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北京城的变迁-寿光北大洼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09-01 所属栏目:散文随笔

一 : 寿光北大洼的变迁

寿光北大洼的变迁

寿光北部地处渤海莱州湾畔,地下卤水资源丰富, 地上湿地、盐碱地面积很大,村庄稀疏,被称为寿光的北大洼。过去由于土地盐碱,农作物很难生长,木本植物也很难存活,只有耐盐碱的红荆条能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能长到一米多高。大片的盐碱地,呈现出“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奇特景象。黄须菜是这里的特色野菜。生活困难时期,这些野菜拯救过好多人的生命, 所以寿北的人们对它情有独钟。那时它不仅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还解决了附近村民的烧柴难题。

那时候每年开春后,整个北大洼,会冒出密密麻麻的黄须菜苗,微红带绿,把沉寂了一冬的北大哇,染成了一幅风景画,于是,绿意从这里开始,春天在这里诞生,回归的燕雀在此降落觅食,各种野生小动物、昆虫也争先恐后地来到黄须菜周围,北方独有的鸭兰子鸟,盘旋高空,那优美的叫声让空旷的北大洼瞬间热闹起来,于是鸟儿们衔草筑窝,为新一轮的繁衍做着充分的准备。高处的土岭子上,各种杂草,储势待发,如箭似锥的芦芽,冲出地面,窥视着这崭新的春天, 做着长高、开花、结子的美梦。不久,新生的黄须菜就会长到半尺来高,鲜嫩欲滴,略带咸味,此时正是采摘的最佳时机,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车载肩扛,运到家,可凉拌热炒,可烙菜饼,也可包大包子吃,无论怎样吃都可口怡人,特别是饥荒难熬的年代。

秋天的北大洼则是另一番景象,随着天气转凉,黄须菜也步入了成熟期,菜叶由绿变黄,再变红,放眼望去,一片红海,每棵黄须菜都垂着沉甸甸的穗子,摘下一串,放在手里搓搓,黑油油的种子透着光亮。此时正是割黄须菜秸秆的好时机。种子和晒干的菜叶可做窝窝头,也可当牲口饲料,秸秆是上品的柴火。芦苇变黄变白,芦花绽放,微风吹来,苇随风动,像身着白衣的舞女阿娜多姿,异常好看。满坡的野草也由绿变白,把希望埋在泥土中,期待来年的辉煌。此时的蚂蚱也都成熟,颜色变老,满黄满子,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记得秋天去北大洼割黄须菜、捡柴火时,经常惊起一只只膘肥体壮的野兔,伴着一溜尘土疾跑而去,转眼间便跑得无影无踪。鸭兰子会带着他们的小宝宝翱翔天空,委婉动听的歌喉展示出它们快乐的心情。

北大洼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成就了这里的晒盐业。据说这里的煮盐、晒盐业,可追溯到宋代,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不仅原盐产量全国文明,而且质量最优。建国后,这里有菜秧子盐场、卫东盐场、羊口盐场等大型国有盐场, 改革开放后,又产生了大批个人盐场,盐田面积一度达到过三万七千多亩,成为全国最大原盐产地和全国最大的盐化工基地。 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田,像海洋广阔,晒好的原盐,堆得像一座座小山,令人震撼,运盐车辆穿梭奔跑,把这里的原盐运往祖国各地,换回了财富,支援了国家建设。由于原盐产量丰富,在大家洼建起了亚洲最大的盐业化工厂,再造了一座新城。

寿光的北大洼,盐碱地面积很大,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人们与自然环境的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有炮兵农场,引淡水种植水稻获得成功。山东省农科院专门派人进行过种植牧草的实验,省林业厅在此建起了林场,研究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树木。当地政府也带领村民开渠排涝、修建台田治盐碱的造地运动,以提高农业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天遂人愿,近些年,雨水减少,盐碱下沉,广袤的北大洼竟然奇迹般地变成了肥沃农田,特别适合种棉花、水稻等农作物 。现在,如果你有时间再到原来的黄须菜地看看,已看不到原来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棉田和稻田。(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近几年,北大洼的开发,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充分利用洰淀湖、双王城水库、林海博览园等自然优势,开发了旅游观光经济带。几万亩的洰淀湖芦苇洼建成了洰淀湖湿地公园,木栈道穿过芦苇洼,游人走近了辽阔的芦海,游船穿梭,游人如织,把原先空旷寂寞的北大洼渲染得热闹非凡。与其配套的,儿童游乐园,农产品采摘园、饭店、农家乐宾馆应运而生,古老的北大洼焕发了青春。双王城水库还是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它的建成将会缓解寿光境内淡水不足的困境,为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善、工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城里人可以走出钢筋水泥的禁锢,到这空气宜人,自然天成的洰淀湖湿地公园、双王城水库、林海博览园过一个快乐假期周末,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寿光北大洼的变迁是国家富裕昌盛的见证, 是勤劳的寿光人智慧的硕果。寿光的北大荒必将随着中国梦的逐步实现,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富。

2014年 12月31日发表在潍坊日报

寿光一中王敬礼

二 : 寿光北大洼的变迁

寿光北大洼的变迁

寿光北部地处渤海莱州湾畔,地下卤水资源丰富, 地上湿地、盐碱地面积很大,村庄稀疏,被称为寿光的北大洼。过去由于土地盐碱,农作物很难生长,木本植物也很难存活,只有耐盐碱的红荆条能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能长到一米多高。大片的盐碱地,呈现出“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奇特景象。黄须菜是这里的特色野菜。生活困难时期,这些野菜拯救过好多人的生命, 所以寿北的人们对它情有独钟。那时它不仅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还解决了附近村民的烧柴难题。

那时候每年开春后,整个北大洼,会冒出密密麻麻的黄须菜苗,微红带绿,把沉寂了一冬的北大哇,染成了一幅风景画,于是,绿意从这里开始,春天在这里诞生,回归的燕雀在此降落觅食,各种野生小动物、昆虫也争先恐后地来到黄须菜周围,北方独有的鸭兰子鸟,盘旋高空,那优美的叫声让空旷的北大洼瞬间热闹起来,于是鸟儿们衔草筑窝,为新一轮的繁衍做着充分的准备。高处的土岭子上,各种杂草,储势待发,如箭似锥的芦芽,冲出地面,窥视着这崭新的春天, 做着长高、开花、结子的美梦。不久,新生的黄须菜就会长到半尺来高,鲜嫩欲滴,略带咸味,此时正是采摘的最佳时机,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车载肩扛,运到家,可凉拌热炒,可烙菜饼,也可包大包子吃,无论怎样吃都可口怡人,特别是饥荒难熬的年代。

秋天的北大洼则是另一番景象,随着天气转凉,黄须菜也步入了成熟期,菜叶由绿变黄,再变红,放眼望去,一片红海,每棵黄须菜都垂着沉甸甸的穗子,摘下一串,放在手里搓搓,黑油油的种子透着光亮。此时正是割黄须菜秸秆的好时机。种子和晒干的菜叶可做窝窝头,也可当牲口饲料,秸秆是上品的柴火。芦苇变黄变白,芦花绽放,微风吹来,苇随风动,像身着白衣的舞女阿娜多姿,异常好看。满坡的野草也由绿变白,把希望埋在泥土中,期待来年的辉煌。此时的蚂蚱也都成熟,颜色变老,满黄满子,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记得秋天去北大洼割黄须菜、捡柴火时,经常惊起一只只膘肥体壮的野兔,伴着一溜尘土疾跑而去,转眼间便跑得无影无踪。鸭兰子会带着他们的小宝宝翱翔天空,委婉动听的歌喉展示出它们快乐的心情。

北大洼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成就了这里的晒盐业。据说这里的煮盐、晒盐业,可追溯到宋代,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不仅原盐产量全国文明,而且质量最优。建国后,这里有菜秧子盐场、卫东盐场、羊口盐场等大型国有盐场, 改革开放后,又产生了大批个人盐场,盐田面积一度达到过三万七千多亩,成为全国最大原盐产地和全国最大的盐化工基地。 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田,像海洋广阔,晒好的原盐,堆得像一座座小山,令人震撼,运盐车辆穿梭奔跑,把这里的原盐运往祖国各地,换回了财富,支援了国家建设。由于原盐产量丰富,在大家洼建起了亚洲最大的盐业化工厂,再造了一座新城。

寿光的北大洼,盐碱地面积很大,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人们与自然环境的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有炮兵农场,引淡水种植水稻获得成功。山东省农科院专门派人进行过种植牧草的实验,省林业厅在此建起了林场,研究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树木。当地政府也带领村民开渠排涝、修建台田治盐碱的造地运动,以提高农业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天遂人愿,近些年,雨水减少,盐碱下沉,广袤的北大洼竟然奇迹般地变成了肥沃农田,特别适合种棉花、水稻等农作物 。现在,如果你有时间再到原来的黄须菜地看看,已看不到原来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棉田和稻田。(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近几年,北大洼的开发,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充分利用洰淀湖、双王城水库、林海博览园等自然优势,开发了旅游观光经济带。几万亩的洰淀湖芦苇洼建成了洰淀湖湿地公园,木栈道穿过芦苇洼,游人走近了辽阔的芦海,游船穿梭,游人如织,把原先空旷寂寞的北大洼渲染得热闹非凡。与其配套的,儿童游乐园,农产品采摘园、饭店、农家乐宾馆应运而生, 古老的北大洼焕发了青春。双王城水库还是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它的建成将会缓解寿光境内淡水不足的困境,为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善、工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城里人可以走出钢筋水泥的禁锢,到这空气宜人,自然天成的洰淀湖湿地公园、双王城水库、林海博览园过一个快乐假期周末,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寿光北大洼的变迁是国家富裕昌盛的见证, 是勤劳的寿光人智慧的硕果。寿光的北大荒必将随着中国梦的逐步实现,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富。

寿光一中王敬礼

三 : 小城的变迁

弹指一挥间,我来到岚皋这个美丽的小城,已经十九个年头了。十九个寒来暑往,十九载花开花落。十九年,对于岁月的洪流来说,不算什么,只能激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可是,对于我,对于小城来说,却是一段抹也抹不去的记忆,割也割不掉的情结,绕也绕不开的话题。我见证了她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页,欣喜的看到了她破茧成蝶的时刻,希望将来还会看到她飞得更高,更远。

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见到小城的样子。那是十九年前的一个初春时节,由于母亲的原因,我踏上了这片土地,发现这里还是水瘦山寒,远远的南宫山,山尖上还是白雪皑皑,柳树也还没发芽,仿佛这里的一切都还在隆冬的睡梦中,尚未醒来。向车窗外望去,发现这里的确是山城,极目之处,是山,无声无息的山,连绵逶迤的山,层层叠叠的山,远远近近的山,伸向远方,伸向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山上也没有一丁点绿色,还全是那种黛色,显得落寞而寂寥。除了山,还有有水啊,那时的水于我相当陌生,虽然是第一次看见那样的小溪,却毫不喜欢,因为水虽然很绿,但是更加显得天气的寒冷。从南方来的我,显然对这里的气候不适应,不停地搓着双手取暖,心里想着为什么这里整整比南方慢了一个季节?要知道,在我的家乡此刻已经是花红柳绿了啊。我当时真有些后悔了,后悔为什么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城。毕竟,当时年少无知.

街,是窄窄瘦瘦的几条小街,街上有机关单位,也有店铺,住家。店铺里卖的东西也很陈旧,价钱自然也不高 那时,唯一繁华点的地方是小河口了。但是,依然没有那种车水马龙的感觉。小河口修了旅社,运输队,商店。不过,还是不热闹。街上行人都很稀少,偶尔遇到一个,都是提着老式的竹篮去买菜的,都低头慢悠悠地赶路.可以这么说,我那时,丝毫也没感到这是一个城市。是的,那时的岚皋只是一个只消一杯茶的功夫就可以转个遍的小城,在这里你可以充分享受慢生活。

我就这样在这个小城漫不经心的生活,随遇而安地成长大。随着党的政策的不断开放,突然有一天,欣喜地感受到小城在成长,步伐在加快,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她了。山,还是南宫山,不过已经有了名气。它俨然成为岚皋县的一张精美的旅游名片,2010年9月27日的国际旅游节的主会场就在这里。祖海的一曲《神奇美丽南宫山》响彻三秦,让人们知道,有一个美丽的小城,一座神奇的南宫山,以无穷的魅力走出 岚皋,走出三秦,走向中国。有了巍巍青山,应该还有潺潺碧水吧。不错,水,还是那年的水,还是那样绿。岚皋的水资源丰富啊,从许多地名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大道河,比如晓道河,再比如滔河,就连县城最繁华的地方也叫小河口。看来,岚皋真是与山,水结缘了。聪明的人们依托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推出了千层河,岚河漂流,蜡烛山,神河源等风景区,并且已经形成了品牌。岚皋人已经开始营销山水,在几年来的发展,难道只有物质方面的吗?不,不是这样。如果你去城里逛一逛,就知道街上的环境卫生好多了,人们的素质也提高了,不会再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不文明现象了;假如你去超市购物,也会发现人们很自觉的排队等候,也很少大声喧哗;设若你去赶公交,常常会看见一些年轻人主动给老年人让座,更不用担心你的钱包不翼而飞了。这还不算,还有更让人欣喜,让人感动的 ,有汶川“5.12”大地震期间,主动请缨的80后美女老师段祖琼,有"7.18“特大洪灾中,光荣牺牲的青年才俊温光旭,也有在外创业成功,却依旧不忘家乡父老,而捐资数以十万的仁义老板孟宪兵……他们是岚皋的脊梁,为新时代的岚皋历史写下来了可圈可点的一笔,用他们的事迹感动着小城,才会有更多的人,更感人的事发生,传递爱心,温暖他人,岚皋在行动。

最近几年,岚皋城区不断扩展,不仅仅在肖家坝,西窑,号房湾等地推出了水岸豪庭等时尚住宅小区,而且又把耳扒山开发成一个休闲的公园,随着公路拾级而上,不远处有亭子,或者清爽可人,造型别致,或者是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每逢早晚,到山上去锻炼的人络绎不绝,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有意气风发的中年人,也有精神矍铄的老年人,他们都步履匆匆地向前走。以前的小河口,现在建成了广场。每当暮色四合,远远近近的灯火亮起来的时候,就传来婉转悠扬的歌声,人们随着音乐相拥而舞,舒缓的中四,轻盈的快三,动感的兔子舞,欢快的伦巴,激情的恰恰......一曲接一曲,一首赛一首.有花季少女身轻如燕,有帅气小伙穿花拂柳,有中老年人步履蹒跚,有学龄儿童嘻笑其间.这个小小的广场变成一个露天舞厅了,有美仑美奂的霓虹灯,效果极佳的音响.此时此刻.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浪漫的气息.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体质,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吧。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7万聪明的岚皋儿女用智慧和勤劳,让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高了,路宽了,街净了,山美了,水笑了,岚皋人富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也不邀而至:最美小城,休闲度假的最佳地方……这里有山,所以稳重,这里有水,所以灵动,这里有雾,所以诗意。岚皋,曾经被养在深闺,曾经布衣荆钗,现在正紧跟时代的步伐,走出安康,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相信不日,将会以她特有的魅力征服更多的人。(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四 : 故乡城镇的变迁

  五十年前的一个早晨,一个中年人向着他生活了半辈子的故乡深情地望了最后一眼,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道路。

  那人便是我的祖父。那天,他起得格外早,为的是再看看他熟悉的故乡。他本不爱闲逛,却破例绕着遂安老城转了一圈。用那双饱经风霜的手抚摸着那残破的城墙,用那双走惯了山路的脚,再踏一踏那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他真希望把眼前的每一处景物都封存在脑海中,哪怕是城墙上的一绺裂缝,哪怕是天空中的一只飞鸟,哪怕是城门口的那颗歪了脖的老槐树……昔日平淡的一切,现在对他是那样重要。

  祖父还是离开了,他移民到建德,在那里落户。凭着辛勤的劳动,家里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可遂安老城的面貌,在祖父的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每天傍晚,吃了晚饭,祖父总是在夕阳下,坐在门槛上,望着遂安老城的方向,把尘封在记忆深处的遂安老城的模样翻出来。他仿佛回到了家乡,又看见了那些古老的建筑,看见了那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行人往来匆匆,嗅见了道路两旁店铺里各种小吃的味道,听见了小贩们的吆喝声。每当想到这些,他便笑呵呵的。可等到他意识到周围的一切已不再是故乡的景物时,又每每流露出忧伤的表情。他真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故乡,看一看故乡的变化。然而他最终还是没能实现。

  我和父亲代祖父完成了遗愿回到了淳安。那时的淳安早已不像祖父描述的那样了。这里没有了低矮古旧的瓦房,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楼房;没有了路边吆喝的小贩,取而代之的是热闹繁华的集市;没有了人力独轮车,取而代之的是美观流线的小汽车、摩托……

  原来,古老的遂安已经沉睡在了千岛湖之下,而它所孕育的年轻的淳安县城千岛湖镇,正向我们阔步走来,一湖碧水,几重青山,二三十层的高楼直入云霄,宽阔的高速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宽敞的超市货物应有尽有……快艇在湖面疾驰而过,划出一道道水波,多少中外游客畅游在这片山水之间……

  山城建设还在飞速发展,50年淳安新貌难装进一个相册,挑几个片断吧!父亲也感慨地说。今年清明,我和父亲就把千岛湖纪事碑及新旅游码头的实景摄进镜头,把这美的化身带到了祖父的坟头。微风吹过,我仿佛看见了祖父像千千万万从淳遂两县走出去的游子一样,为故土的繁荣而微笑……

  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初级中学初二:余睿扬

 

五 : 京山河的变迁

  我的家在京山县城。这是一座风景优美,环境舒适的山水园林城市。一条水清鱼欢的护城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把小城分成南北两半。
  爸爸说很多年前,可完全不是这样的,到处是污染。护城河,也就是大家说的“南河”。河水是黑黑的,一条鱼也没有,河面上漂着各色各样的垃圾,工厂的废水和居民的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进了南河,人们从河边走过,都会捂住口鼻。走在街上,随处是垃圾。风一吹,垃圾袋和废纸等就随风漫天飞舞。下雨情况就更加糟糕,臭水满街流,到处是水坑和泥浆,车一过,黑色的臭水一不小心就会飞溅到行人身上。
  后来,通过治理改造,小城的环境也慢慢地发生改变。南河的污泥被清除,河底用混凝土硬化,河的两边用石头砌了很高的挡土墙,河两岸栽上了垂柳和槐树。人们也开始自觉地保持环境。南河的水慢慢地变清澈了,河里的鱼也多起来。污水也再不直接排入河里,而是经过处理,从河两边的专门通道流走。
  污染只要一会儿;治理却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对环境的每一点伤害,它都会以另外的方式回馈我们,并且要我们付出更多的代价。
  同学们,朋友们,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环境。保护好了环境,我相信京山的明天会更好,祖国的明天会更美丽。

    四年级:龙龙

本文标题:北京城的变迁-寿光北大洼的变迁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68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