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文言文童趣阅读答案-文言文《梁鸿》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7-09-15 所属栏目:砥砺名节

一 : 文言文《梁鸿》阅读答案


梁 鸿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以身居作 居作:作佣人

B.鸿并绝不娶 并:全部

C.简斥数妇 简:直接

D.无乃欲低头就之乎 就:投身、屈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B.因为执勤 / 谁为大王此计者

C.今乃衣绮缟,傅粉墨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以观夫子之志耳 / 舞幽壑之潜蛟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鸿崇尚节操的一项是(3分)

①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②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③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④居庑下,为人赁舂

⑤七日而鸿不答 ⑥鸿潜闭著书十余篇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鸿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学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

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都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要离媲美。

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其实孟光早已有隐居的准备。

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

14.翻译下边句子(13分)

(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5分)

(2)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4分)

(3)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4分)

10. C(简:挑选。)

11.A(A.连词,因为;介词,把。B.介词,替、给。C.副词,竟然、却。D.助词,的。)

12.C(①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④写梁鸿为了生存而替人赁舂,与 “崇尚节操”无关。⑥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关。)

13.A(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

14.(1)那家邻居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怪那家主人,并称赞梁鸿忠厚老实。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耆老”、“ 让” “于是”各1分,语意通顺2分)

(2)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他们。(“所去失”、“ 以”各1分,语意通顺2分)

(3)伯通看到了感到很奇怪,说:“那个打工人能让他的妻子如此敬畏他,不是平常人。”(“异”、“ 佣”各1分,语意通顺2分)

梁鸿列传

【原文】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①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②,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③。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注释】
①扶风平陵:在今陕西咸阳西北。
②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屯兵。
③少昊:金天氏之号,次黄帝者。寓:原指寄居,后泛指居住。北地:郡名,在今甘肃东北及宁夏东南部一带,治朔方(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

【译文】
梁鸿字伯鸾,扶风郡平陵县人。父亲梁让,王莽时期曾为城门校尉,被封为修远伯,梁让他作为后人奉祭远古时期的少昊帝金天氏,居住在北地郡并在那里去世。当时梁鸿年龄还小,因为遭遇动荡的乱世,于是只好用席子卷起来埋葬了父亲。

【原文】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①,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②。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③。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④,悉以豕偿之。其主⑤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⑥。”主人许之。因为执勤⑦,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⑧。于是始敬异⑨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注释】
①受业:跟从老师学习。太学:古代设于京城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武帝始立。尚:崇尚,景仰。节介:气节,操守。
②章句: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泛指书籍注释。
③豕(shǐ):猪。上林苑:秦汉宫苑名,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
④误:谓非为故意也。遗火:遗落的火种,失火。延:蔓延。去失:丢失。去:亡也。
⑤其主:(某一)被烧之房主。
⑥居作:本刑法名,罚令囚犯服劳役,这里指做佣工。
⑦因为:由于为他(房主)。执勤:劳作勤快。
⑧耆(qí)老:老年人。恒人:常人,普通人。恒:常也。让:责也。长者:指德高望重的人。
⑨敬异:敬重。异:通“翼”,恭敬。

【译文】
梁鸿后来在太学跟从老师学习,家境虽然贫寒但为人崇尚气节和操守,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却不愿意做离章析句类的注疏之事。学业结束后,就在上林苑中放牧猪群。曾经不小心遗落了火种引起火灾,火势蔓延烧毁了他人的房舍,梁鸿于是就寻访被烧的人家。询问他们所丢失的物件,悉数用所畜养的生猪来赔付他们。有一家房主还嫌赔偿少了。梁鸿说:“我已经没有别的财物了,希望亲自到你家做佣工。”这家主人同意了他的请求。由于梁鸿为他做事勤快,早起晚睡从不懈怠,周围邻家的老人们见梁鸿不是普通人,于是在一起责备这家主人,而尊奉梁鸿为德高望重的人。到这时这家主人对他才开始敬重起来,将他赔付的猪悉数归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就离开这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原文】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①,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②,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③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④。及嫁,始以装饰⑤入门。七日而鸿不答⑥。妻乃跪床下请⑦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⑧。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⑨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⑩,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注释】
①势家:有权势的人家。高节:高尚的节操。女(nǜ):以女妻人曰女。
②状:形貌也。石臼(jiù):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择对:选择婚姻对象。
③娉(pìn):问名,古代婚礼“六礼”之一,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④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指鞋。织作:指纺织操作。缉绩:犹纺织。
⑤装饰:打扮,修饰。
⑥答:答理,理睬。
⑦请:犹问也。
⑧夫子:旧时妻称夫。高义:行为高尚合于正义。简斥:拒斥。简:怠慢,倨傲。斥:远也。偃蹇(yǎn jiǎn):骄横,傲慢。
⑨裘褐(hè):粗陋衣服。裘:生皮衣。褐:粗布或粗布衣服。
⑩绮缟(qǐ ɡǎo):精美而有花纹的丝织品。缟:为未经染色之绢。傅粉墨:白粉涂敷、黛墨描画,指过分修饰而失去本真。傅:涂。粉墨:妇女化妆用的白粉与黛墨。
志:意也。
自有:另有。
椎髻(chuí jì):亦作“椎结”,盘在头顶上的椎形高髻。
能:表指示或程度,相当于“如此”、“这样”。
字:取表字。曜:同“耀”。

【译文】
有权势的人家仰慕梁鸿高尚的节操,很多人都想将女儿嫁给他,梁鸿一概谢绝不娶。同县的孟家有个女儿,形貌肥胖丑陋并且肤色黝黑,一发力可举起舂米的石臼,还在挑选对象而未曾出嫁,年龄已到30岁了。父母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女儿回答说:“希望嫁得像梁伯鸾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听说后就向她家下了聘礼。孟女向父母要求制作布衣和麻鞋,并编织放物的筐子、制作纺织的器具。等到出嫁的时候,才以打扮修饰之身进入梁门。过门七天而梁鸿都没有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前询问他:“私下里听说您行义高尚,已经拒斥了数位女子的求婚,而为妾也怠慢过数位男子的求婚。现如今被您所看中,怎敢不向您请罪呢。”梁鸿说:“我需要的是穿生毛皮、粗布衣服的人,是可以和我一起隐居在深山老林的。现在你却穿着华丽的丝织,白粉涂敷、黛墨描画,哪里是我梁鸿所希望的?”妻子说:“(这样打扮)是为了试探一下先生的意愿罢了。为妾另外备有隐居的衣服呢。”于是梁妻重新梳了一个椎形的发髻,穿上了粗布制的衣服,然后一边做着事情一边来到梁鸿跟前。梁鸿极为高兴地说:“这才真正是我梁鸿的妻子了。这样就可以侍奉我了!”便替她取表字为“德曜”,取名字为“孟光”。

【原文】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①?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②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③,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
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④,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⑤,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⑥,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
有顷,又去适⑦吴。将行,作诗曰:“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心慑怛兮伤悴⑧,志菲菲兮升降。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蜒蜒⑨。(聊)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聊逍摇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⑩。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惟季春兮华阜,麦含含兮方秀。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

【注释】
①避患:犹避害。默默:缄口不说话,幽寂无声。
②霸陵:汉文帝陵名,又县名。
③高士:志趣、品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
④陟(zhì):升,登。北芒:亦作“北邙”,即邙山,因在洛阳之北,故名。东汉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⑤宫室:宫殿。崔嵬(cuī wéi):大而高耸的样子。
⑥辽辽:远貌。未央:未尽,没完。
⑦适:到,去。
⑧慑怛(chuò dá):忧伤。伤悴(cuì):悲伤,忧伤。
⑨举枉兮措直:语出《论语·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先佞:为佞人所抢先。蜒蜒(yán):谗言急切的样子。
⑩聊:且。逍摇:同“逍遥”。遨嬉:游玩,戏耍。缵(zuǎn):继承。周流:周游(六国)。
过:寻访。延陵:春秋吴邑,公子季札因让国避居(一说受封)于此。故址在今江苏常州市。鲁连:鲁仲连,义士。海隅:海边。
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阜(fù):盛,多。含含:麦盛貌。秀:谷物抽穗扬花。
悼:惧也。委结:怀恨也。究:穷也。

【译文】
过了一段时间,妻子说:“常常听说先生想隐居山林来躲避祸害,为什么现在却了无声息了?恐怕是向世俗卑顺低头、屈服迁就了吧?”梁鸿说:“好吧。”就和妻子一起进入霸陵县的山中,以种田和纺织作为谋生的职业,吟诵《诗》《书》,弹奏琴声来自以为乐。由于仰慕前代那些志行高尚的人,而给汉初四皓以来的24位隐士作了颂赞的诗文。
梁鸿后来向东出函谷关,路过京城洛阳,作了一首《五噫之歌》说:“登上那北芒山啊,噫!环视整个京城啊,噫!宫殿高大矗立啊,噫!人民劳苦血汗啊,噫!苦累遥遥无期啊,噫!”肃宗皇帝(明帝)听说后很讨厌这首诗,派人搜捕梁鸿,结果没有抓到。梁鸿于是改姓为“运期”,取名为“耀”,取字为“侯光”,和妻子隐居在齐鲁一带。
又过了一段时间,梁鸿离开了齐鲁地区去了吴国,临行的时候,作了一首诗说:“离开旧日乡邦啊远道而出行,远途前去聚集啊就在那东南。内心深怀忧苦啊实在多悲伤,心境忐忑不安啊忽升又忽降。希望跨上骏马啊纵横去驰奔,痛恨世俗奸小啊构陷而进谗。竞相举用邪枉啊为此罢正直,都是巧佞在前啊急将谗言献。本来无所惭愧啊自立有主见,希望异地之州啊崇德又尊贤。且暂逍遥自得啊游玩且嬉戏,继承仲尼绪业啊来将六国游。看见洒脱高云啊让我颇喜悦,于是舍弃车驾啊立即乘船渡。寻访公子季札啊于是到延陵,求索义士鲁连啊因此走海曲。虽然不能察见啊圣贤尊颜貌,希望二人神灵啊一样皆美秀。到了春季三月啊花朵最繁富,麦苗长势茂盛啊穗抽将花吐。哀伤旺盛时光啊行将要流逝,痛心草木芳香啊日日见衰朽。我心充满恐惧啊到时无收获,长久怀恨在心啊哪里能穷究!众口争相谗毁啊诽谤不曾断,嗟叹惶惶不安啊谁能在此留?”

【原文】
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①,居庑下②,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③,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④。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⑤舍之于家。鸿潜闭⑥著书十余篇。疾且困⑦,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⑨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⑩,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注释】
①依:托身。大家:犹巨室。
②庑(wǔ)下:堂下大屋。《说文》曰:“庑,堂下周屋也。”
③具食:准备好食物。
④举案齐眉: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到和眉毛一样齐。
⑤方:等也。
⑥潜闭:隐居不出,或潜心闭门。
⑦困:指病情危险。
⑧持丧:护丧,指护送灵柩归葬。
⑨要离:刺吴王僚子庆忌者,冢在今苏州吴县西。
⑩烈士:品格刚直之人。清高:清白高洁。
可令相近:伯鸾墓在要离冢北。

【译文】
于是到了吴地,梁鸿托身于富家大室皋伯通,住在堂下的大屋,受雇为人家舂捣谷物。每天回到家里时,妻子都为他准备好了饭食,她不敢在梁鸿面前抬头,而是将盛食案盘举到和眉毛平齐的位置。皋伯通细察这一切而感到奇怪,说:“他一个佣人能使自己的妻子敬重他到这种程度,一定不是普通人。”于是让他和自己一样住在家里。梁鸿潜心闭门、撰写了十多篇著作。后来梁鸿患了疾病并且日见危重,对居所的主人皋伯通说:“从前延陵季子(吴季札)将儿子埋在嬴、博两地之间,不把灵柩运回乡里,千万不要让我的儿子护送我的灵柩归葬故乡。”在他死后,皋伯通等人在吴要离墓冢旁边为他求得一块墓地。众人都说:“要离是品格刚直之人,而伯鸾品节清白高洁,可以让他们葬在一起。”安葬了梁鸿后,他的妻子和子女都回扶风郡去了。

【原文】
初,鸿友人京兆高恢,少好《老子》,隐于华阴山①中。及鸿东游思恢,作诗曰:“鸟嚶嚶兮友之期②,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③。”二人遂不复相见。恢亦高抗④,终身不仕。

【注释】
①华阴山:华山。
②嚶嚶:鸟和鸣声,喻朋友间同气相求。
③爰(yuán):发语词。兹:此也。
④高抗:刚正不屈。《高士传》曰:“恢字伯通。”

【译文】
起初,梁鸿的朋友京兆人高恢,年轻时爱好《老子》,隐居在华阴山之中。后来梁鸿东游的时候很想念高恢,作了一首诗说:“鸟声嘤嚶和鸣啊为将友人来期待,常思有德高恢啊为我心中长相思,想念惦念高恢啊浓聚深情在这里。”然而两人终究没有再度相见。高恢也是刚正不屈的人,终身都没有出来做官。

二 : 文言文阅读《褚玠》附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褚玠》附答案译文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为桂阳王友。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馀,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太子爱玠文辞,令入直殿省。十年,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顷之,以本官掌东宫管记。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

玠刚毅有胆决,兼善骑射。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虎,玠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虎毙。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自梁末丧乱,朝章废弛,司宪因循,守而勿革,玠方欲改张,大为条例,纲维略举,而编次未讫,故不列于后焉。及卒,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至德二年,追赠秘书监。所制章奏杂文二百馀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时。(选自《陈书·褚玠传》)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有令誉令:美好

B.乃除山阴令除:免除官职

C.竟坐免官坐:因……获罪

D.不堪自致致:奉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乃除山阴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申之以孝悌之义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褚玠“刚毅有胆决”的一组是()

①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

②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

③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

④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

⑤除残去暴,奸吏局蹐。

A.①②④B. ①③⑤C. ③④⑤D. ②③⑤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褚玠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能广泛地学习,文章写得典雅充实,不崇尚过分的华丽。后升任中书侍郎。

B.由于山阴有很多依仗财势的不法之徒,他们贿赂勾结官吏做不法之事,蔡景历向陈宣宗推荐褚玠任山阴县令。

C.褚玠在山阴惩治了有财势的不法之民,依法征兵役、劳役,并严惩了与皇帝宠臣曹义达有密切关系的富民,使曹义达被免官。

D.褚玠为官极清廉。因遭到非议,他如实申述自己能按标准办理政事而不谋取私利。后为御史中丞,受到人们称赞。

13.将文言阅读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3分)

(2)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3分)

(3)所制章奏杂文二百馀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时。(4分)

参考答案:

9.B10.A11.B12.C

13.(10分)

(1)(3分)陈宣帝太建中,山阴县多豪强奸民,前后几任县令都因贪赃罪被罢免。陈宣帝对此颇为忧虑,(“以”“患”各1分,通顺1分)

(2)(3分)陈宣帝下手诏加以慰劳,并派遣使者帮助褚玠进行检查,共检出军民八百余户。(“敕”“出”各1分,通顺1分)

(3)(4分)他所撰写的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合事理,因为这被当时的人看重。(“制”“切”“见”各1分,通顺1分)

附参考译文:

褚价小时就为人所称誉。前辈大多称赞他有才土器度。他长大后,仪容风采甚好,善于应对,博学能文,词义典雅,不喜好艳丽绮靡的格调。他最开始被任命为王府法曹参军,后转任外兵参军、记室参军。迁任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陈宣帝太建中,山阴县多豪强奸民,前后几任县令都因贪赃罪被罢免。陈宣帝颇为忧虑,对中书舍人蔡景所说:“会稽山阴是个大县,但很久没有一个好县令,你在文士之中,考虑一下适于担任此职的人。”蔡景历说:“褚玠廉洁俭朴,而且有才干,不知他能否入选?”陈宣帝说:“很好,你说的正与我的想法相同。”于是任命褚玠为戎昭将军、山阴令。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体达与诸奸吏互相贿赂勾结,把丁口多的大户都隐匿起来,不交纳国家的赋税。褚玠就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将情况向尚书台汇报,陈宣帝下手诏加以慰劳,并派遣使者帮助褚玠进行检查,共检出军民八百余户。

当时舍人曹义达正受到陈宣帝的宠信,山阴县民陈信家中财产甚多,他用钱财贿赂、巴结曹义达,陈信的父亲陈显文仗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褚玠就派遣使者捉住陈显文,打他一百皮鞭,于是县中官吏与百姓都吓得两腿发抖,无人再敢触犯法令。陈信后来通过曹义达诬告褚玠,褚玠竟因此而被罢免。褚玠在山阴任职一年余,只是花用自己的俸禄,被免职后,没钱返回京都,就留在山阴县境内,种疏菜以自给。有人讥讽褚玠的才干不能担任县令,褚玠回答说:“我输送租税,不比其它县少,而且除去贪残暴虐之人,使奸吏心惊胆战。如果说不能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享用,则确实如您所讲的;如果说我不懂从政之道,我不服气。”当时人认为的确如此。皇太子陈叔宝知道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写信给他,并赐给粟米二百斛,于是褚玠才得返京。太子喜爱褚玠的文辞,命令他入直殿省。大建十年,任命褚玠为电威将军、仁威将军淮南王长史。不久,以本官掌东宫管记。太建十二年,他迁任御史中丞,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二岁。

褚玠为人刚毅,有胆量决断,又善于骑射。他曾跟随司空侯安都在徐州外出打猎,遇到猛兽,褚玠张弓射箭,一连两发都从野兽口中射入,直入腹中,野兽很快就死了。到他担任御史中丞时,很有执法公正的赞誉。自从梁末丧乱,朝廷典章制度废弛,执法的官员因循守旧,不加改动,褚玠正要大加改革,制订条例,只列出纲要,而未编撰完成,故不列在后。他去世后,太子亲自为他制作碑铭,以表达对故旧的情感。陈后主至德二年,追赠褚玠为秘书监。他所撰写的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合事理,由此为当时人所看重。

三 : 文言文《水仙》阅读答案

文言文《水仙》阅读答案

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文言文《水仙》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文言文《水仙》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水仙

(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文言文《水仙》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9.(4分)(1)季节 (2)想要 (3)停止 (4)通“返”,返回(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B

11.(4分)(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每小题2分)

12.(3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意对即可)

这篇“文言文《水仙》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四 : 上集贤文相书 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28分。其中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上集贤文相书

(宋)苏舜钦

昨因宴会,遂被废逐,即日榜舟东走,潜伏于江湖之上,日与鱼鸟同群,躬耕著书,不接世故,当日之事,绝不历于齿牙之间,或亲旧见过,往往闵恻而言,以谓某以非辜遭废,天下之所共知,何久穷居默处,无一言以自辩,浩然若无意于世者,岂钝怯不晓者乎?某绝不酬应,且止其说,然内实有所待耳。夫为吏坐贿,国典之所永弃,人情之所不堪,某心膂血气人也,平生厉名节,劝文墨,未尝一施胸中之才,岂其衔冤恨,困处无人之庐,以终此身乎?盖被罪一二年间,谤议汹汹,尚未宁息;相中伤者,皆当路得志,某虽欲力自辩雪,徒重取困辱耳。故若死灰槁木,昏昏自放。去岁闻天子驿召阁下入政事府,某久熟阁下之德望,中怀油然始有萌蘖之望。敢辄以尺纸,少布下恳。

始者,御史府与杜少师、范南阳有语言之隙,其势相轧,内不自平,遂煽造诡说,上惑天听,逆施罗网,预立机械,使狡吏穷鞠,搒掠以求滥,事亦既无状,遂用深文。推按甚明,具狱备在,无一物入己,而以监主自盗,减死一等定刑。法司前后断狱体例,及自有正条,并不引用。阁下察之,盖有由也。某之偏言,似不足信,幸询于众论及晓法而公者。

噫!国家制驭奸欺、示信天下者,今惟法律而已。盖法律著之于篇,众所共晓,苟一倾挠,人皆具知。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上集贤文相书 文言文阅读答案】上集贤文相书 文言文阅读答案。况本朝自符祥以,一用宽典,吏有奸赃狼籍,未尝至于深刑。今上仁明爱物,度越前古,官吏一入人罪者,往往十余年未尝升擢,或沉于铨调,不与改官,此见圣心慎刑恶杀之至。而某被此冤滥,又有端由,但未为钜公开陈而建白之。天聪一闻,玉色必悦,阁下以英伟之量,押领魁柄,必以康济民物、湔涤冤滞为己任,故某不避冒渎,以铺此言。况某者,潜心策书,积有岁月,前古治乱之根本,当今文武之方略,粗通一二,亦能施设,废弃疏贱,不信于时。明公敛之弃之,俯伏俟命,谨具手启。

(选自《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1991年版,有删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亲旧见过

过:经过 B.夫为吏坐贿 坐:犯……罪

C.使狡吏穷鞠 鞠:审问 D.而某被此冤滥 被:蒙受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生厉名节 通“砺”,砥砺

B.相中伤者,皆当路得志 相互

C.官吏一入人罪者 使……入

D.必以康济民物、湔涤冤滞为己任 洗雪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者”字,与“国家制驭奸欺、示信天下者”的“者”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悟已往之不谏,知者之可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某绝不酬应,且止其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敢辄以尺纸,少布下恳 徒以吾两人在也

C.而以监主自盗,减死一等定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废弃疏贱,不信于时 为降虏于蛮夷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自己被定罪罢官,原因在于朝中的党派之争,并不是自己确有罪责。

B.被废逐后,作者避世独处,不愿提及所受的冤屈,精神委靡沉沦,看到文相上任,才萌生重新出仕的希望。

C.作者陈述当时自己遭受笞击、定刑严苛、于法无据的情形,是要向文相力证自己的清白。

D.作者认为,当时朝廷对官员施用宽典,加上君王仁厚爱人,只要文相肯替自己向皇上陈说,一定能帮自己争取到重新施展才华的机会。

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B.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C.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D.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某虽欲力自辩雪,徒重取困辱耳。(4分)

(2)幸询于众论及晓法而公者。(3分)

(3) 此见圣心慎刑恶杀之至。(3分)

答案

6、A 过:探望

7、B 相:我

8、D (题干中的“者”构成者字结构,D与之相同。【上集贤文相书 文言文阅读答案】文章上集贤文相书 文言文阅读答案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A表判断,B表停顿并提示原因,C助定语后置)

9、C (且:并且/尚且 以:用/因为 而:但是 于:被/在)

10、B (作者不提自己的冤屈,并不是精神委靡,而是“有所待”,他一直不甘心就此终老,而是在等待机会。见第一段。)

11、C具体停顿:故大上钦慎,不敢自专,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12、(1)我即使想着力为自己向朝廷辩解,请求昭雪,也只不过是再次获得困窘和羞辱罢了。(计分点:虽、力、雪、徒)

(2)希望您向舆论和通晓法律并且公正的人询问。(计分点:幸、者、状语后置句式)

(3)这可以看出圣上的心里谨慎对待刑罚、厌恶杀戮到了极点。(计分点:见、慎、至)

译文:我先前因为进奏院宴会的事,就被罢官驱逐,当日我就架着小船东行,隐居在江湖之上,每天与鱼鸟为伴,亲自耕作著书,不交接外界的老朋友,当天的事,完全不再提及,有时亲人旧友看望我,常常很同情地与我交谈,认为我因为并不存在的罪过遭到废黜,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为什么长久地离群索居,没有一句话为自己辩白,好像无心于仕途,这样岂不是个愚钝怯懦、不晓事理的人?我完全不回应他们的话,并且制止他们的说法,然而我的内心其实是有所期待的。做官而犯受贿罪,这是国家的法典永远抛弃、人之常情所不能忍受的,我是个有心力有血气的人,一生砥砺名节,勤于文墨,还不曾施展一下胸中的才华,怎么会心怀冤恨,困处于无人之地,就这样终其一生呢?是因遭受罪责的一两年内,诋毁非议我的声音还没有平息,中伤我的人,都是当权的志得意满之人,我即使想着力为自己向朝廷辩解,请求昭雪,也只不过是再次获得困窘和羞辱罢了。所以我就像死灰枯木一样,昏昏然自我放逐。去年听说天子用驿马传送文书召您入政事府议事,我熟悉您的道德声望很久了,心中油然开始产生重生的希望。我就冒昧地用纸笔写下我的恳切的想法。

起初,御史府与杜少师(杜衍)、范南阳(范仲淹)有语言上的嫌隙,两边的势力相互倾轧,御史府心里自然不高兴,于是煸动制造谎言,向上迷惑主上的视听,并且倒行逆施,预设罗网机械,命令狡猾的狱吏从严审讯,严刑拷打,不惜造成冤狱。发现事情没有根据,就苛刻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推究审问很明白,据以定罪的全部案卷全都还在,我没有一样物品收入私囊,但是最终被以监主自盗的罪名,比死刑减轻一等定刑。司法官吏前后断案的惯例,以及本就有的正式法律条文并没有被采用。您去明察,是有原因的。我的一面之词,似乎不足以采信,希望您向舆论和通晓法律并且公正的人询问。

啊!国家制服驾驭奸邪欺诈之人、示信于天下人的,现在只有法律了。【上集贤文相书 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法律写在文书上,众人都知道,如果受到一点破坏,人们都会知道。所以主上非常谨慎,不敢一个人独自断案,怎么会容许相关的官员自己确定罪责的轻重,只要能够让自己快意,就毁坏旧有的法典,污辱善良的士人,伤害无辜的百姓?况且我朝自从符祥年间以,一直使用宽典,官吏有作奸贪赃之事的,也不曾对他们使用严酷的刑罚。现在皇上仁慈英明、爱惜臣民,超过了前代,官吏一旦误判好人有罪,常常十多年不能提拔,有的在考察选调时列为末等,不让他改任官职。这可以看出圣上的心里谨慎对待刑罚、厌恶杀戮到了极点。而我遭受这一冤案,又有原因,只是没有向皇上陈述并建议禀告。皇上一听说这件事,一定会非常高兴,您凭借英明杰出的度量,掌握着朝廷的大权,一定会以安民济世、雪洗以前的冤案为己任,所以我不避冒犯亵渎,写下这些话。况且我潜心于书策,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前代治乱的原因,当今文治武功的策略,粗略地懂得一些,也能够为朝廷出谋划策,只是因为被罢了官,被朝廷疏远,地位低贱,未被时人信任。您收容我或是抛弃我,我俯身伏地等待您的命令。我恭敬地献上亲手写下的这封信。

五 : 文言文《原毁》阅读答案

文言文《原毁》阅读答案

文言文《原毁》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文言文《原毁》阅读答案,由语文网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 “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C )(善:好事。)

A.其责己也重以周 周:周密,此为全面。

B.就其如舜者 就:趋向,靠近。

C.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善:擅长。

D.一善易修也 修:此为做到。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是( D )

A.其责己也重以周 早夜以思

B.后世无及焉 听其所止而休焉

C.其于人也,乃曰 项王乃大惊曰

D.而我乃不能是 而以圣人望于人

(D却,表转折关系的连词。A而,且,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地,表修饰关系的连词;B他,代词/语气助词,无义;C却/就。)

3、翻译句子

①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译文: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他对待别人既宽容又平易(要求少)。对自己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懈怠;宽而少,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②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译文: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可是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

③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译文:取他的一点,不要求他再有第二点;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求其所以为舜。(3分)

(2)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3分)

(3)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3分)

答案:(1)他们探求舜成为舜的原因。(补充主语“他们”1分,求:探求1分,所以,……的原因1分。)

(2)他们要求别人严又全,所以别人很难把事情做好;对自己要求低又少,所以他们自己进步很小。(句意1分,详:他们要求别人严又全或者意相同得1分,取:得到,获取或者意相近1分。)

(3)今天的君子只提出人家某个问题,而不考虑人家很多优点;只追究人家以前的缺点,而不顾念人家新的变化。(举:提出1分,一:某个缺点1分,旧:过去的缺点1分。)

本文标题:文言文童趣阅读答案-文言文《梁鸿》阅读答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518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