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孔孟论学习-孔孟论学习

发布时间:2018-01-24 所属栏目:孔孟论学习原文及翻译

一 : 孔孟论学习

第十三则:解释词语:

尽 :

于:

二三策 :

至 :

仁 :

流 : 首先孟子以“天下;然后又以“奕。(www.61k.com) 的道理。

孔孟论学习 孔孟论学习

杵 :

句意:

这一则孟子举《尚书》中《武成》的例子告诉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书中的记载,说明 在学习中不要 ,要有 。(www.61k.com]

三、质疑解难:

1、以上几则孟子的语录分别从哪几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总结:学了这几则语录之后,你有何收获?请简要谈谈。

2、《论语》的议论方式与《孟子》有什么不同?

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四、巩固检测:

1、在这四则语录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解释: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2、出自这四则语录的成语有:

五、板书设计: <孔孟论学习

读译 背 经验体会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完成学案。

孔孟论学习 孔孟论学习

七、教学反思:

字词掌握可以,文意疏通不错,学案完成不好。[www.61k.com)

二 : 孔孟论学习

七.孔孟论学习

11月15日

蒋艳霞

滕州市柴胡店中学精读课文

孔孟论学习

(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将课文至少诵读三遍,抄写一遍。

2.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孟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孟子》的主要内容。(可参考助学)

3.查阅工具书,参照注释,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4.提出疑难问题。

相关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4、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

5、背诵并默写全文。

评价任务:

1. 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

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解疑,走近孔孟。

2. 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

探讨解疑。

3. 学生要做到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4. 能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讲“诸子百家”时,常提到“孔孟”二人,这里的“孔”,指“孔子”,“孟”就是“孟子”,大家对孔子孟子知道多少?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孟子、《孟子》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南宋时,朱熹把它《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被

后世人尊称“亚圣”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对于这样的儒家学派的大师,你又知晓哪些流传千古的精辟言论呢?

生七嘴八舌议起来??他们的这些言论代表着他们怎样的学习和人生态度?让我们走近孔子、孟子,去品读《孔孟论学习》。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4、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

5、背诵并默写全文。

三、初读课文,疏通句意

1.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

第一遍,边读边看注释,边标(字音)画(重点)。

第二遍,正确、流利。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纠正字音,然后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音?

教师出示生字词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一日暴之(pù) 使奕秋诲二人奕(yì)(hu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hú) 辟若掘井(pì)

掘井九轫(rèn) 流杵也(chǔ)

3.指名轮读1遍,齐读。

4.圈点批注疑难字词句,通过 查字典、看注释、同学交流、师生交流,

尽可能疏通句意。

①.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示例:人 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方法总结:看注释、组词法、添加法

②.同桌合作,互相纠正,互相解疑。

③全班质疑 。

④.A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三(抢答)

B课文字词,你掌握了多少?

a.温故而知新。(“而”是“而且”还是“从而”?)明确:从而,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明确:并列关系,自己敏锐的很,是不是就够了?不够,还得向他人学习。讲的是学与问的关系。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定?)明确:爱好、喜欢当然是主动学习,但主动性也有层次高低之分。爱好了,也许不一定到家,还要让他在学习、专研中感到快乐、感到幸福。这样的主动学习就更理想了。

d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再教他”不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了吗?)明确: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再教他。这就是迫使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开拓。这和当代教育学中的自主性、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在根本精神上是相通的。

e“诵《诗》”与“读《书》”孰先孰后?究竟有什么区别?明确:这里可理解为互文句。

f.“居之安”和“资之深”可否译成“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深厚的

积累(学问)”?“居”从“保有”到”占有“再到“掌握”,这样的意义引申有没有道理?明确:用课下小注更好,突出“自得”。

g.弈之为数。(是翻译成“围棋是一种技艺”,还是 “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明确:“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之,结构助词,没有意义。

h惟弈秋之为听。(是翻译成“只听弈秋的”,还是“惟有弈秋的话听进去了”?) 明确:惟弈秋之为听,惟听奕秋的倒置,翻译成“只听弈秋的”,惟,只、只有,之,结构助词,没有意义。

i“为是”(是翻译成“因为这样“,还是“造成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 明确:翻译成“造成这样的结果”,为,动词,造成,是,这样的结果。

很好,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基本上解决了本文的疑难或重点字词句。让我们一起流畅地朗读一遍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直至背诵。

2.在笔记本上准确翻译课文一遍。

3.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和语言运用部分。

4.思考阅读练习·探究一、二。

第二课时

一. 吟读课文,引情入境

1.上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我们试着吟读一遍课文。谁尝试着吟读一遍?(生读生评)

老师补充评价,学生朗读的很好,却少了一点吟的味道。吟读速度要稍慢一些,声音要有起伏变化。

2.老师示范吟读。(师读生品)

3.两人一组,互相比一比,看谁吟读得好。

吟读得好,可以让我们享受到文言文的美感,还可以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让我们再次齐声吟读课文。

二. 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这十三则孔孟名言,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分小组讨论、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明确:温习的重要(1、2)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3)

虚心好学(4、5、8)

情感、态度对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6)

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7)

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9)

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10) 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11)

做学问要有成就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2)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13)

(我按照上述明确的,学生大多数能自己体会出)

学习方法:1、2、8、9、10则

学习态度:3、4、11、12、13则

学习原则:5、7则

学习意义:6则

“学习原则”可能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原则就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比如说办事原则,说话原则,在这里孔子谈的是学习原则,学习时应该依据的标准规则。

(此处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没有固定界限,有的既是方法也是态度还是原则。)

师评各小组,各小组都真正动了起来,通过研读课文,基本读懂了文章的大意,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话,我们一起来赏读课文,吸取古人之精华吧。

三. 赏读课文,吸取精华

文无定读,同学们各人有各人的欣赏水平,各人呢有各人的见解。那就请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欣赏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来赏读你最欣赏的内容吧。(学生赏读、交流)

预设精讲

⑴学而时习之:孔子强调“习”,补充甲骨文、金文中字形,“小鸟学飞” (表演),了解词义:复习、练习、实习。

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

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补充“南山有竹”的故事,品读告诫的语气。(译文:子路疑惑,问道:「学习有什么好处呢?」……子

路仍不能体会,又问说:「在南山有一种竹子,不必揉制加工便是直的,砍了拿来使用,锋利得可以贯通犀牛的皮革。以这样的情形来看,天生就有才能的人,还需要什么学习呢?」孔子说:「假如拿这箭在箭末发弦的地方装上箭翎,箭头磨得更加锋利,不就可以射得更深了吗?」子路听后,心服口服,不由得敬佩夫子的见识,于是恭恭敬敬地向夫子拜了又拜,说道:「弟子恭敬地领受您的教诲。」)

⑷“一暴十寒”与“奕秋诲人”的故事各说明了什么道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道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么?

⑸《论语》中有较多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

⑹孟子论述时擅长于讲故事。

由⑸、⑹引出问题《论语》和孟子的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

明确: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有事理论证和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

? 孟子:事实论证,又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暴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四.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听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讲述,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完全沉醉于两位文学大师的艺术魅力之中了。这么精美的文章,这么睿智的见解,不背下它一定是学习中的一大遗憾,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则快速背过,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好又多。

五.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1.孔孟以其精辟的论述,阐明了读书之道。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学生的回答可能范围很广,老师要结合所学进行总结,目的是巩固课本知识。)

2.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3.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2、3选做一题)

4. 从《论语》《孟子》中衍变过来的成语你知道的有哪些?你能熟练的解释它们的意思吗? ⑴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体验、新的发现。

⑵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⑶举一反三:举出一个.能说出其他三个.

⑷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写文章等得心应手。

⑸一暴十寒: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做事没有恒心。

⑹专心致志:意思是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六、小结

这几则语句,有的谈学习方法,如??,有的谈求知态度,如??,有的谈修养身心,如??。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你就能成长为一只搏击蓝天的苍鹰!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经典,聆听到了孔孟老夫子的谆谆教诲!正如于丹所说:“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

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这就是我们的圣人,我们的国学!下面我想请大家齐读全文,读出你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智慧的敬仰!让我们一起用心倾听、用心感受!

七、作业:

1.背熟全文。

2.将文中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3. 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工工整整地抄写在卡片上,然后写下对自己的“青春寄语”。

教学反思::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书,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三 : 《孔孟论学习》 14

《孔孟论学习》《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pì) 流杵也chǔ

2. 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3. 词语积累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物极必反: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花雕:一种上等的绍兴黄酒。绍兴旧俗,用彩色酒坛贮美酒作陪嫁礼物,故名。亦省称“花雕”。

雀跃:像雀跳跃一样。形容十分欣喜的样子:欢呼雀跃。

诅咒zǔ zhòu:原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后泛指咒骂。

干没ɡānmò:①投机图利。 ②指侥幸之利。③冒险侥幸。④贪求;贪得。 ⑤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潸然泪下shān: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摇尾乞怜: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歃血shà xuè:古代几方相会结盟时的一种仪式。口中含牲血表示忠诚。一说手指蘸血涂在口四周:歃血定盟。

4. 语句翻译

学了知识,按时去实习,不也很高兴吗?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能够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聪敏灵活,爱好学习,不以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懂得学问的人不如爱好学问的人,爱好学问的人不如以学问为乐的人。

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在教他。

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能不顺利成功?

朗诵诗经,读尚书,如同和古人生活在一起;读尚书,朗诵诗经,如同和古人交谈。

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深造学问,就是要求他自觉地有所得。自觉地有所得,那么掌握所学到的东西就能牢固;掌握所学到的东西能够牢固,那么就能积累得深;学问积累得深,则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

即使天下有一种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如今下围棋作为技艺,只是小技艺;但不专心尽力,就学不会。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下围棋的高手。让围棋手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 ,其中一个人专心尽力,只听围棋手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听着,却一心以为有只天鹅就要飞到,想拿过弓箭去射它 ,他虽然和那个人一起学习,成绩一定不如人家。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答案是:不是这样。

有所作为的人譬如去挖井,即使挖掘了六、七丈深,只要还没挖到泉水,仍然认为只是口废井。

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一篇,所取的只是两三根竹简而已。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还没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废井。

(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武王那样)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这则语录讲述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的后果是“罔”,思而不学的后果是“殆”,两种情况对举,从反面证明了“学”与“思”的重要性,指出了它们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可见,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有所得。

孟子说:“大王(这里是指齐王)不聪明不值得奇怪。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聂卫平围棋道场,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再生长的。我能见大王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那些谄谀小人就趁机来到大王身边,我怎么能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下围棋作为一种技术,只是一种小技术;但不专心致志,就不能学好。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与那个人一起学习,但一定比不上那个人。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啊。”

孟子以“一暴十寒”作比喻,解释了大王“不智”的原因,告诉人们,学习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又以“学弈”为喻,通过两人学习态度的鲜明对比,告诉我们,即使是同一位老师来教,即使是最好的老师来教,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由此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并强调了学习的效果不在于智力因素,而是由学习态度决定的。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给他取谥号‘文’呢?”孔子说:“敏捷而好学,不以对下请教为耻,因此给他取谥号为‘文’”。 孔子借为学生解释孔文子谥号的机会,阐释了自己对“文”的理解,阐述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勤勉好学,不耻下问。从中也可看出孔子本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另外,我们也看到了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是非常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的。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不做,这是我自己主动停止的。比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了一筐土,但是我继续干下去,那就是我主动前进的。

孔子以“为山”和“平地”为喻,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眼看就要成功的事,终究不成,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以致前功尽弃(《尚书》中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句);艰巨的任务虽只刚开了个头,但只要不断前进,终能成功。从中我们可以懂得:学习贵在坚持,不能止步不前;而后退和前进,全在自己,不在他人。

写作特点

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 孟子: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论语》:事理论证、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哲理性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思。

《孟子》:事实论证(例证法,举例论证)、事理论证两种;逻辑性强,形象性强,富有说服力。

5. 古文翻译方法

(1)翻译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翻译方法

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6. 作者、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柏杨,原名郭立邦,后改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幼丧母,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等。

(二)阅读能力目标

1)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

2)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三)写作能力目标

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

(四)思想教育

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三、教师建议

《孔孟论学习》这一课所引的孔子的语录,有两个特点。 第一,都很精粹警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的色彩。虽然有具体的语境、上下文,但也可以成为独立的判断,在不同的语境中自由地引用。第二,语录虽然是片断的,但是相互间有联系,不是一般的联系,而是深刻的联系。实际上有一定的系统性。把它联系起来,就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

学习《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思考:

(一)文章为什么要采用“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这样极端用语式的语言表达?类似的词句还有哪些? 这是故意夸张,幽默风趣,痛快淋漓,使读者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类似的词句有恶客、悲剧、潸然泪下、呼天天不应、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朋友等等。详见练习一解答。

(二)该文时而穿插使用文言词语,时而又使用通俗口语,还不时出现“柏杨先生”,这样的语言表达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不伦不类”的语言运用,给人谐趣、新异、洒脱自如的感觉。详见练习二解答。

(三)举例说说本文自我调侃、自我贬低写法(把书主和自己写得很倒霉,似乎很不占理、处境很无奈很可怜、要书的做法很不得体等等)的好处。通过贬损自己显示对方的无理、可气,读者又有顿悟的乐趣,这是幽默风趣的写法。可以词句品味·积累中的例句为例。详见练习三解答。

四、课文讲解

《孔孟论学习》

(一)文章主旨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

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二)重点语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 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文章思路

(1)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习为乐

(2)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按时复习——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思结合——注重启发

(3)要有好的学习原则

居之安,则资之深——积累重要——坚持不懈

(4)要有好的学习原则——修养身心

(四)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从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意义四方面谈:也可细分为十方面。自得之、启发式与今主动学习最有关)

从以下十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1. 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第三则)。

3. 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 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 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 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 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 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 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其议论方式主要是两种。其一是直截了当提出观点(直接下结论),如第五、七则。这第二种议论方式为第一、二、三、四、六则。这和《论语》的语言精练有关,同样属于事理例证的,《孟子》成为格言式句子的就较少。此外,第八、九两则分别属于第二、第一种。课文中《孟子》的论证方式的总特点是:一是因长于类比,多层次层层推进,显得逻辑性强。二是善作形象类比,常用故事、寓言、比喻作为其论据。这是孟子的突出特点,为孔子所不及。其议论方式也是两种。其一是事理论证,即第十则,此则层层推进特别明显。其二是事实论证,即例证法,形象类比,即第十一、十二、十三则。长于事实例证是《孟子》议论的一大特点,这样的议论往往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题

1. 说:通“悦”,高兴,愉快。2. 罔:迷惑。殆:疑惑。3. 知,通“智”,聪明。4.商讨,交谈。5.技艺,技能。

名师指导:中学生期末高效复习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1日 12:08 新消息报

读初二的大伟说:“随着临近,我的学习进入了疲劳阶段,各科复习内容多,作业量较大,时间紧,心理压力很大。每天晚上我都做作业到很晚才睡,脑子里整天都乱哄哄的,学习效果非常差,再加上这几天天气寒冷,每天早出晚归,从心理和体力上感到有些吃不消,想问问老师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让我们轻松地度过考前的这段紧张时期。”

使用思维导图整体复习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刘春梅建议,孩子们既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更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方法上,一方面,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复习步骤,因为学期末也是系统复习知识的好时机,各科老师会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的掌握程度、整本书的难易点,并结合考试的特点、常考题目等,制定全面且系统的复习计划。跟着老师复习,可以帮助你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使得复习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在紧跟老师复习的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毕竟老师的复习是要照顾到班内大多数人的,而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两方面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让复习更见效果。这里重点说说个人复习或是家庭复习。

期末复习不同于平时复习,需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查漏补缺;二是知识系统化;三是强化记忆。当然这三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同步进行。课堂上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进行较为系统复习的同时,自己私下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把较为薄弱的环节厚实起来,这样不仅让复习更系统,而且各个部分也扎实。

下面介绍一种快速高效的复习方法:使用思维导图整体复习。

思维导图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绘制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它可以帮助整理自己的思维,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首先准备六色彩色的荧光笔和一张大白纸,选一门课打开课本,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画,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示学习内容主题,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发散,以下级标题或主章节的标题为主干,再以此向外延伸第二级、第三级。以此类推,用线条和图形连起来。每一章用一种颜色的笔画,不同的颜色容易区分而变得色彩丰富,每条线上或图形里注明一个关键词,表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哪些概念、重要的知识点、例题等,仔细梳理出来填在图形里,尽量用美丽的曲线连接,不要使用直线连接。这就像一棵茁壮生长的大树,树杈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曲线和分枝,就像大树的枝杈一样,符合自然,更能在你的大脑里形成一个视觉图像。画思维导图能使你明白这一主题的难点在哪里,这个主题与其他主题是在什么地方产生联系的,将已知的知识融汇贯通,以及这个知识点与其他部分的相关性;再将疑惑及混乱部分摘抄出来,整理出问题列表,集中精力复习重点、难点,彻底搞明白,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复习,思路条理清晰,将所学的知识串起来,一本书变成了一幅“树图”,合起书本,大脑呈现出“树图”的脑像图,树干、树枝、树叶上的关键词就会跃出来,让你产生联想,记忆准确,即省时又省力,学习效率非常高。

复习效果是考试制胜的关键

宁夏图书馆教学培训中心青少部、黄冈中学网校银川分校校长栾杰认为,快速梳理本学期全部知识点,能够快速提高学习效率。梳理的原则是:最中间是本书或者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然后是次级分知识点,将相关知识点一级一级罗列出来,这种表示方式可以将这个主题各个方面主题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同时体现在一张图里面,所有的知识可以快速得到收敛和钩取。另外就是拾遗补漏,快速弥补过去犯过的错误。将所有在考试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罗列总结出来,对错解进行原因分析,并对比错解与正解之间的差距,理清解题思路,避免期末出现同样的错误。当然如果平时没有总结错题本的同学,就直接找出卷子和作业本进行总结复习即可。针对英语复习,栾杰建议单词其实应该是平时多记忆和积累,如果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建议孩子除了保证每日记忆单词的时间,还可以增加每日记忆的频率,而不是增加每次记忆的时间,比如说早上背20分钟,中午背20分钟,下午背20分钟,这样一天就有1个小时在背诵,同时为了提高效率,每次将陌生的单词勾画出来,重复的时候只背这些单词,而且不必强求每次都要将单词的拼写背诵完整,只要浏览达到眼熟的程度就可以了,毕竟考试不考拼写。作文可

以背诵范文模板,积累写作素材和思路,但是平时还是需要多写多练。最后,栾杰说,现在的理科题目比较灵活,但是仍然有规律,那就是题型规律,学生可以将类似的题目总结到一个题型里面,形成思路模式,会大大提高解题效率。而题型来源于经典例题和错题,因此老师讲解过的例题和自己曾经出错的题目要作为重点题型总结,如果你提前做好这些总结归纳工作,就相当于你考试前已经开始思考考试题目了,而不是上了考场才开始思考考试题目。

复习时间巧安排

考前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合理安排时间相当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果一天有很多的复习任务,你可以制作一个表格,并用数字列出每项学习任务的顺序,最好能在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上做上标记。每天的复习,应遵循先易后难,文理交叉的原则。如,你可以在晚饭后复习一个小时的语文或者英语,然后再做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数学练习,这样大脑不容易疲劳,学习效率也高。或者,你也可以从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科开始复习,这样,容易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帮助消除畏难情绪。接下来,学习就会顺利多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是别忘了给自己预留一点自由时间,让自己暂时忘记学习,全身心投入到运动或游戏中。比如,每天早上晨跑十几分钟,星期天下午打打球、玩玩滑板等等。因为适当的体育锻会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更高!另外,留点时间让你看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也是很好的调节和放松方式。

更多信息请访问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期末考试是一种手段,检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整个学期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平常学得扎实的同学到了期末就是大显身手的时候,证明自己的能力;平常学得不够好的同学通过考试能巩固知识,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那就是成功。正确面对考试,把考试当成战胜自己、战胜对手的手段。整理再次只因笔者认为此方法可以沿用于中考总复习之中。

一、复习总体策略

第一、教材为本,整体复习。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须有“本”可依。复习时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使所学过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构架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课本为主线进行整体复习,并非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知识,而是对学过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某些知识点要进行归纳与对比。尤其对某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在复习中一定要弄清楚,并能灵活运用。

认真看课本上的复习参考题和每章的复习小结,力争复习参考题每题都过关。复习小结了然于心。 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重在理解。基本的概念、规律、技能、方法是学习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向前发展。如何做到理解呢?不仅能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能举一反三、能辨别近似概念和规律,则可视作理解了。多从不同角度考问自己,多和同学探讨如何理解,多做联想和比较,自然理解力大增。

第二、制定看书计划、绘出知识结构网络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归纳过程中,要有序地多角度概括思考问题,找出内在联系。然后根据知识结构网络图去发散、联想基础知识点和每个知识点的基础题,首先学会自我检测。

紧紧抓住重点和难点,努力感悟和突破。所谓重点和难点其实就是老师上课反复强调和题目中经常犯错的地方。如果能集中精力把重点的内容理解透彻,熟练掌握,有助于你提高复习效率。如果你能抓住经常犯错的地方吸取教训,你就不会在考试时犯同样的错误,同样是效率很高的复习良策。无论是重点还是难点,在复习时强调领悟,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仅仅是我作过多少个这样的题目。

第三、看错题集,温故而知新。将日常练习、考试中遇到的错题、典型题分门别类地收集在一起。期末复习中,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重新去温习,这样做,会比做几道题有更大的收获。温习错题集,除复习语言知识点外,还要重视某些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

将一学期的试卷与讲议整理、装订,在错题做上显眼的记号,有计划的看或做错题,这样可以避免以前所犯的错误,如果看过一次就能掌握的,将这题划去,看了两次以上还没有掌握的,要多请教与练习,直到错题基本掌握。

这里要提醒的是,错题比较集中的单元,就是“梦开始的地方”,应作为重点复习单元之一

第四、针对考点,专项练习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练习中,选题要精,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进行各种形式、多层次的练习,练习要有步骤、有目的、有思考,切忌一味做题,陷入题海。

适当的做些期末模拟试题,但量不要太大,有一、两套就可以了。应该多做那些自己认为知识点理解、应用薄弱的题,对一些难题可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对于那些偏题、怪题笑而弃之。

第五、分析自己平时得分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说选择题、填充题、解答题前3题与解答题后几题、实验题、作文、听力等得分进行分析,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好得分的精力分配。比如:平时选择题得分较高,解答题前3题得分较高,那么,复习时重点应放在填充与解答题后面的几题上。这样将精力放在硬骨头上,不要精力平均使。

第六、有可能自己出一份试卷考一下自己,这叫自查自救行动,通过自己出题,对知识点会有进步的理解与巩固,另外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各知识点的出题题型方式与风格。

第七、会进行必要的变式练习。比如:选择变填充,填充变解答,多条件的解答题变为选择题,还要条件与结论互换、结论引申等,这样综合能力会有所提高。

第八、解题的基本方法与手段不要忘了,比如该画图的就得画图,该演算的就得演算,该写公式的就写公式等,遵守考试的一些常识。比如规范,在答题时,要坚决做到审题规范、解题规范、步骤规范、书写规范。比如检查,做完试卷,歇口气,检查一至两遍。再比如答题顺序,遇到难题,先放一放,不要去钻牛角尖,考场上,对一道难题花太多时间是不值得的。相反,对基础题和基础分,一定要想办法把它拿下来。

第九、养成良好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到稳定发挥。稳定是正常地发挥出你的水平,是向前

《孔孟论学习》 14_孔孟论学习

发展的稳定,正常的情况下人是循序发展的。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必需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处于轻松的状态时,是智力发挥最佳的时候。如何保持轻松,关键是有充分的自信,自信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前提是给自己合适的定位)。自信的秘诀在于充分的计划和执着的努力,凡事预则立。

考试前要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紧张,不要把考试的得失情绪带进考场。心态平稳,劳逸结合,张驰有致。没关系,闭上眼睛,做5到10个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我能行的。

第十、答题时,字迹要清楚,不要潦草。做解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时尽量做到每行只有一个式子或者一个推理句式,不要一句话连着一句话,只到结束,那样老师看不清,尤其对于哪些按步给分的题会影响自己的得分。

2009-12-31 09:22 回复

智康老师

6位粉丝

2楼

二、复习安排

1、按照“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知能并存”的原则,把期末复习分成四个阶段:(1)基础复习;(2)强化能力;(3)查漏补缺;(4)模拟练习。

2、拿出一半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对这些内容一项一项地归纳、整理,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然后,侧重能力测试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的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以求尽善尽美。最后做两套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考场规则。

3、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归纳、总结,找规律,抓特点,和同学一起讨论、研究,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不遗漏每一个重点,不忽视每一个考点。

三、各科复习方法

(一).语文:复习中须牢牢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语音:能根据汉语拼音正确认读常用字。

(2)汉字:①能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②能够辨识简单的形似字;③理解常见的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语音和意义;④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

(3)词语:①理解掌握“文章示例”所列文章中的常用词语;②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③能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④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4)句子:能够正确运用句子表情达意。

(5)识记“文章示例”所列文章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6)背诵规定的篇和段。

(7)文言文单元复习(附加):准确的背诵出所有注释,全文能较准确翻译,规定背诵的篇和段能翻译得细致准确。

(二).数学:

(1).先审清题意,把题意分清层次,一般题目当中都是一句一句的,一般的时候某一个句号都有一个意思,把这个分成小题目,然后把小题目分开后就把大题解决了。

(2)多做题目也不太合适,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如果你自己要复习的话,最好是先捡自己的薄弱环节复习,不要从头到尾复习。想检查自己的薄弱环节,可以拿一道题目做一做,看看自己在哪些题目当中没有做出来,归纳一下,看这些题目集中反映的知识点是什么,可能就是这个知识有缺陷,进行分析一下。知识要是有缺陷的话,你就重点复习这个问题,如果一做不假思索就做出来,也要归纳一下,反映的知识点是什么,是不是这方面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就不要怎么注意复习它就可以了。

(3)应该将前一段在校复习过的内容,把知识部分认真的再总结一下,看看还有哪些漏洞。同时,要将自己在前一段复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总结。

(三).英语:

(1)通览课文提出要点攻破难点。课文是教材的中心,是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听说读写活动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是复习的主要依据。当然在复习课文时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收到一定的效果。复习课文时要着眼于找基础,抓基本功训练,要注意在口头练习的同时又要落实到笔头练习。对有些课文又可以进行改写或缩写。对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及其与汉语不同的特点,在复习中要反复强调。(2)复习词汇方法多样增强记忆。在英语学习中,单词词语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它也就像做饭的米一样重要,所以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学单词词语总是“记得快也忘得快”。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单词词语,减少遗忘,复习单词词语时可采用多种复习方法,词形转换就是其中的一种.(3)利用句型操练句型前后贯通。在英语复习中,复习课文、词汇固然重要,但句型复习也不可忽视。然而复习句型时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行,我们可以利用句型,操练句型,使前后贯通,避免复前忘后,复后忘前。(4)在复习后,大量的练习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推荐: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法

1、按照"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举"的原则,把期末复习分成四个阶段:(1)基础复习;(2)强化能力;(3)查漏补缺;(4)模拟练习。

2009-12-31 09:51 回复

智康老师

6位粉丝

3楼

2、拿出一半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课文。对这些内容一项一项地归纳、整理,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然后,侧重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等能力测试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的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以求尽善尽美。最后做两套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考场规则。四个阶段,四个方面,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四位一体,一气呵成。

(四).物理: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

(3).夯实基础,建构知识网络.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上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考查,并且考查的方式和重点转向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上。但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较多,容易混淆,为此,在复习时我们可以用表格或框图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用要点记载方式和方法把知识归纳起来,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便于熟练而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专项训练,凸现实验探究.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为此,在复习迎考,打基础,抓重点的同时,可以把所学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和专项训练。我们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实验等几大板块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验复习中,要熟悉课本每个实验的原理、器材、方法,特别是一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可按照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重新经历实验过程,体会各种方法。

(五).政治:

1、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

2、根据教材内在联系,进行单元复习。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基本概念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复习首先抓住关键词;其次,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本文标题:孔孟论学习-孔孟论学习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424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