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财务会计论文-财务会计大专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8-03-22 所属栏目:财务会计毕业论文

一 : 财务会计大专论文范文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财务会计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财务会计大专论文,供大家参考。

财务会计大专论文范文一: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小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运转,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中小企业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灵活性强等特点,而资金是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和有序运转的前提,所以,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确保资金的合理优化配置,可以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其发展水平,因此,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一、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员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致使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着不足。在财务支出上,大型企业会任用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地预算,而中小企业中的部分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不重视财务支出预算工作,致使中小企业的预算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而且,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制定预算管理制度,缺乏预算管理机制,致使预算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强,缺乏必要的约束力,造成预算和决算之间产生巨大的差距,进而导致中小企业在年终决算上出现超支的现象。

(二)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监督机制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但是,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给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不利影响。一般来说,许多中小企业会制定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内部审计,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但是,实际上,一些中小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工作岗位,却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没有任用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管理工作,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的有关领导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进行严格的监察,致使工作人员出现懈怠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一些违规违法的现象,给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风险意识薄弱

就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而言,资金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增强风险意识,保证资金的稳定,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强,没有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缺乏防风险意识,从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资金不足,规模较小,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采用家族式的方式,进行经营和运转,因而,其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大都是由亲属担任,不一定具有专业的会计管理知识,给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计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性,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管理基础知识、会计电算知识,还应该具有判断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甚至部分从业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给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留下隐患。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定可以为中小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提供保障,因此,中小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前提是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以保证预算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另外,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明确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范围,采用随时记录、按月总结的形式,以防止出现超支的现象。同时,中小企业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及时了解资金的流向,以避免资金挪用、资金不足等问题的产生。

(二)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

与大型企业相比,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避免资金风险,可以推动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手段,例如,中小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完善财务账目,或者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合理地规避风险,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及时的分析和判断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以减轻企业的损失。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中小企业应该认识到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以确保资金的有效运转。中小企业可以向大型企业学习,大力引进有能力、有经验的专业的财务人员,确保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同时,中小企业应该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以提升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另外,财务工作人员自身应该积极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财务管理知识,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优化配置资金,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确保资金的有效运转,以推动自身的长足发展。

财务会计大专论文范文二:财务会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思考

[摘要]时代飞速发展,当前企业在财务会计用人的需求方面也悄悄发生了改变,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财务会计专门人才是必要条件,良好的职业素养更是必须具备,职业高中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如何能做到德才兼备,由其在职业道德方面有较高素质,本文将结合笔者学校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进行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财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

近年来,随着安然、世通等世纪财务舞弊事件的爆发,自诩是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美国无地自容。在追寻造成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原因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相关的会计从业者铤而走险,又怎样才能防范于未然,从源头上有效杜绝舞弊现象的出现?当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就业市场上对职业高中毕业生需求日益增大,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实是很多职业高中还没有重视这个需求,在学校看来,动手能力强就是职业高中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与大学生竞争的最主要的优势,在教学时就把重心放在了专业技能的培训上面,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这便成了职业高中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日后就职的硬伤,要知道会计作为企业关键的一环,良好的职业道德才是就职的王道。

一、目前的问题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当前的职业高中教育重心大多放在学生的就业率和专业技能上,却忽略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是财务会计专业,由于思想上重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就业后职业素养不高的情况出现。有些学校只是将它作为道德课程的一个次要部分,当成副科学习,而有些学校虽说专业课程安排上把会计职业道德也纳入其中,但只当其是普通学科看待。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可能出现有才无德的情况,也就本末倒置了。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曾经推荐一名财会知识方面、专业技能方面都挺优秀的学生到某企业工作,该学生对业务熟悉也很快,得到企业领导的认可。但没多久他却以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为由辞去了工作。后经企业反馈信息得知,该学生在工作中总是拈轻怕重,遇到问题绕着走,遇到一点小困难也要等别人帮忙解决,无形中给同事也带去一定的压力,当同事好言相劝其应该独立完成工作的时候,他却觉得很委屈,认为同事帮忙完成是理所应当的。由此可见,仅有优秀的专业技能的财务会计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更是立足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态度上不够科学

职业高中财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一直受知识学科性制约,大多以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组成的学科为中心,按照这个顺序,就业前的学期只是集中在实训上,理论教学基本结束,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变成了纸上谈兵。在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上,大多数的教师仅仅能做到完成教学任务,就是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学生也只是听而已。至于针对性地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几乎是没有。这门课程的评价方式也相对单一,只需要期末进行书面考试,一个分数就可以完成学生在会计职业道德的评定。此举也造成学生认为这单单是一门考试的课程,及格了就可以达到企业用人的标准,自然也就忽略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用意。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细,职业道德得以慢慢形成和发展,此后才有了多种多样的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其中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总结的主要内容有八个方面:

1)爱岗敬业。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公私分明、不贪不占,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坚持按相关法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从这些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会计职业道德不是空泛而谈,是有针对性的行业良心。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自觉了解这些内容,并在学习工作中以此为鉴,培养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思想。而作为教师,更应该把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时刻提醒学生在行为方面规范化,为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经得起考验打下基础。

三、改进的途径

(一)提高认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财务舞弊事件就是最有力的例证。因此学校应重新定位会计职业道德,把它作为真正的主科进行学习,评价方式也应从书面考试的方式过渡到等第制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采用等第方法表示,专业考试成绩作为参考,综合评分。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重视会计职业道德,而不是停留在以考试作为最终目标的错误认识上。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开一些讲座,邀请企业的高层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切实了解企业的用工在职业素养方面的需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思想有一定的帮助。

(二)转变态度

要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就离不开学校的悉心培养。首先从教师到学生都应该转变自身的态度,从教材中走出来。课堂上填鸭式教学会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穿插教育,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可以通过分析学生身边的各类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方向。特别应该与学生的实训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觉努力,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也可以通过加强校企结合,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同时接受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一来,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在面对实际会计岗位的种种问题时就可明辨是非,解决道德冲突的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作为职业高中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不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过得硬,良好的职业素养也至关重要。尤其是用人企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增值,才能不被淘汰。学校也应从实际出发,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郁韡.浅谈德育在技校会计专业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教育观察,2015.

[2]王娟.谈财会专业教学与德育渗透.现代经济信息,2010.

二 : 财务会计论文

四川大学

《高级财务会计》

课程论文

中外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浅析

所在学院 商学院 专业班级 会计硕士 学 号 2012225020656 姓 名 刘扬 任课教师 李双海

摘 要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并购越来越成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www.61k.com)近年来,国内外合并案例不断增加,尤其是我国企业并购在金融危机下依然保持强势,使得企业合并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并购会计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随着合并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关于并购的若干规定在实务操作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些引起我们对企业并购会计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并购涉及的会计问题非常广泛,本文重点论述并购理论及会计处理方法,旨在对企业并购中涉及的会计问题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或改进的思路,以此完善我国企业并购会计规范。

关键词 并购会计;购买法;权益结合法

1. 企业并购概述

1.1 企业并购的含义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是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一家公司通过获取另一家公司部分或全部产权而获得的对该公司的一种投资行为。[www.61k.com)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并购指企业各种目的并购行为,狭义的并购仅指在获取目标公司经营控制权的行为。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企业并购有其复杂的经济动因,可概括如下:(一)扩张性企业合并,这类合并主要原因包括:扩大规模,通过合并获得行业内原有生产力;进行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获取土地资源、专有技术、商标、品牌等特殊无形资产;(二)财务性企业合并,企业通过并购资金充裕且负债率低的企业,可以增加企业资金规模,提高举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实现融资。(三)混合性合并,其原因比较复杂。如衰落行业的一个亏损企业被另一个行业的厚利企业合并,其利润可以在两家企业之间分享,可以大量减少纳税义务。

1.2 企业并购的分类

1.企业并购按法律形式的不同分为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

吸收合并,也称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支付现金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将其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并入本企业,吸收合并完成后,只有合并方仍保持原来的法律地位,被合并企业失去其原来的法人资格而作为合并企业的一部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创立合并,也称新设合并,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合并方解散,新设企业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

控股合并,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或交换股份等方式取得其他企业股份实现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控制的标志是有权控制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取得控制股权后,原来的企业仍然以各自独立的法律实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企业并购按并购前后并购双方最终控制方是否发生变化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双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最终控制。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3.企业并购按涉及行业的不同分为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

横向合并,亦称水平式合并,是指生产和销售范围相同或相似,经营业务相似的企业之间的合并。(www.61k.com] 横向合并的主要目的是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纵向合并,也称垂直式合并,是指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具有内在联系。混合合并,是指生产工艺,产品或劳务并没有内在联系的诸企业合并。

2. 企业并购会计理论分析

企业并购会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并购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二是编制并购会计报表。对企业并购事项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关键在于会计方法的选择。不同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1 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含义及内容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1)权益结合法;2)购买法;3)重新开始法。权益结合法是指“核算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通过权益性证券交换而实现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则是指“核算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重新开始法则是指“假设合并后的公司是新成立的,对所有资产都按公允价值入账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国际上通行的作法主要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而对于重新开始法,由于其假定在企业合并后,原企业不复存在,合并后的企业是一个全新的企业,这种假设与持续经营假设不相符合;同时其要求在并购日对所有的资产、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在现行价值会计理论还不完美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不切实际,因此,这种方法目前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得到应用,现在还处在理论研究中。

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思想是将企业的合并过程看作是购并企业对被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购买,在购买法下,购并企业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记录所并入的资产负债,购买价格超过所确认的被并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记为商誉。当购买价格低于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依美国的作法是将其差额记作负商誉,然后在购进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相应调低其价格,我国记作合并价差,不需调整。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时假定企业的合并只是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简单融合,其实质是将其合并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权益证券或其他资产的交换而实现的所有者权益的融合。权益结合法的理论依据是企业合并并不是一家企业购进另一家企业或另几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交易行为,相反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主体对联营后形成的一个企业或集团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资产贡献,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即经济资源的联合。(www.61k.com)这时双方的所有者权益继续存在,以前的会计基础保持不变,参与合并的各企业的资产负债继续按原来的账面价值记录,合并后企业的利润还包括合并日之前合并双方本年度已实现的利润,以前年度的留存利润也应予以合并,也就是说不管合并日是在期初、期中还是期末,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都要包括全年的数据而不是合并日后的数据,同时由于合并不是购买行为,因而也并不需要确认商誉。

购买法是国际流行的会计惯例,而权益结合法则很少被采用。2001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141号准则《企业合并》要求从2001年6月30日以后,所有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都采用购买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发布了新的草案,从而废止了权益结合法。其原因主要是采用权益结合法可为并购企业带来较高的报告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利用权益结合法来实现操纵利润的目的,容易出现会计信息造假和财务欺诈行为。

2.2 企业并购会计方法分析与比较

2.2.1 企业并购会计方法分析

1.购买法

根据购买法的定义,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通过合并,购买方获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的控制权,强调并购之后所有权的转移,其购买成本为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以及可直接归属于企业合并成本的相关费用(如注册费用,资产评估费用等)。

购买法下企业并购的特征可归纳如下:(1)参与并购的企业之间必须认定购买方,即必有一个企业发生资源流出。(2)购买的实质是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其性质是一项交易。实现并购后,被购买企业丧失了对企业的控制权。(3)并购成本即购买成本,是购买日购买方支付资产的公允价值。(4)购买法下会产生并购商誉。并购商誉是购买方支付的购买成本超过其在被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所占份额的部分。

2.权益结合法

在权益结合法下,企业并购被认为是企业股东之间的交易,资产的控制权并没有发生变更,强调并购双方经济资源的联合。企业并购的特征如下:(1)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不会产生合并价差,因此不存在商誉问题。(2)合并各方均没有对资产和负债建立新的计价基础,也没有重新确认原来尚未确认的资产和负债,所发生的与股权联合有关的支出均应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3)合并后,合并双方权益保持不变,合并前后经营范围、管理方针等无本质变化。(4)合并后的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收益包括合并双方整个合并年度的收益。(www.61k.com]

2.2.2 企业并购会计方法比较

处理方法上,在购买日权益结合法采用账面价值入账,而购买法采用公允价值入账;权益结合法不涉及商誉,而购买法下的企业并购会产生商誉;权益结合法是企业股东权益的合并,而购买法是一种资产收购。

对财务状况的影响:首先,权益结合法采用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现实价值,而购买法采用公允价值入账,能较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现实价值。其次,权益结合法下,实现并购的企业其利润不仅包括合并后的利润,而且包括被合并企业合并前所实现的利润。这样,企业很可能在期末操纵利润。在购买法下,并购企业的利润则为并购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以及被并购企业自合并日后当年实现的利润中相当于并购企业在被并购企业股权份额的部分;权益结合法以账面价值入账,而购买法以公允价值入账,这样的处理方法会形成不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通常情况下,购买法下资产额要大于权益结合法。

综上,当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能够区分时,主要采用购买法,要求购买方按公允价值记录购入的净资产,将购买价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负商誉。当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无法区分时,适用权益结合法,要求按并入净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入账,不确认商誉或负商誉。一般而言,购买法用于企业所有权转移的买卖交易,权益结合法用于企业的利益联合。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各有其优缺点,采用何种方法应视其经济实质而定。一般来说,当主要以现金或其他资产为支付形式而实施的并购,应采用购买法处理;对主要以交换股票方式实施的并购,则应考虑它的实质是什么,若符合权益结合法条件的则应采用权益结合法,否则仍应采用购买法,这样就具体划分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各自的适用范围。两种方法应该折衷使用。

3. 并购会计在国内外会计准则中的差异分析

3.1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并购会计的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4年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并在新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中明确规定了对所有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核算,取消原来的权益结合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购买法的定义是: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企业(购买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被购买企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业)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控制权的企业合并。(www.61k.com)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1970年发表的第16号《意见书》中指出:购买法适用于一个公司取得另一个公司的企业联合。通过购买,子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被取消或合并,置于母公司的控制之下,从而其股权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至于具体的购买方式,即一个企业控制另一个企业,可直接购买其资产,如吸收合并;也可以通过获取其多数股权,间接取得对其资产的控制权。子公司净资产以其公平价值进入合并报表,购买成本超过公平价值的差额形成商誉。由于购买法使用较为便利,目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国际流行方法是购买法。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等在合并报表会计实务中也都采用购买法。

3.2 我国对企业并购会计的规定

2006年,我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按照参与合并的企业是否受同一方最终控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并作出如下规定:(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适用权益结合法。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按照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应按原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收入、费用和利润。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流量。(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适用购买法。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准则规定:在对企业合并成本的确认中,无论是一次交换交易还是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都以公允价值入账;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资产负债表按照购买日取得被购买方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认;利润表要求将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被购买方的相关收入、费用、利润等纳入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要求包括被购买方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现金流量的情况。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具体会计处理规定与国际惯例一致的。

4. 企业并购会计产生的问题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4.1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4.1.1 会计信息不对称性在企业合并中的表现

会计信息不对称性是指资本投资活动的参与人对资本投资市场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拥有程度不对等,包括拥有的数量多少不等、拥有的质量准确程度不等、拥有的时间早晚不等。[www.61k.com]会计信息不对称性表现为企业管理当局拥有会计信息优势掌握了不对外披露的内部信息,这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各种途径来牟取私利提供了可能。

由于企业并购行为规模大、内容复杂,交易金额巨大,且交易对象是企业,同时,企业并购交易形式复杂,如按交易类型企业并购可分为新设合并、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按支付手段企业并购可分为现金、实物资产和股权交换;还有些大企业或大的企业集团不仅跨行业,而且跨国界,其内部的法人关系、管理层次更为复杂。因此并购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尤为突出。

企业合并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表现在:

1.从掌握会计信息的主体来看,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包括内部的不对称性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不对称性。

2.从获得会计信息时间上来看,会计人员了解信息要早于管理层,而管理层又要早于外部使用者。

3.从会计信息的数量和内容上来看。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对会计信息了如指掌,会计人员将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审定,企业管理层出于种种目的,可能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才会将会计信息披露给外部使用者。这样,会计人员、企业管理层、外部使用者拥有会计信息的量是呈递减分布的,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

4.1.2 不同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来看,由于权益结合法按历史成本反映合并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因而,其信息的可靠性较高。

2.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看,采用购买法使各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具有直接可比性,但由于合并时采用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而合并前的会计信息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的,因而合并前后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采用权益结合法,合并前后的会计信息都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的,因而其较购买法下的信息可比性强。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3.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来看,购买法提供了关于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信息,便于投资者预测合并后企业未来的现会流量,从而其提供的信息有极大的相关性。(www.61k.com]

4.2 并购产生的经济后果及对报表的影响分析

4.2.1 并购会计对合并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权益结合法下,企业并购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不能反映其真实的现实价值。因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造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少计,从而使资产的成本补偿不足,增加企业税负。而购买法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的,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资产的现实价值,同时在以后会计期间由于能较多地补偿资产的成本,因而可减少企业税负。

在宏观物价水平整体逐步上涨的趋势下,由于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一般要高于其账面价值,权益结合法采用较低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而购买法则采用公允价值入账,在报告合并收益时,采用较高的公允价值记账意味着多分摊费用。更重要的是,购买价值不仅高于被收购企业的资产的账面价值,还高于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个差额就是商誉。在企业实际并购过程中,购买价格一般会远远高于被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这样就会存在巨额商誉。巨额商誉的摊销会使得采用权益结合法下的报告收益远远大于采用购买法下的报告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税负,相比较之下,购买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企业税负。

权益结合法下,由于合并企业当年度的损益表中包括被合并方全年的损益,而资产和负债则是按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的,因此,合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率会高于购买法下所确定的这两个指标,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则这种差异会更大。

4.2.2 并购会计对合并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权益结合法下,被合并企业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都纳入合并方当年的损益表中;而购买法下,合并企业当年度的损益表中只包括被合并方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损益。因此,如果被并入合并企业损益表中的是利润额,权益结合法下合并企业反映的利润较购买法下反映的利润多;如果被并入损益表中的是亏损额,则权益结合法下反映的亏损额比购买法下的亏损额多。而且,按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年中合并视同年初就已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会虚增合并企业利润表中的本年度利润。

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在其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中;而购买法下,只有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项直接费用,在其发生时计入购买成本。[www.61k.com)很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并企业的经营成果。

4.2.3 并购会计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在购买法下,被并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必须以公允价值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成本与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商誉,并在10~20年以分摊计入成本,而权益结合法下则不存在此问题;在购买法下,购买方按照公允价值对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重新进行计量,产生了新的计价基础,净资产的价值变动以及商誉必须在购买方的单独报表或合并报表予以反映。而在权益结合法下,合并一方在编制单独报表或合并报表时,计价基础保持不变,继续沿用合并另一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在物价上涨或资产质量较好时,通常情况下,公允价值会大于账面价值,这就使得采用购买法所报告的净资产价值高于权益结合法下净资产的价值。

4.2.4 并购会计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在权益结合法下,利润较高,股东权益较低,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通常也较高。而在购买法下,利润较低,股东权益较高,ROE和EPS一般也较低。如果出现负商誉或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结果正好相反。同时,由于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会引起合并后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摊销费用增加,如果合并中产生商誉,还要考虑商誉摊销费用的影响,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购后的投资报酬率。此外,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在购买法下往往优于权益结合法,主要原因是被并企业的负债评估后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往往不大,但资产的评估价值往往高于账面价值。

5. 改进企业并购会计产生问题的建议

5.1 健全我国当前的企业并购会计规范

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对合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财务性合并易于导致粉饰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虚假的恶劣后果,会计规范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当前我国的企业合并会计规范,主要对财务性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和监管,正确划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重点对财务性合并的会计信息特征描述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限定。为使会计规范达到既能适应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最达限度的防范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发生的双重功能,在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会计规范中,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应尽可能的对财务性合并的会计信息特征加以列示;对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财务性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做出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如规定其只能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等;规范对财务性合并会计处理进行政府监管的程序与方法;明确违反相关企业合并会计规范的法律后果。[www.61k.com]在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 同时借鉴国外的相关规定,以实现与国际并购会计制度的趋同。

5.2加强政府对并购企业的会计监管

加强政府对企业合并的会计监管,完善企业并购会计监管制度,重点是对财务性合并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审批制度。政府应要求发生有合并行为的企业,将其所即将发表的相关会计信息在发表前提交给政府会计监管职能机构,由政府会计监管职能机构进行审查,判断其合并的主要经济动因及其所可能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并提出相关意见。如有必要,企业应根据会计监管机构的意见进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并经过批准后,方能正式发表,力求政府所实施的会计监管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引导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又起到规范会计行为,尽可能的防范会计信息虚假的作用。此外,国家应加强会计审计,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保证企业的会计报告真实可靠。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应有所限制。

结论

随着我国并购现象的日益增加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频繁发生,企业并购会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并购会计问题主要是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这两种并购会计核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处理方式的差异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同时将我国并购会计和国际并购会计进行了比较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各有其优缺点,对两种方法的选择一方面企业应根据其经济实质、并购动机和最终目的做出决定,另一方面我国应结合我国现状并向国际并购会计趋同制定相应的并购会计制度;(2)企业并购会计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告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等,对并购会计的研究应注重事实,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交易实质及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财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1] 杨哲.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08,(6):76-77

[2] 杨洛新.企业合并的经济动因与会计规范导向[J].财会通讯,2008,(5):36-38

[3] 傅荣,刘永泽.高级财务会计(第2版).东北:东北财经大学,2007, 2-3

[4] 赖志花.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04.

[5] 朱荣,章均.合并会计方法的国际比较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85-88

[6] 吕玉怡.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与并购策略的思考[J].财会经济,2005,(1):196

[7]y, POOLING: GOING ... GOING ... GONE? Vol. 56, Issue 1[J]. Journal,Feb97

[8]New York institute of finance.2006

三 : 财务会计论文

四川大学

《高级财务会计》

课程论文

中外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浅析

所在学院 商学院 专业班级 会计硕士 学 号 2012225020656 姓 名 刘扬 任课教师 李双海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并购越来越成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合并案例不断增加,尤其是我国企业并购在金融危机下依然保持强势,使得企业合并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并购会计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随着合并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关于并购的若干规定在实务操作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些引起我们对企业并购会计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并购涉及的会计问题非常广泛,本文重点论述并购理论及会计处理方法,旨在对企业并购中涉及的会计问题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或改进的思路,以此完善我国企业并购会计规范。

关键词 并购会计;购买法;权益结合法

1. 企业并购概述

1.1 企业并购的含义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是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一家公司通过获取另一家公司部分或全部产权而获得的对该公司的一种投资行为。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并购指企业各种目的并购行为,狭义的并购仅指在获取目标公司经营控制权的行为。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企业并购有其复杂的经济动因,可概括如下:(一)扩张性企业合并,这类合并主要原因包括:扩大规模,通过合并获得行业内原有生产力;进行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获取土地资源、专有技术、商标、品牌等特殊无形资产;(二)财务性企业合并,企业通过并购资金充裕且负债率低的企业,可以增加企业资金规模,提高举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实现融资。(三)混合性合并,其原因比较复杂。如衰落行业的一个亏损企业被另一个行业的厚利企业合并,其利润可以在两家企业之间分享,可以大量减少纳税义务。

1.2 企业并购的分类

1.企业并购按法律形式的不同分为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

吸收合并,也称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支付现金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将其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并入本企业,吸收合并完成后,只有合并方仍保持原来的法律地位,被合并企业失去其原来的法人资格而作为合并企业的一部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创立合并,也称新设合并,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合并方解散,新设企业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

控股合并,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或交换股份等方式取得其他企业股份实现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控制的标志是有权控制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取得控制股权后,原来的企业仍然以各自独立的法律实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企业并购按并购前后并购双方最终控制方是否发生变化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双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最终控制。

3.企业并购按涉及行业的不同分为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

横向合并,亦称水平式合并,是指生产和销售范围相同或相似,经营业务相似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横向合并的主要目的是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纵向合并,也称垂直式合并,是指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具有内在联系。混合合并,是指生产工艺,产品或劳务并没有内在联系的诸企业合并。

2. 企业并购会计理论分析

企业并购会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并购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二是编制并购会计报表。对企业并购事项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关键在于会计方法的选择。不同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1 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含义及内容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1)权益结合法;2)购买法;3)重新开始法。权益结合法是指“核算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通过权益性证券交换而实现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则是指“核算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重新开始法则是指“假设合并后的公司是新成立的,对所有资产都按公允价值入账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国际上通行的作法主要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而对于重新开始法,由于其假定在企业合并后,原企业不复存在,合并后的企业是一个全新的企业,这种假设与持续经营假设不相符合;同时其要求在并购日对所有的资产、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在现行价值会计理论还不完美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不切实际,因此,这种方法目前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得到应用,现在还处在理论研究中。

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思想是将企业的合并过程看作是购并企业对被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购买,在购买法下,购并企业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记录所并入的资产负债,购买价格超过所确认的被并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记为商誉。当购买价格低于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依美国的作法是将其差额记作负商誉,然后在购进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相应调低其价格,我国记作合并价差,不需调整。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时假定企业的合并只是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简单融合,其实质是将其合并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权益证券或其他资产的交换而实现的所有者权益的融合。权益结合法的理论依据是企业合并并不是一家企业购进另一家企业或另几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交易行为,相反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主体对联营后形成的一个企业或集团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资产贡献,

即经济资源的联合。这时双方的所有者权益继续存在,以前的会计基础保持不变,参与合并的各企业的资产负债继续按原来的账面价值记录,合并后企业的利润还包括合并日之前合并双方本年度已实现的利润,以前年度的留存利润也应予以合并,也就是说不管合并日是在期初、期中还是期末,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都要包括全年的数据而不是合并日后的数据,同时由于合并不是购买行为,因而也并不需要确认商誉。

购买法是国际流行的会计惯例,而权益结合法则很少被采用。2001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141号准则《企业合并》要求从2001年6月30日以后,所有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都采用购买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发布了新的草案,从而废止了权益结合法。其原因主要是采用权益结合法可为并购企业带来较高的报告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利用权益结合法来实现操纵利润的目的,容易出现会计信息造假和财务欺诈行为。

2.2 企业并购会计方法分析与比较

2.2.1 企业并购会计方法分析

1.购买法

根据购买法的定义,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通过合并,购买方获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的控制权,强调并购之后所有权的转移,其购买成本为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以及可直接归属于企业合并成本的相关费用(如注册费用,资产评估费用等)。

购买法下企业并购的特征可归纳如下:(1)参与并购的企业之间必须认定购买方,即必有一个企业发生资源流出。(2)购买的实质是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其性质是一项交易。实现并购后,被购买企业丧失了对企业的控制权。(3)并购成本即购买成本,是购买日购买方支付资产的公允价值。(4)购买法下会产生并购商誉。并购商誉是购买方支付的购买成本超过其在被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所占份额的部分。

2.权益结合法

在权益结合法下,企业并购被认为是企业股东之间的交易,资产的控制权并没有发生变更,强调并购双方经济资源的联合。企业并购的特征如下:(1)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不会产生合并价差,因此不存在商誉问题。(2)合并各方均没有对资产和负债建立新的计价基础,也没有重新确认原来尚未确认的资产和负债,所发生的与股权联合有关的支出均应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3)合并后,合并双方权益保持不变,合并前后经营范围、管理方针等无本质变化。(4)合并后的

收益包括合并双方整个合并年度的收益。

2.2.2 企业并购会计方法比较

处理方法上,在购买日权益结合法采用账面价值入账,而购买法采用公允价值入账;权益结合法不涉及商誉,而购买法下的企业并购会产生商誉;权益结合法是企业股东权益的合并,而购买法是一种资产收购。

对财务状况的影响:首先,权益结合法采用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现实价值,而购买法采用公允价值入账,能较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现实价值。其次,权益结合法下,实现并购的企业其利润不仅包括合并后的利润,而且包括被合并企业合并前所实现的利润。这样,企业很可能在期末操纵利润。在购买法下,并购企业的利润则为并购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以及被并购企业自合并日后当年实现的利润中相当于并购企业在被并购企业股权份额的部分;权益结合法以账面价值入账,而购买法以公允价值入账,这样的处理方法会形成不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通常情况下,购买法下资产额要大于权益结合法。

综上,当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能够区分时,主要采用购买法,要求购买方按公允价值记录购入的净资产,将购买价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负商誉。当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无法区分时,适用权益结合法,要求按并入净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入账,不确认商誉或负商誉。一般而言,购买法用于企业所有权转移的买卖交易,权益结合法用于企业的利益联合。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各有其优缺点,采用何种方法应视其经济实质而定。一般来说,当主要以现金或其他资产为支付形式而实施的并购,应采用购买法处理;对主要以交换股票方式实施的并购,则应考虑它的实质是什么,若符合权益结合法条件的则应采用权益结合法,否则仍应采用购买法,这样就具体划分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各自的适用范围。两种方法应该折衷使用。

3. 并购会计在国内外会计准则中的差异分析

3.1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并购会计的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4年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并在新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中明确规定了对所有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核算,取消原来的权益结合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购买法的定义是: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企业(购买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被购买企

业)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控制权的企业合并。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1970年发表的第16号《意见书》中指出:购买法适用于一个公司取得另一个公司的企业联合。通过购买,子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被取消或合并,置于母公司的控制之下,从而其股权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至于具体的购买方式,即一个企业控制另一个企业,可直接购买其资产,如吸收合并;也可以通过获取其多数股权,间接取得对其资产的控制权。子公司净资产以其公平价值进入合并报表,购买成本超过公平价值的差额形成商誉。由于购买法使用较为便利,目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国际流行方法是购买法。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等在合并报表会计实务中也都采用购买法。

3.2 我国对企业并购会计的规定

2006年,我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按照参与合并的企业是否受同一方最终控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并作出如下规定:(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适用权益结合法。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按照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应按原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收入、费用和利润。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流量。(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适用购买法。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准则规定:在对企业合并成本的确认中,无论是一次交换交易还是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都以公允价值入账;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资产负债表按照购买日取得被购买方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认;利润表要求将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被购买方的相关收入、费用、利润等纳入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要求包括被购买方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现金流量的情况。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具体会计处理规定与国际惯例一致的。

4. 企业并购会计产生的问题

4.1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4.1.1 会计信息不对称性在企业合并中的表现

会计信息不对称性是指资本投资活动的参与人对资本投资市场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拥有程度不对等,包括拥有的数量多少不等、拥有的质量准确程度不等、拥有的时间早晚不等。会计信息不对称性表现为企业管理当局拥有会计信息优势掌握了不对外披露的内部信息,这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各种途径来牟取私利提供了可能。

由于企业并购行为规模大、内容复杂,交易金额巨大,且交易对象是企业,同时,企业并购交易形式复杂,如按交易类型企业并购可分为新设合并、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按支付手段企业并购可分为现金、实物资产和股权交换;还有些大企业或大的企业集团不仅跨行业,而且跨国界,其内部的法人关系、管理层次更为复杂。因此并购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尤为突出。

企业合并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表现在:

1.从掌握会计信息的主体来看,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包括内部的不对称性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不对称性。

2.从获得会计信息时间上来看,会计人员了解信息要早于管理层,而管理层又要早于外部使用者。

3.从会计信息的数量和内容上来看。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对会计信息了如指掌,会计人员将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审定,企业管理层出于种种目的,可能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才会将会计信息披露给外部使用者。这样,会计人员、企业管理层、外部使用者拥有会计信息的量是呈递减分布的,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

4.1.2 不同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来看,由于权益结合法按历史成本反映合并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因而,其信息的可靠性较高。

2.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看,采用购买法使各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具有直接可比性,但由于合并时采用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而合并前的会计信息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的,因而合并前后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采用权益结合法,合并前后的会计信息都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的,因而其较购买法下的信息可比性强。

3.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来看,购买法提供了关于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信息,便于投资者预测合并后企业未来的现会流量,从而其提供的信息有极大的相关性。

4.2 并购产生的经济后果及对报表的影响分析

4.2.1 并购会计对合并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权益结合法下,企业并购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不能反映其真实的现实价值。因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造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少计,从而使资产的成本补偿不足,增加企业税负。而购买法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的,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资产的现实价值,同时在以后会计期间由于能较多地补偿资产的成本,因而可减少企业税负。

在宏观物价水平整体逐步上涨的趋势下,由于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一般要高于其账面价值,权益结合法采用较低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而购买法则采用公允价值入账,在报告合并收益时,采用较高的公允价值记账意味着多分摊费用。更重要的是,购买价值不仅高于被收购企业的资产的账面价值,还高于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个差额就是商誉。在企业实际并购过程中,购买价格一般会远远高于被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这样就会存在巨额商誉。巨额商誉的摊销会使得采用权益结合法下的报告收益远远大于采用购买法下的报告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税负,相比较之下,购买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企业税负。

权益结合法下,由于合并企业当年度的损益表中包括被合并方全年的损益,而资产和负债则是按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的,因此,合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率会高于购买法下所确定的这两个指标,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则这种差异会更大。

4.2.2 并购会计对合并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权益结合法下,被合并企业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都纳入合并方当年的损益表中;而购买法下,合并企业当年度的损益表中只包括被合并方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损益。因此,如果被并入合并企业损益表中的是利润额,权益结合法下合并企业反映的利润较购买法下反映的利润多;如果被并入损益表中的是亏损额,则权益结合法下反映的亏损额比购买法下的亏损额多。而且,按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年中合并视同年初就已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会虚增合并企业利润表中的本年度利润。

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在其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中;而购买法下,只有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

项直接费用,在其发生时计入购买成本。很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并企业的经营成果。

4.2.3 并购会计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在购买法下,被并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必须以公允价值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成本与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商誉,并在10~20年以分摊计入成本,而权益结合法下则不存在此问题;在购买法下,购买方按照公允价值对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重新进行计量,产生了新的计价基础,净资产的价值变动以及商誉必须在购买方的单独报表或合并报表予以反映。而在权益结合法下,合并一方在编制单独报表或合并报表时,计价基础保持不变,继续沿用合并另一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在物价上涨或资产质量较好时,通常情况下,公允价值会大于账面价值,这就使得采用购买法所报告的净资产价值高于权益结合法下净资产的价值。

4.2.4 并购会计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在权益结合法下,利润较高,股东权益较低,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通常也较高。而在购买法下,利润较低,股东权益较高,ROE和EPS一般也较低。如果出现负商誉或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结果正好相反。同时,由于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会引起合并后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摊销费用增加,如果合并中产生商誉,还要考虑商誉摊销费用的影响,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购后的投资报酬率。此外,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在购买法下往往优于权益结合法,主要原因是被并企业的负债评估后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往往不大,但资产的评估价值往往高于账面价值。

5. 改进企业并购会计产生问题的建议

5.1 健全我国当前的企业并购会计规范

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对合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财务性合并易于导致粉饰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虚假的恶劣后果,会计规范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当前我国的企业合并会计规范,主要对财务性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和监管,正确划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重点对财务性合并的会计信息特征描述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限定。为使会计规范达到既能适应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最达限度的防范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发生的双重功能,在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会计规范中,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应尽可能的对财务性合并的会计信息特征加以列示;对

财务性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做出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如规定其只能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等;规范对财务性合并会计处理进行政府监管的程序与方法;明确违反相关企业合并会计规范的法律后果。在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 同时借鉴国外的相关规定,以实现与国际并购会计制度的趋同。

5.2加强政府对并购企业的会计监管

加强政府对企业合并的会计监管,完善企业并购会计监管制度,重点是对财务性合并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审批制度。政府应要求发生有合并行为的企业,将其所即将发表的相关会计信息在发表前提交给政府会计监管职能机构,由政府会计监管职能机构进行审查,判断其合并的主要经济动因及其所可能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并提出相关意见。如有必要,企业应根据会计监管机构的意见进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并经过批准后,方能正式发表,力求政府所实施的会计监管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引导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又起到规范会计行为,尽可能的防范会计信息虚假的作用。此外,国家应加强会计审计,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保证企业的会计报告真实可靠。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应有所限制。

结论

随着我国并购现象的日益增加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频繁发生,企业并购会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并购会计问题主要是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这两种并购会计核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处理方式的差异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同时将我国并购会计和国际并购会计进行了比较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各有其优缺点,对两种方法的选择一方面企业应根据其经济实质、并购动机和最终目的做出决定,另一方面我国应结合我国现状并向国际并购会计趋同制定相应的并购会计制度;(2)企业并购会计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告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等,对并购会计的研究应注重事实,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交易实质及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 杨哲.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08,(6):76-77

[2] 杨洛新.企业合并的经济动因与会计规范导向[J].财会通讯,2008,(5):36-38

[3] 傅荣,刘永泽.高级财务会计(第2版).东北:东北财经大学,2007, 2-3

[4] 赖志花.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04.

[5] 朱荣,章均.合并会计方法的国际比较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85-88

[6] 吕玉怡.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与并购策略的思考[J].财会经济,2005,(1):196

[7]y, POOLING: GOING ... GOING ... GONE? Vol. 56, Issue 1[J]. Journal,Feb97

[8]New York institute of finance.2006

四 : 财务会计类论文

随着我国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财务会计的高速进步和发展,使得财务会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财务会计类论文,供大家参考。

(www.61k.com)

财务会计类论文范文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边界探析

一、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雄雌”边界的必要性实际上,自20世纪50年代会计逐步分化形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以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性质与边界问题就一直存在。例如:在当前许多《成本会计》教材中,未能区分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中的成本会计还是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会计。早在30多年前,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第四号公告(APBStatementNo.4)指出“企业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应当能够识别财务会计的特点和局限性: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企业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这就决定它提供的信息是历史的,即面向过去而非面向未来。”我国著名会计泰斗葛家澍教授睿智地发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性质与边界的重要性,他在2006年出版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中,撰写“什么是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案件引起的思考”一文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而且提出两个问题作为该文章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只试图提出一个供讨论的问题:究竟什么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和特点?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葛家澍教授用大量笔墨讨论了财务会计的性质与边界,而且文章最后仍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讨论,理论界对财务会计边界的讨论正好说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边界区分未有定论,会计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但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边界与差异并未受到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尚未出现需要区分两者差异的经济环境。这正如“双兔傍地走”时,无须辨别雄兔与雌兔。同样在非信息化时代,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性质的差异并未显得重要。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不用说分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就是会计与财务之间的边界也被抹杀。当前,会计实务中尚有“大财务论”或“大会计论”说法。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开始改变会计工作方式。只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性质与界限得到正确的界定,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计算机貌似“大愚若智”,实际上是“大智若愚”。计算机在任何计算时都遵循0、1的逻辑计算规律,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必须转换成预先建立的“形式化处理”系统,否则计算机无法开展工作。同时,随着全球物联网信息技术产业化向规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进程的发展,由于“物”不具备人的智能水平,如果未能清晰与准确地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的性质与边界进行区分,“物”是难于对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会计信息进行辨别与区别处理的,这就难于对物联网下的企业进行智能管控。为了基于物联网的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普及,就必须明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的性质与边界。因此,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雄雌”边界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时间维度: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雄雌”边界的标准

正如雄兔与雌兔之间有性别的本质差异,也有“脚扑朔”与“眼迷离”等各种非本质性的差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也有许多差异。其中典型的笔者称之为“空间边界论”,即财务会计是对外会计(externalaccounting),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internalaccounting)。明眼人都知道,区分兔子的“雌雄”问题,必须依据性别标准而不能够依据“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外在特征来区分。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边界问题,也需要找出区分两者质的标准。从哲学角度来说,时间与空间一样,都是事物存在的形式。但是时间与空间不同,空间容易为人们所感触,而时间存在却并不太容易为人们所感知(世界是四维时空)。时间不仅被用来综合思维、身体、社会生活的种种形态,而且被作为全球测量、协调、管理和控制标准化的准则。在社会学领域,主要有两种时间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及其运动方式的看法:一是绝对时间说的自然时间观;二是相对时间说的社会时间观。绝对时间永恒地、均匀地流动,与其他任何事物毫不相关,绝对时间流动不存在“变化”,它可以被分割成类似空间的小单元,而且是可逆的。在借鉴吸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观及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的三种时间观基础上,当前社会学家认为,物理时间和社会时间有着根本的区别。社会时间具有独特的流动属性,时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时间是不可逆的,过去和未来的区别清晰可辨。以往关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边界的讨论的会计理论,是根据基于绝对时间下空间维度的区分标准,几乎可以说是与“时间无涉的”。受绝对时空论的影响,人们将时间当作企业经济业务的环境,从而认为时间是会计的外生变量而不是内生变量,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也一直是“同时性的而不是纵向性的”。然而,事实上,时间不仅是企业经济业务的纯内生变量,而且还是我们理解企业经济业务与企业结构及其变迁的关键所在。因此,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边界问题应以社会时间概念为前提。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雄雌”边界的内容

当前一个主流观点是财务会计是主要向企业外界有关利益集团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会计,也叫对外会计;管理会计是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内部经营决策信息的会计,也称为对内会计。这种“边界论”实质上是以“企业边界”作为划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边界,它流行于许多会计著作、杂志和官方文件中。这种“边界论”观点是基于绝对时间下空间维度的区分标准,时间被看作一种自然的常态、一种外生变量而并非连续性的社会创造。随着社会认识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业经济背景下绝对时间观的局限性。与自然时间不同,社会时间特性是经济业务反映的前提。企业过去经济业务与未来经济业务有着本质的差异。作为对经济业务货币反映的会计必须能够反映出企业过去与未来业务的这一时间维度的特征。基于理论要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本质差异应当是确认并计量到其信息系统中的经济业务性质的不同,财务会计确认并计量过去经济业务的经济信息,管理会计确认并计量未来经济活动的经济信息。也就是说,财务会计是面向过去的会计(past-orientedaccounting),反映企业过去资金活动的信息,以历史成本法为计量方法,履行会计受托责任的目标;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会计(future-orientedaccounting),反映企业未来资金运动的信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方法,满足会计决策相关性的目标。人类自来到地球开始,就天生具有利用测量、记录、分析并预测世界的动力。从依靠经验、企业家卓越天赋才华来进行决策到依靠数据、量化决策是企业管理从“粗放管理”到“集约管理”的标志。当前,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迎来大数据时代,当文字、方位、沟通甚至世间万物都变成数据,在数据化及其量化基础上进行决策成为企业决策的必然要求。因此,当前应坚持“财务会计是面向过去会计;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会计”的观点。

财务会计类论文范文二: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发展分析

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的内容主要明确提供会计信息的原因,以及向谁提供会计信息,和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前提条件,已经成为财务会计的一切依据和基础。现在财务会计将会计信息使用者看作一个整体,为其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及时分享数据信息,为决策提供有效、准确、可靠的保障。

(二)会计基本前提

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主要依靠四个基础层面,主要体现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上,然而目前新经济形势的出现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会计基本前提的内容与规则上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自主创新,朝着更宽阔的方向发展。

(三)会计要素

根据现代财务会计的分类要求,主要把会计要素分成财务状况要素和经营成果要素这两种。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逐步成为核心竞争力,要想更好地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必须不断加强流动创新的源泉,为其不断注人新的活力。

(四)会计主体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统一进程,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技术手段风险数据信息资源。加强财务会计工作的流动性,会计主体也相应随之发生了改变,导致会计主体的认定产生了难度,不利于会计人员对相关会计工作进行核算与监督。企业应及时转变经营发展战略,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企业自身能力,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二、现代财务会计的状况

(一)持续经营的概念转变

在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中,持续经营是关于一个企业在对未来可预见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经营的设定。为了适应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多样性以及多变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切以能够持续经营为前提来加强完善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经营时间也无法预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顺应当下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持续经营的概念将会随之发生变化,而现代财务会计的理论也会相应做出改变。

(二)会计分期的概念转变

会计分期的概念主要是指企业可以通过及时利用会计信息并相应地做出决策。在新的知识经济形势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时掌握信息资源,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充分具体的信息来源,保障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网络平台分享最新数据信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方便之处,获取最新资讯并及时利用。受到新的知识经济的冲击,会计信息的提供渠道也越来越多。由此,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产生变化,会计分期的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发生变化。

(三)货币计量的概念转变

对于新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货币计量将会随着货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中,货币的价值是恒定的,然而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货币的价值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它已无法满足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将对货币计量产生影响,打破传统观念,适时顺应全球一体化进程。

三、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基表假设的创新

由于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会计基表假设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会计基表假设将会朝着持续创新的方向向前发展。对于会计主体假设,由于原有的一些概念原则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能顺应时代潮流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对会计基表假设进行不断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理论实际相结合,对于持续经营假设可以将经济利益相结合,适时改变其时间界限,转变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及时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会计基本假设取得积极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计分期假设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货币计量假设随着新概念的产生将发展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共存。创新会计基表假设,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将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多元化

加强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升级,培养其德智体全方位发展,以保障在现代财务会计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提高个人自身素养,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多元化、全方位,将会影响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在日常管理中,还可以选拔管理会计职位。该职位是一种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制定计划与绩效管理系统、提供财务报告与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帮助管理者制定并实施组织战略。某单位于2013年6月对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考察,通过答卷形式,调查的12名财务人员中,其中具有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员工仅4位,且还有2位仅具备会计从业证,在工作8个月期间,并未开展过学习。该单位在2014年2月实行新的员工考核制度,在2月到7月之间,要求员工积极参与单位内部的培训和考试,并且为员工报告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经过5个月的备战,与2014年9月再次统计调查,目前拥有9名会计人员,其中7名顺利拥有注册会计师的证书,且有2名在2014年6月曾被派往某省先进单位学习,并提出在单位内实行管理会计模式的新想法。最终,经过统计资产,该单位2014年10月会计报表汇报完整度和准确性、及时性均提升。

(三)网络会计的产生

会计人员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对会计工作进行核算,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还提高了整个工作环节的效率,通过分享网络数据信息保证了会计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网络会计使会计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加强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流动性,有效地分享和利用了会计信息,使企业的经济体制不断加强,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目前,管理会计的新工作模式已经得到试点和推广,管理会计试水新方法在2013年8月于某单位实施,其主要项目是构建信息化平台。首先单位从外招聘2名ERP系统研?a href='http://www.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初步建立ERP系统的管理会计模块,其中2人学习ERP系统的同时,还学习CRM以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经过2个月,单位发现各工作人员知识与实践相脱离,于是,对管理平台系统进行一次优化,所有人员在目前状态的基础上,将ERP和cRM实行分开工作,相互监督,最终使得会计信息化程度得到提升。

(四)理财观念的出现

在经济知识全球化的前提下,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将赋予生活全新的意义。众所周知,知识经济一切以知识为首要前提,在此基础上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发展新经济。为了适应新时代的经济环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加强自身修养以及不断完善自身。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冲击,相关会计人员必须积极创新转变理财观念,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因此,及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有效获取数据信息资源,充分掌握财务工作情况,使决策更加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处于不败之地。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才能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创新意识,拓宽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正确的选择投资方式,更好的适应新经济时代发展的潮流。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分析,结合当下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现状,对于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可分为会计基表假设创新、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以及网络会计几个方面。总而言之,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将会随着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及时适应新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

五 : 会计论文发表网财会论文发表财务论文发表财经论文发表网站-财务顾问网

各位不曾谋面的朋友:你们好!我今年首次参加注会考试,很幸运一次通过了全部5门考试,考试成绩如下:

准考证号:0307****707

会计:61

审计:60

财务管理:62

经济法:69

税法:68

在此感谢所有无私分享资料和经验的知名与不知名的网络朋友。没有你们的帮助,就不可能有我的成绩。这也是撰写本文的初衷:回报各位网友、传承网络精神。

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今年29岁,现在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工作。我5岁开始读书,一直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前年博士毕业后参加工作,突然发现自己是同事中年龄最大的几位之一,这绝对不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大家知道,程序员的工作寿命是很短的,30岁是一个坎,过来这个坎就得思考下一碗饭吃什么。

软件开发与传统行业越来越相似,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底是程序员,也称为软件蓝领,之所以称为蓝领是因为这份工作越来越机械化了,据说在印度高中生经过必要的培训后就能胜任了。金字塔的塔顶是系统分析员,类似于传统行业的总工,对他的要求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构建解决方案,与计算机知识同样重要的是对客户领域的理解。我给自己的短期定位是系统分析员,现阶段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领域,因此会计、财务等方面的知识是我必备的知识结构。

也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我选择了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为自己的将来增加筹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我运气很好,一次全部通过。这当中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偶然之中也有必然,这与我的态度和方法是分不开的,我真诚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复习体会。

1) 我的动力很强

在注会考试报名之前,我仔细想过:我为什么要参加注会考试?注会对我真的那么重要吗?因为考注会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要付出很高的机会成本。我的动机是给自己准备一个备胎,使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因为我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我不想成为一个吃青春饭的程序员。这种想法是如此强烈、这种危机感是如此深刻,使我决定今年参加CPA考试。

有些朋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CPA证书只是一个工具,一个通向自己梦想甚至超越自己梦想的通道。但在备考的整个过程中,我的态度是非常坚定的。我认为试一试和决定通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不一样的心态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我的很多抱着试一试态度的朋友,最后因为工作太忙了、基础太差了、条件太坏了,而导致放弃。而我下了决定以后就全力以赴,直到考试结束。

2) 相信自己

我是工科学生,参加工作后,由于为一家公司开发成本管理软件,才开始接触财会方面的知识,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核算?因此,我一次报5门,当时很多朋友都劝说我:一次通过5门是不可能的,报考两到三门更为实际。而我当时的想法却是最大限度的去拼拼看,哪怕有最坏的可能性。所以在拿到教材后,就没想退路坚定的投入学习中了。

3) 我的复习方法

学习是有方法的,因人而异,在此与大家分享复习经历,作为一个从没学过会计的考生是怎么样备考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工作很忙,经常加班。从4月到7月都是一周工作六天,早8点半上班,晚8点下班,所以我没有时间参加辅导班。在学习过程中,我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哪怕在上下班的公共汽车上我都在默想、中午吃饭休息我也挤点时间学习。而且我做安利的老婆为我补充了大量抵抗疲劳、改善睡眠和增强记忆力的营养品,为我长时间的备考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

学习过程中,我借助了网络。有很多朋友在网上无私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资料,对我帮助很大。在此再次感谢这些有名和无名的朋友们。4月的非典为我们、也为出题老师额外赢得了一个半月,我从4月份开始看教材,每天严格的制定学习计划,并且不管多痛苦也咬牙到完成为止,晚上躺在床上再默默的从头回忆一遍。整个过程感觉非常缓慢和枯燥,我把目标定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凭着一定要考过的信念坚持下来。

我很努力的看书看到7月份,7月底我从网上下载到了中华会计网校视频资料。

中华会计网校的视频资料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郭守杰老师的《经济法》、叶青老师的《税法》、张志凤老师的《会计》堪称经典;杨闻萍老师的《审计》也很不错,虽然略显罗嗦,但对于像我这样第一次接触过审计的人来说,却是再合适不过了。跟着老师学习,能抓住重点,而且进度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我的经验,可以节省至少一半的时间,而且效果还好。这对非会计类专业的朋友尤其重要,因为作为会计的门外汉,靠自己摸索太困难了,而且时间也不允许。

从那以后,我的复习计划就围绕这这套视频资料来制定。8月上旬至就9月中旬第一轮复习,基本上是一周一门,每门课时大约25小时,我的时间安排是周一至周五每晚4小时,周六周日每天10小时,一直到考试结束,没有一天间隔。每听完一课都会做些相应的选择题。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二轮复习,以教材为主,把第一轮未理解的部分进行理解。10月中旬至10月末第三轮做视频资料附带的练习,做网上下载的模拟考题,还听了网上下载的串讲视频资料。

回顾这段经历,既有教训也有经验。第一个教训是4月至7月复习方法不当,浪费了很多时间。那段时间抱着教材硬啃,复习效率很低。8月起改变了学习方法,围绕着中华会计网校的视频资料复习,大大提高了我的复习效率。第二个教训是做题太少,10月10号才开始做题,由于时间原因,选择题做得比较多,但综合题做得很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次考试很险,每门都是60出头,就是因为综合题做得不好的原因,会计在做综合题之前感觉甚好、做完综合题感觉就蔫了;财务管理最后一道题死活不会计算收益率,这道题丢得太亏了。因此建议大家在考前准备些时间做综合题,提高熟练程度。基础概念掌握得很好,但综合题没过关,就相当于一路带球狂奔到了对方球门前,骗过了守门员,却临门一脚射偏,太可惜了。

当然除了教训,也有经验与各位朋友分享。第一个经验是要综合复习,从今年的考题可以看出,考试越来越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不懂会计要通过审计是很难的,熟习经济法也会对会计和审计考试有所贡献。在复习时,经常有意去总结各科之间的联系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你会发现审计教材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会计、经济法和税法知识,财务成本管理也要用到会计和法律知识,税法知识对会计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很多朋友就差那么几分,可能就是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一定不要让59分的遗憾发生在自己身上。第二个经验是要抓重点,时间有限而内容无限,我们的目的是60分,当然不可能也没必要复习得面面俱到。五门考试,每门考试的要点是相对固定的。教材每年都有变化之处,变化之处一定要掌握,在这方面在听视频资料时,老师会强调的。例如今年审计中的持续经营假设和审计报告,我是背得滚瓜烂熟的,而这方面恰恰考了综合题。经济法中的增发新股也背得滚瓜烂熟,破产法一开始复习时不以为然,但郭守杰老师强调多了,也就注意了,花了一些功夫,抓住了这两道题,今年经济法考试通过也就不难了。税法中的出口退税也是必考的、偷税漏税无论如何都得强记。会计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会计报表更是年年必考。抓住重点、分清主次能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果。

以上是我考试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感谢各位朋友,祝你们考试顺利通过,实现心中的梦想。我的Email是:zhanghaiming◎,欢迎与各位朋友交流,共同进步!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请关注比比读小说网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题:财务会计论文-财务会计大专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917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