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局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发布时间:2018-03-02 所属栏目:局部解剖学

一 : 局部解剖学

内容提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本书分为绪论和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脊柱区、上肢和下肢等8章。其中配有插图244幅。

章节目录

目录

绪论

一、局部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

二、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

(一)解剖器械的准备

(二)解剖器械的使用

三、各种结构的解剖要领

(一)皮肤解剖法

(二)皮下组织解剖法

(三)深筋膜解剖法

(四)肌解剖法

(五)血管神经解剖法

(六)浆膜腔探查法

(七)脏器解剖法

(八)骨性结构解剖法

四、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

五、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头部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二)体表投影

第二节 面部

一、面部浅层结构

(一)皮肤与浅筋膜

(二)面肌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二、面侧区

(一)腮腺咬肌区

(二)面侧深区

三、面部的间隙

(一)咬肌间隙

(二)翼下颌间隙

(三)舌下间隙

第三节 颅部

一、颅顶

(一)额顶枕区

(二)颞区

二、颅底内面

(一)颅前窝

(二)颅中窝

(三)颅后窝

第四节 头部的解剖操作

一、面部

(一)皮肤切口

(二)解剖面部浅层结构

(三)解剖腮腺咬肌区

(四)解剖颞肌和颞下颌关节

(五)解剖面侧深区

(六)解剖舌下间隙

二、颅部

(一)解剖颅顶部软组织

(二)开颅取脑

第二章 颈部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二)分区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二)体表投影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一)浅静脉

(二)神经

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一)颈筋膜

(二)颈筋膜间隙

第三节 颈前区

一、舌骨上区

(一)颏下三角

(二)下颌下三角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二)肌三角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一、胸锁乳突肌区

(一)境界

(二)内容及毗邻

二、颈根部

(一)境界

(二)内容及毗邻

第五节 颈外侧区

一、枕三角

(一)境界

(二)内容及毗邻

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一)境界

(二)内容及毗邻

第六节 颈部淋巴

一、颈上部淋巴结

二、颈前区的淋巴结

三、颈外侧区的淋巴结

第七节 颈部的解剖操作

一、解剖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区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二、解剖颈外侧区

(一)确认颈外侧区境界

(二)层次解剖

三、解剖颈根部

(一)解剖椎动脉三角

(二)层次解剖

第三章 胸部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二)分区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二)标志线

第二节 胸壁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二)浅筋膜

(三)乳房

二、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

(二)胸廓外肌层

(三)胸廓和肋间隙

(四)胸廓内血管

(五)胸内筋膜

第三节 膈

一、位置和分部

(一)位置

(二)分部

二、裂孔

(一)腔静脉孔

(二)食管裂孔

(三)主动脉裂孔

三、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

(二)淋巴

(三)神经

第四节 胸膜和胸膜腔

一、胸膜

二、胸膜腔

三、壁胸膜反折线的体表投影

(一)胸膜前界

(二)胸膜下界

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

(二)淋巴

(三)神经

第五节 肺

一、位置和体表投影

(一)位置

(二)体表投影

二、结构

(一)肺叶

(二)肺门和肺根

(三)支气管肺段

三、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

(二)淋巴

(三)神经

第六节 纵隔

一、概述

(一)境界与位置

(二)分区

(三)侧面观

二、上纵隔

(一)胸腺

(二)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四)气管胸部和主支气管

三、下纵隔

(一)前纵隔

(二)中纵隔

(三)后纵隔

四、纵隔间隙

(一)胸骨后间隙

(二)气管前间隙

(三)食管后间隙

第七节 胸部的解剖操作

一、解剖胸壁、胸膜和肺

(一)解剖胸壁

(二)探查胸膜腔

(三)取肺

二、解剖纵隔

(一)纵隔侧面观

(二)解剖上纵隔

(三)解剖中纵隔

(四)解剖后纵隔

第四章 腹部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二)分区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二)体表投影

三、腹膜腔及腹膜与腹腔脏器的关系

(一)概念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一、层次

(一)皮肤

(二)浅筋膜

(三)肌层

(四)腹横筋膜

(五)腹膜外组织

(六)壁腹膜

(七)腹前外侧壁深层的血管和神经(图4-4,10)

二、局部结构

(一)腹直肌鞘

(二)腹白线和脐环

(三)腹股沟管

(四)腹股沟三角

三、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第三节 结肠上区

一、食管腹部

二、胃

(一)位置与毗邻

(二)网膜与韧带

(三)血管与淋巴

(四)神经

三、十二指肠

(一)分部及毗邻

(二)十二指肠悬肌

(三)血管

四、肝

(一)位置、毗邻与体表投影

(二)韧带与膈下间隙

(三)肝门与肝蒂

(四)分叶与分段

(五)淋巴

五、肝外胆道

(一)胆囊

(二)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

六、胰

(一)位置、分部与毗邻

(二)胰管与副胰管

(三)血管及淋巴

七、脾

(一)位置与毗邻

(二)韧带

(三)血管

(四)副脾

八、肝门静脉

(一)组成和类型

(二)位置

(三)属支与收集范围

第四节 结肠下区

一、空肠及回肠

(一)位置与形态结构

(二)肠系膜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二、盲肠和阑尾

(一)盲肠

(二)阑尾

三、结肠

(一)分部、位置及毗邻

(二)血管

(三)淋巴

第五节 腹膜后隙

一、概述

二 肾

(一)位置与毗邻

(二)肾门、肾窦和肾蒂

(三)肾血管与肾段

(四)淋巴及神经

(五)被膜

三、输尿管腹部

四、肾上腺

五、腹主动脉

(一)不成对的脏支

(二)成对的脏支

(三)壁支

六、下腔静脉

七、腰交感干

八、乳糜池

第六节 腹部的解剖操作

一、腹前外侧壁

(一)切口

(二)解剖浅筋膜

(三)解剖腹股沟区

(四)解剖三层阔肌和肌间血管、神经

(五)剖查腹直肌鞘

二、腹膜与腹膜腔

(一)打开腹膜腔

(二)观察与比较腹膜和腹膜的境界

(三)观察腹膜形成的结构

(四)探查膈下间隙

(五)观察结肠下区的间隙

(六)探查陷凹

(七)观察腹前壁下份的腹膜皱襞和窝

三、结肠上区

(一)解剖胃的血管、淋巴结及神经

(二)解剖胰、十二指肠上半部和脾的动脉

(三)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胆囊

四、结肠下区

(一)辨认各段肠管

(二)解剖肠系膜上动、静脉

(三)解剖肠系膜下动、静脉

(四)观察十二指肠及其周围血管的联属

五、腹膜后隙

(一)一般观察

(二)解剖腹后壁的血管和淋巴结

(三)解剖肾及其周围结构

(四)探查膈

(五)剖查腹腔神经丛、腰交感干和腰淋巴干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第二节 盆部

一、骨盆整体观

二、盆壁肌

三、盆底肌与盆膈

(一)肛提肌

(二)尾骨肌

四、盆筋膜

(一)盆壁筋膜

(二)盆脏筋膜

五、盆筋膜间隙

(一)耻骨后隙

(二)直肠周隙

六、盆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一)动脉

(二)静脉

(三)淋巴

(四)神经

七、盆腔脏器

(一)盆腔脏器的位置安排

(二)盆腔腹膜的配布

(三)盆腔脏器

第三节 会阴

一、肛区

(一)肛管

(二)坐骨直肠窝

二、男性尿生殖区

(一)层次结构

(二)阴囊与精索下部

(三)阴茎

(四)男性尿道

三、女性尿生殖区

(一)尿生殖三角

(二)女性尿道

(三)女性外生殖器

(四)会阴中心腱

第四节 盆腔的解剖操作

一、盆腔脏器排列的观察

二、盆腔腹膜的观察

三、追查输尿管、输精管与子宫圆韧带

四、锯切盆部

五、探查盆筋膜间隙

六、解剖观察盆部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第五节 会阴的解剖操作

一、解剖阴茎

二、解剖阴囊

三、正中矢状面平分盆部和会阴

四、观察尿道

五、解剖肛门三角

六、解剖尿生殖三角

第六章 脊柱区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第二节 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二)浅筋膜

(三)皮神经

(四)浅血管

二、深筋膜

(一)项筋膜

(二)胸腰筋膜

三、肌层

四、深部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二)静脉

(三)神经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椎管

(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三)脊神经根

(四)脊髓的血管和窦椎神经

第三节 脊柱区的解剖操作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一)解剖浅层结构

(二)解剖深层结构

第七章 上肢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二)对比关系

(三)上肢的轴线与提携角

(四)体表投影

第二节 肩部

一、腋区

(一)腋窝的构成

(二)腋窝的内容

二、三角肌区及肩胛区

(一)三角肌区

(二)肩胛区

(三)肌腱袖

(四)肩关节

三、肩胛动脉网

第三节 臂部

一、臂前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二、臂后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第四节 肘部

一、肘前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二、肘后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三、肘关节动脉网

第五节 前臂部

一、前臂前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二、前臂后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第六节 腕和手

一、腕

(一)腕前区

(二)腕后区

二、手掌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三、手背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四、手指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第七节 上肢的解剖操作

一、胸前区与腋窝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二、臂前区、肘前区与前臂前区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三、肩胛区、臂后区、肘后区及前臂后区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四、腕前区、手掌与手指掌面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五、腕后区、手背与手指背面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第八章 下肢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二)对比关系

(三)颈干角和膝外翻角

(四)体表投影

第二节 臀部

一、境界

二、浅层结构

三、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

(二)肌层

(三)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行的结构

(四)坐骨小孔及穿行结构

(五)髋关节的韧带及髋周围动脉网

第三节 股部

一、股前内侧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二、股后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第四节 膝部

一、膝前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二、膝后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三、膝关节的韧带及膝关节动脉网

第五节 小腿部

一、小腿前外侧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二、小腿后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第六节 踝与足部

一、踝前区与足背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二、踝后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三、足底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三)足弓

第七节 下肢的解剖操作

一、股前内侧区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二、小腿前外侧区与足背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三、臀区及股后区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四、腘窝及小腿后区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五、足底

(一)切口

(二)层次解剖

英汉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

二 : 16局部解剖学-头部

(一)额预枕区

1.境界前为眶上缘,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两侧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

2.层次覆盖于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其中,浅部三层紧密连接,难以将其各自分开,因此常将此三层合称“头皮”。深部两层连接疏松,较易分离。

(1)皮肤:此区皮肤厚而致密,并有2个显著特点,一是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为?肿或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二是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易致出血,但创口愈合较快。

(2)浅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就可以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此外,小格内的血管,多被周围结缔组织固定,创伤时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前、后两组。前组:距正中线约2cm处,有滑车上动、静脉和滑车上神经。距正中线约2.5cm处,尚有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两动脉均为眼动脉的终支;伴行静脉末端汇合成为内眦静脉;同名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的分支。后组:有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等,分布于枕区。枕动脉为颈外动脉的分支;枕静脉汇入颈外静脉;枕大神经来自第2颈神经的后支。由于颅顶的神经分布互相重叠,故在局部麻醉时,如仅阻滞一支神经,常得不到满意效果,而需扩大神经阻滞的范围。

(3)帽状腱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颞筋膜。头皮裂伤,伴有帽状腱膜横向断裂时,因枕额肌的收缩,创口裂开较大。缝合头皮时,应将腱膜仔细缝合,以减少皮肤张力,有利于创口的愈合。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此层又称腱膜下间隙,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连接,故移动性大,开颅时可经此间隙将皮瓣游离后翻起,头皮撕脱伤也多沿此层分离。腱膜下间隙出血,易广泛蔓延,形成较大的血肿,瘀斑可出现于鼻很及上眼睑皮下。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因此腹膜下间隙被认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二者易于剥离。严重的头皮撕脱伤,可将头皮连同部分骨膜一并撕脱。骨膜与颅缝紧密愈着,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内。

(三)颅顶骨

颅顶骨在胚胎发育时期是膜内化骨,出生时尚未完全骨化,因此,在某些部位仍保留膜性结构,如前囟和后囟等处。颅顶各骨均属扁骨。前方为额骨,后方为枕骨。在额、枕骨之间是左、右顶骨。两侧前方小部分为蝶骨大翼;后方大部分为颞骨鳞部。颅顶各骨之间以颅缝相接合,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在小儿骨缝可稍分离。成人颅顶骨的厚度约为0.5cm,最厚的部位可达1cm,最薄的为颞区仅有0.2cm。由于颅顶骨各部的厚度不一,故开颅钻孔时应予注意。顶骨呈圆顶状,并有一定的弹性。受外力打击时常集中于一点,成人骨折线多以受力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而小儿颅顶骨弹性较大,故外伤后常发生凹陷性骨折。颅顶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板较厚,对张力的耐受性较大,而弧度较内板为小。内板较薄,质地亦较脆弱,又称玻璃样板。因此,外伤时外极可保持完整,而内板却发生骨折,同时,骨折片可刺伤局部的血管、脑膜和脑组织等。板障是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板障管在X线片上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由于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札,常用骨蜡止血。

板障静脉通常可归纳为四组:

①额板障静脉 ②颞前板障静脉 ③颞后板障静脉 ④枕板障静脉

(一)颅前窝

颅前窝容纳大脑半球额叶,正中部凹陷,由筛骨筛板构成鼻腔顶,前外侧部形成额窦和眶的顶部。颅前窝骨折涉及筛板时,常伴有脑膜和鼻腔顶部粘膜 撕裂,引起鼻衄和脑脊液外漏,并伤及嗅神经导致嗅觉丧失;骨折线经过额骨眶板时,可见结膜下出血的典型症状,此外,额窦亦常受累。

(二)颅中窝

颅中窝呈蝶形,可区分为较小的中央部和2个较大而凹陷的外 侧部。

1.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该区主要的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等。

(1)垂体与垂体窝: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漏斗穿过鞍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垂体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发生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压增高。垂体窝的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隔,鞍隔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经视神经管人颅的视神经。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隔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垂体病变时,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垂体肿瘤时,两处的骨质可因受压而变薄,甚至出现骨质破坏现象。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瘀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等。

(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两侧海绵窦经鞍隔前、后的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海绵窦的感染可蔓延到对侧。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行。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海绵窦一旦发生病变,可出现海绵窦综合征,表现为上述的神经麻痹与神经痛,结膜充血以及水肿等症状。近窦的内侧壁,有颈内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经通过,两者借结缔组织小梁固定于窦壁。颅底骨折时,除可伤及海绵窦外,亦可伤及颈内动脉和展神经。窦的前端与眼静脉、翼丛、面静脉和鼻腔的静脉相交通,面部的化脓性感染可借上述通道扩散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窦的后端在颞骨岩部尖处,分别与岩上、下窦相连。岩上窦汇入横窦或乙状窦,岩下窦经颈静脉孔汇入颈内静脉。窦的后端与位于岩部尖处的三叉神经节靠近,在三叉神经节手术中,注意勿伤及海绵窦。海绵窦向后还与杭骨斜坡上的基底静脉丛相连,后者向下续干椎内静脉丛。椎内静脉丛又与体壁的静脉相通,故腹膜后隙的感染,可经基底静脉丛蔓延至颅内。窦的内侧壁上部与垂体相邻,垂体肿瘤可压迫窦内的动眼神经和展神经等,以致引起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开大及眼球突出等。窦的内侧壁下部借薄的骨壁与蝶窦相邻,故蝶窦炎亦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

2.颅中窝外侧部容纳大脑半球的颞叶。眶上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及眼上静脉穿行。颈动脉沟外侧,由前内向后外,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各孔内分别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及脑膜中动脉通过。在弓状隆起的外侧有鼓室盖,后者由薄层骨质构成,为分隔鼓室与颞叶及脑膜的屏障。在颞骨岩部尖端处有三叉神经压迹,三叉神经节在此处位手硬脑膜形成的间隙内。颅中窝由于多数孔、裂和腔的存在,为颅底骨折的好发部位,

多发生于蝶骨中部和颞骨岩部。蝶骨中部骨折时,常同时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而使蝶窦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血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如伤及颈内静脉和海绵窦,可形成动静脉瘘,而引起眼静脉瘀血,并伴有搏动性突眼症状;如累及穿过窦内和窦壁的神经,则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三叉神经刺激症状。岩部骨折侵及鼓室盖且伴有鼓膜撕裂时,血性脑脊液乃经外耳道溢出,穿经岩部内的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亦可能受累。

(二)颅中窝

颅中窝呈蝶形,可区分为较小的中央部和2个较大而凹陷的外 侧部。

1.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该区主要的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等。

(1)垂体与垂体窝: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漏斗穿过鞍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垂体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发生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压增高。垂体窝的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隔,鞍隔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经视神经管人颅的视神经。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隔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垂体病变时,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垂体肿瘤时,两处的骨质可因受压而变薄,甚至出现骨质破坏现象。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瘀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等。

(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两侧海绵窦经鞍隔前、后的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海绵窦的感染可蔓延到对侧。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行。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海绵窦一旦发生病变,可出现海绵窦综合征,表现为上述的神经麻痹与神经痛,结膜充血以及水肿等症状。近窦的内侧壁,有颈内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经通过,两者借结缔组织小梁固定于窦壁。颅底骨折时,除可伤及海绵窦外,亦可伤及颈内动脉和展神经。窦的前端与眼静脉、翼丛、面静脉和鼻腔的静脉相交通,面部的化脓性感染可借上述通道扩散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窦的后端在颞骨岩部尖处,分别与岩上、下窦相连。岩上窦汇入横窦或乙状窦,岩下窦经颈静脉孔汇入颈内静脉。窦的后端与位于岩部尖处的三叉神经节靠近,在三叉神经节手术中,注意勿伤及海绵窦。海绵窦向后还与杭骨斜坡上的基底静脉丛相连,后者向下续干椎内静脉丛。椎内静脉丛又与体壁的静脉相通,故腹膜后隙的感染,可经基底静脉丛蔓延至颅内。窦的内侧壁上部与垂体相邻,垂体肿瘤可压迫窦内的动眼神经和展神经等,以致引起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开大及眼球突出等。窦的内侧壁下部借薄的骨壁与蝶窦相邻,故蝶窦炎亦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

2.颅中窝外侧部容纳大脑半球的颞叶。眶上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及眼上静脉穿行。颈动脉沟外侧,由前内向后外,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各孔内分别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及脑膜中动脉通过。在弓状隆起的外侧有鼓室盖,后者由薄层骨质构成,为分隔鼓室与颞叶及脑膜的屏障。在颞骨岩部尖端处有三叉神经压迹,三叉神经节在此处位手硬脑膜形成的间隙内。颅中窝由于多数孔、裂和腔的存在,为颅底骨折的好发部位,多发生于蝶骨中部和颞骨岩部。蝶骨中部骨折时,常同时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而使蝶窦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血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如伤及颈内静脉和海绵窦,可形成动静脉瘘,而引起眼静脉瘀血,并伴有搏动性突眼症状;如累及穿过窦内和窦壁的神经,则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三叉神经刺激症状。岩部骨折侵及鼓室盖且伴有鼓膜撕裂时,血性脑脊液乃经外耳道溢出,穿经岩部内的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亦可能受累。

颅内的静脉血,除经乙状窦汇入颈内静脉外,尚有下列途径使颅内、外的静脉相互交通。

(一)通过面部静脉翼丛的交通途径

(二)通过导静脉的交通途径

1.顶导静脉通过顶孔,使颞浅静脉与上矢状窦相交通。 2.乳突导静脉经乳突孔,使枕静脉与乙状窦相交通。 3.髁导静脉有时存在,通过髁管,使枕下静脉丛与乙状窦相交通。 4.额导静脉见于儿童及部分成人,通过盲孔,使额窦及鼻腔的静脉与上矢状窦相交通。 (三)通过板障静脉的交通途径 1.额板障静脉,使眶上静脉与上矢状窦相交通。 2.颞前极障静脉,使颞深前静脉与蝶顶窦相交通。 3.颞后极障静脉,使颅外浅静脉与横窦相交通。 4.枕板障静脉,使枕静脉与横窦相交通。

(一)皮肤与浅筋膜

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含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和?肿的好发部位。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肪聚成的团块,称颊脂体。睑部皮下组织少而疏松,水肿在此部显现最早。浅筋膜内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穿行。由于血供丰富,故面部创口愈合快,抗感染能力亦较强,但创伤时出血较多。面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借多条途径相交通,因此面部感染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面部的小动脉有丰富的血管运动神经分布,反应灵敏,当情绪激动或急某些疾病时,面部的色泽也随之变化。

(二)而肌

面肌属于皮肌,薄而纤细,起自面颅诸骨或筋膜,止于皮肤,使面部呈现各种表情,又称表情肌。面肌主要集中在眼裂、口裂和鼻孔的周围。面肌由面神经支配,面神经受损时,可引起面瘫。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1.血管分布于面部浅层的主要动脉为面动脉,有同名静脉伴行。

(1)面动脉:于颈动脉三角内起自颈外动脉,穿经下颌下三角,在咬肌止点前缘处,出现于面部。面动脉行程迂曲。斜向前上行,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改称内眦动脉。面动脉的搏动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交处可以触及。面动脉供血区出血时,压迫此点可有一定的止血作用。面动脉的后方有同名静脉伴行,浅面有部分面肌覆盖,并有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和颈支越过。面动脉的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和鼻外侧动脉。

(2)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伴行于面动脉的后方,位置较浅,迂曲亦不太明显,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交汇合,穿深筋膜,注入颈内静脉。面静脉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面肌的收缩可促使血液逆流。因此,在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时,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故此区有面部“危险三角”之称。

2.淋巴面部浅层的淋巴管非常丰富,吻合成网。这些淋巴管通常注入下颠了淋巴结和颏了淋巴结。此外,面部还有一些不恒定的淋巴结,如位于眶下孔附近的颧淋巴结,颊肌表面的颊淋巴结和位于咬肌前缘处的下颌淋巴结。以上三群淋巴结的输出管,均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3.神经面部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支配面肌活动的是面神经的分支。

(1)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3大分支,其感觉支除分布于面深部外,终末支穿面颅各孔,分布于相应区域的皮肤。以下只叙述3个较大的分支。

1)眶上神经:为眼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由眶上切迹或孔穿出至次下,分布

于额部皮肤。

2)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穿出眶下孔,在提上唇肌的深面下行,分为数支,分布于下睑、鼻背外侧及上唇的皮肤。

3)颏神经:为下颌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出颏孔,在降四角肌深面分为数支,分布于下唇及颏区的皮肤。

(2)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入腮腺,先分为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五组分支,支配面肌。

1)颞支:离腮腺上缘,斜越颧弓,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上部。

2)颧支:由腮腺前端穿出,支配眼轮匝肌下部及上唇诸肌。

3)颊支:出腮腺前缘,支配颊肌和口裂周围诸肌。

4)下颌缘支:从腮腺下端穿出后,行于颈阔肌深面,越过 面动、静脉的浅面,沿下颌骨下缘前行,支配下唇诸肌及颏肌。

5)颈支:由腮腺下端穿出,在下颌角附近至颈部,行于颈阔肌深面,并 支配该肌。

(一)腮腺咬肌区

浅筋膜内有许多支配面肌的面神经分支横过。此区主要结构为腮腺、咬肌,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等。

1.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腮腺鞘与腮腺接合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由于腮腺有致密的筋膜鞘包裹,炎症时常引起剧痛。腮腺鞘的浅层特别致密,而深层薄弱且不完整,腮腺化脓时,脓肿不易从浅层穿透,而穿入深部,形成咽旁脓肿或穿向颈部。因化脓性腮腺炎为多数小叶性脓肿,故在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引流每一脓腔。

2.腮腺略呈锥体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向咽旁,可分为深、浅两部,通常以下颌骨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作为两者的分界。腮腺位于面侧区,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浅部向前延伸,覆盖于咬肌后份的浅面;后缘邻接乳突前缘及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上份。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腮腺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深部血管神经相邻。这些血管神经包括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它们共同形成“腮腺床”,紧贴腮腺的深面,并借茎突与位于其浅面的颈外动脉分开。

3.腮腺管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在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横行越过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急转向内侧,穿颊肌,在颊粘膜下潜行一段距离,然后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开口处粘膜隆起,称腮腺乳头,可经此乳头插管,进行腮腺管照影。用力咬合时,在咬肌前缘处可以触摸到肥腺管。腮腺管的体表投影相当于自鼻翼与口角门的中点至耳屏门切迹连线的中1/3段。

4.腮腺淋巴结位于腮腺表面和腺实质内。浅淋巴结引流耳廓、颅顶前部和面上部的淋巴。深淋巴结收集外耳道、中耳、鼻、腭和颊深部的淋巴。然后均注入颈外侧淋巴结。

5.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纵行的有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及耳颞神经;横行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及面神经的分支。上述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1)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中,因穿经腮腺而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适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此段长1~1.5cm,向前经过茎突根部的浅面,此段虽被腮腺所遮盖,但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处进行。

16局部解剖学-头部_头部解剖

第二段:为腮腺内段。面神经主干于腮腺后内侧面进入腮腺,在腮腺内通常分为上、下两干,再发出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成颞、颧、颊、下颌缘、颈五组分支。面神经位于颈外动脉和下颌后静脉的浅面。正常情况下,面神经外膜与腮腺组织容易分离,但在病变时二者常紧密粘连,术中分离较为困难。腮腺肿瘤可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瘫。

第三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的部分。面神经的五组分支,分别由腮腺浅部的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至各相应区域,支配面肌。

(2)下颔后静脉: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穿入腮腺,汇合形成下颌后静脉,在颈外动脉的浅面下行,分为前、后二支,穿出腮腺。前支与面静脉汇合,注入颈内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合成颈外静脉。

(3)预外动脉:由颈部上行,经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入下颌后窝,由深面穿入腮腺,行于下颌后静脉的前内侧,至下颌颈平面分为2个终支。上颌动脉行经下颌颈内侧入颞了窝;颞浅动脉在腮腺深面发出面横动脉,然后越颧弓至领区。此外,耳颞神经亦穿入腮腺鞘,在腮腺深面上行,出腮腺至颞区,当耳颞神经因腮腺肿胀或受肿瘤压迫时,可引起由颞区向颅顶部放射的剧痛。

6.咬肌起自颧弓下缘及其深面,止于下颌支外侧面和咬肌粗隆。该肌的后上部为腮腺所覆盖,表面覆以咬肌筋膜,浅面有面横动脉、腮腺管、面神经的颊支和下颌缘支横过。

(二)面侧深区

此区位于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其上部为颞下窝。

1.境界此区为一有顶、底和四壁的腔隙,内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的血管、神经通过。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

2.内容

(1)翼内、外肌翼内肌起自翼窝,肌纤维斜向外下,止于下颌支内侧面的翼肌粗隆。翼外肌有两头,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颞下面,下头起自翼突外侧板的外面。两束肌纤维均斜向外后方,止于下颌颈前面的翼肌凹。翼内肌位于领下窝的下内侧部,翼外肌位于上外侧部。两肌腹间及其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有血管与神经交错穿行。

(2)翼丛:是位于颞下窝内,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的静脉丛。翼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翼丛与上颌动脉在颞下窝的浅部;翼内、外肌的肌腹,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则在该肌的深部。翼丛通过眼下静脉和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相通,故口、鼻、咽等部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3)上颌动脉: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经下颌颈的深面入颞下窝,行经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经翼突上颌裂入翼腭窝。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位于下颌颈深面,自起点至翼外肌下缘。其主要分支有:①下牙槽动脉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分支至下颌骨、下颌牙及牙龈,终支出颏孔,分布于颏区。②脑膜中动脉行经翼外肌深面,穿耳颞神经两根之间垂直上行,经棘孔入颅,分布于颞顶区内面的硬脑膜。

第二段:位于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分支至翼内、外肌、咬肌和颞肌,另发出颊动脉与颊神经伴行,分布于颊肌及颊粘膜。

第三段:位于翼腭窝内,主要分支有:①上牙槽后动脉向前下穿入上颌骨后面的牙槽孔,分布于上颌窦、上颌后份的牙槽突、牙、牙龈等。②眶下动脉经眶了裂、眶下管,出眶下孔,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上颌前份的牙槽突、牙、牙龈,最后分布于下睑及眶下方的皮肤。

(4)下颌神经:为三叉神经最大的分支,自卵圆孔出颅进入颞下窝,主干短,位于翼外肌的深面。下颌神经发出的运动支支配咀嚼肌,包括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神经、颞深前、后

神经和咬肌神经。下颌神经还发出下述4个感觉支。

1)颊神经:经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沿下颌支前缘的内侧下行至咬肌前缘,穿颊肌分布于颊粘膜、颊侧牙龈,另有分支穿颊脂体分布于颊区和口角的皮肤。

2)耳颞神经:以两根起自下颌神经,环绕脑膜中动脉,然后又合成一干,沿翼外肌深面,绕下颌骨踝爽的内侧至其后方转向上行,穿入腮腺鞘,于腮腺上缘处浅出,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及颞区的皮肤。

3)舌神经:经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接受鼓索的味觉纤维和副交感纤维,继续向前下行,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达下颌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浅面前行至四底,分布于下颌舌侧牙龈、下颌下腺、舌下腺、舌前2/3及口底的粘膜。

4)下牙槽神经:干舌神经的后方,与同名动、静脉伴行,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发支分布于下颌骨及下颌诸牙,出颏孔后,称颏神经,分布于颏区皮肤。

(三)面侧区的间隙

面侧区的间隙位于颅底与上、下颌骨之间,是散在于骨、肌肉与筋膜之间的间隙,彼此相通。间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沿间隙扩散,主要叙述以下2个间隙

1.咬风间隙:为位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狭隙,咬肌的血管神经即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颌第三磨牙,许多牙源性感染如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2.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与咬肌间隙仅隔以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此间隙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同名动、静脉通过。下牙槽神经阻滞,即注射麻醉药液于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

本文标题:局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124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