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秋雨夜眠-雨夜无眠

发布时间:2017-09-25 所属栏目:读书笔记

一 : 雨夜无眠

  又是一个雨夜,令人难眠。它像一幅油画,画面是充实的,层次是鲜明的,只用听,就会感觉得到。一切是如此真实,没有虚假,没有伪装,袒露自我,闭上眼睛,可以呼吸一份属于自己的美意。

  风把门吹开了,雨乘着徐徐凉风飘进了房间,地上湿了,而在外面,雨水不断地往下落,就像伤心者不止的泪。雨水与地面接触的那一个个瞬间,急促而又短暂,汇成了个音符,这是一种宁静而又安详的音乐,这是一张舒缓,没有激情却充满甜美和纯净的CD。

  我被这雨声唤醒,或者说,我根本没有睡着罢。坐到阳台上,雨滴不断的溅到我的身上,望t望天空,又是一个没有月的夜,就连星辰也无影无踪。继续伶听着,喧嚣中的宁静,我在想,满城风雨,若去了这雨声,便只剩下呼呼风声了,就又还是那般宓静,可雨总是下了,风也总是刮了,没有下雨不刮风的。

  我胡思乱想着,又回到了房间内,脸颊已是湿的了,衣服上也沾上了一些雨水。我睡在床上,又继续伶听着这大自然为不眠者送上的曲目。

  雨依旧是那么大,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雨滴也依旧撞击着地面,黄豆般大小的,一滴又一滴,出奇的连贯,似乎永远也没有终止符。哗哗哗,唰唰唰,我想,这一定不是上帝对世间的洗礼吧!而是上帝在哭泣吧,是一个伤心者不止的泪吧!如果不是,那雨声为什么会那么大呢?大得吓人,好可怕。

  如果是,那上帝为什么要哭泣呢?人们万事均祈求上帝的保佑,基督教徒更是把上帝视

  为幸福的化身,它神通广大,无所不能。那究竟上帝为什么会哭泣呢?上帝也会伤心,也会难过吗?为什么不呢?疾苦不是常有的吗?幸福和快乐并不是永恒的,跌倒了,受伤了,又有什么呢?哭一场罢了。

  上帝终于还是哭了,但哭过之后,明天他依然会很开心地笑,不是吗?有什么呢?值得我们快乐的东西不是很多吗?为什么还要和自己过不去呢?可怜,世界上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埋怨生活呢?可怜,我竟也是这样一个无知可笑的人。不管你的生活是怎样的,告诉自己你一定能应付。相对于别人所经历的而言,你是及其幸运的。人们向往上帝,为何不去向上帝学习呢?

  一夜听雨,雨也累了,乏了,累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不觉也已阑珊,雨声渐无。或许明天醒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太阳出来了,地上的水干了,阳光依旧灿烂。

 

二 : 秋雨夜眠

秋雨夜眠
白居易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 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 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 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 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 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 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 淡。

秋雨夜眠
? 凉冷三秋夜⑴,安闲一老翁⑵。 ?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 灰宿温瓶火⑶,香添暖被笼。 ? 晓晴寒未起⑷,霜叶满阶红⑸。
⑴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⑵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⑶宿(xiǔ):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⑷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⑸阶:台阶

? 诗人是怎样围绕“夜眠”来表现“老翁”的“安 的?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①秋雨夜眠:“卧迟”“睡美”等句描 绘出老翁在秋雨之夜安然美睡的情景, 这表现了老翁心无所虑,心境闲淡。② 夜眠之后:“香添暖被”“晓晴未起” 等句表现老翁本应起床而不起,继续躺 在被窝中,表现了老翁闲散无事、清静 淡泊。

?

“晓晴寒未起”中的“寒”有何意蕴?请结合 全诗,简要回答。

“寒”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的气 氛寒冷,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 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的心灰意懒和 生活上孤寂闲散的心境。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三 : 感恩的诗歌——《秋雨夜眠》

《秋雨夜眠》原文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秋雨夜眠》鉴赏

“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以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渲染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更令人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出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神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起居习惯,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 卧迟”,颇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可见他心无所虑,具有闲淡的情怀。

以上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诗的下半则从老翁睡醒之后情况作进一步描绘。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不过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取暖,突出老年人的体弱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继续在床上昏睡,生动地描绘出体衰老翁的闲适无聊生活。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清冷,“寒”字补叙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火红的霜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饮得七零八落飘零满阶,多么冷酷的大自然啊!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岂能无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这一切都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睡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大约是大和六年( 832)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已六十多岁,年迈体衰,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十分寂寞冷淡。诗中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秋雨夜眠》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本文标题:秋雨夜眠-雨夜无眠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866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