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有机物的定义-有机物:有机物-【定义】,有机物-命名方法

发布时间:2017-10-07 所属栏目:有机物命名

一 : 有机物:有机物-【定义】,有机物-命名方法

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以碳酸根结尾的物质。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物。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变。此外,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物质,例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和有机化合物有密切联系。

有机物_有机物 -【定义】

有机物:有机物-【定义】,有机物-命名方法_有机物有机物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有机物_有机物 -命名方法

早先,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做有机物。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许多有机物,如尿素{CO(NH2)2}、醋酸(CH3COOH)、脂肪等等,从而打破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的观念。但是,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人们仍然沿用有机物这个名称。
“有机”这历史性名词,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生机论者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以生物(life-force,visvitalis)合成。此理论基于有机物与“无机”的基本分别,无机物是不会被生命力合成而来。但后来这理论被推翻,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FriedrichWohler)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但这个重要发现并没有立即得到其他化学家的承认,因为氰酸铵尚未能用无机物制备出来。直到柯尔柏(H.Kolbe)在1844年合成了醋酸(CH3COOH),柏赛罗(M.Berthelot)在1854年合成了油脂等,有机化学才进入了合成时代,大量的有机物被用人工的方法合成出来。
人类使用有机物的历史很长,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很早就掌握了酿酒、造醋和制饴糖的技术。据记载中国古代曾制取到一些较纯的有机物质,如没食子酸(982--992)、乌头碱(1522年以前)、甘露醇(1037--1101)等;16世纪后期西欧制得了乙醚、硝酸乙酯、氯乙烷等。由于这些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动植物体,因此,那时人们仅将从动植物体内得到的物质称为有机物。
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发展,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并没有1个明确的界限,但在它们的组成和性质方面确实存在着某些不同之处。从组成上讲,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多数含氢,其次还含有氧、氮、卤素、硫、磷等,因此,化学家们开始将有机物定义为含碳的化合物。

俗名及缩写

有些化合物常根据它的来源而用俗名,要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是甲醇的俗称,酒精(乙醇)、甘醇(乙二醇)、甘油(丙三醇)、石炭酸(苯酚)、蚁酸(甲酸)、水杨醛(邻羟基苯甲醛)、肉桂醛(β-苯基丙烯醛)、巴豆醛(2-丁烯醛)、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氯仿(三氯甲烷)、草酸(乙二酸)、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甘氨酸(α-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D-葡萄糖、D-果糖(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糖的开链结构)等。还有一些化合物常用它的缩写及商品名称,如:RNA(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煤酚皂或来苏儿(47%-53%的3种甲酚的肥皂水溶液)、福尔马林(40%的甲醛水溶液)、扑热息痛(对羟基乙酰苯胺)、尼古丁(烟碱)等。

普通命名法

普通命名法也称习惯命名法。
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
正:代表直链烷烃
异: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
新:一般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
伯:只与1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伯碳原子。
仲:与2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仲碳原子。
叔:与3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叔碳原子。
季:与4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季碳原子。
如在下式中:
C1和C5都是伯碳原子,C3是仲碳原子,C4是叔碳原子,C2是季碳原子。
要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1.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是所有开链烃及其衍生物命名的基础。
命名的步骤及原则:(1)选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有几条相同的碳链时,应选择含取代基多的碳链为主链。
(2)编号给主链编号时,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若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应使各取代基都有尽可能小的编号或取代基位次数之和最小。
(3)书写名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次,先写出取代基的位次及名称,再写烷烃的名称;有多个取代基时,简单的在前,复杂的在后,相同的取代基合并写出,用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半字线隔开。
记忆口诀为:选主链,称某烷。编碳位,定支链。
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2.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2种方法。
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4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按照“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2个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必须注意,顺、反和Z、E是2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例如:
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2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3.光学异构体的命名
光学异构体的构型有2种表示方法D、L和R、S,D、L标记法以甘油醛为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化合物很难确定它与甘油醛结构的对应关系,因此,更多的是应用R、S标记法,它是根据手性碳原子所连4个不同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顺序标记的。光学异构体一般用投影式表示,要掌握费歇尔投影式的投影原则及构型的判断方法。
根据投影式判断构型,首先要明确,在投影式中,横线所连基团向前,竖线所连基团向后;再根据“次序规则”排列手性碳原子所连4个基团的优先顺序,在上式中:
-NH2>-COOH>-CH2-CH3>-H;将最小基团氢原子作为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顶端,其余3个基团为正四面体底部三角形的角顶,从四面体底部向顶端方向看3个基团,从大到小,顺时针为R,逆时针为S。
4.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关键是确定母体。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当卤素和硝基与其它官能团并存时,把卤素和硝基作为取代基,其它官能团为母体。
②当双键与羟基、羰基、羧基并存时,不以烯烃为母体,而是以醇、醛、酮、羧酸为母体。
③当羟基与羰基并存时,以醛、酮为母体。
④当羰基与羧基并存时,以羧酸为母体。
⑤当双键与三键并存时,应选择既含有双键又含有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时给双键或三键以尽可能低的数字,如果双键与三键的位次数相同,则应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有机物_有机物 -特点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2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


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两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

除少数有机化合物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剂等方法。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1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共价键】

在有机物中,碳的化合价(原子价)都为4价,但在计算中(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碳的氧化数被认为是不固定的。

有机物中普遍存在共价键。有机物发生反应时,就是一些共价键断裂,同时一些新的共

有机物_有机物 -分类方法

有机物种类繁多,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2大类。根据有机物分子的碳架结构,还可分成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3类。根据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又分为烷、烯、炔、芳香烃和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等。

按碳的骨架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碳与碳间连接成不闭口的链。
2.环状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指分子中原子以环状排列的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又分为脂环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
(1)脂环化合物:不含芳香环(如苯环、稠环或某些具有苯环或稠环性质的杂环)的带有环状的化合物。如环丙烷、环己烯、环己醇等。
(2)芳香化合物:含芳香环(如苯环、稠环或某些具有苯环或稠环性质的杂环)的带有环状的化合物。如苯、苯的同系物及衍生物,稠环芳烃及衍生物,吡咯、吡啶等。

按组成元素


1.烃
仅由碳和氢2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总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烃。如甲烷、乙烯、乙炔、苯等。
2.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如卤代烃、醇、氨基酸、核酸等

按官能团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或功能基。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基本上是相同的。
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各个成员称为同系物。由于结构相似,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物理性质,常随分子量的增大而有规律性的变化。
同系物:化学上,我们把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者若干个某种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如烷烃系列中的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等互称为同系物。
烃:由碳和氢2种元素构成的1类有机化合物,亦称“碳氢化合物”。

按结构和性质


开链烃:分子中碳原子彼此结合成链状,而无环状结构的烃,称为开链烃。根据分子中碳和氢的含量,链烃又可分为饱和链烃(烷烃)和不饱和链烃(烯烃、炔烃)。
脂肪烃:亦称“链烃”。因为脂肪是链烃的衍生物,故链烃又称为脂肪烃。
饱和烃:饱和烃可分为链状饱和烃即烷烃(亦称石蜡烃)和另1类含有碳碳单键而呈环状的饱和烃即环烷烃(参见闭链烃)。
烷烃:即饱和链烃,亦称石蜡烃。通式为CnH2n+2(n≥1),烷烃中的含氢量已达到饱和。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是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烷烃主要来源是石油、天然气和沼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为CH3Cl-----CH2Cl2-----CHCl3-----CCl4。
不饱和烃:系分子中含有“C=C”或“C≡C”的烃。这类烃也可分为不饱和链烃和不饱和环烃。不饱和链烃所含氢原子数比对应的烷烃少,化学性质活动,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不饱和链烃又可分为烯烃和炔烃。不饱和环烃可分为环烯烃(如环戊二烯)和环炔烃(如苯炔)。
烯烃:系分子中含“C=C”的烃。根据分子中含“C=C”的数目,可分为单烯烃和二烯烃。单烯烃分子中含1个“C=C”,通式为CnH2n,其中n≥2。最重要的单烯烃是乙烯H2C=CH2,次要的有丙烯CH3CH=CH2和1-丁烯OH3CH2CH=CH2。单烯烃简称为烯烃,烯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
二烯烃:系含有2个“C=C”的链烃或环烃。如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环戊二烯等。二烯烃中含共轭双键体系的最为重要,如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等是合成橡胶的单体。
炔烃:系分子中含有“C≡C”的不饱和链烃。根据分子中碳碳叁键的数目,可分为单炔烃和多炔烃,单炔烃的通式为CnH2n-2,其中n≥2。炔烃和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最简单、最重要的炔烃是乙炔HC≡CH,乙炔可由电石和水反应制得。
闭键烃:亦称“环烃”。是具有环状结构的烃。可分为2大类,1类是脂环烃(或称脂肪族环烃)具有脂肪族类的性质,脂环烃又分为饱和环烷其中n≥3。环烷烃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环烷烃存在于某些石油中,环烯烃常存在于植物精油中。环烃的另1类是芳香烃,大多数芳香烃是有苯环结构和芳香族化合物的性质。
环烷烃:在环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相互结合的叫环烷烃,是饱和脂环烃。具有三环和四环的环烷烃,稳定性较差,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开环。五环以上的环烷烃较稳定,其性质与烷烃相似。常见的环烷烃有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等。
芳香烃:一般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烃。根据分子中所含苯环的数目以及苯环间的联结方式,可分为单环芳香烃、多环芳香烃、稠环芳香烃等。单环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其中n≥6,单环芳香烃中重要的有苯
稠环芳香烃:分子中含有2个或多个苯环,苯环间通过共用2个相。
杂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氧、氮、硫等其它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叫杂环化合物。其中以五原子和六原子的杂环较稳定。具有芳香性的称作芳杂环,烃分子中1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根据取代上去的不同卤素原子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数目,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根据烃基种类的不同,可分为饱和卤代烃即卤代烷烃、不饱和卤代烃即卤代烯烃和卤代炔烃、卤代芳香烃等,例如氯CH3-CHBr-CH2Br等。
醇:烃分子中的1个或几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醇(若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属于酚类)。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根据醇分子中烃基的不同,可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和芳香醇。由于跟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的位置,又可分为叔醇如(CH3)3COH。醇类一般呈中性,低级醇易溶于水,多元醇带甜味。醇类的化学性质主要有氧化反应、酯化反应、脱水反应、与氢卤酸反应、与活动金属反应等。
芳香醇:系芳香烃分子中苯环的侧键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物质。如苯甲醇(亦称苄醇)。
酚:芳香烃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称作酚类。根据酚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等,如溶液呈变色反应。酚具有较弱的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酚盐。酚分子中的苯环受羟基的影响容易发生卤化、硝化、磺化等取代反应。
醚:2个烃基通过1个氧原子连结而成的化合物称作醚。可用通式R-O-R'表示。若R与R'相同,叫简单醚,如甲醚CH3-O-CH3、乙醚C2H5-O-C2H5等;若R与R'不同,叫混和醚,如甲乙醚CH3-O-C2H5。若二元醇分子子中醛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醛、二元醛等;根据分子中烃基的不同,可分相应的伯醇氧化制得。醛类中羰基可发生加成反应,易被较弱的氧化剂如费林试剂、多伦试剂氧化成相应的羧酸。重要的醛有甲醛、乙醛等。
芳香醛:分子中醛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醛,称作芳香醛。如苯甲醛。
羧酸: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连结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羧酸,根据羧酸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等。一元酸如乙酸饱和酸如丙酸CH3CH2COOH、不饱和酸如丙烯酸CH2=CH-COOH等。羧酸还可以分为脂肪酸、脂环酸和芳香酸等。脂肪酸中,饱和的如硬脂酸C17H35COOH、等。
羧酸衍生物:羧酸分子中羧基里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羧酸衍生物。如酰卤、酰胺、酸酐等。
a.酰卤:系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等。
b.酰胺:系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氨基-NH2或者是被取代过的氨基所取代等。
c.酸酐:2个分子的一元羧酸分子间失水或者二元羧酸分子内失水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作酸酐。如2个乙酸分子失去1个水分子形成乙酸酐(CH3-)
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烷氧基-O-R'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油脂:系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总称。在室温下呈液态的叫油,呈固态的叫作脂肪。可用通式表示:若R、R'、R″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R、R'、R″不同,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硝基化合物:系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可用通式R-NO2表示,R可以是烷基,也可以是苯环。如硝基乙烷CH3CH2NO2
胺:系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取根据烃基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脂肪胺如甲胺CH3NH2、二甲胺CH3-NH-CH3和芳香胺如苯胺C6H5-NH2、二苯胺(C6H5)2NH等。也可以根据氨基的数目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多元胺。一元胺如乙胺CH3CH2NH2,二元胺如乙二胺H2N—CH2—CH2—NH2,多元胺如六亚甲基四胺(C6H2)6N4。胺类大都具有弱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苯胺是胺类中重要的物质,是合成染料,合成药物的原料。
腈:系烃基与氰基(-CN)相连而成的化合物。通式为R-CN,如乙腈CH3CN。
重氮化合物:大多是通式为R—N2—X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是1种重氮化合物,其中以芳香族重氮盐最为重要。可用化学性质活动,是制取偶氮染料的中间体。
偶氮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偶氮基(-N=N-)的有机化合物。用通式R-N=N-R表示,其中R是烃基,偶氮化合物都有颜色,有的可作染料。也可作色素。
磺酸:系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磺酸基-SO3H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可用RSO3H表示。脂肪族磺酸的制备常用间接法,而芳香族磺酸可通过磺化反应直接制得。磺酸是强酸,易溶于水,芳香族磺酸是合成染料、合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氨基酸:系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根据氨基取代的位置可分为α-氨基酸、β-氨基酸、γ-氨基酸等。α-氨基酸中的氨基在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α-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经水解可得到二十多种α-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大多是L-型a-氨基酸。在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中,由食物中的蛋白质供给的,如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等称为“必需氨基酸”,象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可以从其它有机物在人体中转化而得到,故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肽:系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缩合失去水分子后而形成的化合物。2个氨基酸分子形成的肽叫二肽,如2个分子氨基
多肽:由多个a-氨基酸分子缩合消去水分子而形成含有多个肽键,天然产物中得到1种有机物
蛋白质:亦称朊。一般分子量大于10000。蛋白质是生物体的1种主要组成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各种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排列顺序、肽链的立体结构都不相同。已有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立体结构搞清楚了。蛋白质按分子形状可分为纤维状蛋白和球状蛋白。纤维蛋白如丝、毛、发、皮、角、蹄等,球蛋白如酶、蛋白激素等。按溶解度的大小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不溶性的硬蛋白等。按组成可分为简单蛋白和复合蛋白,简单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复合蛋白是由简单蛋白和其它物质结合而成的,如蛋白质和核酸结合生成核酸蛋白,蛋白质与糖结合生成糖蛋白,蛋白质与血红素结合生成血红蛋白等。
糖类:亦称碳水化合物。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经过水解可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的总称。糖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等。一般糖类的氢原子数与氧原子数比为2:1,但如甲醛CH2O等不是糖类;而鼠李糖:C6H12O5属于糖类。
单糖:系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如葡萄糖(醛糖)
低聚糖:在水解时能生成2~十个分子单糖的糖叫低聚糖。其中以二糖最重要,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多聚糖:亦称多糖。1个分子多聚糖水解时能生成十个分子以上单糖的糖叫多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n可以是几百到几千。
高分子化合物:亦称“大分子化合物”或“高聚物”。分子量可高达数千乃至数百万以上。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2大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淀粉、纤维素、天然橡胶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塑料等。按结构可分为链状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如橡胶、纤维、热塑性塑料)及网状的体型高分子化合物(如酚醛塑料、硫化橡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其合成时所经反应的不同,又可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加聚物是经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缩聚物是经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酚醛塑料、尼龙66等。

类别异构

有机物之间具有以下的类别异构关系:
1.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
2.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
3.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
4.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
5.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
6.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如n=7,有以下5种: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2N(n≥2)的类别异构体: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有机物_有机物 -结构特点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已知有3000多万种、且都还在以每年数百万种的速度增加)。
但组成元素少有C、H、O、N、P、S、X(卤素:F、Cl、Br、I)等

有机物_有机物 -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稳定性差(有机化合物常会因为温度、细菌、空气或光照的影响分解变质)
(3)反应速率比较慢
(4)反应产物复杂
总体来说,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的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剂等方法。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1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有机物_有机物 -物理性质


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四个碳原子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
液态:油状: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乙二醇、丙三醇

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级酯
苦杏仁味:硝基苯

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淡黄色:TNT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密度


比水轻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烃、乙醇、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

挥发性


乙醇、乙醛、乙酸等具有挥发性。挥发性大。
熔沸点

熔点、沸点低(熔点一般不超过400℃)。

升华性


萘、蒽

水溶性


水溶性差。大多不容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酒精、汽油、四氯化碳、乙醚、苯。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CCl4
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
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
与水混溶:乙醇、苯酚(70℃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

有机物_有机物 -基本反应

能发生取代反应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条件: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1)卤素单质(不能为水溶液):条件--Fe或三溴化铁作催化剂
(2)浓硝酸:50℃--60℃水浴(3)浓硫酸:70℃--80℃水浴
3.卤代烃的水解:NaOH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氢卤酸
5.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
6.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
7.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8.酚与(1)浓溴水(2)浓硝酸

能发生加成反应


1.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2.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l2
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4.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HCN、H2等
5.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物质的加成:H2
注意:凡是有机物与H2的加成反应条件均为:催化剂(Ni)、加热

能发生银镜反应


(含-CHO)
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3.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羟基的有机反应


1.取代(水解)反应:卤代烃、酯、酚钠、醇钠、羧酸钠
2.加成反应:烯烃水化、醛+H2
3.氧化:醛氧化
4.还原:醛+H2

有机物_有机物 -鉴别方法

在药品的生产、研究及检验等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等问题。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和提纯是3个既有关联而又不相同的概念。
分离和提纯的目的都是由混合物得到纯净物,但要求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一一分开。在分离过程中常常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新的化合物,分离后还要将其还原为原来的化合物。提纯有2种情况,一是设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的化合物,另1种情况是把杂质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转变为另外1种化合物将其分离(分离后的化合物不必再还原)。
鉴别是根据化合物的不同性质来确定其含有什么官能团,是哪种化合物。如鉴别一组化合物,就是分别确定各是哪种化合物就可以。

具备条件


在做鉴别题时要注意,并不是化合物的所有化学性质都可以用于鉴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化学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2)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明显的温度变化(放热或吸热);
(3)反应产物有气体产生;
(4)反应产物有沉淀生成或反应过程中沉淀溶解、产物分层等。

具体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褪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
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
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六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蓝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
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
区别伯、仲、叔胺有2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橘黄色(酸性条件)或绿色固体(碱性条件)。
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有机物_有机物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OrganicFood)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是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除有机食品外,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
从物质的化学成分来分析,所有食品都是由含碳化合物组成的有机物质,都是有机的食品,没有非有机的食品,因此,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把食品称做“有机食品”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分子中含碳元素——而是指采取1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食用油、菌类、蔬菜、水果、瓜果,干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有机食品的主要特点来自于生态良好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因此,有机食品是1类真正来自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和安全环保的生态食品!
有机食品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国外最普遍的叫法是ORGANICFOOD在其它语种中也有称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等。联合国粮农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将这类称谓各异但内涵实质基本相同的食品统称为“ORGANICFOOD”。
食品安全事故越来越多,绿色有机食品开始倍受青睐,人们纷纷开始抢购绿色有机食品。但有机食品由于栽培工序复杂,各种成本偏高,产量也比不过普通蔬菜。直接导致有机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不少人都是望菜兴叹。

二 : 有机物:有机物-【定义】,有机物-命名方法

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以碳酸根结尾的物质。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物。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变。此外,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物质,例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和有机化合物有密切联系。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定义】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物:有机物-【定义】,有机物-命名方法
有机物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www.61k.com)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命名方法

早先,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做有机物。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许多有机物,如尿素{CO(NH2)2}、醋酸(CH3COOH)、脂肪等等,从而打破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的观念。但是,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人们仍然沿用有机物这个名称。
“有机”这历史性名词,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生机论者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以生物(life-force,visvitalis)合成。此理论基于有机物与“无机”的基本分别,无机物是不会被生命力合成而来。但后来这理论被推翻,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FriedrichWohler)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但这个重要发现并没有立即得到其他化学家的承认,因为氰酸铵尚未能用无机物制备出来。直到柯尔柏(H.Kolbe)在1844年合成了醋酸(CH3COOH),柏赛罗(M.Berthelot)在1854年合成了油脂等,有机化学才进入了合成时代,大量的有机物被用人工的方法合成出来。
人类使用有机物的历史很长,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很早就掌握了酿酒、造醋和制饴糖的技术。据记载中国古代曾制取到一些较纯的有机物质,如没食子酸(982--992)、乌头碱(1522年以前)、甘露醇(1037--1101)等;16世纪后期西欧制得了乙醚、硝酸乙酯、氯乙烷等。由于这些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动植物体,因此,那时人们仅将从动植物体内得到的物质称为有机物。
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发展,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并没有1个明确的界限,但在它们的组成和性质方面确实存在着某些不同之处。从组成上讲,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多数含氢,其次还含有氧、氮、卤素、硫、磷等,因此,化学家们开始将有机物定义为含碳的化合物。

俗名及缩写

有些化合物常根据它的来源而用俗名,要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是甲醇的俗称,酒精(乙醇)、甘醇(乙二醇)、甘油(丙三醇)、石炭酸(苯酚)、蚁酸(甲酸)、水杨醛(邻羟基苯甲醛)、肉桂醛(β-苯基丙烯醛)、巴豆醛(2-丁烯醛)、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氯仿(三氯甲烷)、草酸(乙二酸)、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甘氨酸(α-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D-葡萄糖、D-果糖(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糖的开链结构)等。还有一些化合物常用它的缩写及商品名称,如:RNA(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煤酚皂或来苏儿(47%-53%的3种甲酚的肥皂水溶液)、福尔马林(40%的甲醛水溶液)、扑热息痛(对羟基乙酰苯胺)、尼古丁(烟碱)等。

普通命名法

普通命名法也称习惯命名法。
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
正:代表直链烷烃
异: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
新:一般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
伯:只与1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伯碳原子。
仲:与2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仲碳原子。
叔:与3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叔碳原子。
季:与4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季碳原子。
如在下式中:
C1和C5都是伯碳原子,C3是仲碳原子,C4是叔碳原子,C2是季碳原子。
要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1.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是所有开链烃及其衍生物命名的基础。
命名的步骤及原则:(1)选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有几条相同的碳链时,应选择含取代基多的碳链为主链。
(2)编号给主链编号时,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若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应使各取代基都有尽可能小的编号或取代基位次数之和最小。
(3)书写名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次,先写出取代基的位次及名称,再写烷烃的名称;有多个取代基时,简单的在前,复杂的在后,相同的取代基合并写出,用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半字线隔开。
记忆口诀为:选主链,称某烷。编碳位,定支链。
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2.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2种方法。
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4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按照“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2个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必须注意,顺、反和Z、E是2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例如:
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2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3.光学异构体的命名
光学异构体的构型有2种表示方法D、L和R、S,D、L标记法以甘油醛为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化合物很难确定它与甘油醛结构的对应关系,因此,更多的是应用R、S标记法,它是根据手性碳原子所连4个不同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顺序标记的。光学异构体一般用投影式表示,要掌握费歇尔投影式的投影原则及构型的判断方法。
根据投影式判断构型,首先要明确,在投影式中,横线所连基团向前,竖线所连基团向后;再根据“次序规则”排列手性碳原子所连4个基团的优先顺序,在上式中:
-NH2>-COOH>-CH2-CH3>-H;将最小基团氢原子作为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顶端,其余3个基团为正四面体底部三角形的角顶,从四面体底部向顶端方向看3个基团,从大到小,顺时针为R,逆时针为S。
4.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关键是确定母体。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当卤素和硝基与其它官能团并存时,把卤素和硝基作为取代基,其它官能团为母体。
②当双键与羟基、羰基、羧基并存时,不以烯烃为母体,而是以醇、醛、酮、羧酸为母体。
③当羟基与羰基并存时,以醛、酮为母体。
④当羰基与羧基并存时,以羧酸为母体。
⑤当双键与三键并存时,应选择既含有双键又含有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时给双键或三键以尽可能低的数字,如果双键与三键的位次数相同,则应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特点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2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


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两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

除少数有机化合物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剂等方法。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1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共价键】

在有机物中,碳的化合价(原子价)都为4价,但在计算中(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碳的氧化数被认为是不固定的。

有机物中普遍存在共价键。有机物发生反应时,就是一些共价键断裂,同时一些新的共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分类方法

有机物种类繁多,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2大类。根据有机物分子的碳架结构,还可分成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3类。根据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又分为烷、烯、炔、芳香烃和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等。

按碳的骨架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称脂肪族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碳与碳间连接成不闭口的链。
2.环状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指分子中原子以环状排列的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又分为脂环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
(1)脂环化合物:不含芳香环(如苯环、稠环或某些具有苯环或稠环性质的杂环)的带有环状的化合物。如环丙烷、环己烯、环己醇等。
(2)芳香化合物:含芳香环(如苯环、稠环或某些具有苯环或稠环性质的杂环)的带有环状的化合物。如苯、苯的同系物及衍生物,稠环芳烃及衍生物,吡咯、吡啶等。

按组成元素


1.烃
仅由碳和氢2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总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烃。如甲烷、乙烯、乙炔、苯等。
2.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如卤代烃、醇、氨基酸、核酸等

按官能团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或功能基。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基本上是相同的。
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各个成员称为同系物。由于结构相似,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物理性质,常随分子量的增大而有规律性的变化。
同系物:化学上,我们把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者若干个某种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如烷烃系列中的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等互称为同系物。
烃:由碳和氢2种元素构成的1类有机化合物,亦称“碳氢化合物”。

按结构和性质


开链烃:分子中碳原子彼此结合成链状,而无环状结构的烃,称为开链烃。根据分子中碳和氢的含量,链烃又可分为饱和链烃(烷烃)和不饱和链烃(烯烃、炔烃)。
脂肪烃:亦称“链烃”。因为脂肪是链烃的衍生物,故链烃又叫为脂肪烃。
饱和烃:饱和烃可分为链状饱和烃即烷烃(亦称石蜡烃)和另1类含有碳碳单键而呈环状的饱和烃即环烷烃(参见闭链烃)。
烷烃:即饱和链烃,亦称石蜡烃。通式为CnH2n+2(n≥1),烷烃中的含氢量已达到饱和。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是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烷烃主要来源是石油、天然气和沼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为CH3Cl-----CH2Cl2-----CHCl3-----CCl4。
不饱和烃:系分子中含有“C=C”或“C≡C”的烃。这类烃也可分为不饱和链烃和不饱和环烃。不饱和链烃所含氢原子数比对应的烷烃少,化学性质活动,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不饱和链烃又可分为烯烃和炔烃。不饱和环烃可分为环烯烃(如环戊二烯)和环炔烃(如苯炔)。
烯烃:系分子中含“C=C”的烃。根据分子中含“C=C”的数目,可分为单烯烃和二烯烃。单烯烃分子中含1个“C=C”,通式为CnH2n,其中n≥2。最重要的单烯烃是乙烯H2C=CH2,次要的有丙烯CH3CH=CH2和1-丁烯OH3CH2CH=CH2。单烯烃简称为烯烃,烯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
二烯烃:系含有2个“C=C”的链烃或环烃。如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环戊二烯等。二烯烃中含共轭双键体系的最为重要,如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等是合成橡胶的单体。
炔烃:系分子中含有“C≡C”的不饱和链烃。根据分子中碳碳叁键的数目,可分为单炔烃和多炔烃,单炔烃的通式为CnH2n-2,其中n≥2。炔烃和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最简单、最重要的炔烃是乙炔HC≡CH,乙炔可由电石和水反应制得。
闭键烃:亦称“环烃”。是具有环状结构的烃。可分为2大类,1类是脂环烃(或称脂肪族环烃)具有脂肪族类的性质,脂环烃又分为饱和环烷其中n≥3。环烷烃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环烷烃存在于某些石油中,环烯烃常存在于植物精油中。环烃的另1类是芳香烃,大多数芳香烃是有苯环结构和芳香族化合物的性质。
环烷烃:在环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相互结合的叫环烷烃,是饱和脂环烃。具有三环和四环的环烷烃,稳定性较差,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开环。五环以上的环烷烃较稳定,其性质与烷烃相似。常见的环烷烃有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等。
芳香烃:一般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烃。根据分子中所含苯环的数目以及苯环间的联结方式,可分为单环芳香烃、多环芳香烃、稠环芳香烃等。单环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其中n≥6,单环芳香烃中重要的有苯
稠环芳香烃:分子中含有2个或多个苯环,苯环间通过共用2个相。
杂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氧、氮、硫等其它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叫杂环化合物。其中以五原子和六原子的杂环较稳定。具有芳香性的称作芳杂环,烃分子中1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根据取代上去的不同卤素原子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数目,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根据烃基种类的不同,可分为饱和卤代烃即卤代烷烃、不饱和卤代烃即卤代烯烃和卤代炔烃、卤代芳香烃等,例如氯CH3-CHBr-CH2Br等。
醇:烃分子中的1个或几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醇(若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属于酚类)。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根据醇分子中烃基的不同,可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和芳香醇。由于跟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的位置,又可分为叔醇如(CH3)3COH。醇类一般呈中性,低级醇易溶于水,多元醇带甜味。醇类的化学性质主要有氧化反应、酯化反应、脱水反应、与氢卤酸反应、与活动金属反应等。
芳香醇:系芳香烃分子中苯环的侧键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物质。如苯甲醇(亦称苄醇)。
酚:芳香烃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称作酚类。根据酚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等,如溶液呈变色反应。酚具有较弱的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酚盐。酚分子中的苯环受羟基的影响容易发生卤化、硝化、磺化等取代反应。
醚:2个烃基通过1个氧原子连结而成的化合物称作醚。可用通式R-O-R'表示。若R与R'相同,叫简单醚,如甲醚CH3-O-CH3、乙醚C2H5-O-C2H5等;若R与R'不同,叫混和醚,如甲乙醚CH3-O-C2H5。若二元醇分子子中醛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醛、二元醛等;根据分子中烃基的不同,可分相应的伯醇氧化制得。醛类中羰基可发生加成反应,易被较弱的氧化剂如费林试剂、多伦试剂氧化成相应的羧酸。重要的醛有甲醛、乙醛等。
芳香醛:分子中醛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醛,称作芳香醛。如苯甲醛。
羧酸: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连结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羧酸,根据羧酸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等。一元酸如乙酸饱和酸如丙酸CH3CH2COOH、不饱和酸如丙烯酸CH2=CH-COOH等。羧酸还可以分为脂肪酸、脂环酸和芳香酸等。脂肪酸中,饱和的如硬脂酸C17H35COOH、等。
羧酸衍生物:羧酸分子中羧基里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羧酸衍生物。如酰卤、酰胺、酸酐等。
a.酰卤:系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等。
b.酰胺:系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氨基-NH2或者是被取代过的氨基所取代等。
c.酸酐:2个分子的一元羧酸分子间失水或者二元羧酸分子内失水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作酸酐。如2个乙酸分子失去1个水分子形成乙酸酐(CH3-)
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烷氧基-O-R'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油脂:系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总称。在室温下呈液态的叫油,呈固态的叫作脂肪。可用通式表示:若R、R'、R″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R、R'、R″不同,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硝基化合物:系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可用通式R-NO2表示,R可以是烷基,也可以是苯环。如硝基乙烷CH3CH2NO2
胺:系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取根据烃基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脂肪胺如甲胺CH3NH2、二甲胺CH3-NH-CH3和芳香胺如苯胺C6H5-NH2、二苯胺(C6H5)2NH等。也可以根据氨基的数目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多元胺。一元胺如乙胺CH3CH2NH2,二元胺如乙二胺H2N—CH2—CH2—NH2,多元胺如六亚甲基四胺(C6H2)6N4。胺类大都具有弱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苯胺是胺类中重要的物质,是合成染料,合成药物的原料。
腈:系烃基与氰基(-CN)相连而成的化合物。通式为R-CN,如乙腈CH3CN。
重氮化合物:大多是通式为R—N2—X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是1种重氮化合物,其中以芳香族重氮盐最为重要。可用化学性质活动,是制取偶氮染料的中间体。
偶氮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偶氮基(-N=N-)的有机化合物。用通式R-N=N-R表示,其中R是烃基,偶氮化合物都有颜色,有的可作染料。也可作色素。
磺酸:系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磺酸基-SO3H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可用RSO3H表示。脂肪族磺酸的制备常用间接法,而芳香族磺酸可通过磺化反应直接制得。磺酸是强酸,易溶于水,芳香族磺酸是合成染料、合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氨基酸:系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根据氨基取代的位置可分为α-氨基酸、β-氨基酸、γ-氨基酸等。α-氨基酸中的氨基在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α-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经水解可得到二十多种α-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大多是L-型a-氨基酸。在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中,由食物中的蛋白质供给的,如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等称为“必需氨基酸”,象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可以从其它有机物在人体中转化而得到,故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肽:系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缩合失去水分子后而形成的化合物。2个氨基酸分子形成的肽叫二肽,如2个分子氨基
多肽:由多个a-氨基酸分子缩合消去水分子而形成含有多个肽键,天然产物中得到1种有机物
蛋白质:亦称朊。一般分子量大于10000。蛋白质是生物体的1种主要组成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各种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排列顺序、肽链的立体结构都不相同。已有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立体结构搞清楚了。蛋白质按分子形状可分为纤维状蛋白和球状蛋白。纤维蛋白如丝、毛、发、皮、角、蹄等,球蛋白如酶、蛋白激素等。按溶解度的大小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不溶性的硬蛋白等。按组成可分为简单蛋白和复合蛋白,简单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复合蛋白是由简单蛋白和其它物质结合而成的,如蛋白质和核酸结合生成核酸蛋白,蛋白质与糖结合生成糖蛋白,蛋白质与血红素结合生成血红蛋白等。
糖类:亦称碳水化合物。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经过水解可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的总称。糖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等。一般糖类的氢原子数与氧原子数比为2:1,但如甲醛CH2O等不是糖类;而鼠李糖:C6H12O5属于糖类。
单糖:系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如葡萄糖(醛糖)
低聚糖:在水解时能生成2~十个分子单糖的糖叫低聚糖。其中以二糖最重要,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多聚糖:亦称多糖。1个分子多聚糖水解时能生成十个分子以上单糖的糖叫多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n可以是几百到几千。
高分子化合物:亦称“大分子化合物”或“高聚物”。分子量可高达数千乃至数百万以上。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2大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淀粉、纤维素、天然橡胶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塑料等。按结构可分为链状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如橡胶、纤维、热塑性塑料)及网状的体型高分子化合物(如酚醛塑料、硫化橡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其合成时所经反应的不同,又可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加聚物是经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缩聚物是经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酚醛塑料、尼龙66等。

类别异构

有机物之间具有以下的类别异构关系:
1.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
2.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
3.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
4.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
5.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
6.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如n=7,有以下5种: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2N(n≥2)的类别异构体: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结构特点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已知有3000多万种、且都还在以每年数百万种的速度增加)。
但组成元素少有C、H、O、N、P、S、X(卤素:F、Cl、Br、I)等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稳定性差(有机化合物常会因为温度、细菌、空气或光照的影响分解变质)
(3)反应速率比较慢
(4)反应产物复杂
总体来说,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的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剂等方法。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1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物理性质


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四个碳原子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
液态:油状: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乙二醇、丙三醇

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级酯
苦杏仁味:硝基苯

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淡黄色:TNT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密度


比水轻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烃、乙醇、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

挥发性


乙醇、乙醛、乙酸等具有挥发性。挥发性大。
熔沸点

熔点、沸点低(熔点一般不超过400℃)。

升华性


萘、蒽

水溶性


水溶性差。大多不容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酒精、汽油、四氯化碳、乙醚、苯。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CCl4
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
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
与水混溶:乙醇、苯酚(70℃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基本反应

能发生取代反应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条件: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1)卤素单质(不能为水溶液):条件--Fe或三溴化铁作催化剂
(2)浓硝酸:50℃--60℃水浴(3)浓硫酸:70℃--80℃水浴
3.卤代烃的水解:NaOH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氢卤酸
5.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
6.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
7.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8.酚与(1)浓溴水(2)浓硝酸

能发生加成反应


1.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2.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l2
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4.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HCN、H2等
5.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物质的加成:H2
注意:凡是有机物与H2的加成反应条件均为:催化剂(Ni)、加热

能发生银镜反应


(含-CHO)
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3.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羟基的有机反应


1.取代(水解)反应:卤代烃、酯、酚钠、醇钠、羧酸钠
2.加成反应:烯烃水化、醛+H2
3.氧化:醛氧化
4.还原:醛+H2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鉴别方法

在药品的生产、研究及检验等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等问题。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和提纯是3个既有关联而又不相同的概念。
分离和提纯的目的都是由混合物得到纯净物,但要求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一一分开。在分离过程中常常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新的化合物,分离后还要将其还原为原来的化合物。提纯有2种情况,一是设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的化合物,另1种情况是把杂质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转变为另外1种化合物将其分离(分离后的化合物不必再还原)。
鉴别是根据化合物的不同性质来确定其含有什么官能团,是哪种化合物。如鉴别一组化合物,就是分别确定各是哪种化合物就可以。

具备条件


在做鉴别题时要注意,并不是化合物的所有化学性质都可以用于鉴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化学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2)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明显的温度变化(放热或吸热);
(3)反应产物有气体产生;
(4)反应产物有沉淀生成或反应过程中沉淀溶解、产物分层等。

具体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褪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
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
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六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蓝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
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
区别伯、仲、叔胺有2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橘黄色(酸性条件)或绿色固体(碱性条件)。
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有机物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OrganicFood)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是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除有机食品外,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
从物质的化学成分来分析,所有食品都是由含碳化合物组成的有机物质,都是有机的食品,没有非有机的食品,因此,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把食品称做“有机食品”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分子中含碳元素——而是指采取1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食用油、菌类、蔬菜、水果、瓜果,干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有机食品的主要特点来自于生态良好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因此,有机食品是1类真正来自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和安全环保的生态食品!
有机食品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国外最普遍的叫法是ORGANICFOOD在其它语种中也有称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等。联合国粮农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将这类称谓各异但内涵实质基本相同的食品统称为“ORGANICFOOD”。
食品安全事故越来越多,绿色有机食品开始倍受青睐,人们纷纷开始抢购绿色有机食品。但有机食品由于栽培工序复杂,各种成本偏高,产量也比不过普通蔬菜。直接导致有机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不少人都是望菜兴叹。

三 : 有机物的定义

范文一:无机物的定义和分类

无机物的定义和分类:

金属是由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其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如Na、Mg等;

非金属是由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如C、S 、P、O2等;

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稀有气体,如He、Ne、Ar等;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包括成盐氧化物(能由化学反应直接生成盐,如Na2O、SO2等)和不成盐氧化物(不能由化学反应直接生成盐,如CO、NO等),其中成盐氧化物又可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SO2、CO2)及两性氧化物(和酸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如Al2O3、ZnO等);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可分为含氧酸(酸根里含有氧元素,如H2SO4、HNO3等)和无氧酸(酸根里无氧元素,如HCl、H2S等);

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可分为可溶性碱(可溶于水,如NaOH、KOH等)和不溶性碱(不溶于水,如Cu(OH)2、Mg(OH)2等);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可分为正盐(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产物,如K2CO3、Na2SO4等)、酸式盐(酸中的氢离子被部分中和的产物,如NaHSO4、NH4HCO3等)及碱式盐(碱中的氢氧根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如Cu2(OH)2CO3等)

原文地址.html

无机物的定义和分类:

金属是由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其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如Na、Mg等;

非金属是由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如C、S 、P、O2等;

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稀有气体,如He、Ne、Ar等;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包括成盐氧化物(能由化学反应直接生成盐,如Na2O、SO2等)和不成盐氧化物(不能由化学反应直接生成盐,如CO、NO等),其中成盐氧化物又可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SO2、CO2)及两性氧化物(和酸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如Al2O3、ZnO等);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可分为含氧酸(酸根里含有氧元素,如H2SO4、HNO3等)和无氧酸(酸根里无氧元素,如HCl、H2S等);

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可分为可溶性碱(可溶于水,如NaOH、KOH等)和不溶性碱(不溶于水,如Cu(OH)2、Mg(OH)2等);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可分为正盐(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产物,如K2CO3、Na2SO4等)、酸式盐(酸中的氢离子被部分中和的产物,如NaHSO4、NH4HCO3等)及碱式盐(碱中的氢氧根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如Cu2(OH)2CO3等)

范文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4、什么叫官能团?

有机化合物中,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官能团不但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而且是有机物分类的依据和决定该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关键结构部分。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不同,其化学性质就不同。必须掌握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卤素、羟基、全醛基、羧基、羰基。 5.脂环化合物与芳香化合物的区分

芳香化合物含有苯环,而芳香化合物不含苯环但含有其他环状结构。 6.(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1

1、链烃的分类

饱和链烃——烷烃CnH2n+2 (n≥1)

链烃 烯烃CnH2n (n≥2) 不饱和链烃—— 炔烃CnH2n-2 (n≥2) 2、芳香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1)芳香化合物:含有一个或几个苯环的化合物。(2)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几个苯环的烃。 (3)苯的同系物:只有一个苯环和烷烃基组成。 3、醇和酚的区别:

(1)醇:羟基和链烃基直接相连。官能团:—OH (2)酚: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 官能团:—OH

如:CH3CH2OH(乙醇) (苯甲醇)

(苯酚)(邻甲苯酚)

4、具有复合官能团的复杂有机物:官能团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在不同条件下所发生的化学性质可分别从各官能团讨论。

(www.61k.com)

2

如:类和醛类。

具有三个官能团:酚羟基、羧基、醛基,所以这个化合物可看作酚类,羧酸

(2)酚: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 官能团:—OH

如:CH3CH2OH(乙醇) (苯甲醇

)

(苯酚)(邻甲苯酚)

4、具有复合官能团的复杂有机物:官能团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在不同条件下所发生的化学性质可分别从各官能团讨论。

如:类和醛类。 【模拟试题】 1

具有三个官能团:酚羟基、羧基、醛基,所以这个化合物可看作酚类,羧酸

3

2、据报道1991-1996年人类发现和创制的化合物已有1000多万种,这正好相当于到1990年以前人类在1000多年来已知物质的总量;此外,关于物质的信息量也剧增。请你推断:新发现和新创制的物质主要是( ) A. 放射性同位素 B. 无机物 C. 有机化合物 D. 烃类物质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氰化钠(NaCN) B. 醋酸(CH3COOH) C. 乙炔 D. 碳化硅(SiC) 4、某有机物分子式C16H23Cl3O2,分子中不含环和叁键,则分子中的双键数值为( ) A. 5

B. 4

C. 3 D. 2 5、某烃结构式如下:

,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6. 按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

7. 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芳香烃: ;(2)卤代烃: ; (3)醇: ;(4)酚: ; (5)醛: ;(6)酮: ; (7)羧酸: ;(8)酯: 。

8. 按下列要求举例:(所有物质均要求写结构简式)

(1)写出两种脂肪烃,一种饱和,一种不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最简单的芳香羧酸和芳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最简单的酚和最简单的芳香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

5

范文三:机会成本的定义

机会成本的定义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9日 浏览次数:3 次 评论:[已关闭] 功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机会成本小的具有比较优势。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更加简单的讲,就是指你为了从事某件事情而放弃其他事情的价值。

我们常拿融资租赁和贷款比较谁的融资成本高?如果不把机会成本加进去的话,可能会得出一个不正确的结论。比如人们通常感觉融资租赁的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高。出现这种认识错误的主要在于没有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

首先从利率上说租赁公司的资金是从银行来的,因此融资成本一定比银行高。但从机会成本考虑就不一定了。银行贷款是以资金占用作为标的的。融多少资金,就可以算出有多大的成本。融资租赁是以租赁物件的标的为基础计算成本的,有些厂商租赁打出“零”利率的口号,实际上是一种促销手段。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从物件的采购上早已把利息提前纳入销售价格中去了。

因为上述原因,和租赁公司谈利率,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上可能会遇到利率问题,但不是租赁公司给出的利率,而是租赁公司的收益率。是用来财务处理的,不能真正地反映融资成本。

第二个概念是银行的利率比租赁公司高。因为银行的利率不能随意加减,有政策限制。租赁公司的利率可以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来确定,有政策支持。但是,银行的政策现在也开始变化,实际上贷款利率已经是上不封顶。对于信用稍差的企业,银行贷款的利率也不会低。

融资租赁因为增加了一道物权保障,也是做银行的次好项目。从利率上看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因为银行要做这种项目也要很高的利率。 第三融资租赁项目的操作程序要比银行贷款公开的多,申办程序要简单一些,谈判各方的地位要平等一些。请客吃饭,回扣等桌下交易要少一些,成交时间要快一些。如果把提前投产带来的效益算进去,使用融资租赁的机会成本比银行贷款要小的多。 第四是融资租赁在税收上有独特的好处,是任何融资方式都得不到的。加上审批过程简单,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外,融资租赁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工程机械设备的客户70%以上是中小企业,他们没有雄厚的实力到银行去搞公关,银行对小金额的融资也不感兴趣。因此在银行偿受到按揭贷款的痛苦后停止了用这种方式给企业融资。融资租赁也就在这个时候悄然兴起。 在新经济的环境下,人们多少要有一些财务知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财商”(智商以外的另一种智慧),融资租赁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财务租赁(在英文中,财务、金融、融资都是一个词)。这样即可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有可以降低机会成本的花消。

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既虚既实的一种成本。它是指1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另外其它方面的投资获利机会。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末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 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另外其它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它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盈利22000

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 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虽然实际上他们是盈利了。

那么如何理解上述这种现象呢?

我们设想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投入热狗工作P所得的收益仍然是22000美元,而(以相同的劳动)投入某种工作Q所得的收益也是45000美元。那么按照人们所理解的机会成本概念,他们投入工作P的机会成本是工作Q的收益即45000美元,同样,投入工作Q的机会成本是工作P的收益即22000美元。工作P、Q之收益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 但是实际上,由于任何一个单位的投资(无论是劳动投资还是资金投资)都具有专注性,因此不能设想投资获得二注收入(所谓“二注”即是指同时分为2个或多个方面的注入,如1个单位投资额分为2个注入方面,这是不可能的。1个单位的投资额只能在同一时间专注于某个行业的某一点上,这即是“投资专注”性)。通俗地说,1笔投资不能同时被假设为获得2笔(或2笔以上)投资的收益。所以在计算机会成本时我们不能用 1笔投资的二注收入来叠加,也不能用它的二注成本耗费来叠加。比如我们不能算他们在从事热狗工作的过程中又再想同时获得工作Q的收益,以致如果不能获得这个收益就认为产生了机会成本。如果他们真能获得这样的二注收益,那么他们应该获得22000+45000美元的二注收入,而不单止22000或45000 美元。

但以上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工作P、Q之收益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似乎具有这种投资与收益的二注性,因为它想在获得当前的工作P之收益的同时,又想要获得工作Q的收益,当不能获得工作Q的收益时,就被认为是亏损的。特别是当已经获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还想得到较低收益的情况。比如当从事工作Q已经获得比工作P更多的收益时,还想到失去了工作P的更少收益,这样的话,所理解的机会成本就不对了。

实际上机会成本应该是这样:工作P对于工作Q来说具有机会成本,但工作Q对于工作P来说就已经没有机会成本了,因为工作P的收益比工作Q小。因此所谓机会成本实际上只是“相对机会成本 ”而没有绝对机会成本。当一个人正在从事的工作收益比较低时,相对于你所能从事的更高收益的工作来说,就产生了机会成本。比如一个人能够做经理和教师,而经理工作的收入显然要比教师的收入大,因此当你从事教师工作时,相对于经理工作来说你就存在着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从事经理工作会使你失去教师工作的更低收入,从而产生一个机会成本。收入大的工作相对于收入小的工作来说,是没有机会成本的,因为你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使你更好的收入。在此所谓“机会”实际上就是寻求更大利益的机会,既然获得了更大利益,那么因失去机会所导致的利益丧失也就相对没有了。

那么,由于从事工作P比从事工作Q所获得的收入较小而产生了机会成本,其机会成本量是工作Q的收入减去工作P的收入,即45000-22000=23000美元。他们因此亏损了23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P的收入渐渐提高,从22000达到40000,则他们所失去的机会成本只是 45000-40000=5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与工作Q相等的45000,则他们的工作P与工作Q对比就只有等于零的机会成本了,即45000-45000=0。如果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比如50000,则他们从事工作P的机会成本相对于工作Q来说就是 45000-50000=-5000美元,机会成本为负数。机会成本为负数表明什么呢?表明他们工作P相对于工作Q来说已经非但没有机会成本,而是还大大 “抵值”呢!由于成本作为一种代价耗费是总是趋向于最小化的,因此从事一项工作,它的机会成本越小越好,它的最小值自然要包括0值以下的负数。

范文四:机会成本定义

机会成本定义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可用货币来衡量。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

而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而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机会成本通常包括两部分:

1、使用他人资源的机会成本,即付给资源拥有者的货币代价被称作显性成本。

2、因为使用自有资源而放弃其他可能性中得到的最大回报的那个代价,也被称为隐性成本。

[编辑]

机会成本实例

 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假设养猪可以获得A元,养鸡可以获得B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B元,同样的,养鸡的机会成本则为A元。

 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那么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享受电视剧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

 假若一人拥有一所房子,那人选择自住的机会成本就是把房子租给他人所能拥得的收入。因为这机会成本并不牵涉实际金钱交易,所以也可成为隐含成本 (implicit cost)。

范文五:随机过程的定义

例1. (随机徘徊) 无限制地抛掷一枚硬币,并按照每次抛掷结果是正面或反面,让一个粒子从初始位置0点出发,在直线上分别向右或向左走一步。问:抛掷了n次后,粒子恰走到m的概率。

事实上,由于粒子是从初始位置0点出发的,因此,当n<|m|时,粒子是不可能走到m的,而“抛掷了n次后,粒子恰走到m”意味着:在n次走动中,恰好向左走了而向右走了

nm2

nm2

步;

步.此即n次抛掷中恰有

nm2

nm2

次掷得正面;有

12

n

nm2

次掷得反面.因

此,这就需要m与n同为奇偶数。所求概率为Cn否则概率为0。

(当n≥|m|且m与n同为奇偶数时),

综上所述,研究一个随机试验,就是要有一个三元组:(Ω,F,P),它称为概率空间,其中Ω是全体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F是全体可观测事件(可以合理地给出概率的事件)组成的事件族;而P应该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个概率值,即P是F上定义的一个取值于[0,1]区间的函数。同时,加法公理应该满足,而且必然事件的概率应该为1。

随机过程的定义:研究对象是随时间演变的随机现象。

例1.随机相位正弦波X(t)=Acos(ωt+Θ),t∈(-∞,+∞);Θ~U(0,2π

)

图1

例2.以X(t)表示电话交换台在时间间隔[0,t]内接到的呼叫的次数,XX(t),t0是一随机过程。

例3.独立地连续掷一骰子,设Xn为第n次独立地掷一骰子所出现的点数,则{Xn,n1}为一相互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序列(过程),其指标集为T={1,2,3,„};状态空间为S={1,2,3,4,5,6};如果把序列{3,2,3,4,6,5,l,3,„}称为Xn的一条轨道,它表示第1,3,8次掷得“3”点,第2次掷得“2”点,第4次掷得“4”点,第5次掷得“6”点,„.且此时Xn有均值为EXn=3.5,方差为D(Xn)=17.5,n=1,2,„,

协方差为Cov(Xi,Xj)=0,i≠j.

定义1设(Ω,F,P)是一个概率空间,一族随机变量XX(t),tT称为一个随机过程,其中T称为指标集,对T中的每个t,X(t)是一个随机变量X(t,ω),对每个固定的ω,

X(t,):tT是一个定义在T上,和X(t)有同样取值范围的实值函数,称之为随机过程

X的一条(样本)轨道.

对所有固定的t,X(t)的全体可能的取值,称为X的状态空间,对离散随机变量的随机过程,状态空间都可认为是正整数集,因为任何可数集与一正整数集是一一对应的.把全体状态编号,以其编号代表状态就行了。

我们常常把t解释为时间.一般来说,T是一个无限集合,如果它是可数集合,如T={0,1,2,„},此时称X为离散参数的随机过程,或随机序列,当T=[0,+∞)或(-∞,+∞)则称X为连续参数的随机过程。

X的全体有限维联合分布族称为X的概率分布。

例4.在上例中,如果根据每次掷得的点数决定一个粒子在平面格点上作如下运动:如果掷得l,2,3,4点,则分别向上、下、左、右移动1步,如果掷得“5”或“6”,点,则不动。如果粒子从原点(0,0)出发,记在第n步粒子所在位置为(X(n),y(n)),则我们就得到两个随机过程{X(n);n=0,l,„}以及{Y(n);n=0,l,„}.这个随机模型称为2-维随机徘徊。

例5无限制地抛掷一枚硬币,并按照每次抛掷结果是正面或反面,让一个粒子在直线上分别向右或向左走一步。如果我们要研究,这样走下去,最终随机运动的趋向等问题,就需要将无穷多步粒子各自所在的位置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找出它取值的统计规律。为此,我们先要考虑无限制地抛掷硬币所得结果这一随机序列,因为它完全决定了粒子的走法。 假设每次抛掷得到正面的概率是p,这个试验的全部可能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 1,2,,n,:n0,1;n1,2

(其中“1”表示正面,“0”表示反面)。

于是,我们就有了概率空间(Ω,F,P).若将第n步粒子所在的位置记为Sn,那么,在这里我们就需要研究一连串随机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即同时研究Sn:n1,2这无穷个随机变量作为整体时,它取值的统计规律。 令

Xn()n

1,0,

若第n次抛掷出现正面

其它情形

由于随机徘徊是按照硬币的抛掷结果或向右或向左走一步,因此,我们可引入一独立随机变量序列{Zn}满足

P(Zn=1)=p, P(Zn=-1)=1-p (n=l,2,„) 显然

n

Sn=Sn-1+Zn=S0十Zk

k1

注意到Zn与2Xn-1是同分布的,于是 .

SnS0

2X

k1

n

k

1, ai0,1

显然,这里的X1,X2,是一列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 P(Xn=1)=p, P(Xn=0)=1-p (n=l,2,„)

又因为各次抛掷是独立的,我们有 PXn1a1,Xn2a2,Xnkak

PX

i1

k

ni

ai

可见Xn,n1又是相互独立的,所以,Xn,n1是一列相互独立同分布的序列(简记为i.i.d.序列).

上述这样的随机序列Xn,n1是一个最简单的随机过程,称之为贝努利序列。我们称Xn的取值范围S={0, 1}为随机过程XXn,n1的状态空间.对每一个固定的,XXn,n1就是一个取值为“0”或“l”的无穷序列,称之为X的一条轨道

(或样本轨道)。X的一条典型的样本轨道如图2所示.我们称SSn,n0为随机徘徊,它的一条轨道是一个取值为整数的无穷序列,它的状态空间是全体整数.它的与图2相对应的一条轨道如图3所示。

图2 图3

在例1中,我们已经给出了一个随机变量Xn的概率分布(这里X00):

nk

nk2

nk

PXnkCn2p

q

2

(q=l-p,n=1,2,„)

nk2

因为上面的概率就是:n个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Zi1,(i = l,2,„,n)中恰好有

个发生的概率.这是因为Xn要到达状态k,所需的步数n不可能小于| k |,故n>| k |。若记

N

n

:和Nn;分别表示在前n步中正面和反面的出现次数,则显然有



nNnNn

 XnNnNn

两式相加,可得 Nn

12

n

X

n

n

12

因此 Xnk

 N

n

X

n

注意到2NnnXn必为偶数,因此,若n为偶数,则Xn也为偶数;若n为奇数,

则Xn也为奇数。

PXn

kPX0

n

i1

n

2Mi1kPM

i1

i

nk

 2

nPMi1

i

nknk

表示n次抛掷中正面恰好出现次的概率,故只有当n≥|k|

22

nk

nk2

nk

且n与k的奇偶性相同时,此概率才为非零,即等于PXnkCn2p 同理,一般地,对初始状态为X得

x

q

2

x的简单随机徘徊X

n

xn

x

Z

i1

i

,类似可

PXn

x

nkxnkxnkx

2p2q2,kCn

0,

若n|k-x|且n与k-x同为奇偶数

其它情形

例6 对简单随机徘徊XXn,n1,求出经过,n=4步,Xn=-2的概率。

解 由上式知

1

PX42C4p1p4p1p

3

3

下面我们来考察x的最重要的统计特征——有限维联合分布,这里我们先讨论简单的情形(2维的情形),我们要求的概率是

PXnr,XmsPXnr,XmXnsr

m

nPZr,Zsrii

in1i1

nr

nr

mnsr

Cn

2

p

2

1p

nr2

mnsr

Cmn

2

p

2

1p

mnsr

2

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随机徘徊X是一列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部分和序列。于是,它在s个互不相交的区间n1,m1,n2,m2,,ns,ms上的增量分别为

m1m2

i

ms

Xm1Xn1

Z

in11

, Xm2Xn2Z

in21

i

,X

ms

X

ns

Z

ins1

i

它们各自是s组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和,因此它们也相互独立.而且对任意s个互不相交的区间,都有上述的独立性。随机过程的这种性质称为独立增量性。

定义2. 设XXn,n1是一个随机过程,如果它在任意s个互不相交的区间上的增量XmXn,XmXn, ,XmXn都相互独立,称随机过程X为一个独立

1

1

2

2

s

s

增量过程.又如果对任意的n>0,都有XmnXm(n>0)对一切m同分布,则称X为一个时齐的独立增量过程.

显然,简单随机徘徊就是一个时齐的独立增量过程。 对独立增量过程,容易知道有如下的结论:

命题1.设XXn,n1是一个独立增量过程,我们增补定义X00,则全部随机变量XmXn, (m>n)的概率分布PXmXnzj;j1,2就决定了随机过程X的概率分布.如果X还是时齐的,则全部随机变量Xn (n>0)的分布就决定了随机过程X的分布.

在物理学中,很多确定性现象遵从如下演变原则:由时刻t0系统或过程所处的状态,可以决定系统或过程在时刻tt0所处的状态,而无需借助于t0以前系统或过程所处状态的历史资料。

例如,我们考虑一在直线上作对称随机徘徊的粒子,以Xn表示粒子在时刻n时的位置,则其状态空间为Z(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若在n时刻粒子位于i (即Xn=i),那么,粒子在下一时刻n+1,或者以0.5的概率跳到i + l,或者以0.5的概率跳到i-1.在这一模型中,最有趣的现象是:粒子在n+1时刻的位置:只依额于它在n时刻的位置,而不依赖于它在n时刻前的位置。这一性质就是所谓的Markov性(这个名字由它的首创者俄国数学家Markov而得名)。具有Markov性的随机过程称为Markov过程,它是一类广泛适用于各种领域的重要的随机过程。

定义3.一随机过程XXn,n0称为一个离散参数的Markov链,如果XnS,n=l,2,3,„),其中S为——个有限或可数集合(称为此Markov链的状态空间),并且对任意的i,j,i0,i1,,in1S,都有

PXn1j|X0i0,X1i1,,Xn1in1,XniPXn1j|Xni

称条件概率PXn1j|Xni为该Markov链的(一步)转移概率;并记为pij(n),若

pij(n)与n无关,则称Markov链为齐次的。

例7. (随机徘徊) 对简单随机徘徊XXn,n0,其状态空间为S=Z,由Xn的定义

n

Xn()X0()

Z

k1

k

()

其中

Zk,k0若为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满足PZk1p,

PZk11pq,这里Xn表示一个粒子分别以概率p、q向右与向左走一步。前面

所讲简单对称随机徘徊就是这里p=0.5的情况。由于X0,X1,,Xn都是Z0,Z1,,Zn的部分和,因此,它们和Zn1相互独立,故

PXn1j|X0i0,X1i1,,Xn1in1,XniPZn1Xnj|X0i0,X1i1,,Xn1in1,XniPZn1ji|X0i0,X1i1,,Xn1in1,XniPZn1jip,q,0

ji1ji1其它

从而:

PXn1j|X0i0,X1i1,,Xn1in1,XniPXn1j|Xni

故简单随机徘徊XXn,n0是一齐次Markov链且:

p,q,0

ji1ji1 其它

 

pij





Ppij



q00

0q0

p0q

0p0

00p

例8.(两端反射壁的随机徘徊),在上例中,如果在位置a与b(a

即当粒子到达a与b时,下一步以概率1分别反射到a+1与b-1,于是粒子运动仍然是一Markov链,其它统计规律和例7相同,只是

pa,a11 ,pa,j0,(ja); pb,b11 , pb,j0,(jb)

0q0

Ppij

00

10q00

p00

0pq0

00q

00p01

00 p0

例7.4(品牌选择)市场上销售A,B,C,D四种牌子的牙膏.根据市场调 查表明,可近似地认为,消费者购买哪一种品牌的牙膏,仅与他前一次购买的

品牌有关,而与这之前购买的品牌无关.记xo为某消费者最初所购买的牙膏 的品牌,Xl,x2,„分别表示他在这之后各轮所购买的牙膏的品牌,则Ix”,72 >0l为一MEm儿ov链,其状态空间为S=IA,月,C,D 6,它的转移概率矩阵可 以从市场调查中获得,比如说为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感兴趣的是这四种品牌的牙膏的市场占有率随时间的推 移而发生的变化情况,关于它,我们在以后将作具体的讨论.

例7。5 (赌博模型,两端吸收壁随机徘徊) 设某赌徒有赌本i(3.>1)元,其对手有赔本o—i>0元,每赌一次该赌徒均以夕的概率赢一元,以g=1—夕的概率输一元.赌 博一直到两赌徒中有一人破产才告结束,因此,赢的赌徒最终有总赌资“元, 求该赌徒的破产概率.

解 记A为赌徒有赌本i元而最终破产的概率.求此概率的关键是给出 下面的事件关系式,其方法称为首步分析法: 、

Aj=1有赌本i元而最终破产1 ·’

若记B=1该赌徒第1次赌赢9,则由上述关系式及全概率公式,我们可得 这是一个差分方程,且它有边界条件 —一’ 加二尸(有赔本0元而最终破产)=1 久=尸(有赔本。元而最终破产)=o 为解(1—8),注意到它等价于 故当多>0且夕乒十时,有

令z,=“,则可求得

从而得到:当夕>o且多,E专(即户,6g)时

当户=g=音时,由(1—9)式,我们有第l章中所讲的赌徒破产问

题也可归结为一M比奴)v链问题来研究.假如一赌徒在每局赌博中,赢1元概 率为夕,而输l元的概率为g=1—入一旦该赌徒输光或他的赌金变为N元 时,他就退出赌博.设X”为该赌徒在n时刻时的赌金,那么,容易验证1xg,n >01是一齐次Markov链,它的状态空间为5=10,l,2,„,N—l,N1,其转 移概率为

状态0和N有特殊的含义,一旦进入这两个状态后,再也不能从这些状态中出

范文六:机会的定义

机会的定义

机会,一向是很爱捉弄人的,说它多,但又很少见;说它少,却处处都是。其实,机会是属于那些善于寻找和抓住它的人的,那些对机会视而不见的人,永远也别想有出息。

《机会的定义》一文中讲了一位椰农把握住机会成为富翁的故事。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要善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基础。 在人才济济的21世纪,在种竞争的考验下,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机会的眷顾,我们这时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一旦机会来临,一手抓住它,让自己在人才中脱疑而出,展示才华。

生活中,常有人抱怨幸运之神不肯光顾自己,上苍不肯把机会赐给自己。其实,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有些人不善于抓住机会。也许,当他们想利用这些已经远去的机会时,会猛然发现,别人拿着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机会白手起家,成了一个个响当当的人物。

21世纪的中国,已然得到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好机会:奥运成功举办,世博举世瞩目;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两岸人民关系融洽,台湾回归近在咫尺。我们13亿人民的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用睿智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集思广益,一个个利于国家科技腾飞的机会将会见证一个振兴中华的伟大时刻。

有句古语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啊,同我一样的青少年们,别再犹豫了,去发现机会,把握好机会吧!

初二:田淑霖机会的定义

机会,一向是很爱捉弄人的,说它多,但又很少见;说它少,却处处都是。其实,机会是属于那些善于寻找和抓住它的人的,那些对机会视而不见的人,永远也别想有出息。

《机会的定义》一文中讲了一位椰农把握住机会成为富翁的故事。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要善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基础。 在人才济济的21世纪,在种竞争的考验下,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机会的眷顾,我们这时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一旦机会来临,一手抓住它,让自己在人才中脱疑而出,展示才华。

生活中,常有人抱怨幸运之神不肯光顾自己,上苍不肯把机会赐给自己。其实,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有些人不善于抓住机会。也许,当他们想利用这些已经远去的机会时,会猛然发现,别人拿着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机会白手起家,成了一个个响当当的人物。

21世纪的中国,已然得到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好机会:奥运成功举办,世博举世瞩目;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两岸人民关系融洽,台湾回归近在咫尺。我们13亿人民的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用睿智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集思广益,一个个利于国家科技腾飞的机会将会见证一个振兴中华的伟大时刻。

有句古语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啊,同我一样的青少年们,别再犹豫了,去发现机会,把握好机会吧!

初二:田淑霖

范文七:物流的定义

一、第一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the First Party Logistics, 1PL)是指由物资提供者自己承担向物资需求者送货,以实现物资的空间位移的过程。传统上,多数制造企业都自己配备有规模较大的运输工具(如车辆、船舶等)和运输自己产品所需要的仓库等物流设施,来实现自己产品的空间位移。特别是当产品输送量较大的情况下,企业比较愿意由自己来承担物流的任务。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注重从物流过程中追求“第三利润”,由此企业感到,由制造商自己从事物流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以下一些问题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显得越来越突出:

1)由于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上是不平衡的,企业配置物流设施是根据需求旺季能力确定还是淡季?这往往成为企业头疼的事;无论怎样配置都可能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或紧张。

2)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它所制造的产品,而从事物流业却非其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因此,从事物流业务的成本一般比专业物流企业要高。

3)企业自己从事物流很难构造一个有效的物流网络,因此几乎难以达到JIT的要求,特别是供需双方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企业无法实现有效的物流。

4)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并能提供日趋完善的物流服务,使得第一方物流原有的一些优势淡然失色。

二、第二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the Second Party Logistics, 2PL)是指由物资需求者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以实现物资的空间位移。传统上的一些较大规模的商业部门都备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储存商品的仓库,以解决从供应站到商场的物流问题。但是,传统的由第二方承担的物流同样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自备运输工具和仓库已经使物资需求者(主要是商业部门)的经营成本过高,在微利的商业经营时代,这种成本的支出是商业企业难以承受的。

2)由于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商业企业难以合理的配置物流设施的能力,无论怎样配置都可能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或紧张。

3)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商品的销售能力,而从事物流业却非其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因此,从事物流业务的成本一般比专业物流企业要高。 4)商业企业自己从事物流很难构造一个有效的物流网络,因此几乎难以达到及时供货的要求。

5)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并能提供日趋完善的物流服务,使得第二方物流原有的一些优势也逐渐失去。

三、第三方物流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对效率的追求,使得在组织之间的社会劳动分工日趋细化。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发展的柔性,越来越愿意将自己的不熟悉的业务分包给其他社会组织承担。正因为如此,一些条件较好的,原来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货代企业开始拓展自己的传统业务,进入物流系统,逐步成长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企业。我们把这种服务称之谓“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3PL)。 2、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内容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资流动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兴起,是物流专业化分工的产物。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对物流市场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性。国外有一种观点认为,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到社会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承担者是物流企业。综观国内外物流业现状,物流企业种类繁多。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按照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也叫做单一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可将其进一步分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流通加工企业等。 综合性物流企业则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着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物流自理企业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物流企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第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费用后,灵活运用自理和代理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这里的物流代理是指借助于第四方物流的中介作用。第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流动时间的有效方法,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内容如2-3所示。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内容 表2-3

序号服务项目第三方物流提供该服务的比重

1开发物流策略 / 系统97.3

2 电子数据交换能力91.9

3 管理状态报告89.2

4 货物集运86.5

5 选择承运人、货代、海关代理等86.5

6 信息管理81.1

7 仓储81.1

8 咨询78.4

9 运费支付75.7

10 运费谈判75.7

资料来源: 白雪原 . 外代与物流 . 中国物流发展展望, ’99中国航运研讨会,北京,1999.11

让第三方物流经营者来承包其它企业的物流项目,对于企业而言,具有以下好处:

1)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其熟悉的核心业务;

2)可以取回从前在物流活动中的固定资产的投入;

3)从事第三方物流的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相关服务,如环保、搬运包装物的多次利用等;

4)可以节省费用;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处理的物流量大,有能力投资大型的物流设施,且保持较低的物流费用;

5)增加自己核心业务的灵活性;

6)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从事物流业务中所拥有的经验和责任;

7)物流的服务质量因专业化分工而得到大大提高。

3、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就提出了一体化的现代理论,应用和指导其物流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它们的生产商、提供商和销售商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美国十几年的经济繁荣期既与该国重视物流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社会生产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水平是分不开的。亚太物流联盟主席指出,物流一体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

使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合化和系统化(如图2-9所示)。它是物流业发展的成熟的阶段。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系统完善,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物流自身一体化是指物流系统的观念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子系统协调运作,系统化发展。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既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物流业的发展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一个层次上出现萌芽的,但是这时只是数量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得到迅速发展。如专业化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出现,并发展很快。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物流一体化就进入了第三个层次。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认为,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学和物流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精通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门学科,整体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都很强。 第三方面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为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加强竞争力。

图2-9 物流一体化

美国的联邦快递和日本的佐川急便是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1995年这两家公司的营业额分别为125亿美元和57亿美元。国内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近年来,各公司的营业额均在1亿元以上,营业范围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

四、第四方物流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物流行业中必然会出现凭借对物流信息和知识的拥有从事物流服务的行业,这就是所谓的“第四方物流”(Forth party Logistics, 4PL)。现在人们所说的第四方物流,是指从事物流服务业务的社会组织不需要自己直接具备承担物资物理移动的能力,而是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和实现物流的充分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并加上对于物流运作胜人一筹的理解,所开展的物流服务。这种业务与现有的货运代理业务十分相象,故也可以称为物流代理业务。 从事物流代理业务的主要思路为: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入,低成本经营;将主要的成本部门及产品服务的生产部门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处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管理网络;实行特许代理制,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设计的方法与经验,并且注重业务流程创新和组织机制创新,使公司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不但要提出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价格,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坚持品牌经营,产品(服务)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系统经营;企业的发展和目标与员工、供应商、经营商的目标和发展充分结合;重视员工和外部协作经营商的培训,协助其实现经营目标;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分级管理,操作和行销分开;开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EDI、GPS、Internet等新技术,对货物进行实施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

物流业务代理企业根据其业务范围,分成综合性物流代理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功能性物流代

理企业包括运输代理企业(既货代公司)、仓储代理企业(仓代公司)和流通加工代理企业等。

五、第五方物流的提法

关于“第五方物流”(Fifth party Logistics, 5PL)的提法目前还不多,但是确实有人已经注意到这一领域。一般认为,第五方物流是指从事物流业务培训的一方。随着现代综合物流的开展,人们对物流的认知需要有个过程,目前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状况,当传统的物流方式正在被人们否定的时候,在大量的有关建立新的物流体系的介绍中,人们开始茫然和不知所措。因此,提供现代综合物流的新的理念以及实际运作方式便成为物流业中的一项重要的行业。即物流人才的培养。

对于一个物流部门而言,它所需要的人才在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力上,应具备以下一些能力: 1)对于现代综合物流的新的理念和运作模式有突破传统的认识,由此能进一步发展对物流的认识,提出新的物流运作的模式。 2)对于物流的各个环节的业务具有同等的认知。未来从事物流业的人才往往现在从事的是物流业中的某一个环节的业务,例如航运、仓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货物包装、信息管理等等。但是,一个物流业务人员应该将其知识延伸到物流的其它领域,逐步建立其物流系统的概念,能统筹考虑整个物流运作的安排。

3)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能在业务中对物流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出需求。

4)对于物流各个环节的物流实现的有关技术有一定的知识,能够合理使用和调配这些设施和设备。 物流的专门人才除了要具有上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外,还需要有以下一些能力: 1)由于物流业务落后,物流人才需要具有前瞻性,即不受现有的机构、制度和一些作法的约束。特别是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能够创造合理化的物流条件,并具有组织年轻人为物流合理化而奋斗的魄力。

2)物流业务是一项新事物,应具备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概。

3)因为物流较多地受其它因素的制约,必须具有向这些制约因素挑战的精神。

4)为构筑最好的物流系统,所应具有的的系统思考(总体思考)的能力。 5)为使物流适应已经或将要变化的环境,包括物流领导在内的全体人员必须有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的素养。

6)鉴于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核心地位,从事物流管理的人员应具备构筑信息系统的能力。

7)物流工作人员主要是和“物”打交道,很容易见物不见人。但处理“物”的是人,应该具有尊重人的精神。为了培养具有这样思想和能力的人才,首先应当清楚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为之努力的事业,必须制订中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制订计划时应确定基本理念、基本方针和进修体系,确定物流业经理等各类人员所 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技能等的培养要求,及其实施办法。这些都是所谓第五方物流的从业人员可以做的工作。 上述所提的多方物流形式将会长期并存,这正是社会多样化的表现。但是,其中第三方物流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而第四方、第五方物流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必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的领域。然而,即使如此,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仍然会与新兴的物流方长期共存下来,以满足社会某些方面的特殊需求。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可以同时从事第四方、第五方物流的业务,从事第四方物流的企业也可以同时介入第五方物流的业务。

范文八:物流的定义

物流的定义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中国的众多企业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物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个地方纷纷建立起物流园,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冒出了一大批的物流公司。做为物流专业的初学者,为了了解物流的定义,通过对美国物流管理学会、日本物流手册、我国国家标准2001《物流术语》等对物流的定义的学习,深入了解各个物流定义,从而得出我对物流定义的认识。

关键词:美国物流 日本物流 我国物流 定义 分析

随着2000年的到来。我国进入了又一个发展的千年,2001年我过加入WTO,标准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对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世纪,大力发展我国物流业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怎样才能充分发展我国的物流业,我们应从物流的定义开始。所以本文就是从物流的定义开始来了解物流的。

一 、美国对物流的定义

根据资料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军队后勤保障供应系统中,成功地运用了“物流”技术,在军队的后勤供应中开创了物流的先河,从而使得美国物流就此开始发展。在美国物流的发展过程中,物流的定义得到不断的发展。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对物流的定义为: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存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199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1985年定义中的“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修改为“产品、服务”。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又在1991年定义的开头加上“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 因此,美国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存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最终, 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资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二、日本对物流的定义

根据日本物流管理协会的资料记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已基本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幅度上升。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日本“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于1956年秋季考察了美国的物流。该代表团回国后便向政府提出了重视物流的建议,从而使日本物流得以形成发展。

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1981年编写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但对于此定义,我觉得有两点不妥:第一,我觉得物流的对象不应该只包括物质资料这些有形的物品,还应该包括服务、信息等无形的产品。第二,该定义没有重视物流的系统性和管理在物流的重要作用,使得物流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我国对物流的定义

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开始了我国物流发展之旅。随着我过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加速发展,我国商品需求和商品生产得到很大提高。我国物流也也加速发展。使得我国物流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2001年4月,我国颁布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我国对物流的定义也只考虑物品这有形产品。没有考虑服务,信息等。

四、我对物流的认识

从上面三种对物流的定义,我最赞成的是美国对物流的定义。原因有: 第一:美国对物流的定义,全面的包括了物品、服务、信息三方面。而日本和我国对物流的定义却只有物品。

第二:从侧重点来看,美国对物流的物流定义都侧重物流的系统性和管理在物流中的作用,我国和日本对物流定义缺少这方面的规定。另外,美国和日本的物流定义都强调了物流的效益性。

第三:从内涵和外延来看,我国和日本对物流定义只涉及到企业间的合作范畴,而美国对物流的定义则以宽广的视野,系统的战略思维,要求企业在更广阔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即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还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还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还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

第四:由于我国物流业正处在发展阶段,各种物流体系还未健全,而美国、日本的物流水平相当高,各种物流体系相当完备,且各体系间的协调非常高,因此他们对物流的定义也相当准确。

总上所述,我最认同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对物流的定义。

范文九:植物的定义

植物的定义: 1.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植物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一般有叶绿素,基质,细胞核,没有神经系统。分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万种。植物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真核生物。但许多多细胞的藻类也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它们与植物的最重要区别就是水生和陆生。我们可下这样一个定义;植物是适于陆地生活的多细胞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由根、茎、叶组成,表面有角质膜、有气孔、输导组织和雌/雄配子囊,胚在配子囊中发育。这些重要区别说明植物与藻类十分不同,因此五界系统中把藻类列入原生生物界。但另一方面,藻类和植物有许多共同之处,是否确应属于不同的界,尚有争论。 2.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机体,均属于生物。生物应分为几个界,把行固着生活和自养的生物称为植物界,简称植物。植物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其细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纤维素构成。植物的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说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生产食物。释放氧气后,剩下葡萄糖——含有丰富能量的物质,作为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植物能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和建筑、衣服、纸张、交通工具等等来源;

2,植物能为人类提供氧气来源;

3,植物能维持和改善良好的气候环境,使得更加适宜人类生存;

4,某些植物就有科研价值和仿生学价值等等。

5,植物能够提供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

指示植物是一些能在生长的环境中反映出当地有哪些矿物元素的植物。

为什么指示植物能充当寻找地下矿藏的“侦察兵”?这是因为这些植物生长时需要一定数量的某种金属元素,由于长期的适应,指示植物不仅能通过根吸收到很多的金属元素,还能把它输送到茎、叶、花、果实或种子内贮藏起来。这样,在一个地方如果发现对某种金属有特别嗜好的植物,就说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某种金属矿藏。

有些植物还能指示土壤的酸碱度,或对空气中有毒气体产生敏感反应。因此它又可成为环境的“监测哨兵”。

还有一些植物能指示土壤的粘度、湿度、水分平衡或其他一些化学成分,它们已成为农学家、林学家、地质学家、化学家进行工作的好帮手。有了这些植物的帮助,人类要把那些土壤中含量十分稀少的矿物开采出来就容易多了。

植物的家族成员:根据能不能产生种子这个标准来划分为两大类群,也就是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凡是能产生种子的称为种子植物,不会产生种子的称为孢子植物(衣藻,水绵)。 在种子植物中我们还可以再分为两类,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这两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种子这一构造,但这两类植物又有许多重要区别。 被子植物的种子生在果实里面,除了当果实成熟后裂开时,它的种子是不外露的,如大家熟悉的苹果、大豆即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没有果实这一构造。它的种子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而不会把种子紧密地包被起来,比如,在马尾松的枝条上,会结出许多红棕色尖卵形的松球,当仔细观察时,会看到它是由许多木质鳞片所形成,它们之间相互覆盖。如果把鳞片剥开,可以看到在每一鳞片下覆盖住两粒有翅的种子。在有些裸子植物中,如银杏,落叶松、冷杉、华山松、云杉,它的种子外面连覆盖的鳞片也不存在,种子着生在一长柄上,自始至终处于裸露状态。具有这些特性的植物,都称为裸子植物。

在被子植物中,又可分为两大类: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子叶(cot)贮存供胚发育的食物与营养物质。单子叶(monocots)意味着含有一片子叶,双子叶(dicots)则为两片子叶。

单子叶植物:在种子的胚中发育一片子叶的称为单子叶植物。草、玉米、小麦、水稻以及百合花、郁金香等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花一般具有三片花瓣或花瓣数为三的倍数。叶片通常细细长长的,叶脉为平行脉,犹如铁轨。在单子叶植物的茎内,一般为分散的维管束。

双子叶植物:在种子的胚中发育二片子叶的称为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则有玫瑰、紫罗兰、药蒲公英等。橡树、槭树、大豆、苹果树等属于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花瓣数总是具有4~5片或是4或5的倍数。叶片较宽阔,叶脉通常为网状脉。双子叶植物茎内的维管束则通常是筒状的。

在整个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类占总数的4/5,双子叶植物除了几乎所有的乔木以外,还有许多果类、瓜类、纤维类、油类植物,以及许多蔬菜;而单子叶植物中则有大量的粮食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

被子植物的器官有哪些及其作用:

被子植物一共有六大器官

根: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 茎: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

叶: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花:可以为植物繁殖后代,用它们的色彩和气味吸引昆虫来传播花粉。

果实:保护种子,利用果实的可食性吸引动物传播种子。

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保护受精卵并为其提供营养,适于传播并能抵御不良环境。

范文十:给礼物一个定义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在优美的的乐曲中终于迎来了2014的圣诞节。

“唉,今年的圣诞节肯定没人给我送礼物。”我在座位上自言自语道,话音未落,只见物理老师端着篮子,风度翩翩缓缓走来,大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圣诞大礼,给大家过一个难忘的圣诞节!”“呵,看来我还是能收到礼物的。”我跟着大家一起欢呼。

只见老师从篮子里拿出了什么东西,缓缓地将其举过头顶,欢呼更热烈了,当老师把这份大礼举过头顶时,欢呼声嘎然而止,这叫什么礼物啊!分明就是试卷啊!

老师看欢呼声消失了,对台下大喊:“怎么了,掌声呢?这份特殊的礼物很棒吧。”

“一点也不棒。”一个声音响起,“用巴掌代替掌声行不?”

老师睛转多云,正色道:“等考试成绩出来了,你留给自己吧,现在开始考试。”

同桌喃喃说:“这能叫礼物?真不知道不收下行不行?”嘴上这么说,手上已经在写,全班都很安静。

唉,这题目也太难了,前三题就要把我头给弄炸了,这些做的快的同学提前交上去,随着老师“哼!哼!”地冷笑伴奏,我知道,一个又一个的不及格产生了。

终于,我也写完了,很快得出了一个得分:99,挺高的,还不错!

考试结束后,旁边有同学叹息:“唉,这次又没考及格,这叫什么礼物啊,气死我了。”

我心里美滋滋的,特殊的礼物总是以特殊的方式来接受的!

如果一定要给礼物一个定义,那么对我而言,这张试卷又怎么不是一个礼物呢?

四 : 有机物的定义是什么

有机物的定义是什么

有机物的定义是什么的参考答案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本文标题:有机物的定义-有机物:有机物-【定义】,有机物-命名方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850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