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鲁滨孙漂流记简介-《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发布时间:2017-10-30 所属栏目: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一 : 《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原文地址:《鲁滨孙漂流记》简介作者:我爱十六班[转载]《鲁滨孙漂流记》简介[转载]《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Crusoe)旧译《鲁滨孙漂流记》,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写成的。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孙·克鲁索。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的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www.61k.com]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他在海外冒险多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了英国,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为此,笛福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本文的姊妹篇是《困》,也是笛福所著。《鲁滨逊漂流记》给笛福带来了巨大成功并帮他还清了部分债务。此后,他还陆续写成了《莫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及另外两本写鲁滨逊的小说,但债主总是跟着他追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笛福体弱多病,无人陪伴,债主不断上门,孩子们也对他撒手不管。1731年4月26日,丹尼尔·笛福在悲愤中死去,终年71岁。作者在全篇中的名言是: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笛福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1660—1731),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英国荒岛文学代表作家,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鲁滨孙漂流记》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较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模范,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二 : 漂流瓶:漂流瓶-简介,漂流瓶-历史

漂流瓶,又称瓶中信、许愿瓶,是中世纪人们穿越广阔大海进行交流的有限手段之一。密封在漂流瓶中的纸条往往包含着重要的信息或者衷心的祝福,是航海时代人类跨文化交流的象征符号。

漂流瓶_漂流瓶 -简单介绍

漂流瓶:漂流瓶-简介,漂流瓶-历史_漂流瓶
漂流瓶

漂流瓶,又叫瓶中信,是1种通信的形式。将讯息(可以是一封信、一张名片,更可以是古灵精怪的物品)放入密封的容器(通常是一枚玻璃瓶,塑胶制也有),投入海中、洋中,或收藏在隐蔽的地方(类似时间囊)藉以将讯息传到未知的对像。漂流瓶的讯息接收者并没有1个特定对像,讯息亦可能随着洋流流动直到永远。瓶中信常被人们联想为困荒岛的遇难者之求救信号。然而,也有许多人认为发布瓶中信是1种乐趣,可以交流远方的消息和交新的朋友。不过,投掷漂流瓶同时,要先考虑承受触犯乱丢垃圾罪名而带来的罚款和刑期之风险。

[www.61k.com)漂流瓶也为科学家带来研究洋流的重要资料。“瓶中信”一词,成为谚语,意思为不意欲送到特定目的地的信息。

漂流瓶_漂流瓶 -历史

起源

第一次记录漂流瓶的记载,是公元前310年,古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将放有讯息的瓶子掷到海中,用以研究地中海是否由大西洋的海水流入形成。

当克里斯多福·哥伦布发现新世界之后回程到西班牙途中,遇到一场剧烈风暴。他认为自己很大可能会被海洋吞噬,于是把他的笔记、向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交待的发现报告一起放在一桶密封的酒桶中投掷入海。他的桶中文件大约300年后被发现。

16世纪的英国海军将瓶中信设入其他用途,他们将敌军位置用瓶中信的方式送到岸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甚至下御令,任何人打开“封塞之海中瓶”,必被处以死刑。

现代使用

漂流瓶:漂流瓶-简介,漂流瓶-历史_漂流瓶
漂流瓶

现代人虽然可以用电话、邮件、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等的方法联系,交流互动。但瓶中信这种充满未知、神秘魅力的通迅方法,依然吸引现代人采用,甚至发掘更多用处。瓶中信不单单带来友情、爱情、异国交流,或会带来拯救;或会带来斥责乱丢垃圾之回函;或会带来更多的谜团。

1941年,两名铁匠西奥多·杰克武尼和埃米尔·高德特,把一封瓶中信放入美国罗得岛州北金斯敦的匡西特海军航空站一堵墙内,直到六十年后重见天日,但人们依然不理解两人之动机。

1963年,1个10岁的英国女孩安妮·瑞维特自法国发出一封内有自已住宅地址的瓶中信,由另一名荷兰诺德韦克海滩的男孩尼尔斯·埃尔菲斯拾到,后来两人联络,发展友谊,最后成了夫妻。

1991年8月,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当时戈尔巴乔夫亦有向黑海投了一封瓶中信。

在日本,非常多学生使用瓶中信方式进行交流。1997年11月13日,位于琉球群岛的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真和志小学为庆祝创校一百一十六年,举办了瓶中信祝福活动。半年之后,其中一名叫绫乃的女学生之瓶中信,漂流到台湾台东县长滨乡,由一名老翁刘桂魁拾获,其后两人见面,成为忘年之交,刘桂魁并收了绫乃为干孙女。此外,日本亦有专门发放瓶中信的组织黑潮物语元气之子会,该会成立于1998年,专收集来自日本海内外的信件或绘图,然后在冲绳等地放流。2006年2月1日,农历新年期间,其中一封该会发放的瓶中信乘住黑潮漂流到台湾台东县成功镇三仙台,被中华搜救总队队员李训旺拾获,李训旺后来远赴日本,推动两地交流。

2005年7月,英国女孩亚丽莎将她的照片及住址塞入1个玻璃瓶,然后将瓶中信从英国兰开夏海边丢入大海。47天后,亚丽莎收到来自新西兰的男童伯斯回信,表示在他住家附近的1个船坞中发现这个瓶中信。这样的消息令到科学家啧啧称奇,瓶中信漂流的速度比邮轮慢了不过7天,而且瓶中信要经大西洋,绕过非洲南端再到新西兰,或是用比较快的方式,穿过美洲巴拿马运河,一路冲到新西兰。有科学家表示,可能有人从中将瓶中信捡起来,再丢到新西兰外海,但为何要这样做,则是未解之谜。

有时瓶中信也可作另类用法,2005年5月24日,英国利物浦市议会为老人和一些经常患病的人想出了1个对付紧急情况的好办法。市议会鼓励人们应该将一些非常重要的个人医疗资讯写成一封瓶中信保存在冰箱里,以便在遭遇突发疾病时能够迅速找到,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

瓶中信为大众带来乐趣,同时亦带来拯救。2005年5月,来自厄瓜多尔和秘鲁的86名偷渡客,打算偷渡到危地马拉,然后越过边境进入墨西哥。但人蛇集团为免被查缉人员发现,将他们遗弃。结果他们在哥斯达黎加600公里的可可斯岛海域发生船难,于是发出瓶中信求救。漂流三日后,瓶中信被哥斯达黎加海洋保育组织人员发现,86名偷渡客因而获救。

然而,某些人对瓶中信通讯方式没这样欢迎。2005年8月,住在纽约长岛的美国海岸防卫队队长班奈特发出瓶中信,这封瓶中信漂越大西洋,历经将近4千8百多公里后到达英国多塞特郡的普利港,被一名住在伯恩茅斯,叫亨利·比格尔斯伍的人捡到。亨利·比格尔斯伍回函训斥班奈特的行为,并在信中表示:最近我在普利港海边散步欣赏风景时,发现到你的瓶子。虽然你可能认为这是对洋流速度与路径十分具有意义的实验,我却只想给它另外1个名字:垃圾……你们美国人非得要在某些地方搞破坏才会感到高兴,如果你们想乱搞自己的巢穴,那很好,我没意见……但未来请别再来破坏我们的家园。

漂流瓶_漂流瓶 -类似媒介

气球邮件

气球邮件是利用气球传送信息到没有着明确目的地的方法,类似漂流瓶。气球邮件的好处是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放出和接收到气球邮件的信息。更好之处,是气球邮件非常容易地被放出,也不必冒上海浪将信息洗走之风险。

先驱者镀金铝板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利用类似瓶中信的媒介发射了几则跨星讯息。他们使用了一碟9英吋乘6英吋的镀金铝板,通称作先驱者镀金铝板,第一块镀金铝板随着先驱者10号于1972年3月2日被发射上太空,而第二块则随先驱者11号于1973年4月5日被发射到太空去。

旅行者金唱片

1977年夏天,美国太空总署旅行者号计划发射了两艘太空船。太空船每艘都运载12英寸镀金的铜盘,通称作旅行者金唱片,记录包含代表地球上人类文化和生活的声音及图像。

漂流瓶_漂流瓶 -文化

尼古拉斯·史柏斯之小说《瓶中信》,后被改拍成美国电影《瓶中信》。

漂流瓶_漂流瓶 -趣闻

漂流瓶:漂流瓶-简介,漂流瓶-历史_漂流瓶
德国渔夫发现古老漂流瓶

2014年3月6日,德国的一名渔夫菲舍(KonradFischer)自称在石勒苏益格-赫尔施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的基尔港(Kiel)外的狭长海湾中捡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漂流瓶,它距今已经101年,是一名来自柏林的男子在旅行途中抛向海中的。卡片上的文字由聚特林字体书写而成,写信者是一位名叫普朗茨(RichardPlatz)的柏林人,他请求拾到瓶子的人能够将卡片寄到他的家里,落款时间是1913年5月17日,瓶中还附带两枚邮票,但除此之外的内容已经无法辨认。

三 : 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写于1719年,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一问世即风靡全球而又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各种文字。18实际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出身于一个商人之家,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思想教育他,但他决心舍弃安逸舒适的平庸生活,到海外的新世界去见识一番。后来,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来到巴西,在那里买了一个庄园,成了庄园主。但他仍不死心,再次出航,结果船只在中途遇到风暴而触礁,船上所有人全部遇难,只有他一个人幸免,只身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这是一个既没有名字,也没有人居住的小岛,岛上到处都是乱石野草,但他很快就克服了悲观绝望的情绪,全身心的投入到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之中。他用沉船的桅杆做成木筏,将搁浅的破船上的食物、枪支弹药、衣服、工具等运到了岛上,在小山边搭起帐篷住了下来,并利用从船上取来的简单工具制造了简单的桌、椅等家具,猎取野外动物为食,喝溪里的水,从而度过了最初的难关。后来,他在岛上种植谷物,加工面粉,烘烤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制作陶器,晒葡萄干等,从而使自己“生活过得很富裕”,不久,他就有了自己的种植园、牧场、两处住所,许多家具,建立了一个包括狗、猫、羊、鹦鹉在内的热闹的大家庭。不过,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离开小岛。他花了近半年的时间造了一只能坐24人的独木舟,但由于船只太重,无法拖下海去,而要挖出河流把它放进海里又需要花12年的功夫,因此只好放弃这条船,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另造了一只小船。

鲁滨孙在岛上生活到第17年的时候,发现(www.61k.com)外岛的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这使他吃惊不小,并不得不时时提高警惕。到了第24年的时候,他从野人中救出了一个俘虏,并为其取名“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他的忠实仆人。接着,他又和“星期五”解救出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个西班牙人。一天,有一只英国船只停在了岛的附近,船长被他的水手扔到了岛上,鲁滨孙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他的水手,夺得了船只,于是,鲁滨孙、“星期五”和船长等三人终于离开了这个小岛,回到了英国。

后来,鲁滨孙在一次出海时又来到了这个小岛,此时当年被他们制服的水手以及西班牙人已在这里繁衍生息。鲁滨孙给他们留下很多的日用品,之后离开了小岛。

小说中的鲁滨孙敢于冒险,毅力惊人,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的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存了下来,显示了一个十足的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精神。现在,在西方,他已成了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不过,鲁滨孙既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又是一个殖民者,具有掠夺的本性。他几次出海的目的是为了到非洲贩卖奴隶,他用火枪和《圣经》征服土人,让“星期五”心甘情愿的做他的奴仆,而火枪和《圣经》正是欧洲殖民者所使用的双重武器。他身上的双重性,体现了作者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鲁滨孙漂流记》有感_400字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读到了《鲁滨孙漂流记》,从此鲁滨孙强健得到身姿,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了。

鲁滨孙在一次事故中,冲到了一座孤岛上,一般人可能会放弃生的希望,可鲁滨孙却仍然照亮着希望之路,就这样生活了二十六年。在这其中,他遭遇过很多,比如食物问题,野人……但他有着比一般人更坚不可摧的信心,最后经过两年多的航行,终于返回了英国。

鲁滨孙的各种举动,都让我自愧不如。鲁滨孙在荒岛上,蜘蛛、蚊子、蚂蚁,有什么没见过。而我看到看到虫子,恨不得眼泪都要掉下来;山上的黑暗,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鲁滨孙却努力地生活了下来,可我在夜灯的照耀下,依旧还是十分胆小。不光是我,换做是谁去荒岛上生活二十六年,恐怕也生活不下去。

鲁滨孙的坚强,自信与生存能力,让我惊讶!我们应该像鲁滨孙一样,遇到什么难题不要退缩,要正确地去对待他。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读完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我深有启发 。

《鲁滨孙漂流记》讲的是一个人叫鲁滨孙,在一次航海中遇到暴风雨的袭击 。他飘到一个荒岛上,其他水手都死了,在小岛上他心中充满了寂寞,他不知道如何在小岛上生活,但是鲁滨孙聊以自慰,后来鲁滨孙用自己的头脑哈智慧创造了奇迹,克服了重重困难。鲁滨孙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抢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不过有些简单的工具是他自己发明的。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孙还养了小动物,有了种植物的地方,在这个过程鲁滨孙遇到了不少困难例如:做罐子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制作饼干时没办法把饼干做熟,建房子时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建成。鲁滨孙面对这一切困难时,他没有放弃而是勇敢的面 对。

鲁滨孙 还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救了一个野人名叫星期五,因为是在星期五救他的所以叫星期五,还救了一个船长。

看完《 鲁宾孙漂流记》使我深受启发,当一的人的生活处境走投无路时,不应该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应该像鲁宾孙一样对生活积极,充满信心,勇敢面对困难,面对现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造生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文标题:鲁滨孙漂流记简介-《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829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