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索尼为什么叫黑科技-小米为什么会主打这些所谓的“黑科技”?

发布时间:2017-08-25 所属栏目:华中科技出版社

一 : 小米为什么会主打这些所谓的“黑科技”?

  没必要纠结什么是黑科技以及小米的黑科技到底够不够“黑”,所有的黑科技都是以BOM成本为代价的,如果你愿意用而且觉得好用,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黑科技”…… 

  写在前面的话:本熊掐指细细一算,距离小米5发布会也有快一个月了,这时候出来讨论一下这些个所谓“黑科技”,应该不会被一群水军喷子冠以“洗地”“米吹”“脑残粉”的恶名了吧……

  在上个月的发布会后,小米5的一系列广告再次被喷得体无完肤,这基本上是每次发布会后的“规定动作”。从坊间舆论导向看来,似乎这次雷军的“探索黑科技”犯了众怒:快充3.0和全网通3.0那是人家高通的,只要用高通820芯片都有,而相机四轴防抖和DTI像素隔离都是索尼的技术,只要肯花钱买索尼的摄像头都能用上,和你小米有什么相干?一时间“戳破小米的黑科技谎言”似乎成了媒体们最喜欢的标题,而在我来看,记者们的这种反应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黑科技到底是什么?恐怕这就和看莎士比亚的舞台剧一样“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拿不出一个能够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来,但有一件事儿是多方众口一词的:“别人的东西拿来用,算不得黑科技”,不过这种思路真的对么?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于手机这个行业有足够的了解。

  上面这个……其实也是《哈姆雷特》,当然更多的人喜欢叫它《狮子王 the Lion King》

  从历史上来看,手机这个行业从来都不是某一个品牌商全盘覆盖整个产业链条的商业模式,即便是在上古的GSM时代,作为手机行业三大寡头-Nokia、Ericsson和Motorola所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的也是那些最为核心的通讯技术专利,而不会在所谓的“黑科技”上发力,这么做的原因非常简单:不合算。通讯技术作为手机行业的核心竞争环节具有“护城河”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而那些“锦上添花”的功能如果放在自有体系内进行研发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不利于这些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逐渐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商业模式:围绕在手机厂商周边还会有一些专攻某项细分领域技术的中小企业,针对于某些可能的使用场景或用户需求,由这些企业来专项研究直至技术实现,然后按照商业合作的不同优先级,逐步集成给某些品牌的手机,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术业有专攻”研发资源能够聚焦,另一方面则是能够有更多的品牌针对于该项技术进行推广,更容易被终端用户所接受。

  时至今日,上面提到的商业模式依然是手机行业技术合作的主流形态,三星小米华为乃至二线的VIVO、Oppo等都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手机行业就好像之前的PC行业一样,品牌商负责将不同的技术整合到一起,通过自有的通路进行销售。如果非要在这种广泛被接受的商业模式中找出来一个异类的话,那么答案应该是苹果。与其他手机企业的技术整合或者进一步的入股投资不同,苹果对于一些可能会成为主流技术的企业采取了收购的方式以保障自己的技术领先性,最出名的案例当然是以下两个:2012年AuthenTec被苹果收购,从此其他厂商就被断绝了感应式指纹识别的发展方向;而2013年对于Prime Sense的收购则使体感追踪技术的发展被苹果尽数控制(,也延缓上商业应用的进程……)。

  搞清楚手机行业技术合作的商业模式以及小米在这条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后,我们理解小米手机“黑科技”营销方式就有了非常好的知识储备。在如今“根本不是红海而是血海(周鸿祎语)”的手机行业竞争中,就连BOM成本都已经不是定价以及市场竞争的底线(想想乐视石破天惊的低于BOM定价法),几乎全部有志于互联网手机这个细分品类的企业们都在削尖脑袋的琢磨两件事儿:如何把手机卖出去,以及如何从用户身上赚到钱。平心而论做到第一点根本不难,只要价格足够低产品足够好传播足够给力(这还不难-_-)就能够跑得起来量,昨天的小米和今天的乐视都成为了这个战术的受益者,而“起量”对于互联网手机企业们“后付费”的商业模式来说其实是万里长征刚刚走完了第一步,更为巨大的挑战则是如何让用户对于这个设备产生粘性并赚到钱。理解了这个核心诉求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小米的“黑科技”,相信就能够读懂雷军的真实意图了。

  以前形容拼命总用“赤膊上阵”这个词儿,可是乐视手机这次连裤子都脱了啊……

  这些所谓“黑科技”其实可以分为三种,“用来说的”、“用来用的”,以及……“用来闷声发大财的”。

  前两个其实都好理解,像QC3.0和全网通3.0等等都属于“用来说的”,也就是说防御性质的。现如今高通已经成为了手机CPU行业中的高端定义者,作为一款旗舰手机似乎不用上高通820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于是我们就看到在WMC2016上展出的各家手机商们拿出了一水的高通820方案,这时候其实所有人都已经在同一起跑线上,既然比普通方案贵得多的钱已经列入BOM中了,那自然要在市场推广时讲出来,毕竟不是每一个潜在用户都像IT圈儿记者一样能够对于手机性能如数家珍,而像四轴防抖和DTI像素隔离这些则由于专业性太强,在普通传播时候不太容易被用户所理解,因此需要反复结合场景进行强化,以便使得用户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能够对其有更深一步的领悟和认知,最终转化成“小米手机还真好用”这么一个感性的认知上来……平心而论以上两点确实没什么了不起,真该被认真讨论一下的,则是那些用来“闷声发大财”的所谓“黑科技”,这些功能可能看似并没有什么宣传价值,但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与小米在其他战场的命脉息息相关。在小米手机5这代产品上出现的,则是红外和NFC两个看起来不起眼但实则有着深刻战略意义的功能。 

  小米手机真正把红外功能大规模列装是在小米4上,彼时很多人不理解:红外通讯由于缓慢的传输速率在功能机时代已经被判了死刑,为何到了智能机时代又被挖坟?雷军给出的答案是“多了一只备用遥控器,很方便”,可是这件事儿真的有这么简单么?媒体小伙伴们请永远记住这句话吧:厂商或者公关稿子,只会告诉你他们想让你相信的内容,对于增加0.3个美金的BOM成本加上大量的开发资源投入,只是希望让你在找不到遥控器时用这个功能对付一下?对于真的相信的人,这句“图样图森破”请拿走收好不谢……归根到底,这还是一门大数据和互联网服务的生意。仔细查看上图,很容易把红外功能归纳到两个主要场景:“一键换台”和“空调自动调温”上。

  <“一键换台”:真的只是单纯提升了用户体验么?>

  常看电视的人都有这么一件比较无奈的事情,就是坐在沙发上不知道该看什么节目,只能用遥控器不停换台,电视控制这个功能正是针对于这个场景所设计。利用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电子节目单)的帮助,可以结合热播电视节目的海报与情节介绍向用户实时推荐电视内容,再利用红外控制机顶盒的功能实现“一键换台”,用户只要点击手机上的海报图片即可直接在电视上观看节目了。

  用户永远是商业模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方面上全天下的互联网公司都一个样,小米也不例外。点击节目海报就能换台从用户体验方面确实是大大降低了用户选择节目的门槛,满足了电视用户“懒和贪”的本性,但如果换到商业的角度这里面则蕴含着更大的“野心”:手机无异于电视内容的另一个入口,通过向海量用户进行内容推荐,运营方最终可以掌控用户对于内容的选择甚至影响到对于上游内容更深远的商业模式,试想当两个卫视频道同步播出某个电视剧集的时候,对于用户来说在哪儿看都无所谓,但是对于收视率这个电视台的命根子而言来说,那可就大大不一样了……

  <空调自动调温:人工智能?不止这些,很可能还有O2O>

  理解了电视换台的价值,那么对于空调自动调温的商业模式也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当用户在手机App中选择了自家使用的空调品牌型号以后,手机上的红外功能可以一次将空调设定到用户希望的温度,此时用户操作的数据会同步上传到小米智能家居的云端,在云端收集到更多相关数据后,当用户再次使用该功能时会主动给用户提出空调设置的建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而云端也能够能够根据用户端给出的反馈,将算法更加优化,让小米生态链旗下的智能空调等产品能够自动推送更精准的设定。

  当然,除了大数据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不那么高大上但是更加实惠的商业模式,就是O2O。空调是一个“时令性”很强的产品,一般某款型号的生命周期并不长,因此当用户设定了空调型号后,这个空调的使用年限也就基本确定,随之而来的则是后续维护的商业空间:在保修期内可以在手机红外遥控App中一键拨打客服,而在空调使用过程中滤网清洗、加氟以及移机等需求,都将会是小米与家电维护渠道商(例如修哪儿,轻松家电等)的合作空间。

  相对于大多数人不熟悉的红外控制,NFC的价值更加容易被看透。其实小米在NFC这个功能的配备上是拉过抽屉的,远在小米2A和小米3的年代NFC就作为了标配,但由于当时没有天时(苹果推出Apple Pay)、地利(银联推动闪付)和人和(NFC方案更加成熟),因此在小米4上NFC遭到阉割,而在小米5上也正是因为这些外围条件齐全之后才又恢复……当然,所谓的“全功能NFC”不过是为了推动用户使用而找到的各种场景,最核心的目的还是要实现商业价值,在NFC所实现的小米Pay带来优异体验的背后,小米金融App的激活、活跃以及绑卡等数据才小米真正所关心的。(关于NFC更多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bearsays,回复“NFC”阅读《想想之前的窘境,NFC这次能否借Apple Pay咸鱼翻身?》)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雷军对于黑科技的追逐也有阴沟翻船的时候,MHL(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就是一个明证。请各位注意,MHL这个黑科技可是彻头彻尾黑心的“黑”:使用具备MHL的手机,可以连接拥有相同接口的显示设备,成为一个随身携带的数据/计算/内容中心……这段话是不是听起来有些微软或者诺基亚正在装逼的感觉?好吧接下来我们说人话:手机有了MHL功能,就能变成车载导航以及电视盒子(话说这时候我很想看看王川的表情……),当然雷军在两年以后的某个非公开场合提及,MHL这个功能除了工程师测试以外,在销量过千万的小米2手机上的激活率不到三位数……这也导致MHL从此在小米手机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近些年来MHL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想来翻身的机会应该不多了。

  归根到底,小米手机以及市面上其他品牌手机的种种“黑”科技们,评价其是否够“黑”其实只有一个衡量尺度,那就是用户愿意不愿意用,别忘了每一个黑科技都是用BOM成本换来的,最终这笔钱要从用户的支付宝或是信用卡中掏出来……用户喜闻乐见同时实现了手机厂商商业价值的“黑”科技才是双赢的“黑”科技,找到这样的机会是水平和实力的象征,而那些只在发布会或者柜台展示时用来吸引眼球的所谓“黑”科技就别来占用宝贵的研发带宽了吧,毕竟口碑这玩意儿是用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

  --------------------------------------------------------

  产品熊一头,爱看电视爱玩游戏更爱吃,捧哏逗哏都擅长,最喜欢胡说八道唠唠叨叨,关注从电视到美食等各个行业的用户体验

  欢迎关注熊熊叨叨的微信公众号,搜索“bearsays”或“熊熊叨叨”即可添加。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熊熊叨叨原创,接受各媒体转载,要求保证全文包括版权声明部分完整性,不得删改。

  版权声明

二 : MWC 2017的黑科技:OPPO华为魅族强势出海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电子展会之一,MWC 2017 可谓是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吸引了大批互联网公司和硬件厂商的驻足,他们除了带来自家的新品外,各种黑科技也是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以OPPO华为魅族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更是秀了一把肌肉,使得MWC成为中国手机品牌展示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小编借此来盘点一下国产厂商他们秀出的黑科技。

OPPO: 5 倍无损变焦

去年的MWC,OPPO展示了“VOOC超级闪充“,一举成为当时的焦点,如今OPPO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在今年的MWC,OPPO正式发布了全球首创的“ 5 倍无损变焦”技术。近年来,OPPO深耕于手机拍照领域,明确地抓住了用户的需求点。这次的“ 5 倍无损变焦”技术无疑使得消费者在拍照体验上可以拥有质的飞跃,有望带动行业的发展。

OPPO的“ 5 倍无损变焦”技术基于业界全球首款潜望式双摄镜头,并将光学防抖应用于最需防抖功能的长焦镜头。内部架构上,长焦镜头横向排列,与广角镜头形成垂直布局,特殊的光学三棱镜让光像折射进入镜头组。这样的结构巧妙地让镜头模组可以完美融入轻薄机身,最终成功实现了高达 5 倍的变焦,因此OPPO的这项技术带来了三项重要突破,那就是更薄的机身以及更出色的防抖性能和更清晰的拍照体验。

这项技术足以震撼业界,现在留给我们的悬念是,OPPO什么时候能把“VOOC超级闪充“和 5 倍无损变焦”技术这两项黑科技应用到自家的旗舰机上呢?

华为:P10/P10 Plus的集大成之作

华为在MWC上发布了华为P10/P10 Plus手机,在三星S 8 缺席的情况下,华为P10/P10 Plus无疑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机型。由徕卡加持的拍照体验仍是这次华为P10/P10 Plus的最大亮点,不过这一代徕卡还带了3D人脸检测功能、智能补光、背景虚化等功能,充分发挥徕卡镜头的实力。

配置方面,P10/P10 Plus搭载麒麟 960 处理器,这可以说仍是华为的一大杀器,尽管已经有其他手机厂商首发了骁龙 835 处理器手机,不过不要忘了,在这个时候发布骁龙835,难免会成为PPT手机,而华为自主的处理器可以切入这个空档期,这也难怪小米也要卯足全力搞出澎湃S 1 处理器,毕竟有了自家的处理器,才有底气说话。

除此之外,有一点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华为P 10 引入了4.5G通信技术,P 10 是世界首款4.5G LTE手机,这算是发挥了华为在通讯行业的优势,可以说虽然华为P 10 整体看起来没有太耀眼,但的确是集大成之作。

魅族: 20 分钟即可充满一部手机

今年的MWC对魅族来说是首秀,不过魅族丝毫不怯场,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大的惊喜。魅族这次在MWC中带来的是其第三代的快充技术——Super mCharge。Super mCharge 采用业内创新的电荷泵技术,转换效率高达 98%,解决了因低效率而引起的充电发热问题,同时创新的架构大大降低了发热量,而全新加入的 E-Mark 智能安全芯片,为充电安全提供动态保障。Super mCharge 功率达 55W,10 分钟即可充电 60%,15 分钟充电 85%, 20 分钟即可充满一部手机。

对于这样的黑科技,最大的问题是还是什么时候能实现商用化, 最近魅族董事长黄章在微博上表示,Super mCharge才是对用户有用的技术领先。要争取 2018 年将它投入量产。看样子,这项黑科技离我们的生活不是很遥远,我们不妨多做期待。

三 : 探索小米5黑科技:更为体贴入微MIUI 7来了

小米5的发布会刚刚结束,各种黑科技一一亮相,但要说到最主要的用户体验,怎么能少了MIUI。

更为体贴入微的MIUI 7将支持以下功能:

一键换机

仅需3步,通讯录、设置、应用等全部移至新手机,并且无需接入网络连接。

防丢失

远程锁定手机、擦除数据,刷机也没用。

美颜视频电话

实时美颜、小窗、群聊等多种玩法,同时支持安卓和IOS,亦可单独下载安装。

小米5 小米5配置 小米5发布时间 小米5发布会

小米5 小米5配置 小米5发布时间 小米5发布会

小米5 小米5配置 小米5发布时间 小米5发布会

小米5 小米5配置 小米5发布时间 小米5发布会

小米5 小米5配置 小米5发布时间 小米5发布会

小米5 小米5配置 小米5发布时间 小米5发布会

小米5 小米5配置 小米5发布时间 小米5发布会

小米5 小米5配置 小米5发布时间 小米5发布会

小米5 小米5配置 小米5发布时间 小米5发布会

四 : MWC 2017的黑科技:OPPO华为魅族强势出海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电子展会之一,MWC 2017可谓是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吸引了大批互联网公司和硬件厂商的驻足,他们除了带来自家的新品外,各种黑科技也是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以OPPO华为魅族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更是秀了一把肌肉,使得MWC成为中国手机品牌展示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小编借此来盘点一下国产厂商他们秀出的黑科技。

  OPPO:5倍无损变焦

  去年的MWC,OPPO展示了“VOOC超级闪充“,一举成为当时的焦点,如今OPPO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在今年的MWC,OPPO正式发布了全球首创的“5倍无损变焦”技术。近年来,OPPO深耕于手机拍照领域,明确地抓住了用户的需求点。这次的“5倍无损变焦”技术无疑使得消费者在拍照体验上可以拥有质的飞跃,有望带动行业的发展。

  

 

  OPPO的“5倍无损变焦”技术基于业界全球首款潜望式双摄镜头,并将光学防抖应用于最需防抖功能的长焦镜头。内部架构上,长焦镜头横向排列,与广角镜头形成垂直布局,特殊的光学三棱镜让光像折射进入镜头组。这样的结构巧妙地让镜头模组可以完美融入轻薄机身,最终成功实现了高达5倍的变焦,因此OPPO的这项技术带来了三项重要突破,那就是更薄的机身以及更出色的防抖性能和更清晰的拍照体验。

  这项技术足以震撼业界,现在留给我们的悬念是,OPPO什么时候能把“VOOC超级闪充“和5倍无损变焦”技术这两项黑科技应用到自家的旗舰机上呢?

  华为:P10/P10 Plus的集大成之作

  华为在MWC上发布了华为P10/P10 Plus手机,在三星S8缺席的情况下,华为P10/P10 Plus无疑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机型。由徕卡加持的拍照体验仍是这次华为P10/P10 Plus的最大亮点,不过这一代徕卡还带了3D人脸检测功能、智能补光、背景虚化等功能,充分发挥徕卡镜头的实力。

  

 

  配置方面,P10/P10 Plus搭载麒麟960处理器,这可以说仍是华为的一大杀器,尽管已经有其他手机厂商首发了骁龙835处理器手机,不过不要忘了,在这个时候发布骁龙835,难免会成为PPT手机,而华为自主的处理器可以切入这个空档期,这也难怪小米也要卯足全力搞出澎湃S1处理器,毕竟有了自家的处理器,才有底气说话。

  除此之外,有一点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华为P10引入了4.5G通信技术,P10是世界首款4.5G LTE手机,这算是发挥了华为在通讯行业的优势,可以说虽然华为P10整体看起来没有太耀眼,但的确是集大成之作。

  魅族:20分钟即可充满一部手机

  今年的MWC对魅族来说是首秀,不过魅族丝毫不怯场,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大的惊喜。魅族这次在MWC中带来的是其第三代的快充技术——Super mCharge。Super mCharge 采用业内创新的电荷泵技术,转换效率高达 98%,解决了因低效率而引起的充电发热问题,同时创新的架构大大降低了发热量,而全新加入的 E-Mark 智能安全芯片,为充电安全提供动态保障。Super mCharge 功率达 55W,10 分钟即可充电 60%,15 分钟充电 85%,20分钟即可充满一部手机。

  

 

  对于这样的黑科技,最大的问题是还是什么时候能实现商用化, 最近魅族董事长黄章在微博上表示,Super mCharge才是对用户有用的技术领先。要争取2018年将它投入量产。看样子,这项黑科技离我们的生活不是很遥远,我们不妨多做期待。

五 : 索尼被黑影响声誉 或是被炒员工所为

  导语:美国《沃顿商学院》旗下电子杂志《沃顿知识在线》周一撰文称,索尼被黑事件不仅会对相关影片的上映计划产生影响,还会因为内部信息泄露破坏索尼的声誉。其他企业也应当以此为戒,加强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

  以下为文章全文:

  索尼影业之所以遭到黑客攻击,是因为他们拍摄了一部以刺杀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为主线的影片。对于那些在数字时代放松信息安全警惕的公司来说,此事应该令他们警醒。

  “对于很多关注事态进展,并庆幸自己没有卷入其中的企业来说,这是最应该吸取的教训。”普林斯顿大学法学教授安德里亚·麦特维辛(Andrea Matwyshyn)说。沃顿市场营销教授皮娜·伊尔迪里姆(Pinar Yildirim)补充说,此次事件已经成了索尼的一场“公关噩梦”,因为黑客曝光的邮件破坏了该公司的合作关系,还令多家好莱坞公司受到牵连。

  索尼最近的麻烦源自他们筹备的圣诞喜剧片《刺杀金正恩》(The Interview)。此事引发了朝鲜方面的愤怒,他们希望索尼收回该片。该国国家通讯社甚至威胁称,倘若该片上映,他们将瞄准“美帝国主义的所有堡垒”。最近几周,黑客入侵索尼的系统,并曝光了该公司的大量文件和邮件。黑客随后威胁将发动9/11式的袭击,迫使美国各大连锁院线和有线电视公司拒绝上映该片。

  最终,索尼也于上月取消了《刺杀金正恩》的圣诞上映计划。美国联邦调查局(以下简称“FBI”)指责朝鲜是此事的幕后黑手,但该国坚决否认,甚至提议与美国展开共同调查。美国总统奥巴马后来表示,美国“将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我们自己选择的方式作出响应”。朝鲜方面则警告称,倘若美国采取行动,就将产生“严重后果”。

  对索尼来说,此事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因为它屈服于黑客的要求,而遭到言论自由激进人士的批评。黑客盗取和散布的3800万份文件包括五部即将上映的影片,以及索尼高管的电子邮件、工资数据和个人信息。“此事的后果可能远远超过电影本身。索尼可能因为没有妥善保护员工信息而面临诉讼。”伊尔迪里姆说,“所以,这对索尼来说是一场更糟糕的噩梦。”

  多层次威胁

  “这是一场对整个公司发起的多层次攻击。”麦特维辛说,“我希望各大企业都能跟自己的首席安全官谈一谈,了解一下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她还补充说,企业必须创造一套流程,确保持续的警惕性,而且要做足准备——不仅要应对这类网络攻击,还要应对由此产生的附带影响。“要实现走这一目标,必须要主动部署措施,不仅要IT人员协助,而且要得到高层的重视。”

  麦特维辛认为,所有娱乐企业都必须加速补足短板,对流程进行升级。伊尔迪里姆也同意这一观点,她说:“很多影视公司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把眼光放广一些来看,麦特维辛认为,企业必须有一个专门负责强化IT系统的董事。“传统公司更要面临挑战——这是一场必要的文化变革。”她指出,“这无法在一夜之间完成,有时也难免经历痛苦。但在数字时代,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麦特维辛警告称,娱乐行业的很多企业可能已经进入黑客的视野。“你有可能已经被很多不同的人盯上,他们已经在你的网络中安装了恶意软件,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发动攻击。”她说,“如果你没有合适的安全机制,就会成为瓮中之鳖。唯一的问题是攻击的时机和严重程度。”

  遭到黑客攻击的企业还有可能因为薄弱的安全系统,而丧失外界的信任。例如,索尼影业联席董事长艾米·帕斯卡尔(Amy Pascal)有关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候选人和其他敏感信息的邮件就遭到黑客曝光。“这会对帕斯卡尔的声誉产生长期影响。”伊尔迪里姆说,“整个电影行业都应该吸取教训,不要发表如此具有争议的评论,尤其是在网上。”

  麦特维辛表示,倘若黑客披露的信息涉及该公司的敏感研发数据,就有可能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如果公司自上而下都没有形成明确的安全意识,也就很难对股东、董事会和公众作出解释。”她说。与此次事件类似的黑客攻击还有可能影响未来的商业合作,“因为合作对象可能认为你的企业粗心大意,不愿与你展开业务合作,也不相信你能保护好敏感信息。”

  简单攻击

  麦特维辛表示,索尼遭到的攻击并不复杂,,因为很多恶意软件和攻击方式都已经为IT行业所熟知。他怀疑,此次攻击的幕后黑手可能是某些“IT犯罪公司”或者一群“因为被炒而心生怨恨的IT管理员,为的是破坏该公司的声誉和财务状况”。

  索尼被黑事件带来的唯一好处是引发了公众对《刺杀金正恩》一片的兴趣。“研究显示,如果某部影片在上映前夕被盗版,而且被放到文件分享网站上,就有可能提升该片的需求。”伊尔迪里姆说。她预计,索尼过段时间可能会上映该片或该片的部分内容,而《刺杀金正恩》的盗版版本也会出现。(鼎宏)

本文标题:索尼为什么叫黑科技-小米为什么会主打这些所谓的“黑科技”?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645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