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8-02-07 所属栏目:范文

一 : 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xxx"期间,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全市"三农"工作大局,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及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逐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工作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加大了资金投入,惠及了广大农民。近年来,国家、省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越来越重视,投入资金越来越多。我市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抢抓机遇,超前谋划,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加大向上争取力度,项目资金取得新突破,成为目前农业上持续时间最长、投入规模较大、农民受益最直接的强农惠农资金。"xxx"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资7.2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4.54亿元,特别是XX年,我市争取省以上无偿资金10135万元,首次超亿元。
    二是改善了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通过开发治理,基本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在强基、稳粮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特别在去秋今春的特大干旱中,项目区的各类水利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累计改造治理中低产田77.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6.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1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200万公斤、油料320万公斤。
    三是优化了种植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围绕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把区域性资源开发与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初步形成粮油、蔬菜、林果、畜牧、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五年间,项目区共新增蔬菜25.6万亩、林果8.9万亩、药材1.8万亩,扶持高效种植及养殖项目9个,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非项目区400元以上。
    四是促进了土地流转,加快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扶持项目区合理流转土地,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营销品牌化。全市项目区五年共发展优质粮油、高效蔬菜、名特林果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6.5万亩,其中流转土地8.6万亩,在去年全市40个优质农产品基地观摩点中,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过的基地占三成以上。特别是临沭县南古镇1.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流转土地6000亩,发展优质葡萄基地2200亩、有机绿色蔬菜基地1800亩、优质桃和苹果基地XX亩,项目区农民户均增收6570元,创造了"南古经验"。
    五是推进了产业化进程,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以培植和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加工档次和水平,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为现代农业提供产业支撑。近年来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龙头,共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带动农户26万户,年增就业人数4330多人。
    但是,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有的地方对农业综合开发认识不够到位、措施不够得力,有的争取项目时积极主动、建设项目时消极被动;二是项目建设的质量标准还有一定差距,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护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和差距,务必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工作中认真解决。
    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必须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方针,才能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又注重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开发,才能保证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效益;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和建管并重,才能保证开发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强基、稳粮、惠民生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周密细致的措施,抢抓机遇,扎实工作,推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再上新水平。
    二、下大功夫,狠抓落实,全面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紧紧围绕"三农"这个重中之重,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探索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切实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再创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优势。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上下功夫。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开发、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全市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要求,科学规划好土地治理项目。要按照"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实用、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综合开发标准要求,切实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不同产业基地要求,进行针对性设计、适应性配套,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彻底改变水利制约农业发展的局面。要提高建设质量标准,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农机、科技、生态等措施,对田水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要,在大力扶持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上下功夫。加快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我市实际作出的重大部署。张少军书记在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上,再次提出突出"生态沂蒙山、绿色农产品"主题,加快打造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要求。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在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中作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今后,要深入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按照产业园区发展理念,进一步研究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进度。在土地治理项目安排上,要与各县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结合起来,重点扶持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要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在项目区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社员带地入社,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营销品牌化。要充分发挥已建项目区基础设施完备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龙头企业到项目区流转土地,建立大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我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在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上下功夫。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加快农业产业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张少军书记在市委全委(扩大)会上提出,打造现代农业新亮点,要着力抓好"一基地四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体系是"四个体系"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内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把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打造现代农业新亮点的重要措施,统筹安排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加大对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和以高效种植、养殖小区为重点的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要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附加值。要支持合作组织扩大规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加强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强化项目实施督查和绩效考核,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四要,在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要树立先进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要积极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各县区工作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项目与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要继续探索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牵头,按照基地生产要求进行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路子,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新机制。要积极探索建后管护模式,引导、支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主经营管理,切实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障农业综合开发的顺利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涉及方方面面,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把农业综合开发列入重要日程,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职能部门要围绕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目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搞好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把资金使用和报账关,确保开发资金使用安全。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支持开发工作,形成部门协作、合力开发的良好局面。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和队伍,要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廉洁从政、勤政为民。要切实提高业务素质,不断适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需要。要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重实绩,求实效,踏踏实实地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开发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新思路、新对策,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不断实现新跨越。
    三要做好迎查工作。国家农发办将于今年七月份对山东省XX年项目进行综合检查,省财政厅、农发办5月中下旬将组织对各市XX年度开发项目进行验收。我市开发项目多、投入力度大,做好迎查工作至关重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迎接国家、省对XX年项目进行综合检查作为大事,给予高度重视。要组成由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迎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按照上级要求周密做好迎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工程建设还没完成的县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财政部门要按照开发资金管理要求,及时进行项目施工单位资金报账拨付。同时,要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标准质量和档次,确保在国家和省验收中取得好成绩。

二 : 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园区简介,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位于南上海,是奉贤区的北大门,南连着奉贤南桥中心城。原名上海市奉浦工业区,是上海市“1+3+9”工业区中的九家市级工业区之一,成立于1995年8月。总体规划面积20.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和生活园各5平方公里;二期3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和其它信息产业园等工业园区。

规划面积:20.8平方公里(包括3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

(www.61k.com)上海开发区_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园区简单介绍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位于南上海,是奉贤区的北大门,南连着奉贤南桥中心城。原名上海市奉浦工业区,是上海市“1+3+9”工业区中的九家市级工业区之一,成立于1995年8月。2000年4月和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成了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有限公司,共同从事土地批租等的开发建设。

开发区东侧A4高速公路,西侧城市轻轨,南临大亭高速公路,北临奉浦大桥,以及区内“六纵四横”的高等级道路,内外织就了开发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整个开发区距周边的空港、深水港、化工区、市中心等工商贸重地不超过30分钟的路程。

总体规划面积20.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和生活园各5平方公里;二期3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和其它信息产业园等工业园区。按照前瞻性、高起点的理念,开发区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高等级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现已初具现代化工业园区的规模。区内“一门式”投资服务中心为接纳海内外的投资者在企业落户注册提供了便利。在首期开发的5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域内已形成了输配电产业、电子产业、医药产业3大板块,已累计入住企业125家,外资企业53家,投资额达55亿元,注册资本28亿元。内资企业67家,投资额达15亿元,注册资本10亿元。内外资企业到位资金30亿元。2002年实现工业现行产值38.76亿元,销售收入38.45亿元,交纳税金1.37亿元,出口总值1.66亿美元,职工人数12687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企业有美国通用电气、美国NuSkin公司、美国百加得饮料公司、德国西格里碳素集团、日本先锋电器、日本松下电工、日本富士电机和希腊帕拉期克塑料制品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有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上海雷允上药业、双菱TCL空调集团、航星集团、柘中集团、南桥变压器、浙江慈兴轴承集团等企业项目相继落户在开发区内。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后花园”5平方公里的生活园区,已建成以国家建设部样板房“奉浦苑”为代表的住宅小区,玫瑰园、锦锌花园别墅区、欧洲式商业广场、教育园区内的高等学府上海商业职业学校等,社区设施日臻完善。以占地617亩“奉浦四季花园”为标志的一批绿化工程相继在建设中,绿化覆盖率已达35%以上,以及正在创建2004年上海园林城区,1个“天蓝、水清、地绿、居佳”花园式工业园的风范正日趋呈现。

在二期的开发规划中,开发区着力打造通讯设备制造产业和3平方公里的闵奉出口加工区(筹)的建设。目前通讯设备制造产业以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投资开发的中国普天上海通信工业园为主体,总投资50亿元,占地1000亩,建成后年销售收入每年将递增20亿元,五年后形成销售100亿元的规模。

展望未来,随着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向郊区转移,随着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工业项目向郊区转移的步伐进1步加快,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将在全面贯彻“十五”规划,实施上海“1个龙头、3个中心”的战略和奉贤“东西南北”“两点一线”的战略中,充分地发挥集聚效应和示范作用,接纳大项目,实现大产出,建成具有强大集聚力的综合产业基地,成为上海南翼重要的通信、输配电、生物医药等生产、开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工业基地。

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园区简介,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交通状况_上海开发区
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上海开发区_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交通状况

航空:

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9公里

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6公里

目前二个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为1640万人次,待浦东国际机场4条跑道全部建成,上海航空的年客运量将达到近1亿人次。

上海开发区_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铁路

距货运上海站40公里

距叶榭站5公里

上海是中国华东重要的铁路枢纽,上海有各种铁路专用线近百条。上海铁路将建立以直达快运为主线,南接港澳、北连俄欧、东通海外,西达中亚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

上海开发区_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陆路

开发区通过多条主干公路与全国公路网连通,交通便利。

距莘奉金高速公路0公里(莘奉金高速公路连接奉浦大桥与市区外环线)

距大叶公路0公里

距大亭公路5公里(郊区环线)

距沪宁高速公路32公里

距沪杭高速公路18公里

上海开发区_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水路

距上海港50公里

距大小洋山深水港49公里(建设中)

上海是中国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的吞吐量占中国的18%,2000年,上海港首次突破400万标准箱。即将建设的大小洋山深水大港一期工程4年内完成,将建二十个标准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为200万标准箱。

上海开发区_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自然环境

空气质量:

开发区北临"黄浦江",南靠"杭州湾"。上海每年有八个月的东南季风,将干净的海风吹入奉浦;在冬季的西北风时,因黄浦江水蒸汽的蒸发形成的蒸汽气幕将市区的尘埃挡在江边,奉浦得以成为上海内陆部分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降尘量为市中心的十分之一。

地形地貌:

在4000-6000万年的地质形成过程中,工业区及周边地区是上海市的地壳隆起部,形如龟背,工业区得以拥有上海市最高的地面标高,平均标高达4-4.5米,高于上海平均标高1米以上。本区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形态单一,地势平坦。地基承载:8-10吨/平方米

园区规划:一期用地已基本开发完必,已开始二期运作,二期内的出口加工区10月正式启运!

上海开发区_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市政设施

奉浦工业区经过3年的努力,在首期开发的8平方公里内已完成市政投入3.5亿元,周边配套投入达16亿元,实现了高标准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了吸纳大规模企业的条件。

1.道路:区内已建成道路32公里,俱是四快二慢的高等级城市式道路

2.供水:两座自来水厂供水,供水能力30万吨/日

3.供电:区内有三座35KV的变电站,供电能力12万千瓦/日。区侧有亚洲最大的500KV的交直流变电站

4.煤气:供气能力30万m3/日,气源由上海焦化总厂越江输送

5.通讯:开发区内的新建邮局拥有程控容量10万门,并可提供传真、电传、ISDN、宽带接入、数据专线等各类先进的电讯服务

6.污水排放:区侧投资2亿元的污水南排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0万吨,完全可以解决大企业排污量大、处理困难的难题

7.雨水排放:采用暗管自流方式,排水管径Ф450-2000mm,排水能力为3立方米/秒,(按百年一遇大暴雨设计,最大积水时间≤15分钟)

8.区内土地平整,地质佳,地势高出吴淞"0"上4.2-4.8米,可免洪涝水淹的影响

上海开发区_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区内著名企业

美国通用、日本富士电机、日本先锋、日本松下电工、美国百加得洋酒、美国NUSKIN公司、普天信息集团、上海雷允上等1大批企业。

上海开发区_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 -参考资料

[1]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 http://www.fengpu.com/

三 : 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____

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_____;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_地区。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沪宁杭工业基地;北方


考点:

考点名称:北方、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南方地区:

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5.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6.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7.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8.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南方地区的主要特征:

1.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2.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3.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5.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6.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
7.主导因素: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对比: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地形 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白山脉以及小兴安岭地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旱地水田
农作物小麦、大豆、花生、甜菜水稻,油菜,甘蔗
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到三熟
传统交通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以水运为主
民居房屋坡度较小,墙体较厚房屋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工业区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基地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业基地
其他1月气温0度以下,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暖温带,半湿润区1月气温0度以上,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湿润区

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

地区

分界(活动积温)

地形

温度带

景观

土壤

农作物

耕作制度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3200

4500

7500

山环水绕 平原广布 寒温带 中温带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肥沃黑土 春小麦、大豆、甜菜 一年一熟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大平原 大高原 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 黄土广布 冬小麦、棉花、花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旱地)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山地丘陵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贫瘠红壤 水稻、油菜 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田)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低山丘陵 热带 季雨林 砖红壤 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三熟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5.主要农产品: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北方地区工业发展状况:
1.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著名海港: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河港:哈尔滨。
2.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油田: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海盐:长芦。铁矿:鞍山、本溪、迁安、磁山。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
3.工业生产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4.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

南方工业发展状况:

1.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
2.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铁路:主要铁路干线构成“六纵三横”铁路网。“三横”: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北是黎湛-南昆线;“六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内河航线:京杭运河(港口: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河(港口:蚌埠)、长江干支流(港口: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珠江干支流(广州、肇庆、梧州)。沿海港口: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香港、湛江、北海。
3.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岭和横断山区的有色金属矿产最有特色,滇、苏北、皖北的煤、大陆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资源也较丰富,四川盆地的井盐,四川是我国铁矿比较丰富的省。著名的矿产地:煤矿:徐州、“两淮”六盘水、天府;海盐:莺歌海、布袋;铁矿:海南、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有色金属: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个旧)、汞(铜仁)、铝(修文)。②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横断山区、珠江上游、东部沿海各河流。著名水电站有:长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钱塘江:新安江、乌溪江。闽江:水口。③江南丘陵盛产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种用材林和经济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滇南盛产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能源矿产。
工业生产的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造船、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5.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飞机)、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贵州(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罐头)、柳州(机械)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 大兴安岭的雪景:


海南岛风光:

四 : 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

一、"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方针,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市"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支持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村市场建设,努力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我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基本原则。
根据我市"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今后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按发展区域主导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围绕全市"林木、蔬菜、畜禽、蚕桑、水产、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各县优势,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2、坚持以改造中低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为主要任务的原则。中低产田改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搞好项目规划设计,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原则。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装备水平,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区广大农民的素质。加强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二、"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主要任务和目标
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全市拥有耕地面积675万亩,其中,中产田面积147.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3%;低产田面积9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3%,可利用水面355万亩,目前仅利用43.56%。根据市委、市政府"十五"期间农业发展战备,农业综合开发应充分发挥其扶持和导向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大力扶持多种经营和龙头加工项目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升级,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具有我市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
(一)主要任务。
1、完成土地治理面积189.05万亩。具体项目有:(1)改造低产田面积96.3万亩。(其中发展节水农业40万亩)。(2)建设优质高效示范基地92.75万亩。其中,优质粮食示范基地项目 25.5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基地24.4亩,优质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6.4万亩;优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12万亩;优质蚕桑生产示范基地22.5 万亩;优质杨树苗木繁育基地 2.15万亩。
2、加强多种经营和龙头加工项目建设。全市计划重点支持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多种经营和加工项目29个。其中,年财政投资4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0个,建设农产品流通市场5个,建设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14万亩,优质杨树苗木繁育基地0.46万亩。
3、建设省级农业开发科技示范园3个(分别为:杨树科技示范园、水产科技示范园、节水农业示范园);建设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1个(生态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二)主要目标。
1、中低田全部达到高产田标准。灌溉保证率在85%以上,排涝能力达到十年一遇,建筑物配套达到90%以上,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5.74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68.8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年节水量4900万立方米。
2、农田林网全面形成。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90%,造林保存率在85%。增加林网防护面积76万亩。林木覆盖率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由XX年的16.2%提高到期末的22.2%。
3、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农机总动力2.632万千瓦,增加机耕面积38.08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由XX年的75%提高到期末的85%。
4、项目区的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的比例逐年加大。"十五"期末项目区的粮经比达到4:6。项目区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化。
5、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年人均增加纯收入219元。
6、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投入由"九五"期间5%提高到10%,项目区的科技贡献率每年递增5.4个百分点,由XX年的36%到XX年达到65%。加大科技培训,项目区乡村技术员和村组干部、专业大户普通接受1-2次技术培训。
  三、"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
(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十五期间中低产田改造仍然是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计划"十五"期间彻底消除低产田。目前全市有低产田面积96.3万亩,其中,泗洪县26.29万亩、沭阳县29.09万亩,宿豫县22.4万亩,泗阳县17.06万亩,市直1.46万亩。XX-XX年每年改造任务分别为:16万亩、9.3万亩、33.95万亩、22.25万亩、14.8万亩。
(二)重点建设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1、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十五"期间发展优粳稻基地25.5万亩,按照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蟹园牌"大米加工集团和龙嫂米线加工厂等企业为龙头,带动无公害大米基地建设,形成产业化经营。
2、林木基地建设:重点在沭阳县悦来、耿圩、湖东林粮套作区,泗阳县废黄河故道区,泗洪县洪泽湖周边地区,西南岗丘陵山区和宿豫县、宿城区骆马湖周边地区,建设以速生杨树为主的林木生产示范基地。突出建设好杨树苗木基地,"十五"期间建设苗木繁育基地2.15万亩。
3、出口蔬菜创汇基地:以宿豫县的蔡集、顺河,宿城区的双庄,沭阳县华冲、峁圩为重点,以丰程渡蔬菜加工厂,沭阳万达脱水蔬菜加工厂等企业为龙头形成蔬菜产业化生产,进一步发展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生产。多渠道引进国外的蔬菜品种、提高加工能力,加大出口创汇力度,"十五"期间建设优质创汇蔬菜示范基地24.2万亩。
4、水产养殖基地:在两湖周边地区,以稻田养殖为突破口、以特种水产养殖为重点,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6.4万亩。提高养殖技术,充分发挥我市的水面优势。以金水集团为龙头,形成产业化经营。
5、花卉基地:在沭阳县颜集、新河、庙头、宿豫县的顺河、耿车、宿城区的双庄等地建设花卉生产示范基地12万亩,在种苗的组织培养,快繁快育,盆景的生产和市场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促进和带动花卉基地的建设。引种国际名贵新品种,加大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外销,建设一批创汇花卉基地。
6、高产桑园示范基地:在宿豫的埠子、

大新、丁咀、泗阳爱园、王集、泗洪魏营重岗建设优质高产桑园示范基地22.5万亩。改良品种,用农桑和育71-1等新品种,更新湖桑等老品种。大力推广方格簇。示范基地的平均亩桑产茧量达到200斤以上。
(三)重点扶持的龙头项目。
1、林木业龙头企业:支持以泗阳建国木业集团、兴威有限公司、明耀有限公司、泗阳人造板厂、泗阳科迪木业有限公司、泗阳振兴木制板厂等为基础组建木业综合加工集团公司;扩建沭阳新概念木业有限公司,改建南林木业、林宏木业公司等。
2、水产龙头企业:泗洪县华勇食品有限公司,临淮、龙集水产品市场。沭阳县双裕龙虾加工生产线。
3、蔬菜龙头企业:宿豫县丰程渡实业有限公司,丁咀金针菜加工,顺河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沭阳县蕃茄酱加工厂、沭海蔬菜食品厂、绿苑食品有限公司、易丰公司,泗阳县蔬菜加工厂等。
4、茧丝绸龙头企业:江苏玖玖丝绸股份公司,泗绢集团有限公司等。
5、花卉龙头企业:沭阳县苏北花卉盆景公司,花卉交易市场等。
6、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泗洪县"蟹园"牌大米加工、宿豫县龙嫂米线加工、沭阳县有机大米生产加工等。
(四)重点支持的科技示范项目。
1、建设三个省级科技示范园项目:
(1)宿迁市杨树科技示范园。
(2)宿迁市水产高科技示范园。
(3)皂河灌区节水农业示范园。
2、 支持建设宿迁市环骆马湖生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及规划布局
(一)重点支持的农业主导产业。
根据我市的区域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以及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市场发展的形势,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在"十五"期间重点支持六大主导产业发展。
1、林木产业:我市是全国杨树面积最大的市,辖区内四县全部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号召和组织下,杨树栽植面积突飞猛进,杨树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片林100多万亩,计划到XX年建成片林170万亩。全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2300多家,固定资产近6亿元,XX年实现产值54亿元。"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针对我市目前杨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较为单一、加工企业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等问题,在种苗繁育、技术推广、加工企业技改升级等环节加以重点支持,促进整个产业的联动升级,使其真正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2、水产业:我市是全国著名的水产品之乡。全市可利用水面355万亩,开发潜力很大,目前已发展各类水产养殖面积107万亩,稻田养殖41.6万亩,河蟹养殖25万亩,青虾养殖40万亩,特殊水产品养殖占养殖面积84%。"十五"期末,全市水产面积计划发展到120万亩,其中,稻田养殖8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将主要围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贮藏保鲜及市场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
3、花卉产业:花卉是我市正在兴起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我市发展创汇农业的重要产业。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计划在"十五"期间发展到5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在引进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组织培养,提高花卉苗木档次及市场建设方面进行重点支持,促进全市花卉产业的全面升级。
4、蔬菜产业:全市已有蔬菜面积84万亩,"十五"期间,计划发展到100亩。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投资建设一批高科技、新品种、优质高产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支持蔬菜精深加工和贮藏保鲜龙头企业,同时支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现代化蔬菜批销市场,培养和造就一批经纪人队伍,加强与国内国际市场的联系,扩大销售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基地。
5、茧丝绸产业:目前我市蚕桑生产以玖玖集团、泗绢集团为龙头,基本形成了产业化经营。全市桑园面积15万亩,年产蚕茧4500吨,白厂丝产量1500吨,丝织品800万米,绢丝120吨,泗绢集团生产的绢丝成为国际免检产品。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这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我市创汇的优势产业。"十五"期间,全市桑园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在老桑园改造、茧丝绸加工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进一步确立其主导产业地位。
6、稻米产业:我市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全市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30万亩左右,仍然是全市种植的农作物中面积最大的品种,实施品种更新工程,优质无公害水稻工程,完善稻米产业化经营。
(二)主导产业规划布局。
根据全市确立的农业主导产业,结合各县产业发展情况和具体特点,"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规划布局如下。
1、杨树产业:(1)苗木生产基地2.61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2.15万亩,多种经营项目 0.46万亩)。泗阳县1.46万亩、市直2.15万亩。(2)龙头项目5个。分别为:泗阳县建国木业公司、鼎盛木业公司、沭阳县新概念木业、林宏木业、南林木业。
2、水产业:(1)生产基地25.4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6.4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5万亩、多种经营项目14万亩)。(2)龙头项目4个分别为:泗洪县冷冻加工厂,华勇食品厂,特种种苗厂,水产品市场。
3、花卉产业:(1)生产基地17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12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5万亩)。沭阳县11万亩、宿豫县6万亩。(2)龙头项目3个,分别为:沭阳花木公司、花卉市场和花卉迅繁中心。
4、蔬菜产业:(1)生产基地24.2万亩,宿豫县12万亩,沭阳县12.2万亩。(2)龙头项目5个。分别是:丰程渡蔬菜加工厂、皂河蔬菜市场、沭阳县沭海蔬菜食品厂、绿苑食品有限公司、泗阳蔬菜加工厂。
5、茧丝绸产业:(1)生产基地35.5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22.5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13万亩)。宿豫县9.5万亩,泗阳县11万亩,泗洪县15万亩。(2)龙头项目4个,分别是:泗洪县纺织厂、缫丝厂、宿豫县玖玖丝绸公司、泗阳县泗绢集团。
6、优质稻米产业:(1)生产基地43.5万亩(其中重点示范项目25.5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18万亩)。宿豫县0.85 万亩,沭阳县15.2万亩,泗洪县21.25万亩,泗阳县6.2万亩。(2)龙头项目3项。分别为:泗洪蟹园米业公司、沭阳县高墟米业公司、宿豫县龙嫂米线厂。
   五、"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
根据"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标准和"十五"期间物价上涨、项目建设的难度等因素,确定"

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标准为:以XX年每亩300元为基数,以后每年亩增加50元。重点示范项目标准为每亩财政资金105万元。据此测算,"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8.04亿元,财政资金6.4亿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5.4亿元,财政资金4.4亿元;多种经营项目2.6亿元,财政资金2亿元。
(二)资金来源。
根据国家现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集体和农民自筹,原则上按1:1.2:0.5的比例配套投入;省财政、市财政和县财政按照0.7:0.1:0.2的比例配套。因此,"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所需投入的8.04亿元中,中央财政投入为2.9亿元,省财政2.5亿元,市财政0.3亿元,县财政0.7亿元,集体和农民自筹1.64亿元。
   六、"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预期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根据测算,我市"十五"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完成后,全市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1766.75万公斤,棉花661.42万公斤,油料1900.24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6.8亿元,多种经营总产值12.1亿元。新增税利1.3亿元。项目区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219元。
(二)社会效益。
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同时可解决农民生活上的难题,如通电、通路、通水等。多种经营项目建设将增加就业机会1.7万个。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二、三产业的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培训,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村生产力水平。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对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产来化经营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生态效益。
农业开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灌溉面积的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农村气候。林网面积的增加,提高了林木覆盖率。同时项目区推广使用桔杆还田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桔杆氨化养畜技术,减轻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特别是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更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七、"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是党和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政府都把农业开发工作列入政府主要工作来抓,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建设好农业开发队伍,提高农业开发系统人员的总体素质。同时协调好各有关部门,上下一股绳,左右一盘棋,齐心合力搞开发。并做好宣传、营造环境,使每一级政府都重视开发,每一位领导都关心开发,每一位农民都积极主动参与开发,全市上下形成浓厚的开发氛围。
(二)积极筹集资金。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是执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自筹相配套原则。各级财政在保证国家和省资金准确及时足额下拔的情况下,认真筹集好配套资金,同时做好项目区的农民自筹资金的筹集工作。目前我市农村费税改革工作已全部完成,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由农民自筹部分必须通过一事一议程序进行筹集。农民自筹资金在项目的确定后立即进行筹集,保证足额到位,不留缺口,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按期优质足量完成。
(三)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关系农业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我市交遵循科学规律,严肃各项纪律,明确各项责任。同时加强规划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在项目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和工程质量监理制。在资金管理上,严肃财务制度、杜绝挪用农业开发资金现象,严格审计制度,加强督促检查。
(四)依靠科技搞开发。
我市在今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安排上,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在项目区大力推广节水优质高效高产的新品种。推广桔杆还田生物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农民经纪人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五)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在立项方面创新机制,引入竞争,在项目工程方面要创新设计,在项目的经营管理方面,要创新体制。探索适合于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和发展的方法措施。
(六)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引资。
农业综合开发在运用好各级财政资金的同时,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农业招商,扩大资金渠道,加大开发力度。

本文标题: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003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