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常识高考作文-高处作业常识

发布时间:2018-01-29 所属栏目:中国作文网

一 : 高处作业常识

第一节高处作业的基本概念

2m以上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中,若防护不好可能发生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

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所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人体从超过自身高度的高处坠落就可能受到伤害,高处作业高度越高,可能坠落范围半径越大,作业危险性就越大。

把在特殊和恶劣条件下的高处作业称为特殊高处作业,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称为一般高处作业。特殊高处作业包括强风、高温、雪天、雨天、夜间、带电、悬空、抢救等高处作业。

在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中,如果未防护、防护不好或作业不当都可能发生人或物的坠落。人从高处坠落的事故,称为高处坠落事故,物体从高处坠落砸着下面人的事故,称为物体打击事故。长期以来,预防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始终是施工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第二节高处作业的基本类型

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主要包括临边、洞口、攀登、悬空、交叉等五种基本类型,这些类型的高处作业是高处作业伤亡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地点。

一、临边作业

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下列作业条件属于临边作业:

(1)在基坑施工时的基坑周边;

(2)框架结构施工的楼层周边;

(3)屋面周边;

(4)尚未安装栏杆的楼梯和斜道的侧边;

(5)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边。

还有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的侧边,水箱水塔周边等的作业也是临边作业。临边高度越高,危险性越大。

二、洞口作业

洞口作业是指:孔、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的作业。

建筑物的楼梯口、电梯口及设备安装预留洞口等,在建筑物建成前,不能安装正式栏杆、门窗等围护结构;还有一些施工需要预留的上料口、通道口、施工口等,这些洞口没有防护时,就有造成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的危险。若不慎将物体从这些洞口坠落时,还可能造成下面的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三、攀登作业

攀登作业是指: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内建筑物周围搭设脚手架、张挂安全网、安装塔吊、龙门架、井字架、桩架、登高安装钢结构构件等作业都属于这种作业。

进行攀登作业时作业人员由于没有作业平台,只能攀登在脚手杆上或龙门架、井字架、桩机的架体上作业,要借助一只手攀,一条脚勾或用腰绳来保持平衡,身体重心垂线不通过脚下,作业难度大,危险性大,若有不慎就可能坠落。

四、悬空作业

悬空作业是指: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建筑施工中的构件吊装,利用吊篮架进行外装修,悬挑或悬空梁板、雨棚等特殊部位支拆模板、扎筋、浇混凝土等项作业都属于悬空作业。由于是在不稳定的条件下施工作业,危险性很大。

五、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现场施工上部搭设脚手架、吊送物料,地面上的人员搬运材料、制作钢筋,或外墙装修下面打底抹灰、上面进行面层装修等等,都是施工现场的交叉作业。交叉作业中,若高处作业不慎碰掉物料,失手掉下工具或吊运物体散落,都可能砸到下面的作业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伤亡事故。

第三节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常识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须体检合格,衣着灵便;高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高处作业时的安全措施有设置防护栏杆,孔洞加盖装门,满挂安全平

立网,必要时设置安全防护棚等。

一、高处作业的一般施工安全规定和技术措施

(1)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2)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施、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3)悬空、攀登高处作业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须经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体检格后,才能从事高处作业。

(4)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诊断患有心脏病、贫血、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病时,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5)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禁止赤脚、穿硬底鞋、高跟鞋、带钉易滑鞋或拖鞋及赤膊裸身从事高处作业。酒后禁止高处作业。

(6)高处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体,应一律先行撤除或予以固定。所用物件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入工具袋。传递物件时,禁止抛掷。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

(7)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与攀登高处作业。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漏雨、漏电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或重新设置。

(8)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完毕后立即恢复。

(9)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二、高处作业施工安全的专项规定和技术措施

(1)凡是临边作业,都要在临边处设置防护栏杆,高度一般为0.9—1.1m。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栏杆柱(间距不大于2m)及挡脚板组成,栏杆的材料、立柱的固定、立柱与横杆的连接等应有足够强度,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都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kg的外力。

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密目式安全立网作全封闭。井字架、施工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要设防护栏杆。地面通道上方都要装设安全防护棚。

垂直运输各层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平台口装设安全门外,防护栏杆上下必须加挂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

(2)对于洞口作业,可据具体情况采取设防护栏杆、加盖板、张挂安全网与装栅门等措施。

对楼板、屋面、平台上的洞口,洞口边长小于50cm时要盖严,盖件要固定,不准挪动;洞口边长大于50cm时,洞边要设防护栏杆,栏杆底设挡脚扳或在洞口下装设安全网。

对墙面等处落地的竖向洞口,要加设防护门,也可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其中电梯井内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要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封闭。对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未落地的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要装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对临近人与物有坠落危险的其他孔洞口,都应盖设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起位置的措施。

施工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处,除防护处还要有安全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3)进行攀登作业时,作业人员要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能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使用梯子时,梯脚底部应坚实、防滑,且不得垫高使用;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或设人扶梯;立梯工作角度以15°±5°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cm为宜,不得缺档;如需接长,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最多为lm,连接后梯梁的强度应不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

使用折梯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必须牢固,并有可靠的拉撑措施,禁止骑在折梯上移动梯子。

(4)进行悬空作业时,要设有牢靠的作业立足处,并视具体情况设防护栏杆、张挂安全网或其他安全措施;作业所用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各,均需经技术鉴定方能使用。

在安装柱、梁板等结构模板时,要站在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不能站在墙上或模板的楞木上作业,也不要在支撑过程中的模板上行走。

绑扎柱、墙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在骨架上攀登上下。装卸模板、绑扎钢筋其作业高度3m以上时,应设操作平台,3m以下可用马凳。

悬空作业浇筑混凝土,如无可靠安全措施要挂好安全带或架设安全网。浇筑拱型结构时,要从结构两边的端部对称进行。浇筑储仓时,要先将下口封闭,然后搭脚手架进行。

在采用波型石棉瓦、铁皮瓦的轻型屋面上作业,行走之间必须在屋面铺设带防滑条的垫板或搭设安全网。

(5)进行交叉作业时,注意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棚。高度超过24m时,防护棚应设双层,以保证能接住上面的坠落物体。

利用塔吊、龙门架等机具作垂直运输作业时,地面作业人员要避开吊物的下方,不要在吊车吊臂下穿行停留,防止吊运的材料散落时被砸伤。

通道口和上料口由于上方施工或处在起重机吊臂回转半径之内,很有可能发生物体坠落,受其影响的范围内要搭设能防穿透的双层防廊或防护棚。

拆除脚手架与模板时,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拆下的模板、脚手架等部件,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应不小于l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楼梯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不得堆放拆下的物件。

进入施工现场要走指定的或搭有防护棚的出入口,不得从无防护棚的楼口出人、避免坠物砸伤。

第四节脚手架作业安全技术常识

脚手架的搭设、拆除作业属悬空、攀登高处作业,架子工属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建筑劳务工参与这种作业时,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未经培训合格之前,不能单独作业。架上作业时人员堆料不要超载。上下架子不要跳跃,避免冲击荷载。

一、脚手架的作用及常用架型

脚手架的主要作用是在高处作业时供堆料、短距离水平运输及工人在上面进行施工作业。高处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及安全隐患在脚手架上作业中都会发生。

脚手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要有足够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保证施工期间在所规定的荷载和气候条件作用下,不产生变形、倾斜和摇晃;

(2)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满足堆料、运输、操作和行走的要求;

(3)构造要简单,搭设、拆除和搬运要方便。

常用脚手架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型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架等。此外还有附着升降脚手架、吊篮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等。

二、脚手架作业的一般安全技术常识

(1)本章第三节所阐述的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常识的相关内容,在脚手架搭设、拆除及架上施工作业中都适用。

(2)每个工程施工都应有脚手架施工方案,若采用超高、特殊、新型脚手架时,还须有经上级技术部门批准的设计图纸、计算书和安全技术交底书后才可搭设。同时,要组织全体作业人员熟悉施工技术和作业要求,确定搭设方法。搭设前,班组长要带领作业人员对施工环境及所需工具、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作业。

(3)脚手架要结合工程进度搭设,结构施工时脚手架要始终高出作业面一步架,但不宜一次搭得过高。未完成的脚手架,作业人员离开作业岗位(休息或下班)时,不得留有未固定的构件,并保证架子稳定。脚手架搭设后必须经架子工工长会同安全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分段搭设时,应分段验收。对长期停用的脚手架,恢复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鉴定,确信合格后才能使用。下班时脚手架上不得留下未固定构件。

(4)架子使用中,通常架上的均布荷载,对砌筑施工加每平方米应不超过300kg,对装修施工架每平方米应不超过200kg。

(5)高层建筑施工的脚手架若高出周围建筑物时,应防雷击。若在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应安装防雷装置。

(6)现阶段最常用的落地式多立杆扣件钢管架,其架上荷载是通过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最后传递到架子基础上。因此,架子的基础必须坚实,若是回填土时,必须平整夯实,并作好排水,以防地基沉陷引起架子沉降、歪斜、倒塌。

当架子设计搭设高度不大24m且地基土良好(二类土)时,立杆底座可直接放置在夯实的厚土上。

当架子设计搭设高度大于24m或地基土不太好时,在立杆底座下应按要求垫木板、混凝土预制块或其他加强措施。

当高层建筑脚手架的基础采取通常的加强措施不能满足时,可采取挑、吊、撑等技术措施,将荷载分段卸到建筑物上。

(7)脚手架在搭设、拆除及使用过程中,通常的加强措施为:

1)设计搭设高度小(15m以内),且场地宽敞时,在架子外侧每隔一定距离采用抛撑;

2)当设计搭设高度较大时,采用既抗拉又抗压的连接`东(连墙件),将外架与建筑物进行拉结。架上施工作业时要注意保护这些拉结点。

3)当设计搭设高度较大时,采用既抗拉又抗压的连接点(连墙件),将外架与建筑物进行拉结。架上施工作业时要注意保护这些拉结点。

(8)施工作业层的脚手板要铺满、铺稳,距墙空隙不大于15cm,并不得出现探头板;在架上外侧四周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并设高度不小于18cm的挡脚板,以防人、材料、工具坠落;作业层下面要装安全平网,以兜住万一从作业层掉下的材料或工具外侧临街或高层建筑脚手架,架子外侧应设置双层安全防护棚,并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以防物料坠落,并保护下面的人员。

(9)架上作业,人员不要太集中,堆料要平稳,不要过多过高过于集中,以免超载或坠落。上下架子要走专门通道,不要从上往下跳,避免冲击荷载,造成塌落。

(10)建筑物外装修使用悬吊式脚手架时,作业前要检查吊架的索具拴结是否可靠,安全锁是否灵活,悬吊杆及挑架是否稳定,栏杆是否齐全牢固、脚手板是否铺严铺牢。上下吊架要走通道,不能从窗口爬上爬下,以防吊架移动造成坠落事故。作业时,操作人员要将安全带拴在安全绳上。

三、脚手架拆除的安全要点

(1)工程施工完毕经全面检查,确认不再需要架子时,经工程负责人签证后,方可进行拆除。

(2)拆架子,应设警戒区和醒目标志,有专人负责警戒;架上的材料,杂物等应消除干净;架子若有松动或危险的部位,应予以先行加固,再进行拆除。

(3)拆除顺序应遵循“自上而下,后装的构件先拆、先装的后拆,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不得上下同时拆除作业,严禁

用踏步式、分段、分立面拆除法。若确因装饰等特殊需要保留某立面脚手架时,应在该立面架子开口两端随其立面进度(不超过两步架)及时设置与建筑物拉结牢固的横向支撑。

(4)拆下的杆件、脚手板、安全网等应用竖直运输设备运至地面,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

(5)运到地面的杆件、扣件等物件应及时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第五节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常识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高处作业中发生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的比例最大。许多事故案例都说明,由于正确佩戴了安全帽、安全带或按规定架设了安全网,从而避免了伤亡事故。事实证明,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减少和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这类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由于这三种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最广泛,作用又明显,人们常称之为“三宝”。

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调好帽箍,系好帽带;正确使用安全带,高挂低用。

一、安全帽

是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使用时要注意:

(1)戴帽前先检查外壳是否破损、有无合格帽衬、帽带是否齐全,若有一项不合格,立即更换。

(2)调整好帽衬间(约4~5cm)。

(3)调整好帽箍。

(4)戴帽后系好帽带。

二、安全带

是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防护用品。使用时要注意:

(1)选用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的安全带,并保证在使用有效期内。

(2)安全带严禁打结、续接。

(3)使用中,要可靠地挂在牢固的地方,高挂低用,且要防止摆动,避免明火和刺割。

(4)2m以上的悬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

(5)在无法直接挂设安仝带的地方,应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拉安全栏杆等。

三、安全网

是用来防止人、物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及物击伤害的网具。使用时要注意:

(1)要选用有合格证书的安全网。

(2)安全网若有破损、老化应及时更换。

(3)安全网与架体连接不宜绷得过紧,系结点要沿边分布均匀、绑牢。

(4)立网不得作为平网网体使用。

(5)立网应优先选用密目式安全立网。

二 : 常识高考作文

【常识】
当我们呱呱坠地之时,当我们蹒跚的迈开人生的第一步时,常识就在我们的脸上生根发芽了.我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我们都明白水火不容,水能灭火;我们都清楚袜子是穿在脚上的,而不是套在头上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和常识打交道,常识让我们生存于生存这个社会,服务于这个社会。敢于探索,追求真知.也许有一天会有一个与你名字相同的定律被人们所孰知,为人们所铭记,成为众所周知的常识。牛顿不正是如此吗?他因为苹果的落地而沉思,最终他发现了万有引力,以至于当人们到物体下落更知道是万有引力的作用。苹果坚着切,里面的形状被我们熟知,而横着切呢?不知道了吧!那就赶紧试试吧,所以说常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愿去寻找。
巧用常识,做远见达人。很多时侯我们都对熟给于“冷落”。在一个偌大的化学实验室里,大家都在认真有序的进行着自已的研究。突然有一个人大叫到:“不好了”。大家的目光都向声源处望去,原来是玻璃水缸的水笼头坏了,但眼看着缸水就要溢出水缸将实验台上的“铯”引爆。在危急关头大家都傻眼了,只有一个老者临危不惧,操起研体砸碎了玻璃缸的低部,这才救了大伙一命。其实,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小学就已经学过,只不过是把他在演一次罢了。所以说常识不是用来背的,而是拿来用的。
切匆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要敢于挑战,书之所以不竖着写,而是横着写不就为了人们的在书时要多一些摇头少一些点头。古代有个帝王有俩个儿子,为了选出继承者,他诀定做个测验。他给了两个儿子一人头马和一大串钥匙要他们去五十里外的城堡,谁选进去谁就能掌权。两兄弟几乎同时到达城门口哥哥马上拿出了那串钥匙,一个一个的试着,而弟弟因为长除拔涉,钥匙已经不知所踪,于是他操起石头砸向锁头,很快门开了他也顺利的当上了国君。人生也是这样,我们有时候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砸开障碍的石头。正如开门,有的门是推开的,有的门是拉开的。如果你拼命去拉那应该推开的门除非你把门毁坏,否则你将无法通过。我们现有的常识并不都是真理,我们要大胆怀疑,勇敢的辨驳。
常识就像艳花,一眼灼人,它需要人们呵护,它也并不一定完美无缺。
当人们到物体下落更知道是万有引力的作用。苹果坚着切,里面的形状被我们熟知,而横着切呢?不知道了吧!那就赶紧试试吧,所以说常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愿去寻找。

【从尊重常识开始】
记得前两年,高考作文曾因“一片诗意”而招致诟病。当时诸如“人生,诗意还是失意”、“诗意的生活”、“春夜细雨”之类的高考作文题,让不少考生陶然于小我得失悲欢的情绪,在一片风花雪月中偏离了现实世界。到了去年,高考作文从“诗意盎然”转向了“时事评论”,比如,“金融风暴中的我”、“明星代言你怎么看”、“兽首拍卖”、“我说九零后”等。这样的转身,对于长期在校园里接受应试教育的考生来说,很不适应,让涉世未深的他们写出大量所谓的“公民表达”,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高考作文开始转向常识思考,可以说,这是培养公民精神的有意义的一步。事实上,只有真正懂得尊重常识,不迷信“空头”理论,年轻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判断认知,才不会被一些所谓的“权威因素”所蒙蔽。
真正贴进生活脉搏,让考生根据生活的律动,进行现实思考。这为高考作文变成一条通向公民社会的文化路径,做出了有益的衔接与铺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今年高考作文的最大价值。期待今后的高考作文能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转身。

三 : 试论高考作文的深度意识

  学生作文的深度是指学生具有在写作当中超越平庸,摆脱童稚,写出有一定个性特征和创新精神作品的一种写作能力。有深度的作文必定是有个性、有新意、有风格的作品。高中学生已有十几年的读书生涯,累记起来课内外的阅读量已有几千万字,课内外的写作量也应有几万字,因而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文是对其语文综合素质的检验和要求。此外,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文也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从2001年高考等级评分标准来看,基础等级中的一等如“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等要求和发展等级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有意境”“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文句有意蕴”等要求,都是呼唤有深度的作品。因而,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深度意识,要积极指导和鼓励学生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文。

  就高中学生而言,因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和生活阅历,更兼之思维活跃有较多的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只要教师指导培训得法,使之牢固树立写作的深度意识,在考场上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品并不是很难,关键是深度意识的树立和深化能力的培养。从今年的高考作文来看,考场作文的深度问题有喜有忧。笔者在此试以2001年高考作文为例,谈谈高考作文的深度意识问题。

  一. 思想深度。是指作者观点能切合实际,透过现象挖掘一些本质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体现出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思维深度。思想深度往往表现在作品的哲学的真理性、历史的纵深性、人文的深刻性、政治的敏感性等方面。如今年的高考作文就有同学联系到了“以德治国”谈政治德育的问题,有同学联系到市场经济谈商业德育的问题等,都是很有深度的作品。下面一篇《守卫精神火种》也是这次高考阅卷中所发现的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

  守卫精神火种

  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亚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诚信。在千年后的今天,这光华这火苗这烈焰竟有黯淡之势,于是,历史的洪钟叩响浑厚的清音,穿越时光河流,震撼今人的灵魂:请守卫精神火种,请重树做人立业之本——诚信!

  请重拾诚信,因为它是祖先倾其一生呵护而得以流传的文明火种,还记得拾草履的张良吗?他何以借兵书而运筹帷幄,驰骋于汉室的政治舞台?倘若他无毅力,无信守诺言的决心,恐怕也只得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里重昏而终身罗!张子房以人生相效,请遗人以诚意,律己以信约,这样才能成就大业,铸造文明!

  请重拾诚信,因为它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譬如童话里那盆种下花籽的土---人人皆垂涎三尺,因为只要籽萌芽开花了,国王的宝座就是自己的了,人人皆捧着姿艳骨傲的花朝觐国王,殊不知,不以诚信灌溉它,不以真心培养它,再美的花也难成为世间英物。相反,那个手棒空盆眼神迷茫的孩子,才真有成人立业之资,于是,桂冠加在他的头项---桂冠只青睐诚信之人!

  请重拾诚信,因为它是现代社会的精神梁柱,有这样一则漫画——“广告”中的“告”字下本为一“口”,画中去口成了一个绳圈——其旨不言而喻,当今社会,本应为集信誉与美感于一身的广告,反而成了坑人的绝妙陷阱。可笑,更可悲:在文明高速延展的今天,社会的列车竟脱了“诚信”的铁轨!松下幸之助说:“诚信是我公司运作的润滑油。”其实,它何止是润滑油啊,它应该是商业社会大厦的基座。如若抛开诚信而求发展,文明社会将坍塌,毫不留情地毁灭!

  放眼望世界,物欲的横流冲扫过社会的腹地,留下难看的印渍、诚信的明灯,却被弃置在一个尘封百年的陈仓里,灯表破败不堪,请想一下秦陵出土的宝剑吧:一见天光便喷涌出幽蓝的灵光,似有日月星辰在剑体呼啸——其实,诚信这先人的遗珍,一经擦亮便光芒耀天,只等我们去重拾。再遥想彗星吧,那就是人类的文明——现代社会正是光度最大的彗星,但前面却是深不可测的黑暗,彗星凭引力可以规则运行,而文明呢,要靠诚信,要靠这精神的火种被点燃,照亮前程,否则就会被无边黑暗吞噬殆尽!

  人类,守住诚信的精神火种,我们责无旁贷!

  评语:本文将诚信比作人类的“精神火种”这一比喻就十分形象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诚信”的认识,而后又分别从“文明传统”“做人之本”“精神梁柱”几个角度立论,有历史的深度、人性的张扬和现实的针对性。对“诚信”作了一个较系统的有理论高度的而又很形象(比喻修辞)的论述。本文得分58分(48+10).

  二. 情感深度。今年的高考作文的命题明确提出了“感情真挚”的写作要求。确实高中学生作文最缺乏的就是人性和人情方面的真实性和深度感,行文往往空泛虚假者多。生活实际也好,文学作品也好,真正最感人的还是真实而深刻的人之性情。好多学生看《刮痧》《幸福时光》《我的兄弟姐妹》等电影都很受感动很受启发。高考作文中的情感深度就是要通过作品挖掘出源于生活实际的真体验、真感受、真性情、真觉悟。茹志鹃说过“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唯有真切的情感深度才能真正打动人感染人。下面一篇《“不见不散”与“过时就散”》就是一篇有一定情感深度的佳作:

  “不见不散”与“过时就散”

  “不见不散”已成为人们约会的口头禅,谁也不曾去思考这其中的合理程度。“不见不散”更成为某些有约不遵者的定心丸,反正别人会等我,迟到一会儿无所谓。而一向重诺守信的我则是“不见不散”的受害者。

  我约会从不迟到。一则因为有言在先必得履行,二则因为时间珍贵,等人家和让人等的滋味都不好受,所以我总是提前到或准时到,不忍让别人等我。结果往往是我等别人自己受苦。等的时间一长还总产生一些恐怖的幻觉-----是不是路上出车祸了、是不是老师老师留校了、是不是忘记时间地点了、是不是生病了……当朋友优哉游哉地姗姗来迟时,我不但不生气反而喜出望外:总算来了,太好了,没有生病,没有出车祸……把刚才苦熬苦等的怒火全部浇灭了。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很委屈,不公平。凭什么自己老老实实重诺守信,而别人却可以轻诺寡信,真是岂有此理。有一次苦熬苦等之后见到姗姗来迟的朋友,情不自禁地大哭了一场。吓得朋友连忙道歉求饶不迭,并小心翼翼地送我回家,还一再声明下不为例。见朋友如此,我不禁又有些许内疚,觉得自己有小气狭隘的嫌疑。但我实在是不喜欢不讲诚信的人。

  怎样解决问题呢?要做到开开心心赴约,又开开心心回来。想不出好办法,我便很少出门,很少和朋友相约了。于是,妈妈开始劝我了:心境要开阔一点,不要太计较了,现在守时的人不多,关在家里不出去也不行。我想,诚信没有错,我不能消极应战,也不能老把自己关在家里。于是,我决定积极改变这种情况。

  我决定一刀切:过时就散。拿出自己的个性决心,向不讲诚信的人宣战。还真散了两回,和两个朋友冷战了一段时间,终于获得了理解和支持。

  真的应该把不见不散改掉。它只能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等待中,苦了守时者。

  “过时就散”,很有个性,很好!

  评语:本文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挖掘出了自己独特的性情觉悟,感情真挚细腻。特别是对人物内在的心理描写深刻逼真,较好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但本文在评卷当中就是否“切合题意”存在分歧,故实际得分为50分(41+9).

  三. 思维深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高考作文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正反对比推理,恰当地运用逆向思维,能够运用系统论和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具有思维深度的表现。下面一篇《说谎脸不红》在思维推理上就是有一定深度的作品:

  说谎脸不红

  人人都热情洋溢地表示要爱护花草树木,但真正面对花中捷径,能有几人绕道而行?

  人人都慷慨激昂地陈述要坚决打击犯罪分子,但真正面对凶残暴戾的歹徒,能有几人挺身而出?

  人人都信誓旦旦地保证要廉洁自律,但真正面对糖衣炮弹的诱惑,能有几人洁身自好?

  人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过去,一个小小的谎言,哪怕是一个美丽善良的谎言都会令人面红耳赤,但现在人们即使撒弥天大谎也会面不改色,心不跳。

  对小孩说谎脸不红,对老人说谎脸不红,对亲朋好友说谎脸不红,对老师上司说谎脸不红,甚至吹嘘自己说荒本领脸不红,把自己的说谎发迹史写成书销售也不脸红,贼喊捉贼地说别人说谎而不脸红……我们似乎身陷谎言的包围中,无时无刻不受到谎言的愚弄,诺言的戕害。谎言成了一种公害,一种流行病,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标志。

  的确,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但人们在追求“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的同时,放弃了“诚信”。人们在追求过程中,忽视了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诚信”,变得花言巧语,甚至不择手段,冠冕堂皇地说谎而不会脸红。

  诚信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只有拥有诚信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信赖,才会深受世人敬重。如果每个人都放弃了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不再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而是谎言与谎言的相互较量,社会便会呈现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场面,人与人之间不敢讲真话,更不敢推心置腹,每个人在说谎的同时,又得提心吊胆地提防他人的谎言……

  这将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是道德与道德的撞击,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不应为一己私利而说谎。

  我不希望人们说谎脸不红,而希望见到人们说谎脸会红。

  评语:本文立论的角度较新,观点深刻新颖。从思维的角度看,主要运用了归纳推理和正反对比。作者首先从说谎的角度归纳了在不同领域,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中的多种“说谎不脸红”的现象,确有发人深思猛醒的作用;然后从正面“诚信”的角度论述说谎的危害。对比鲜明,立论深刻。本文得分59分(49+10).

  四.学术深度。就高中而言,这是最有新意最有导向性的提法了。目前随着高考科目和命题的改革以及新大纲新教材的推行,语文教学之路是越走越宽,研究性学习已进入中学课堂。在今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中就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的试题。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的高中升学考试就曾经出过诸如“东西方文化比较”之类的具有学术性质的作文题。我们的高考作文长期以来主要是考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品质、语言能力、表达技巧等,也许不久的将来也会要考到学生的学术思维和治学能力,那么现在在高中作文提倡培养学术深度就很有必要了。学术深度就高中而言主要是指作品中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能成一家之言,有详实可靠新颖的材料能使人耳目一新,有慎密严谨的逻辑推理能自圆其说,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向能令人学以致用。下面一篇《常存抱柱信》是有一点学术气氛的:

  常存抱柱信

  翻开那册优美儒雅的中华文明的线装书,常有说不出的静压与感动。记不清哪朝哪代哪个杏花春雨的小庄,有一对年轻恋人。有一次他们相约在石桥见面,男子到了,女子还未来,这时忽然涨潮,水越漫越高,男子记着约定,抱着桥柱,最后含着希望与坚定葬身于无情潮水。于是有诗人世代吟诵:“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东晋时石崇有歌妓名绿珠,美艳善吹笛。一次宴会上位高权重的客人看中了她,强索之。石崇固不与,谓绿珠:“吾今若为汝而亡,将何如?”曰:“妾当身殉,以报君德。”

  石崇果然因得罪权贵而死,当日,绿珠跳楼。多少年后,有一书中女子吟道:“粉堕白花洲,香残燕子楼”这燕子楼,即美丽的绿珠殉身之处。而书中这位女子,也因“木石前盟”未能实现而死---她就是黛玉。

  前不久在《读者》中看到一段言论:一个大学生向女友承诺爱她一辈子,“若我有任何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的一切财产都归你,不信,我们现在就去公证。”他们真的去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行为方式?这就是现代人的“诚信”?我不怀疑这对恋人的承诺,我只是愕然,愀然、怅然。愕然于现代人的精明和怀疑,愀然于真爱竟要这样的保证,怅然于古中国“情比金坚”的情怀不再,我们永远失去了纯净的不需公证的诚信。

  诚信是什么?是人最基本的素质与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系的绳索,是我们正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漠今古中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啊!

  今日中国,“市场经济”似乎成为诚信丧失的理由。然而,市场经济正是信用经济啊!正因为脱离政府硬性规划,自由竞争,自由流通就更需要诚信,企业如此,个人更是如此!

  老师教我说:“h o n e s t(诚实)使人有h o u n o r(荣誉),因此两个是同源词。”智慧之光就这样造访我的心灵,幼小的我牢记: h o n e s t--h o u n o r。于是当我读到一个中国人在俄罗斯接受别人一顶皮帽的帮助后却无耻地笑道:“还?傻冒!明天谁还来这儿还帽子啊”我愤怒了。由于一个人丢失诚信使得十亿人蒙羞!中国人的荣誉。

  能否用清纯的目光探视乾坤,使天地一新?

  能否用美丽的双手整理行囊,不忘了“诚信”?

  能否?能否常存抱柱信,永包纯洁心?

  评语:本文在短时间的考场内能将尾生抱柱、绿珠殉约、黛玉赋诗、财产公证、英语词源、借帽不还等新颖而详实的材料恰当地运用至文中,更兼之多处恰当引用诗文语句,均实属难能可贵。且论证严密,思维清晰,足见该生的语文素质和学术功底。应该说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并没有什么学术导向,本文也不是什么学术论文,但从其材料的利用到对理论和实践的论述,还是很有几分学术气氛的。本文实际得分60分。

  五. 语言深度。高中作文的语言深度主要是指语言流畅,文句有意蕴,有一定文采和意境。有深度的语言是超越了平庸,摆脱了童稚的语言,有深度的语言是考生语言素质和语文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常常有老师感叹学生作文,写得像小学生、初中生一样,实际上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语言的深度。在几年高考阅卷当中,发展等级的计分最主要的就是靠语言的深度。前述几篇在思想、情感、思维、学术方面有深度的优秀作文在语言方面也是很成熟有深度的。下面一篇《做老实人,干老实事》在语言方面还停留在童稚水平,缺乏深度:

  做老实人,干老实事

  小时候,由于嘴巴贪吃,伙同几个小伙伴悄悄爬上了人家的院子。窃取了别人的劳动果实,当时只觉得心里美滋滋的,当我带着高兴和余味回家时,被妈妈看见了,她便会对我说: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快去向别人道歉,于是妈妈便带着我走向那个院子……

  小学时,老师要求背诵课文,我打着被宠的幌子,蒙骗了老师,后来,被老师发现了也和声地对我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美丽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心。祖国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

  妈妈地话常常在我耳边响起,当我做错事时,哪怕是丁点儿小事,我也会鼓起勇气承认。虽然有时放不要高贵的面子,虽然有时缺少承认的勇气,虽然有时在十字路口徘徊,但最终,我战胜了自己的脆弱,大踏步地走上了道路……

  在以后的学习中,当我看到很简单的题目时,便想匆匆带过,当我遇到拦路虎时,便想轻易放弃,当我想欺骗老师欺骗自己时,小学老师的话又在我耳边跳跃,于是,我捧着对知识的诚实,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今天,当我看到一个背负饱满的青年时,我庆幸他有诚信和其他。但当我读到他思索了一下,便轻易地把诚信丢进了水里时,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就这样默默被淹没时,

  我为他感到遗憾:可怜的青年阴!你已一无所有了。

  记得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做老实人,干老实事。”这话多实在,我之所以钦佩他,不只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战略超群,更因为他为人朴实,诚实守信。

  又有一位哲人说:“信任的坠地如同打碎的镜子,永远不可能复原。”可见信任的重要性,我欣赏这二句话,只因为他尊重人间最美好的品德,这句话成了我人生道路的座右铭,正是诚实和守信构筑了我,才使我拥有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朋友都愿意和我闲谈,知识也愿意亲近我。

  我感谢妈妈教会我了为人要诚实,我感谢老师,教会了我学知识要诚实。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但是只要我永远地做老实人,干老实事,我将会拥有一切美好事物的。

  评语:本文通篇侧重谈“诚”,围绕话题行文,可视为“切合题意”,突出的问题是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行文浅显直白显得童稚化,不具备高中学生应有的水平。综合评分,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2分,错别字扣1分,总分37分。

  最后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我们在提倡高考作文的深度意识的同时要力避扮酷作秀装深沉。那是适得其反,面目可憎之极了。如果扮酷作秀装深沉那还不如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做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也是好的。此外还要指出的是,前述几篇有深度高分作文都是议论文体裁,但并不是说只有议论文才能写出深度,其它各种文体都是可以写出深度的。很实在的讲,读书读到高三,人已是成人,书也读了不少,天文地理格致人情亦知之不菲,应该是要能够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品了。

四 : 高考作文中经常出现的“硬伤”

  1.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如2001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是一篇关于“诚信”的寓言故事,虽有限制,但范围较广,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是很多考生却简单地采用了“诚信”作标题。采用这种题目的,一般不会得高分。在高考评卷中被评为优秀作文的如《难舍诚信》《诚信专访》《扔掉“诚信”之后》《不诚不信不为过》等,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另一种情况是无标题,可能是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2.审题

  供料作文、话题作文的主旨和寓意往往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有些考生认为大家都去这么想,这么看,写出的文章岂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于是绕开这一主旨,别辟蹊径,结果造成立意偏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提供的材料固然要认真审查,而命题者在提供的材料后,提出的要求、注意事项等也应视作“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这样看,片面理解,轻视后者,那么审题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如2001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之后有一段提示:“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这个提示给了考生若干限制,但这个限制是有限的,它同时也给了考生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因此,考生要通过审题懂得哪些内容受限制,哪些又不受限制,从而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限制中求发展,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写作才能。可是有的考生却漠视这个限制,不照章办事,所写内容完全抛开“诚信”,自作聪明,另起炉灶。

  3.入题

  所谓“入题”是指文章在主体内容要尽快地表现出来,这样可以扩大文章容量,可以尽量发挥每一个字的效力。高考作文因篇幅限制,更要求写作尽早进入主体内容。而许多考生犯了“入题慢”的毛病。有的考生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考生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有的考生开篇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而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议论无法尽述,只得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议论文要尽早进入分析说理,扣住话题,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不理想的开头,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先人为主的印象,即使你后面的论证“到位”,“上档次”,也难作出公正、客观的评判。

 

五 : 朱伯荣:高考作文超常规写法

超越“三M法”  写了《高考议论文“三M法”》,有人说,应试议论文都用这“三M法”,不是挺单调,倒阅卷老师的胃口吗?这是一个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把“三M法”看作议论文的一个基本格式,看作一个写作优秀议论文的入门向导,在熟练掌握“三M法”的基础上,创造各种各样的变式,达到超越“三M法”的层面。其中一个变式就是略写甚至略去不写“为什么”的内容,由“是什么”跨越到“怎么办”。“三M法”的思路是由浅入深的。若能够跨越“为什么”,则思维层面一跃而至“怎么办”的高点上,高屋建瓴,气势高昂。这样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是思想深刻,论证透彻。运用这种超越“三M法”,先决条件是,作者要有较高的思想认识,一般班级里中上水平的同学都可以学习使用。其次是题目意思比较通俗。如果题意有一定深度,那“为什么”这一层面就不能省略,不然,行文的思路不理清楚,读上去很像是乱麻一团。不过,近年高考命题注重降低难度,不大出艰深的作文题了。就比较通俗,深入浅出的作文题来说,比较方便用超越“三M法”。我们几次模拟考的作文情况表明,凡是思想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用这种“变式”写出的议论文,其得分一般也总落在高档次上。下面解剖一个应考作文实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呼出废气吸进新鲜空气,生命就是在这种呼吸中保持与延续,这是近于废话的常识,然而,宇宙万物都以其不同方式,在做着生命的大呼吸,只是一般人没有如此理解罢了。举其大者,有日升月落的白天和黑夜,天体的运行才会保持平衡,那是宇宙的大呼吸;天有阴晴云雨,地球上的生命才能取得养料繁衍生命,这是大自然的呼吸;有平原与峡谷,高山与河川,而后才有山河之雄壮秀丽,这是大地的呼吸;……”以上是今年2月份《文汇报》上刊载的俞天白散文《精神呼吸》中的一段话。的确,生命只有依靠肺部的生理呼吸,那只是动物性的生存需要。人生在世,还需要珍贵的精神呼吸。那么,什么是精神呼吸呢?你是怎样看待精神呼吸的呢?请就“精神呼吸”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语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一位学生的考场作文如下:给精神呼吸加点清新剂我有时会怀疑人类物种的优越性。自然优胜劣汰,照理人应该是适应力最强的生物,但是,为何……生物课上老师说酵母菌无论是在有氧还是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因为它兼有两种呼吸方式,而人在面对缺氧时,只得伸脖子蹬腿了。我想,人真的是能靠肺来呼吸吗?或者有其他的呼吸方式,只是人类自己还无意识。(以杂文笔调开篇,用“或者有其他的呼吸方式”一语含蓄地写出人还需要“精神呼吸”,要讲精神文明。)由此我想到了早已不成新鲜话题的“狼女”。这样一个用四肢行走,用手抓食,一生气就发出恐怖叫声的怪物,这样一个丝毫不挂地在丛林败草间窜来窜去的隐士,我真的很难用人去形容她。她(“她”字应该带引号)乃至其他的所有生物,与我们人呼吸的是同样的空气分子,而他们(“他们”字应该带引号)都不能称为人。为什么?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另一种呼吸——只有人才享有的呼吸——精神呼吸。(似乎在说“为什么”,其实在说“怎么办”:精神呼吸才能使人远离兽性,成为“人”。)精神呼吸源于文化的积累。只有当一个人达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时才会有此种呼吸。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还是很应该庆幸精神呼吸带来的益处的。想想还是在若干个世纪以前,人与猿本是同族。而如今,人会坐在计算机前测定猿有多少基因与人相同;而猿只能呆在动物园喧哗的一角,门前还竖一块“游人不得入内”的牌子。(突出了“庆幸精神呼吸带来益处”,言下之意要重视文化积累,弘扬精神文明。继续论述“怎么办”。)人的确越来越聪明了,头脑也越来越发达,不满足于现在呼吸的精神空气,要走向太空,载人飞船的捷报频传,不禁让我替外星人捏把汗。看来人真的要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了。(拓开一笔,形象描绘人类取得的文明成果,夸张地暗写如果淡薄精神文明观念可能产生的后果,艺术地强调“怎么办”。)然而我想有一样东西是为人所忽略的,但它却关系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是决定人的生存与否的最重要因素,那就是精神呼吸的另一表现:仁义观。因为没有“仁”这一精神要素而造成的恶果还不够多吗?人类用精神呼吸的产品——核炸弹去投向自己的同胞(此例失误,核炸弹是“物质文明”),人类对自己的同族尚且如此,其他的生物还会有什么好日子可过!深呼吸精神空气的人知道怎样致富,却把目标锁定在无限制地挖掘资源,丝毫不考虑子孙后代怎么办,孰不知这是人类在自取灭亡啊!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学了几句成语,却用在菜市场上与人破口大骂,四个字四个字地说话,是不是用错地方了?(紧承第4段的“暗写”,明写人类用反精神文明的手段攫取物质文明,含蓄地写出自己的反对态度。运用反证法。反面证明应该“怎么办”。)人呼吸的精神空气太杂了,得到许多也失去不少。如果人将来只有电脑般高级的大脑却是情感的白痴,将是怎样一种可怕的怪兽啊!这也正是我怀疑人类是否能成为最高等最优越的物种的原因了。(承上段正面论证应该“怎么办”,辛辣讽刺物欲狂。)我不反对精神呼吸,但是否应该用我们的头脑将所吸入的一切也进行一次优胜劣汰的选择呢?(欲更上一层楼,超越“精神呼吸”,点明精神呼吸也该“优胜劣汰”。可惜上文缺少理论铺垫,此处显得牵强附会。)总评:思路开阔,笔法灵活,就怎样进行“精神呼吸”作了较深的开掘,大胆省去了“精神呼吸是什么”,因为这个意思很简单,人人耳熟能详。论证重点直逼“怎么办”,要加强“精神呼吸”,即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以上是主要的论证线索。似乎还有一条“暗线”:“精神呼吸也要优胜劣汰”,片面追求物质文明的思想理念,是一种错误的有害的“精神呼吸”,此意在文章前面写得隐隐约约,到篇末突然挑明,立意是好的,可惜未曾讲透彻,论明确,美中不足。尽管如此,本文由于运用了超越“三M法”,仍然评到了一类文分数。
本文标题:常识高考作文-高处作业常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848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