者都以%重建&内容为主。但从两个阶段的比较来看,党报在%救灾&和%重建&2项报道内容上的变化幅度比市场报更大,这说明党报在各个阶段的报道重点比市场报更突出。

通过图3可以看到,重建阶段报纸对灾区民众生产生活的报道量随报纸级别的递减而减少(国家报纸33.9%、本地省级报纸19.8%、本地市

如崔诺曼和麦奎尔(TrenamanandMcQuail)

所指出的:0有证据强烈显示人们会思考被告知的

[3]

事情&,媒介对%议题&赋予的重要性或显著性的次序会影响到公众对当下议题的认知。在本研究级报纸13.4%),这反映出,0保民生&作为政府的宣传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各级报纸至上而下的贯彻,且政府议程与媒介议程的一致程度随媒体级别的降低而降低。但从总体上看,报纸在重建阶段对灾区民众生产生活的报道比例并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从21.0%下降到19.7%)。

(二)不同性质报纸之比较

1、党报前后内容变化大,报道重点突出

表三!党报及市场报地震报道内容之比较

阶段救灾阶段重建阶段

报纸性质党报市场报党报市场报

灾情646.2%257

14.3%201.1%464.5%

252.4%1347.4%472.6%302.9%

报道内容救灾53552.1%697

38.7%1106.2%595.8%

重建21721.1%319

17.7%131273.8%52050.8%

评论464.5%46

2.6%422.4%272.6%

其他14013.6%346

19.2%24713.9%34133.3%

救灾阶段X2=116.6,d..f=5,p<0.001重建阶段X2=201.2,d..f=5,p<0.001

党报在救灾阶段关于%救灾&的报道比例为

52.1%,重建阶段降为6.2%,降幅达45.9%,而市

[[

场报在救灾阶段的报道比例为38.7%,重建阶段为5.8%,降幅为32.9%。党报在救灾阶段关于%重建&报道的比例为21.1%,重建阶段则增为73.8%,增幅达52.7%,而市场报的这个增幅为33.1%,低于党报。

&'??????

213

中,不论是党报还是市场报都分别在前后2个阶段中,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内容上(救灾和重建),尤其是党报,它的重点议题比市场报更加集中,影响公众议程的意图比市场报更为明显。在本例中,恰当的议题设置,使社会行为更加协调一致,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救灾阶段市场报更多受灾感受报道如表三,在救灾阶段,市场报关于%受灾感受&的报道比例为7.4%,而党报的这个比例为2.4%。在重建阶段,市场报和党报在这一内容上的报道比例基本相当,分别为2.9%和2.6%。

这说明在救灾阶段,市场报比党报更加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反应,更注重题材上的人情味。这与不同报纸的受众定位有关,市场报的受众是普通大众,他们更乐于接受贴近性强、人情味浓的报道题材。党报的读者多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他们在这方面的诉求则相对较低。

地震发生初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不论是灾区群众还是非灾区群众都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冲击,此时,关于受灾感受的新闻报道不仅有着较大的新闻价值,而且对受众心灵抚慰作用也是巨大的。如2008年5月19日汶川地震%七日祭&悼念活动的相关报道,在当时,不仅使受众的心理创伤得到了抚慰、压抑的悲情得到了发泄,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广大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了众志成城、勇克时艰的舆论氛围。

进入重建阶段后,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调整和适应,大众的心理状况趋于平稳,受灾感受的相关报道逐渐变少。

3、市场报可能更重视典型报道

表四!党报及市场报汶川地震重建报道内容之比较

报纸性质党报市场报党报市场报

'78

46.4%12333.7%49937.9%23142.3%

住房及

重建内容

生态和心理援助

典型人灾区民众

确定。

然而,从总体上说,这组数据显示,不论是党报还是市场报都更倾向于在重建阶段报道典型。应急救灾阶段是灾害发生的初期,信息熵值较大,突发新闻事件较多,报纸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时效性较强、信息量较大的硬新闻上。进入重建阶段,事态发展趋于稳定,信息熵值变小,媒体开始突破新闻事件的表面,深入挖掘新闻资源,此时典型人物和事件报道类的软新闻则相对较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党报对典型人物和事件的关注程度低于了市场报。以前,党报一向因其%高、大、全&等具有浓厚宣传色彩的典型报道广受诟病,但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党报在报道方针和宣传策略上发生了一些改变,树立典型似乎已经不再是其引导舆论的主要手段。而市场报为了迎合普通大众的阅读诉求,注重可读性和贴近性,因此在题材选择上更为偏好典型人物和事件这样的软新闻。

结语

综上所述,汶川地震报道中,本地省级报纸的报道量最大,本地市级报纸和国家级报纸次之,外地报纸最少;党报的报道量比市场报大。各类报纸在2008年6月30日之前都主要以救灾为报道的主要内容,此后则以重建为主要内容。国家级报纸重视评论,对灾区民众生产生活报道的关注程度较高;本地市级报纸重视住房及设施建设;外地报纸则更多报道了灾情;党报每个阶段的报道重点突出,较少报道典型人物和事件;市场报则更加重视受灾感受和典型人物和事件等软新闻题材的报道。

本次研究在报道内容的编码条目上,分类仍显粗糙,导致最终的分析可能有一定局限。另外,由于仅针对报道内容进行了相应分析,在传播效果的研究上缺失了对受众的考察,研究发现还比较零散,若要形成完整体系,需结合进一步的研究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参考文献:

[1]郑保卫??论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与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2)??

[2]严媛??坚持危机报道的%3T??5原则 以5月15日#南方周末$汶川大地震增刊为例[J]??新闻前哨,2008(7)??

[3](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85??

灾阶段重建阶段

设施建设文化保护伤残康复物与事件生产生活

15122268.9%7.1%1.2%15.5%

3836138610.4%9.9%3.6%23.6%685.2%295.3%

X2=X2=

86

6.5%325.9%

35

2.7%539.7%

265

20.1%10218.7%

救灾阶段重建阶段

[[

12.2,d..f=7,p<0.1

65.5,d..f=7,p<0.001

如表四,党报在两个阶段关于典型人物与事

件的报道比例分别为1.2%和2.7%,而市场报更高,分别为3.6%和9.7%。但是由于卡方检验显示救灾阶段的显著度大于0.05,仅仅小于0.1,说明至少这个阶段市场报在数据上的优势并不十分

收稿日期:2010-05-20??[责任编辑!吴定勇

本文标题:汶川地震级别-测量地震级别的里氏是地震强度(即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常用对数值.可见级别越高,地震强度就越大.如汶川2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200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