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央视主持人柴璐老公-柴璐老公是谁 柴璐个人资料照片

发布时间:2018-02-02 所属栏目:小学作文

一 : 柴璐老公是谁 柴璐个人资料照片

柴璐是央视海外的主持人记者,目前柴璐正在主持海峡两岸这档节目,由于节目的收视率十分的高,而作为主持人柴璐干练的主持风格也被接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柴璐老公是谁 柴璐个人资料照片

柴璐老公 柴璐老公是谁 柴璐个人资料照片

柴璐99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之后就正式进入到央视工作,柴璐第一个工作就是做海峡两岸的编导以及记者

柴璐老公 柴璐老公是谁 柴璐个人资料照片

柴璐刚开始就开始做海峡两岸的编导这让柴璐对这个节目十分的有感情,柴璐因此从一个记者变成了主持人

柴璐老公 柴璐老公是谁 柴璐个人资料照片

柴璐此前一直都是以记者的身份出现,2005年柴璐因为采访了名人因此名气大燥,经过奋斗之后正式成为主持人

柴璐老公 柴璐老公是谁 柴璐个人资料照片

如今的柴璐已经成为央视十大名嘴之一,同时央视的挂历上面也有柴璐的图片,可见柴璐在央视的地位有多高

柴璐老公 柴璐老公是谁 柴璐个人资料照片

其实柴璐的出身十分的简单,柴璐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而柴璐的老公也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www.61k.com)

二 : 柴静,你能看见自己吗?董路公开批柴静:成名靠央视和老男人

柴静,你能看见自己吗?

董路_新浪博客

  

柴静是谁?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铁杆粉丝眼里,柴静是女神,在文学青年眼里,柴静是林徽因,在新闻系学生眼里,柴静是人生偶像,在饭局上老男人眼里,柴静是小妹妹,在采访对象眼里,柴静是CCTV大牌主持人……

在《看见》所有被柴静访问的人中,惟一让柴静表情、心绪直至阵脚全面凌乱的只有一个人——李阳,对于柴静而言,那次采访一如拿破仑的滑铁卢,即便有后期精心的补救掩饰,播出的节目也无法改变柴静在李阳面前惨败的事实……为什么?为什么那一天,镜头前沙发上的柴静瞬间失去了此前以及此后一贯的从容与淡定?

我尝试分析一下:李阳是人精,智力、阅历、表达均非同一般,更重要的一点,作为文化商人,他是理性的——除了打老婆的时候,理性是其内心的本质,疯狂不过是其谋生的样子,当因家暴被万人唾骂的李阳依然坚定地走进CCTV演播室的时候,足以证明着此人内心的强大和有备而来。

但显然,柴静和其身边的团队对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偏差,直白说就是轻敌了,盖因过往太多主导一切的辉煌战绩形成了某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优势心理惯性,他们以为李阳是来承认错误甚至接受审判的。

或许柴静已经做好了类似这样的准备:采访中起身为李阳递上一张面巾纸让其擦去悔恨的泪水,并且轻轻地拍拍他的肩头,用耳语般轻柔的语调对他说:“It doesn't matter,做错了,改了就还是Good comrade……”

呵呵,事实上,那天柴静没有当场哭出来,也算是坚强了。别忘了,李阳走遍中国教授英语的时候有一句震天动地的口号:“我——爱——丢——脸!”

之所以用不少的笔墨回顾柴静对李阳的那次采访,是为了找寻神话人物的弱点,人都有弱点,掩藏弱点是造神者最惯用的伎俩,也是缺乏独立思考的受众最容易忽略的,如果你足够客观必须先把柴静还原为一个“人”,然后再去理顺她是如何变成“神”的。李阳曾轻轻撕去了女神的面纱,只不过他是负面人物,站在道德的最低点上。人们更多地议论着李阳的诡辩,而遗忘了柴静的窘迫。

所以柴静是根本应付不了《谢天谢地你来啦》这样即兴表演节目的,在李阳的眼里没有对CCTV招牌的敬畏,更没有对一个后辈主持人的敬畏,他不是讨好媒体的明星艺人,也不是祈求怜悯的弱势群体,论口才的功夫,论忽悠的功夫,李阳都可以做柴静的导师。你知道表演是需要对手配合的,偏偏李阳不解风情。

“总的来说,电视是虚假的艺术。”我不反对柴静在镜头前面努力地去“演”,只不过当无数人拥趸将柴静的表演视为真实的时候,再对比其头上顶着的“新闻”两个字,就很是错乱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一直口口声声追求着新闻真实、客观,也让很多受众坚信其在追求着新闻真实、客观,而其实际作为和实际效果却不断

偏离而去甚至背道而驰,这难道不比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联播》”更害人吗?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对柴静影响最大的两个环境,一个是CCTV的招牌;一个是老男人的饭局,前者给了她居高临下、尽情施展的舞台,后者给了她汲取营养、备受呵护的温床。在CCTV前后左后忙碌的那支全力打造其品牌的团队面前,柴静是所谓惟一的核心人物;在接踵而来推杯换盏、口若悬河的饭局上那群老男人面前,柴静只是一个负责斟酒撑场的邻家小妹。

CCTV需要的是工具,一个能把节目做出影响力和收视率的工具;老男人需要的是代言,一个能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某种形式更广泛传播出去的代言,于是,柴静不得不首先成为一个工具,继而还必须肩负起一个代言的责任。

放眼世界,除了好莱坞巨星,最受世人推崇的女性的两大杰出代表人物,一个是睿智的奥普拉,一个是博爱的戴安娜,直发示人,略施粉黛的柴静的偶像绝对不是其每每接受采访屡屡提及的安娜卡列尼娜,CCTV和老男人也不允许其成为太过虚无晦涩的安娜卡列尼娜,必须奔着奥普拉和戴安娜的路子走下去——在中国,睿智的女

人不少,但往往缺少博爱,博爱的女人很多,但常常缺少睿智……于是,留给柴静追求的目标变得格外清晰起来。

问题是,柴静不是奥普拉,也不是戴安娜,她惟一的出路只有——演。其实,演是很难的一件事,真论表演的天赋,不说别人,我都可以当柴姑娘的老师。但先天不足,可以后天补,柴静笃定是一个执着且勤奋的女子,何况,饭局上的老男人是倾力相助的“编剧”, CCTV的团队是鼎力烘托的“导演”,一幕幕睿智+博爱的大戏,终于看见了——

演播室里的柴静,有点奥普拉的影子,只是因主客观条件所限,不能像奥普拉那般犀利,于是,退而求其次突出情绪——反打镜头中做出的一个又一个丰富中透着呆板的表情动作,以“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节奏,引领者观众的喜怒哀乐;

外景地里的柴静,有点戴安娜的影子,走进由面容沧桑的老人和脸蛋发红的孩子中间,嘘寒问暖,牵手拥抱,同悲同喜,同呼吸共命运,就差喊一句:“我代表D和政府来看望大家了,乡亲们受苦了!”

所以,有人说,柴静像雷锋,雷锋不论帮助了多少人,人记住的都只是“雷锋”,柴静不论采访了多少人,人们记住的都只有“柴静”;两者惟一的区别就在于:当年雷锋做好事的时候,身边有摄影师,如今柴静做新闻的时候,身边有摄像师。

  柴静曾经面对的那些重大的新闻以及重大的新闻人物,一个一个被人们淡忘了,人们只看见了柴静,从某种层面上说,你没法不看见她——因为镜头里到处都是她,她是永远的主角,一个被量身打造的主角,新闻和新闻人物都不过是配角。

我愿意相信夜深人静的时候,柴静也能清晰意识到镜头里的那个“柴静”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她是一个工具,一个代言,她享受着工具使用者以及代言委托者给自己制造的名利荣耀,当然,她也不得不承受着——承受着以表演修饰的方式,违背新闻规律乃至新闻理想的一份莫大苦恼……

身不由己,柴静无法放弃CCTV的圣殿,也无法放弃老男人的饭局,当镁光灯打开,摄像机开启,身后是团队成员期待的眼神,酒桌上是老男人恩师般的寄望,电视机前是无数粉丝崇拜的目光,她只有继续演下去,甚至不是为了自己……

所以柴静隔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消失,或者在博客上写一些自我的文字,我想,那是她在拼命找回自己。

柴静无疑是“成功者”,甚至是标准的个人奋斗的成功者,历经不少的艰难,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用心了,也付出了。但即便如此,我还希望新闻学院的老师不要把柴静当做典型教材,新闻系的学生也不要把柴静当做职业目标,她的成长环境有其特殊性,她的新闻呈现有其特殊性,她是被至少两股力量合力推动的,她是非典型新闻人,她无法复制。

关于柴静表演式的新闻采访方式到底是否符合新闻专业的要求,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说得直白一点,在我看来,柴静做新闻和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少了一本《论语》。

人一辈子要做到三件事:一,知道该做什么;二,知道该怎么做;三,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柴静知道了自己要做新闻,知道了表演着做新闻,这两点铸就了她迄今为止的成功,现在,或许该是她思考什么时候该停下来的时候了。把端着的架子放下,让表情肢体放松,不再刻意去展示什么,我想,人会更开心一些吧。

我一向主张:“你想拥有什么,你就去追求什么。”如果柴静原本想拥有的就是今天,那我祝贺她;然后,我想告诉那些也想拥有柴静今天的新闻系的孩子们,对不起,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论你怎么追求,你十有八九都无法拥有柴静的今天。要不,你现在就对着镜子,看看5分钟之内能不能做出类似倾听、微笑、皱眉、抱胸等30种以上的不同表情和肢体,且看着不像是做鬼脸或者多动症。

说实话,我写这篇东西至少犹豫了三天。我知道此文一出,一定会有人说这样的陈词滥调——1,你羡慕嫉妒恨,2,你男人欺负女人。呵呵,随便吧。我做过十几年的记者,也做了十几年的主持人,我对新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更重要的是,我反对一切造神运动,我期望年轻人不要盲目崇拜,要相信自己,要独立思考,要走上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条生活道路。

“采访是一种抵达”——这是柴静玄乎其玄的表达,顺着这种说法,我以为人生才是最终的一种抵达,而迷失自己的人,不论抵达哪里,都不是心灵的归宿。

至少,摇曳风中,不那么安稳。所以,看见一切的...

一个老男人写柴静的文章,真给力啊!

作者:老甄

在电视台、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人,身上有一种很奇特的东西,让你一眼就能挑出他来。比如说吧,一群记者参加某个活动,你马上就能认出,谁是电视台的。

而他们身上的那种奇特的东西,以不让人喜欢的居多。所以,说某个电视台的人“不像电视台的”,就等于间接肯定了他的人格是闪亮的,德艺是双馨的。而对于那些在电视台、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人来说,但凡有点儿追求的,就都以“去电视台化”为毕生追求。

说了这么多绕口令,该引出一个人了。李仑老师,他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但是,这个人啊,慢条斯理而整天精研业务,两袖清风但饭局主动结账——一点都不像电视台的。

说完李仑老师,该引出本文主角了。柴静。

2006年,以王小峰王大娘为代表的一群人闲得蛋疼,鼓捣了一个DV剧《小强历险记》,拍得既没花时间也没花金钱。前期制作这么烂了,就想在后期造势上找补一下,王大娘要在年底搞一个盛大的首映典礼。看在他的小脸上,我同意了担任首映典礼的主持。然后,我把求援电话打给李仑老师,请他找个专业主持来助拳。 李仑老师把柴静的电话给了我。

在现场,我第一次见到了荧屏下的柴静。她对这件事一无所知,李仑一声召唤,就来了。与我联袂主持完,翩然而去,不留下一片云彩。

后来在一些场合,我又与柴静不期而遇过几次,对她的称呼,慢慢由柴老师变成了柴姑娘。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又有某次饭局。开张后,大家彼此吆喝自己有闲的好朋友前来,柴姑娘翩然而至。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了饭桌上的柴静。那次饭局大家谈得入港, 喝得也很多。去卫生间共襄盛举的途中,当时恢复自由身不久的程益中老师对我掏了几句心窝子。歌词大意是,在这个冰冷的现实里,北京还是有让人取暖的场所的。

这句话让我心中一暖。再回到饭桌上,大家便约定,在座的这个小团体,应该形成经常性、制度性的聚会。

就这样,一吃就是几年。一群人,生生吃成了亲戚,吃成了亲人。

柴静是这个团体中唯一的女性,而且是个美女。起初的几次饭局,还有人跟她开几句涉及男女的玩笑,再后来,就没人拿她当女人了。加布里埃尔·安南写玛琳·黛德丽:她既是这些男人的异性,也是他们的同性。

有一次聊到了“女人味”这个话题。我想起一个字眼:烟视媚行,耿直地问柴姑娘你怎么就跟这个词如此绝缘呢?她抗议了一下,顿时让人绝望得直冒烟,媚也被气得不行。

还有一次饭局,有两个声称从未喝醉过的家伙喝醉了,吐得满地都是,他俩却一人拼三张凳子酣然入睡。饭桌上的其他男人依然高谈阔论,饭桌旁的服务员早已嫌恶 地躲到不知去向,我勉强睁着醉眼惺忪的眼睛,看到柴姑娘在清理现场。尽管关于那次饭局我大多失去了记忆,但她一会儿扫帚,一会儿拖把的形象却残留在脑海。

接触一些艺能界人士,他们聊为什么把自己搞得那么讲究,必须豪华机舱五星级酒店出入让保镖架着什么的。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不这么做,对方就会看轻我,不拿俺们当回事儿。你就看吧,越是事儿逼的人越得到重视,越是随和的人越被很随意地对待。

每听到这些话,我都不得不承认,艺能界就是个垃圾场,见对方好说话,自己就不说人话。这属于看人下菜碟,贱飕飕。而另一方面,看对方在看人下菜碟,自己就摆出一副给对方看的架势。同样属于没有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的贱飕飕型。

另一种与之截然不同的贱法是:不管你怎么着,我有自己的准则和原则,你的轻视或重视,老子根本不在乎。这种自己掌握主动的飕飕贱型,满世界也找不出几个来。

柴姑娘是。

《读库》上曾经有两次刊载芦苇老师的长篇访谈《电影编剧的秘密》,柴姑娘看得激赏不已。有一次饭局我说起来,听说芦苇老师患病,便叹息了一下。柴姑娘说,咱们去探望他一下吧。

我吃惊地看看她。芦苇老师在西安呢。

遇到值得尊敬的人,就主动犯个贱。柴姑娘经常干这样的事儿。而另一方面,对红地毯下盖着的都是垃圾、红地毯上走着的更是垃圾的名利场,她做得更干脆:老子 根本就不跟你玩儿。大家见到她出现的场合,多是罗永浩发布奋斗、与周云蓬聊聊诗与歌、《读库》一年一度的读者现场会什么的。于是当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说柴 静接受贿赂被双规的消息,居然有一多半人表示不相信。这样的民心向背,即使人格闪亮如张老六者,都做不来。

前两天见到王大娘。他刚采访了马未都老师,转述马老师对现在那些大导演的批评:戏内功夫戏外补,可这帮人,有他妈几个还能认认真真看本书呢?难怪拍出的片子烂。没错。我击节赞赏马老师的话,应该聘请他担任形象大使,说服中国人,特别是那些生产精神产品的精神病,多看两本书。

在电视台工作的人,如何“去电视台化”?无他,惟看书耳。

柴姑娘是。

她是真正读得进去书的,细部与大节,被她一一领略,极精微而至广大。就连享受阅读本身,心如琴弦与倾盖如故,大雨泼墨或细雨梦回,也有极真切的体验。饭桌 上不涉男女,是因为她总是说起自己正在读的书,让一干喜欢掉书袋卖弄学问的老男人颇有压力。字里行间的一缕文脉,被她女性的敏感捕捉到,而别人并未感知。 而她将自己化在其中的那份投入,更令其他所谓的读书人汗颜。

有一次我喝多了,忍不住抒发感情:转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你的童年就显示在眼前。柴姑娘马上接道:你一度赤脚玩耍过的田野,亲切的树木,你用以品评其他景色的美景。

没错,马尔科姆·考利,《流放者归来》。

但当她脱口而出的时候,却只有很少的人能接续得上了。没办法,谁让她正处在积极阅读疯狂吸收的黄金年龄。

前些天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小老师吃饭,他也是饭局常委之一。他说,柴姑娘刚跟他打听《歌德谈话录》的哪个译本好。他就挑出好的译本给她快递了去。

又过些天见到柴姑娘,她果然便聊起了《歌德谈话录》。我只能假装自己记忆衰退的样子,支支吾吾地应和。

在《读库》五周年的读者现场会上,柴姑娘最后用以赛亚·伯林的一番话做结束语。歌词大意是,学哲学有什么用?什么用都没有,但能帮你分辨,那个跟你说话的人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读书有什么用?同样什么用都没有。

如果一定让我说出其好处,那就是,读书能让一个人变得更丰富,更有力,更理性,更沉潜,而不是相反。

偏偏有些人就是在相反的路上狂奔下去,曾经积累的学识成为他的识觉障:指出别人的毛病一挑一个准儿,自己指手划脚一番对方就必须照方抓药。还有根深蒂固的 “根治情结”:如何从根本上治理这个国家拯救这个人类,他以为自己一直在探寻并肯定能找到根治方案,然后全世界都听他的就行了;看别人做事有些毛病露点破 绽就抓住不放,仿佛所有人都欠他的。

一个人读几本书,如果能够让自己谦卑下来,知道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从来不存在什么完美;不完美也不用为难自己,不怨天尤人,也不当事儿妈与事儿奶奶;做不到完美,并不是不去做的理由。就够了。

柴姑娘是。

这几年间,大家目睹了她突飞猛进的成长,这种成长正是基于她的不足,以及一点一点的进步和变化,进而沉下来,对自己也有了耐心。

网络上聚合了诸多极易兴奋起来的傻蛋。我曾见柴姑娘的博客里有人跟贴,请她关注一桩热点事件。这条留言可能被挤到第二页看不到了,这兄弟马上跟贴:柴静删帖,这个猪!然后他又看到了,于是跟贴:哦,她没有删,看漏了,不是猪。

好笑吗?进步和变化,也许就蕴涵在其中。如果他下次能不点火就着的话。

十二级大风刮翻T3航站楼的那天,我约李仑老师和柴姑娘吃饭,相当于年前给首长送点儿年货的意思。

饭桌上,宾主三人动情地回忆了我们的初相识。真不能假设,这些年,如果没有这个小团体,我们彼此的人生啊,简直——亘古如漫漫长夜。

说这些话的时候,李仑老师又悄悄去前台把账结了。

我认为,在各类媒体中,电视台是最刻骨凉薄的。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说毁掉一个节目就毁掉一个节目,没有人心疼你多少年的心血,没有人心疼你的栏目,也没有人心疼你这个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是在沾电视台的光,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莫不是他的恩赐。

而事实是,是这些人成就了这家电视台,也在成就着自己。

柴姑娘说起自己的业务。她喜欢看其他国家同行的表现,从克朗凯特到拉里·金,同一件事、同一个人面对面,对方又是如何做的,进而警醒自己。

因为有不足,所以有提升的空间,所以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这就是积极的一面。当然那些有根治情结的人是看不到的,他们只需不停地指出别人做得有多么不好就够了。

电视台主播,似乎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但它更应该是越老越值钱。我与柴姑娘开玩笑说,你就扛吧,有重大新闻你就出现,做着做着,你一出现,就意味着出大事了。等你退休之后,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但突然有一天,你满头白发,坐在轮椅上,人们把你推了出来。

你准备播报,整个世界都为之屏息。

今天是柴静老师的生日,向她献上生日祝福,也祝福大家,每天每年进步一点点。

老男人曝料:柴静的趣闻妙事 [图]

2012-12-27 20:16:1



老男人曝料:柴静(微博)的趣闻妙事

老男人谈柴静:她不啰嗦、不事妈 敢跟老男人拼酒

12月23日,柴静《看见》签售会在中心书城爆棚,热情的读者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看见》首印五十万册,刷新了出版纪录。为何会如此火爆?柴静热已成为一个现象,进入人们议论的范畴。

柴静的“娘家哥哥们”也来到深圳,为《看见》捧场助阵。他们都是新闻、出版、电视界的知名文化人,是名震京城的老男人局中的“常委”。在尚书吧,老男人们围坐在四方桌前,品着茶,“闲聊”他们所认识的柴静。

老男人局中的柴静  枯燥,不爱玩

老男人局到现在已有七年了,由趣味相投的新闻、出版界文化人组成。他们大概一个月就吃一次饭,只要有局大家(微博)必到,其它事都“靠边站”。他们不讲究吃什么,而在于跟谁吃。只要聚在一起就天文地理文学八卦,无所不聊。读库主编张立宪(老六),《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出版人杨葵(老颓),作家李辉,独立戏剧制作人、编导牟森,都是老男人局的“常委”。偶尔会有几个姑娘飘过,就包括了柴静、王小丫(微博)、陈晓楠等。

柴静是这个局的积极参与者,时常是众老男中就她一个女性,而且还是个美女。“但是我们不太把她当女的看。”杨葵语出惊人后,接着补充道:“因为她不啰嗦、不事儿妈,敢跟我们众老男拼酒,而且是白酒。当然她喝得也不多,也从来没喝高过。因为老男人局从来不劝酒,都是自我把控。”

说到众老男印象中的柴静,“枯燥,不爱玩”,杨葵蹦出两词,“她喜欢一直追问,不爱空泛地下结论。比如说到某某写的东西不好,她会问为什么不好。因为他太抒情了,她又问:为什么抒情不好。”在有次杨葵的新书发布会上,柴静几个问题都把他给问懵了。“有时候会被问得很烦,但她的这些细致追问也不断帮助促发我的思考。”

在好友王奇的眼中,柴静人如其名,很安静。她愿意跟你聊天,却很少讲段子,她会陪你喝酒,但在大家都喝趴下的时候,会默默帮你收拾。对于《看见》,王奇最感动的是书中的几个细节,非典时期,柴静只身一人闯进隔离病房,在进入病房之前,她转过头来,向大家微微一笑,这个镜头当时在电视上放了很多遍,这个瘦弱的姑娘身上充满正能量。

摩羯女柴静  写书酝酿三年,印刷前还在修改

《看见》是柴静酝酿了三年的成果。 在写书前,她最大的顾虑是一个记者在书里写那么多的“我”是否不妥,老六说不在于写的是不是“我”,在于你写的是不是“人”。老男人局给了她很多建议,老六和杨葵还参与了其中的编辑工作。这本书因此被柴静称为是不同的人相互推进完成的结果。

牟森说,柴静原本并没有想过出书,真正打算动笔,便是在与这些文人朋友的饭局中,被半建议半逼迫:“对于柴静来说,写好台本,把新闻做好播好,她的工作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她自认是个电视人、是个记者,出书这件事原本离她很远。”尽管没有出书的这种打算,但柴静在生活中却是个有心人,作为朋友,牟森对柴静的习惯很了解:“现在记日记的人很少了,柴静算一个。她愿意将经历和感悟变成文字,每次做完一期节目她还会写博客。”

柴静创作《看见》时,电脑旁边贴着牟森的一封信:“你是要写一本书还是一个集子?如果是一本书,就要有书的结构。”包括牟森在内的很多朋友都认为柴静不能将这本书写成博客的合集,结果让他们看到,柴静非但没有偷懒,反而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她真的给这本书给累惨了。”杨葵一语道出了柴静为此付出的努力。“柴静是个摩羯座,性格特轴,她就是那种关起门来能在里面使劲蹿门的。从表面上看起来,她是那种对答如流,特别场面的人。实际上,柴静在书中花了很大的功夫,这都是我们亲眼目睹的。”在出书前,众老男建议:这本书里要有新东西,不只是之前的博客合集。就在去年夏天,陈晓卿拍了一张照片:柴静的正脸,杨葵的后脑勺。柴静用这张照片在微博上宣告新书就要出版了。可是直到今年11月,这本书就已经要送厂开印前,她还在不断地改,出版社都等急了。“改到后来我们都烦了,就说她'你要当文豪呀,你一主持人,大家不会对你的文字过多苛求。’”三年来半夜里她就忙活儿一件事:苦逼改稿。待到后来再送到杨葵他们手上的文稿,已经与最初看到的一稿有了天壤之别,前三章甚至是完全重写的。

  作家柴静

《看见》超越了名人书,  叙述既文艺范 也报告文学式

《看见》首印就五十万册,刷新了新书出版的纪录,深圳签售会一天(微博)就签了四千本。有人用“火得一塌糊涂”来形容柴静。对此,做了近20年出版的杨葵认为,名人出书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已经资源枯竭,对出版社来说,柴静是名人出版的好资源。出版社一直在约,她也没答应。直到三四年前才开写。此外,柴静的粉丝都属于买书的群体。等待的过程,就像是饥饿疗法,让这本书到最后出现了“爆发”。

作家李辉认为,这不单是本电视名主持的书,还给文坛带来了新内容。“柴静是很文艺的人,她的每篇博客文章要单独拿出来看都特别好。超越了一般散文家、小说家。她的语言干净利落,是报告文学般叙述方式。她很少用长句,都是短平快的语句,在电视节奏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

牟森认为,非典之后,柴静就广受关注。他最早接触柴静的文字是从报纸上,当时他与柴静在同一份报纸上发表专栏,两人的名字经常相距不远,牟森会看看柴静的文章,然后感叹一声:“不错!”他认为,柴静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有记日记、写博客的习惯。每次做完节目,都会写文章。书中的内容跨越了十年,日记、博客就是素材积累。



记者柴静  她对自己很用力,所有选择就为干好本职工作

公知、文艺青年、美女、意见领袖……柴静身上有很多头衔,而在杨葵看来,她选择所有的事就是干好本职工作——记者,并为之付出极大的努力。一个人十多年认真干好一件事,到最后这件事就会变得丰富有内容。

牟森也直接用“她就是个记者”来总结。“她是一个将记者这份工作做到出色的人,不愿做意见领袖,甚至不愿用自己的思维影响他人。牟森说,“小柴每次一来'局’就谈业务,针砭时弊。她是对世界、国家宽容,而对自己较劲的人。有些人也包括我,喝多了就骂骂咧咧的,但小柴从不会这样。小柴确实很用力,但是她用力在自己身上。”

“的确,柴静在写这本书时,就有种态度在那——她对新闻记者的重视度比写作者的身份要高得多。”杨葵认为,这是36岁的年纪应该有的内容,冷静地说尖锐的话。

李辉认为,这十几年中国媒体是浮躁而高度娱乐化,而柴静作为一个记者则是例外。她继承了1980年代媒体人的精神,有担当,有新闻责任感,她的节目关注人,寻找人情感中最脆弱的地方。在读者对媒体人不满的情况下,柴静等媒体人就会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代言。(邓妍 邵登)

证实下,老男人哪个?与柴静什么关系。

来自: 岸上岸下 新浪博客

◎孟静

上周日去城里参加老男人饭局,男女主角是柴静和罗永浩。

在等待柴静的过程中,张小强醋意十足地说:“老罗一直魂不守舍,东张西望,因为柴静没有到。”

老罗听到了,开始对小强老师狂轰滥炸,进行言语调戏和行为上的性骚扰,搞得小强面红耳赤。老六抚着胸对罗老师说:“作一个男人的四字箴言——学会闭嘴。”

但是罗老师一直没有闭嘴,或者闭一分钟开十分钟。

老六说了一句非常闪亮的话,以劝诫陈晓卿和罗永浩:“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中年男人,谈到某个女人的第一句话——'是美女吗?’他们应该被叉出去!中年男人应该关注的是这个女人是否具备闪亮的人格,而不是皮囊。”

举座肃然,人格闪亮的哲学家哉!妇女同志的福音,如果中国男人都像老六一样摆脱对皮相孜孜不倦、徒劳无功的追求,化妆品、减肥药、韩国医生,都玩去!明星、仗着年轻漂亮的小三,都玩去!谁让她们没有闪亮人格!

过了一会,提到某个女的,老六问:“是美女吗?”

老男人和知性女

文◎赵继才

老男人都爱知性女。这是诸多实例验证出来的,由不得你不信。男人喜欢美女,老男人喜欢知性的美女,如果这个知性的美女又会撒撒娇,会得到更多老男人的偏爱。

人都有两面性或者多面性,当然这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就是你的这些多面性恰恰会成为你的优势,但得运用得当,否则会被人唾弃。对于一个知性女人而言,除了要有知性美之外,更重要的是会运用你的多面性。没有哪个老男人能拒绝得了知性美的诱惑,他们会想方设法的拥有好,即使拥有不了,也会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男人的心中通常将女人分为三种:外表不好看的,但有修养,有内涵,这样的可以成为朋友,但不会想去拥有她;而那些外表漂亮,但是没有内涵,修养又让人无语的那些庸脂俗粉们,只能成为男人们的炮灰;最让老男人激动的还是那些既有内涵又有修养,而且面容娇好的知性女人,才是男人们的心头肉,谁都想长期拥有着,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品味的象征。

老男人也是炙手可热的,也成为很多年轻女孩梦寐以求的对象。因为在他们身上能得到理想和更多的宠爱。老男人通常都会对知性女发出父爱般的呵护,他们试图用自己的雄性激素去抚慰女孩楚楚可人的样儿。当然,这样的女人也会在老男人面前献,她们深知这样的男人需要什么,即使不上床,也一样搞得他们全身麻酥酥的,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不是什么事都靠上床才能解决的,不上床且能把男人搞得团团转,而且心甘情愿为你转,这才是知性女的魅力所在。

不过,通常情况下,知性女的双面性一旦演砸了,暴露出的另一面出乎我们想像的时候,她的形象就会瞬间跌落千丈。不过,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知性女得是一个好演员,即使不是中戏或者北影科班出身,至少要比跑龙套的强一些,否则无法在圈子里混,更不能得到老男人的倾慕。

这两天网上闹翻天的一位知性女,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两面性,更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人不可貌相,女人不能脱光。先前那些美好的形象,经过一些人的这么一折腾,立刻将她打回了原形,难道她本来就是这样还是一些人的捏造,没人去追究。她算不上漂亮,但据说很知性,我有一个朋友还是比较喜欢她的。朋友把她和一个女明星作比较,问我更喜欢谁,我当然选她了。她看起来确实挺可人的,至少比那个当红女明星招我喜欢。就是这样一个知性女,有人说她就是靠老男人红起来的,对于她靠自身本领还是被老男人抬起来的,我无从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确实认识不少老男人,而且经常参加各种老男人的饭局,似乎成了这帮老男人的开胃酒,没有她还真不舒服。

我也喜欢知性女,但喜欢表里如一的那种,温文尔雅,不浓不淡,貌不用倾城但一定要耐看,学不用五车但一定要知识丰富,有修养有内涵的知性女,不光是老男人,哪个男人见了不动心啊。别说是男人,女人见了也会欢喜的很。只是这样的女子越来越少,虽不会灭绝但越来越稀罕。

作为一个知性女,不仅仅需要内在的修炼,更是一种人情的练达,要有那种即使读你千遍也不倦的内涵美。

柴静与罗永浩成立男人俱乐部 否认与冯唐关系

来源:中国新闻网

柴静新书《看见》在北京首发。首发式上有朋友透露柴静和罗永浩成立过老男人俱乐部。此外,柴静对于冯唐为自己离婚的事情予以否认。

近日,央视记者、女主持人柴静讲述十年央视经历的新书《看见》在北京首都图书馆首发,邱启明、崔永元、白岩松等媒体同行作为嘉宾助阵首发式。活动中,柴静分享了在央视工作中的感悟,并对之前流传的作家冯唐为她而离婚一事说明了自己的态度。此外,该书特约编辑、《读库》主编张立宪也讲述了柴静生活中的一些趣事,白岩松还特别澄清了书中曝料他“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一事。

封面照片是在重庆开县采访所拍

《看见》一书的封面是柴静在一个采访现场,昨日柴静特别提到了这张照片。柴静介绍说那是2006年她在重庆开县马柳乡采访时所拍,她自己也因为采访事件很喜欢这张照片。接着,她为大家讲述了马柳乡的民主故事:农民想修山村公路,但困难在于要协调很多关系和利益。照片中的一个老人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他来负责开会协调,在制定好规矩并通过绝大部分村民的同意之后,将写了规矩的纸贴在了祠堂门口,但允许大家反悔然后重新开会讨论,这张纸被反复揭下来五次,最后的结果是尊重原来的决议。钱花出去,路修好了,没有任何人闹事。柴静说:“这张照片给我一个信念,我们用不着去向外来的世界刻意去学习什么模式,我们只需要解开自己身上的束缚,用最朴素的生活经验、智慧和常识,就能创造和决定我们自己的生活。”

为一次采访准备100多个问题

提及自己的工作感悟,柴静说了这样一句话:“采访只是呈现而不是评判,是认识而不是改造。”柴静说,只有这样才能接近事实本来的面目,保证自己不成为偏见的附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柴静讲述了最近一期《看见》节目采访导演李安的过程。柴静说因为李安说话速度慢,为了节目节奏和画面切换,编导剪辑了很多她采访时的脸部特写镜头。柴静说:“我理解同事的苦衷,但我确实不喜欢那样的方式。作为记者不应该喧宾夺主,节目最重要的是呈现李安本人。”

柴静表示,作为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时“真诚”最重要,应该忘掉记者的身份,去感受采访对象的处境。柴静说:“与采访对象互相攻击的采访可能很有看点,但是采访对象也是人,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采访对象,我希望别人用怎样的方式问我?”柴静还透露,她刚进央视的时候,极力从国内外的节目中学习,“那个时候,我一次采访会提前准备100多个问题,再来慢慢筛选”。

在老男人饭局中清理现场指挥撤退

张立宪在现场讲述了柴静生活中的另一面。张立宪透露,他和《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罗永浩等人成立了一个“老男人吃喝玩乐小组”,这个饭局组织里面柴静是唯一一个女性,“因为几年混下来,她和我们已经没有性别概念了”。张立宪说:他很感谢柴静“在我们喝得乱七八糟的时候耐心地听着,也感谢她在我们吐得乱七八糟的时候清理现场,指挥撤退。”

张立宪作为特约编辑还介绍了柴静对书稿修改的认真态度:2011年9月书稿就已经出来,不过张立宪还不断收到柴静对各个章节的重写版本,有的改了四五遍。张立宪说:“有时候,她问这一遍怎么样?我其实还没看,就跟她说,你再写写,还有提高的余地。她喜欢跟自己较劲,就老老实实地再写一遍。直到定稿,其中有一个章节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因为我在编辑的时候,她还在重写。”在张立宪看来,柴静很享受写书的过程,“她关于这本书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味,就是'写是写本身的酬劳’”。

传闻中的柴静跟自己无关

在现场,有读者问柴静什么时候结婚、生子,柴静讲了一段她小时候的经历。她说,她在屋里写作业时,门随时能被推开,经常有邻居进来和她父母说话:“你们家小静又长胖了”,“今天她和一个男生在路上走”。柴静说:“那时我就想等我长大了,我要保护我的私生活,因为这是我的事。”

在媒体采访环节,柴静回应了冯唐为她离婚一事,她说谣言当中“柴静”两个字跟她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传播谣言者的想法。“我连辟谣的兴趣和时间都没有。”柴静说。

白岩松:我曾跟柴静单独谈过两小时

在新书中,柴静曝料白岩松“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柴静写到,有次白岩松找她谈话,结果她进门看到了一屋子男同志,安排得像面试。昨日在现场,白岩松解释,柴静写的那个场景是单位开年会,在一个很偏僻的酒店,“我要是在那个地方单独找柴静谈话,还把门关上,可能会让柴静不仅对央视担心,更是对男人和整个世界都担心。”白岩松说:“后来柴静离开《时空连线》去《新闻调查》时,我就找她单独谈话的,关上门谈了近两小时。”

柴静遭新闻同行炮轰

揭柴静采访李阳的各种表情姿势



柴静遭新闻同行炮轰 揭柴静采访李阳的各种表情姿势

近日,柴静遭到新闻同行的集体炮轰,继闾丘露薇批其“采访靠表演”后,央视主持人董路炮轰其成名“依托央视平台和老男人饭局”,还曝柴静采访李阳惨败,就是因为李阳不配合其表演。对此,小编整合了柴静在《看见》节目采访中的各种表情姿势。

以下新闻同行炮轰柴静的“新闻素养”的观点:

1月24日,央视主持人董路又在博客中爆料,《看见》节目采访中,柴静曾经被爆出家暴丑闻的李阳弄得窘迫不已,差点弄哭对李阳的采访一如拿破仑的滑铁卢,镜头前沙发上的柴静瞬间失去了一贯的从容淡定,表情、心绪直至阵脚全面凌乱。

观点一:新闻不是表演 勿以柴静做榜样

董路在博客中表示柴静所处的环境给予她的唯一出路就只有演,论表演天赋可以讲柴静当老师,他指出“柴静像雷锋,雷锋不论帮助了多少人,人记住的都只是雷锋,柴静不论采访了多少人,人们记住的都只有柴静。在我看来,柴静做新闻和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少了一本《论语》。”

董路称他并不反对柴静在镜头前面努力地去“演”,只不过当无数人拥趸将柴静的表演视为真实的时候,再对比其头上顶着的“新闻”两个字,就很是错乱了。他也希望新闻系的学生们不要以柴静为目标为榜样,因为柴静所生长的土壤无法复制。

观点二:柴静的表演依托于央视与老男人

董路还犀利的指出,柴静依托央视平台和老男人饭局成名,称柴静即使在表演方面先天不足,但是后天可以弥补,后天弥补的道路上有老男人和CCTV的指教:“饭局上的老男人是倾力相助的"编剧", CCTV的团队是鼎力烘托的"导演"。而柴静在这样的情况下则不得不成为一个工具,继而肩负起一个代言的责任。

观点三:柴静败给李阳原因:李阳不配合表演

董路还指出在《看见》所有被访问的人中,唯一让柴静表情、心绪乱了阵脚的就是李阳。柴静在李阳面前惨败是因为李阳是个人精,他并没有配合柴静来表演,不解风情,论忽悠的功夫、口才的功夫李阳可以作为柴静的导师,柴静及团队对李阳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柴静做不到即兴表演,所以惨败。

1月20日晚,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提出对柴静工作的三个质疑,暗讽柴静出镜时的“表演”采访。

质疑1 柴静采访标志表现“蹲、抱、皱眉”

闾丘露薇:电视记者反打镜头表情应中性

专栏作家木子美在微博中转发一网友对柴静采访姿态的评价:“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 ”就此,闾丘露薇在博文中给出了自己认同记者采访形态,她认为新闻栏目的记者应当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背后,电视记者不该去塑造镜头前的自身表现,“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 ”

质疑2 柴静清华演讲“采访是一场抵达”

闾丘露薇:人再有名,没新闻点就不该采

去年10月,柴静在清华大学演讲,题目是“采访是一场抵达”。闾丘露薇却写:“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 ”她认为采访就是提问,看清事实,找出原因。这对新闻采访的要求就在于要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

质疑3 柴静入行原因“关心新闻中的人”

闾丘露薇:关注人安全讨巧但受益的是媒体人

最近柴静新书《看见》的自序中提到,十年前带她入行的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曾问她做新闻关心什么,柴静的回答是“关心新闻中的人”,并指出是这句话把她推到今天。闾丘露薇则对这个说法存疑:“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 ”

闾丘露薇认为,记者选择的个案应能从点到面带出涉及到公众利益的问题,“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 ”她认为,关注人安全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柴静遭新闻同行炮轰 揭柴静采访李阳的各种表情姿势

董路公开批柴静:成名靠央视和老男人饭局

http://msn.ent.ynet.com 2013/01/24 07:45:00 来源:北青网娱乐综合

    柴静被批靠央视和老男人成名

搜狐娱乐讯 从柴静爆出婚讯以来,网络上关于她的争执越来越激烈,焦点也从柴静的私生活转向对其“新闻素养”的讨论。

继被知名记者闾丘露薇批评“不专业不称职,采访靠表演”后,昨日主持人董路也公开批评柴静,称柴静的成名“依托于央视平台和老男人饭局”,并认为柴静的采访依靠以情绪为主的表演,和于丹之间就差一本《论语》。

董路同时强调,“柴静的成功无法复制,被当做新闻系学生的职业偶像,有'非主观的害人’之嫌。”

槽点一:爆料柴静在李阳采访中惨败

董路首先在博客中爆料,《看见》节目采访中,柴静曾经被爆出家暴丑闻的李阳弄得窘迫不已,差点弄哭——对李阳的采访一如拿破仑的滑铁卢,镜头前沙发上的柴静瞬间失去了一贯的从容淡定,表情、心绪直至阵脚全面凌乱。

董路认为,柴静及其团队的溃不成军,原因在于骄傲轻敌,“表演也需要配合,李阳的眼里没有对CCTV招牌的敬畏,他不是讨好媒体的明星艺人,也不是祈求怜悯的弱势群体。”

董路通过柴静在李阳面前惨败,表示柴静依靠表演的采访,和所追求的新闻客观真实背道而驰,与《新闻联播》无异。(文字来源:搜狐娱乐)

槽点二:柴静的成名依托央视和老男人饭局

从新书发布会上被公知界老男人团团围绕开始,柴静就被冠以“柴徽因”的名头。董路犀利表示,“在推杯换盏、口若悬河的饭局上那群老男人面前,柴静只是一个负责斟酒撑场的邻家小妹。”

董路认为,柴静依托央视平台和老男人饭局成名,并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和代言。在柴静的表演之路上,饭局上的老男人是倾力相助的“编剧”, CCTV的团队是鼎力烘托的“导演”。

槽点三:采访靠表演,和于丹之间只差《论语》

董路也赞同闾丘露薇的观点,认为柴静的新闻采访出路靠的就是表演,他甚至讽刺道,“柴静的表演以情绪为主,她一个又一个丰富中透着呆板的表情动作,引领者观众的喜怒哀乐。外景地里就像戴安娜,差点喊一句'乡亲们受苦了’。”

“柴静像雷锋,雷锋不论帮助了多少人,人记住的都只是雷锋,柴静不论采访了多少人,人们记住的都只有柴静。在我看来,柴静做新闻和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少了一本《论语》。”

“如果学新闻的孩子想拥有柴静的今天,就对着镜子,看看5分钟之内能不能做出类似倾听、微笑、皱眉、抱胸等30种以上的不同表情和肢体,且看着不像是做鬼脸或者多动症。”董路如此写道。(文字来源:搜狐娱乐)

董路博客原文:

在铁杆粉丝眼里,柴静是女神,在文学青年眼里,柴静是林徽因,在新闻系学生眼里,柴静是人生偶像,在饭局上老男人眼里,柴静是小妹妹,在采访对象眼里,柴静是CCTV大牌主持人……

在《看见》所有被柴静访问的人中,惟一让柴静表情、心绪直至阵脚全面凌乱的只有一个人——李阳,对于柴静而言,那次采访一如拿破仑的滑铁卢,即便有后期精心的补救掩饰,播出的节目也无法改变柴静在李阳面前惨败的事实……为什么?为什么那一天,镜头前沙发上的柴静瞬间失去了此前以及此后一贯的从容与淡定?

我尝试分析一下:李阳是人精,智力、阅历、表达均非同一般,更重要的一点,作为文化商人,他是理性的——除了打老婆的时候,理性是其内心的本质,疯狂不过是其谋生的样子,当因家暴被万人唾骂的李阳依然坚定地走进CCTV演播室的时候,足以证明着此人内心的强大和有备而来。

但显然,柴静和其身边的团队对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偏差,直白说就是轻敌了,盖因过往太多主导一切的辉煌战绩形成了某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优势心理惯性,他们以为李阳是来承认错误甚至接受审判的。

或许柴静已经做好了类似这样的准备:采访中起身为李阳递上一张面巾纸让其擦去悔恨的泪水,并且轻轻地拍拍他的肩头,用耳语般轻柔的语调对他说:“It doesn't matter,做错了,改了就还是Good comrade……”

呵呵,事实上,那天柴静没有当场哭出来,也算是坚强了。别忘了,李阳走遍中国教授英语的时候有一句震天动地的口号:“我——爱——丢——脸!”

之所以用不少的笔墨回顾柴静对李阳的那次采访,是为了找寻神话人物的弱点,人都有弱点,掩藏弱点是造神者最惯用的伎俩,也是缺乏独立思考的受众最容易忽略的,如果你足够客观必须先把柴静还原为一个“人”,然后再去理顺她是如何变成“神”的。李阳曾轻轻撕去了女神的面纱,只不过他是负面人物,站在道德的最低点上。人们更多地议论着李阳的诡辩,而遗忘了柴静的窘迫。

所以柴静是根本应付不了《谢天谢地你来啦》这样即兴表演节目的,在李阳的眼里没有对CCTV招牌的敬畏,更没有对一个后辈主持人的敬畏,他不是讨好媒体的明星艺人,也不是祈求怜悯的弱势群体,论口才的功夫,论忽悠的功夫,李阳都可以做柴静的导师。你知道表演是需要对手配合的,偏偏李阳不解风情。

“总的来说,电视是虚假的艺术。”我不反对柴静在镜头前面努力地去“演”,只不过当无数人拥趸将柴静的表演视为真实的时候,再对比其头上顶着的“新闻”两个字,就很是错乱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一直口口声声追求着新闻真实、客观,也让很多受众坚信其在追求着新闻真实、客观,而其实际作为和实际效果却不断

偏离而去甚至背道而驰,这难道不比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联播》”更害人吗?

  柴静签售新书《看见》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对柴静影响最大的两个环境,一个是CCTV的招牌;一个是老男人的饭局,前者给了她居高临下、尽情施展的舞台,后者给了她汲取营养、备受呵护的温床。在CCTV前后左后忙碌的那支全力打造其品牌的团队面前,柴静是所谓惟一的核心人物;在接踵而来推杯换盏、口若悬河的饭局上那群老男人面前,柴静只是一个负责斟酒撑场的邻家小妹。

CCTV需要的是工具,一个能把节目做出影响力和收视率的工具;老男人需要的是代言,一个能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某种形式更广泛传播出去的代言,于是,柴静不得不首先成为一个工具,继而还必须肩负起一个代言的责任。

放眼世界,除了好莱坞巨星,最受世人推崇的女性的两大杰出代表人物,一个是睿智的奥普拉,一个是博爱的戴安娜,直发示人,略施粉黛的柴静的偶像绝对不是其每每接受采访屡屡提及的安娜卡列尼娜,CCTV和老男人也不允许其成为太过虚无晦涩的安娜卡列尼娜,必须奔着奥普拉和戴安娜的路子走下去——在中国,睿智的女人不少,但往往缺少博爱,博爱的女人很多,但常常缺少睿智……于是,留给柴静追求的目标变得格外清晰起来。

问题是,柴静不是奥普拉,也不是戴安娜,她惟一的出路只有——演。其实,演是很难的一件事,真论表演的天赋,不说别人,我都可以当柴姑娘的老师。但先天不足,可以后天补,柴静笃定是一个执着且勤奋的女子,何况,饭局上的老男人是倾力相助的“编剧”, CCTV的团队是鼎力烘托的“导演”,一幕幕睿智+博爱的大戏,终于看见了——演播室里的柴静,有点奥普拉的影子,只是因主客观条件所限,不能像奥普拉那般犀利,于是,退而求其次突出情绪——反打镜头中做出的一个又一个丰富中透着呆板的表情动作,以“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节奏,引领者观众的喜怒哀乐;

外景地里的柴静,有点戴安娜的影子,走进由面容沧桑的老人和脸蛋发红的孩子中间,嘘寒问暖,牵手拥抱,同悲同喜,同呼吸共命运,就差喊一句:“我代表D和政府来看望大家了,乡亲们受苦了!”

所以,有人说,柴静像雷锋,雷锋不论帮助了多少人,人记住的都只是“雷锋”,柴静不论采访了多少人,人们记住的都只有“柴静”;两者惟一的区别就在于:当年雷锋做好事的时候,身边有摄影师,如今柴静做新闻的时候,身边有摄像师。

  柴静与老公同行被拍

柴静曾经面对的那些重大的新闻以及重大的新闻人物,一个一个被人们淡忘了,人们只看见了柴静,从某种层面上说,你没法不看见她——因为镜头里到处都是她,她是永远的主角,一个被量身打造的主角,新闻和新闻人物都不过是配角。

我愿意相信夜深人静的时候,柴静也能清晰意识到镜头里的那个“柴静”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她是一个工具,一个代言,她享受着工具使用者以及代言委托者给自己制造的名利荣耀,当然,她也不得不承受着——承受着以表演修饰的方式,违背新闻规律乃至新闻理想的一份莫大苦恼……

身不由己,柴静无法放弃CCTV的圣殿,也无法放弃老男人的饭局,当镁光灯打开,摄像机开启,身后是团队成员期待的眼神,酒桌上是老男人恩师般的寄望,电视机前是无数粉丝崇拜的目光,她只有继续演下去,甚至不是为了自己……

所以柴静隔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消失,或者在博客上写一些自我的文字,我想,那是她在拼命找回自己。

柴静无疑是“成功者”,甚至是标准的个人奋斗的成功者,历经不少的艰难,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用心了,也付出了。但即便如此,我还希望新闻学院的老师不要把柴静当做典型教材,新闻系的学生也不要把柴静当做职业目标,她的成长环境有其特殊性,她的新闻呈现有其特殊性,她是被至少两股力量合力推动的,她是非典型新闻人,她无法复制。

关于柴静表演式的新闻采访方式到底是否符合新闻专业的要求,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说得直白一点,在我看来,柴静做新闻和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少了一本《论语》。

  柴静与老公外出就餐,与友人相谈甚欢

柴静知道了自己要做新闻,知道了表演着做新闻,这两点铸就了她迄今为止的成功,现在,或许该是她思考什么时候该停下来的时候了。把端着的架子放下,让表情肢体放松,不再刻意去展示什么,我想,人会更开心一些吧。

人一辈子要做到三件事:一,知道该做什么;二,知道该怎么做;三,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

我一向主张:“你想拥有什么,你就去追求什么。”如果柴静原本想拥有的就是今天,那我祝贺她;然后,我想告诉那些也想拥有柴静今天的新闻系的孩子们,对不起,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论你怎么追求,你十有八九都无法拥有柴静的今天。要不,你现在就对着镜子,看看5分钟之内能不能做出类似倾听、微笑、皱眉、抱胸等30种以上的不同表情和肢体,且看着不像是做鬼脸或者多动症。

说实话,我写这篇东西至少犹豫了三天。我知道此文一出,一定会有人说这样的陈词滥调——1,你羡慕嫉妒恨,2,你男人欺负女人。呵呵,随便吧。我做过十几年的记者,也做了十几年的主持人,我对新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更重要的是,我反对一切造神运动,我期望年轻人不要盲目崇拜,要相信自己,要独立思考,要走上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条生活道路。

“采访是一种抵达”——这是柴静玄乎其玄的表达,顺着这种说法,我以为人生才是最终的一种抵达,而迷失自己的人,不论抵达哪里,都不是心灵的归宿。

至少,摇曳风中,不那么安稳。

所以,看见一切的前提,只有先——看见自己。

【后记】我这个人不仅平庸,而且中庸,即使参与争论也尽量坚持“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话说七分,遵从内心去表达,以最大的善意,当然有时为了追求客观,为了给更多年轻人看待人和事提供一些参考的视角,说出的话难免会得罪人。好在我人微言轻,没那么大影响力,不会给一个组织、一个圈子带去太大的冲击。其实,若能对哪怕一个年轻人有点帮助,足矣。

"砍柴"事件再发酵 董路揭柴静采访李阳惨败

2013年01月24日 08:17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耿愿

  柴静

人红是非多。伴随着柴静的新书热卖过100万册,各种争议是非也让一向低调的她俨然成为新年伊始最火热八卦人物。先是被某周刊爆出已婚消息,又被木子美揭秘隐私,还被同行闾丘露薇暗讽"不专业"(本报22日曾报道),让整个"砍柴"事件持续发热。前夜,闾丘露薇发表长微博,澄清自己并未暗讽过柴静,因为她根本不算是一位电视新闻记者,而是一位主持人。这厢还未消停,主持人董路昨日也加入了"砍柴"队伍,称看过她采访李阳的节目,完全hold不住。(记者耿愿)

■ 砍柴派

闾丘露薇:我谈记者,她是主持人

20日晚,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称柴静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且批其“关注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安全讨巧,最终只是让其个人受益。

此文一出,立刻引发各方讨论。前日深夜,闾丘露薇发表长微博回应此事:“今天接到不少同行电话,在这里做一个回应,其实也是希望能够不被断章取义”。她表示,自己并没有“暗讽”柴静,且“同行不评论同行,是不成文的行规”,自己谈论的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而柴静的工作其实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并颇有深意地说了句,“如果大家认为柴静做的就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那也谈不上暗讽,是批评”。

闾丘露薇还强调,“柴静是一位成功的电视主持人,这得益于她工作的平台,还有一个为她量身定做的节目,还有一个以她为中心的工作团队。”

“不加v”:全靠编导包装

零绯闻、“央视最穷记者”、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要“失踪”一次,曾几何时,柴静被众人抬成“公知女神”。不过人们热爱女神也乐于推倒女神,如今“不加v”木子美就成了“砍柴派”头号人物,大曝其与现任丈夫赵嘉前情旧爱,尽毁其“女神”形象。揭人隐私自然不道德,木子美随后转移火力,质疑其工作能力,称如今柴静在台前的表演,全靠其同事及闺蜜范铭的幕后包装。“柴静采访谁,问什么问题,说什么话,都是范铭设计的。那范铭为什么不出镜呢,因为她有柴静这样的听话、顺眼、能把词顺下来的二逼出镜演员。”“她以前有的样子只是电台小清新,现在呢,有了范铭的灵魂,她能演公知”。

董路:采访李阳惨败

昨日,主持人董路也在微博揭起了柴静的短,称其采访李阳的那期节目遭遇滑铁卢,在采访对象面前阵脚全面凌乱,“即便有后期精心补救,播出的节目也无法改变柴静在李阳面前惨败的事实”,“所以柴静是根本应付不了《谢天谢地你来啦》这样即兴表演节目的。论口才的能力,论忽悠的功夫,李阳都可以做柴静的导师。你知道表演是需要对手配合的,偏偏李阳不解风情”。

■ 挺柴派

其实在柴静的新书发布会上,大家就已看到了她的强大人脉,白岩松、崔永元、邱启明、张立宪、罗永浩、周云蓬、杨葵、陈晓卿等柴静的同事和好友,都前来捧场。而在此前的报道中,也提到了柴静和“公知老男人”的饭局,凭借好人缘和知性形象,她也被冠以“当代林徽因”形象。

周云蓬:嘲讽她者,不知林徽因是好女子

昨日,音乐人周云蓬忍不住在微博“大声支持柴静”。“嘲讽她是林徽因者,不知林是个美好的女子,潘金莲也很好但要自信,偏要求天下女都是潘金莲,自己才安心睡,何苦来?非典,电击网瘾少年,非法征地,报导者危险重重这是祭坛还是神坛?也盼望闾丘露薇来大陆电视台工作,实现她公正客观中性的新闻理想。”

张志安:接近真相,就是好记者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则认为柴静干的就是记者的活儿,“1、访谈新闻当事人,确是记者的活儿;2、人物访谈多关注内心世界,可与纸媒调查报道相呼应,不必以调查报道的旨趣来要求人物访谈;3、《看见》有纪录片也有人物访谈,定位相对多元,难以只用新闻的标准来评判;4、呈现事实、接近真相,就是好记者,不论重点在人、事或体制。”

■ 当事人

任你爆料挖坑,柴静就是不接招

对于这一个月来的各种猜测争议,柴静至今不愿回应,她安静地按照计划,飞往广州、西安等城市,签售新书,在博客上写采访笔记,探讨最近的节目《兰考弃儿》出现的问题,以“记者”身份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业务技能。

相比好友们的急忙挡驾、痛斥谣言,柴静太镇定了,她只在新书首发会上以一句“我不会去理会,这些并不重要。我连辟谣的时间都没有”,四两拨千斤。身陷八卦漩涡的她,至少在外界看来,从来没有慌张失措。

■ 路人

网友疑惑:这是在炒作新书吗?

面对这些流言,对喜欢柴静的人似乎并不造成什么影响,认为柴静和闾丘露薇本就是两种风格,谈不上谁好谁坏。对于柴静身后的“团队”,有网友认为很多电视团队的工作都是由一个人来体现,“很多时候,策划+编导+主持人一起做了其他媒体记者的工作。柴静是我最爱的媒体人之一,包容、温暖、坚韧,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安静的力量”。

也有不少网友支持闾丘露薇的观点。“记者不是心灵鸡汤。记者讲究的是客观公正真实,可能这种客观的眼光会让人觉得冰冷,但也好过以身代入的心灵鸡汤,误导读者,一叶障目。这是操守和原则问题,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看过柴静的几期节目,先有结论,再问话找所谓的依据,典型的'散文型小女生’风格,逻辑混乱;没有原因,不敢或者不会。”

中立派则认为柴静不过是一位“文艺范儿比较浓的新闻人”。还有怀疑派开始质疑起这一系列“砍柴”事件的缘由,“这一次柴静的新书发布太高调了,不知是人红引来了是非,还是是非从另一方面促成了新书大卖?”

2013年01月23日 17:45:18 | 责任编辑: 华夏 | 来源:中国日报

闾丘露薇澄清未暗讽柴静:我谈记者 她是主持人

闾丘露薇 新闻人 表演资料图:闾丘露薇。

中新网1月23日电 22日深夜,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发长微博,就此前有关柴静的言论作出说明。她表示,自己并没有"暗讽"柴静,谈论的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而柴静的工作其实是电视节目主持人。

谈柴静:

她是一位成功的电视主持人日晚,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称柴静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且批其安全讨巧等。

该文一出,立刻引发了各方讨论。21日,闾丘露薇曾在微博上回应称"我对批评个人没有兴趣,看到一些如何做新闻的观念,而有这种观念的的媒体人,肯定不止一个".22日深夜,闾丘露薇再次发表长微博回应此事:"今天接到不少同行电话,在这里做一个回应,其实也是希望能够不被断章取义,当然,只是希望而已。"谈及对柴静看法,闾丘露薇不仅盛赞柴静是一位成功的电视主持人,更肯定了主持人对于电视节目的重要性,她称"术有专攻,主持人也是一种专业,也有基本要求,做好一个主持人也有不同标准,而主持人对于一个电视节目,特别是非新闻类的电视节目来说,至关重要。"此外,她还透露自己曾读过柴静的文章,她评价柴静的成功是"得益于她工作的平台,还有一个为她量身定做的节目,还有一个以她为中心的工作团队".

谈新闻人:

不是所有的媒体人都是新闻人在谈完对于柴静的看法后,闾丘露薇还具体谈到了新闻人的概念。她坦言,"不是所有电视人,都是新闻人,不是媒体人,就是新闻人","媒体是多样的,构成电视的元素也很多,新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她解释说。

对于网上一些人盲目追捧的现象闾丘露薇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有人说,受欢迎就证明做的好。这点真不敢苟同:全世界都是八卦小报更受欢迎,在中国,'知音'很受欢迎,但这并不说明它们做的更好吧?"发感想:

希望透过讨论来提升行业标准在文中,闾丘露薇谈及自己为什么会发表最开始"批评柴静"的文章时表示,"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很多人追捧这样的新闻理念和方法,我也不会有感而发,觉得有必要谈谈这个问题。就算最后被很多人看成个人恩怨,但我相信,还是会有一些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她还表示,"我希望大家能透过讨论,来提升行业标准。其实说实话,我谈到的电视记者标准,只是最最基本的。说到底,不写稿的记者,能不能称得上是记者?这和是否节省成本无关。"来源:中国新闻网

闾丘露薇发文就"批评柴静"事件作出七点说明

中新网中新网1月23日电 22日深夜,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发长微博,就此前有关柴静的言论作出了七点详细的说明。20日晚,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称柴静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且批其安全讨巧等。

该文一出,立刻引发了各方讨论。21日,闾丘露薇曾在微博上回应称"我对批评个人没有兴趣,看到一些如何做新闻的观念,而有这种观念的的媒体人,肯定不止一个".22日深夜,闾丘露薇再次发表长微博回应此事:"今天接到不少同行电话,在这里做一个回应,其实也是希望能够不被断章取义,当然,只是希望而已。"谈"暗讽":我谈得是记者 柴静是主持人文中,闾丘露薇首先回应了关于自己"暗讽"柴静这一说法,她说,"这个标题其实很不准确。我的文章,谈论的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而在我看来,柴静的工作,其实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还表示,即便退一步,"如果大家都认为柴静做的就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那也谈不上暗讽,是批评。"谈"针对柴静":同行不评论同行,这是行规对于自己发文是针对柴静一传闻,闾丘露薇澄清说,"我对谈论某个人毫无兴趣,包括柴静。同行不评论同行,这也是不成文的行规。"她解释称,自己会有感而发完全是因为看到许多人对新闻的认知存在让自己"着急"的地方,她说,"因为柴静关于如何做新闻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广为流传,让我看到,不管是她自己,还是一些做新闻的,教新闻的,和学新闻的,对于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认知,对于新闻的认知和标准,原来很多人是这样的","于是我很着急,作为一个新闻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忍不住要谈一谈我的看法。"谈柴静:她是一位成功的电视主持人闾丘露薇在澄清与解释的同时,在文中不忘盛赞柴静是一位成功的电视主持人,她称"(柴静的成功)得益于她工作的平台,还有一个为她量身定做的节目,还有一个以她为中心的工作团队。"她透露自己曾读过柴静的文章,她说"文字是很个人的东西,和工作中的身份不一定相关","所以,拿她的书,来讨论如何做记者,或者她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记者,自然不恰当。"谈新闻理念:新闻不能只到个案为止具体谈到新闻理念,闾丘露薇表示,"新闻事件当然离不开人,新闻之所以是新闻,就是不能只到个案为止。追寻背后的原因,说到底,就是为了让社会进步,让个体更有尊严,最终还是回到人。""既然作为一个新闻人无法正常的做新闻是事实,那就要大方承认,而不是自我欺骗,同时也欺骗大众,让大家以为,做新闻就是这样做的。"她说。

谈主持人与电视新闻记者:不是所有媒体人都是新闻人谈到主持人与新闻记者的区别,闾丘露薇坦言,"不是所有电视人,都是新闻人,不是媒体人,就是新闻人。"她在详细解释两者区别的同时,也肯定了主持人的作用,她表示,"术有专攻,主持人也是一种专业,也有基本要求,做好一个主持人也有不同标准,而主持人对于一个电视节目,特别是非新闻类的电视节目来说,至关重要。"谈为什么发起讨论:希望透过讨论提升行业标准文中,闾丘露薇还谈到自己为什么会在微博上发文,她坦言,"我希望大家能透过讨论,来提升行业标准。"之后,她还提出自己疑问,她说"其实说实话,我谈到的电视记者标准,只是最最基本的。说到底,不写稿的记者,能不能称得上是记者?这和是否节省成本无关。"谈感想:对"受欢迎就证明做的好"说法不敢苟同谈到对此次"批评柴静"风波,闾丘露薇说,"朋友说,我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写了篇正确的文章。我倒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很多人追捧这样的新闻理念和方法,我也不会有感而发,觉得有必要谈谈这个问题。就算最后被很多人看成个人恩怨,但我相信,还是会有一些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文末,闾丘露薇表示不介意自己成为娱乐新闻追访的对象,她仍会坚持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受欢迎就证明做的好。这点真不敢苟同:全世界都是八卦小报更受欢迎,在中国,"知音"很受欢迎,但这并不说明它们做的更好吧?"

柴静遭揭靠老男人饭局成名的真相

2013年01月24日 10:24 来源:中国娱乐网



从新书发布会上被公知界老男人团团围绕开始,柴静就被冠以“柴徽因”的名头。董路犀利表示,“在推杯换盏、口若悬河的饭局上那群老男人面前,柴静只是一个负责斟酒撑场的邻家小妹。”

董路认为,柴静依托央视平台和老男人饭局成名,并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和代言。在柴静的表演之路上,饭局上的老男人是倾力相助的“编剧”, CCTV的团队是鼎力烘托的“导演”。

董路也赞同闾丘露薇的观点,认为柴静的新闻采访出路靠的就是表演,他甚至讽刺道:

“柴静的表演以情绪为主,她一个又一个丰富中透着呆板的表情动作,引领者观众的喜怒哀乐。外景地里就像戴安娜,差点喊一句'乡亲们受苦了’。”

“柴静像雷锋,雷锋不论帮助了多少人,人记住的都只是雷锋,柴静不论采访了多少人,人们记住的都只有柴静。在我看来,柴静做新闻和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少了一本《论语》。”

“如果学新闻的孩子想拥有柴静的今天,就对着镜子,看看5分钟之内能不能做出类似倾听、微笑、皱眉、抱胸等30种以上的不同表情和肢体,且看着不像是做鬼脸或者多动症。”董路如此写道。

最近柴静站着中枪了,先是悉心保护多年的感情生活被揭了个底,被冠之以“拆姑娘”“柴徽因”;后是夫婿赵嘉惨遭围扒,连木子美都加入了痛殴团队,更多的人则是替柴静忧心,怕她沦为机会主义者老公一路之上的第N个人梯……

说起来都是签售惹的祸。《看见》是本十足的好书,是柴静慢炖了10年的结晶。从业内的角度说,这本书是一个颇具诚意的新闻人内心成长史,更让我们讶异于长沙铁道学校会计系同学倔强的野蛮生长能力,那支劲笔,那审视人生的深度,搁在全中国女记者队列里,也绝对超一流,足以令很多以码字为存在价值的纯文字记者汗颜。在书中,柴静无情地撕开了自己种种的“小”:曾经的塑料感,曾经的咄咄逼人,曾经的唯目的论。出版社为了销量,拉着一向低调的柴静从北到南四处宣传,一时间,她那张知性的面孔出现在国内多家期刊杂志的封面。签售现场人气鼎沸,在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当天,天气严寒,数千位读者只能在地下车库排队,绕成二十多个弯,没有暖气,又黑又冷,但读者都秩序井然地等着、排着。有个读者面对面地告诉她:“来不是为了你,是为了你做的事情。”在这样的仰慕声中,柴静试图做捍卫私人生活的最后努力,在接受南方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她傲然地要求:我的价值就在于记者柴静这个标签,除此,不必问我也不会说。

此言一出,就暗暗地替她捏把汗,在现有的促销规则下,你想达到“既……又……”的两全,分明是一种违规。促销是全方位的,尤其对于一个年华正好、相貌姣好的女记者来说,感情这包料,是增加卖点的最佳调味剂,进入盈利的轨道之后,焉能有什么“你想怎么样”。而且是喜爱她的读者一大关切点,不如借机索性亲口挑明,那么善于表达的柴静一定能自圆其说,何必等他人爆料,无法收场?柴姑娘太自信,也太轻敌了。

这道人造壁垒显然挑战了狗仔之王卓伟们的尊严,惹怒了一干知情人,大家索性把她的往事摊平了晾晒在冬日阴霾的日光下,竟那般混乱不堪,充满着欲望的奔腾与错乱,在一场场绯闻中穿越的她,原来是专拆别人家庭、始乱终弃的一贯践行者。而这个摄影人丈夫,居然……

也许是因为她凛然的正面形象太深入人心了,一直视柴静为公知、良知象征的拥趸,内心普遍有偶像跌落神坛的失落,敢情那完美都是文学性、技术性表达?

这个时代,太多的失望与失去,让美好成为罕有的稀缺,那些寄存着公众期望值的人物在德行、操行上出现瑕疵时,遭遇的情绪反弹就更甚。柴静身上曾经综合了诸多美好:自励、自省中不乏鸟语花香的人性坚守;博览群书、业务精进,始终以极高的行业目标为奋斗参照;怀着一颗悲悯的情怀之心掂量手中的话筒和每一次提问,这样的人如果和“小三上位”“感情不负责任”“朝三暮四”“男人杀手”挂了钩,叫大家情何以堪?

这次,柴静还被冠之以“柴徽因”称号,连累了安眠多年的林徽因。

据后来许多知情人披露,林徽因其实并非讴歌的那样纯真,她善于周旋并掌控在众男爱慕的目光与有所企图的心中,甚至主动调情、放电,这从著名的电报事件中可见一斑。而柴静拥有中国文化界、思想界尖峰级别男友群。罗永浩、冯唐、张立宪等等,是老男人饭局唯一的女哥们,他们之间充满激赏(富有激情的欣赏),互写“我眼中的你”,篇篇都响锤铿锵、钢花四溅,仅举柴静写冯唐一稿的标题就可见其别致与投入,《火炭上的一滴糖》,这是啥意境,啥胶着,啥惺惺相惜?及至前阵子柴与冯传出绯闻的时候,拥趸们还是坚定地认为,这纯属小人泼来的污水。遗憾的是,真相明明白白摆在那儿。

中国人的毛病就是喜欢患红眼病,看不得别人好,特别是同行里面。难怪说同行是冤家。也难怪在老外的眼里:姑娘给人的印象太字正腔圆,太真善美了,冷丁跌下神坛一时真让人回不来神。

情势逆转得如此迅捷、如此彻底、如此覆水难收,这对于沉浸在新书《看见》描述的理想主义情绪中的读者极度不公平。

不知为何,我想到了“艳照门”里的阿娇,人们能轻易原谅其他更过分更淫荡的女主演却惟独不放过她,不就因为她此前把自己整得太“正确路线”、太“非礼勿视非礼勿动”了嘛?

从“柴静事件”看媒体经济学

21世纪网高连奎2013-01-25 13:36:35

核心提示:新闻人对社会的认知是扭曲的,首先遭受这种扭曲的其实是他们自己,然后才是读者。他们受的害其实比读者更深。

最近最火的是柴静事件,激起了全社会对媒体伦理的讨论,在西方,媒体人被称为“聒噪阶层”,虽带有讽刺,但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确切的,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更是如此。

媒体人其实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媒体的门槛非常低,工资并不高,但是他们面临的工作压力可与业务员相比,而且工作方式也与业务员相似,每天都要进行陌生拜访,每天都有写作压力,业务员如果是体力劳动的话,记者是体力劳动加上脑力劳动。

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从中可见媒体人工作之难,报社招聘记者,好多人打电话到办公室,说保安不让进,希望接一下.考官说不,如果这都对付不了的话,别做记者了。最后,大部分人都进来了。翻墙进来的最后成了狗仔队;讲理进来的成了评论员;软磨硬泡进来的去跑官会了;撒泼打滚的后来都提拔成了总编;硬打进来的顶了保安。

有一个朋友,在中国上海一家媒体工作,她告诉我,她受不了她的工作方式而离婚,半夜睡不着的时候,打开qq,仍然在线的总是媒体界的朋友。

新闻强调新,新闻的新与企业界的创新不同,新闻主要是观念和认识的新颖,几乎每个新闻都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很多接触社会很少人,他们的观念全部来自于媒体。有时聊天,对方几乎都是在谈新闻事件。这些新其实就是一种洗脑,如果你看到了新闻报道,你的观念没得到改变,这个新闻就失败了。

媒体也经常与启蒙联系在一起,很多媒体人也将自己当成了新观念的灌输者,但是现在的这个社会不是启蒙太少了,而是太多了。

舆论不是民意,甚至往往与真实的民意相反。媒体热捧的人,在民调中可能90%以上的人不支持,媒体批判的人可能90%的民众都支持,凭一个网络专题就想给整个社会洗脑,编辑的想法太天真。新闻可以有态度,价值可以多元,但严肃与公正才是媒体赢得长期影响力的根本所在,邪路不一定就是捷径,公道自在人心。

媒体的新闻,有时候代表一种新趋势,但更多是个例,但读者其实是分不清的,读者更多是将个例看成通例,对于趋势,媒体的报道,可以促使这种趋势更快的到来,但将个例当成通例则是片面的,在媒体眼里,乞讨人员都是高薪职业,快递员月薪过万,但你真相信这是真的吗,如果乞讨是高薪职业,那为什么大冬天,他们仍然露宿街头,如果快递员月薪过万,那为什么还有农民工为了等活,而睡在大桥下面,他们难道比快递员收入更高,或是快递门槛太高,他们做不了,不是这样吧,很多新闻其实都是禁不住推敲的。新闻的传播有时候也需要止于智者。

新闻人对社会的认知是扭曲的,首先遭受这种扭曲的其实是他们自己,然后才是读者。他们受的害其实比读者更深。一个爆炸性新闻,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了,其实也就自己那个小圈圈知道。一个微博大佬被保安拦在门外,高喊自己有九百六十万粉丝,照样不灵,保安根本不上微博。不用说保安,即使整天做电脑旁边的白领又有几个有自己的微博呢!民众的任何选择最终取决于利益,而非别人灌输的理念。

新闻的聒噪是产业链的,新闻、评论一条龙,每个媒体都有几个专职的评论员以及众多的兼职评论员,一个事件出来,第二天就评论一大堆,很多评论员也不为稿费,稿费也很多,更多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字,出现了报纸或是网站上。

新闻人其实也属于吃“青春饭”的人,媒体人中有个词叫“着陆”,其实就是趁着年轻,赶紧成功转行,比如财经记者转行到证券公司搞研究,比如时政、社会新闻的记者转行到企业做公关。只有转行了,才算是着陆了,不能总算飘着。

新闻要求快,要求生猛,对于快,新京报的评论编辑潘采夫曾在微博评论过“天下写稿谁最快?”他本以为是陶短房,某次约稿,陶在加拿大的高速公路开车,靠路边停下开写,四十分钟交稿;后约五岳散人,散人说,“你去抽颗烟吧,回来收稿。”三十分钟后交稿;刚才约王小山写刘心武续红楼,曰:别跟我说话,要开写了。在我继续骚扰下,二十分钟交稿,中途还接李承鹏一电话粥。马光远也曾在微博爆料,自己一天写三篇评论,还审核了两个报告,熊培云当年也经常一天好几篇评论。

虽然现在纸媒衰落,我还是建议大家,订份报纸,网络上的新闻几乎90以上来自平面媒体,但你阅读平面媒体和网络还是感觉完全不一样。

每年年末都是媒体下压订阅任务的时候,每个记者、编辑都有最少数百份的订阅任务,完不成就辞职或是自己买,笔者每年经常收到媒体朋友这方面的求助。

其实聒噪阶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就超出了传统媒体的范围,“自媒体”已经成为聒噪阶层的主力军,比如博客写手,微博写手等。

另外一些智库也成为了聒噪阶层的一员,一些商业化运营的智库,主要就是搜集各种危言耸听的言论,然后推送给他们的会员,其实根本不真实,也没有什么用。对于整个聒噪阶层来说,危言耸听的东西最有价值。

记者也不只是做新闻,也写书,比如《现代化的陷阱》、《奇迹的黄昏》等,这些人是典型的记者范,这些书都可以换个书名那就是《中国黑材料大全》,其实书里面的这些材料大家也都知道,只是他们系统化了,如果要问这些书有什么思想,或是什么目的,也谈不上,其实就是延续自己的了解而已。

新闻行业其实是不能自立的行业,仅仅靠发行很难维持运转,收入主要靠商业广告,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问题,美国进步运动时期的“新闻拔粪”运动代表着新闻人的光荣,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运动其实在美国也仅仅维持了十年,而这些杂志也最终被保守财团势力收购了,而这十年正好是进步领域西奥多罗斯福执政的时候。如果没有政治实权人物的支持,仅靠媒体也是不行的,新闻专业主义在商业面前是苍白的,新闻扒粪运动的前提是政治人物发起的社会进步运动。

公关行业的营业额几乎等同于媒体的腐败程度,国美事件,双方的公关费就数千万,达芬奇事件等等也是如此,比如《新闻调查》这样的栏目,经常卷入公关受贿的泥潭,而这也是行业的潜规则,也是这个行业的生存规则,车马费、红包都是小CASE。在新闻敲诈面前,“表演式”新闻又算得了什么的。

媒体很大程度上就是表演,电视主持人都有话语脚本,你演出来就可以了,平面媒体都有内部定调,写错了,主编就毙稿。

其实在商业社会,一切都是产品的问题,杂志、报纸、博客、微博都是媒体,却是不同的产品,杂志主要是学者名流的阵地,而报纸、特别是都市报捧红的则是时评写手,而博客捧红的主要是两种,一种是真诚的诉说者,一种是不负责任的社会起哄者。而微博捧红的基本上是造谣者。论坛上走红的主要是消费自己,服务大众的,比如芙蓉、凤姐等,而微博时代主要是消费公众,自己则赚的盆满钵满,自媒体的兴起,伴随着的是杂志的衰落,报纸也开始英雄迟暮了,同时影响的是学术生态,真正的学者,饱学之士不再吃香,知识程度接近文盲的“公知”都成了领袖。

互联网专家犀利指出:“互联网,得屌丝者,得天下”。 有屌丝才会有所谓的女神和大佬,很多女神其实不过是个时评写手,小记者而已,只有在屌丝那里,才被神化。“赚屌丝的钱”是各路互联网大佬成功的不二秘诀。

博客和微博好像是新时代的产物,却带有很强的封建专制色彩,博客主要靠编辑的“推送 ”,如果没有编辑,你的博客基本没人看,微博也是,如果没有运营商的推送,或是“加V”,你基本没有粉丝。运营商会将博主分为三六九等,主推符合他们需要的博主。

有个IT评论家曾经指出,中国很多人敢状告百度,却没有任何一个名人敢状告新浪,新浪爱问资料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百度文库,原因就在于,百度不具备推送功能,而新浪则有,让谁走红,新浪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做到,同样反之也成立,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封建专制,一切取决于几个互联网大佬的喜好。

其实现在行业并没有定型,仍是野蛮生长的时代,当人们失去了对新媒体的新鲜感或是,新媒体由于鱼龙混杂遭到人们的厌弃时,也许人们还会重新发现严肃媒体的重要性。

我虽不从事媒体,但喜欢分析媒体。分析不透媒体,就看不懂社会。媒体既要遵循新闻伦理,也要遵循社会伦理,还要遵循商业伦理,这之间的平衡就是媒体最难做的地方。

高连奎 经济学家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

柴静,装B装出一个未来

  汤姆可撸死

最近柴静很火,争议也很大,下面我想简单的分析下柴静引起争议的原因,纯属个人见解。众所周知,柴静很喜欢**,我觉得这是她近期成为热门争议话题的主要原因。有人会说,为什么早不砍柴,晚不砍柴,非要等到柴的新书大卖100万册后才开始?俗话说的好,人生在世,无非名利二字,柴静以她能装会演的本事,早就名噪宇内,但是砍柴的这批人也都是粉丝几百万数十万的大V,没什么好嫉妒的,当然不会发难。然而最近柴静新书大卖,她本人也成为了焦点和话题的中心,各种溢美之词都随之而来,利获得不少,名也更上一层楼,当然引起了这些以前就看她不爽的人对她的嫉妒。诸如闾丘露薇说柴静喜欢“演”,董路说柴静面对不配合的李阳手忙脚乱,木子美通过扒柴的私生活显示她的包装痕迹,其实都是在突出柴静能装会演的本质。柴静那种充满了央视格调的忧国忧民,看清世间浮华的所谓大爱表情和谈吐的确令人心生厌恶,秉承了央视联播一贯的只泛滥同情心,不指出问题根源的奴才作风,洗脑民众几十年功不可没,柴静作为其中的突出代表自然也是将这门行为艺术掌握的如鱼得水,可与影帝一拼。但是生在现今中华,没有**的本事怎能取得成功,收获名利。甚至于人生在世,都只有**的人才能笑到最后,登临绝顶。作为**界的领袖,柴确实是我等后辈学习的榜样,唯有**才能装出一个未来。

继地产大佬后作家冯唐为央视主播柴静离婚

---冷不丁的立体空间

近日,地产大亨王石、潘石屹先后被爆出招小三导致婚变的传闻,今日有网友在微博再爆猛料,称著名作家冯唐也遭遇小三离婚,而这个第三者就是央视主持人柴静。

高晓松调侃冯唐 且不论冯唐的离婚是否为了柴静,但其婚变的传闻却得到了石康和高晓松的证实。10月29日6:06分,作家石康发微博:“在我眼里,中国目前的成功分 子,从王石到冯唐都算上,都在通过搞离婚来补课,是中国欠他们的,在他们年轻时,应得到的是大量姑娘及损友儿,他们在青春期不听摇滚而拿上班或考托当奋 斗,他们差不多一生都在垃圾堆里搞装修,令人伤感的是,已没用了,他们全被骗了,因错过太多与时间相关的优美的事情。”11月1日下午4点,好友高晓松也 从侧面证实了此事,他透露昨晚和冯唐清茶代酒叙四十人生,共同认定二事:“1.小概率事件每人每生会摊到一件且只摊到一件;2.该立遗嘱了。文艺女青不要 放过这个人…”此外,高晓松微博还笑称冯唐是“新晋钻石王二小”。

柴静方面 而传闻把柴静和冯唐联系在一起,也是空穴来风并非无据可依。在2010年底发表的一篇名为《杂种冯唐》的文章中,柴静以颇为感性的笔触叙述了自己眼中的冯 唐,洋洋洒洒10个部分的文字,难掩对冯唐的了解,“他本质上不是一个把女性当成猎物的人,甚至有点崇拜之情,不可能轻慢或者亵渎。就他这样的,谈个恋爱 分个手都纠结个十年八年,稍下点雨就要写几句诗内心才平静,一辈子跟自己左缠右斗,也就是个场面花哨。有次饭局上,有个姑娘跟他同来,头发脸蛋黑白分明。” 冯唐离婚因柴静?

曝"杂种冯唐"高晓松露面(图)

2012年11月02日17:04来源:中国新闻网

火炭上的一滴糖---柴静

1

中学语文课本上有道题,鲁迅先生写道“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课后题问“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心情?”

老罗当年念到这儿就退学了,他说“我他妈的怎么知道鲁迅先生在第二自然段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教委知道,还有个标准答案”

冯唐是另一种高中生,他找了一个黑店,卖教学参考书,黄皮儿的,那书不应该让学生有,但他能花钱买着,书中写着标准答案“这句话代表了鲁迅先生在敌占区白色恐怖下不安的心情”。他就往卷子上一抄。

老师对全班同学说“看,只有冯唐一个同学答对了。”



《杂种冯唐》

【1】【2】【3】【4】【5】【6】【7】【8】【9】【10】【11】

【12】【13】【14】【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29】



(责任编辑:李昉、王静)

张立宪:致力于让我们的内心不那么贫穷

作者:柴静



早。今天贴出《读库》七周年座谈会(下),读者问答部分。我俩在“人渣是不是人?”“人渣有没有困境?”和“人渣要不要采访”等问题上有一些分歧,哈哈。他的解决方式是让我自己报一个人渣选题,二十年之后在《读库》刊出,好吧,请大家监督我吧。

1“再表态,时间就过去了”

读者:六哥好,柴静姑娘好,我有时候有这个困惑,《读库》里确实有那么一两篇很难读,但又不断提醒自己这是《读库》的文章,一定要读下去,但是确实不好读,放不下这一篇就不能读下一篇,真是很纠结。读库是不是已经到了这种阶段:我给你们,这是你们需要知道的,需要了解的。

张立宪:对阅读而言,大家不用觉得不读就跟对不起谁似的,不好读就是不好读,可能此时此地不好读,也许彼时彼地就能读下去;你读不下去,也可以留给儿子读呢,不用那么难为自己。现在不是当年的知识饥渴阶段,拿一本书如饥似渴地读,不用把阅读看得那么神圣。

读者:京东今天买三百减一百五,我上午刚下了单。关于选书,我总结出三种书最好卖,第一种是成功学的书;第二种是教你怎么谈恋爱的,各种情感专家专栏作家出的书;第三种就是乱七八糟的文艺书,很多书名看起来特别小资,吸引你去买,但看过后发现内容非常空洞。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张立宪:书最好不要和钱发生太多的关系,我觉得最好的消费方式是想买就买,和价格无关,不要因为书价便宜而买自己本来不想买的书,也不要因为书价高而不买自己想买的书。并且中国的书贵也贵不到哪儿去,买三百减一百五,为了那减去的一百五,让自己的生命中多一些时间处理那些包袱,消耗的时间贵过那些钱。当然读烂书也是一种收获,不是说读烂书就让自己人生虚度了一样,起码增加你的辨别能力,下次不会再上当了。

读者:刚才六哥一直在说分类、专业化、程序化,专业化和工业化、商业化之间有没有关联?如果有关联的话,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控制吗?工业文明其实也是很有力量的。

张立宪:我不认为工业化是坏事,也不认为商业化是坏事,反倒认为它是好事。我们现在恰恰缺少的是好的工业化和商业化,不能做得很地道、很到位。我们需要补的课太多了。在补课之前,首先态度要从对工业化、商业化的抗拒中转变过来。

读者:我今年年初去了一趟美国,在丹佛市的图书馆,我看到东南亚地区的书有两三排书柜,只有四本中国的书,两本是余秋雨的。我特别看了一下,越南的书都有半个柜子,日本的书、韩国的书相当多。中国的书都是平装的,但是日本的书非常非常精美,非常漂亮,里面用的材料都很少见。但是翻开一看,里面写的是“Made in China”。我感觉特别失落,一方面我们给别人做好东西送到美国去,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只有四本。是外国人本来就觉得中国的出版不好吗?还是我们努力不够?

张立宪:我觉得是多方面的原因。就从业者来说,我们做得确实很差。前段时间我去台湾拜访诚品书店的吴清友先生,他说北京的图书从业者亏欠北京读者太多。这可能放到全国都是这样。不要老表态了,我们希望一本书一本书地做起来,再表态,时间就过去了。

此前无论是《共和国教科书》还是其他的,都在做。明年会有更具体的出版计划,因为我们永远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就可以让自己处于放弃的状态,我们这辈子凑合活着算了。

我们的儿童读物差距就更大了,姬炤华跟我聊,同样一本书,看到中文版觉得不过如此,看到原版,才觉得那确实是一本好书。人家的童书已经做到印刷油墨达到食用油的级别了,我们这里还在超市门口买那种五块钱一本味道刺鼻的书,亏欠孩子太多了。《读库》许多读者的孩子慢慢也长大,有这种需求了。希望在他的生活中,有我们的产品充斥在他们周围。

我们已经有了这种自觉。原来我老觉得一个小朋友读什么书是他自己的事,任何一棵小树苗都能够长大。现在发现不是,一个人的阅读经历太重要了。我们的小孩,包括我们自己,在审美上跟人家的差距,智识上跟人家的差距,包括那种沾沾自喜的“文化自信”,都跟不好的阅读有关系。我们做了七年,一直耻于谈责任,觉得那是一种很虚的东西,现在我意识到了责任的存在。

2 “为什么不能专注做事呢?就是任何东西都不想放手”

读者:第四个问题比较庸俗一点,六哥有没有想过招聘员工,以后有没有这种打算?

张立宪:出版是一个易学难精的行业。现在真的给你一个机会做一本书,你敢接下来吗?自己先做好准备,等着我们深情呼唤的时候,你的能力足以配得上我们的呼唤。

我跟一些在海外的华人和外国人聊天,他们最大的痛苦是他们在中国找到的代表,或者说代理人,给他们每次汇报的项目很多。这些代表自己不会做筛选,不敢做判断,没法决定这个东西在我这一关就直接pass掉,放弃掉,拒绝掉,最后上交给他们一大堆东西,自己只起到资料汇总的作用,看哪一项都是好的。在聊天的过程中,我自己也理解到,这真的是很常见的状态。对中国人来说,太珍惜每一次机会了,任何一个机会只要送上门来,都不会轻易判断它不适合我,说我要放弃它。我们从小到大,从幼儿园到小学,到高考,到找工作,包括谈恋爱,每个机会都像溺水的人抓稻草一样死死地抓住,导致心理上永远是穷人的感觉。即使已经做到首席代表,有足够本钱,也有足够的权限了,依然舍不得或者不敢说有些机会我不稀罕,依然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抓住。

如果能够对一些机会说不,这可能是很好的一种生活状态。现在大家内心的紧张感太强烈了。每次吃饭,大家聊的全是各种机会,好几十亿的生意在饭桌上飘来飘去。为什么没有做成呢?为什么最后没有专注来做呢?就是任何机会都不想放手。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内心还是穷人的状态,这种情感训练、心理训练是应该尽快改变的。

柴静:我这次在台湾碰到范立欣,他拍的纪录片《归途列车》,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奖。他跟我讲,他最大的那个坎是这么迈的。他原来是中央电视台的编导,你知道我们在台里做片子的时候,第一就是立意得宏大。他跟外国人说,我要做一个有关春运的片子,春运得多么大的场面,雪灾一发生,十几万人涌在火车站。他立刻被打断了,然后呢?他就愣在那儿了,他想这还要什么然后啊,已经很宏大了。他说有三个故事,三条主线,这样才显得结构丰富啊,像交响乐一样复杂。对方说我只想知道一个故事,你把这一个故事说好就行了。结果他就把背景全部削弱,只做了一个家庭。他说这是西方人帮他做了选择。

张立宪:确实太难了。我们致力于让自己内心不那么贫穷,不那么局促。这个工作太难做了。

3 “人渣有没有困境?”

读者:我问一下,有一些杂志像《温故》、《信睿》您关注过没有?《读库》跟它们定位不一样,《读库》是书。但是读者上有一些重叠的地方,包括还有《读书》杂志。我想请问您,对这些杂志怎么看?

张立宪:作为一个同行来说,是很能体谅彼此的难处的。稍微多干几年,就很难轻易褒贬其他同类,我真的无法回答你。但是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编辑理念,我们的编辑理念,随着一年一年做,贯彻得更加清晰和坚决。早期我们会说“三有”、“三不”,现在我自己还有一个理念,是尽量不做显著者。远离显著者,或者是不做,或者是用平视的眼光、全景的眼光来做。

这是听一个老前辈说的,他告诉我中国社会的伦理误区。所有的人,当官也好、经商也好,都认为胜利者是最值得书写的,包括进财富排行榜的前五百强什么的。我们的媒体所传递的伦理价值,也是要鼓吹歌颂这种显著者,你肯定关注刘德华超过关注一个不知名的演员。但是这个带来的问题是,大家都要成为显著者,但当官,只有一个国家主席,剩下的十三亿人怎么办?经商也是这样,老板是少数,做成的老板更是少数,其实更多的是普通人,那些打工者,那些失意者。而我们的出版伦理、社会伦理恰恰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为什么飞机上的极品人渣特别多,特没有道德感?就是这种生态系统造成的。大家为了成为显著者,放弃了一切底线,而他成为了显著者之后,也并不快乐。

记得将近二十年前,河北的中学生和香港的中学生做交流,我们的中学生理想都很远大,要实现四化,建设现代化强国,为祖国贡献毕生什么的,香港中学生的理念是,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我们很少有出版物和媒体有这种倡导,大家还是在做显著者的文章。这方面我们尽量不这么做。

这可能会让大家不舒服,写的都是普通的人,写的人也很普通。这是有意为之。这是我们编辑的一道红线,我们也会做显著者,最近的《读库1205》里,有一篇文章写梦露,但我们是用平视的眼光来做她。

柴静:有人说,你也可以做显著者,但是用不同的座标系来审度,是不是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传达?

张立宪:但是对方不配合。要成为显著者,他们会做很多清理工作,成名之后对自己的“污点”隐藏得很成功,连他们自己都能似乎彻底忘掉。这些人中没有襟怀、没有气度的人居多,他们身边为虎作伥、主动替主子清理现场的人更多。为什么中国的传记不如外国人的好看?因为外国人会写自己做的丑事和毛病,烟火气和亲切感。我问过在国内做深度人物采访的记者,他们最痛苦的是采访之后,那些显著者的公关部门对稿件的审读,把一些似乎不利于这些人的细节和文字都删掉。他们会用很动听的理由来做这件事。并且现在来看,这个关系越来越不对等。《读库》还好,我们接触的都是普通人,作者也都是普通作者。中国有一类书是做得最差的,就是美术类的书,为什么最差?因为它面对的是一年有好几百亿的艺术品市场,比电影票房还高。几百亿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做美术图书的编辑打交道的就都是这些财大气粗的人,一个书号几十万给你,导致你必须被他收买,发一些特别恶心的评论,把书做得特恶心。美术类图书对艺术作品的发现、筛选、呈现是最差的,为什么?这些有钱人他们都伺候不过来。

柴静:假设《读库》有这样的才能,把这些人做出很深广的人性体验。没有这种可能吗?

张立宪:我认为他们在成为显著者的路上,已经把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丢掉了,他们不允许自己以更真实的面貌出现。做显著者是要付出代价的,你看飞机上那些极品人渣们……是吧?

柴静:但是你作为一个记者,是不是也有义务如实地记录和呈现,即使你不赞成它?

张立宪:我希望我们能够担当起这个责任,如果有可能的话。但是太难了,希望再往下做,能够做到这一点吧。我们做不到,央视能做到吗?

柴静:做不到和试图去做还是两个状态,实际上还是要去做吧。

张立宪:什么时候关系变得更对等了,可能就好一些。我们也让自己,能力足够强大,实力也足够强大之后,能够和对方进行对等的交流。

柴静:对等不是媒体地位决定的,归根到底还是人对人吧。

张立宪:对呀,我可以和人进行很好的沟通,但我不能肯定他们是不是人。

柴静:我觉得你身上还是有一些让我不太明白的东西,一方面你在不断地解构和消解一些政治正确的东西、人们的成见,但另一方面你还有自己的一些很强烈的审美和道德观。你自己怎么看?

张立宪:这不矛盾啊。真理那么乏味,我们体现的就是在真理下的各种复杂性和各种困境。

柴静:人渣不也有自己的困境吗?

张立宪:我觉得这个责任不应该让读库来承担。有更生动的人在等着我们呢。

柴静:我怎么觉得恰恰应该是要由读库来承担?

张立宪: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记录当下做得远远不够。不管怎么说,胡适当年能够留下一些记录,在他的记录中,蒋介石、毛泽东都是栩栩如生的。现在我们还有这种记录吗?最多就是在微博上晒一下和这些名人吃过饭,名人又如何夸我,让大家羡慕一下。王军最近出了一本书叫《拾年》,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每天做自己的采访手记,他根本不考虑这些文字能不能发表,二十年下来,积累的东西就足够多了。但在这方面,恰恰是我们大部分人没有这种自觉。这种工作不是靠我们就能够做好的,这种记录的意识包括当事人对真实的态度——这又上升到民族的高度了。我们写文章的时候,经常会想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钱也好、稿费也好、职称也好、机会也好,如果这篇文章什么都带不来,动力方面就会差很多。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大多是功利主义者,没有那种赤子之心。前两年我见到一个美国哥们,他在读博士,在大学图书馆里读到一本书说到中国的三线建设,那本书里,有关三线建设的内容只有五六行字,在某某年,中国政府动员了几百万人去做三线建设。这哥们想,这几行字背后是几百万人的命运。他就向学校申请项目,他要把中国的三线建设作为他的博士论文来写。现在他就驻守在攀枝花一带,搜集资料,着手做这件事情。

这个哥们在北京找到我,我又找到罗尘老师,他在拍三线,后来在《读库1105》里发了《三线人》。我们仨会晤了一下,他们两个互相给对方提供了一些资料和信息。我听罗尘和美国兄弟说,才知道中国对三线的研究惨到什么程度,我们养了这么多专家都干什么去了?

读者:请问一下您对人渣的定义是什么?

张立宪:记得当年我问缪哲先生,我实在受不了他的一个朋友,我说,你告诉我那是不是一个傻×?他说,那是一个进退感和分寸感都很差的人。人渣就是这样。

4 “感情若变成公共事件,被左右的东西就多了”

读者:我想问您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做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迷惘的事情,一直到现在,有没有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变的东西?

张立宪:一直没有变的就是我试图让自己变化。我们天蝎座都是不甘寂寞的,不甘心就那个样子了。现在做《读库》,基本要干到退休了,也没有人来挖我跳槽了,但是做《读库》本身就是一种变化,每年都有变化。我们刚才聊《红楼梦》,那是我二三十岁最折磨自己的问题,人类几千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要过日子,你要和世俗生活完成这种妥协,包括还要和老婆吵架,那怎么办?你不敢想象贾宝玉和林黛玉怎么过日子,但贾宝玉和林黛玉就得过下去。不要把这个难为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自己背上,你没那么聪明,你解决不了。

我现在唯一庆幸的事情是当年选择了做《读库》。那是出于对自己的检讨。像我这种交际花,朋友多,机会也多,1997年我和太太决定到北京做北漂,做《读库》是2005年底,中间七八年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为温饱发过愁,虽然也有住地下室和借住办公室的时候,但永远有接不完的订单,“老六,我这里做本杂志,你过来给我当主编吧”,这样的邀请比比皆是。貌似我很能干,貌似我左右逢源,但本质上永远是在被别人挑选。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好办了,你先不去管别人怎么挑选,你得明白自己想挑选什么。我想做《读库》,那一下子就简单了。

读者:我可以再八卦一下吗?我想问一下您对爱情和婚姻,自己觉得有没有特别必要的因素?

张立宪:这个问题好像托尔斯泰也没有解决好,我没有托尔斯泰那么聪明。两个人相处,最关键的是两个人自己把问题解决好,只要不晒给别人看,基本上都能解决。两人的感情若变成公共事件,被左右的东西就太多了。吵架也好,和好也罢,自己解决,父母朋友都不要参与,也没必要让他们知道。这样的话,不至于下不来台,本来跟别人放了很多狠话,有人在旁边看着,也就不好往回收了。

读者:《盗墓笔记》现在很火,很多人在看,您认为这个现象不太好,是吗?

张立宪: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人有各种需求,有读《盗墓笔记》的需求,有读《读库》的需求,也有读《水八仙》的需求。

读者: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您做的东西就是“水八仙”,出的每一本书都是“水八仙”。刚才柴老师说,范立欣要做一个片子,老外说要知道细节。您现在做的每本书都是有细节的。我希望您不要对现在太失望,不要那么悲观的态度。

张立宪:你是八零后还是九零后?

读者:八一年的。

张立宪:谢谢你。

5 “我不知道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读者:我觉得土摩托和老罗是您很好的朋友,但这两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您为什么能在他们中间做这种通道。

张立宪:这两个人……这俩人不一样吗?为什么大家能相处?因为他们都有自嘲的精神,经得起朋友开玩笑。我们说土摩托是人渣,人家自己非常享受。很多贬义词就得用在朋友身上,怎么听怎么亲切。

读者:他和老罗还是朋友吗?

张立宪:各人的朋友各自处。如果一个成年人连这点儿道理都不懂的话,那他真的没有社交能力了。

柴静:我提供两个细节。第一,罗永浩直接对我评论过土摩托,说他是中国人里少有赤子之心的人。第二个是今年大年初三我们去土摩托家做饭,罗永浩亲自下厨做牛肉炒菜心,那道菜特别费油,放很多花椒,土摩托说科学上不能吃那么多油,罗永浩又专门花半小时为他单做了一份,说我要通过心疼土摩托的办法,把他从方舟子身边挽救回来。

张立宪:农业社会的特点是熟人社会,你在街坊四邻亲戚朋友面前,不敢胡作非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城市化、工业社会了,是陌生人的社会,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怎么相处,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学会。所以在微博上动不动就有特难看的场面产生。

读者: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说,《读库》经过七年,您考虑过在不影响控制权的情况下,借助资本的影响上市吗?从出版界来说,这种情况应该是未来的大趋势。《读库》抛开内容、文化先不说,如果是独立的公司,它的运营发展有没有这种规划?

张立宪:我对上市融资不大感冒,几年前就有人要给我们钱,但当时我不知道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给我一个亿,我还是干这些事;没有这些钱,我也没少干。这几年下来,那家公司快不行了。

我看到国内几家大的出版商,他们前几年进行了融资,但日子过得并不好,因为欠资本的太多,要对人家的钱负责。比如一本书,我愿意做三年就做三年,想做五年就做五年,如果有资本在旁边指手画脚的话,就要对他们交待,今年为什么没有做出来。一些大的出版商一年要出上千种书,为什么要出那么多?因为出得少了资老师不干。日本有一个企业家说,我不会把我的企业交给与它无关的人。这种融资和上市,就是让无关的人仅仅因为有钱就来对你说三道四。

我们这么做不是因为我们多强大,我们多清高,而是因为出版行业本身就不是一个需要多少钱的行业。《读库》创业初期,我跟六嫂要来存折,其实里面不到一万块钱。我们做到现在,过程中尽量降低其中金钱所占的权重。假如这本书是需要用很多钱堆出来的,我们尽量不去做,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强项,有的是有钱的机构和政府来做这件事。我们有的是耐心和时间,应该扬长避短。从这几方面考虑,我们会对资本说不。

柴静:谢谢大家,因为时间的限制,今天就聊到这里了。

张立宪:我们还是要感谢尤伦斯,读库的活动在尤伦斯举办是最多的,也是最舒服的。

柴静:谢谢在场的工作人员,谢谢我们的“人肉屏风”。今天天气比较冷,风也比较大,各位远道而来,前排有两位年纪大的阿姨,你们辛苦了。大家为什么能够一年一度来这里,其实也没什么缘由,坐在这里一起相互取暖。昨天晚上,土摩托老师出了一本新书《土摩托看世界》,六哥他们都去了,我因为忙别的事情没有去。晚上大概十二点多,他在MSN上留言说,让六哥转带一本书给我。他说想了很久,扉页上写句什么话给我,你知道他那个理科生的笨拙,整整想了一夜就想了两个字:幸会。“柴静:幸会”。这样两个字在昨天晚上那样的深夜里看起来,颇有一种挺感人的意味在里面。人这一辈子能称之为幸会的人和事还是不多的,还是值得珍重的,六哥算一个,读库算一个,跟在座各位今天的相会也是一种幸会。谢谢各位。

张立宪:谢谢。我们要像土老师那样,能够动一些许久不动的感情,动一些人类才有的感情。再见。

姚晨力挺柴静与董路冲突升级:贱男就是矫情

2013-01-25 16:50 来源:21CN



姚晨曾接受柴静专访(资料图)

自柴静新书《看见》畅销100万册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柴静做新闻的方式做出评价,其中不乏非议,网友们也戏谑称这些争议为"砍柴"运动。1月24日姚晨便在微博中力撑柴静称“讨伐柴静的微博就好似一张张大字报:枪打出头鸟人性一贯如此”。这条微博触动了近日犀利评论柴静的主持人董路的神经,董路随后回应“请姚晨解释大字报”,并连发数条微博斥姚晨,不管懂不懂都爱参合。对此姚晨今天用甄嬛体发微博回呛董路称:贱男就是矫情。

继闾丘露薇发长微博谈电视记者被疑暗讽柴静等言论出现后,1月23日,董路也在微博中评论柴静犀利的指出柴静的成功依托于央视的品牌及老男人的饭局,并称柴静做新闻与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差一本《论语》,同时也指出柴静在这样的环境下唯一的出路只有演,希望新闻系的学生不要以柴静为榜样。

而姚晨对声讨柴静微博的评价,董路表示姚晨不管懂不懂都爱参合总是站在两边,“当她将正常质疑归类为“文革大字报”的时候,当她哀怨地说着“枪打出头鸟”的时候,她的潜台词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大明星,是不应该被质疑的,质疑就是泼脏水,至少是个羡慕嫉妒恨。”

董路的微博引来了姚晨好友宁财神的注意,并暗讽董路道:“五百万粉丝的大V,转发和评论基本是个位数,这....”董路随即也回呛宁财神:“女王一犯二,我一说女王,师爷就露出来了。”

姚晨便在微博中支持柴静引来董路一阵讽刺,随后,姚晨回呛董路,她改编了《甄嬛传》的华妃的经典台词“贱人就是矫情”写道:“贱男就是矫情。”而后,董路则微博自称“投降”道:您是孕妇,我是贱男、我装逼,向你3400万粉丝投降。

柴静对抗柴静

2011.11.22 67100 南都周刊

从姚晨、李阳到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张炘炀等,柴静最近的每一次专访几乎都引起褒贬不一的话题。荧幕前的克制、平静背后,她有一套正在实践中的采访逻辑。自我对自我的抵抗,是其中的一部分。





2007年,柴静在重庆开县麻柳村采访基层民主。

记者_ 李岩 北京报道

一、柴静和柴静长得别无二致。

前一个生于1976年,女,中央电视台记者。后一个则只有当这个记者采访时才准时出现。

是“她”在与新闻当事人对话,问答。“她”是她的战斗版和加强版,“她”会作出超出她经验之外的反应,这些反应令她意外和吃惊,但她总是发现,“她”比她更对。

“你知道在赛马跨越障碍的时候,最好的赛手的心态是你既不要鞭策它,也不要控制它,你要完全地信任它。采访前我做准备,有时没想到这个问题我怎么办,通常智力不能抵达的时候,我会跟自己说,你得信任一下那个叫柴静的人,她更接近直觉,你别拉缰绳。”

11月8日,记者节,在央视旧台址附近的一间咖啡厅,参加完节目播出以来首次总结会的柴静如此向我描述她的工作体验。过去三个月中,她于每周日晚22点36分,坐镇新改版的《看见》节目,对话姚晨、李阳、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和北航16岁博士张炘炀等人,就传播率和随后引发的平面媒体跟进而言,反响可谓不俗。节目制片人李伦欣然告诉本刊记者,《看见》已经“小幅超额”完成收视率任务,这对一档仍在边做边找准确定位的新节目来说,值得表扬。

对柴静的采访一直深陷埋伏圈。但凡起身告别,邻桌的客人都会跟过来递名片,要她签名。一个服务生神速地脱掉围裙,掏出手机拍摄合影。人们事先排练好一般说着同样的话:喜欢你的节目。

但她最近常常不喜欢“她”。尤其是李阳家暴事件那一期(9月25日《沉默在尖叫》),观众没看出什么异样,她打几个电话问反馈,朋友都说好,但“电视上这个人就是让我不舒服了”。

在那次采访中,李阳突然把话题引向柴静,试图寻求共鸣和佐证:“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事业强人,我相信你会有大量时间扑在工作上,你没得选择的。”

柴静未置可否:“我觉得如果我没有办法对我身边的人尽到应有的爱和责任,我其实是没有能力来完成一个好的采访的。”

“那不是,你只要完成你对你爸爸妈妈的责任,其实丈夫并不是最重要的人。”

柴静笑起来,加码了自己的分贝:“你知道伴侣是人类最亲密的关系!”为了说明这个亲密,她把手心贴在一起。

看过播出,柴静对两个回合的口舌之辩耿耿于怀。跟李阳悄然形成的对立,让屏幕前的她着实沮丧。对面发来一个力,她急于用一套与之相反的价值观反击回去,她说这是在《新闻调查》时期的对抗性采访造成的习惯。

二、“我以前有一个特点是反问比较多,但我现在看到另一种可能,不去问'难道不是怎么怎么样吗’,而是问'你为什么这么想’。他对家庭的看法跟我不同,但不同又怎样呢,你只需要去了解怎么不同,为什么不同,就这两个问题就够了。对方的任何东西都不应该让你意外。”

“你想,要是托尔斯泰采访李阳,他会意外吗?”她反问我。

托尔斯泰被柴静频频提起。《安娜·卡列尼娜》正被她视为自己当下的“圣经”。来《看见》后,每次出差柴静都带这本书,在空白处做做笔记,慨叹“虚构可以比人生更真实”。她说,这导致她现在的选题有一种“文学感”。

像一个特别挑剔指挥家的古典音乐唱片爱好者,柴静为读《安娜》专门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冲的是译者谢素台。“文字中的教养太好,”她说,“好到让你觉得托尔斯泰天生就是在用中文写作。”

除了这位俄国作家,柴静在4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还提及多位名人,引述其名言,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斯宾诺莎、歌德、梵高、赛德克·巴莱、安德森·库珀、顾准、胡适,也不时迸出一些书面语,如桎梏、轻慢、湍急、遇合。

“又说抽象了,好玄妙哦。”她在聊天中两次主动中断思路,对我笑笑,“一个这样的人天天相处多累啊,所以平常就比较八卦。”

“平常”的柴静多出现于和一帮“老男人”的饭局,采访的这周她刚好有些闲暇,连续五天安排的饭局是:老六(张立宪,《读库》主编)、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何帆(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译有《批评官员的尺度》)、罗永浩、土摩托(袁越,《三联生活周刊》撰稿人)。

饭局中时而有人喝吐,老六记得有一次在饭馆,喝醉的人不省人事,其他半醉的男人继续高谈阔论,他惺忪地看见柴静一会儿扫帚、一会儿拖把地清理现场。

柴静刚写完一本24万字的书,拿给老六修改,其中一个章节专门讲她的老家山西,融合了她之前在这里的一些报道和她自己家族的短史。老六一上来就把这章拿掉,说:“你知不知道这是一本书的题材,你滥用它。要有大量的资料和大量的调查,才能不辜负这个题材,结果现在你把它作为一万多字的一章来写。”柴静觉得有理。

今年,老罗把柴静与何帆都邀请到自己的英语培训学校,跟学生们座谈。后来每次吃饭,老罗都当着柴静的面大肆吹捧何帆讲得如何之好,却一字未夸柴静。她后来琢磨,何帆准备得格外充分,没有把演讲当成聊天,而是作为一个整理自己专业的机会,再系统地讲给行业外的人。柴静与同学见面时也带了自己的片子,但因为播放器故障,最后的演讲无奈变成了漫谈。她想邀请何帆来自己的节目组,跟她的同事们聊一次,何帆答,自己需要再做准备。

罗永浩这段时间与西门子的PK,在柴静看来属于“必然发生的事”。“我很少见这世界上有人像他原则性这么强,非常纯洁,影响着我。我在他们里面就像童年时被亲近的人环绕,可以嬉笑取乐,有一种放肆的天真。”

但这种天真对外界关门。我想参与一次他们聚会的请求被她一段话瓦解:

“托尔斯泰用不着跟一只狗去采访和交谈,但他仍然能够理解这个动物靠本能完成的思维。你可以选择你的理解和提问,就像我采访一个人物,如果他呈现得比较单一,那我只能用别的方式去进入他,激发他的另外一面。你可以假设,然后验证你的假设,提问就是完成这个功能。”

三、柴静的声名鹊起于湖南文艺广播电台的一档周末深夜节目《夜色温柔》。当时她刚从长沙铁道学院专科毕业,学的是会计。在那个电台节目对学生群体有着巨大入侵力的年代,柴静读文章,读来信,播音乐,迷倒湖南众生。节目的片尾曲是郑智化的《让我拥抱你入梦》,痴男怨女们常在其中落泪,难平。柴静念出收信地址,“写《夜色温柔》柴静收,就可以了。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她后来写了书,取名《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小女生的文艺气总是吃香的。柴静在博客里写她1998年刚来北京时的经历,碰见的男青年经常都是三句话,“我漂在北京,我是搞艺术的,我总有一种想死的冲动。”有的还有第四句话,“你们学校在哪儿?要不我到你们食堂找你吧。”

教授于丹告诉我,逢年过节,她的手机里总有看不过来的长长祝福,但柴静的短信令她独钟,常常就是六个字:姐姐,岁月静好。

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看过不少柴静的节目,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他把柴静称作“电视人里少有的有逻辑思维的人”。

“她跟采访者的情感碰撞是很丰富的,虽然表面上冷静,但有比较强烈的情感信号传递出来。”杨禹说,只是有些时候,柴静的情感投入偏多,“我能感觉到她的问话,外松内紧。她自己绷得比较紧,需要缜密地推动她的谈话,表面上当然是微笑,倾听,平等沟通,但有时候显得刻意。”

《看见》采访药家鑫父亲药庆卫时,药父讲述了一个细节:在父子短暂的最后一次见面中,药家鑫提出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但他没同意。

“我希望你把你的罪恶都带走,不要再连累别人。”药庆卫向柴静复述他的原话。

这时柴静没有看他,也没看镜头,低着头说了一句:“那个话可能他听了也很难受。”

在摄影机取景框以下,观众看不见的位置,柴静正用笔尖扎着自己的手背,以求克制。

“我有情动于中、不能自已的瞬间,而且流露了。”柴静说,“我大致能体会药家鑫当时的心情,他想有最后的救赎,或者留点什么,但是被用一种挺刺激的方式拒绝。我也理解这个父亲,他一直在激愤的痛苦中,所以我当时的感受是一种很深的无奈:这就是人的悲剧的来源。”

柴静的博客和刚写完的书中,有相当内容是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好在如今的社会尺度对记者足够包容,甚至“将记者的情感流露视为亲切,觉得他们挣脱了面无表情的模式化,体现出了人味”。但这个阶段也会过去。柴静说起自己与一个理想中优秀的采访者的差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她也有自己的倔强。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读专升本时,她在一家知名文化类杂志实习,月工资300块。她去中科院植物所采访,被研究员对物种的天然喜爱打动,交上的稿件题为《棉田里的守望者》。

编辑看了很快回复:“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你去编译一点国外的资料。”柴静不解,作了点小抗争:“我觉得国内的困境也提一下。”编辑还是说不需要,“你改不改?”柴静说不改。电话挂断了,她也没再去。

她也不惮批评同行,以不点名的方式。11月9日下午,她比我们约定的采访时间晚来了一些,就为了在家写完一篇博文《没忍住》。她看到在对深圳杨武事件的报道中,有报社记者直接对妻子被强奸时没有出来施救的杨武说“你太懦弱”。随后,又有大批媒体跟进采访,她看到同行们用话筒堵住躺在床上的杨武妻子,要求对方揭开隐私。

“我以为,中国媒体这么多年了,在基本的新闻伦理上还是有共识的。”柴静愤愤地说。

在总结会上,柴静从《60分钟》说到《The Daily Show》,都是美国知名电视栏目,又从唐·休伊特(《60分钟》主持人)说到拉里·金,并在合适的时机引用龙应台和张爱玲。

几个80后编导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做不做林青霞。主编的意见是,考虑到稀缺性,这个人物只要能约到便做。柴静并没附和,“我不太想追逐明星。我担心他们已经对媒体习以为常,然后觉得你不过是他们中的一分子。我觉得与其花这样的时间,不如去关注当下最需要关注的那些人群。”

她在会后对我解释,理论上,每个人都能够成为采访的对象,她只是觉得采访明星那条路最好走,如果思想上懒惰,就很容易走过去。

柴静说,这是自我对自我的抵抗。



南都周刊:采访完李阳之后,你怎么看这个人?

柴静:我觉得他是一个必然,包括现在他跟妻子的演变都是必然,这在当时也看得到。

南都周刊:我后来问过他,这轮媒体采访中对谁的访谈印象深刻,他说柴静。“毕竟人家是柴静。”

柴静: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作这个评价。可能他在这个采访中感觉出不一样的状态是在结尾的时候,他说“我会把你的话当成一种正面能量”,我说“因为我们在看着你”。我刚入行的时候觉得那种相互交锋的采访最精彩,后来觉得可以交锋,但不要当模式。采访李阳的妻子前,我列了很多问题,之后我重新合上本子,说我现在不思考了,我试着去感受一下她的创痛。我当时的直觉是,我那些问题可能是个障碍。第二天发现果然是这样,她从来没接受过采访,积郁已久,那时候只要给她开一个小口,她慢慢慢慢就流泻出来。流泻的轨迹可能是紊乱的,因为她急于喷泄而出。但是你不要急嘛,你不要总想证明你的存在。

南都周刊:电视里,和采访对象谈话的你很有特点,和你平常时一样吗,你喜欢那个时候吗?

柴静:谈话的时候,头盖骨就像是掀开的,神经裸露在外面,任何一个响动都会让我痛苦。我的摄像师移动的脚步、喝水的声音,在我耳朵里都会变得特别大,不过我平常不说。那是一种生理反应,你把全部生命都倾注在对方身上的时候,你就会这样,那两个小时里面,这个世界不存在,只有那一个人。

南都周刊:你电视中的神态总是那么平静,你自己怎么总结你的对话风格?

柴静:我是个小暴脾气,离真正的宁静还远着呢。我觉得对话不太应该有风格的想法,实际上很多记者都是在这个想法驱使下走火入魔的,一旦认为自己的采访能形成风格的话,就会把它推向极端化,最后你的幽默、尖锐,甚至真诚都变成标签,这很危险。对话的第一要求是准确,接近事实,风格往往是阻碍自己通往真实之路的东西,所以反而要卸下。这是个大挑战:能不能以朴素的心态去接近真实,去认识人理解人。我到《看见》之后比较多的反思,就是在不断卸下前十年的采访经验,把技能上的蒙尘抖掉。我到这个阶段也应该做这样的事了。

南都周刊:但你不能说你的对话风格不鲜明。

柴静:那我不知道。

南都周刊:你平常的阅读量有多大?

柴静:牟森(柴静友人,导演)每天三到五本书,何帆每天三到五本书,你的MSN上只要有3个这样的人,你想想你的压力有多么大。他们每天会给我推荐不同的书,给你发电子书过来,然后过两个小时问你看完了吗,我的天,我还没开始呢。我这几年的阅读都跟我当下的困惑有关,《安娜·卡列尼娜》之前,我已经三五年没看过文学的东西了。我们面对的是人,你如果只是报道他,而不是阅读他,不是去感受和进入到他的灵魂当中,你是做不出有深度的节目的。这个就必须借助文学,文学可以培养对灵魂的感受力。

南都周刊:你小时候学习成绩怎样?

柴静:对课堂没兴趣,反抗的方式就是拿一个本子默写我喜欢的诗句,后来能考上长沙铁道学院已经不错了。现在想起来,前18年的自己很没有生活经验,也没有常识,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我没学到什么东西,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你还比较空白,所以日后你学新东西的时候不用那么费力。如果小时候我就是语文课代表、考试前十名、作文竞赛一等奖、学生会副主席、天天参加演讲比赛,那你日后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把这些经验忘掉。

南都周刊:都是好的经验,你会想要忘记它们吗?

柴静:我觉得在那个年代里的这些经验,对现在做记者会成为障碍。

南都周刊:你在中央台报道过很多公共事件,现在它们越来越多,有没有人问过你:中国怎么了?

柴静:“怎么了”这个事情,你要去探究当中的因果,不要放大一件事情的耸动性,耸动当中把它推向极端化,极端化中再用情绪去渲染,结果就全部是惊叹号,没有问号了。新闻是问号的,新闻到最后应该一切是寻常的,现在只给你奇特不给你寻常,你就理解不了世界。我给你一个建议,做人物的时候要把自己当成作家而不是新闻记者,记者总想发现最奇特的东西,文学是要写出寻常的东西。

南都周刊:你现在的知名度,你觉得有没有外形的因素?外界也给过你“美女记者”的名号。

柴静:我外形平平吧,中央台有无数的美女。女性化的外表会给人偏柔弱和偏脂粉气的印象,这两项都是新闻的障碍,的确如此。我刚开始在《新闻调查》干的时候,有次采访穿了个白衬衣,左手上戴了一个非常非常细的小银镯子。采访前,一个很资深的同事说停一下,然后把我叫到旁边,说“你不戴不会有人不喜欢,戴了可能会有人不高兴”。从那以后我在节目中没有戴过任何首饰,也不会再作任何修饰,围巾可能是我能够接受的极限吧,起码能够保个暖啊,也不会让人反感。新闻应该让一个人越来越朴素,你每天打扮得精巧无比,坐下来的时候两个腿还要拧成麻花,你忘不了自己,你怎么还能够关心对方。女人天然会有一个自我意识在这儿,我是一个女性,我希望美丽一点儿,悦目一点儿。我挺感谢新闻把我身上的这部分东西慢慢打掉。

南都周刊:相比之下,你会更喜欢“文艺女青年”?

柴静:这词挺好的,我只是还不够文艺而已。文艺青年应该是有很多生活中的趣味啊,审美上的要求啊,我没有吧,我好像不足以匹配。文艺是两个很好的字,现在很多配不上的人都在消费这个字,更不要说践踏这个字了,这也是对文艺的不敬重吧。其实我们现在还根本称不上文艺呢,谢素台叫文艺,齐邦媛、朱光潜、丰子恺、周作人叫文艺,我们叫文艺吗?

木子美在新浪微博爆料柴静私生活混乱

浏览量:761070

近日,关于央视主持人柴静结婚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在微博上知名名嘴 不加V也开始爆料,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想不到央视主持人柴静的私生活如此混乱, 我也将继续跟踪最新的进展和爆料,希望各位猫友继续围观。

柴静被曝曾当小三 现任老公旧爱众多

来源:羊城晚报 | 2013-01-16 18:56:44 |



苏群

  柴静是许多文艺青年的偶像

  赵嘉是知名摄影师

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

央视主持人柴静的新书《看见》最近受到读者追捧,人红了,是非也跟着来了。她最近被曝已结婚,丈夫为国内知名摄影师赵嘉。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开始在网络“开八”柴、赵情史,其中火力最猛的要数木子美(网名“不加V”)———前晚,木子美在微博不断刷屏,称女方曾与《篮球先锋报》总编、央视篮球评论员苏群有过一段感情;而男方更是旧爱众多,当中包括主持人李艾以及某杂志女主编等。

对此,赵嘉不见有什么回应,木子美却在微博称“赵嘉托人来说情了”。柴静则于昨日凌晨在微博转发了自己之前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情感本身没有错,新闻不是无情的……”似乎意有所指。对于这一系列“狗血”爆料,大量网友持“围观”态度,也有不少人对柴赵二人送上祝福,呼吁大家关注他们的作品,而非私生活。

【开八女方】  旧爱非冯唐,曾恋有妇之夫

早前有网友称作家冯唐为了柴静而离婚,不过遭到当事人的否认。柴静的“真命天子”原来是赵嘉,知情人称柴静推出《看见》时,两人刚刚度完蜜月。冯唐第一时间发微博祝福:“谣言止于事实:一下午,除了收到各种短信和微信,还听到我哥说:冯黑们终于松了口气,'女神’终于没落到流氓手里……”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内地某娱乐周刊近日言之凿凿地称,柴静的前男友是苏群,他之前是《体坛周报》的王牌记者,现在是《篮球先锋报》总编、央视篮球评论员。报道称,苏群和柴静擦出爱火时,苏群已经结婚了:“据曾在《体坛周报》工作过的记者k先生透露,柴静和苏群的恋情当时在《体坛》无人不知……为了柴静,苏群与前妻还离了婚,因为苏群经常上央视主持篮球节目,在央视有一定人脉,所以后来托关系把柴静办进了央视。”

该周刊还透露了二人的分手细节:“苏群与柴静分手大约在2001年年底或2002年年初,当时柴静进央视不久,苏群发现柴静有了'情况’,盘问柴静,没想到柴静'快人快语’,坦言现在有人追她,她犹豫不定,请苏群替她拿个主意。苏群这个人个性很强,听罢大怒,两人就此分手。”

对于这段情史,木子美进行了转发并评论道:“柴姑娘的保密工作还是做得蛮好的,2002年跟赵嘉分手,到去年和赵嘉复合……这10年成就了柴静,成就了'柴徽因’,背后的男人有何难言之隐……值得娱记继续深挖。”

柴静  档案

柴静出生于1976年,19岁在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北广学习电视编辑,后来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年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她先后担任新闻频道节目《24小时》、《面对面》的主持人,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

近日,柴静出版了新书《看见》,受到许多读者热捧。该书为柴静讲述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也反映了社会变迁。

【开八男方】  帅哥摄影师,曾追主持主编

据某周刊报道,赵嘉是北京人,四十岁左右,是一名著名摄影师,曾拍摄了大量西藏题材摄影作品。他还曾在央视下属的一家公司担任首席财政官。赵嘉外形帅气,据说有不少女粉丝。但是木子美对他并不欣赏,还在微博曝出其“多姿多彩”的情史。

女主编

木子美称柴静遇人不淑,与赵嘉中途也分过手:“柴静是个纯傻妞,当初摄影师甩了她,追了某主编。”木子美透露,柴静红了之后,赵嘉与已为他生了一个孩子的女主编分手,然后向柴静寻求复合,而柴静“竟然同意了”。

对于这位“女主编”是何人也,微博认证身份为“《北大商业评论》首席编辑”的网友“鲍迪克”爆料说她是《嘉人marie-claire》杂志的某执行主编,和赵嘉有个五岁的小孩,“她对赵嘉很好,但架不住柴静这朵白玫瑰的攻势”。

木子美称赵嘉追求女主编的目的不纯,是想借女人“上位”或谋求利益,又称他还追求过《时尚生活》的一位女主编。

李艾

木子美透露,模特出身的主持人李艾原来也是赵嘉的旧爱之一,“李艾是在柴之前了。2001年,李艾是刚火起来的新人,赵嘉就搭上了。” “之前赵被主持人李艾甩掉,见任何一个女编辑都找可乘之机,或利用发稿或顺手猎色……”

赵嘉  档案

赵嘉在1972年生于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到西藏工作了好几年,在西藏期间与德国摄影机构合作,拍摄了大量西藏题材的摄影作品。回北京后,赵嘉曾在央视下属的一家公司担任首席财政官,同时继续从事摄影的研究和创作。赵嘉不仅经常在杂志上发表理论文章,而且出版了多部摄影器材和旅游摄影方面的书籍,其中《兵书十二卷》等十分受欢迎。

【当事人反应】  柴静:情感本身没有错

赵嘉表面上保持沉默,但是木子美前晚一口气曝完多条猛料后,就在微博声称“赵嘉托人来说情了”,但她不当一回事,还呼吁“大家火力再猛点”。木子美最后戏谑道:“睡觉咯。赵嘉你也睡吧,别盯了。替我亲一下柴姑娘。回到人间烟火过日子才真实。”

柴静则在昨日零时36分更新了一条微博,内文是她接受某周刊访问时说过的一段话:“情感本身没有错,新闻不是无情的。真正煽情的报道都是无情的人做的,他对这个人没有感情,所以他要利用你、消费你。他要煽动,用你来当做一个工具。眼泪掉下来,立刻特写推上去。这是无情的人才能做得出来的。”有网友对此解读为柴静是在呼吁大家不要再关注其私生活。

【网上声音】  不理绯闻,继续撑柴

@傻乎乎1979:作为观众,关注的是柴静的节目和作品。她本人的私事,有必要上纲上线去进行道德判断么?

@李蒙不蒙你:我当年在CCTV打工半年,此类八卦,天天听,天天看,好多都忘了,没忘的,烂在肚子里,到死也不说。中国最大的名利场里……明摆着的嘛,人家裤裆里那点事儿,有啥挖头?

@william张孟达:你的理论就是男人对不止一个女人动情了,就算人渣?难道都要像您一样把自己的“光荣情史”公之于众才行?如此道德衡量我不敢苟同。

大跌眼镜,表示失望

@凭海菱风:文艺圈的人,都是各种势力清高,最后各自上位,然后再重组,最后绝配。

@快快跑小佳:现在很多大美女都嫁给了摄影师。不过呢,现在这三个字的含金量真是越来越……

@钟丹_Joyce:柴徽因……哈哈。精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她太装。

柴静的唯一问题是身份

2013年01月26日 14:54 来源: 羊城晚报

一本据说原计划起印数量才一万册的《看见》,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居然卖掉了至少200多万册!一部制作成本几千万的《泰囧》,票房居然破了十亿;重庆开县一个80后美女,一招毫无创新精神的老套“仙人跳”,一年之内“搞掂”十一个官员和企业主管!毫无疑问,这全是奇迹,一个神奇时代才能见证的奇迹!

柴静是不是好记者,意见分歧严重,她的同事朋友粉丝们自然奉她为女神,但是反对她的人同样也很多。闾丘露薇是不是好记者?这个答案就相当肯定,谁都不敢否认。麻烦就在这里。公认的好记者闾丘,公开撰文探讨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把柴静划入主持人队伍———实际上根本不承认她是记者!“如果大家都认为柴静做的就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那也谈不上暗讽,是批评”。

华人女记者里面———不好意思,我还是把柴静算成了记者,最广为人知应该就是这两位了。诡异的是,她们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都是2003年。那一年,柴静进了非典病房,闾丘则在遥远的伊拉克战场上,成为第一个重返巴格达的记者。有人说,这就是文人相轻,这就是嫉妒人家卖书卖得好。我不这么认为,闾丘本来就是记者圈的大腕,不需要用这种方式增加名气。她能站出来,批评知名度跟自己不相上下甚至更大的同行,需要勇气。她的批评指向了内地公众以及新闻从业人员一个普遍的认知误区:铁肩担道义的记者才是好记者。这句话可以是一个记者的自勉,一份精神追求,但是它不能是记者的职责,更不能作为评判记者好坏的依据。世界如此复杂,什么是正义?谁有资格主持正义?当这基本的判断都需要讨论的时候,作为个人的一位记者,又怎么有资格“伸张正义”!新闻不是高高在上地施舍同情,好新闻的标准只有一个:提供真相。而柴静提供的通常是眼泪,而且是她自己的,所以著名足球评论员董路认为柴静“其实是一个演员”:“柴静不论采访了多少人,人们记住的都只有'柴静’”。

从记者这个职业的角度来说,进入非典病房实在不算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正如广州一位记者说的,我十天以内,全是进过ICU,到过汶川到过玉树到过舟曲的,这就是你的本职工作,没什么好神圣的。一位拍摄过柴静,与柴静有过不少接触的摄影师偷偷地告诉我,柴静其他还好,就是太装了!的确,我看过柴静的不少文章,感觉就是不好好说话,一句话非要分成三句,一言九鼎欲言又止地,憋得慌。

其实这都是一个身份问题,如果根据我朋友李玩的意见,参照演员的分类标准,柴静是偶像派记者,其他都是民工记者,啥分歧都没了。周杰伦韩寒跑到灾区,你会说他是作秀吗?通过作秀引起世界的关注,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嘛!

木子美深究柴静情史 详解“柴徽因”小三上位始末/图

发表时间:2013年1月24日

导读:柴静被曝采访李阳惨败 闾丘露薇木子美董路成“砍柴派”。人红是非多。伴随着柴静的新书热卖过100万册,各种争议是非也让一向低调的她俨然成为新年伊始最火热八卦人物。先是被某周刊爆出已婚消息,又被木子美揭秘隐私,还被同行闾丘露薇暗讽“不专业”,让整个“砍柴”事件持续发热。

前夜,闾丘露薇发表长微博,澄清自己并未暗讽过柴静,因为她根本不算是一位电视新闻记者,而是一位主持人。这厢还未消停,主持人董路昨日也加入了“砍柴”队伍,称看过她采访李阳的节目,完全hold不住。

  木子美深究柴静情史 详解“柴徽因”小三上位始末  董路曝柴静采访李阳惨败 闾丘露薇木子美加入“砍柴派”

砍柴派

闾丘露薇:我谈记者,她是主持人

20日晚,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称柴静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且批其“关注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安全讨巧,最终只是让其个人受益。

此文一出,立刻引发各方讨论。前日深夜,闾丘露薇发表长微博回应此事:“今天接到不少同行电话,在这里做一个回应,其实也是希望能够不被断章取义”。她表示,自己并没有“暗讽”柴静,且“同行不评论同行,是不成文的行规”,自己谈论的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而柴静的工作其实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并颇有深意地说了句,“如果大家认为柴静做的就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那也谈不上暗讽,是批评”。

闾丘露薇还强调,“柴静是一位成功的电视主持人,这得益于她工作的平台,还有一个为她量身定做的节目,还有一个以她为中心的工作团队。”

“不加v”:全靠编导包装

零绯闻、“央视最穷记者”、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要“失踪”一次,曾几何时,柴静被众人抬成“公知女神”。不过人们热爱女神也乐于推倒女神,如今“不加v”木子美就成了“砍柴派”头号人物,大曝其与现任丈夫赵嘉前情旧爱,尽毁其“女神”形象。

揭人隐私自然不道德,木子美随后转移火力,质疑其工作能力,称如今柴静在台前的表演,全靠其同事及闺蜜范铭的幕后包装。“柴静采访谁,问什么问题,说什么话,都是范铭设计的。那范铭为什么不出镜呢,因为她有柴静这样的听话、顺眼、能把词顺下来的二逼出镜演员。”“她以前有的样子只是电台小清新,现在呢,有了范铭的灵魂,她能演公知”。

董路:采访李阳惨败

昨日,主持人董路也在微博揭起了柴静的短,称其采访李阳的那期节目遭遇滑铁卢,在采访对象面前阵脚全面凌乱,“即便有后期精心补救,播出的节目也无法改变柴静在李阳面前惨败的事实”,“所以柴静是根本应付不了《谢天谢地你来啦》这样即兴表演节目的。论口才的能力,论忽悠的功夫,李阳都可以做柴静的导师。你知道表演是需要对手配合的,偏偏李阳不解风情”。

  董路曝柴静采访李阳惨败 闾丘露薇木子美加入“砍柴派”

挺柴派

其实在柴静的新书发布会上,大家就已看到了她的强大人脉,白岩松、崔永元、邱启明、张立宪、罗永浩、周云蓬、杨葵、陈晓卿等柴静的同事和好友,都前来捧场。而在此前的报道中,也提到了柴静和“公知老男人”的饭局,凭借好人缘和知性形象,她也被冠以“当代林徽因”形象。

周云蓬:嘲讽她者,不知林徽因是好女子

昨日,音乐人周云蓬忍不住在微博“大声支持柴静”。“嘲讽她是林徽因者,不知林是个美好的女子,潘金莲也很好但要自信,偏要求天下女都是潘金莲,自己才安心睡,何苦来?非典,电击网瘾少年,非法征地,报导者危险重重这是祭坛还是神坛?也盼望闾丘露薇来大陆电视台工作,实现她公正客观中性的新闻理想。”

张志安:接近真相,就是好记者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则认为柴静干的就是记者的活儿,“1、访谈新闻当事人,确是记者的活儿;2、人物访谈多关注内心世界,可与纸媒调查报道相呼应,不必以调查报道的旨趣来要求人物访谈;3、《看见》有纪录片也有人物访谈,定位相对多元,难以只用新闻的标准来评判;4、呈现事实、接近真相,就是好记者,不论重点在人、事或体制。”

当事人

任你爆料挖坑,柴静就是不接招

对于这一个月来的各种猜测争议,柴静至今不愿回应,她安静地按照计划,飞往广州、西安等城市,签售新书,在博客上写采访笔记,探讨最近的节目《兰考弃儿》出现的问题,以“记者”身份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业务技能。

相比好友们的急忙挡驾、痛斥谣言,柴静太镇定了,她只在新书首发会上以一句“我不会去理会,这些并不重要。我连辟谣的时间都没有”,四两拨千斤。身陷八卦漩涡的她,至少在外界看来,从来没有慌张失措。

路人

网友疑惑:这是在炒作新书吗?

面对这些流言,对喜欢柴静的人似乎并不造成什么影响,认为柴静和闾丘露薇本就是两种风格,谈不上谁好谁坏。对于柴静身后的“团队”,有网友认为很多电视团队的工作都是由一个人来体现,“很多时候,策划+编导+主持人一起做了其他媒体记者的工作。柴静是我最爱的媒体人之一,包容、温暖、坚韧,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安静的力量”。

也有不少网友支持闾丘露薇的观点。“记者不是心灵鸡汤。记者讲究的是客观公正真实,可能这种客观的眼光会让人觉得冰冷,但也好过以身代入的心灵鸡汤,误导读者,一叶障目。这是操守和原则问题,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看过柴静的几期节目,先有结论,再问话找所谓的依据,典型的'散文型小女生’风格,逻辑混乱;没有原因,不敢或者不会。”

中立派则认为柴静不过是一位“文艺范儿比较浓的新闻人”。还有怀疑派开始质疑起这一系列“砍柴”事件的缘由,“这一次柴静的新书发布太高调了,不知是人红引来了是非,还是是非从另一方面促成了新书大卖?”

三 : 璐璐公主

  多年前,有一个国家里有一个美若天仙的公主。她叫璐璐!她是一个既美丽又善良而又喜欢冒险的公主。

  有一次,她在森林里散步,突然看见一个猎人拿弓、箭,正瞄准一只在逃命小鹿,立刻叫他住手,那人见是公主,连忙跑掉了。

  公主连忙去看小鹿受伤没,这时小鹿说:“谢谢你刚才救我一命!”公主惊呆了,问:“请问刚才是你在说话吗?”小鹿回答道:“是我在说话,我原本是一位王子,被邪恶的布儒斯变成了小鹿,你愿意帮我解除魔法吗?”公主回答道:“我很乐意帮忙!”我们必须去‘魔法森林”里找那儿的守护神,璐璐公主答应了……

  他们到了“魔法森林”后。看见一位既美丽又活泼的少女在一棵很大很古老的树下和一群小动物玩耍,璐璐公主走了过去,向那位少女打听道:“您好!请问您知道这座森林的‘守护神’是哪一位吗?”“您好!我叫琪琪!我就是座森林的‘守护神’,你找我有事吗?”少女说道。“我想让您帮一个忙。”璐璐公主说道,“是什么忙?”琪琪问道。“请问怎样才能解除魔法?”璐璐公主问道。“前面有座魔鬼山,打败里面的魔鬼王,才能破解魔法。”琪琪回答道。“谢谢您。”璐璐公主说道。“不客气!”琪琪和璐璐公主告别了……。

  他们到了魔鬼山,发现魔鬼正在休息,身边还有几位虫子卫兵正在玩游戏,趁机摘了几片菜叶,吹到了好远的地方,几只虫子看到了,忙去追菜叶,公主趁此机会用刀刺进了魔鬼的心脏,就在这时小鹿变成了一位英俊萧洒的王子,王子对她说“谢谢你救了我,你愿意和我结婚吗?”璐璐公主答应了。

  就这样,他们回王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

 

    江口中心小学四年级:贺琪瑶

本文标题:央视主持人柴璐老公-柴璐老公是谁 柴璐个人资料照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825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