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发布时间:2017-09-06 所属栏目: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一 :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www.61k.com)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着力防控地方债风险,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三、结构性色彩更浓

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内涵

2014年虽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也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其目的、内涵和做法上将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结构性色彩将更浓,将从总量性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政策。结构性减税以及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度会越来越大,政府将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财政政策更注重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一是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调整优化国内需求结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农业“休养生息”,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支持精准扶贫。三是完善财政投入体制机制,有效保障改善民生。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完善机制,堵塞漏洞,规范运作,公开透明,千方百计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四是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支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求,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并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五是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修明渠、堵暗道,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六是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同时,加快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编制和审查的重点由现在的收支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政策转变。税收将不再是预算确定的任务,而是转为预期目标,从而克服以往预算执行中的“顺周期”问题。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通过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其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性,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可持续性。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推进政策公开,增强预算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预算。二是完善税收制度。全面推进增值税改革,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消除重复征税问题。调整消费税制度征收范围、环节、税率,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加快房产税立法和改革步伐,减少房产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费,清费立税,提高保有环节的税收。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动资源环境保护费改税,进一步发挥税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特别是征管职能划分,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三是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在明晰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础上,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明确划分政府间收入,再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上下级政府、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补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

四、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

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

从本次审计署债务审计结果看,今明两年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的高峰期,到2015年末需要偿还的债务占比达到53.9%,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再融资的压力较大,加之地方融资平台自身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较弱,将不可避免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虽然债务总体可控,但局部信用风险不排除一触即发的可能,这就使央行面临两难局面。央行既希望通过信用事件来降低金融领域风险偏好,又要防控局部信用风险上升成为全局风险的可能,因为一旦引发系统性信用风险,资产价格的大幅收缩必将刺破金融泡沫。今年的目标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平稳,又要化解金融领域风险,还要为改革留出充分的空间。因此,央行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是“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替换了2013年强调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2014年,预计央行将通过综合运用存准率、正逆回购、央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状况,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在2013年取得实质突破,2013年7月,中国全面放开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这是近年来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目前,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先后实现市场化,只有人民币存款利率有上限管理。也就是说,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今后改革剩下的问题在于如何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来看,业界呼吁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有望于2014年推出。目标是通过利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以及开放资本账户来建立市场导向型的金融价格体系。

五、区别对待、公平竞争:

区域政策的特点

我国一系列区域战略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了经济整体活力,区域增长格局已出现重大转变。2014年,实行区别对待仍是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基本方向,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14年,将加快制定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性文件,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扩大退牧还草范围。加快出台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和城区老工业区更新改造,促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全面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前海、南沙、横琴、平潭等重大平台建设,抓紧制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同时,我国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沿海、沿江、沿边、沿路桥的轴线开发,带动更大范围的腹地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支持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等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转型升级。推动云南、广西等地向南亚、东南亚开放,支持西北地区向西开放,着力培育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支撑带。为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还将推进对口支援,支持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区等跨越式发展,落实扶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实施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在注重区别对待的基础上,也将更加注重公平,即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内容。通过体制创新和法律保障,实现不分区域、城乡、工农、公私、贫富,一视同仁地实施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公民享有的同权化;加大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投入,让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享有大体相当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与此同时,税收优惠将与区域规划脱钩。据统计,目前已出台实施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共有30项,同时还有一些正在申请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项目。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执法不严或者出台“土政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变相减免税收,制造税收“洼地”,严重影响了国家税制规范和市场公平竞争。下一步,财政部门将扎实推进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工作,清理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执行到期的将彻底终止不再延续,对未到期限的将明确政策终止的过渡期,对带有试点性质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将尽快转化为普惠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今后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六、激活民间力量:

扩大内需的着力点

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既是短期的政策着力点,也是中长期的战略选择。

就扩大消费而言,要扩大居民消费规模,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居民消费质量,关键在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这就意味着需要推动实现稳定充分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建立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2014年,扩大消费的重点将在信息消费领域。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近年来各个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也将成为我国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着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重点将调整预算内投资结构,大幅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投资,适当减少可利用社会资金的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停止建设楼堂馆所等投资,压缩小型分散投资,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合理确定投向,主要是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民生建设,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程,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应用等重大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工程,教育、医疗、社会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发展等领域。在管好用好政府投资的同时,为民间投资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有效释放民间投资潜力。

七、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

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一是推动规划实施。修改完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并尽快发布实施;二是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三是编制配套规划。组织编制实施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地因地制宜地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四是开展试点示范。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六是发展城市群,优化城市布局。着力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培育并引导城市群发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结构,强化综合运输交通网络的支撑,优化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分工协作。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八、集约用地、保护农民利益:

土地政策的主要方向

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会全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用地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和减量供应,加大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全面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细化各类用地标准。在全面总结各地征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着力于建立完善多元保障机制。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以公平、公开、有偿的方式配置土地资源,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清理存量划拨用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针对不同产业、不同用地类型提供不同的有偿使用方式,弥补一次性收取地价款单一方式的不足。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居住用地供应。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要求,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不动产登记办法》等规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做好国家层面有关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

特别是,在土地政策中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的财产性收益的路子。(执笔:胡少维)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二 :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基本目标之一充分就业(上)

序言: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主流观点,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基本目标之一,其他三个目标分别是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故探讨金融理论之前,肃化想以这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基本目标为线索,来充实自己关于金融专业方面的基础性知识。
肃化主要以名词解释的形式,来展开对经济学理论的探讨。概念的把握对于金融从业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想必见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下称五道口)历届的考研试题者,定会十分重视这一点。
肃化曾经为进入五道口做过两年有余的努力,后来,由于成绩之外的种种原因,在2005年国庆期间,最终决定放弃。
然而,道口情结依旧。
下面转入正文。


一,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一般而言,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进行生产的一种状态。此种就业状态与一定的自然失业率相适应。
然而,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并非易事,故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情况来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一种尺度。
凯恩斯主张把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三种类型,并进而把充分就业定义为消除非自愿失业后的就业状态。此时,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另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总额,就是充分就业。
货币主义则针对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而提出“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所谓自然失业率,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旨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共给处于平衡状态的失业率。
现代经济学家则一般把失业分为由于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周期性失业和由于结构性原因所引起的结构性失业,并把充分就业定义为消除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尽管各西方经济学者在充分就业上存在不同看法,(www.61k.com]但均认为充分就业并分百分之百就业,在充分就业时仍会有一定的失业存在。因为,在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劳动力的正常流动等方面总会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充分就业并不排除摩擦性失业等情况存在。而且,一定失业的存在以作为劳动后备军也是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提高之必需,再说失业补助及各种福利支出使一定失业的存在能够为社会所接受。
但无论如何,失业总被认为会给社会及失业者本人与其家庭带来损失,古降低失业率和实现充分就业往往会成为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或重要目标。
自然失业率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对失业的接受程度,故在不同国家及不同时期,自然失业率往往不尽相同。各国政府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然失业率,从而判断经济是否实现充分就业。就目前而言,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二,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又叫充分就业失业率,或长期均衡失业率。此概念由货币主义学派提出,主要针对的是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所谓自然失业率,即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与商品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作用时,总需求与总共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此时,失业者只有不愿接受现有工资水平的自愿失业和正在寻找新工作的摩擦性失业。
在数值上,自然失业率等于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人数总和与劳动总人数之比,其大小取决于实际因素,即取决于经济社会的技术水平、风俗习惯济资源数量等,而与货币因素无关。
货币主义认为,自愿失业率可以根据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方程体系计算出来,只需给予这些方程式以劳动市场与商品市场现实的结构性特征即可。特征包括市场的不完全性、需求与供给的随机变化、获得有关工作空位即可利用劳动力方面情报的费用、还有劳动力流动成本等。可见,自然失业率是由劳动市场结构所决定的一种失业率。
弗里德曼根据此概念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设,从而证明开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效,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呈负相关的替代关系在长期中也不存在。


三,自然率假说。此为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其主要内容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竞争力能够使经济保持或趋于充分就业状态。
根据自然率假说,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固有特性。
该假说还认为,经济活动偏离充分就业只是偶然的和暂时的,并且出现这种偶然情况的原因不在于市场与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干扰或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的预期出现误差。同时,就业量大于或小于自然率的幅度取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两者之间的差距。若前者大于后者,就业量就大于自然率;反之亦然。当就业量处于自然率水平时,既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也不会产生通货紧缩。


四,充分就业量,又叫潜在就业量。指在现有条件下愿意工作者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或者说是在现有激励下的所有愿意工作者都参加生产所能达到的就业量。实际上,也就是没有非自愿失业时的就业量。


五,奥肯定理。该定理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是根据1947年第2季度到1960年第4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统计资料而得出的一条经验规律。
该定理主要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其公式为:G=-a(u-u'),(其中G为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u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a为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不一致时所引起的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发生变动的系数。)奥肯以此来估算失业给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所带来的损失。
据奥肯估算,a等于3.即说当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时,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与失业率呈反方向变动;实际失业率每增加百分之一,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就下降百分之三,反之亦然。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两者之间是1:3;到70年代则此比率在1:2.5—1:2.7之间;在80年代则是在1:2.5—1:2.9之间。
奥肯定理主要适用于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当实现充分就业时,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估算为1:0.76左右。


六,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雇主为提高效率会支付高工资,其基本观点是:雇主应把工资作为刺激雇员努力地工作的一种手段;雇员的努力程度决定着经济效率,而雇员的努力程度又与工资状况的高低正向相关;如果雇主所支付的工资高于其他企业从事同种工作的雇员的工资水平,雇员就会认为其工作是“好工作”,进而为保持其工作而努力工作,如此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由此推出,雇主不愿意降低工资,因为这样不利于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根据此理论可知,工资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且由于高工资刺激高效率从而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失业的存在也就成为必然。

三 :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四个最终目标要同时实现是非常困难的。(www.61k.com]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业率为代价。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两者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如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不正确,比如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暂时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如果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进口贸易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而紧缩货币政策又同时会引起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衰退。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反之,略,一样。 总之,实际经济运行中,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是,要根据国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机会成本

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是10

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10万元的其他商品。

“机会成本”

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因此,这一概念拓宽和深化了对消耗在一定生产活动中的经济资源的成本的理解。通过对相同的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较,将使得经济资源从所得收入相对低的生产用途上,转移到所得收入相对高的生产用途上,否则就是一种浪费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机会成本计算

以下面的例子作为计算例子: 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等的收益。(www.61k.com)假设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养鸡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养鸭的机会成本也为9万元。

1、机会成本的概念

2、机会成本是由选择产生的——一种经济资源往往具有多样用途,选择了一种,必然要丧失另一种用途的机会,后者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机会成本。

3、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为何必须要考虑机会成本 在现实中,有很多企业在购进某种生产要素时,这种要素的市场价格较低,一段时间后,价格上扬,这个时候,是按照原来的生产计划再加工这种要素,还是直接出售这种要素呢?如果是选择前者,那么直接销售所可能获得的收益就是再加工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都可以用来衡量一项决策的经济利益。经济利润区别于会计利润就在于它考虑了机会成本。管理者必须考虑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这两个概念。作为决策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特定概念“机会成本”,是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多个供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从而放弃了次优方案所能取得的利益而成为损失。这种由于放弃次优方案而损失的“潜在利益”就是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皇室婚礼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历史似乎暗含某种巧合,威廉与凯特这场婚礼,得益的首先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处于困境中的英国经济。根据英国一家市场调查公司的估算,这场皇家婚礼今年有望给英国增加62亿英镑收入,包括来自零售和旅游的直接收入,以及由于居民“与王同庆”的消费心理而产生的间接收入。

调查显示,有34%的英国人会通过某种方式庆祝王子大婚,这些人人均消费约为29英镑,用于购买啤酒和食物,组织聚会。仅用来庆祝威廉王子大婚,英国人就可能额外消费4.8亿英镑。食品、饮料消费量激增自然首当其冲,就连园艺店、玩具店和IT店也都会跟着沾光。

另外,全球大约有15亿人通过各种方式观看婚礼,其中大约有110万人亲自来伦敦观礼,这些人潮在给伦敦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更会带来人气。酒店房价由此飙升,就连赌博公司都为婚礼新人亲吻的方式和位置、女王帽子的颜色、嘉宾出场顺序等开出了赔率,吸引全球赌迷掏腰包下注。

目前经济形势是什么样的,应出台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套用官方的话来说,我们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主要办法是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优化产业结构。

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低利率,低准备金率。不过目前我过通胀形式比较严重,政策可能会转向。 ??

宽松货币政策 - 具体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

增加可贷资金。[www.61k.com) 2、降 低再贴现率, 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 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

经济形势:我认为我国目前经济的根本状况是通货膨胀。因为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货紧缩要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抖动经济增长,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通货紧缩是通过加强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的一面。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左右了企业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购,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下降。由此看来,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不利的一面。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刺激国内需求,抑制价格下滑,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GDP和GAP

即GDP缺口,用以衡量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潜在GDP与实际GDP之间GDP gap亦被称为Output gap,

的差距,??其计算公式为[(实际GDP-潜在GDP)/潜在GDP]????当这个数值为正数时,称为通货膨胀缺口,意味着这这段时间内有发生通货膨胀的预期,当数值为负数时,称为通货紧缩缺口,即有可能发生通货紧缩.????也就是说,它反映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

所谓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反映一个国家在当前失业率水平下的产出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最低可持续失业率:指一种失业率水平,在该水平上,导致工资上升和价格膨胀的压力和导致工资下降和价格收缩的压力二者,处于衡状态,所以通货膨胀既不上升也不下降;LSUR代表在长期内不存在通货膨胀上升压力的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低失业率?也即是这样的一种失业率,在该失业率水平上,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是垂直的?

如何看待中国的通货膨胀风险与机遇共存

外部来讲 油价高企 美元贬值 令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

内部来说 四川地震 南方洪涝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今年的经济形式

可以说通胀是不可避免的 只是这个度是我们国家管理层要考虑控制的 至于能控制到什么程度 也就是开头所说的机遇了 控制的好了 无形当中增加国际影响力 以及自身的软实力 现实的是人民不会因为世界经济环境受到波及。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需求。[www.61k.com)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曲线越平缓,敏感性越高。在管理决策中,应把敏感性高的产品作为管理的重点。 需求曲线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个人需求曲线(Individual Demand Curve):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2、市场需求曲线(Market Demand Curve):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市场需求曲线可由行业内各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 3、企业需求曲线(Firm Demand Curve):某企业的全体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市场行业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个人需求曲线的斜率;企业需求曲线的斜率小于行业需求曲线的斜率。

需求曲线通常以价格为纵轴(y轴),以需求量为横轴(x轴),在一条向右下倾斜、且为直线的需求曲线中,在中央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一,而以上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一,而以下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则小于一。

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供

经济的供给曲线

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一般而言,供给量与价格会呈正相关。影响供给的因素包含:相关财货的价格,生产因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图中的横轴OQ表示商品数量,纵轴OP表示商品价格。在平面坐标图上,把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所得到的相应的坐标点A、B、C、D、E连结起来的线,就是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它表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三级价格歧视: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如电厂对于弹性较大的工业用电实行低价格,而对弹性较小的家庭用电采用高价格。三级价格歧视中,制造商对每个群体内部不同的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但不同群体的价格不同。在每一个群体内部与统一定价相似,存在正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与完全竞争相比降低了社会总福利。

CPI 居民消费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需求条件: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

2.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经济与非经济)

商品自身的价格(price):一般规律: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www.61k.com]例外:炫耀性商品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般规律:收入水平越高,对一定价格条件下的商品需求量越大。正常商品

价格(P)收入(Y)互补商品价格(PC)替代商品价格(PS)偏好(T)预期(E)消费信贷利息率(I其他(α)

5.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公式: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521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