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探寻宝宝偏食的心理因素

发布时间:2018-01-17 所属栏目:幼儿心理健康

一 : 探寻宝宝偏食的心理因素

宝宝对食物的挑三拣四有时是源于自我保护,对待新事物人们都会有一种“陌生感”,有的宝宝会因为陌生而产生好奇,进而希望能够破解并得到答案,但对于敏感、生性小心翼翼的宝宝,陌生会让他们产生“恐惧”,结果当然就是排斥。的确,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不愿意尝试新食物,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新食物是否安全,宝宝只会喜欢熟悉的食物,只有这个食物反复出现在餐桌上,宝宝才会试着去尝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对于偏食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渐渐独立的宝宝,希望自己更加独立的另一种方式—自己决定吃什么!宝宝从出生到他们学会自主吃饭以前,一直都是被动的,也就是他们自己基本没有选择食物的权利,唯有的办法就是把不喜欢吃的食物从嘴里吐出来,但还是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饮食。当宝宝能够独自进食后,他们开始向家长的权威挑战,通过挑选食物来表明自己决定事情的态度,这与到底吃什么食物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因此,如果宝宝是在这一心理因素下偏食,当父母强制他去吃某一种食物时,就会遭到宝宝的激烈反抗,这时你就要学会判断——他是真的不喜欢吃,还是需要一定的自主空间。



二 : 第三节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正如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样,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等。

一、 生理因素

[www.61k.com]

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和疾病。

(一)遗传

遗传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呢?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如果没有充分的生理条件,人的心理活动就要受到影响。心理学家们曾用家谱分析的方法研究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家族中有癔病、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病史的中学生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些。国内的资料表明,多动症儿童的家庭成员中有多动症史的占13.6%,其中父辈或同辈有类似病史者各占50%。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病理形式,采用家谱分析、双生子研究以及寄养子女调查等方法的研究表明,遗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100名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子女中,10%~50%具有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结构。在这些人之中,5%会发展成早发的精神分裂症,而另外5%会在晚些时候发展成精神分裂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多达40%的高危个体最终没有患上精神分裂症。[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页可见,虽然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但其作用也不是注定不可以改变的。遗传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个体是否表现出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关键还看后天环境作用。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不良发展倾向可以得到防止和纠正。

(二)疾病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病菌、病毒干扰、大脑外伤、化学中毒、严重躯体疾病等都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例如,脑梅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会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脑震荡、脑挫伤等可能引起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等;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的迟钝。有研究发现,与正常个体相比,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早期患有高热惊厥、头颅外伤和其他严重疾病的所占的百分比更大些,且差异明显。生理疾病对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影响可能是轻微的,如出现易激惹、失眠、不安等,随着疾病的消除,这些心理症状也会完全消失。但是,随着疾病的继续进展,心理障碍也会加剧,甚至会出现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幻觉、记忆障碍、躁动和攻击行为等。俞国良等;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上)》,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二、 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416页

(一)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的人员组成。由于家庭规模和组成家庭的成员不尽相同,家庭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由一夫一妻,或由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同堂组成的主干家庭;除了主干家庭成员之外,还有其他家庭成员的扩大家庭。对于家庭结构的完整性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曾经有过不少研究。多数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完整且气氛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地成长,而破裂家庭或父母不和谐,经常争吵,以及单亲家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明显有不利的影响,容易使儿童产生躯体疾病,同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如今离婚率的上升,直接导致单亲家庭儿童大幅增加,单亲家庭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单亲家庭儿童不一定都存在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等方面的问题,但他们中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较多。瑞典的有关机构对6.5万名单亲家庭儿童的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儿童除了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的儿童高外,更易染上酗酒和吸毒的恶习,此外,还时常发生自残和自杀等行为。单亲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父母教养方式和离婚前的各种“战争”来起作用的。研究发现,单亲子女都较少地体验到其父亲或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当父母感情破裂的时候,相互之间的各种“冷战”、“热战”会给子女以强烈的刺激,使其受惊吓、紧张、恐怖、不知所措,导致思想、行为、精神状态反常。很多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儿童呆板、忧郁、孤僻、伤感、自卑,甚至出现严重的生理疾病。

(二)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发育、人格的形成、归因方式及心理防御能力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调查表明,父母在教育中表现出态度不一致、压力过大、歧视、打骂或者冷漠等特点时,儿童常常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001年浙江省金华市高中生徐某用锤子把母亲活活砸死的恶性事件,应能给广大家长敲响一记警钟:在教育儿童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儿童的心理感受。

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养方式分成三类,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儿童的一切都是由父母来控制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甚至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对儿童过于溺爱,让儿童随心所欲,对儿童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儿童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儿童,给儿童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儿童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研究也发现,在这种民主、尊重的教养方式下,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显著偏低。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1999年第5期,第389~394页此外,研究发现,多动—冲动儿童的父母对他们的教养缺乏情感和理解,而多以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不良的教养方式管教儿童;在探讨教养方式与神经质关系时有研究发现,不良的教养方式,如拒绝、偏爱及过度保护等易使子女患神经症。

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通过“言传”,即口头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身教”,即通过儿童模仿的心理机制发生作用的。家庭是影响人的第一个场所,家长的品格、行为等都直接影响子女的成长。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反之,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鼓励、忍耐、表扬、接受、认可、诚实、安全和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耐心、感激、自爱、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他就会以良好的心理品质从事学习与生活。不少研究指出了家长本身的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表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和感情的总和,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礼貌,是否体现民主平等;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第1期,第44~48页

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多集中于家庭心理环境和家庭心理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际上,家庭物理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影响。例如,居住条件的好坏对于儿童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不无关系,也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如果儿童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哪怕只是一个抽屉、一张书桌或一个角落,则有助于培养儿童自主自立,发展儿童的独立人格。而且,儿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还可以充分地满足儿童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家庭居室应保持整洁美观,这有利于养成儿童爱清洁、有条理的好习惯,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美感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心理气氛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另外一项重要因素,家庭心理气氛主要是由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状况决定的。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有两方面,一是亲子关系的状况,二是夫妻关系的状况。家庭气氛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关系着家庭幸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调查表明,在气氛和谐的家庭里生活的儿童表现出有自信心、情感丰富和互相友爱,在气氛不和谐的家庭里生活的儿童由于情绪时常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由于社会竞争激烈,风险系数增大,父母在外面的世界经受了较之过去要大得多的压力、困扰与挫折,家庭往往成为其宣泄的场所,因此家庭气氛的和谐程度下降;同时由于不少父母尤其是从事经商或个体企业等行业的父母,终日忙于外面的工作,将子女交给别人看管,这同样大大减少了家庭气氛的温馨。由于夫妻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劣的家庭气氛,常常会成为妨碍儿童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夫妇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儿童从与家人相处中得到的只是反面经验:他感受到的是父母之间那种互相敌视的、不和睦的关系,他会变得不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存在友好的关系。这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是伴随终生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和矛盾性有显著相关。亲密度差和矛盾多的家庭更容易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亲子沟通状况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影响。目前,较为一致的结论是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是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相联系的。有研究者把亲子沟通区分为“良好的沟通”和“有问题的沟通”,结果发现,良好沟通与青少年的自尊、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而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呈负相关。

三、 学校因素

在个体发展中,学校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在较长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而这种系统教育对学生社会行为的塑造是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完整的机构,是社会的雏形,对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和人格、培养合乎角色的社会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的管理和教学

首先,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和管理制度等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它们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决定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状况。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体制。这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指导思想,无形中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事情屡屡发生。对很多因睡眠障碍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进行分析后,往往发现他们的问题是由学习上的压力产生的。对自己学业成绩不满,来自教师、家长以及个体自尊心方面的压力,往往使个体长期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紧张状态,容易出现厌学、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减退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被扼杀,这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重要作用。

首先,从学校的物理环境来说,宽敞明亮、优美整洁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的作用,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其次,良好的校风、班风能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人际关系和谐。这样的学校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高。而消极的校风、班风则会使学生情绪低落、压抑,纪律涣散,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水平也必然降低。这对学生心理健康会带来极坏的影响。再次,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强有力促进。学生能否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至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很多都和学校中不良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一个学生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通常有很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心理也会健康发展;而一个师生关系紧张,经常遭到同学排斥、否定、冷淡、不平等对待的学生,往往产生更多的敌对、自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必然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因素

师生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是在师生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认知和行为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有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目前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俞国良、林崇德《心理学视野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教育研究》1999年第10期,第29~35页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具体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上。

教师在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这被称之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期待,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国外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选择一所小学的学生进行所谓的“智力发展前景测验”,实质上是一般的智力测验。他们把随机选取的20%的学生名单交给教师,有意称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要求教师注意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结果8个月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真的比其他学生进步更大!教师预料某个学生有潜力,结果这位教师就真的证实了这个学生有潜力。这个实验所揭示的现象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我们这里谈的期望效应。这个效应揭示出这样一个规律:教师的高期望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而教师的低期望则可能导致学生自暴自弃,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并严重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期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依据他对学生的印象(可能是外加的)产生内部期望,期望通过教师的态度、表情、行为等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期待,并根据期待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学生行为变化的有关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坚信或修改、放弃自己原来的期望,从而使这个过程得到循环。于是教师期望的“好学生”越来越好,而“坏学生”则越来越坏。教师对有些学生抱有较高的期待,而对有些学生的期待水平不高,甚至是消极的期待,如认为某个学生“没有前途”、“不可救药”等。教师期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成就动机、自信心,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意志等人格因素。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期望是学生最终在心理和人格发展方面出现差异的很重要的原因。

其次,教师的言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任意使用不当语言,以及在批评学生时使用过激言行。教师不良言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损,产生焦虑、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甚至产生人格扭曲,留下终生的人格缺陷,如某些成绩差而又长期遭受教师言语伤害的学生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教师的教学管理行为和日常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例如,惩罚是教师中的一种常见行为,这种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第一,经常受惩罚的学生很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心理,丧失自信心和自尊心。这种情况不仅会对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退缩行为、精神疾病和生理性病变等。第二,过多的惩罚易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变得内向、自闭或憎恨社会与人生,玩世不恭。有的学生就是因为受到了个别教师的经常性惩罚,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对抗情绪。第三,惩罚易导致学生的说谎、隐瞒等虚假欺骗行为,极易使学生养成粗暴、冷酷、霸道的作风,容易走入歧途。

再次,作为学生人格的影响者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教师在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的影响也仅次于父母。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能力,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而且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四、 社会因素

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成长和发展。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区环境、社会风气和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一)社会环境

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如风俗习惯、道德观等,以一种无形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反映在人们的价值观、信念、世界观、动机、需要、兴趣和态度等心理品质上。不同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有些是健康的,有些则是不健康的。据报道,在美国、英国等文化发达地区,歇斯底里患者较为少见,而抑郁症患者则相当普遍;在文化水平低、文盲较多的地方,如印度、埃及等国家,歇斯底里患者较多,而抑郁症患者则较少。社会意识形态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信息作为媒介实现的,如影视、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等。健康的社会信息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不健康的社会信息则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大众媒体中不健康的内容已经成为危害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由于个体成长发育的不成熟,是非判别能力低,自制力差,因而很容易受各种暴力影视剧、淫秽书刊、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的毒害,甚至心理变态,误入歧途。社会风气通过家庭、同伴、传媒等途径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如“走后门”、“一切向钱看”,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为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气氛。

(二)学习工作环境

个体所处的学习工作环境不同,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不同。研究发现,城乡差异、人口密度、环境污染、噪音等对人的心理状况都存在明显影响。如城市中的学生,由于住房单元化,同邻居、同伴的交往明显减少,这种状况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使其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拥挤、嘈杂的环境使人的心理严重超负荷,人与人之间更容易产生矛盾、争吵,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也容易产生心理紧张,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三)社区环境

社区是指由若干群众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内形成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如街道、住宅小区、村庄等。社区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产生的。如组织个体观看健康的、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影视剧;参观各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展览;组织个体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如绿地领养、照顾孤寡老人等。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中,个体不仅锻炼了能力,而且心灵得到了净化。

五、 个体因素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个体某些方面的因素如外貌、能力、习惯等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外貌较好、能力较强的个体,往往在生活中会更多地获得别人的喜爱,会感到更多的满意、愉快,这有助于其心理健康;反之,外貌较差的很多个体,特别是当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往往容易感到自卑、焦虑、挫折,从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对这些群体更应当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注意疏导和调节。人格特征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品质,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惹、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因此,培养健全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上述各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发生作用的。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考察,逐一排除,全面正确地作出诊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适和治疗。

三 :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本文标题: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探寻宝宝偏食的心理因素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898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