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对孩子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8-01-14 所属栏目:羡慕嫉妒

一 : 嫉妒心理对孩子的危害

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对孩子的危害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1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心理人皆有之,小孩子也不例外,那么,嫉妒心理对孩子的危害呢?

嫉妒是人类的1种普遍的情绪表现。嫉妒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包括嫉妒人、嫉妒事、嫉妒物。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恶意中伤,有的付诸手段卑劣的行动。嫉妒心理本身就是1种自私的表现,会使人在处理问题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情绪化反应强烈、自控力差、缺乏理性,很难对事情的利弊做出恰当的判断。

我们常会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看到母亲抱起别人家的孩子,他就会很快地跑过去,敲敲他的头,或抓他的脚,想把那个孩子支开,并且会立即要求母亲抱自己。

虽说嫉妒是1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采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态度,那么嫉妒心理将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极大的危害,因为经常的嫉妒反应情绪,会演变为人格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孩子嫉妒心过强,也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产生诸多不良情绪。这不仅影响进步,而且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同学被老师选为班干部,这时自己的心里就会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看到别人有一支漂亮的自动铅笔,就特别羡慕,千方百计地想得到,否则就耿耿于怀;有的是在竞争中受挫会导致他对成功者的嫉妒;因老师对他人的表扬而产生嫉妒;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嫉妒。

嫉妒心理的危害主要是它会腐蚀人的灵魂,但是父母往往会忽略了它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父母要了解孩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孩子摆脱嫉妒心理的纠缠。

二 : 嫉妒别人,只能害了自己

《迁善录》中记载:宋国的大夫蒋瑗有十个孩子:一个驼背,一个跛子,一个肢体萎缩,一个双脚残废,一个疯癫,一个痴呆,一个聋子,一个瞎子,一个哑巴,一个死在监狱中。

公明子皋问:“你做了什么事,为何祸至于此?”

蒋瑗说:“我平生没有其他过恶,只是喜欢嫉妒。谁胜过我,我就嫉恨他;谁奉承我,我就喜欢他。听到别人行善,我就怀疑他的用心;听到别人造恶,我不经考察就盲目信任。见别人有所得,就感觉自己失去了什么;见别人有所失,就暗暗高兴,好像自己有所得一样。”

公明子皋听后,禁不住叹道:“你这种存心,将会招致灭门之灾,恶报又岂止这些啊?”

如今不少人也像蒋瑗一样,见不得别人好,看到人家拥有财富、受用、美名、地位,心里总是不平衡,老想着:“这个人倒霉该多好啊!”“哪天他人财两空,被打回原形,那就大快人心了!”他们表面上笑眯眯的,让人觉得和蔼可亲,但实际上心胸狭窄、口蜜腹剑,内心充满了恶毒之水。

如此恶意嫉妒别人,实际上是一种愚痴之举。其实你想过没有:你再怎么诅咒人家,也无法改变他福报的一丝一毫,反而只会让自己在起心动念间,大大损耗积之不易的福德?

莎士比亚说过:“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的确,人一旦有了嫉妒心,真的像着了魔一样,很多事情都不会去考虑。

清朝雍正年间有个白泰官,是当时八大武术家之一。他成亲后因故离家多年,一直浪迹江湖。有一次在回乡途中,他恰巧遇到个小孩正对着一块大石头练功,掌到之处,火光四溅。

白泰官心想:“我家乡竟有这样的小孩,现在武功就如此了得,长大后肯定超过我。”在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下,他竟一掌把孩子打死了。

在断气之前,孩子只说了一句:“我爹爹白泰官一定会找你报仇!”白泰官一听,如五雷轰顶,方知杀的是自己儿子,但悔之晚矣。

古大德曾说,人分三种:下等者,见别人快乐,心生嫉妒;中等者,自己受苦时,只想自己尽快解脱;上等者,见他人快乐,自己就快乐,见他人受苦,如自己受苦。

扪心自问,你属于哪一种呢?

三 : 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太重的危害,嫉妒心理太强的危害

阻碍个人发展

喜欢嫉妒的人是用别人的有点来折磨自己,让人无法沉下心来学习、工作,更难以创造性地完成自己手边的事情,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消极影响和巨大破坏性。

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太重的危害,嫉妒心理太强的危害

无助于解决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看,嫉妒无疑是一种受挫后的反应。许多人常常用压抑自己的方式,对于得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情,帮自己找借口,给予合理化解释。例如:“我才不稀罕这种东西呢。有什么了不起!”或“我只是运气不好,如果我运气好,表现一定更好”,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拼命说服自己接纳不真实的感受,的确可以暂时缓解内心的压力,维护自尊,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不愿意面对现实。

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太重的危害,嫉妒心理太强的危害

妨碍人际交往

嫉妒心理会让在妒火中烧的人们消耗精力,在心理上留下邪恶的阴影。妒忌心理是一种厌恶别人超过自己,或想破坏别人超过自己的心态,它是憎恨的另外一种表现。当别人占了比较优势的地位,或在只能、体能上自己认为不屑一顾的人超过了自己,就会产生怨恨、引起嫉妒,不利于人际交往,不利于取长补短。

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太重的危害,嫉妒心理太强的危害

妨害身心健康

嫉妒有害人的身心健康。嫉妒心强的人由于其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往往不思进取,不求自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摇唇鼓舌,搬弄是非,让自己经常处于焦躁、愤怒、抑郁、自惭、自责、自傲的消极情绪中,这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

德国著名医学家格赫德曾说:“大多数容易嫉妒的人,都会胃口差、食欲低下、情绪低落、气不顺、胸中郁闷,百病丛生,工作效率下降。”

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太重的危害,嫉妒心理太强的危害

四 : 净空法师:什么叫嫉妒?嫉妒的害处

一、什么叫嫉妒

嫉妒是瞋恚的一部分。别人有好事超过我,或者是他有我无,好胜的心就生起来,不许别人超过我,这就叫“嫉妒”。

二、嫉妒的害处

“嫉妒”是与生俱来,过去生中的习气。世间凡夫都有嫉妒心,只是轻重不同。嫉妒是严重的烦恼、恶业,对自己有害处,中医所谓怒气伤肝,容易得肝病。嫉妒果报在三途,自作自受。嫉妒是走下坡、是毁灭,别人都不能超过我,就一代不如一代。心量一定要拓开,人人比我好,比我能干,他造福,我享福。人人都不如我就完了,我苦、别人也苦。如果是嫉妒贤能,影响很多人,影响的时间很长,造作的罪业就很重。如果障碍别人学法,堕阿鼻地狱,三途出来之后再到人道得愚痴报应,特别是在佛门里面,别人教化众生法缘很殊胜,要是嫉妒障碍破坏他,果报在阿鼻地狱。所以佛说,宁愿身投在火坑,宁愿利剑割肉而死,也不敢嫉妒善师、道德之人,不可以嫉妒、障碍这些弘法利生的事业,这种重罪的恶报千万不要尝试。

三、对治嫉妒的方法

随喜功德是对治嫉妒的。嫉妒是看别人好,心里觉得很难受,严重一点的,想办法障碍破坏他。而随喜的功德,跟造作功德的人一样大。他修那么大功德,我一随喜,他的功德我都得到了。如果要是嫉妒障碍,造的罪业可大了。特别是我们不喜欢的人、冤亲债主,跟我们对立的人,但是他做这一桩事情是有利于社会的,我们都要全心全力帮助他。没有大力量,可以有小力量尽心尽力帮助他。小力量都没有,可以欢喜赞叹宣扬,希望社会大众成就他。最重要的是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帮助成就别人就是帮助成就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障碍嫉妒别人就是障碍自己,带来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自己造业,自己要受果报,只有真正明白觉悟的人,不再造罪业了,像诸佛菩萨一样,欢欢喜喜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善法。从今而后,决定不再嫉妒别人的善行好事,你就是真正在修“随喜功德”了,也是真正在修忏悔法门。第一步的功夫,不嫉妒障碍;功夫进一步,能生欢喜心,看到别人好就像自己好一样;更进一步要尽一点力量帮助他完成好事;再进一步,全心全力支持帮助他完成。我们要希望自己修行将来没有障碍,一定要记住普贤菩萨的随喜功德。你不去障碍别人,将来人家就不会障碍你;你要嫉妒障碍别人,必定有很多人嫉妒障碍你,这是因缘果报自然之理。为什么我们今天做好事还要受这些冤屈?过去生中我们障碍嫉妒毁谤别人,今天虽然学了佛,因缘聚会果报现前,我们明白之后态度就不一样,欢喜接受。佛教人随喜,看到别人有荣、有富,欢喜、赞叹。同样是一桩事情,念头一转,没有嫉妒,修的是功德。

如果肯教学,喜欢讲给别人听,把自己所学的欢喜跟别人分享,也不障碍别人学习,帮助别人成长,这个心量善良,一定会成就。谚语常说“量大福大”,佛法修学也是如此,量大成就愈大。所以心量小,再大的福报也没有办法建功立业。心量大的人,眼前贫穷困苦,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如果细细观察,古今中外历史上那些有成就的人物,大多数都是清寒出身,他为什么有这样辉煌的成就?心量大,肯帮助别人。心量小,常常会嫉妒障碍别人,这个人决定没有前途。纵然他前生修的福很大,结的缘很广,这一生当中有许多人帮助他,成就依然有限。为什么能成佛、成菩萨,没有别的就是心量大。

圣人教导我们谦卑,我们自己不谦卑,尊重别人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礼敬诸佛就是学谦卑。它的作用是降伏我们无始劫贡高我慢的烦恼。《论语》说,假如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才华有周公之才之美,但是这个人傲慢吝啬,那这个人就不必说了。无论他修得怎么好,他瞧不起、嫉妒别人,这就完了,全是假的。古谚语里头说得好,“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愈是有道德学问,愈谦虚,愈显得心平气和,不会激动冲动,无论是顺逆境,都能保持平常心,心地清净平等。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心现识变,所以它的作用广大没有边际。你看看自己智慧德能多么圆满,而且是平等的,不用羡慕嫉妒别人,无二无别,问题就在你肯不肯放下。嫉妒、羡慕都是分别执着,你还是没有放下。不知道事实真相,看到起烦恼;知道事实真相,心清净。

要学“称赞”,称赞绝不是巴结,看到别人真正有德行,思想、言行与性德相应,要欢喜赞叹。看到人家好,我们不会称赞还去挖苦障碍,这错了。他有福报,任何一个人都伤害不了他。这是因果的定律,人家种的善因一定有善果,你怎么能破坏?你能够破坏,因果定律都推翻了。所以只有自己造罪业,自己将来要受苦报。你要是看到人做好事赞叹,就修了功德,将来就得好果报。所以都在一念之间,一念错了,自己造罪业;一念觉悟了,自己所修的功德、福德绝不亚于那个人,他有多大的福报,我也有多大的福报。

人的命运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自己造作的。世间富贵人很多,你嫉妒做不了大官,也发不了大财。今生修善,来生一定得善果福报;今生作恶,来生一定得恶报,受苦难,不是别人主宰的,自己主宰自己。相信因缘果报,无论受什么样的艰苦也不会怨天尤人。看到别人享福,知道那个福是他修的;我受罪,明白我没修,不会羡慕嫉妒别人,心是平静的。所以虽然贫贱,他能够安于贫贱,知道怎么修福、如何改造环境,自求多福,绝对不会再干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我们忍人之所不能忍,让人所不能让。巧取豪夺,用非法手段得来的财富,他还能享受,证明他命里有。命里有,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他已经打折扣了。如果是运用古圣先贤的智慧、佛菩萨的慈悲,你能用财富帮助许许多多困苦之人,你的财富会增长十倍都不止。圣贤教育帮助我们奠定基础,提升境界,因果教育能帮助我们坚固基础,把智慧福报发扬光大。

——恭录自净空老和尚讲演集

本文标题: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对孩子的危害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168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