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微信朋友圈卖东西-黄若朋友圈卖牛肉反思:亲历微信“盲流”

发布时间:2018-02-07 所属栏目:电商

一 : 黄若朋友圈卖牛肉反思:亲历微信“盲流”

  【编者按】谈到移动互联网,80%的话题都离不开微信。这个可爱的小绿巨人,正在用连接建造移动帝国,重新编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微信从社交关系链拓展到电商生态圈,需要很多具体操作运营环节的梳理和系统性建设,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流量扩张。否则,就是昨日腾讯电商的剧情重演。

  对此,资深零售人士、华平资本投资顾问黄若也曾尝试在微信朋友圈中售卖进口牛肉。他用亲身经历证明,有流量却没有针对流量的导引和Mapping(用户地理位置定位),很可能变成自生自灭的“盲流”,从而严重削弱流量价值。在这方面,至今腾讯或者借助微信的各方开发,依然没有突破性进展。

1

  以下为黄若自述:

  移动时代, 火的是微信,这一点大概不会有异议。我曾开玩笑说,30岁以下的年轻人,如果至今仍未使用微信,那他多半是(古时代)穿越过来的,如果他没听说过微信,那就得查一查他是不是偷渡进中国的。

  至于微信的商业化运用,特别是怎样进入电商,各种文章论述讨论甚多,反倒腾讯自己似乎不着急,除了微支付环节有些动作外,用微信拉生意卖东西,至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仅有那么几百家公众账号或银行界面的商家植入,也做得零零碎碎,大有一副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样子。

  经历了PC端电商平台几次并不成功的尝试以后,腾讯对于自身平台的开发性运用,显得十分保守。近些年的动作,更多是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和资金力量,做投资性的布局,包括团购、易迅、点评等等。腾讯是一家的优秀互联网公司,长于开发,弱于商务化运营。在我看来,他们用投资加流量输出的方式布局电商及移动生活领域,以这样的方法构建企鹅帝国的生态圈,十分符合腾讯基因,也体现了互联网的协同精神。

  电子商务大家争夺多的无非是入口和出口。在PC端时代,淘宝和天猫是 大的交易入口,支付宝则是以担保买卖的形式建造了流量出口。后来诞生了美丽说、蘑菇街这一类的导购型网站,试图在淘宝之上再架设一道流量入口,我称之为网络的购物班车(线下卖场、百货公司很常见)。这本身是电商模式的一大创新,但是动了淘宝的奶酪,在淘宝平台位居PC端电商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导来导去,基本上还是依赖淘宝生态生存,导购网站难以形成持续的商业价值。假如电商的分布不是这么集中,那么导购网站的话语权一定大大加重。出口方面,美国谷歌做购物车,其实就是出口流量的生意,在中国,由于有了绝对统治地位的支付宝,即使搜索引擎做流量出口,也没有太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零售交易流程上看,做生产不如做买卖,做买卖不如做服务,做服务不如做流量,这似乎已经成了中国电商行业的一个规律,所以大家都试图在流量的入口和出口两大环节上拼抢。

  如今进入移动时代,移动电商的运用,微信和微支付,毫无疑问是移动端入口和出口的战略布局。就好比开发一片新区,要先做好“三通一平”,铺设好水电煤,地段因此升值,你的获利大。

  但移动端要拓展到电商生态圈,需要很多具体操作运营环节的梳理和系统性建设,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流量扩张。有流量没有针对流量的导引和Mapping(用户地理位置定位),很可能变成自生自灭的“盲流”,从而严重削弱流量价值。在这方面,至今腾讯或者借助微信的各方开发,依然没有突破性进展。

  都说O2O,还有生活服务类的运用是移动电商的重点,这方面大家有共识,但具体怎么操作?

  移动端现在看来更多的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这一点和PC端更多是人机(人和产品)之间的连接链条明显不同。移动的APP需要让人下载、打开,微信的好友、粉丝需要对方添加、记载,从商务逻辑看,基于人之间的运用较之基于人与机器的运用更具有可信度,更长于分享互动,活跃性和成交潜力也更高。

  有人因此认为微信的销售将是以朋友圈为主的框架,例如我有一款好的运动鞋,通过微信发布,朋友圈知根知底,购买一定踊跃。这个判断我并不认同。

  首先销售是件技术活、专业活,玩票开心可以,但是要以此为职业,需要采购、进货、成本、销售策划等一系列操作,这不是人人喝着咖啡就可以干好的轻松事。

  其次绝大多数用户并不希望在好友圈里搀和太多的商业色彩。微信上的公共账号已经证明,你可以有很多粉丝,大家喜欢看你的新贴,跟进你的分享。但如果你持续在上面灌水发广告,则人群一下作鸟兽散。我本人曾经在微信平台上尝试卖进口牛肉,叫好的很多,叫座的很少。大家觉得听说你要卖牛肉很好奇很鼓励,但未必找你进货。从消费者心理上看,对方不知道你是否专业。再说如果有售后服务或投诉,他又不好意思开口,朋友归朋友,买卖归买卖,这是一个常理。

  再说零售通常都有二八法则,或一九法则。少量商品构成交易的绝大比重。即使要通过人人开店的方式营销,做做长尾没有问题,但热销商品一定需要专业化的团队、口碑和流程运作。

  我认为移动电商的最大机会,在于提供给无数已经实际运营实体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一个绕开PC平台,直接拓展其互联网生意的绝好机会。

  淘宝宣称有三百万活跃卖家,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相比于全国的零售企业,这是一个零头。

  我看到的数字,国内现有各种线下实体零售服务业,包括我们在街头巷尾、社区底商随处可见的各式摊铺,总数约5000~6000万家。这还不包括个体户,例如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就有几千户摊主,各地批发市场的售货众多个体经营户。

  对于数量几千万以上的线下零售实体和生活服务业提供商,PC平台的经营门槛其实不低:要懂得网络运营,要时时上网盯着,要懂得拍照、旺旺等。我们的确看到了类似电脑城、小商品批发市场有很多人同时开网店兼营,但路边卖羊肉串的,服装城里摆摊卖衣服的,通过电脑开店显然不那么容易。

  而手机移动平台的便利性和低使用门槛的特性更加符合这个群体的工作习惯。照片拍摄、上传,简单两行字的描述不用特意花太多功夫。时时在线的移动功能,更加符合他们同时要忙碌实体店面或摊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当然移动电商的运用,APP后端的开发依然需要,包括下单流程、API借口和库存更新、付款确认、售后服务等等。

  以餐饮业移动端的运用为例。现在各个APP功能,大多还局限于餐厅地址、电话、食客分享等等,这只是移动版的社区或广告模式。手机餐饮服务的更多发展前景在于,利用APP定位、订餐、点餐,例如准备中午12:20到某某餐厅,提前就把菜单点好要求几时上菜,预付全款(可以有折扣)或定金,客人到场,直接入座就餐。既节省了用户等待时间,又大大提高了厨房出菜计划。我一位朋友Frank在北京CBD从事办公室员工午间快餐手机订购服务,以此节省很多人午间叫外卖时间,我建议这项业务应当更进一步,设计成网上直接勾选下单,商家按时送达(否则免单)的移动订餐交易。在这样的场景里,客人的时间紧迫性需求很突出,高峰期的处理能力是餐厅能否获得更多交易的核心,移动运用能够为双方提供价值。

  移动端的电商运用由于阿里腾讯的交恶,在客观上大大延缓了这一进程。本来微信有流量有用户黏性,淘宝有商品有成熟的购物流,是一件可以两全其美的互补。只可惜阿里一心想着自己的那块地盘,找一个借口封锁了微信端的导引接口,而腾讯的电商平台又一直不见起色。只好大家都那么半空中吊着,一直不能形成繁荣的生态链。阿里也曾经试图自我塑造,弄了一个来往,不出半年就无果而终。这也再次证实了我在《我看电商》书中总结的那个现象:

  互联网行业,一家中国公司复制一家外国公司的模式在国内做,成功几率较大,因为有地利、人和、国情优势,例如百度之于谷歌,淘宝之于eBay,可是如果是一家国内互联网公司试图复制另一家已经成功的国内企业,基本都不成功,例如PC端的拍拍之于淘宝,百度之于天猫,来往之于微信。除非是前者在后者还没有真正构成行业垄断的时候及早切入。例如蘑菇街之于美丽说,还有更早时候的艺龙之于携程。

  移动端的电商发展有一个环节至今仍不明朗,那就是中介的作用。

  线下零售的中介(购物商城)和PC端的电商平台,都以流量提供和交易促成的角色,占据利润的显要地位。移动端以用户(个人)为单位,加上唯一性和实名制特点,本身可以自发布自交易自运营(当然需要统一的流程),这样的大背景下,中间流量提供方的作用是否表现得更为隐性并退居次席,这个尚有待实践。我们都知道流量的重要性,但PC端电商那种平台为王,平台运营方不断提升交易收入(广告,服务费,扣点等等)从而挤压卖家生存空间的做法,并不健康。

 

2

  注:本文摘选自黄若新书《再看电商》

  黄若简介:中国连锁零售及电子商务骨灰级领军人物,江湖人称“黄药师”,跨界老兵。原当当网首席运营官,天猫创始总经理。有近30年的商业、零售业从业经验,曾长期任职多家全球500强企业高管、历任易初莲花、万客隆、天津家世界等知名零售企业总经理、执行副总裁等职。后加入淘宝网,任运营中心副总裁并负责淘宝商城的组建,带领团队开创了网上零售B2C平台这一全新电商模式。

  一位实操型的商业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大型企业管理经验,同时对东西方不同的企业体系及消费者行为有着深刻了解。在领导零售业创建、重组和业务拓展方面具有专长。2011年6月自电商行业隐退,现服务于风险投资业。

二 : 内蒙古一菜农成时尚达人 “微信朋友圈”卖菜订单多

内蒙古一菜农成时尚达人 “微信朋友圈”卖菜订单多

“一晚上的时间,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就增加了1200个关注,个人的微信账号多了500个朋友。(www.61k.com]”吴永庆说,这是他在9月末首次登上电视之后所带来的影响。

而接下来的10多天,陆续有电视台、网站、报社的多名记者找上门打算采访他。作为一名普通的菜农,吴永庆“火”的有些超出人们预料。

吴永庆,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由于早出生了7天,所以没赶上“80后”这个“潮牌”,但他说:我有一颗年轻的心。

上学时,吴永庆攻读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也曾在外地一些大公司担任职务。可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他几经考虑决定回家乡内蒙古创业。

“做点什么呢?”左思右想之后,吴永庆决定卖菜。但是他却立志做一名“不一样的菜农”。

今年4月份,吴永庆在做好多方位的市场调查后,一心扑在了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舍必崖村的蔬菜大棚里。他说自己是“三不小菜农”:不添加农药化肥,不找中间商,不讲任何理由上门送菜。

他还结合当下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以及大众的新型消费观念,通过“舒尔营销”搭建好了微信公众平台,用微信的方式卖菜。

“自己种菜自己卖,客户全从微信来。”这是吴永庆的美丽构想。

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对于在微信上卖菜这个事情的关注度并不高,有几个市民询问后也没有了下文。虽然久久未能开张,但吴永庆并没有气馁,每天穿梭在各个小区宣传自己的蔬菜。

半个月后,他终于接到了第一笔生意,“对方是个20多岁的年轻妈妈,她选购了36块钱的菜,问我送不送,我说送。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回想当初,吴永庆感慨不已。

从那之后吴永庆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吴永庆告诉记者,现在他有14个蔬菜大棚,有微信好友1896人,累计买菜的人超过600人,经常买菜的人有200多个,他告诉记者,现在微信上销售蔬菜的份额已经占了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三不小菜农给您送菜了。”又是一个送菜的日子。清晨不到6点吴永庆就开始在蔬菜大棚里备菜,上午9时30分他来到第一位客户家。虽然爬楼梯的同时拎着两大袋子菜,但敲门时的他依旧气息平稳声音洪亮,伴随着新鲜蔬菜送上门的,还有他灿烂的笑容。

“老伴儿在网上买的菜,我们是第一次尝试,我还担心这小伙子找不到地儿,结果他来的还挺快。”在呼伦南路一个居民小区里,记者见到了吴永庆当天的第一个客户,一个60岁开外的老爷子,听到敲门声,立即将吴永庆迎了进来。“先试试,吃好了以后再跟你定。”老爷子如是说。

订单达人 内蒙古一菜农成时尚达人 “微信朋友圈”卖菜订单多

紧接着第二家客户是在鄂尔多斯大街上的一个高级住宅区,恰巧赶上这里电梯维修,吴永庆只能拎着85元的菜一口气跑上七楼送菜。(www.61k.com)这家是2位老人带着一个不满1岁的婴儿。吴永庆说定菜的是老人的儿女。

“怎么样,我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吧。”送完菜后,吴永庆一脸轻松跑下楼,语气颇为自豪。仔细一打听才知道他的业余爱好就是跑步,没事的时候跑个三四十公里很轻松。10月18日至22日吴永庆还要去北京参加国际马拉松赛,为此他还专门通过微信跟他的客户提交了“请假条”。

据吴永庆介绍,他现在一天只能满足25家的送菜订单,超出去的部分只能让对方改期。“有两个制约因素,一是蔬菜的品种还不够丰富,二是客户群体不集中,送菜不方便,成本较高。”

吴永庆构想:以后将呼和浩特市市区划分成多个片区,集中连片推广,雇人专门负责送菜,确保能够对顾客服务到位。而这样也可以将吴永庆从送菜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做好统筹规划,把菜卖到千家万户,把这项事业做的更大更强。

三 : 微信将建品牌维权平台 朋友圈卖假货是要封号的

朋友圈卖假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在朋友圈卖什么假包假表假鞋,相信大家没见过也听说过或者拉黑过。不过现在微信开始有大动作了,那是什么呢?

微信昨晚表示,将搭建一个平台来给正品商家维权,用户提交售假线索,品牌方来验货,针对确实有售卖假货的公众号或个人帐号,微信将进行封号处理,以示惩戒。

微信给出了理由非常直白:按说这东西你知道是假的不买就是了,可是人家的品牌价值是靠几十年几百年的手艺积累起来的,你这不是人家做的,打的却是人家的名号,破坏的是人家的声誉,这就不厚道了呀!你卖东西是你的自由,可是伤害了别人就是你的错了,是这个理吧?

据悉,该平台将在4月份上线,首批可验货的品牌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阿迪达斯(Adidas)、万宝龙(Montblanc)、卡地亚(Cartier),其他商家也可以申请接入入口。

软件名称:
微信 安卓版 v6.3.18 最新官方正式版
软件大小:
34.3MB
更新时间:
2016-05-26

朋友圈卖假货的注意了 微信:封号!

朋友圈卖假货的注意了 微信:封号!

朋友圈卖假货的注意了 微信:封号!

本文标题:微信朋友圈卖东西-黄若朋友圈卖牛肉反思:亲历微信“盲流”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723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