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高中生学习方法指导-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发布时间:2018-03-27 所属栏目:学习心理

一 : 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学习计划

  在整个小学阶段,每个学期都要开设几门课程,每周、每日学习的内容都不同,各主要学科都要有课外练习,如果没有学习计划,就会手忙脚乱,杂乱无章,影响学习效果。要明白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计划的内容,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计划以一学期为宜,从总体上对各学科的学习作出全面的安排。短期计划以一周为宜,对本周内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时间作出详细具体的安排。

  学习计划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同时又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保证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执行中既要坚定不移,又要根据实际适当调整,目的在于使学习计划更加切合实际,更为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预习方法

  预习也叫超前学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预习既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方法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听课方法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为此,在课堂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听。要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

  (2)注意看。要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的部分、用电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

  (3)多动脑。要积极思考,要边听、边看、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主动练。在课堂上要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

  (5)做笔记。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都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

  (6)善归纳。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

  复习方法

  复习是指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两种。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系统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周、月、学期或学年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目的在于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系统复习本质上是对前段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对集中的再加工的过程。

  课后复习的方法包括:

  (1)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使进一步的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复习课本,目的在于深化;

  (3)整理笔记,对课堂记得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加以补充和修正,使之更加系统、完整,便于复习;

  (4)对课本中不懂、不会的难点问题,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力求弄懂弄通,实在弄不明白的,问教师或与同学研究解决。

  系统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比如循环复习法,是指学过一个单元之后即及时复习,然后再学下一单元,学完第二单元之后,再把这两个单元综合起来系统复习,以此类推,循环至终。分配复习法,指学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之后在时间上每隔一定时期回过头来再复习,只是在时间间隔上逐渐拉长。比如上一单元讲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一周后再复习,两周后再回头简略地复习,一个月或一季度后再复习。事实表明,分配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当然集中复习也有其优势,比如在期末总复习时,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对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突破,进行系统化的复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写作业方法

  写作业是经过独立思考,自觉、有目的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智力活动过程。通过写作业可以检查学习的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而要掌握写作业的正确方法。

  (1)先复习后写作业,即在认真复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2)仔细审题,即了解题意,明确习题的目的要求,弄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表述,即思路清晰,表述确切,书写规范,答案准确,干净利落。

  (4)细心检查,即根据习题的目的要求,逐字逐句地检查、验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对教师的批改、批语要认真思考,从而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

  此外,尚有课外阅读方法的辅导及各学科学习方法的辅导,均须认真研究,具体指导。

二 : 加强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教师的使命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己去感悟和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中学教师必须加强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 学习方法指导概述

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谁掌握了方法,谁就成功了一半。方法是智慧含量最高的知识,是有效的、内化的、具有迁移性的、能够随时提取的知识,是智慧的象征。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捷径,谁掌握了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谁的学习就是高效率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根据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学习,以最少的脑力与体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

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 加强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对中学生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只有内、外因结合,事物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学生本人是事物发展的内因,教师指导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而高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持久努力,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发生彻底的变化,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2、现实意义

首先,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适合对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的身体处于第二次高峰期,在这一时期,身体各项指标都趋于成年人,大脑神经系统趋于健全,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学生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渐增强。中学生已经能通过自己的阅读大体上明白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但并不一定能够全面透彻地理解,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要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知识和方法的困惑,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指导。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高效的引导,让学生逐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其次,据调查,在我们的课堂上,竟有72%左右的中学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85%左右的中学生还不会学习。我们研究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会发现,凡是成功的教学改革都是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勤奋和智商的高低。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只要学生具有中等以上程度的智力水平,只要他们掌握了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就能取得很好的发展。教师与其要求学生勤奋学习,不如给他们高效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再次,科学家惊呼,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面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如果学生没有学会学习,必将被社会淘汰,因此加强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迫在眉睫。教师要通过教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渗透,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作为中学生必须学会学习,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三、 对中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策略

加强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要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调控的统一体。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可以从指导学生准备学习策略、课堂学习策略、巩固应用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一)指导学生准备学习策略,包括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课前预习

1、在制定学习计划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制定学习计划要考虑两个因素。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对自己来说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制定计划要具体,要适合自己,要分解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要有调整的可能,要脑体结合,兼顾文理。学习计划要和老师的教学同步。可以要求学生制定每天、每周、双休日及假期的学习计划。

其次,在完成计划时要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要抓住自己的黄金时间做重要的事情。巧用零碎的时间记忆诗词、单词等一些具有相对独立的学习内容。

2、在课前预习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预习是最合理的抢跑。

教师要对学生预习进行方法方面的指导,让学生通过预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是教师在上课前,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进行的学习阶段,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因此预习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且要抓住预习的中心。学生预习可以采用“读、查、思、写”四步预习法。自读——拼读、朗读、阅读,感知课文;自查——查阅工具书、资料、参阅课文后注释等内容;自思——思考预习目标提出的要求,思考课本内容之间的关系及作业;自写——写出自己的学习笔记,疑难点,检查积累自学收获。预习时除熟知课文内容、把握教材重点外,更重要的是记录疑难问题,并引导学生尽力自己解决问题。多读理解课文,并且通过预习,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新的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自己上课做好准备。

教师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预习,养成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很重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指导。

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是高智商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勤思则疑,由习到惯”,疑问是通过思考产生的,教师在课堂中应刻意培养学生勤思多想的良好习惯。如果学生在课堂中能勤思多想,独立思考,出声思维,养成习惯则终生受益。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去探索,去思考,去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

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求可解决问题的模型和图式,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可行性预测并付诸实施,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能力。

(三)指导学生巩固应用策略包括指导学生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和总结梳理知识

1、在课后复习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学习的知识需要教师根据遗忘曲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尝试应用知识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巩固性运用和迁移性运用的辅导,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2、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后,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做作业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师需要精选作业题目,让学生通过做作业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巩固,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先看书,再做作业的好习惯。在完成作业之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在完成作业中的解题思路进行思考,让学生树立从作业中找窍门,找思路、找方法的意识。

3、在学生总结梳理知识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系统之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对中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要注意的问题

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必须注重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作用。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习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兴趣、动机等。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成绩,积极的学习态度,兴趣,动机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力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迅速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他们就会变得更加热爱学习。

其次,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力,它往往可以使人废寝忘食;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使学生达到“以学为乐”的境界,何愁学生的成绩不提高呢?

再次,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在长时间的学习活动中,保持认真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把学习任务胜利完成。教师可借用奖励和惩罚的外部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的内在动机持久而强烈,从而提高学生的内驱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外,还应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内在动机方面多下功夫。

加强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迫在眉睫。作为中学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塑造学习型人格,以终身学习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 : 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教育学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也到不了那里,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因此每位学生在开学伊始,必须制定自己的计划。

(www.61k.com)1、 制定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第二步,是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第三步是选用措施。它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包括作息时间的调整,各学科之间的调换和搭配,文体活动的安排等。第四步,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是安排步骤,它要求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2、 计划制定要遵循的原则:

(1)、确立明确的目标任何计划的制定都需要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灯塔,它是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作为中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学习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有个大致的设想,对自己要发展那种兴趣有个打算。同时,对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便确立改进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凡事预则立、奋则进,所以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学习行动的意志也就越坚决,尤其是在高尚学习动机支配下的行动目的,更能使我们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辛,不顾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全力以赴来搞好自己的学习。

(2)、参照生物钟原则。 “生物钟周期律”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因势利导,在高潮时,增加任务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时,保持正常的任务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钟周期”也不尽相同,即其学习的最佳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利用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完美的计划,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3)、难易适度性原则。计划的制定是以实现为目的的,不能过易或过难,只有基于一定基础之上,遵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最终作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的选定应据有适当的难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发现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动机,完成自主性学习,使之有所进步。

二、科学预习

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

1、 预习方法:

(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2)、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作点批注。

(3)、要虚心请教。在预改头换面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 立的思考(包括查资料),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时要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总是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问题。

(4)、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惮,可适当地做些处选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作些必要的准备。

(5)、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自我练习);

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中秘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

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

五是主要心得体会。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

2、预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要全面铺开。预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训了保证预习的质量,我们最好先从基础学科(语文、数学、理化、外语)或个人感到困难的学科中选出一两面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对于个人的优势学科或较易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二)、时间的安排要服从整体计划。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可能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用过多的时间而打乱了学习的整体计划。时间多时,可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少预习一点,钻得浅一点。有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能钻透。

(三)、要有计划地逐步提高。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预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应该是循着事物的内部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从横的方面说,要由一种学科到多种学科;从纵的方面说,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如从课前预习到单元预习再到整册预习等。

三、专心听课

听课法即怎样听好教师讲课的方法。听课对学生来说,其基本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无数事实表明,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是在课堂学习中学到和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认真对待上课并学会如何听课。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集中注意,专心听讲。有人说,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不集中注意,知识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来。这形象地说明了专心听讲在课堂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作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呢?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将获取知识的主要希望寄予课堂。前面已经说过,由于课堂学习在中学阶段具有时间长、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我们要努力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力求通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来减轻课下的负担。基于这样的认识,上课才能做到全神贯注而不至走神。相反,如果本末倒置,不是寄希望于课上解决问题,而是专靠课下加班加点,自然就很难做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了。

2、积极思考,努力把握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课堂是一具积极思考的王国。能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张着嘴巴等老师“喂”知识,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瓿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把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讲座和争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苏联当代著名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得:“你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长思考者,你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

3、要理清教师的讲课思路,抓住学科特点和教师的讲课特点来学。思路就是思考线索步骤。是否把握教师的思路,是检验一个学生听课水平高低的标尺。一般来说,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类法等,常用的思维规律有形式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辩证逻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量变到质变的思维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了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为此,要认真学点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有关思维的科学知识,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听课水平。同时,由于每个教师的讲课特点不同,我们的听课方式也应灵活机动。,如有的教师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很少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听课时要特别集中;有的教师板书整齐条理,这就应将教师的板书及时记下来;有的教师课堂上的导语和下课前的小结往往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应对他的导语和小结予以高度的重视。总之,吸有把握住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和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于重点处下功夫,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

4、不钻牛角尖,做好课堂笔记,争取当堂掌握所学内容。课堂上,教师总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往上讲。有时,我们会遇到些听不懂的问题,这时,也不要中断听讲而去死钻“牛角尖”,而应先将暂时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否则,如果中断听讲而去死抠某个问题,就会使课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待到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时,老师已经又讲到其它问题上去了。这样就会因一步掉队而步步被动,甚至造成整堂课都听不懂的严重后果。所以,上课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队,不钻“牛角尖”,始终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听课的连续性。课堂笔记就是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所作的书面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说明,做好课堂笔记,是记忆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一条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坚持做课堂笔记,可以促使我们思想集中,及时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重点和难点,便于课后查阅、复习和巩固;同时,由于听课做笔记需要眼、耳、手、脑并用,因此可使大脑接受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而加深对老师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

第一,做笔记时要记下老师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以便课后复习和指导作业。具体来说,就是要记下老师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在黑板上画的图形、表格、文字说明、关键词语、有说服力的数据、典型事例和老师在解题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或规范化示例等;同时还要记下自己在听讲过程中迸射出来的对解决某个问题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火花或殊途同归的解题思路,尤其是最佳方案。

第二,笔记要尽量完整而简洁。重点、难点、疑点要记全,但不必照抄老师的原话,否则会因忙于笔记而顾不上听下面的内容。记录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或 “关键词”概括老师讲授内容。这样可迫使自己集中精力,边听边积极思考,抓住重点,重新归纳,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提高听课效果。当然,对老师所讲的有关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论点、论据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记录则要准确无误,不能马虎。另外,对尚未完全理解的内容,最好也可简要地记下来并加上记号或批注,以便课后复习时予以解决。

第三,笔记不要写得太密,要留有空白,以便课后补充和修正。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只把记课堂笔记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技巧,实际上它是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过程。记和听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只有听好,才能记好;反过来,只有记好,才能检查和提高听课效果。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听与记的辩证关系,使课堂笔记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要想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课上认真观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要将重点放在认识事物的思考过程上,千万不要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结论。因为概念、定理、规则的表述只是末,而其形成过程才是本。抓住根本,才能学到根本的学问;否则,舍本求末,学到的只是些 “死”的知识,这种知识不能转变为能力和智力,在实践中毫无用处。

四、学会自己留作业

作业内容因人而异,作业量有时也因人而异,特别是学生毕业前的那一年,自己有了较好的习惯,一部分同学基础已较牢固,就没有必要非写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但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任何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依据科学的学习方法,去为自己布置作业,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情况。 2、以课堂学习为主原则。任何脱离课堂的学习都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工作,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只有充分利用课堂优势,才能取得更好成绩。

五、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指紧随课堂教学,天天都采用的复习方法。复习贵在及时。这是由“先快后慢”的贵忘规律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让三个组的学生熟记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一天复习;第二组间隔三复习;第三组问事处六天复习。凛达到熟记的统一程度,第一组学生平均需复习四次;第二组平均需用要复习六次;第三组平均需要复习七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复习的次数越少。实验结果表明:复习能做到及时,可以提高熟记的结果。然而,学生常出现情况是:课上听课,课下做作业,复习环节省略。这样致使所学的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受到破坏,时间一长所学的知识就会模糊、忘却,不系统,不理解的知识是最容易忘记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需重视复习。及时复习的程序:

(一)尝试回忆。回忆又称重现,指以前识记过的事物不在目前,在其刺激的影响下,或在主观意识的引动下,报导旧的映象重新呈现出来。所谓尝试回忆,简单地说,就是独立地把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自己考自己,是逼上梁山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进行思考的一种方法。其好处有以下三点:

1、能及时检查听课效果,以促使自己积极进取、聚精会神地把课听好。

2、有得于动脑习惯的养成,并能增强、提高个人的记忆效果。

3、能更明确复习的针对性。

(二)阅读教科书。教科书是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按照知识的科学体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内容上系统、严谨,深刻,是一般参考书无法代替的。复习时若不认真钻研教科书,则难以达到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也难以系统地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因为教科书是教与学的唯一凭据。为达到质量较高的阅读,在方法上需用注意到以下几点: 1、圈点勾划。阅读时,把新出现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等重点部分,或容易忽略的要点部分,用红色笔勾划出来。 2、提要。在书页的空白处,用少量文字,把书的重要内容简单地概括出来。 3、思录。在书页的空白处,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读者通过思维,从书中发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讲的“从文字里行间读出的学问”。

(三)整理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详略人各有异,但记好听课的重点、难点是学生所共取的。刘笔记在复习中是尝试回忆、阅读教材的线索和纲目,又要通过阅读教材来整理课堂笔记,使用权其达到知识深化、简化、系统化。整理笔记的任务有:1、补。补上该记而没记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2、正。更正课堂记录不太准确,用词不当,深度不够的地方。3、添。添上个人学习的心得、见解、评价等。

(四)看参考书。适当地扑克点参考书是有必要的,但要摆正教材与参考主从关系。阅读参考书仅是做为学习课本的补充。目的是加宽知识面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只选择个别章节或个别知识点做参考性阅读为好。阅读参考书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要围绕课本的内容和教师讲课的中心去阅读。

2、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好的参考书。

3、要千克 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后看参考书。读时,心里要有个目的:要么加深理解;要么解疑;要么加宽知识面;要么了解知识间的联系。

4、读有所得,适当记录。在听课笔记的相应章节或记参考书的书名、页码,或记参考要点,或记个人的有关思路等。

六、从容考试

考试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节之一,它是结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评价,并从中起反馈作用。

1、考试前不易开夜车。心理学已证实,记忆在醒着的时候,其减少、消失是有相当差异的。用功后立刻睡觉,两小时内有记忆的退减,但以后则末见减少。相反地,一直醒着时,用功后八小时记忆仍有显著的减少。也就是说,用功后可以用睡眠来阻止记忆的减少及消失。那么为代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是:只要你醒着,无论维持多安静的状态,人地头脑里都或多或少会有多种干扰情报闯进来。这种情报越来越多,刚刚记忆的事物,便被新涌进的情报所埋没,就显得不鲜明、不醒目。显然考前开夜车当天起得太早,都有不得于考试。

2、进考场莫患得患难失。每年中考、高考,都有有个别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超常发挥,取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根子成绩。本来一般学校都难以考取,发榜时却进了重点线。也有的同学,事先大家都觉得他能进重点,成绩一公布,却边一般学校都考不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超常发挥的同学,峭包袱,没有心理压力。反正大家都觉得自己考不上,社会、家长、朋友熟人都有不对自己抱太大的希望,自然也不施加压力。这样走进考场,轻轻松松,从从容容,既没想考上重点如何高人一头,也没想考不上一般学校便怎么矮人一截。不患得患失,进人考场,心无杂念,只有试题,自然心静。守住心灵的一片宁静了;自然生长出智慧,答起题来,平是所学,尽现于心,当然容易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发挥不好的同学,重要原因之一是包袱太重。教师同学、家长、亲人都知道自己学习好,能考上重点,考不上怎么办?如何见江东父老?如何面对老师的惋惜,同学的同情,家长的伤心,个别人的白眼。考上了怎么荣耀,怎么请亲友吃饭庆祝,登台领奖……患得患失之情绪,搅得心潮翻滚,波澜起伏,难以静心面对考题,当然难以正常发挥,容易招致失败。

3、答题前纵览全卷。有的同学进和入考场拿到试题后,不看全卷,从第一页,第一题开始答,他们害怕看到后面不会的难题,干扰了前面答题的情绪。这样做的坏处是,前面遇到难题,可能以为后面也全是难题,同样答卷情绪不佳,还完全可能因过多用时答前面的难题,到快交卷时,后面容易的、会答的题却没有看到,没有时间答了。大部分同学领到试卷后,先用几分钟时间浏览一两遍,做到胸中有全局,特别对经常研究考试题,经常自己出题的同学,拿到试卷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绝大部分类型题都做过,绝大部分题自己都会做,浏览全卷起到了稳定情绪,坚定信心的作用。

4、怎样编排解题顺序拿来到试卷,总体浏览之后,就开始答题了。先答哪些,后答哪些,顺序安排得当,才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有利于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不致于答完题后产生过多的遗憾。常见的解题顺序一般有六种:从头到尾法,先易后难法,先高分后低分法,客观性题目入手法,先难后易法。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就产生一定的弊端,自然也就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考生。具体地选择哪种答题顺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5、考场运筹时间的方法。考生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按照时间的多安排,步步为营、稳扎稳进。如果因意外,出现时间少、试题多、无法正常解题的情况,不妨采用以下应急的方法:不作详细阐述,也决不留下一些题目空着。这是因为一道题的答案不管你答得如何完善,得分也仅是一道题的分数。而解答了两道题虽然只有一半,然而是答案的主要内容。一般说分数相加比只答其中一道题分数要高。如果是理解分析性的题目,可以采用只列要点、简例,不作具体分析的方法。要点、简例用提纲表述,不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也不考虑语言组织。这类题目一般按要点、简例分析几方面评分,答了要点便有要点分,如再加一具简例,则丰富了内容,分数就更高。同时,应养成复查的习惯,复查是大战后打扫战场。解题犹如战斗,讲究紧张,速战速决;复查是打扫战场,要求冷静,所谓冷静就是从原有的思路中解脱出来,从当事者变为旁观者,对试卷做仔细审查、无情挑剔。要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试者只有头脑清醒时,才能避免种种可以避免的遗憾。

四 : 高中生学法指导_sqpsgz

高中生学法指导

高一学法指导

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指明事业成功的三要素。对于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十学习方法十智能素质。

一、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1、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动机就是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的内驱力很。有的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是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如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都是指学习的动机。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古人讲:“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更高境界的学习动机,作为现代的高中生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是密切相关的,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如物理的实验,化学的变化等都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欲,要找到切入点培养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从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所以一定要主观让自己钻进去努力学习,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问题时,那种成功感最易激发学习兴趣。请坚信:“纵使被迫研读不感兴趣的科目,你仍然会得到真正的学识和教养,强迫自己对缺乏悟性的科目感兴趣是自我教育的一部分”

  3、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追求理想是1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1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魏书生:“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1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即可沿途平安了。“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可见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落实到学习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引发动力:明确目的、激发兴趣、磨练意志;其次是发展智力:培养注意力、训练记忆力、发展思维力;第三是掌握技术:计划预习、听课巩固、复习检测。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

  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1)、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2)、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3)、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1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4)、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5)、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6)、注意和老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三、作业的方法

  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当然在分析问题时,可有几条思路,如顺推法、逆推法、双向法、辅助法、排除法等。不理解的也要及时弄明白。

  四、复习的方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必须时常回复到所学的东西上而加以复习……牢固地记住所学会的东西,这比贪学新东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因此往往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复习在于平时,如何复习?

  1、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

  2、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3、整理笔记。

  4、看参考书。这是补充课外知识的好方法。

  5、补缺补漏,系统掌握知识结构。

  6、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一次复习,然后前进……这种循环复习利于记忆。

  总的来说,科学的学习方法可用如下此歌谣来概括:课前要预习,听课易入脑。温故才知新,歧义见分晓。自学新内容,要把重点找。问题列出来,听课有目标。听课要专心,努力排干扰。扼要做笔记,动脑多思考。课后须复习,回忆第一条。看书要深思,消化细咀嚼。重视做作业,切勿照搬抄。编织知识网,简洁又明了。魏书生总结学生的学习状态:背起书包,来到学校,走进学室,拿出学材,开始学习,遇到困难,查找资料,实在不会,大家商量,没有答案,再问先生。这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当然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高二学法指导

高二年级马上要进入到高三第一轮复习,即将面临高考,高三的学习不同于高一、高二学习,他不是高一、高二的知识重复,而是基础知识的重组和提高,如何计划高三的学习对于顺利走向高考是十分重要的。
1、关于“听话”
高三学生首先要做到“听话”,这里的“听话”是全方位的。如果你认为高三学习是第一位的,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日常行为的要求,那你就错了,学校和老师在高三一年中不会因为学习任务的加重,而放松对纪律的要求,反而会强化纪律以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学习上更要听话,教高三的老师都是经历了几次或十几次高考授课,非常有经验,复习的进度、复习的内容、复习的顺序,都是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高考的变化及新要求,都会在复习中渗透进去。而不听老师的教诲,认为自有一套很好的复习方法的学生(每年都有)最后会碰的“头破血流”的。
2、关于“上课”
高考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行为,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听讲”,这就要求学生上课时紧跟老师,仔细听讲,积极思考,倾听别人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完成对知识、方法、能力的提高。如果高三任课教师发生变化,大家应该尽快适应。而不应该因为不适应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就不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就不喜欢这门课程,这样受损失的只有学生自己。
3、关于“复习”
复习每天都要进行,这就要求有1个计划,首先对时间加以计划,每科每天都要有相应的复习时间;其次对学科加以计划,哪个时间段看哪个学科,要做到心中有数,计划有了贵在坚持。
4、关于“作业”
作业应该是检验听讲和复习效果的手段,不应看成1个负担,作业要认真对待,把每一次作业看成一次考试,不能敷衍了事,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与同学研讨,但不要直接抄写,每次作业都是一次练习的机会,不要错过。
5、关于“考试”
高三复习阶段的考试是非常多的,考试是对知识、方法、能力、经验的检验,每次考试都是1个积累,大家应该充分运用它。首先,考试要独立完成,不要看别人的,否则会掩盖你的漏洞,失去老师对你的关注,也会失去对自己的正确估价。一两次考试成绩的好坏,说明不了什么,考好了不证明你就没有问题,考不好也不是说你彻底不行了。考试成绩不真实,最后会在高考中体现出来,吃亏的还是学生自己。其次,考试要注重基础题的解答,要明确考试是靠做“对”会做的题得分,而不是去做不会做的题得分(你得不到分),取得好成绩是依靠做“对”多少,而不是做“了”多少,因此大家要学会“放弃”,不要因为一2个题目而影响整个试卷的成绩。题目做不完没有关系,往往要为整体利益(整份试卷),而放弃局部利益(某些题目)。
6、关于“交流”
学习中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包括同学之间的交流,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尤其应该做好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让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帮助你解决问题。不会的题目要注重随时解决,不要积攒起来。这种交流不只是学习上的,高三的复习是很枯燥的,心理上的情况(静不下心、成绩不稳定、时间分配不好等等)出现,求助于老师应该是正确的选择,而你的这些情况在以往的学生中也许都出现过,老师知道如何解决,所以平时应注重多和老师交流。
7、关于“改错本”
历年来,改错本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肯定。改错本就是收集错题的本子,也要一科准备1个,本子要准备的厚一些的,以便于多积累一些错题。错题本忌讳成为难题本,有些学生错误的理解了错题本的含义,把自己不会做的一些难题写在上面,这就失去了错题本的意义。错题本应该积累自己平时做练习和考试中“会做”而做错了的题目,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这些题目在以后考试中,特别是高考中避免出现类似错误。错题本应经常翻看,对一些已经掌握了的不再错的题目要加以删除,考试前复习时只要看看错题本即可了。
8、关于“身体”
高三长时间紧张的复习也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体能”是需要坚持不懈的锻炼来积蓄的。高三学习时间紧,锻炼时间较少,这就要求大家充分利用好体育课、课间操这2个时间段的锻炼机会。课间操在上完两节课后,起到调节作用,使疲劳的大脑得到放松,以利于后面学习。高三每一节复习课的容量都很大,如果不好好利用课间操时间,会影响后面的学习。体育课更是在高三复习阶段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紧张复习阶段的体能基本上要靠体育课上来积蓄,更何况大家还要通过体育会考。
总之,高三第一轮复习大家要重视对内容的“梳理”,用积极的心态进入到高三复习。老师、家长也会全身心的配合你,但复习的主力是你自己,所以高二每位同学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这一艰巨的挑战,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高三建议:

现在离高考只有4个星期的复习时间了,为了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统筹安排时间,有序利用时间,从而发挥最大的复习效益。下面是考前1个月每周的安排建议,供同学参考。

1、第一星期(本周为二模后的全面反思、科学合理定位、明确后阶段复习目标和具体任务。在总结反思的同时,开始系统整理高三以来各次大考试题和梳理错题,认真制订好后期的日计划、着手确定后期重点知识的查缺补漏。基础知识中的未考点和常错点,审题与答题,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一些细节性问题都是后期要关注的重点)

2、第二周(进入重点内容的复习和练习。重点内容还是放在最有把握拿分的基础题、中等题、重点题型以及一些创新题上。值得一提的是:越到后期各地的模拟试题就越多,所以不要随意做套题,更加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考信息。

3、第三周(重点对付以往的错题或回炉题。错题回顾,旧题新做。备考的1个重要策略是减少失分。在考场上,只要少失分,就能多得分。);

4、第四周(考前一星期)(平稳过渡,适当保温,调整考试生物钟,把最佳状态调整到高考考试的时段。本周要防止走向2个极端:一是完全放松,二是加班加点。前者过分放松,后者又过度紧张,所以两者都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适度紧张,每天在考试的相应时段进入状态,保留一定的考试感觉。平静当中有紧张,紧张之余会放松。

要有五心:

1、坚定信心:增强后期复习的兴奋点

临考复习,体现的不仅是学业素质、程度水平,还有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品格。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格,才能有效地度过“高原反应”期所呈现出来的“高考焦虑”和“应考疲劳”等症状,产生持续学习的强大动力,进而增强复习的兴奋点。

2、时时专心:抓住后期复习的着力点

第二轮的复习即将结束,各科都将进入综合复习阶段。考生要善于对高三阶段做过的练习、训练、考卷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这样,既可以从历次的失误中明了原因,提高解题质量,又可以从历次的成功中总结经验,把握复习规律,更可以从历次的成功和失误中,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临考复习的着力点在哪里,做到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3、事事耐心:理清后期复习的基本点

越临近高考,各科综合性越显现出内容的纷繁复杂性,复习线索千头万绪。所以越是此时,越要做到头脑清楚、脉络清晰,把握住心神,坚持住耐心,这样才能化繁就简,理清好复习内容的基本点,从大框上去整理思路。

4、强化精心:掌握后期复习的制高点

“精心”从“精炼”中来,所以在最后的复习过程中,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主复习过程中精选题目,精心解答,不沉溺题海,不马虎应付,力求高效优质,掌握每年的高频考点,在练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把握解题的要领、思路和关键,以求得最终的高分,掌控最终复习的制高点。

5、答题细心:力保后期复习的得分点

考前20天,要十分注重从非“题质”本身去取分,如强化解题规范、答卷规整的训练,形成严谨的解题态度和良好的答卷习惯,切实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给人清爽的感觉。所以要加强对平时训练、模拟练习的巩固性训练;还要根据不同题型、不同的解题要求,全面准确地审明题意,切实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就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垃圾,知识也无法利用。”没有健康,当然不能成事。而大脑作为整个身体的指挥中心,如果它老是处于疲惫状态,即使身体硬朗着,我们也很难有所作为。

临近高考,考生们由于学习用时太长,体育锻炼相对减少甚至取消,身体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也就大大降低,各种疾病很容易乘虚而入。以至于常常出现头昏脑胀、疲惫乏力、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复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这些症状多是因为脑力劳动强度太大而引起的。

为此,我建议同学们从2个方面来进行调整,一是心态调整,二是饮食调整。

重点说一下调整心态:

进入冲刺阶段,考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临近高考,心态调整越关键。高考是智慧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较量,调节好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于考生来说尤为重要。调节好心态,高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结合众多的心理研究成果,我们在这里为你支上几招。

1、找准症结——很多人的苦恼都在于不理想的成绩。摆脱由此产生的焦虑绝非难事。要学会分析其中的原因,仔细想想,是事先没有认真复习、遗漏了本应记住的知识点,还是考试不够专心、没有审清题目,或者身体状况不佳、难以理清思路……不要因为几次考试不理想就完全否定自己,找出自身切实存在的弱点,然后据此对症下药,保证在以后的考试中不出类似的纰漏。

2、摆正目标——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是众多考生梦寐以求的归宿,很多人就把目标设定于此。目标高一点有它的好处,能带来强大的学习动力。但要注意,高考终极目标的设定是需要与自身实力相结合的,也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给自己1个切实可行的奋斗计划,否则当结果与预期偏离太远,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带给你严重的打击。要知道,我们在与别人赛跑,更是在与自己赛跑,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3、少想结果——许多考生总害怕自己实现不了目标,担心高考会失利。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对高考结果的预期上,必然会使自己陷入焦虑的泥淖,过度紧张,而没有心情去忙该做的事情。高考的成绩可不是靠凭空想出来的,当你投身冲刺复习时,请忘掉自己以往的成绩,相信自己,当初设定的目标是结合自身实力制定出来的,目标适当,只要用平常心来对待最后的冲刺就是成功,你一定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4、积极暗示——经常做积极的自我暗示,这会帮你迅速提高自信,可以在心里默念,也可以写张纸条放在桌子上,告诉自己“我能行”、保持沉着镇静。多做平时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错题,也是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错过的题是你习惯性出问题的地方,利用最后一段时间,心平气和地研究这些错题,找出自身的薄弱环节,能避免在高考中白白丢分。尤其是临考前的几天,最好不要接触新题,而应选择做以前的卷子,既能练手热身找感觉,又能信心倍增。

动可以让你在很大程度上平复心绪。首先是深呼吸,闭紧嘴巴,用鼻腔饱满地吸气,直至感觉气流充满整个腹部,然后嘴巴微张,均匀慢速地呼气,反复多次,心跳会渐趋平稳,思绪也愈加清晰。很多人喜欢在紧张时小声哼歌,这是呼吸法的变相应用,爱音乐的你不妨尝试,只要保证不打扰到别人复习就好。总之,适宜的是最好的,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祝愿同学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3-5-11

本文标题:高中生学习方法指导-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887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