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繁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发布时间:2018-02-17 所属栏目:情感随笔

一 :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现状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们。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内容大都“假大空”,或编造、或移植、或抄袭。为什么学生在写作时想不起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亲耳所闻的活生生的素材?为什么学生在写作时无法开阔思路、放开手脚?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学生对现实生活不够留意,尽管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但他们不懂得去观察、去积累、去鉴别、去摘选,反而让那些丰富鲜活的写作素材悄悄地从身边溜走了。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沈大安对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中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精彩,才能汲取源头活水。如何引导学生从那些“假大空”题材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身便是我们亟需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小学高段写作素材积累的一些策略。
一、 作前准备――“情动而辞发”
习作教学中导写课和评改课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课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写作素材准备充分了,会对学生习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的主题为“爱”。为了防止滥俗的文章出现,我罗列出必须“堵”的题材:生病、考砸、过生日、借文具、让座等等。结果统计全班的作文,选材上重复的不多,33篇习作中有22个选材,其中有几篇确实是来自生活中真实的小事,比如忘带课本了,家长冒着严寒送过来;妈妈每天奔波20多公里接送孩子;手骨折后得到了同学的帮助;亲人去世后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关爱等。这些事我都亲眼所见,绝对真实。但绝大多数的作文无论选材还是描写上存在较多虚假的成分。
1.迷路题材的最多,共5篇。除一篇我能确定真实之外,其他的真假难辨,似乎若不是好心人的帮助,我们班差点就出了一批“流浪的小孩”。有几篇情节还被编得跌宕起伏,令我胆战心惊。有一学生写道:“他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迷路后,一位好心的叔叔把他带到了繁华大街上最破旧的一间房子里……”这个情节令我不由浮想联翩,这位大叔怎么就这么像“灰太狼”呢?
2.借伞2篇,送伞3篇。如果当初没有堵得及时的话,应该会更多。看来2012年杭城的雨水确实是多了点啊。
3.妈妈“说谎”3篇。不是没吃鸡蛋说吃了,就是洗衣服说不冷。妈妈说的谎话也是千篇一律,明显是对作文范文的再复写。
4.冬天深夜洗衣服2篇。这两位学生我都去家访过,家境都不差,不至于非要在大冬天半夜三更偷偷起来洗衣服吧,就算要洗,为何不用温水和手套?非要把手指冻得跟“胡萝卜”似的。
5.最具戏剧效果的是1篇写父亲晚上帮孩子买吃的。小作者为了增加戏剧性,特地选择了一个下着瓢泼大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突发奇想要喝“鸡汤”。明明从家里出发,爸爸偏偏不带雨伞,结果“全身湿透了,身体不住地发抖,衣服里装满了雨水,像一个拆开了的水袋,头发像洗过了一样,不住地滴水,鞋子里都有水,活像一只落汤鸡”。他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达到效果,又补充道:“听爸爸说,他一出家门,刺骨的寒风冷得他瑟瑟发抖,但他仍然没有退缩,在中途又遇上了大风,吹得树叶满天飞,但他扶着墙继续走,终于到了餐厅,买下了这碗鸡汤。”
在作文指导的时候,为了防止千篇一律题材的出现,我们通常会采取“堵”的方式,但一味地“堵”,“堵”得太厉害,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更会让学生对自己的选材失去信心。所以在“堵”的同时,还要运用“导”,帮助学生疏导出一条通路来。
就如上述的失败案例,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找不到合适的题材,不是因为生活中缺少爱,而是缺少了发现爱的眼睛。学生们对生活的观察太少了,在他们心目中爱一定是要惊天动地,因而把那些细水长流的爱忽略了。
我进行了调整,给学生一个星期时间好好观察生活,每天写一个小片段,把这一天里最能感受到关爱的小事写下来,培养的就是学生从平凡生活中找出合适的写作素材的能力。最后将这个星期里找到的最合适的题材扩写成大作文。
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选取的材料越来越有意思,他们不仅能从生活中发现爱,而且能理解爱了,有些他们曾经并不认为是爱的,现在也能从中感受到爱了。比如父母的批评。备课组里的老师们也每天进行着交流,并把发现的好的素材及时反馈给学生们,让他们知道尽管这些事例非常小,但这就是爱,要善于发现那些别人发现不了的事情。
在习作前给学生一段积累素材的时间,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下面这则案例: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描写美丽的校园,按理说这样的作文题材是固定的,并不存在“无米下锅”的问题。但是2013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晚,等啊盼啊,校园里依然凉风瑟瑟。虽然春风吹不进校园,但我们也不能闲着,于是在进行本单元教学的最初,我让学生摘录有关春天景色的好词好句,今天积累写树的句子,明天摘抄写花的段落,后天收集描写天气的短语,大后天背诵描绘春景的诗歌……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学生们虽然还达不到出口成章的境界,但是头脑里早已充满了春的气息,吐出的话语中或多或少会蕴含着春天的味道了吧。接下来的一周,我让学生们每天利用吃完午饭后的十分钟,到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踪迹。说实话,那时候的天气是阴冷的,学生们裹着厚厚的冬衣,而校园正在整修,花坛里的花草都不见了踪影。在我担心学生们找不到春天的时候,学生们的小练笔却令我惊喜。他们从光秃秃的泥地里发现了小草的嫩芽,从干枯的树枝间发现了新生的叶片,从石头缝里发现了小野花,他们还发现了风变得柔和了,云变得柔软了。有些学生即使苦苦找了一圈也一无所获,他们却在小练笔中抒发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想象。一周的观察与练笔,让学生们找到了那把通往春天的金钥匙。
在每一次写大作文之前,可适当给学生观察的时间和机会,可配合习作的主题做一些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也往往是想不出合适的题材,如果平时就给足观察的时间,到时候就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了。因此习作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作前准备,其实就是有目的地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而小学生缺乏主动积累素材的意识,需要教师适时地提醒与帮助,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开阔视野、积累有用素材。把生活中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触摸到的、品尝到的、耳闻目睹到的新鲜事物,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积累素材,可以加强记忆,如果不及时将素材记录下来,时间一长,也就模糊、淡忘了。获取、积累的材料越多,作文时对材料进行优选、筛选的余地才越大。如果脑海空旷如野,作文时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材料可选。
二、 随时记录――“大珠小珠落玉盘”
然而,如果是考试时的作文,就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准备时间,学生很难在短短的时间里找到合适的题材,于是纷纷搜肠刮肚,从作文书里去寻找可套用的内容,由于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的内容往往“假大空”。其实小学生相比于成年人,虽然生活圈子单纯,生活阅历简单,但“每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他们仍有自己的一个无限广阔、绚丽多彩的生活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形形色色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引导他们养成注意观察生活的兴趣和习惯罢了。在学校里每一次听课、每一次考试、每一次比赛、每一次争辩、每一次兴趣活动、每一次科学实验,在家里和父母的每一次相处,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都会引起他们高兴、惊奇、悲伤、生气等不同的情绪。这些鲜活的素材如果能加以利用,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我们的学生总是要找那些新奇的或者“高大全”的事例,往往不知道这些平凡的事例都是可以用到作文里的。教师有时候转变一下评价的方法,鼓励能从生活中找出微小事例来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视角就会发生改变。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因此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就让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不一定每天都要长篇大论,但每天把一些觉得有趣或者触动内心的事情记下来,日积月累,就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于是,我进行了“微日记”的尝试。
一天,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个日记本,提出了写微日记的具体要求:字数不限,但必须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心情五大要素。每天至少写一篇。必须写发生的真实事情。我还在黑板上开辟了一块微日记排行榜,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记录下每天通过的微日记的总篇数。每个星期优胜的小组有特别的奖励。学生的积极性突然就被激发了。
一开始,有些学生摸不到要诀,不知道写什么,记下来的内容比较生硬。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学生开始从平凡的一天中寻找各种各样有趣的小事件。加入小组的竞争之后,虽然我的要求是一天一篇,为了赢得每周的胜利,每个小组都卯足了劲,有些组长还带头煞有介事地分配好任务,争取以量取胜。有几个学生一天就能写出十几篇,而最高记录达到了一天30篇!
在有量的保证之后,我开始寻求质的飞跃。不定期的微日记交流会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先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微日记,再推荐好文章全班交流,学生喜欢的往往是那些身边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微日记,大家会心的微笑潜移默化地告诉了学生写作选材必须关注身边的事,关注自己的真实生活,“我手写我心”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在写微日记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在写作兴趣上的明显变化。以前一提到写作文就叫苦不迭,现在开始自觉写作了。为了取胜,为了多写几篇,他们将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自己的一天生活中,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觉前,以前绞尽脑汁都不知道写什么,现在随手就能抓起一大把。把所经历的、所观察的、所思考的一个个瞬间记录下来,那一个个事件虽然很小,但生动有趣,极其真实地表现出了当时一瞬间的心情。有些特别高明的学生不仅抓住了细小的事情,而且学会了把一件事情拆开来,各找一个点,分成几篇写,这无异于大师手笔!
学生写作文有两怕:一怕找不到题材,二怕写篇幅长的作文。但是微日记的篇幅字数由自己决定,消除了学生对字数的恐惧,不强调篇章的完整,也不强调字斟句酌,将心之所想、意之所向达成即可,学生写着轻松自如,老师批着也自然欣喜。再者,微日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发现其实精彩就在自己的身边,以前被他们忽视的一个个瞬间也能呈现不一样的精彩。经过日积月累,学生便拥有了一个素材库,里面珍藏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真实的生活场景,到写作时,这些素材便会不断地“跳”出来。
小学生并不明白写作的根本意义,他们所做的只是为了遵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而费时费力的作文是他们最不喜欢做的作业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让学生尝到写作的甜头。我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便是让学生之间有所牵制,让学生能较为自觉自愿地完成这项任务。同时神秘大奖的诱惑也让学生对获得第一充满了期待,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他们便愿意全心全力地达成目标了。当然,我觉得这只是个外在刺激,如何将写作内化为自身的需求,这是个任重而道远的研究课题。
三、 返璞归真――“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位作家曾指出:“如果用两个字概括作文的成败,便是‘真’与‘假’二字。”“真实”的确是作文成功的第一要义。在写作素材的选择上,首先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即写作必须负载真实的信息,必须有真实的信息输出,要为真情而写作,抒发真情实感。小学生处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极少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骚扰,内心世界非常纯净,可以写出真实干净的作文来。小学生的作文应该描绘亲身经历,表达出内心深处的东西。
我曾经为学生选择的那些大而空的题材而烦恼过;曾经为学生的瞎编滥造而无奈过;也曾经为学生抄袭作文书而大发雷霆过。后来想想,他们选择大而空的题材,是因为不知道分辨题材的优劣;他们瞎编滥造,是因为提起笔来不知如何下手;他们抄袭作文,是因为写作文实在太枯燥太伤脑筋了。所以,为了让学生在作文里说真话,必须让他们写真事。而真事的来源,便是日常的生活。于是,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这个学期,我对每星期一篇周记的选材有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写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不能写校外,必须真实,必要时还得“供出”证明人。此项规则一出,不出所料,孩子们一片唉声叹气:本来能写的题材就少,现在这么一限制,无异于硬生生砍去了一半的材料!但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写真事的习惯,我还是忍着痛“割爱”了。
第一周的周记果然有了惊喜,有些学生的选材立刻变得充满生活气息了。有写上课风波的,有写下课游戏的,有写同学间的小摩擦的,有写班队课的,有写放学后被留堂的,有写犯错被请家长的,每件事情都很真实,生动再现了校园生活的场景。当然问题也不少,学生选取最多的是课堂,而大多就是把整个课堂情景再现,如记账般没有趣味。原本有趣的课堂,诸如美术课的手工制作、体育课上的竞赛、班队课上的游戏,由于学生在写作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突出重点,读之令人索然无味。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周五开展了一次“周记赏析会”,表扬了那些比较好的选材,并朗读了特别优秀的几篇周记,让学生自己点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选材的切入点可以很小,比如写班队课,不必写整节课做了些什么,也不必写其中一个小品演了些什么,只需写出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某一个细节即可,当然如果能把当时某一个瞬间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那就是大师手笔了。于是,便有学生心领神会,立刻完成一篇描写班队课上演员忘词的周记,他对演员忘词之时的表情、动作以及观众们的反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生动再现了那令人忍俊不禁的场景。
经过一段时间的“威逼利诱”,学生们偶尔冒出的想偷懒、想造假的小火苗终于被我一一扑灭了,翻开那一篇篇周记,扑面而来的是亲切自然的“真实”味道。
几个星期的周记,学生们确实不再胡编和抄袭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选材的空间和时间减少了一大半,学生选材面必然遭遇到了“瓶颈”。在学生看来,一个星期在学校里短短的五天时间内,不是上课就是下课,而让学生觉得有趣的课不过是美术、科学、体育这些能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那些正儿八经的课总是平淡无奇,哪能凑齐600字的作文呢?下课除了几个玩腻了的游戏之外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了。于是这几个星期的周记要么选材出奇地一致,比如上了一节公开课,比如体育课上的足球比赛等等,要么就干脆将上个星期“周记赏析会”上听过的优秀习作改头换面,变成这个星期的周记,反正每个星期经历的事情都差不多。选材是真实了,但是趣味性却少了很多。
当务之急便是在“节流”之后,如何“开源(www.61k.com]”,让学生有更多可以选择的题材。一开始,我在每周五的“周记赏析会”中增加了一项内容,让学生回顾这一周,说说哪些事件可以当作周记的题材,然后再让学生判断这些选材的优劣。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拓宽了很多,在相互启发下,有些他们自己并没有关注过的事件被提醒、被强化了,自然周记的选材就丰富起来了。
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这样的赏析会的时间和次数都是有限的,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学生的记忆之门无法完全打开,很多有意思的瞬间还是与他们失之交臂了。因此,素材积累必不可少。每天必写的“微日记”便派上了用场。微日记记录下的是一幕幕真实的生活场景,有了“微日记”的铺垫,学生可以从中自由选取最最喜欢的题材,把它们变成一篇篇长作文。而且学生为了多写几篇微日记,往往把一件事分成几个片段写,并且撷取的是一件事情中最有意思的瞬间,这也教会了学生选材可以很小,但情节必须有趣味。
人之初,性本“真”。孩子的内心是最为纯洁、真实的,可是现在我们学生的很多作文却看不到真实的影子,选材陈旧,千人一面,内容空洞,很难发现新鲜的东西,缺乏真情实感。我认为首先不是学生不愿意选取真实的材料,而是我们通常采用的命题作文让他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生怕一不小心就选错了素材,写不出令老师和家长满意的作文来。我对周记选材内容的规定,看似强制不合理,为的却是逼着学生们去寻找生活中真实的事件,让写真事、说真话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他们脑海里便存满了充满新鲜味儿的素材,写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再者,只有求真的作文才能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生活才是习作的源头活水。学生在一开始可能觉得翻翻作文书,随便模仿一下,或者仅凭想象胡编一篇文章不用费脑力,比较轻松,但是一段时间后,便会发现这种写文章的方法十分无趣,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写作的兴趣。而让学生写真事,积累真实素材,便能使他们拥有一大笔真实鲜活的第一手素材。生活是千姿百态的,真实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有,小学生在观察时难以选准观察生活的切入点,而且观察不能持久。教师与其时刻提醒他们细心观察,不如帮他们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帮助他们寻找观察点。在周记指导中时刻提醒他们选取真实的材料,便是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积累习作素材,以丰富见闻,形成个人独特的感受,从而达到学生习作有话可写并充满儿童情趣,最终内化为自身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总之,掌握了第一手真实的素材,坚持“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便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 繁华落尽,平淡归真

文/夏雨天

时光清浅,岁月悠悠,晃眼已过24个春秋。带走青涩,留下的是时光和经历馈赠的成熟及沉淀。

回首漫漫人生路,彷徨过,跌倒过,哭过,笑过,也痛过。有无奈,有伤感,有愤怒⋯⋯

从开始的喋喋不休到后面的安然面对,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自己酿下的苦果就该自己尝。你一笑似乎整个世界都明媚了,你一哭整片天空都感觉阴暗下来。但那只是表现于脸上,若不诉说始终微笑,谁能知道你的心早已千疮百孔,伤口又到底溃烂到何种地步?

生活就是这样,越长大越明白幸福其实就像水中游鱼,冷暖自知。没有谁能够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我们都在这样的现实中习惯微笑着跟对方说:我没事!

越来越不喜欢闹腾喧嚣的地方,ktv的吵杂,东门街的人挤人让我自始远而敬之。喜欢安静,在闲暇的午后可以在一个咖啡厅的角落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下午一个人,静谧时光,独享心境。又或是换上舒服的帆布鞋,拿上微单亦或只是手机,在住的近处选一处林荫小道,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三三两两盛开的花儿,有着蓝天和白云,有近水亦或远山,这种地方漫步独走,在美好的物景旁举起相机随意的按下快门,捕捉自己喜欢的那份安然和静美,就这样定格在一瞬间。(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有三三两两好友相伴,即使独自一人也享受其乐。

你看,在工作之余其实我们可以活的比现实中轻松,不是吗?为何要每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曾经说:该玩就玩个痛快,该学就学个踏实。工作的时候认认真真,放假的时候就该轻轻松松。放宽心,你会发现,其实生活不止是苟且,应该还有诗和远方。

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风雨雨,看着人来要走。细数流年,几多欢喜几多愁。

厌倦了凡尘中的尔虞我诈,也厌倦了匆匆忙忙的两点一线,只觉得人生其实不必太刻意追求拥有多好的物质生活,在每个平淡的日子里,能安安稳稳地度过每一个晨起暮落的安详时光,便是无上的幸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该来的来,该走的走,给一份清浅给时光,留一份安然给自己。繁华落尽,平淡归真。

夜深人静,键盘轻敲如水,长长舒口气,轻轻跟自己道声晚安。

三 :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元朝 元好问《论诗三十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译文】 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

【出典】 元朝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其四

注:

1、 《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 未害渊明是晋人。

2、注释:

天然:形容诗的语言平易,自然天成。

豪华:指华丽的词藻。

真淳:真实淳朴。



3、译文:

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4、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5、这首诗是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两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不假修饰,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是元好问心仪的诗的最高境界。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田园居》等都体现了陶渊明崇尚自然的人生旨趣和艺术特征。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两句表明,虽然陶渊明高卧南窗,向往古代,但他并不超脱,还是运用自然平淡的文笔反映了晋代的现实。这个观点深刻指出,陶渊明与晋代现实的联系并未超脱于现实之外。



6、“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艺术作品让人体味到独特的生命魅力,文学素养的提升需具“返璞归真”的意识。

近来闲暇时总喜欢读读《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这首词曲,交织着一种思,一种惘,一种人世内心所潜伏的挣扎。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归以及漂泊的游子,展现出一幅以淡寓浓的画卷。用简单的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现出绚烂多彩的效果,宛如一幅淡雅不凡的国画。执月光做笺,以流水为墨,简明的文字中蕴涵着深厚的韵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江南春夜中,我仿佛看到了江边树影摇曳,那不胜温柔缱绻的月色,透露了企盼,眷恋着浓重,酿就亘古忧郁,石山隔着潇湘渡,涯角无对,长路漫漫,高月如皎,几人如愿踏月而归?怪不得总喜欢品味这“以孤篇压倒全唐”的三十六句……

光阴易逝,在过去岁月中,已经留下了挺多的失落,之后的日子呢?我想,活出淳朴的自己,不再碌碌无为。喜欢中国古代的一些女词人,如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苏小妹,近代的如丁玲、冰心、林徽因、张爱玲、杨绛,即使她们红颜随时光流逝,但秉持真性情,活出本真,也不枉此生了。平凡的我会在文字里、会在生活中升华自己的所感、所悟。



7、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大师级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文学具有原创性。我这么一说,你的心中一定浮现出很多很多的名字,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后人能够对他们不断地进行回归和反省。从而他们的很多思想能够成为民族的精神的源泉,隐藏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孔子——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屈原——用生命向祖国殉难;李白——洒脱、乐观、旷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得。肯定有人想到陶渊明。陶渊明思想具有原创性的意义在哪里?

陶渊明——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李白: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白居易:常爱涛彭泽,文思何(多么)高玄。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到达)其微。陶渊明的思想的原创性就在于他是中国士大夫在失意和厌倦官场之时的精神归宿。他用他的诗歌用他的性灵用他的良知在精神世界树立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当任何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坎坷颠簸甚至要放弃自己人生的时候,他可以到这里来寻找一个温暖的归巢,重新寻找他人生的价值。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我希望你们的人生毫无波折,但即使有了也没有关系,还有这样一面崭新的旗帜摆在这里,让我们回归新的人生价值。

陶渊明的文学上的原创性在哪里呢?

晋朝崇尚繁华之风、绚烂之风,但是陶渊明的诗根本不是这样。他创立了一种非常质朴的冲淡的艺术境界。从那以后,诗人们艺术家们就觉得繁华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繁华落尽之后的平淡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就像齐白石的画。从此以后,中国的艺术就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了。因此,最漂亮的文章是天然的文章,叫“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我们的写作应该是越来越有深度,在你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你可以阐述文化艺术各方面的东西,这样你的文章就有深度了。人们怎样评价他的文章呢?

清人沈德潜:陶诗胸次(意境)浩然。王右丞(维)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7、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多少次我们埋怨孩子不会抒情议论,我们想过没有: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情可以抒、没有感受可以议!做器,有一种境界叫大巧若拙;做人,有一种境界叫大智若愚;作文呢?何尝不是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8、因为完美,我们在日常选择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攀龙附凤的从众心理。“我希望找一个漂亮的老婆”,“我希望自己能嫁给一个有钱人”,“我希望自己能找一个体面的工作”。我老婆很漂亮,我老公很有钱,我工作很体面,别人会很羡慕我。也许你身边的朋友有的会羡慕你,有的会因为你的幸福而恭维你。但你自己觉得自己幸福吗?因为完美,我们忘了自己。

美国作家富兰克林写过一篇散文,叫《哨子》,告诫人们不要为了并不重要的东西而付出太高的代价。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完美,而忘记了完美背后的目的,“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抛开浮华,认清工作和生活的本真,解放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加自由、舒畅、幸福吧。



9、这里是大写的三个字--南北朝。可是这里又是多么美妙的世界,中国的写意文化在这里滥觞,中国的说话艺术在这里绽放。任何研究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的人都无法回避这个光芒四射的智慧气场。他们不屑于一切造作的文化形态,他们使人类的心灵天地第一次如此的贴近自然。他们无所顾及,跳脱飞扬,世俗的眼光在他们的天堂里是那么的渺小和卑琐。一向对元好问的所谓“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不以为然,既然你有才华,就应该让它无限的释放,就象那黑夜里的礼花,烈火中的凤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然是如此的短暂,那还不如给后人留下一个难以企及的天堂。

就是那在战场上沾满鲜血,急于事功的枭雄们也不禁被这种恒久的美丽所感染,更何况他们中间有些人物本身就是文采斐然的大学者。东晋的刘琨为石勒所围,虑不得脱,夜上城,吹萧一首,那一晚,白衣飘飘,那一晚,阴风怒号,城下胡人闻,无不循草木,思故里而悲,翌日,为之散,城围解。本是生存的困境,却由此完成了经典的升级,美学的超越,这恐怕在历史上还不多见。



10、初见。文字是一件华美的衣裳,遮蔽着作家的躯体,看不见内容看不见延伸至何处。沉醉在文字编织起的图画中,有时能够看见作者在其中怡然自得,有时看见丢失的自己,在那一片无法命名的地方如愿的飞起来。对于不善绘画的自己来说,文字是莫大的安慰。因为它是一场旅行,它可以创造出一切场景。遨游在精神的世界里,给现实以慰藉。与音乐和绘画并列地站在现实与理想的交界,带领人们去敲开那扇大门,然后走进去说:“我看不见自己,却能看见你。”

那些华丽辞藻堆起了我们的年少,活在它编织起的天空下渐渐长大。为我们年少时的所有轻狂偏激与做作保留了一份安生之地。

通过文字,我们了解着世界。长大以后,发现是世界通过文字在了解着我们。我们彼此间用这种最直白的方式传达着信息便创造着奇迹,文字原来是一种借以表达的工具。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文字的魅力,源自其非凡的思维与新颖的语言方式。其实在表面的繁华之下,揭开可以看见肥硕的果实那才是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创造是为心灵寻一片家园或是墓地。敬重文字的人用其表达着自己释放着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思维的演变被记录在文字的背后在时光中刻出道道斑痕,终究回到自己的家园安神憩息,生命中本该为这些匆匆而过却留下精髓的的东西精心安置;亵渎文字的人用其来构造自己的脸面用于取悦他人或是获取利益。文字足以神奇到去编织你想要的世界。

我对文字的疼惜源于对自己的尊重。是自己生命中经过的一部分被折合成文字的形式来保存,我珍惜这自己笔下的每一个字,因为它是来自灵魂。

然后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有自己。在文字的历程中,告别青涩便是走出那个为自己编造的世界,放开去感受世界去为国家人民和自然服务。文字是一种用以服务他人的工具,它展现人间百态,它传递人间真情,它震撼人们内心。这是文字所具有的气势。抛下我们浮躁的华丽便应走向文字的大气磅礴,走向为社会服务的青年时期。

有温情便也有中伤。文字有时用于互相伤害,然而最重要的是,在面对伤害的时候,文字是一把武器,是鲁迅的剑。沉稳而不失风度,有力而不见其形。鲁迅用其痛快地指刺着敌人的丑恶嘴脸,为国民不动声色地出了一口恶气。

文字的全部力量都来自于灵魂。是由于灵魂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文字在空气中飞扬,是文字的飞扬将相通的灵魂牵连在一起。灵魂是最大的精神支柱,是由于来自人心的这份力量赋予了文字这份魅力,又是这份魅力牵引了更多人的灵魂。所以文字传递着无数人的思维和梦想,正如中华民族的生命之火生生不息。

我们在运用文字的同时不妨多去了解她一下,或是问问自己,她究竟站在生命中的什么位置,她对自己起到怎样的作用。

时而她就像女人的暗自沉吟,时而又像男人简洁而深沉的小叙。她是一种语言,附带着每个人迥然不同的语气,用不同的灵魂操纵拼凑起不一样的文字。

我们需要豪言壮语,亦需要软言细语;我们需要华丽辞藻,也需要慷慨激昂;我们需要用文字来解乏,也需要用文字来战斗。

当时光将历史蒙上尘埃的时候,古老的中国还有贯穿古今的文字在熠熠生辉,还有她在传递着千百年来的智慧与光芒。文字的魅力飞扬与强大作用在人们心中最不经意的地方遍地发芽。无暇思索没有她的地方,世界会怎样。

对于文字的不离不弃,是来自灵魂的。



11、都市,有时闷的让人想逃脱。

前些天在书上看到了这句话:“岁月浮生若水,抛弃一切,追求真正的自我完美。”后面还附上了一首诗,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是元好问评论陶渊明诗作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它出落芳美,耐人寻味。

一个朋友,在电视台工作,每天工作很忙很累,他的人缘也是出奇的好。有一次上网看他的博客里有这么一句话:“生活好累,真想有十分钟的安静和自在,就算代价是一切奢华。”我很疑惑,他的生活很滋润,不缺吃不缺穿,还可以天天逛高级商品店,这样的生活,舍得抛弃吗?他只说,城市人过于追求荣华,不屑于消停的时光,在这样的人群中,总觉得有压力。我顿悟,原来是这样。都市的霓虹灯下,有太多的冷暖不知,悲欢离合,空气都使人感到压抑,人们匆忙闪过,坐上公车,坐上地铁,各自撑着各自的伞走在各自的天空下。她们追求奢美,为了赚钱不断追求着,那种崇高无尚的奢华生活。可是,他们可曾知道,淳朴,优雅的乡间小路已经模糊了,成为黑暗中的唯一亮点。在小巷中每个人搬出小板凳坐下聊天,在夏天的夜晚用扇子扇着风,大家一起吃着西瓜……这些琐碎的场景渐渐被人淡忘。有人感到孤独,感到空洞,感到自己的感情不再真挚,最初的美好也烟消云散……

个人喜欢林清玄的文章,清新脱俗,高雅大方,自然天成,没有鲜丽浮华的修饰,没有繁花似锦的文字,他只是个作家,一个普通的却有特别的作家。他的心灵纯净,读他的文章,就像在品一壶真淳浓美的茶,香味久之不去。

城市的美丽是国家发展的象征。但在闪烁的霓虹下,我们时不时地需要脱下金色的外套,躺在微风吹过的草坪上看着天空,将自己最纯净的心灵保留,不要在繁华中迷失了方向,因为终有一天会如诗中所说:繁华落尽见真淳,当所有繁华落尽时,人们的心灵回到真淳的起步,就是一种自我升华了。



12、香薰灯微弱的灯光犹如昨日黄花,明了又灭了,灭了又明了。这样的色彩是我喜欢的,正如此刻的心情。

打开电脑想要潇洒的记录下今天参加朋友婚礼的感想所知,可敲落于空白的屏幕之上时,从心底涌出的却是酸软和无力。已经有段时间没记录动笔了,各种文字都好像与我开始有了隔阂。正如那些潜水者,一口气憋在心里太久了,会有些迷茫,有一种想深深呼吸的强烈愿望,可浮上了水面,却发现呼吸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一切,繁华落尽。

看惯浮华尽是迷离,于是在记事本里牢牢的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来时时提点自己:“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这是出自金·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评论陶渊明的诗。第一句称其选言造语风格省净、不假词采,淡泊平和中具有甭新明丽的面目。第二句就其性情的抒发表达,真淳朴实,毫无虚情矫作之态。

自叹自己永远也达不陶公那样的境界,但在心里却日日感知繁华是永无止境的,以后越来越繁华,繁华永远无法满足人的欲望,到头来人还是要追求深层次的内心,那些都是最真最纯的。

曾一度钟爱在人来人往中标志异新,以此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以此让世人对自己倾慕不已,那种被人捧在手心里呵护的骄傲让人乐不思蜀。那种感觉就像在午夜升空的烟火绽放,一寸一寸迷失在绚丽的火花之中,燃烧再燃烧,让那样的光芒,那样的美霸占整个天空,似乎人生有此一刻,其它都是多余。

终究是年轻了一些的。瞬间的激情如潜水般涌现,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贪婪,却忽略了激情退却后是那样的寂寞。一丝丝,一点点,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因果。

只是,繁华落尽。

一次次想起去年秋天一个人躲在屋子里欣赏《似水年华》的恬淡与宁静,乌镇有着白墙灰瓦木楼横廊,穿行与此俨然用一双藏于无尽繁华背后的眼睛来看着那些,那些舟喧船闹,巷幽院静。手指底下几回反复摩梭那斑驳的石痕木纹,隐隐有繁华落尽,终究成空的心绪。不可否认对于江南的小镇,我有种浓浓的思念情结,于是常常在心底里勾勒着自己能够永远的生活在那个时空里,舍弃所有繁华穿行平淡的活着看天地潮起潮落。

有人说:心情是分季节的。那么繁华落尽见真纯的心情就是初春,虽然一切只是青绿,嫩生生的,经不起风雨,而我却愿意这样一辈子娇柔着-无视风雨、无视尘土、无视因果、无视世俗。一切宛如昨日,那聊聊些许字眼怎么也道不尽我真挚的心意,于是连轻叹都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痛快些的成全种种世间来回,只是舍不得心底难得冒出持久永亘的真爱与纯情。

昨夜行走海边,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坐在汽艇上我有种想要潜入海底去让身体能更轻松自在些的怪念头。我想,这样不屑世间种种的不悸或许会长一些,甚至再长一些,却不一定是永远。

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投入必会有回报,可唯独感情投放或许会没什么回报,但却是能得到足以安慰的精神愉悦,那会是一种吸引。而通常吸引的会给人添加些许伤痕,令人痛不堪言,可习惯了也就没有什么了。手边的茶有些冰冷,起身倒了去,再添上些开水,细细品味会暖至心底,就如重新暖一次人生暖一次生命一样。

当岁月流逝,所有流汗淌泪的日子都成过去。当种种苦涩已化为唇边云淡风清的一朵微笑时,或许那就是收获生命果实的时候了吧?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苦涩之所以可回甘,苦涩之中苦涩之后,之所以不乏甜美的感觉,那是因为我在尽心致兴的生活着;那是因为对于人生,我始终抱着俯仰无愧的缘故。

流星,飞走天空,可能只有一秒时的凝望。然而,这一瞥的光阴,已长久留在心底,正如“繁华落尽见真淳”。



13、在生活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干出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远大的理想,每个人都想活出一段精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想走过一程繁华似锦的人生旅途,每个人都想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个人,而当你栉风沐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轰轰烈烈的走过了人世的沧桑与繁华,不管你的事业成功与否,不管你的人生精彩还是黯然,不管你有没有追求到自己向往的幸福,当这一切尘埃落定,当繁华与喧嚣落下帷幕的时候,当你蓦然回首,你是否还是像当年那般壮怀激烈,我想这时你会小心翼翼的收起那么多珍贵的回忆与美好的情怀默默的珍藏。回眸岁月,往事钩沉,繁华落尽见真淳,经历了那么多世事的变迁之后也许你的人生才是更加真实的,这时流露的也才是你洗净铅华之后真实而朴素的情感,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四 : 繁华落尽是平真

2013年9月30日,我期待已久的国宴,终于如愿以偿,不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庄严和神圣。这种可以说倾尽天下之豪华的宴会,在轰轰烈烈中落下了帷幕。曲终人散,终归安静平淡!铅华洗尽,清水为妆,繁华落尽是平真!

由于回荷兰的航班是10月1号深夜12点多(确切是2号凌晨0:55分),还有一天空暇。上午,告别了一起来参加国宴的朋友后,经北京饭店保安先生介绍,去了附近的北海公园和大金丝胡同。我决定体验一下北京人的生活,一身休闲,素面朝天出了北京饭店,选择坐公交车出行,北京饭店到北海公园只需1元人民币车费。乘客很多,挤得像筷子插满了竹筒,北京的空气本来就不那么好,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点喘不过气来。

我又穿着高跟鞋,僵立站着,上下的乘客挤来挤去快把人压成了肉饼。对于并非养尊处优且走南闯北的我,不一会儿就被这拥挤不堪而又使人精神紧张的公交车折磨得腰酸背疼腿抽筋了。从豪华的宴会到坐1元人民币公交车,我深深体验到了天壤之别。

摇摇晃晃过了N个站终于到了北海公园。北海公园最引人瞩目是琼岛顶峰洁白如玉的白塔,在碧水蓝天绿荫拥簇间,巍峨壮美。由于一路的劳累很想坐游船去胡同,可是工作人员告诉我坐船以后还是要走到胡同那边,不如一路慢走一路观赏。

我采纳了他的建议,一路上,尽情饱览了公园湖光山色,碧波浩淼,帝王宫苑,殿宇寺院,亭台楼阁,游廊曲折,树木苍郁。北海公园既有皇家园林富丽堂皇,气势宏阔,庄严肃穆;又有江南园林婉约多姿,闲情逸趣的风韵。整个园林气象万千,浑然一体。可能是在国庆节期间吧,各种花坛也装扮的特别漂亮,赏心悦目!我拾阶登上白塔和永安寺处,居高临下,了望全城,顿感君临天下和帝王的霸气。白塔的简介刻在一汉白玉的碑上,我与之留了影。

不过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在公园里目睹了北京老百姓的平真生活!在公园里路边有叫卖棉花糖小贩,我花了5元钱买了一团,吃得黏满了嘴边,也勾起了我无限的童年乐趣。寻着不远处传来如泣如诉的歌声,公园一宽畅场地上,一中年歌者,正如痴如醉唱着《红尘情歌》,自得其乐;一位70多岁的老者随着音乐的节奏伴舞,自我陶醉着;还有一个小孩似懂非懂地鼓着掌。这个老、中、小和谐又有趣的组合,使我兴奋得像小孩子似的融入了其中。(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我问了老者是否可以合影留念?他乐呵呵答应了后就翩翩起舞与我合影。并高兴地说道:“我已经78岁了,要健康必须多唱歌跳舞。”。我衷心地祝愿老人家长命百岁!在去老胡同的途中还遇到一位老大爷正用一长笔蘸水在路面上书写曹植的《七步诗》。

我好奇而恭敬在旁边观看,他告诉我:“今年已经91岁了,人活在世上要健康就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宽容的态度,大家要团结相处,才会使明天更加美好!”是啊!我们每天在勾心斗角中绷着筋互相提防着紧张地生活,那怕是亲兄弟,为了个人利益也一样。叫人感慨万千!他也很乐意地与我合了影,并劝我说,照相不应该戴墨镜,照片要的就是真实。

来到了老胡同,我的脚已麻木得不听使唤了,于是就找了一位带游者,坐他的人力车可以轻松悠闲地观光。老胡同两旁都是四四方方如豆腐块一样的四合院接连一起的建筑物,灰砖青瓦,和我们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一样。据介绍:胡同是元朝的产物。古老胡同不仅是老皇城的文化载体,也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在大金丝胡同我细心触摸着历史的遗存和变迁,这里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也沉淀了好多历史的记忆!

经过大金丝胡同前海北沿No.15号,朱门紧闭。不得不提这里曾经是王菲与李亚鹏当年结婚的地方,如今桃花依旧人心全非,各奔东西。“我要的是一个家庭,你却注定是一个传奇,怀念十年中所有的美好时光。爱你如初,很遗憾。放手——是我为你所能做的。希望你现在是快乐的,我的高中女生。”李亚鹏语。一段轰轰烈烈的婚姻就此划下了句号!就如《红尘情歌》中唱的“轰轰烈烈的曾经相爱过,卿卿我我变成了传说。”而老胡同里清末宣统皇帝溥仪的生父监国摄王载沣的王府,现在已改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办工场所,物换星移,翻天覆地。深深感叹:“苍生一声笑,红尘涛涛,淘尽多少风流;沧海一声笑,尘世滔滔,多少浮沉随浪;苍天一声笑,世事难料,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所有繁华恰似灿烂的烟花,仅仅一时绚丽而已!一切前尘现事都将湮没在历史中。

五 : 芳华落尽不见你

春夏秋冬

默默循环静静流过

每天站在同一个地方

看尽花开花落

注视着你离开的方向

看到眼睛承受不了疲惫(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希望你快回到我身边

等了很久

盼了很久

看见花儿开了又谢了

你依然没有在我的视野

唯一的联系方式突然也断了

不放弃

芳华也已逝去

不在盼你归

你已经不会再出现

泪滑落

不见你

本文标题:繁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621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