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民族品牌消失的中国梦-先锋对话安聪慧:吉利的强势中国品牌梦

发布时间:2018-02-27 所属栏目:小学作文

一 : 先锋对话安聪慧:吉利的强势中国品牌梦

  [61阅读 先锋对话]  吉利汽车在去年北京车展上宣布正式回归一个品牌,而从2014年的销量来看,吉利的整体销量在2014年出现了下滑,可以说是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但在今年4月份,吉利博瑞的正式推出和上市意味着很多,博瑞可以说是吉利在回归一个品牌、战略转型以来的第一款新产品,从这款车开始,吉利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期。同时,吉利和沃尔沃的一系列共同研发成果也将在不久后落地开花,吉利的未来让人期待。今年3月底,借着博瑞礼宾版交车仪式时,我们有机会坐下来和浙江吉利汽车集团CEO兼总裁安聪慧进行交流,了解了吉利的转型、未来的产品规划以及和沃尔沃合作的一些故事和信息,吉利的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将如何来实现自己的品牌梦?希望本期《先锋对话》能够带您解答这个问题。

● 安聪慧个人履历简介和内容摘要:

一、谈新产品博瑞

  2014年的北京车展上,吉利正式宣布回归一个品牌,博瑞这款车可以说是吉利回归一个品牌、战略转型以来的第一款全新产品,而这款新产品对吉利的意义何在,如何能让博瑞在中型车市场站稳脚跟,安聪慧向我们阐述了这款全新中型车的研发背景以及吉利赋予他的使命。

“三大基础”让吉利敢于推出博瑞

  “博瑞是吉利汽车在中型车市场领域参与整个汽车行业竞争的重要产品,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吉利来说也是意味深远的。”而究竟吉利推出博瑞有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安聪慧表示,吉利之所以能够推出博瑞主要在于已经为其打好了三个基础:

  “首先,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的造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吉利与沃尔沃的合作在安保、排放、节能等等方面,这使得吉利的造车技术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吉利完全具备了能够开发出一款非常有竞争力的中型车的能力。”

  “第二,吉利经过多年的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已经逐步在小型以及紧凑型车市场站住脚,目前可以进入到中型车市场了。”

  “第三,营销和销售市场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中国品牌紧凑型车的市场表现来看,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中国品牌的产品有一定的信任感,再加上国家对中国品牌的支持和一些舆论的引导,消费者也更加理性化,所以中型车在这个时候推出是非常好的时间点。”

  经过不断的积累,在合适的时间推出合适的车,可以说是吉利博瑞诞生的一个背景,同时我们看到吉利博瑞除了普通版本之外,还推出了礼宾版,礼宾版车型采用了一些专属的配置,并已作为外事礼宾指定用车和驻华使节用车服役(了解详情),而在普通版车型之外,吉利为何要推出博瑞礼宾版这样的“特殊”车型,安聪慧给了我明确的答案。

博瑞礼宾版能够展现中国品牌的产品形象

  “外事礼宾是国家的形象和颜面问题,全球所有本国有汽车产业的的国家,不管是他们国家的最高元首,还是政府的公务用车,接待用车一定是本国产品。博瑞这款产品从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它的造型、功能等等方面,完全具备了国家对外接待使用的高规格、高标准的要求,可以很好的展现中国品牌的产品形象。”

  “博瑞礼宾版的推出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中国品牌更加的有自信感。我觉得中国人一定要有能力从产品的造型设计、研发、技术、品质这些方面体现自尊自信。吉利一开始进入汽车行业时提出过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造汽车?到后来我们转型阶段的时候提出来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造好车?现在就是这么一个节点,中国人也能够造好车。”

  安聪慧在讲到中国人也能造好车的时候充满了自信和激情,这也是中国品牌汽车人长久以来的努力目标。据我们了解,博瑞礼宾版和已经上市的普通版车型其实没有本质区别,礼宾版只是配置高一些,还有叫法有区别。在4月9日的时候,博瑞普通版车型正式公布了售价,售价价区间为11.98-22.98万元(查看详情)。制定这样一个价格,吉利对于博瑞未来的销售是如何计划的呢?

博瑞未来销售的关键是用户口碑

  在谈到博瑞的未来时,安聪慧先提到了帝豪这款车,“帝豪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帝豪的销量不是靠广告造出来的,帝豪销量的70%、80%是靠的口碑。去年下半年的时间,我们统计了一下帝豪的车主,19%左右的消费者是来自于本打算购买合资品牌产品的,这在吉利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同时对于中国品牌来讲也是不容易的。博瑞我们现在也是像帝豪这样,量是逐步往上加的过程,关键是口碑,我们会更加注重体验和消费者参与,因为帝豪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验证。”

  正如安聪慧所说,好的产品带来好的使用体验,好的体验能够影响和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样的一个口碑营销和传播模式让帝豪取得了成功。同时放眼到整个汽车市场,也可以说是一款车型成功的通用公式。

博瑞后一年后会出口

  而就博瑞未来的销售区域范围,安聪慧表示:“博瑞是按照北美、欧洲的标准进行开发设计的。博瑞一定要走向国际市场的,当然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从目前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整个国内市场的需求在一年之内都很难满足,我们计划在一年以后会出口到国际市场。目前国际市场整个的营销规划已经在有序的进行推进,博瑞肯定是要出口的。”

在中型车市场达到月销万辆

  安聪慧对于博瑞在国内的销量预期则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希望博瑞能够在中型车的现有市场里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现在卖的比较好的中型车月销都在万辆以上,我们将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在中型车市场里面达到月销万辆。”

  对于这个销量预期,安聪慧坦言确实是给了自己一定的压力,同时要实现这个目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开始和消费者交车,并利用半年的时间使销量稳步往上走。从目前定单来看,博瑞的今年销售任务已经完成了。但这不行,我们还是要把基础打扎实,把产品品质做好,真正有一个很好的口碑,争取到年底达到高峰的阶段。”

  由于博瑞的车型定位较吉利此前的车都要高,目前吉利首批只有50家经销商投放博瑞进行销售,这50家是从吉利1000家经销商里面层层选拔出来的。同时现在还有150家正在接受预售权的培训。新产品的上市,对于吉利的整个经销商网络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二、谈吉利的三次转型

  正如前文所说,博瑞的上市寄托了吉利汽车造好车的梦,这款车也可以说是吉利第三次转型的成果,那么在吉利的发展中,这三次转型背后都有什么故事?正在发生的第三次转型何时才能称为“成功”呢?安聪慧为我们讲述了他记忆里的这些故事。

  第一次转型——正向开发

  谈到吉利的历史,安聪慧可以说是吉利发展的亲历者:“吉利在1998年8月8号第一辆汽车下线,但实际上从1991年开始吉利就已经在研究汽车,做一些研发工作。而到了2006年的时候我们发现,经过六、七年的发展,原来的模仿、借鉴,在别人基础上开发的模式到这个阶段不行了,我们必须走正向开发设计,必须要掌握产品核心技术,要有所改变。”

   “在2007年的时候,吉利进行了第一次转型,并发布了《宁波宣言》。在《宁波宣言》上我们提出吉利要完全走向自主开发,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那时候我们发布了远景汽车,以及推出了我们的新发动机——高性能、轻量化的的全铝发动机。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吉利很好的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同时企业开始走向正向开发阶段。”

  第二次转型——造品质汽车

  “第二次转型是在远景汽车刚出来不久,我们觉得还是不满足。车子虽然出来了,但是怎么样能够做出真正的品质?所以帝豪EC7在这样一个阶段上诞生了,帝豪EC7的诞生可以说是吉利向品质转型的一个标志。”安聪慧还告诉我们,“第二次转型吉利考虑的是在紧凑型车市场怎么牢牢站住,而随着帝豪销量的不断增长,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第三次转型——与沃尔沃合作,参与国际竞争

  2010年,吉利完成了对于沃尔沃汽车的收购,同时汽车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第三次转型就是这几年我们又一次提出来的,就是怎么样能够和沃尔沃联合、合作,怎么样能够使吉利汽车尽快的参与到全球的汽车行业竞争里。这次转型我们酝酿约一年多的时间,因为这个变化是整个的改变,要从研发、品牌建设、造型设计全面转型,所以每一步都要非常慎重、非常小心,要主动的去调整自己的脚步。”

  参与到全球的汽车行业里是第三次转型的目标,在安聪慧看来这其实是一个必然:“汽车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而不是简单的说在中国市场怎么样赚些钱。既然选择汽车行业,那就必须要国际化、全球化,要真正的参与到欧美这些发达国家的竞争。”

  “如果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你必须要有核心技术,必须要完全的自主开发,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然的话不可能参与到全球的竞争当中去。所以吉利这几年的盈利并不高,销量也并不大,尤其是去年吉利还出现了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吉利完全可以像多年前那样采用短平快的方法,快速出一些产品,但从2007年开始,这种方式已经完全不使用了。”

第三次转型成功的标志:各个产品在细分市场中都能成为明星产品。

  对于吉利的第三次转型我们已经有所了解,那么第三次转型到什么样的阶段可以被称为成功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安聪慧给予我们非常有信心的回答:“我们出来的各个产品在细分市场都能成为明星产品,这就是第三阶段转型成功。而第三次的转型我认为最终一定会成功,虽然转型更加复杂、更加艰难,但也更加能体现出吉利的核心竞争力。”

三、谈与沃尔沃的合作

  在第三次转型中,吉利希望通过和沃尔沃更好的合作并更好的参与到国际竞争。在2012年3月9日,吉利与沃尔沃签订技术转让协议,沃尔沃将有关安全、空气质量的部分技术转让给吉利。但在安聪慧看来单纯的技术转让会存在一些问题,联合开发才应是最好的方式。而说到为什么要联合研发,安聪慧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就像中国人喜欢吃中餐,但花钱买了西餐,问题是你吃了不舒服、消化不了。同理,单纯的买技术,简单的买别人的专利,有一些东西是消化不了的。因此我们就开始双方讨论进行战略规划——怎么形成更好的共识,怎么能够实现1+1>2。”

成立CEVT进行联合研发,一天研发20小时

  基于上述原因,吉利和沃尔沃这两个兄弟公司最终走向了共同开发,并开始了一系列布局。2013年2月20日,吉利集团欧洲研发中心(英文为CEVT,China Euro Vehicle Technology)在瑞典哥德堡成立,吉利集团将通过CEVT整合集团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新一代中型车模块化架构(CMA平台)及相关部件,以满足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未来的市场需求。

  在成立CEVT之后,吉利利用这个平台聚集了欧洲的优秀人材,保证了产品的开发。同时中国方面目前还选派了一百个人过去到CEVT。此外,吉利还设立了CEVT中国,CEVT和CEVT中国双方将共同承担起研发的重担,并由方浩瀚(Mats Fagerhag)统一负责。由于存在欧洲和中国两个研发中心,那么两个中心怎样解决交流和沟通的问题呢?这个问题在安聪慧看来非常好解决,同时还可以善加利用形成优势。

  “不管我们人在哪里,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研发体系在这里,大家知道该怎么去做。开会是什么情况呢?屏幕是大屏,他们在对面,我们在这边,低头在记录东西时,哪边发出声音就知道谁在讲话,都很清楚,同时我们的数字、图象,包括计算机设计的软件都是共享的。你在欧洲、我在中国,软件大家共同使用,等于就在一个办公室。”

  而针对优势,安聪慧向我们描述:“如果说都在中国,只能保证8个小时左右的研发时间。而我们现在的办公是面对面的,中国这边早上开始工作,下午三点以后和CEVT对接,晚上七、八点,中国这边下班了,欧洲又该下午上班了。虽然两边都在做研究,但整个数据是通的,一天能做到20个小时在研发。”

  同时,安聪慧还向我们透露了双方合作的更多细节:“我们现在有很多合作委员会,最顶层的是战略委员会,双方每个月都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再往下,我们有研发委员会,采购也是联合采购、共同批准。制造有制造委员会,公关有委员会,品牌建设也有委员会,总之双方能够形成很好的合作,但设计没有委员会,因为设计的造型不能叫双方有任何的接触,我们分的很清楚。”

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

  目前吉利和沃尔沃进行了联合的研发,但其实不能说双方就成了一个品牌,成为一体。安聪慧告诉我们,虽然吉利和沃尔沃紧密的合作,但是双方还是有区别和属于自己的定位的,他进一步强调说:“沃尔沃和吉利汽车是一个集团下的兄弟单位,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这一点是不能够有任何混淆。你不能说沃尔沃汽车就是吉利汽车,吉利汽车就是沃尔沃汽车。沃尔沃是豪华车品牌,他一直在豪华车的品牌里面;吉利是一个大众化的品牌,那我们就在大众车型的细分市场里。”

  我们看到,吉利和沃尔沃共同合作、联合研发能够使新技术更快的应用到双方的新车上,但新技术推出后,吉利和沃尔沃也能很好的区别开两个品牌不同的定位,并选择适合自己品牌的相应技术、配置等等,这样能够在不同细分市场获得竞争力,并能够保证两个品牌相对的独立性。

  而针对大家极为关注的CMA平台研发和合作细节,以及未来的产品走向问题,安聪慧表示目前该项目的合作细节还处于保密阶段,暂时不便向外透露,对此,我们将会持续关注,在后续平台规划浮出水面时,再为您做深入解读。

四、谈吉利未来产品规划

  除了目前尚无法透露的CMA平台产品阵容外,吉利未来还有哪些新产品,还有哪些研发思路?安聪慧向我们做了介绍。

吉利在现有三大平台上都会有新产品

  “除了CMA之外,我们现有的三大平台未来都会有新产品。一个是FE平台,帝豪实际上就是老FE平台,我们在原来帝豪的平台之上进行提升,推出了帝豪全新的第二代产品,今年年底能投放市场。明年帝豪平台上SUV、三厢车、CROSS车型都会出来。”

FE平台未来的动力搭载情况(2014吉利品牌之夜公布信息)
类别具体型号
发动机

涡轮增压:1.0T、1.3T;1.0TD、1.5TD、1.8TD

自然吸气:1.5L、1.8L、2.0L、2.4L

变速箱6AT、7DCT、6MT、6DCT、5MT、4EAT

  “第二个是KC也就是博瑞的平台。现在KC平台又在做升级了,KC-2已在开发,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新能源要求。”

  “第三个是MPV平台,吉利汽车目前没有进入MPV市场,但实际上吉利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全面投入研发。MPV这个平台我们则叫做CV,从去年开发,一开始定位就是以新能源为主,传统市场为辅。” 

  我们看到吉利自己本身拥有三个平台,同时还有通过CEVT开发的产品,那这几个平台将来的产品未来将怎么布局呢?

  对于这个问题,安聪慧告诉我,“吉利的目标不是简单的在中国去做,而是要参与全球竞争。通过CEVT开发的产品,要真正的参与到与合资品牌的竞争,比如说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现代,和他们正面进行竞争。而吉利其他的FE、KC、CV这几个平台的产品,则是与中国品牌竞争。”

  而除此之外,新能源市场也将是吉利的重中之重,未来吉利将如何在新能源市场布局呢?

以新能源为主开发产品平台

  安聪慧表示,“新能源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一定是新能源的天下。我讲的新能源不是简单的纯电动汽车,大家买纯电动车,时间还早。在纯电动汽车大面积普及之前,还是需要一个过渡。这个过渡中就有比如油电混合、油气混合等新能源汽车。”

  对于开发新能源车,吉利则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思路和考虑。“在这之前很多人谈新能源,他们以传统汽车为主考虑新能源,但是吉利现在规划的全新产品一定是以新能源为主再考虑传统汽车。这里包括了研发、投入、管理、体系等等都是以新能源为主进行考虑。”

  这么做的原因安聪慧告诉我们,“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在原来的汽车上进行改装,这个实际上对一个汽车来说并不是最合理的,要开发新能源车不能是简单的把一个电池、电机放进去,这样有很大的安全问题。因为一开始在产品平台的规划上,设计之初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要做新能源车。所以现在吉利就是坚定不移的在新能源的战略规划上,以新能源为主来开发产品平台。”

  其实这样的发展思路就是从新能源“倒推”做传统产品的开发,就是由远及近的做,“吉利未来所有平台的发展都将是这种思路,这种思路我们早就有,之前没有实现就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解决不了,和沃尔沃合作以后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了解了开发思路后,未来吉利的新能源产品会具体有哪些呢?就这个问题,安聪慧告诉我们,“我们在新能源上有插电混动、油电混合、增程插电和纯电动这四个技术方向。今年下半年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会在吉利帝豪上进行使用,同时还会有帝豪的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车型则在明年推出。”

五、谈打造吉利品牌

希望用两年打造成强势的中国品牌形象

  产品方面我们已经有所了解,那在第三次转型期间,吉利将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呢?对此,安聪慧先向我们回顾了此前的品牌策略:“原来我们有三大品牌,是‘多生孩子好打架’,再加上当时的市场背景所以提出这个方式方法。因为那时候是有车就行,只要价格便宜,就有人要,但实际上你的产品跟不上,技术跟不上,支撑不了你的这个品牌。”

  “所以在2014年我们就提出来转型,首先是我们的品牌做了一些调整。2014年北京车展的时候,我们对整个品牌的架构进行发布,我们提出了将帝豪、全球鹰、英伦三大品牌作为产品品牌,集中精力打造吉利一个品牌形象。同时在去年年底12月份,吉利还进行了一个品牌之夜,不仅对外正式发布“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品牌使命以及“动感精致、自信激扬”的品牌核心价值。同时借着博瑞汽车的发布,让大家看到实物,让大家看到我们品牌规划的情况,这样子我们品牌的建设才能够真正的落地。”

  “我们大的规划是希望用两年时间把吉利打造成为强势的中国品牌形象,一说中国品牌就知道吉利,吉利在中国品牌里是领先者,是能受人尊重的、领先于别人的、强势的中国品牌。我相信明年年底达到强势的中国品牌形象完全有可能。在五年的规划里面我们要完成打造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汽车品牌,真正的参与到外资品牌竞争里,成为全球化的汽车品牌。”在安聪慧的规划中,我们能够看到吉利是希望通过转型前后一共七年的时间,将吉利真正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品牌。

打造品牌如何落地:依靠好的产品

  有了品牌规划后,如何落地执行是关键。在安聪慧看来,品牌的塑造是离不开好的产品的,“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帝豪一系列的产品会推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产品,大家通过产品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吉利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话,品牌才能够发生改变。”

  谈到品牌的建设,安聪慧又再次提到了中国品牌需要通过产品展示出实力和自信,“现在吉利也算是中国品牌第一阵营,但是第一阵营里面能不能做到比现在更好?一讲到吉利是争气的,是能够代表民族汽车工业的,能够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我一直讲自尊心和自信心很重要,为什么说我们不能够拿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受人尊敬的东西?而不是被说三道四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有一些明星产品,能够参与到合资企业竞争里去?”安聪慧的一番话体现了吉利对于自己品牌的期望,也体现了吉利人希望能够成为强势的中国品牌,为中国争气的要求。

六、谈吉利销量

2014年的销量下滑在预料之中

  据61阅读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吉利汽车共计销售425773辆车,相比2013年同比下降22.50%。对于出现的销量下滑,安聪慧表示其实这是在预料之中的。

  “2014年整个的销量下滑包括利润的降低在我的预期之内,因为在2012年、2013年我们做了一些规划调整,也就造成了2014年产品出现了断档期。尤其2014年上半年,下滑的比较厉害,我们为了能够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产品规划做了比较大的调整,砍掉了很多项目。那些产品可能出来两、三年内能卖,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们集中优势的力量,集中有限的资源,要使每一款产品出来都能成为明星产品,所以从产品规划方面做了一些调整。当然前期做的也不够好,所以造成了2014年上半年我们新产品出现断档,造成销量下滑。”

  “此外,从前年年底开始,我们对营销系统进行改革,整个营销渠道有了非常大的动作,砍掉了很多不合格的经销商。吉利宁愿不要销量,也一定要把营销渠道调整过来。比如有一些地方经销商不行,虽然也有一些量,但是整体服务等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根本无法满足吉利下一步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去年我要下这么大的力度做这个事情,我不惜销量的下滑,因为我们现在有那么多的产品规划,那么好的品牌规划在这里,如果说渠道跟不上,那一样我们不能够成功。”

  对于这种转型的阵痛和“断舍离”,安聪慧其实态度是很坚决的,“与其这样的话还是下定决心,长痛不如短痛,痛就是半年、一年,不管外界对吉利怎么看待。但这个痛苦阶段现在已经过去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从9月份以后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今年1、2月份也有比较大的增长,这也是去年整个变革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所带来的变化。”

2015年的销售目标是45万台

  在销售势头有所好转之后,吉利对于2015年又怎样的预期呢?针对这个问题,安聪慧表示:“今年我们定的销售目标是45万台,比去年有8%的增长。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认为肯定会一年比一年好,可能今年相对来说是有点压力的,因为今年几款车型会在下半年比较晚一点的时间出来,不能享受全年的业绩,但明年肯定是爆发性的。今年只是一个增长,明年肯定会有爆发性的增长。”

七、谈营销策略

拥抱互联网

  提到互联网,大家都在说互联网思维、拥抱互联网,而互联网和汽车的关系,其实更多是要有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意识。在对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应用上,吉利也早已有所动作。

  安聪慧向我们介绍说“时代在发生变化,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当然互联网这个大的生态环境是非常好的,大家非常关注、非常认同,那吉利在这个情况下怎么抓住这个机会。就像我们电商,不是为了电商而电商,它不仅是对汽车销售有帮助,同时能对企业打开知名度以及对消费者了解产品起到很好的帮助。”

  “拥抱互联网,大家都讲这个词,但这个词怎么应用,互联网思维对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是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做法,我们下面还会在营销方面有一些创新的思路和一些做法,一定会做的。”

价格营销转向价值营销

  “我们现在也提出了怎么在营销方面,从价位营销走到价值营销。原来是价格,现在怎么样变成价值?因为好的产品在这里,那就要体现我们的价值。所以我认为吉利原来的销售只是销售,不是营销,营销和销售是两个概念,所以我们现在从销售方面也逐步转向营销,从价格营销到价值营销来进行转变。”

八、中国品牌未来如何走

未来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吉利在2014年的销量是有所下滑的,而从中汽协的销量数据来看,中国品牌的份额也在不断的减少。那么吉利对整个中国品牌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或者说机遇是怎么看的呢?

  在安聪慧看来,未来的市场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一定也会产生优胜劣汰,“韩国原来也有上百家汽车企业,结果就剩了几家。日本原来也有很多,结果现在剩这么几家,这是没有办法的,竞争一定会产生优胜劣汰的。”

  对于日趋火爆的SUV市场,安聪慧认为目前的竞争还不是很充分,未来SUV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SUV市场去年增长速度很快,今年肯定增长的也快,但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SUV竞争的根本不充分,今年到明年SUV价格最少下降30%以上。因为同样的轿车和SUV,同平台的产品,采购成本不会超过5%的差距。为什么价格差异30%甚至更多呢?因为SUV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量在增加,加上竞争不够充分,就跟原来轿车市场一样的道理,所以SUV价格一定也会下来的。如果说SUV市场能够和轿车一样竞争这么激烈,我们的产品还能挺得住,那才代表成功了。”

中国品牌要务实,要掌握核心技术

  “汽车一定是马拉松,现在我们扎扎实实的打基础、练内功还有时间、还有条件,但这个时间和条件不会太长的,竞争一定会越来越激烈的。中国品牌还是要务实,还是要踏踏实实的想办法掌握自主核心技术。这个东西不具备我们只顾一些短期行为是不合适的。为什么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到国外去也能竞争,在中国都没有做好,你要走出去,不可能。”

  “此外,中国品牌发展真的不容易,我觉得中国品牌还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肯定希望中国品牌有更好的发展,这样的话能够形成团队,如果光是一家、两家起来,可能不是很好。如果中国品牌大家能够抱团,大家能够更加努力的做事情,我们中国品牌的团队,整个的影响力、竞争力会有提升,我觉得对未来的发展会更好。”

结语:

  从此次的访谈来看,安聪慧讲了一些吉利曾经失败的教训,也向我们分享了一些好的经验,并为我们描述了吉利的未来。就像安聪慧所说的,“我一直在讲一个道理,实实在在的把产品做好,不要忽悠消费者。我们给消费者一个惊喜,消费者一定给我们一个惊喜。”踏踏实实造车,造好车,造精品车,成为了吉利未来的发展核心理念。同时安聪慧的一句“为什么中国人不能造好车?”也能够让每一个中国汽车人深思。在今年3月23日,61阅读发布了自主品牌更名为中国品牌的宣言,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来关注和支持我们的中国品牌(查看详情)。

  从目前吉利的发展状态来看,吉利正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好的产品不断推出使自己更加自信,并向着自己的强势中国品牌梦努力。在今年年底到明年的时间内,吉利原有3个品台的产品也将推出更多车型。好的产品落地,相信能够使得吉利的销量和品牌形象有进一步的提升。再加上吉利在品牌和营销上的新思维,从安聪慧为我们描述的吉利的未来来讲,我们对于一个在多线(国内、国际)、多品牌维度(面对主流合资/面对中国品牌)能够展开竞争的吉利充满期待。吉利在未来能否胜任这种竞争,我们也将拭目以待。(采访:61阅读 仝斐/王寅;文/仝斐/王寅)

  更多阅读:

  民企造车辛酸路 中国品牌历史系列:吉利
  //www.61k.com/culture/201312/675108.html

  售11.98-22.98万元 吉利博瑞正式上市
  //www.61k.com/news/201504/867506.html

  采用统一品牌 吉利公布全新品牌战略
  //www.61k.com/news/201404/771900.html

  《先锋对话》戴雷:谈英菲尼迪的敢与爱
  //www.61k.com/news/201501/858732.html

二 : 那些消失的万科品牌:国企

1986年1月21日,《深圳特区报》发布了一条很小的消息,大意是说一家专门为外商提供服务的公司开业了,名字叫深圳国际企业服务公司。该公司是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与香港仁达国际服务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企业,总部设在深圳,有一千多平方米的展览馆,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分别设有办事机构。它专门为外商来深圳或内地发展业务、投资办企业等,提供临时办公室,并提供秘书、翻译、打字、印刷、订车船飞机票服务,以及资料查询、广告宣传、商品推销、报关、保险、仓储运输、售后维修和各类商业信息咨询服务。该公司还设有“国际展览馆”,为各类展览和技术交流活动提供服务。
如果单从这则消息看,你很难想象这家企业日后会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广告公司,并一度成为深圳广告市场的老大,但是几年之后,这家广告公司在冯佳的带领下,提出了“房地产全程策划代理”的模式,跟随大流,到房地产行业去淘金了。时光变迁,昔日万科旗下赫赫有名的深圳国际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如今已经不知所踪,这自然是后话。
国企虽然只是一家广告公司,但国企的辉煌和没落故事,却从1个生动的侧面,反映出万科“加减法游戏”的热闹和无奈。从某种程度上说,国企犹如“万科第二”,从广告业务多元化到只做房地产广告,从深圳走向全国。但它只能是万科的一只胳膊,离开万科这个母体,便不知所所踪了。国企如此,那些壮士断臂,离开万科的企业子孙,又何尝不是如此。
算起来,国企在万科系统内的历史仅次于万科母公司,是在1986年成立的万科首家中外合资子公司,合资方为香港一家做贸易的冠都有限公司,当时万科都还在用现代科仪中心这个名字。当时国企由万科直接负责经营管理,王石亲任国第一任董事长。在国企和万科也是一脉相连,万科最早从事专业摄录像器材经营,而国企则以经营电子、医疗等科学仪器、设备的展览为开端。
随着万科的发展,国企的命运也几经波折,有人说万科诞生了2个黄埔军校,1个是指万科地产,另1个指的就是国企广告。即使在现在,在深圳广告行业内说起国企,恐怕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就是那些刚刚入行的雄心万丈的新手们,在听到这个名号时都是毕恭毕敬——因为他们的老板极有可能就是从国企出来的。有过国企经历的名人或老板级的人物可以列1个长长的名单: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奥标志的设计者陈绍华;被誉为深圳平面设计第一人的韩家英;鼎诚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克克,以及目前仍活跃在深圳广告行业第一线的众多广告公司的老板……
在国企的发展历程中,1992年是第1个转折点。国企在成立之初,业务以科教仪器展览、制版印刷和礼品制作为主,1989年转为展览、设计、路牌和灯箱制作,经营项目比较单一,单项业务额低,加上管理薄弱,造成连年亏损。到了1992年,国企先从整顿内部机制,提高人员素质,提出以“整体策划,全面代理”为经营方针,强化策划创意、设计、媒介部门(www.61k.com],令公司的营业额从原来的几十万元,增加了100多倍,1992年实现的利润是前6年的总和,1993年的利润又比前一年翻了一番。国企广告的特点在于讲究创意,精工制作,一举奠定了国企在深圳广告业中“大哥大”的地位,也正是在这一年,世界4大广告公司之一智威汤逊开始了和国企的接触。1993年智威汤逊公司成为国企的第三名股东,占10%股份,国企由此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广告公司,一时风光无限。智威汤逊有130年历史,是世界著名广告公司之一,当时营业额排名世界第4位。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为国企承担其中国部(香港)在大陆的媒介事务。这次合作的意义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渐显示出来:国企不仅因此了解了国际上规范的广告公司管理、业务操作、专业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为规范化发展打下了基础,并由此吸引了1大批人才,同时,国企还强化了媒介代理业务,与全国80多家新闻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加速了专业化的进程。
很奇怪,企业有时在艰苦的环境下反而能获得很好的发展,而一旦丰衣足食,还头戴桂冠的话,反而一下子就不知所以,把握不住自己了。国企也没有逃脱这个宿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表现得更为激烈。1993年,深圳广告业有2个颇为复杂的现象,一方面是行业急剧升温,尽管主管部门一卡再卡,新报批的公司仍趋之若鹜,纷纷看好深圳广告市场,一年之内增加100多家;而另一方面,深圳一些有实力、专业化程度高的广告公司如国企、东辉等却开始迫不及待走出深圳,向上海、北京、东北等地发展业务,国企就是其中的急先锋。
经过1993年的内部调整以及智威汤逊入股后,国企也学起母公司万科,摆出了一幅大公司的架势,开始走出深圳,实施跨区域跨行业的经营策略。这一年,国企先后在上海、沈阳、鞍山、北京设立了四个分公司。而国企高层更是特别看好上海的发展,认为上海地区正在成为大陆的投资重点,把1994年定为国企的“上海年”。国企的目标是把上海发展成第二本部,总经理蒋本奕更是亲自带队,驻扎上海展。一家总部在深圳的公司,在调整到位后不到一年,就轻易抛弃自己的大本营而远赴外地,怎么说都有点轻率。“深圳的市场不在深圳,而在内地。”这样的观点出现在1993年的深圳广告业,要不就是目光远大,要不就是急于求成。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国企的表现更像是后者。
成也万科,败也万科。这句话用在国企和万科的关系上,再恰当不过。在成立初期,借助万科的影响力和管理经验,国企在第一任董事长王石的亲自过问下,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万科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成了国企的障碍。当时王石发话,所有万科地产的项目都交由国企操作,虽然万科没有要求集团内其他公司的业务也给国企,但是因为由地产开得头,其他公司也只好仿效,把广告业务都交给国企操作。王石一直推崇市场经济里公平竞争的原则,但在对待国企的态度上,却犯了糊涂,真是老虎也有打盹之际。国企在王石的关照下,犹如温室里的青蛙,虽然四肢还算强健,但活力却大不如前了,国企后来的服务水平甚至连万科地产不满意了,当时负责地产业务的姚牧民心直口快,有一次对国企的人员大发雷霆:“要不是老爷子发话,鬼才交给你们做!”
1993年,万科在上海投资15亿元启动了城市花园项目,国企也跟随进入上海,“明天我们将住在哪里”为主题的整体策划行动的成功,国企再次依靠万科地产声名远播。此后,万科相继在沈阳、鞍山、北京开发项目,国企也及时跟进,与其美其名曰“异地拓展”,倒不如说是在跟在万科后面混口饭吃。但是国企紧跟万科的策略,对拓展其他业务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因为上海万科的成功效应,国企相继取得了万泰地产项目、上海七宝镇形象推广项目2个合同;在其他业务方面,鞍山啤酒厂品牌革新及营销策划项目、大连仲夏、沈阳房天2个公司股票上市推广活动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温水养青蛙时间长了,终究会出问题。1996年,国企的问题终于集中爆发,这一年也成为国企发展历史上的另1个重要转折点。这年的一天,已经很少过问中层干部人事安排的万科总部突然下了一纸命令,从总部审计部派出一名员工空降国企任财务部经理,原国企财务部经理就地免职,而此时,国企的董事长都还在东北出差,而坐镇总部的总经理更是惊慌失措。事后调查表明,国企当时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部经理三人联合,在公司内部私设小金库,根本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公司身上,国企1994年以来的困境终于找到了主要原因。而这一事件的揭露,事实上也部分分担了王石的压力。本来,国企在这一事件解决后,应该可以获得很好的调整,从而迎来二次创业。但事情却没有如此简单,王石在解决这一事件的同时,也作出了另外1个安排:派冯佳出任国企的董事长,全面负责国企的工作。
冯佳曾被王石誉为万科1988年股改的3大秀才之一,此人说话没有抑扬顿挫,永远保持平声,但在业内却被认为是为人正直、才华横溢的人才。1996年,在三进三出万科之后,冯佳被王石派来收拾国企这个“乱摊子”,而冯佳在万科工作期间,强烈地感受到了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他给国企下的药方是:抛弃国企传统广告公司6年的业务经验,全面向房地产全程策划代理转型。这一药方刚面世,国企上下哗然,多数人都不理解,而其中的代表就是王石在冯佳之前从总部派到国企的一位副总经理,两派激烈地斗争有公司转型之争,也掺杂了人事权力之争。斗争形势愈演愈烈,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最后又闹到了王石那里,王石再次扮演了“教父”的角色,趁冯佳远在美国的时候,王石带领万科一干人马亲临国企,在办公室召集所有中层以上人员开会。虽然王石铁青着脸,但国企这些“不听话的小子们”丝毫不给老板面子,纷纷数落冯佳的不是,痛陈国企转型后将带来的种种弊端。
日后,一位当时在场的国企老员工程鸿蔚回忆这段往事时,虽着墨不多,但却句句精彩:
听证会上,大家的“发难”当然多是冲着传统业务不能丢去的。理由也是依当时国企的江湖地位,已经占据着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而操持这一片瓷器活的,也多是些驾轻就熟的各派高手。要真是突然间“弃平湖而闯龙潭”,除却险滩怪石的自然风险不说,这一船人,怕就只剩舵手还识些道,其它人就都要怒海逃生——“国企”这块牌子可就要玩完了。
对当时王石脸上一片肃杀的表情记忆犹新。王石带着一丝招牌式的冷笑发问,你们是不是真觉得这就是死路一条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当时的场面真是凝重不堪。想来那一刻如果全无反应的持续静默下去的话,不知道王石是不是会“顺民意”收回成命,让冯佳打道回府了呢?但终于有人截住了这一话题,表示了对冯佳的谨慎支持,说转型还是有的做云云。王石终于等到了该等的话,再次展露强人作风,马上表示对冯佳的支持,冯佳惊险地“咸鱼翻身”。
两年后,万科董事会发布公告,宣布将旗下负债累累的深圳国际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以1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冯佳。国企变成了冯佳的私人财产,他可以更加轻易地推行自己理念。然而,冯佳主政下的国企广告却越走越远,除了1998年和王志纲就“概念地产”和“全程策划”2个噱头的争论而部分吸引媒体的注意外,其他时间,很难再在主流媒体上看到冯佳和国企的身影。有人说,在内地的一些二线城市还是会经常看到冯佳和国企广告的身影,而也有人说,冯佳不是在飞机上,就在去飞机的路上,有1大批中小城市的发展商在等着他去“侍侯”。
从万科“壮士断臂”的战略来看,国企的转让是必然的,虽然二者的渊源极深。也许,在中国做广告和策划公司只能是个人化运作。实际上,冯佳的国企比万科的国企要成功得多,以往的国企表面辉煌却一直在负债的边缘跳舞,如今的国企“不知所踪”却过着滋润的日子。
或许,人们熟悉的国企将永远是成为历史。一直到现在,深圳广告行业里再没有出现过类似国企这样辉煌的广告公司,更多的是“房地产广告公司”,他们已经非常满足于在房地产这个行业里“掏金”了,不知是不是国企开了这样1个头?

三 : 套牌的中国公民

文/ 浩涛

今天到火车站去定票,在铁道派出所作身份信息登记时既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被别人给套牌,我的身份信息在电脑上显示的是一个外省的人,而我二零七年就领取的身份证既然被改成了其它号码。警察开始严肃起来,把我带到里面电脑屏幕前自己看,我有口难辩,不得不将将能证明我是我的其它证件悉数掏出来,警察们在仔细一一看过后。还是尽责地将我带到另外的一个房间,将我的十个手指在采集设备上一一按压采样,然后站到一个印有高度标尺的墙边拍下不同角度的照片。就像我们看到的各种“某某份子”的官方暴光照。当我终于获准离开时,警察先生好心地告诫到:“你要尽快到当地户籍机关查实,否则在持有假身份证的情况下随时会有被公安机关扣押的可能 ”

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将派出所给我打印的身份信息用手机拍了传给几千里之外的家人,家人即刻到公安局户籍科去询问,里面的警察同志爱理不理的告知身份证号码在二零一零年就修改了,原号码已被别人用了,现在需要我本人到当地户籍处开证明,然后再到公安局来重新办理身份证。

“那用这个身份证办理的各种证件该这么办?”

“可以凭证明或新的身份证去各部门注销重办”

“那不是非常麻烦的事,况且本人在外地,很多证件需要本人亲自办理?……(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要是不去办理的话,今后会更麻烦”警察已经很不耐烦了

我想起自己在办理第二代身份证时,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就和第一代的不同,向户籍处询问时,也是得到一样的回复,于是在公安局开了证明,盖了红印,拿了这张A4纸,在各个否认我是我的机关里出示,在每次从那抬眼扫描过来的眼光包围中,我的态度必须恭敬,而神态需要端正。早已经害怕了这种审查的照射,想到又需要再次轮回,不禁不寒而栗。

我把第一代身份证拿了出来,上面的我容貌依旧,下面的号码却已经很陌生了,看了看有效期限竟然可到2023年,旁边火红的公安局印章在为我作证。可也是这个证明我是我的公安机关很快就否认了我是我。再看看精装版的二代身份证,它的质量绝对能够保证到2027年它清晰印出的期限,虽然没有了地方公安局的印章,但是鲜红的国徽却在证明着是叫作我的一个中国公民。上面的数字我倒背如流,无比亲切。这些阿拉伯数字和我的汉文名字并肩在各个机关单位证明了我是我。可如今这组伴随自己有六年的数字却已经在别人那也伴着另外一个名字朝夕相处了有三年之久。看着这两张身份证上那曾经熟悉却已陌生,已经熟悉就将陌生的数字证明。我黯然的眼睛里只有无奈的苦笑。

我知道中国十几亿的中国公民中重名者无以计数,也在所难免。同一名字的使用者多的达到几十万之多,一组据说是公共安全专家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列出了国内重名前五十名的名字,那从十几万到近三十万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将里面随便一个名字的人提出来,都可以组成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一呼百应那是远远不能形容这样的声势,,万众一名也早无法包容这等规模,这些有着同样字划结构的中国公民里面难免不会出现几个或几十、几百个不法分子,邪恶之徒,当我们惩奸除恶的警察同志面对藏匿在密密麻麻的同名军团里的那些个老鼠屎,我相信他们也难免不会对同门系统中的户籍科同志多有埋怨。而户籍科的同志也早就准备好了弥补的法宝,淡定地列出长达十八个数字的身份代码。又安详的端座大班椅中,轻啜绿茗……

很多年前领取驾照时,知道有一种车和另外一辆车从车型颜色和牌照数字一模一样,大家名曰:“套牌车”这种现象有些是一些地方车管所人员违规操作,有些是造假集团的杰作。当原车主发现违规记录竟然不是自己时,需要自己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来陈清。对于那些无法拿出足够证据的车主,就得大海捞针,千里寻亲,当有幸一日将“同胞兄弟”堵住。抓了个现形时,就是他能够证明他的车就是他的车时。其间的辛酸苦辣,祸福荣辱只有原本人能够体会得到。

套牌车终究是套牌车,被查出就是违法,原来被冤枉的主人可终得平反。如今我被别人套牌,却被要求就地改号,稍迟就有被羁押的可能。我在公安同志严肃而婉转的态度前很想发扬一下迁让的美德,只是这个能够在同我有着一样名字的一大批人中,唯一能证明我是自己的代码已经在前次就让给了一个叫李某某的人,这次又要让给一个叫张某某的人,。大概下次还得让给一个叫刘某某的人……呜呼!那我又该是谁?谁又会是我?在一个名字不能证明自己的时代,政府用数字代表了我,如今数字也不将代表自己,我该如何向公众证明我是我?——一个正规的社会人,一个合法的、手续齐全的中国公民。

我将不再去作任何的努力去证明自己的身份,我只得承认自己是一个套牌的中国公民,是什么都没做却套了别人的牌。当我终至被警察查问、扣留、或羁押。我得承认也许是自身个案的悲哀,或者这就是这个社会隐藏的无数悲哀中的一点,我没办法不苦笑,那苦笑于是会泛动浅浅地嘲笑,这嘲笑会印照在我身份证上庄严的国徽上……

四 : 梦消失

  爱是一种痛苦

  有多少哭

  寂寞的夜晚给我再清楚的眼泪

  我不会游戏停止你的假的

  我永远不会给你我的吻

  从来没有

  没有理由

  没有告诉

  我想没有人拥有我

  我厌倦了你的谎言

  别碰我

  不要跟踪我的心

  任何更多的

  内心深处我知道我需要一个爱

  也许你是唯一的一个

  但是我不能指望我的第三只眼

  因为我从来没有听永恒的话

  从绝望是免费的,我必须这么干

  很难活着

  声音从我无尽的夜晚

  叫我,可悲的是,哇…

  才会发光让我忘记所有。

  这是一个稳定的痛苦

  把它切下来,哇…

  声音从你的无穷无尽的夜晚

  我为什么让我如此疯狂?

  解雇我

  不要离开我

  我能做什么?

  爱是一种痛苦

  有多少哭

  寂寞的夜晚给我再清楚的眼泪

  我不会游戏

  停止你的假

  我永远不会给你我的吻

  从来没有

  没有理由

  没有告诉

  我想没有人抓住我的人

  我厌倦了你的谎言

  别碰我

  我的心不裂缝

  任何更多的

  内心深处我知道我需要一个爱

  也许你是唯一的一个

  但是我不能指望我的第三只眼

  因为我从未听到过永恒的单词

  从绝望是免费的,我必须这么干

  “太很难活着

  声音从我无尽的夜晚

  呼入“我遗憾的是,哇……

  才会发光让我忘记所有

  这是一个痛苦的刺

  省省吧!哇…

  声音从你的无穷无尽的夜晚

  我为什么让我如此疯狂?

  解雇我

  不要离开我

  我能做什么?

    六年级:凌黎明

本文标题:民族品牌消失的中国梦-先锋对话安聪慧:吉利的强势中国品牌梦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386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