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热设计功耗的介绍和原理

发布时间:2017-08-23 所属栏目:硬件教程

一 : 热设计功耗的介绍和原理

解释含义:
TDP的英文全称是“Thermal Design Power”,中文翻译为“热设计功耗”,是反应一颗处理器热量释放的指标,它的含义是当处理器达到负荷最大的时候,释放出的热量,单位为瓦(W)。

工作原理:
CPU的TDP功耗并不是CPU的真正功耗。功耗(功率)是CPU的重要物理参数,根据电路的基本原理,功率(P)=电流(A)×电压(V)。所以,CPU的功耗(功率)等于流经处理器核心的电流值与该处理器上的核心电压值的乘积。而TDP是指CPU电流热效应以及其他形式产生的热能,他们均以热的形式释放。显然CPU的TDP小于CPU功耗。换句话说,CPU的功耗很大程度上是对主板提出的要求,要求主板能够提供相应的电压和电流;而TDP是对散热系统提出要求,要求散热系统能够把CPU发出的热量散掉,也就是说TDP功耗是要求CPU的散热系统必须能够驱散的最大总热量。

现在CPU厂商越来越重视CPU的功耗,因此人们希望TDP功耗越小越好,越小说明CPU发热量小,散热也越容易,对于笔记本来说,电池的使用时间也越长。Intel和AMD对TDP功耗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AMD的CPU集成了内存控制器,相当于把北桥的部分发热量移到CPU上了,因此两个公司的TDP值不是在同一个基础上,不能单纯从数字上比较。另外,TDP值也不能完全反映CPU的实际发热量,因为现在的CPU都有节能技术,实际发热量显然还要受节能技术的影响,节能技术越有效,实际发热量越小。

二 :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

 进入21世纪,人们关注健康、关注节能的观念与日俱增、与时俱兴,对于新的节能环保产品人们总是乐于积极尝试。(www.61k.com]随着城市PM2.5的不断加剧,在空气净化行业出现了一颗炙手可热的新星——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是在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基础上改良产生的,它属于新风系统的一种,能将室内空气有效的过滤净化。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什么是全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器内部构造

全热交换器是一种将室外新鲜气体经过过滤、净化,热交换处理后送进室内,同时又将室内受污染的有害气体经过过滤、净化。热交换处理后排出室外,而室内的温度基本不受新风影响的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的高科技产品。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器是一种高效节能型空调通风装置,其核心功能是利用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和湿差,通过能量回收机芯良好的换能特性,在双向置换通风的同时,产生能量交换,使新风有效获取排风中的可用物质,从而大大节约了新风预处理的能耗,达到节能换气的目的,其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

夏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排风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空调风干燥,使新风含湿量降低;冬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室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升高,同时被空调室排风加湿。这样,通过换热芯体的全热换热过程,让新风从空调排风中回收能量。

以上是对全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的介绍,全热交换器能对封闭的室内进行空气置换,且具有热回收功能,比普通单向流新风系统效果更好。在国内很多高端小区,都安装有全热交换器,它超强的过滤净化作用,能有效对抗空气污染,给人们带来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 : 暖气换热器的原理与危害

四 :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图书信息,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是由史美中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06月出版发行的书籍。

热交换器原理_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图书信息

书 名: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作 者:史美中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ISBN: 9787564116835

开本: 16开

定价: 30元

热交换器原理_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内容简单介绍

[www.61k.com]《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在热计算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热交换器为主要对象,系统阐述其工作原理、传热计算、结构计算、流动阻力计算和设计程序,并对几种典型的高效间壁式热交换器作了集中介绍,最后又扼要地对试验研究方法、强化传热途径、优化设计和性能评价进行探讨。《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系统性好,文字简练,特色明显,并注意吸收最新进展。对书中所讨论的各种热交换器,均有较多插图和详尽的例题,有利于读者掌握所学知识,书后还有习题选编,供教学应用。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可用作高等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化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等专业师生以及设计、科研人员参考。

热交换器原理_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图书目录

0 绪论

0.1 研究热交换器的重要性

0.2 热交换器的分类

0.2.1 分类简单介绍

0.2.2 各种类型的间壁式热交换器

0.3 热交换器设计计算的内容

1 热交换器热计算的基本原理

2 管壳式热交换器

3 高效间壁式热交换器

4混合式热交换器

5 蓄热式热交换器

6 热交换器的试验与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

五 :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绪论

1.

2.热交换器的分类:

1)按照材料来分:金属的,陶瓷的,塑料的,是摸的,玻璃的等等

2)按照温度状况来分:温度工况稳定的热交换器,热流大小以及在指定热交换区域内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温度工况不稳定的热交换器,传热面上的热流和温度都随时间改变。

3)按照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来分: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

4)按照传送热量的方法来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

恒在壁的他侧流动,两种流体不直接接触,热量通过壁面而进行传递。

过时,把热量储蓄于壁内,壁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当冷流体流过时,壁面放出热量,壁的温度逐渐降低,如此反复进行,以达到热交换的目的。

第一章

1.Mc

1℃是所需的热量,用W表示。两种流体在热交换器内的温度变化与他们的热容量成反比;即热容量越大,流体温度变化越小。

2.W

—对应单位温度变化产生的流动流体的能量存储速率。

4.顺流和逆流情况下平均温差的区别:在顺流时,不论W1、W2值的大小如何,总有μ>0,因而在热流体从进口到出口的方向上,两流体间的温差△t总是不断降低;而对于逆流,沿着热流体进口到出口方向上,当W1<W2时,μ>0,△t不断降低,当W1>W2时,μ<0,△t不断升高。

5.P

(定义式P12) 物理意义:流体的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温升比,所以只能小于1。

6.R—冷流体的热容量与热流体的热容量之比。(定义式P12)

7.从φ值的大小可看出某种流动方式在给定工况下接近逆流的程度。除非处于降低壁温的目的,否则最好使φ>0.9,若φ<0.75就认为不合理。

(P22 例1.1)

8.

所谓Qmax是指一个面积为无穷大且其流体流量和进口温度与实际热交换器的流量和进口温度相同的逆流型热交换器所能达到的传热量的极限值。

9.实际传热量Q与最大可能传热量Qmax

ε表示,即ε=Q/Qmax。 意义:以温度形式反映出热、冷流体可用热量被利用的程度。

10.根据ε的定义,它是一个无因次参数,一般小于1。其实用性在与:若已知ε及t1′、t2′时,就可很容易地由Q=εWmin(t1′-t2′)确定热交换器的实际传热量。

11.

带翅片的管束,在管外侧流过的气体被限制在肋片之间形成各自独立的通道,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横向)不能自由运动,也就不可能自身进行混合,

12.

13.在同样的传热单元数时,逆流热交换器的传热有效度总是大于顺流的,且随传热单元数的增加而增加。在顺流热交换器中则与此相反,气传热有效度一般随传热单元数的增加而趋于定值。

14.在设计性热计算时,最好采用平均温差法;而在校核性热计算时,传热单元数法更优越。

第二章

1.管壳式换热器流体的流程:

一种流体走管内,

另一种流体走管外,

管内流体从换热管一端流向另一端一次,对U形管换热器,管内流体从换热管一端经过U

形弯曲段流向另一端一次,称为两程。较常用的是单管程、两管程和四管程。

1、2、4、6、8、10、12等。

3.折流板的作用:使流体横过管束流动,支承管束,防止管束振动和弯曲。常用的形式有弓形折流板和盘环形折流板。

4.防冲挡板的作用:减小流体的不均匀分布和对管束的侵蚀和震动。在壳程进口接管(焊在壳体上,供壳程流体进出)处设置防冲挡板。

5.四种热交换器的区别

6.定性温度的取法大致有:①取流体的平均温度为定性温度;②取壁面温度为定性温度; ③取流体和壁面的平均温度为定性温度;④卡路里温度

7.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的构造包括螺旋形传热板、隔板、头盖、连接管。

8.可拆卸办事热交换器有三个主要部件传热板片、密封垫片、压紧装置组成。

9.板翅式热交换器由隔板、翅片和封条三部分构成。

10.四种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区别:

1)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结构简单,重量轻,在壳程程数相同的条件下,可排的管数多。

2)U形管式热交换器:清除管子内壁的污垢困难,管板的有效利用率低,损坏的管子难于调换,管束的中心部分空间对热交换器工作有着不利的影响。

3)浮头式热交换器:能很好适应管子和壳体间温差大、壳程介质腐蚀性强、易结垢的情况;结构复杂,金属消耗量多。

4)填料函式热交换器:填料密封处容易泄漏,故不适用于易挥发、易燃、易爆、有毒和高压流体的热交换,制造复杂,安装不便。

第三章

1.隔板、翅片及封条三部分构成了板翅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基本单元。

2.冷水塔由淋水装置、配水系统和通风筒组成。

3.喷射式热交换器的主要部件有工作喷管、引入室、混合室和扩散管。

4.热管的工作原理:热管是一种依靠管内工质的蒸发、凝结和循环流动而传递热量的部件。

5.热管传热能力的限制因素:粘性极限,声速极限,携带极限,毛细极限,沸腾极限,连续流动极限,冷冻启动极限。

第六章

1,增强传热的基本途径:1)扩展传热面积F;2)加大传热温差△t;3)提高传热系数K

2.增强传热的方法:1)改变流体的流动情况2)改变流体的物性3)改变换热表面情况

3.污垢热阻的成因:

1)钙镁类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壁面上形成结晶型污垢。

2)壁面上的锈、杂物、悬浮在燃烧产物中的灰和而未燃尽的颗粒等,一旦进入热交换器就会因流速下降而沉积下来;另一种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与传热面上一层溶于水中的带正电的铁离子互相作用形成沉积型污垢。

3)藻类、菌类本身或其剥落物附着在传热面上形成生物型污垢。

本文标题: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热设计功耗的介绍和原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234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