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两个文明一起抓 互相促进齐发展

发布时间:2017-12-24 所属栏目:传承与创新

一 : 两个文明一起抓 互相促进齐发展

两个文明一起抓    互相促进齐发展   我们xxx粮站共有职工10人,总资产26万元,近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共同发展,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深入开展以“创佳评差”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多年来,粮食企业职工观念非常陈旧,特别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经营工作搞好了,一切都好了,结果精神文明建设没搞好,经营工作也上不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反复向职工宣传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精神,引导职工认真讨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提高职工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站主任王外柱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机构,并落实专人负责开展此项工作。 同时,我们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健全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兑现。 二、强化职工教育,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职工队伍 多年来,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的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职工的头脑,同时积极开展学政策、学业务活动,特别是近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了保证粮改的顺利进行,促进各项业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我们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粮改政策,开展粮食政策变企业怎么办的讨论,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形势,准确把握形势,从而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此外,我们还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认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职工购置了《公民道德常识》,积极参加了县粮食局举办的时事政治业务知识竞赛和文明办组织的公民道德常识竞赛,号召广大职工向先进人物、文明典型学习,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基础管理,认真落实各项业务规范,促使企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管理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搞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我们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和“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的开展,认真推行各项工作规范,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作作风和整体工作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根据县粮食局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结合内部实际情况,制定了考勤、财务、保防、保管、民主监督、学习、卫生等和项制度,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出了问题以后才商量解决办法的工作方法,免除了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 二是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根据岗位的不同和制度的要求,为各职工制定了岗位职责,明确规定工作任务、标准、要求和量化考核办法,作为衡量职工工作实绩的一把尺子,彻底改变了过去任务不明确、工作无标准、兑现无依据、成绩凭印象的状况,使各职工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增强了工作的动力,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深化企业改革,转换内部机制,不断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之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运作机制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一是大胆改革决策机制,认真实行站务公开制度,重大经营决策、大型开支项目都必须整体研究决定。二是改革分配制度,除实行档案工资外,另拿出一部分按照工作的实绩进行兑现。 五、立足本业,优质服务,转变行业作风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企业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以后,由过去计划经济时的管理型转变服务型,服务就是企业的生命,为此,我们及时转变观念,立足本业,强化服务。开展优质服务和文明购粮活动,在秋粮收购中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在退耕还林补助粮和救灾粮的供应中,我们严格执行政策,同时本着方便群众、服务社会的原则,坚决的供好粮,坚持供足量。无论是在收购还是销售环节中,我们实行服务承诺,开展服务监督,公开举报电话,设立意见薄、复秤台,设置饮水台、针线包、打气筒等便民措施,尽最大努力方便群众。 六、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站容站貌,塑造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我站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破旧,仓库上漏下潮,屋子更是破烂不堪,这些不仅影响了站容站貌,同时也影响了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为此我们积极争取资金,对仓库和办公室进行了维修,院子进行了硬化,同时治野大路新修一排门市和家属楼,不仅改善了企业面貌,也给企业的发展增强了后劲,同时也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为职工办了实事。 二是坚持为驻地群众办实事、好事,在县粮食局的支持下,~年给秦家沟村和李石畔村共投资10000元用于道路建设。同时投资7000余元新修公厕一座,并常年雇人进行打扫,极大地方便了周围的群众。粮站东侧库房外原为大路,一到雨天,泥泞难行,群众进出行走极不方便,~年我们投资15000元对该条道路和门市外侧进行了硬化,解决了这一困难。 三是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几年来,我们坚持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为困难户送米送面,共计1000余元,同时~年我们扶贫秦家沟村XX元,为该村的贫困户送去了温暖。 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县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被县粮食局评为“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单位和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先进单位。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力争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nb

sp;                                                                      XX年元月

二 : 反微中子:反微中子-名称,反微中子-进一步

反微中子:微中子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反粒子。其中反电子微中子是β衰变的副产品。目前观察到微中子只有左旋,而反微中子只有右旋。反微中子如同微中子只参与弱交互作用及重力作用。由于微中子不带电荷,其可能即是自己的反粒子。带有这种性质的粒子称作马悠拉纳粒子。如果微中子确实是马悠拉纳粒子,我们便有机会观察到不放出微中子的双重β衰变。有许多实验试图去寻找这类的反应过程。

微中子_反微中子 -名称

[www.61k.com)反微中子

微中子_反微中子 -进1步

反微中子:反微中子-名称,反微中子-进一步_微中子
反微中子,微中子-内部结构模型图物理学里,反微中子,微中子的反物质, 是核反应β衰变产生出来的中性粒子. 它们拥有1/2自旋并属于轻子类粒子. 目前为止,所有探测到的反微中子都有右旋性,而所有微中子都是左旋. 反微中子只通过引力和弱核力与其它物质感应,使得它们很难在实验中探测到. 微中子震荡实验得出反微中子有质量的结论,而β衰变实验指出这个质量是非常小的。

由于反微中子和微中子都是中性粒子,他们有可能便是同1个粒子. 凡拥有这个性能的粒子被称为Majorana粒子. 如果微中子确实属于 Majorana粒子1类,那么无微中子双β衰变过程便有可能。数个实验都准备寻找这个过程.
反微中子:反微中子-名称,反微中子-进一步_微中子
核反应β衰变-内部结构模型图

三 : 传承与创新结合促进中医药学发展

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传承表现为对固有理论及内涵的沿袭,集中体现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这两大范畴之中。其中核心观念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精气学说;思维模式则是象思维。

中医药经典造就了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也将二者完好地表达了出来,并将这些观念与思维模式运用到了理论与实践之中,也为后世的运用提供了范式。因此,中医药传承必须重视中医药经典。

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创新”表现为对固有理论、技术、运用范畴等方面的改进。其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创新的结果,都应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思维模式及其学术特征。

传承与创新是中医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的两种基本样式。传承是创新的基础与保障;创新对传承亦具有推动作用,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谈发展,就离不开“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需要“传承”与“创新”,这貌似是老生常谈、众所周知的话题。但在庞杂的中医药学体系中,我们需要“传承”什么?哪些方面又有待“创新”?是在发展之中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坚持与摒弃、恒久与变化、旧理与新说、传统与现代等诸多方面,更关系到与西方医学、现代科技等关系的处理。

什么是“传承”

传承是“承者”对“传者”合理内容的收纳

“传承”一词,在《汉语大辞典》中解释为“更替继承”,其更替的内容没有存在本质的差异。从字面意思来看,“传承”包括了“传”与“承”两个方面,所谓“传”,是指对于后世的传递,所谓“承”,是指对于先前的继承。从时间上来看,“传”与“承”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传者与承者都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完成“传承”这一工作。这使得“传承”的内容受到传者与承者双方面的约束与选择。因此,“传承”的内容,往往是那些广泛接受的、被经验证实的、切实有效的,且具有指导意义的部分。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传承表现为对固有理论及内涵的沿袭,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一些概念与范畴没有经历太大的变化,其内容相对稳定。这就是中医药理论演进过程中的“传承”,是“承者”对“传者”合理内容的收纳。这些内容的传承使得后人能够积累前人对于生命的认识以及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使其更有效、更快捷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在进一步考察其传承的内容之时,我们发现有些内容是被沿袭、分解、演绎的。而其中被分解、演绎的内容,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理论概念以及临床的实践技术与经验,在中医药学的历史长河中,这一部分内容又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应该说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传承。在中医药学中真正沿袭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这两大范畴之中。自中医药经典著作确立了这两项内容后,千百年来表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阴阳五行和精气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它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精气学说。自《黄帝内经》确立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开始,其核心观念就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医药理论。这些核心观念的思想基础,来源于先秦至汉代诸子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其融入中医药学之后的几千年中,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表述方式。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例,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在《黄帝内经》所确立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是哲学与中医药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内涵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发生改变,且广泛运用在中医药理论及实践的各个方面。五行学说亦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念之一,与阴阳学说一样,是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药学结合的产物。自《黄帝内经》应用五行思维将人体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进行归类,建立起天、地、人的五行图式之后,古今医家对于中医药五行学说核心内容的认知基本一致。如在五行学说指导下的,木与肝、火与心、土与脾、金与肺、水与肾的五脏与五行对应关系,在中医药学中,未曾有过改变。这体现出了历代医家对五行学说的“传承”。在中医药学中,五行与五脏的配属关系,以及由其延伸出的一系列的体、窍、志、液及时空关系都得到了完整的沿袭。五脏与五行配属关系的稳定,使得中医药学的藏象学说乃至中医药理论保持了自身的特性。

传承与创新结合促进中医药学发展_传承与创新

象思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思维模式

象思维模式是中医药最具有代表性的主导思维方式,它包含了物象与气象,其思维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可以感知的象,举凡“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司外揣内”“由表及里”等都是象思维的表现形式。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框架是在象思维的指导下构建的,这使得中医药理论体系具有独特的思维模式,是与西方医学最本质的差异。也正是因此,象思维模式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要素。

在象思维模式之外,还有数思维模式。数思维模式是运用特定意义的“数”进行类比推演的一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中医药学中的数思维模式是用“数”来比拟“象”的一种思维方式,严格意义上说,它也囊括在象思维之中。由于数推方法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象思维自《黄帝内经》确立中医药理论体系之初,就一直存在于中医药学的各个范畴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象思维造就了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象思维与中医药学不可分割,中医药学流传了多少年,这种思维模式也就相伴随着传承了多少年。

中医药学的精髓

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之所以能够“传承”,是因为其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其能够有效地指导中医药临床,满足复杂多变的疾病诊疗需要。同时,这些传承的内容也具备了一定的包容性与普适性,使中医药理论体系能够不断地发展,进而深化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病理变化的认识。也就是说,二者经历了时间与实践的考验,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较为稳定的内容。

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的作用来说,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与象思维模式正是中医药理论构建的基础,决定了中医药学的学科内涵,是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因此,在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表现为“传承”的样式,且仍需要“传承”下去。丢弃或者改变了中医药学的特征与精髓,中医药学则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但有碍于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甚至中医药学将不能被称为“中医药学”。

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对固有理论、技术、运用范畴等方面的改进

所谓“创新”,具有变革、更新、改变等义,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的有别于常规的见解,其产生需要利用现有的知识与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理想化需要或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有益效果的行为。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创新”表现为对固有理论、技术、运用范畴等方面的改进。创新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在临床中出现了新的生理病理现象,而这一现象不能被当时的概念内涵完整地阐释出来。因此,“创新”是临床实践的需要,亦是中医药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药学解决新问题,产生新理论、新观点的重要途径。

创新在理论、诊疗技术以及临床实践中的体现

创新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的另一主要形式。中医药学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某一些范畴体现出的“创新”样式,其内涵被不断的更新与改进,并逐渐丰富。这些表现为“创新”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范畴,散在于中医药学理论、诊疗技术以及临床实践等各个方面。

在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演变过程中,理论创新在理论的各个层面都有体现。在阴阳观念的指导下,三阴三阳理论的提出就是在“一阴一阳”以及“太少阴阳”基础之上的一种创新。《黄帝内经》中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少,对阴阳进行了量的划分。《素问·天元纪大论》中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而三阴三阳被广泛用于经络系统、五运六气、开阖枢等理论中。描述脏腑功能中的某些概念内涵也体现出了“创新”。以“肝主疏泄”为例,在《黄帝内经》中,关于疏泄仅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原文为“土疏泄,苍气达”,是对肝脾之间关系的描述。自《黄帝内经》以降,“疏泄”一词很少被提及。金元时期,朱丹溪的相火论中,阐发了对其新的认识。相火论中“肝司疏泄”与“肾司闭藏”是成对出现的,而“肝司疏泄”是指肝对生殖之精的疏泄作用,形成了肝肾对举的状态。至清代《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肝”才与“疏泄”独立对应。自此以后,产生了肝对水液、饮食、胆汁、气机的疏泄,使其被广泛地运用于对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的解释。由此,体现了历代医家对这一概念内涵的不断创新。在病因理论中,后世医家对《黄帝内经》进行了拓展,体现了“创新”过程。仅以《诸病源候论》为例,该书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乖戾之气”说,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疾病具有“多相染易”的特征。除此之外的“流注”说、“虫病”说、“禀性致病”说等等都是对病因理论的创新。

传承与创新结合促进中医药学发展_传承与创新

在中医的诊疗技术、技能方面,也体现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创新样式。以诊脉方法为例,《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脏腑经络遍诊法、全身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诊脉法、寸口脉法等多种脉法,但对于寸口脉的分位等,并不明确。直至《难经》才完善了“独取寸口法”。《难经》运用《黄帝内经》中“天、地、人”的象思维方式,将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再分为浮、中、沉三种取脉方法,形成三部九候分属脏腑的寸口脉法。这使得“独取寸口”脉法不断完善,是中医技术、技能方面创新的代表。在疾病的辨证方法中,亦体现了创新。如《伤寒论》中的对于外感病的六经辨证、《金匮要略》对内伤杂病的脏腑经络辨证、温病学派提出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等都是辨证方法的创新,而官修著作《医宗金鉴》则总结确立了八纲辨证的统领地位。

在临床实践方面,“创新”也随处可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源自《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最初的六经辨证,主要用于对外感疾病的诊疗,是对《黄帝内经》中疾病辨证的一种革命。而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医者又逐渐将其应用于内伤杂病的诊疗中,尤其是其辨证体系当中的“经方”已经不局限于外感病的治疗。除此之外,清代王清任,对于瘀血论及活血逐瘀方剂的应用,亦是在临证方面的创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影响中医药理论体系“创新”的因素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创新”是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其产生的原因包含了社会、科学技术、临床需求以及医家的知识结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应当是临床实践的需求。当现有的理论、技术不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时,这些原有的理论、技术等等就会发生改进。改进的过程可能是将内容进行丰富,也可能存在将其不合理的部分消磨,使其更加方便简易、清晰明了地指导临床实践。因此,在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临床实践是创新的根本推动力。

医家对中医药学的创新起到了主体作用。在中医药学中每一次创新,都是由医家完成的,无论是理论、技术还是临床的创新,都是在医家不断揣摩、体悟中进行的。由于医家的阅历、学识、世界观、价值观、创新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产生出中医药各种各样的学术流派和新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医家影响了“创新”的方向与状况。因此,医家成为“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除此之外,社会的需求亦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如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促使对医学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而科学技术与外来文化、地域环境等等都是影响中医药理论体系“创新”的因素。

如何“传承”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的内涵自《黄帝内经》等中医药经典著作就已经确立,此后的中医药著作中都传承了这些内容。换言之,中医药经典是中医药思维、观念的源头。中医药经典造就了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也将二者完好地表达了出来,并将这些观念与思维模式运用到了理论与实践之中,也

为后世的运用提供了范式。因此,提到中医药的传承就必须重视中医药经典。这也是中医药学科较其他学科更重视经典的主要原因,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要“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把经典放在首位的重要原因。

中医药理论体系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的传承,需要从教育、临床和传统文化的普及三个方面入手。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有24所,很多综合大学和西医院校也都纷纷开设了中医药学院,现已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中医药专业。这些院校及专业是中医药传承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中医药院校教育受到西方医学及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越发趋同于西医院校,使得中医药经典课程逐渐弱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学的持续发展。正因如此,中医药学需要重视对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药经典的课程设置;在教材编写方面亦需要重视对中医药理论体系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的把握。

中医药学是一门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其生命力亦是源于临床实践活动。因此,中医药传承须重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目前的中医临床由于受到西医思维的影响,常常存在将中药与抗感染、降压、降糖等概念联系起来,或是将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脏器一一对应的现象,这使得中医临床与中医的核心观念、思维模式产生了脱节,长此以往中医学必将虚化、萎缩。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要重视中医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学会从中医的视角去诊察、认识疾病,并运用中医思维去分析、治疗疾病。

传承与创新结合促进中医药学发展_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自20世纪之初的“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可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普及于大众,甚至纳入中小学生课程之中,拓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渠道,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将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承。

如何“创新”

谈如何“创新”,首先应认识到创新仍是在其思维方式与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改进。换而言之,中医药学的创新,其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创新的结果,都应当符合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思维模式及其学术特征。这是创新的前提,只有满足了这个前提,变革才能被称之为中医药学的创新。

从影响创新的因素来看,临床实践是其推动的动力,对于未知疾病或生命现象的探求必然会带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创新。因此,深入而广泛的临床实践是中医药创新的方法之一。医家是中医药理论创新的主体,因此,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有必要进行中医药传统的师徒教育,另一方面有必要创建具有创新活力的新的学习组织。

在影响创新的因素中,最具有难度与挑战的就是怎样处理现代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上,中医药学界目前仍未能有显著的突破,致使“中医药理论研究难以取得质的进展”。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当分析一下中医学与以西方医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两者的特色: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已经历经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的检验,合理性不言而喻;西方医学擅长借助某些技术手段观察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所探知的微观领域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妨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方式来统摄现代科学的客观存在,最大程度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中医观察事物的手段,并且将其按照中医药学的核心观念及思维方式进行推理、演绎、分析,最终总结并升华为中医药学中新的理论,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创新方式。

那么,如何判断后人提出的新学说、新理论,或者新技术与方法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呢?我们认为,象思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思维模式,阴阳、五行、精气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念,整体、功能、运动变化是其学术特征。因此,凡是符合这种核心观念、思维模式、学术特征的创新,都是对中医药学的创新。而那些断章取义,偷换概念的内容,则不应看作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创新。

传承与创新共促中医药学科发展

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的两种基本样式。“传承”是对中医药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保留,“创新”是对中医药理论体系中某一具体范畴内涵的改进。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传承是中医药学学科存在的前提。没有传承,中医药学的理论将得不到延续,而所谓的中医药学也就无从谈起。传承保证了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想精髓的沿袭,保证了中医药学的学科特色,规定了中医药学的学科内涵,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动力,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必然命题。中医药学自古以来就重视创新,《黄帝内经》中就强调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整体、功能、运动变化学术特征,这使得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成为不断前进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学术体系。“创新”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的内涵,有助于有效地指导临床,使得中医药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具备生生不息的动力。没有“创新”,中医药学将停滞不前,存在被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的危机。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与保障。中医药学的创新离不开传承,创新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离开传承将无从创新。此外,在传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新的问题、困难或者障碍,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催生了创新的产生,成为促进创新的积极因素。同样,中医药学的创新对传承亦具有推动作用。创新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涵,满足了临床实践的需要,扩大了中医药学的影响范围,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使中医药学具备了活力,也使中医药学的传承有了存在的价值。

因此,中医药学要想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特别是厘清何者应该传承,何者应该创新,怎样传承,怎样创新,为中医药学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只有坚持那些需要传承的,大力发展可被创新的内容,才能够保证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本文标题: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两个文明一起抓 互相促进齐发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800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