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7-09-10 所属栏目:2011英语课程标准

一 :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原文地址: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作者:思品工作室

写在前面的话:亲爱的老师们,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我把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登在工作室里,希望我们学科的老师,在教学中能不断以课标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教学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7.参观访问

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8.欣赏

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自己和同学的进步等等。

9.练习

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

10.讲故事

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11.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方法。

(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1.过程化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

──主体多样化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

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

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目的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功能
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评价内容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
* 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
* 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 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
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二)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二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9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为基础,以( )为核心、促进( )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 )( )。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 ),(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 )( )。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 )目标,以( )为基础,注重学生在( )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 )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 )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 )、( )、( )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 )、( )。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 )形成和( )发展,为学生( )、( )、( ),成为具有( )、(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 )( )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 )( )( )与( )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 )( )( )( )。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

三、简答题:(共24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

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

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

四、论述:(15分)

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1、学生生活、螺旋上升、学生社会性发展

2、综合性、实践性 、开放性

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4、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

6、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

7、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

8、个性品质、社会性、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

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家长、社会参与评价

10、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

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简答1、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

3、答:(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充实教学内容

(五)拓展教学空间

4、答:(一)老师把品德课上成讲授课、吞图说话课、手工课、表演课、自由游戏课等。

(二)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教师活动表现为既定程序的再现及教师忙于催促、转化、统领。

(三)过于关注教材,而忽略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四)缺乏及时总结与反思。

四、论述

答题要点:

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

存在的问题:实际不当、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

对策: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

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程 D.生活课程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 )。

A.110 B.122 C 119 D.120

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请问一条主线指以 ( )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 B、学生的发展 C、学生的体验 D、学生的实践

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 )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

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 )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 矿泉水瓶 D.烟头 建筑垃圾 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 )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 B、开放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 )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清明节

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

A.生活质量的提高 B.生活能力提升C.生活品质的提升 D.生活能力 10.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

A.感受 B.感情 C.感悟 D.感想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93_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简答题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6分)

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4分)

2、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10

分)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10分)

三、教学活动设计

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我为家人添欢乐”或“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要求:活动设计的目标准确,能很好地表达教材意图,活动设计过程清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

一、B D B B C C A C B C

二、1、(1)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

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答:(略)

2、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3、答:性质:(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核心:(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三、答:(略)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10分)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为基础,促进学生( )和( )的综合课程。

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 )、( )和( )。

3、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 )、( )、( )、( )。

4、品德与社会课程为学生认识社会、( )、( ),成为具有爱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 )、行为与习惯、( )、( )四个层面整合。

6、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 )评价、( )评价、( )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 国家课程标准是( )、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A.教材编写 B.教学设计 C.教学质量 D.教材选定

2.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 )和其他的实践活动。

A.参观 B. 调查 C. 游戏 D. 课堂学习

3. 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 )为主。

A.家庭生活 B.主体活动 C.主观意志 D.直接参与

4.( )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

5.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中具体的依据是( )。

A.内容标准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理念

6.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课程的( )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A.活动性 B.综合化 C.学科化 D.实践性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文化教育、( )等教育领域有机地整合成一门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

A.家庭教育 B.科学教育 C.实践教育 D.心理教育

8.《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标准中 ,( ) 内容是最能体现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要求。

A.健康、安全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专业知识

1、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宛如璀璨的明星,在人类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请将下面几位历史名人按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序:(8分)

李白 李时珍 李广 李清照

( )→( )→( )→( )

2、请将每个纪念日的具体日期用线联结起来(8分):

国际禁毒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26日

国际残疾人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2月3日

3、请将民族节日和具体的民族用线联结起来(8分):

泼水节 壮 族

刀杆节 傣 族

那达慕大会 傈僳族

三月三歌会 蒙古族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请从下面的图文信息判断他们属于哪个少数民族。(8分)

蓝齐儿 马 康 卓 玛 马 图

( ) ( ) ( ) ( )

四、简答题

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几方面?(9分)

2.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内容有哪几方面?(6分)

3、中国的四大发明(4分)

4、地球上的四个大洋(4分)

5、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至少四个)(4分)

五:论述(15分)

怎样做才能保护好环境?

三 :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四 : 品社课程标准2011

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 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 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www.61k.com)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www.61k.com]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www.61k.com]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

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我的健康成长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中)

1、开展“我能行,你也行”等活动。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高)

2、结合实例,举行有关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的辨析活动。

3、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中高)

3、回忆自己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的想法和表现;讲一件自己或他人克服困难的实际事例,互相交流。

4、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中高)

4、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并收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

5、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中高)

5、邀请家长参加以“感恩”为主题的亲子交流活动。开展“寻找身边同学的长处”“我想感谢的人”的活动。

6、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中)

6、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中毒、防溺水、防雷电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识和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情境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7、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www.61k.com](中高)

7、讨论、交流沉迷电子游戏的危害以及抵制的方法。

8、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高)

8、从报刊、展览、影视中了解因吸食毒品酿成的严重恶果,举行有关的主题活动。

二、我的家庭生活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中)

1、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养育自己成长的事例。可以结合有关的节日、纪念日,用写信或其他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还可以讲一则自己印象深刻的爱亲敬长的故事。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中)

2、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3、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中)

3、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观察自家周边的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

4、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中高)

4、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通过诸如水电、电信等费用了解家庭日常开支。

5、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高)

5、组织“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1、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平面图以及上学路线图。(中)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看平面图、寻找学校设施或周边标志物的活动。

2、了解学校主要部门的工作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中)

2、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并交流学校某一方面的发展变化。访问老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并向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的。

3、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中)

3、通过游戏,体会时间的宝贵。尝试设计一周的课余或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并进行交流。收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4、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中高)

4、可以讲述同学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摩擦和冲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设置情境,讨论解决的办法。(www.61k.com]

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中)

5、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并在班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6、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中)

6、通过游戏和学校、班级活动,体验规则的必要性,并尝试制订规则。

7、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高)

7、分析班级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提出积极建议。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1、能够识读本地区(区、县、市等)、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中高)

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区(区、县、市、省)及省会城市的方位。开展认识地图的活动和查找地名的比赛。

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中)

2、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实地考察),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

3、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中)

3、观察或访问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互相交流。

4、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并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中)

4、观察和实地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商业场所,比较价格变化情况。模拟或尝试实际购物活动,学习选择商品。

5、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中)

5、列举本地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讨论为什么使用这种交通工具。通过观察、访问调查或知识竞赛,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法规和安全小常识。

6、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中)

6、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其使用、维护情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7、自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中高)

7、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公共场所中公共秩序的情况和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作出自己的评价。

8、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中高)

8、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考察本地区的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关爱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事例。通过模拟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9、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www.61k.com)(高)

9、可以选择班级、学校和社会上对来自某些地域、行业、生活处境的人有歧视或偏见的言行,或者不同群体之间发生摩擦、冲突的现象,让学生展开辩论。

10、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中高)

10、列举本地区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设计、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列举本地区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

11、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中)

11、进行实地调查,说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通过板报、标语、广播等形式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并在校内开展诸如节水、节能等活动。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环境保护建议。

五、我们的国家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高)

1、进行查找地图竞赛或拼图游戏。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高)

2、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进行交流展示。

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中高)

3、比较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地形、资源等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的影响。

4、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高)

4、列举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的典型标志和象征,并说明理由。观看有关祖国风光的影视片;收集整理图片、诗文、风景点门票等资料,互相交流。

5、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高)

5、收集有关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例,认识灾害的巨大破坏性。开展逃生模拟活动。

6、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中高)

6、了解当地一种农产品的来历,相互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访问农户,或参加农业劳动、参观农业科技园。以常见的生活用品为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相互交流。

7、了解我国的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城乡交通存在的问题。(中高)

7、设置情境,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

8、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体会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文明上网。[www.61k.com](中高)

8、分小组交流个人运用不同通信方式与人联系、沟通的经验,以及利用不同传媒获取或发布信息的体会;制订文明上网公约。

9、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高)

9、观看一些反映我国历史上重大发明或重要文化遗产的影视片;或收集有关资料,举行报告会。或讲述体现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

10、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高)

10、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还可以观看有关影视片,学唱历史歌曲。

11、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高)

11、在收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

1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高)

1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少先队,和当地部队开展联谊活动,请部队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

13、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中高)

13、介绍与小学生有关的法律,诸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围绕相关条文,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世界的大洲、大洋的位置,能在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相应的国家或地区。(高)

1、开展环流世界的模拟活动。

2、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中高)

2、以小组为单位确定选题,然后收集某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具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资料,加工整理后在全班作介绍。与同学交流自己收集的反映世界不同文化习俗的图片、邮票、明信片等。

3、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高)

3、围绕文明古国以及其他世界文化遗产,收集图片、影像等材料,开展交流活动。

4、初步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中高)

4、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进出口产品。

5、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高)

5、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设置主题,召开辩论会。

6、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高)

6、分组选择不同的全球问题,收集资料,制作剪贴簿,办小展板,交流展示。

7、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知道我国在国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强。(www.61k.com)(高)

7、选择并收集有关联合国、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以及我国主办的大型国际活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8、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高)

8、收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和人们谋求和平的资料,体验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说明:

1、执照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中各项与学段相对应,并按其适宜程度标注在各项后。(中)表示适用于中年级,(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中高)表示适用于中、高年级。但各项课程内容及排列顺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掌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3、根据课程改革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些建议是提示性的,供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参考。

4、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本标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应当遵照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教学建议

(一)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

例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目标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践行逐步达成的目标,因此,它们不宜作为一节课的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目标具体化,确定每节课可达成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注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还应通过学生的反应和作业检验目标的达成状况,深入反思并不断改进教学。

(二)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应该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

例如,在学习“诚实守信”时,不能仅仅呈现诚实守信的正面例子,可以适当呈现不诚实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信而获得利益的事例,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www.61k.com]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在这方面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和感受,对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和探讨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学会根据情境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选择。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示方法和步骤,避免放任学生进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动。例如,学生第一次开展调查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张调查表,列示若干调查内容,让学生填写;学生有了一定的调查经验之后,可以提示学生自己制订调查计划,写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地点、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再去调查。又如,让学生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的要点,避免学生不假思考地摘取资料,照本宣读。

教师要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对获取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大胆质疑,并帮助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教师自身要做到并且指导学生学会根据掌握的事实材料作出判断和结论,不要盲从和轻信他人的传言和不实信息。

(四)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

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会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他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既不能因为没有所谓的考察与调查的条件和资源,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传授,也要避免制作高成本的课件或教具,以及开展华而不实的社会调查等活动。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以及购物、旅游、访友等机会,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体验、考察、调查、制作、游戏等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平时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注意观察某类公共设施的分布、使用情况和变化,并做简单的记录,经常性地利用班会或课前几分钟相互交流和提问。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时,就可以提取这些积累的调查成果设计教学。

在学习有关本地区变化和发展的内容时,提前数周让学生收集家里或亲友家的旧物,听取旧物的拥有者讲述其来历。如果旧物拥有者允许,可将旧物拿到学校分类展示;不便拿到学校的,可以拍照、录音。教学时可以围绕某一类旧物,按使用或出产的年代分类,比较它们的差异和变化,让学生从中体会社会的变化。

在学习其他国家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家庭、学校和商店里的进口商品或品牌,在世界地图上寻找这些商品或品牌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位置,从学生熟悉的商品或品牌切入,学习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方面的知识。还可以结合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性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收集和学习主办国或地区的地理、历史知识和风土人情,以及该国或该地区与我国的联系。

为此,教师平时就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与其他教师和相关部门沟通,并养成读报、收听收看新闻和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剪报、摄影等方式积累素材。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收听收看新闻、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诸如每日两分钟轮流播报新闻或见闻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

(五)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www.61k.com]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而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活动方式。教师要对以下几种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

1、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体验学习的种类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2、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重要的是通过探索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探求结论的方式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探究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信息、资料、数据,处理数据,验证假说等步骤,整个过程必须为学生留下思维和行动的足够空间,不能将过程和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探究学习经常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最终结果的有无、正确与否,不是评价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

3、问题解决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提出某种解释问题或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式。问题解决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多角度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问题解决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步骤,而且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实事,通过提出问题、查询资料、访问调查,提出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的解决问题方案。在学习过程中,伦理的、道德的、对社会价值观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思考与判断必然贯穿始终。

4、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的途径,提供了开展探究学习所必需的交流平台。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要根据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可以座位相近或住家相邻的学生组成小组,也可按照兴趣相同或任务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应特别重视不同特长、性格、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学生混编为一组。小组成员的人数不宜过多,以4至6人为佳。教师应关注学困生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帮助他们融入小组学习,同时指导其他学生接纳和帮助这些同学。教师应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平等讨论,并让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活动、交流和汇报,使小组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平等民主意识与合作交往能力的过程。

二、评价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在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评价应以本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认知和操行相统一,综合性和简约性相统一,显性表现和隐性品质相统一,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

(二)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包括:

1、学习态度。(www.61k.com)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方法,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考查其是否能够落实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激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并有所进步。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本课程倡导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评价方式。其主要的评价方法有:

1、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达成水平评价。按照本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学年及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纸笔测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本课程不排除纸笔测试方式,但反对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或刻意追求难度,以及将学生的品德用卷面成绩衡量的做法。

4、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5、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学习结果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评价方式方法。

(四)评价的实施和反馈

1、评价要真实、可信、公正、客观。注意积累能真实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如学生的作品、作业等,将日常观察和定期考查相结合。

2、评价要注重知行统一。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有机结合。

3、评语既要简要、精练,又要注意差异性、针对性。评价结果要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变化。

4、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对评价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评价结果的反馈应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反思。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以本标准为依据,应准确、完整地反映本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2、课程内容的条目、顺序与教科书内容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内容编排可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螺旋上升。

3、教材编写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整合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并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

4、选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心理需求和实际生活需要,凸显学习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5、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应有利于学生采用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尝试、体验和实践活动留有空间。

6、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学生的阅读、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7、教材编写应考虑不同地区,尤其是农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社课程标准2011

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www.61k.com)

8、教材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应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方案,供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课程资源的利用应为教学服务,力求切合实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做到:

1、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内资源

教科书以及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其他各类图书、教学用具(包括地球仪、挂图等)、音像资料、教学软件、校内环境设施和校园网络、图书馆等是学校中基本的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并加以利用。可以结合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小组、文体活动、校本课程等,丰富和拓展本课程的内容。

2、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

社会公共设施和场所,如商店、纪念馆、博物馆、公园、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文化体育场馆、校外教育基地以及区域自然景物、人文景物等是需要因地制宜地充分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3、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资源

学校师生、家长、社区人员以及周边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是重要的资源。本地区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例,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重要事件或突发事件等,也是需要教师关注并加以整理、开发的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网络、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信息媒体。

本文标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098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