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通胀与通缩-通胀与通缩

发布时间:2017-12-17 所属栏目:通缩与通胀的区别

一 : 通胀与通缩

首先查下百度词条,对于通胀的解释是货币供应多过实物供应,最终造成价格上涨,称之为通货膨胀。www.niubb.net货币主义创始人弗里德曼将通胀因素统统归结到货币增发,这句话很受欢迎,因为对于大众来说很好理解。比如我们看到中国M2从有记录以来都在创新高,其上升的斜率远远超过普通商品价格,再没有通胀就太过神奇了。相对应的通货紧缩的解释就是货币供应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减少经济萧条。大部分政府都喜欢通胀,因为只要不是恶性通胀,那么大家就认为经济总体是处于上升通道之中,而且套用一句流行语,我们需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所以通胀不可怕,可怕的是开倒车,因为船大不好掉头。如果是通货紧缩,那就是经济下降通道,大量的失业人群和贫困人口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不管是民众和政府都不喜欢,具体状况可参考美国的大萧条和日本的大萧条。以上都是教科书式的解释,如果要深入理解经济的运转,这些解释就显得太过于肤浅了。货币的基础功能是交换,所以货币是流动属性为主,而不是存储属性。流动的话可以用水来做比喻,所以货币至少有三个特性,总量,流速,流向。总量在于M2,流速受利率影响,流向则是受到资本自由配置和政府分配调节。下面我们一个个来说明这三个因素如何来主导通胀和通缩。货币超发只是说明了总量这个单一特性。中国是固定联系汇率制度,所以美元的流进流出会对中国的货币总量造成巨大的影响。过去十年,大量美元涌入,央行对应大量增发基础货币,如果不调整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和汇率,那么M2就是被迫高速增长。最近新闻里说外汇占款减少,货币政策可以松口气,真实的意思是,外储减少,基础货币少了,那就可以增加货币乘数,也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说白了就是可以在维持M2不变的情况下适度放水,这样皆大欢喜。但这个存款准备金是不可以无限制减少的,所以美元大量流出的状况下,中国的货币总量必然也是被迫减少,那么通货紧缩必然随之而来。很多人认为我们可以维持M2不变,就是美元被抽走,但央行不从市场中抽走人民币,用来保持一定的货币总量,这是缺乏经济常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两端,资产是美元储备,负债是人民币,如果资产大量减少,负债不减少,就是资不抵债。那任何持有人民币的人都会做同样的动作,抛售人民币换美元。汇率的崩溃,就不仅仅是通货紧缩这么简单了,这种情况就是经济危机变成社会危机。所以从货币总量控制来说,通胀和通缩的总阀门并不在中国央行的手上,而是在美国人手里。如果要

通胀与通缩 通胀与通缩

避免大规模的通胀通缩,第一条就是改革汇率制度,建立自己的货币发行机制。(www.61k.com]这点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国债模式。央行的资产是中国国债,对应的负债是货币,国债发行多少,总量完全可以由中国自己来掌握,而不需要看美国人的脸色。外汇储备用作对外支付和保证汇率平稳就可以了。在货币总量可控的情况下,货币流速对应的是利率,也就是资本的借贷成本,这点很关键。资本生来就是为了逐利,也就是资本的平均回报率必须大于资金成本。公式可以这样简化计算:(资本投入—劳动力价格—显性固定资产成本—隐性生产关系成本)/资本投入=资本回报率。假设资本回报率是10%,借贷成本是6%,那么资本的净回报率就是4%。对于普通商品来说,比如生产水杯,只要资本的净回报率是正的,那生产商必然加大投资,提高产量,一方面是供给增加,另外一方面需求会逐渐减少,直到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这个时候资本的净回报率可能下降为1%。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商不管是提高水杯的价格或者降低价格,都不影响供需平衡,只是曲线交汇的位置不一样。在西方宏观经济学设定的理想环境下,假定各生产商进行充分的逐利和竞争,那么这只市场的无形之手,将使生产水杯的资本净收益率就会无限接近于零,供需和价格趋于稳定,理论上是不存在通货膨胀的。但以上仅仅是理想假设,而且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只具有商品属性,仅仅依靠供需就可以决定其价格。放在现实中来,如果这个水杯不仅可以使用,而且不会坏,可以保值,甚至还有增值的功能,那就会出现另外一副场景,这时候相当于水杯具有了金融属性。一个水杯今年的价格是100元,明年是120元,直接投资水杯的收益率是20%,去掉借贷成本6%,那么资本的净回报率达到了14%,远远超过商品属性时候的4%。把这个水杯换成房子,就明白这个社会运转的奥妙了。投资房产的资本净回报率远远超过了社会资本的平均回报率,那么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都会做同一个动作,购置房产,获取超额资本回报。作为生产者,会疯狂向银行借贷,提供更多的房子,而作为消费者,同样愿意大量向银行借贷,获得资本超额回报。这个时候要注意一点,这个生产房子的和生产杯子的有一点是有本质区别的,生产房子的里面有地方政府的介入,这是实质性的垄断供应,没有竞争,可以超额利润的期限人为延长,生产杯子的原料大把,无人垄断,就算杯子有资本属性,没有办法长期推高。如果央行设定的名义利率低于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或者说房地产行业的

通胀与通缩 通胀与通缩

资本净回报率长期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回报率,那么房地产就会形成一个吸引资金的黑洞,直到把这个社会上的货币吸干净。[www.61k.com]这场游戏中的借贷者跟随地方政府享受着长期的超额资本回报率,相当于间接享有垄断利润,而大量存款者被利差驱赶,也加入到这场盛宴当中。这个游戏的是否能继续下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观察。第一个是社会的闲置存款总量是否被吸纳干净,过去10年,大量的美元顺差给这场游戏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当然后面美元流出就是另外一副场景了;第二个,名义利率是否提高,导致房地产的净资本回报率为负,很遗憾,我们看到长期以来,名义利率是远低于房产实际收益率的;第三个,游戏进入疯狂期,银行的子弹用光了,借贷者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融资,这时候的资本回报率就不能看名义利率了,需要将资本回报率减去实际利率。只要净收益率还是正的,这个游戏就有玩下去的理由。当然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学聪明了,根本没必要费心思去开发房产或者投资房产,直接把钱借贷出去,就可以获得比银行利率高的超额回报了,这个就是我们看到的高利贷。政府也知道这个游戏无法长期玩下去,做了哪些事情呢,限价限购,主要是用来限制社会资本向房地产集中,但这个作用只是一道石头墙,中间的缝隙很多,利差导致两边的水位不同,只要有驱动力,资金还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流到房地产的,直到两边水位相同。是泡沫终究要破,如果房地产永远能够保持超出社会平均收益率,那就会驱赶所有人往房地产相关的行业赶。如果是10万元一套的价格,多投入2万人民币,就能有20%收益,如果是100万,就需要20万。这个收益率总是超出社会平均收益率的话,后面的投入将是天文数字。可以把人体做比喻,如果其中一只手吸收的养分永远超过其他部位的平均吸收能力,身体的养分不约而同地往这只手上面输送,结果是什么呢。这只手总有一天会超过这个人,就像癌细胞的原理是一样的,疯狂的吸收营养但不生产实际作用。房地产也是一样,每年的价格往上涨,我们的财富就增加了么。不是的,是因为房地产把其他部门生产的财富吸到那里了,社会跟人体一样的,是一个有机体,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当房地产耗尽了这个社会的财富的时候,那也就没有办法继续推动其上涨了。为何持续这么长时间,一个是过去10年美元资本的流入,第二是地方政府充当了生产者,长期控制土地供应并获得了超额利润,这些利润又用作城市建设,为土地增值提供了循环动力。第三,长期的利差导致社会资本源源不

通胀与通缩 通胀与通缩

断的给地产提供弹药。[www.61k.com]这场疯狂的游戏中,房产的金融属性已经几乎代替了商品属性,没有能力上涨,那就是回归到商品属性,大家会发现,信贷泡沫和资金集中已经生产了太多的商品,远远超过实际需求。这个时候供需重新占据主导位置,那对于泡沫来说,就是价格崩溃,只有这样,供需才有可能重新达到平衡。回过头来说通胀,我们发现名义利率低于社会资本平均净回报率是正常的。这样资本才有动力去做投资,才能促进生产消费的循环。所以发达国家一般会容许一定程度的通胀存在,但发展中国家因为尚未形成充分竞争,所以资本净回报率总体会偏高一些。社会中某一项的资本净回报率(前面房产的例子)超过社会平均回报率,会带来信贷泡沫和价格泡沫,这个时候要看这个项目是否会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是艺术品投资泡沫,就算价格涨到天上去,跟老百姓也没有任何关系,但好处是可以吸收资金。但房地产是关联固定资产成本中的最重要的一项,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杯子的价格上天,老百姓可以用碗。但房地产却没有选择,因为不允许你自己随便找块地盖房子。对于上面这场游戏中的借贷者来说,他们遇到的是通缩,因为其他东西相对房地产都在快速掉价,他们需要天量的资金继续来保持房地产的回报率。对于存款者来说,他们遇到的是通胀,因为房地产直接影响租金,进而影响到生活成本。很多经济学家,有些人在说是通胀,有些人在说是通缩,其实张嘴就是错的。就像一个人虚胖,结构不平衡,半边身子浮肿,另外半边干瘦,有人说这家伙是个胖子,有人说这家伙很瘦。其实这个人是生病了,药方不是减肥药也不是增肥药。再来看,我们现在遇到的场景,有人说现在通胀,需要赶紧收紧货币,有人说现在属于通缩,需要放水。貌似都有道理,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我们需要是调节利差,让房子回归商品属性,这样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才有保障。房地产的财富神话,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只是一场梦而已,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只是生了一场大病。后面房产价格下来,我们会遇到新的问题。前面10年,所有借贷者的资产负债表是扩张了再扩张,所有存款者的资产负债表还是原地踏步,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会中巨大的贫富差距。房产如果价格下来,资产减值,那么负债就显得高了,现金会变的值钱。我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个是埋头开始还债,另外一个是债务冲销,说白了就是印钱填窟窿。借贷的出口和收口都是在银行,如果只有借,没有回收,那么后面的通货膨胀是可想而知的。银行

通胀与通缩 通胀与通缩

降低利率的作用是加大出水口的流量,减少进水口的流量,让这个社会上的资金保持充裕,降低融资成本,属于经济刺激。[www.61k.com)如果银行提高利率到10%以上,可以想象,就是缩小出水口流量,大功率向社会抽水,融资成本高过投资收益,就没有人愿意投资了。只要进出水管都是畅通无阻,我们就可以用利率来调节资金流量。所以不要怕M2太多,利率提高,就可以有效降低货币的流速,这样通胀自然消除。当然这个利率也是有限度的,大家可以看下民国时代的恶性通货膨胀,那时候的人们都是跑步花钱,问题就在于货币的流通速度实在太快了,高利率起了反作用。这里需要说下日本通缩和中国通胀的对比。日本的房产泡沫破裂,也是形成大量的负债,日本国民性格和体制选择了一致的行动,埋头还债。就算日本央行再三降低利率都是无用,因为日本的银行需要保护自己,经济还在持续下滑,借钱出去只会形成更多地坏账。而日本的企业也不愿意去借贷,因为绝大部分日本人都在努力还债,来修复资产负债表,消费能力低下。大规模的基建刺激,只是增加了政府的负债,这些负债显然跟中国的地方债务一样,没有办法还本付息的,债务越积越高,日本政府也很忍耐,没有一笔勾销,默默地承受下来。另外日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外需,这个外需是形成真实的利润的,而且利润本身都在日本人口袋里,日本的货币发行机制属于浮动汇率,经济泡沫破裂,并没有大量外资带着利润回流。这样泡沫破裂也没有对日本的汇率也没有形成冲击。再来看中国,中国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比较纯朴的,但契约精神并不强。如果出现大量负债,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将房子还给银行,房地产中的大量投机客就更加了,会第一时间同时抛弃债务和房子,这些必然会增加银行的坏账。再来看另外一个重要的借贷者,地方政府,这些基础建设一般产生的都是负现金流,是不可能还本付息的,他们这些负债黑洞同样会由银行来承担。中国的银行大多是国家的,当初放贷的时候就是一切听命令行事,出了问题当然也不需要自己负责。或者说信贷员放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笔钱以后需要收回,这是跟美国大萧条,日本大萧条中的银行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信贷员到行长,没有人需要对贷款回收负责,因为不需要担心破产。银行最后是没有能力承受大量的坏账的,因为经济萧条期,银行的利润更低,不能还债也不能破产,那么唯一的选项就是对坏账进行一笔勾销,类似的事情我们已经做过好多回了。钞票流出的时候,我们发觉自家的管子比其他人都张的更

通胀与通缩 通胀与通缩

大些,因为不需要担心回收,在钞票需要收回的时候,我们又发现借贷者从来没有想过还钱。[www.61k.com]通缩是痛苦的,那只有在通胀中解决问题。可是苦了那些存款者,这些人往往是底层百姓,好不容易等了10年,想等风水转回来,事实却依然残酷。跟日本不同,中国采取的是类似东南亚国家和阿根廷的固定汇率制度,资本的流入,和我们的底端产业,决定了这个社会并没有得到多少真实利润,只是存了几个辛苦钱。在大规模印钞添补黑洞的时候,我们同时会遇到资本流出,这样汇率制度必然受到巨大的冲击。不像以前,我们可以关起门来搞自己的一套。现在我们的粮食还需要大量进口,这就决定了印钞填黑洞的风险极其巨大,汇率的贬值会带来恶性通胀,这就是从经济繁荣,到经济萧条,再到货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流程。很多人可能看到这里会绝望,我们该如何来摆脱这场即将到来的萧条。整个财富社会的运作,有两只手来调控的。经济方面,我们会发觉货币政策这只无形之手已经失去作用了,继续印钞,会让贫困者更加贫困,让暴富者的继续暴富神话,如果默默还债,贫困者已经没有能力继续还债了,而暴富者依然可以享受之前的财富。剩下的只有依靠财政这只有形之手来做强制性的财富分配。这个就是最后一点,货币流向调节。房地产的长期垄断暴利,农产品的长期垄断低利润,平均社会工商业的利润也是低于房地产的回报率,低利率促进了信贷繁荣,使得货币集中向房地产流去,最终形成巨大的泡沫,这是无形之手的力量。将地方政府的利润和房地产的利润剥离开来,去除垄断(这个我们已经在做了,房产税和地方债),将房地产上积累的暴利财富截流下来,重新分配给大众。同时进行对贫困者进行财政补贴和对垄断者、房产商征收暴利税,这就是有形之手的力量。除去经济手段之外,还需要其他政策手段的配合。对于银行体制进行改革,没有利润驱使和资本约束的银行,必然是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没有资本约束和监管的国企和地方政府,永远只需要考虑借款,不需要考虑还款。对货币发行机制进行改革,割断美联储这只操控中国货币量的手。对存款者进行补贴,长期的负利率,只会让这个国家的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从而失去执政根基。限制社会的垄断暴利,没有充分的竞争,必然是社会资源向垄断部门集中。政府最终从生产和消费环节脱离开来,回归分配者的角色。不要去相信自由经济学家的理论,那叫做赢家通吃,把穷人吃光的结果就是赢家和输家一起完蛋。利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同时进行

通胀与通缩 通胀与通缩

调节资源配置,目标永远是向穷人倾斜,使他们成为中产,因为这些人是社会的大多数,只有这些人没有了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之类的后顾之忧,他们才会去消费,内需才会真正起来,这样中国的经济自然就恢复了。[www.61k.com)人类的不理性和政府的无所作为将会把通胀和通缩变成一场繁荣和萧条的闹剧,不能指望民众理性,只有政府这个分配者决定了经济波动的幅度和烈度,如果这两只手的作用发挥正常,那么通胀与通缩就不再是争论的话题。

二 : 通胀与通缩

首先查下百度词条,对于通胀的解释是货币供应多过实物供应,最终造成价格上涨,称之为通货膨胀。货币主义创始人弗里德曼将通胀因素统统归结到货币增发,这句话很受欢迎,因为对于大众来说很好理解。比如我们看到中国M2从有记录以来都在创新高,其上升的斜率远远超过普通商品价格,再没有通胀就太过神奇了。相对应的通货紧缩的解释就是货币供应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减少经济萧条。大部分政府都喜欢通胀,因为只要不是恶性通胀,那么大家就认为经济总体是处于上升通道之中,而且套用一句流行语,我们需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所以通胀不可怕,可怕的是开倒车,因为船大不好掉头。如果是通货紧缩,那就是经济下降通道,大量的失业人群和贫困人口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不管是民众和政府都不喜欢,具体状况可参考美国的大萧条和日本的大萧条。



以上都是教科书式的解释,如果要深入理解经济的运转,这些解释就显得太过于肤浅了。货币的基础功能是交换,所以货币是流动属性为主,而不是存储属性。流动的话可以用水来做比喻,所以货币至少有三个特性,总量,流速,流向。总量在于M2,流速受利率影响,流向则是受到资本自由配置和政府分配调节。下面我们一个个来说明这三个因素如何来主导通胀和通缩。



货币超发只是说明了总量这个单一特性。中国是固定联系汇率制度,所以美元的流进流出会对中国的货币总量造成巨大的影响。过去十年,大量美元涌入,央行对应大量增发基础货币,如果不调整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和汇率,那么M2就是被迫高速增长。最近新闻里说外汇占款减少,货币政策可以松口气,真实的意思是,外储减少,基础货币少了,那就可以增加货币乘数,也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说白了就是可以在维持M2不变的情况下适度放水,这样皆大欢喜。但这个存款准备金是不可以无限制减少的,所以美元大量流出的状况下,中国的货币总量必然也是被迫减少,那么通货紧缩必然随之而来。



很多人认为我们可以维持M2不变,就是美元被抽走,但央行不从市场中抽走人民币,用来保持一定的货币总量,这是缺乏经济常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两端,资产是美元储备,负债是人民币,如果资产大量减少,负债不减少,就是资不抵债。那任何持有人民币的人都会做同样的动作,抛售人民币换美元。汇率的崩溃,就不仅仅是通货紧缩这么简单了,这种情况就是经济危机变成社会危机。所以从货币总量控制来说,通胀和通缩的总阀门并不在中国央行的手上,而是在美国人手里。如果要

避免大规模的通胀通缩,第一条就是改革汇率制度,建立自己的货币发行机制。这点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国债模式。央行的资产是中国国债,对应的负债是货币,国债发行多少,总量完全可以由中国自己来掌握,而不需要看美国人的脸色。外汇储备用作对外支付和保证汇率平稳就可以了。



在货币总量可控的情况下,货币流速对应的是利率,也就是资本的借贷成本,这点很关键。资本生来就是为了逐利,也就是资本的平均回报率必须大于资金成本。公式可以这样简化计算:(资本投入—劳动力价格—显性固定资产成本—隐性生产关系成本)/资本投入=资本回报率。假设资本回报率是10%,借贷成本是6%,那么资本的净回报率就是4%。对于普通商品来说,比如生产水杯,只要资本的净回报率是正的,那生产商必然加大投资,提高产量,一方面是供给增加,另外一方面需求会逐渐减少,直到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这个时候资本的净回报率可能下降为1%。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商不管是提高水杯的价格或者降低价格,都不影响供需平衡,只是曲线交汇的位置不一样。在西方宏观经济学设定的理想环境下,假定各生产商进行充分的逐利和竞争,那么这只市场的无形之手,将使生产水杯的资本净收益率就会无限接近于零,供需和价格趋于稳定,理论上是不存在通货膨胀的。



但以上仅仅是理想假设,而且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只具有商品属性,仅仅依靠供需就可以决定其价格。放在现实中来,如果这个水杯不仅可以使用,而且不会坏,可以保值,甚至还有增值的功能,那就会出现另外一副场景,这时候相当于水杯具有了金融属性。一个水杯今年的价格是100元,明年是120元,直接投资水杯的收益率是20%,去掉借贷成本6%,那么资本的净回报率达到了14%,远远超过商品属性时候的4%。把这个水杯换成房子,就明白这个社会运转的奥妙了。投资房产的资本净回报率远远超过了社会资本的平均回报率,那么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都会做同一个动作,购置房产,获取超额资本回报。作为生产者,会疯狂向银行借贷,提供更多的房子,而作为消费者,同样愿意大量向银行借贷,获得资本超额回报。



这个时候要注意一点,这个生产房子的和生产杯子的有一点是有本质区别的,生产房子的里面有地方政府的介入,这是实质性的垄断供应,没有竞争,可以超额利润的期限人为延长,生产杯子的原料大把,无人垄断,就算杯子有资本属性,没有办法长期推高。如果央行设定的名义利率低于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或者说房地产行业的

资本净回报率长期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回报率,那么房地产就会形成一个吸引资金的黑洞,直到把这个社会上的货币吸干净。这场游戏中的借贷者跟随地方政府享受着长期的超额资本回报率,相当于间接享有垄断利润,而大量存款者被利差驱赶,也加入到这场盛宴当中。



这个游戏的是否能继续下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观察。第一个是社会的闲置存款总量是否被吸纳干净,过去10年,大量的美元顺差给这场游戏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当然后面美元流出就是另外一副场景了;第二个,名义利率是否提高,导致房地产的净资本回报率为负,很遗憾,我们看到长期以来,名义利率是远低于房产实际收益率的;第三个,游戏进入疯狂期,银行的子弹用光了,借贷者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融资,这时候的资本回报率就不能看名义利率了,需要将资本回报率减去实际利率。只要净收益率还是正的,这个游戏就有玩下去的理由。当然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学聪明了,根本没必要费心思去开发房产或者投资房产,直接把钱借贷出去,就可以获得比银行利率高的超额回报了,这个就是我们看到的高利贷。政府也知道这个游戏无法长期玩下去,做了哪些事情呢,限价限购,主要是用来限制社会资本向房地产集中,但这个作用只是一道石头墙,中间的缝隙很多,利差导致两边的水位不同,只要有驱动力,资金还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流到房地产的,直到两边水位相同。



是泡沫终究要破,如果房地产永远能够保持超出社会平均收益率,那就会驱赶所有人往房地产相关的行业赶。如果是10万元一套的价格,多投入2万人民币,就能有20%收益,如果是100万,就需要20万。这个收益率总是超出社会平均收益率的话,后面的投入将是天文数字。可以把人体做比喻,如果其中一只手吸收的养分永远超过其他部位的平均吸收能力,身体的养分不约而同地往这只手上面输送,结果是什么呢。这只手总有一天会超过这个人,就像癌细胞的原理是一样的,疯狂的吸收营养但不生产实际作用。房地产也是一样,每年的价格往上涨,我们的财富就增加了么。不是的,是因为房地产把其他部门生产的财富吸到那里了,社会跟人体一样的,是一个有机体,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当房地产耗尽了这个社会的财富的时候,那也就没有办法继续推动其上涨了。



为何持续这么长时间,一个是过去10年美元资本的流入,第二是地方政府充当了生产者,长期控制土地供应并获得了超额利润,这些利润又用作城市建设,为土地增值提供了循环动力。第三,长期的利差导致社会资本源源不

断的给地产提供弹药。这场疯狂的游戏中,房产的金融属性已经几乎代替了商品属性,没有能力上涨,那就是回归到商品属性,大家会发现,信贷泡沫和资金集中已经生产了太多的商品,远远超过实际需求。这个时候供需重新占据主导位置,那对于泡沫来说,就是价格崩溃,只有这样,供需才有可能重新达到平衡。



回过头来说通胀,我们发现名义利率低于社会资本平均净回报率是正常的。这样资本才有动力去做投资,才能促进生产消费的循环。所以发达国家一般会容许一定程度的通胀存在,但发展中国家因为尚未形成充分竞争,所以资本净回报率总体会偏高一些。社会中某一项的资本净回报率(前面房产的例子)超过社会平均回报率,会带来信贷泡沫和价格泡沫,这个时候要看这个项目是否会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是艺术品投资泡沫,就算价格涨到天上去,跟老百姓也没有任何关系,但好处是可以吸收资金。但房地产是关联固定资产成本中的最重要的一项,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杯子的价格上天,老百姓可以用碗。但房地产却没有选择,因为不允许你自己随便找块地盖房子。对于上面这场游戏中的借贷者来说,他们遇到的是通缩,因为其他东西相对房地产都在快速掉价,他们需要天量的资金继续来保持房地产的回报率。对于存款者来说,他们遇到的是通胀,因为房地产直接影响租金,进而影响到生活成本。



很多经济学家,有些人在说是通胀,有些人在说是通缩,其实张嘴就是错的。就像一个人虚胖,结构不平衡,半边身子浮肿,另外半边干瘦,有人说这家伙是个胖子,有人说这家伙很瘦。其实这个人是生病了,药方不是减肥药也不是增肥药。再来看,我们现在遇到的场景,有人说现在通胀,需要赶紧收紧货币,有人说现在属于通缩,需要放水。貌似都有道理,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我们需要是调节利差,让房子回归商品属性,这样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才有保障。房地产的财富神话,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只是一场梦而已,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只是生了一场大病。后面房产价格下来,我们会遇到新的问题。前面10年,所有借贷者的资产负债表是扩张了再扩张,所有存款者的资产负债表还是原地踏步,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会中巨大的贫富差距。



房产如果价格下来,资产减值,那么负债就显得高了,现金会变的值钱。我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个是埋头开始还债,另外一个是债务冲销,说白了就是印钱填窟窿。借贷的出口和收口都是在银行,如果只有借,没有回收,那么后面的通货膨胀是可想而知的。银行

降低利率的作用是加大出水口的流量,减少进水口的流量,让这个社会上的资金保持充裕,降低融资成本,属于经济刺激。如果银行提高利率到10%以上,可以想象,就是缩小出水口流量,大功率向社会抽水,融资成本高过投资收益,就没有人愿意投资了。只要进出水管都是畅通无阻,我们就可以用利率来调节资金流量。所以不要怕M2太多,利率提高,就可以有效降低货币的流速,这样通胀自然消除。当然这个利率也是有限度的,大家可以看下民国时代的恶性通货膨胀,那时候的人们都是跑步花钱,问题就在于货币的流通速度实在太快了,高利率起了反作用。



这里需要说下日本通缩和中国通胀的对比。日本的房产泡沫破裂,也是形成大量的负债,日本国民性格和体制选择了一致的行动,埋头还债。就算日本央行再三降低利率都是无用,因为日本的银行需要保护自己,经济还在持续下滑,借钱出去只会形成更多地坏账。而日本的企业也不愿意去借贷,因为绝大部分日本人都在努力还债,来修复资产负债表,消费能力低下。大规模的基建刺激,只是增加了政府的负债,这些负债显然跟中国的地方债务一样,没有办法还本付息的,债务越积越高,日本政府也很忍耐,没有一笔勾销,默默地承受下来。另外日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外需,这个外需是形成真实的利润的,而且利润本身都在日本人口袋里,日本的货币发行机制属于浮动汇率,经济泡沫破裂,并没有大量外资带着利润回流。这样泡沫破裂也没有对日本的汇率也没有形成冲击。



再来看中国,中国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比较纯朴的,但契约精神并不强。如果出现大量负债,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将房子还给银行,房地产中的大量投机客就更加了,会第一时间同时抛弃债务和房子,这些必然会增加银行的坏账。再来看另外一个重要的借贷者,地方政府,这些基础建设一般产生的都是负现金流,是不可能还本付息的,他们这些负债黑洞同样会由银行来承担。中国的银行大多是国家的,当初放贷的时候就是一切听命令行事,出了问题当然也不需要自己负责。或者说信贷员放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笔钱以后需要收回,这是跟美国大萧条,日本大萧条中的银行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信贷员到行长,没有人需要对贷款回收负责,因为不需要担心破产。银行最后是没有能力承受大量的坏账的,因为经济萧条期,银行的利润更低,不能还债也不能破产,那么唯一的选项就是对坏账进行一笔勾销,类似的事情我们已经做过好多回了。钞票流出的时候,我们发觉自家的管子比其他人都张的更

大些,因为不需要担心回收,在钞票需要收回的时候,我们又发现借贷者从来没有想过还钱。通缩是痛苦的,那只有在通胀中解决问题。可是苦了那些存款者,这些人往往是底层百姓,好不容易等了10年,想等风水转回来,事实却依然残酷。跟日本不同,中国采取的是类似东南亚国家和阿根廷的固定汇率制度,资本的流入,和我们的底端产业,决定了这个社会并没有得到多少真实利润,只是存了几个辛苦钱。在大规模印钞添补黑洞的时候,我们同时会遇到资本流出,这样汇率制度必然受到巨大的冲击。不像以前,我们可以关起门来搞自己的一套。现在我们的粮食还需要大量进口,这就决定了印钞填黑洞的风险极其巨大,汇率的贬值会带来恶性通胀,这就是从经济繁荣,到经济萧条,再到货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流程。



很多人可能看到这里会绝望,我们该如何来摆脱这场即将到来的萧条。整个财富社会的运作,有两只手来调控的。经济方面,我们会发觉货币政策这只无形之手已经失去作用了,继续印钞,会让贫困者更加贫困,让暴富者的继续暴富神话,如果默默还债,贫困者已经没有能力继续还债了,而暴富者依然可以享受之前的财富。剩下的只有依靠财政这只有形之手来做强制性的财富分配。



这个就是最后一点,货币流向调节。房地产的长期垄断暴利,农产品的长期垄断低利润,平均社会工商业的利润也是低于房地产的回报率,低利率促进了信贷繁荣,使得货币集中向房地产流去,最终形成巨大的泡沫,这是无形之手的力量。将地方政府的利润和房地产的利润剥离开来,去除垄断(这个我们已经在做了,房产税和地方债),将房地产上积累的暴利财富截流下来,重新分配给大众。同时进行对贫困者进行财政补贴和对垄断者、房产商征收暴利税,这就是有形之手的力量。



除去经济手段之外,还需要其他政策手段的配合。对于银行体制进行改革,没有利润驱使和资本约束的银行,必然是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没有资本约束和监管的国企和地方政府,永远只需要考虑借款,不需要考虑还款。对货币发行机制进行改革,割断美联储这只操控中国货币量的手。对存款者进行补贴,长期的负利率,只会让这个国家的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从而失去执政根基。限制社会的垄断暴利,没有充分的竞争,必然是社会资源向垄断部门集中。政府最终从生产和消费环节脱离开来,回归分配者的角色。不要去相信自由经济学家的理论,那叫做赢家通吃,把穷人吃光的结果就是赢家和输家一起完蛋。利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同时进行

调节资源配置,目标永远是向穷人倾斜,使他们成为中产,因为这些人是社会的大多数,只有这些人没有了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之类的后顾之忧,他们才会去消费,内需才会真正起来,这样中国的经济自然就恢复了。人类的不理性和政府的无所作为将会把通胀和通缩变成一场繁荣和萧条的闹剧,不能指望民众理性,只有政府这个分配者决定了经济波动的幅度和烈度,如果这两只手的作用发挥正常,那么通胀与通缩就不再是争论的话题。

本文标题:通胀与通缩-通胀与通缩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571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