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直面苦难周国平-周国平:直面苦难

发布时间:2017-09-28 所属栏目:直面苦难周国平全文

一 : 周国平:直面苦难

周国平:直面苦难

世上并无绝对的幸运儿,所以,不论谁想从苦难中获得启迪,该是不愁缺乏必要的机会和材料的。世态炎凉,好运不过尔尔。那种一交好运就得意忘形的浅薄者,我很怀疑苦难能否让他变得深刻些。

(www.61k.com。

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的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的做作。

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灵魂,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浪漫主义在痛苦中发现了美感,于是为了美感而寻找痛苦,夸大痛苦,甚至伪造痛苦。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种语言,真的痛苦却没有语言。

望着四周依然欢快的生活着的人们,我对自己说:人类个体之间痛苦的不相通也许正是人类总体仍然快乐的前提。那么,一个人的灾难对于亲近或不亲近的人们的生活几乎不发生任何影响,这就对了。

幸运者对别人的同情,或者隔膜,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侥幸:幸亏招灾的不是我!

不幸者对别人的幸运或者羡慕,或者冷淡,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委屈:为何遭灾的偏是我?

直面苦难 周国平:直面苦难

不幸者需要同伴。当我们独自受难时,我们会感到不能忍受命运的不公正甚至于不能忍受苦难的命运的本身。相反,受难者人数的增加仿佛减轻了不公正的程度。我们对于个别人死于非命总是惋叹良久,对于成批杀人的战争却往往无动于衷。仔细分析起来,同病相怜的实质未必是不幸者的彼此同情,而更是不幸者各以他人的不幸为自己的安危,以及幸灾乐祸。这当然是愚蠢的。不过,无可告慰的不幸者有权的得到安慰,哪怕是愚蠢的安慰。

我相信人有素质的差异。苦难可以发生动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素质大致规定了一个人承受苦难的限度,在此限度内,苦难的锤炼或可助人成材,超出此则会把人击碎。

这个限度对幸运同样适用。素质好的人既能承受大苦难,也能承受大幸运,素质差的人则可能兼毁于两者。

佛的智慧把爱当作痛苦的根源而加以弃绝,扼杀生命的意志。我的智慧把痛苦当作爱的必然结果加以接受,化为生命的财富。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如同肉体的痛苦一样,精神的痛苦也是无法分担的。别人的关爱至多只能转移你对痛苦的注意力,却不能改变痛苦的实质。甚至在一场共同承担的苦难中,每人也必须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这痛苦并不会因为有一个难友而有所减轻。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赛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况:和命运结伴而行。——周国平]

二 : 读周国平《面对苦难》与《直面苦难》

“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献给害我读周国平的人

看到苦难这种题材的散文,[www.61k.com)就惯性的归于“鸡肋汤"文,而对这种富豪在乞丐面前做上帝状,或和尚在妓院门前做看破红尘状的文章,我是向来不屑的。耐不住朋友推荐给我看,不想一看竟不能释卷。周先生是那个荒唐岁月的过来人,偶或遇见雪中送炭者,想也不鲜见落井下石者,现今古稀暮年,于人性,于人生,如人饮水。至于微言成文,则自然类弥义远。

无需美化苦难,苦难不美。大苦难者欲语还休,谈苦难者定不可爱,往往不过顾影自怜。然而虽“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现代社会加速着我们的生活节奏,同时也在不断锈蚀我们与灵魂相关的东西。你会发现周围有这样的人,面对计算机屏幕里血流漂杵的惨烈,破腹挖心的血腥,他可以无动于衷,而被蚊子叮上一口,足可令他大惊小怪一整天。你会发现这样的人,他们很久没有大笑,很久没有哭泣,甚至这样到一生。如果说人们喜爱阅读波折的人生,参差多态,譬如李煜,芹溪,半生的血泪诠释着那半生的幸福。那么如直线般的人生恐怕连创造者本身都会觉得乏味,不论这条直线或高或低。想要有所改变的人,往往祈求幸福。不知道吗?拒绝了黄昏,就不会迎来黎明,没有苦难,也就没有了幸福,正如一生吃蜜的人,远没有吃尽半生黄连的人,突然喝米汤时来的甜。不是么。

至于苦难与爱,佛教说爱生执着,执着生恨,爱恨交织,是谓烦恼苦难,譬如大海,无边无岸。原来苦难的本源是因为我们有爱。英雄气短,不是不复当年,而是割不断儿女情长。壁立千仞而刚的,是因没有爱,没有欲。《面对》文中周老举了弗兰克的例子来阐述其余一切价值毁灭后苦难的意义。其实如果真的其余一切价值都毁灭了,那讨论苦难的意义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就像讨论一本没有读者的书的阅读意义一样。我的看法是,弗兰克的例子恰恰传递着爱的价值,面对终极苦难----所有亲人的离去,死亡的威胁,他给了我们一种原始本位下的关怀,算不算大爱呢。

以前有一种幼稚的困惑,像男人过了40岁后,如果事业,人生没有什么起色,似乎一辈子也就只能默默无闻了。而他们还是兢兢业业,不自暴自弃,他们的动力是什么。朱自清先生的背景告诉我们,是爱,是父亲对家庭,对子女的爱。我们往往全身心投入到奋斗追寻自己的爱上,却忘了有人的爱是落在我们身上的。是这些单向的,双向的交织的爱,幸福着我们。也是这些中的自私,肤浅的爱,苦难着他人。佛陀说,如是爱,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如是苦难,穷未来际。

不错,即使如此,我们也心甘守候苦难,因爱之名。

本文标题:直面苦难周国平-周国平:直面苦难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757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