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乙肝新药的研究进展-中药猫爪草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05 所属栏目: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进展

一 : 中药猫爪草的研究进展

中药猫爪草的研究进展

廖豪,童志平(西南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市

R284;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10031)中图分类号1001-0408(2008)12-0955-03

猫爪草RadixternatusThunb.别名三散草(浙江)、鸭脚板(安徽)、金花草(广西)。其名始见于《中药材手册》,原植物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ternatusThunb.,为少用草药,历代本草未见收载。猫爪草是20世纪50年代河南信阳地区发现的一种新的验方药材,其性味甘、辛,性平,归肝、肺经,2005年版《中国药典》已将其收载。猫爪草以块根供药用,具有消肿、散结的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结核、淋巴结结核、咽喉炎、疟疾等症。近年来,猫爪草在中医临床上用于医治癌肿,取得一定疗效,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三类药材之一。其主产于河南信阳地区及驻马店地区,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亦出产。1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有关猫爪草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不多,它的有效成分至今没有确切报道。

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测定,猫爪草根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和糖。其全草含糖为16%、油为1.2%、生物碱很少。

1.1氨基酸类

[1]姚成等对河南、新疆、山东、湖北及安徽5个产地的猫爪草中的氨基酸分析表明,猫

爪草所含的氨基酸种类较丰富,达15种之多,其中尤以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为高;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49%、7.65%、10.7%、9.93%和8.46%;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1.8%、40.1%、35.1%、36.7%和38.3%;不同产地的猫爪草中所含的氨基

[2]酸种类基本一致,含量与产地有关。贾慧青等以280nm特征吸收进行紫外检测,测得蛋

白含量占60%。

1.2糖类

[3]日本学者从猫爪草根中分离得到了葡萄糖、阿拉伯糖及半乳糖;张幸国等从猫爪草中

[4]的乙酸乙酯分离得到β-D-葡萄糖。王鲁石等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猫爪草多糖,再采用苯酚-

[2]硫酸比色法对其多糖进行测定,测得多糖量占6.7%。贾慧青等采用o-T比色法测定其可溶

性糖含量占10.6%。

1.3微量元素

[5]全山丛等对猫爪草的块根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有多种人体必需且具有重要生理

功能的微量元素,如锌(Zn)、铁(Fe)、锰(Mn)、铜(Cu)、铬(Cr)、钴(Co)、锶(Sr)等。微量

-1元素中,其平均含量(mgkg)高低顺序:Fe(1

306.4)>Mn(74.6)>Zn(40.1)>Cu(13.7)>Sr(9.3)>Cr(6.0)>Co(4.0)>镉(Cd)(0.4)。个别猫爪草块根中含有毒性微量元素镉(Cd)。猫爪草中微量元素Fe、Mn、Zn含量较高,估计可能与抗癌作用有关联。

1.4有机酸、甾醇及酯

我国学者分别从猫爪草中的乙醇浸膏的各个部分分离得到一些物质,石油醚部分得到化合物为肉豆酸十八烷基酯、二十烷酸、豆甾醇、棕榈酸乙酯、肉豆蔻酸、棕榈酸、菜油甾醇、β-谷甾醇。从氯仿部分得到的8个化合物,分别是邻苯二甲酸正丁酯、β-棕榈酸甘油酯、β-硬脂酸甘油酯、5-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酸、维太菊苷。从乙酸乙酯部分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7-O-甲基圣草酚、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4-O-D-葡萄糖基)-苯基)-2-丙烯酸、

[6]3-((3-羟基)-(4-O-D-葡萄糖基)-苯基)-2-丙烯酸。郭学民等从猫爪草中分离并鉴定出了

γ-酮-δ-戊内酯及甾醇苷的混合物。王爱武等对猫爪草中脂肪酸成分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法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从中鉴定出了12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

[8]烷酸,其相对含量为56.98%。陈军等对猫爪草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进行甲酯

化,并用GC-MS法对其脂肪酸及有机酸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猫爪草乙醚提取物中检测出含有23种物质,鉴定出其中的15种脂肪酸和有机酸,包括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二十烷酸、二十二烷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58.19%,亚油酸占35.68%。

1.5挥发油部分

[9]张海松等对猫爪草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并对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水蒸气

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61种成分,其主要化合物为酯、烷烃、芳香族化合物,其中以酯类为主,占总含量的54.50%,主要有丁二酸二异丁酯(22.06%)、丁二酸甲基二异丁酯(23.14%);其次是烷烃,占总含量的22.41%,主要有二十五烷(3.48%)、四十烷(3.67%)、四十四烷(3.86%);芳香族化合物占总含量的20.28%,主要有1-甲基萘(5.36%)、2-甲基萘(4.04%)等化合物。此外还有少量的酸、酮、醛、醇、烯以及含硫化合物等。而超声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49种成分,其主要化合物为烷烃及酯类化合物,其中以烷烃为主,占总含量的65.11%,主要有二十一烷(4.49%)、二十二烷(5.26%)、二十三烷(7.41%)、二十四烷(8.9%)、二十五烷(12.32%)、四十烷(9.52%)、四十四烷(7.21%);其次是酯类,占总含量的12.9%,主要有丁二酸甲基二异丁酯(3.5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9%)、丁二酸二异丁酯(2.0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53%)。此外还有酸、醛、醇、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含硫化合物。

2猫爪草药理作用的研究

2.1抗结核菌、其它细菌及可能机制

[10]田菲菲等发现猫爪草提取物对真菌黄瓜炭疽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在质量浓度为0.01

-1gmL的条件下对2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可作为一种生物农药考虑。猫爪草的煎剂、生药粉末及醇提液在试管内对强毒人型结核菌(H37RV)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比异烟肼稍强。将猫爪草、青蒿水浸液过滤后以1∶200浓度分别制成改良罗氏中药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经灭菌后分别接种结核菌混悬液,结果对照培养基中结核菌生长良好,而中药培养基无结核菌生长。猫爪草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且可抑制耐药性结核杆菌,能抗约氏鼠疟,降低原虫感染率。

[11]对于猫爪草抗结核菌的机制,何颖等认为经猫爪草作用后hspX蛋白显著下调,说明

该药物可能通过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hspX的表达,影响菌的转录和蛋白表达,破坏其细胞

[12]壁结构,影响细菌的正常代谢,从而得到抗结核菌的作用。谢建平等认为,猫爪草提取物

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可能作用靶标为5个蛋白质,分别为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吲哚-3-甘

[13]油磷酸合酶、烯酰-CoA水合酶、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和60kD的分子伴侣。詹莉等采用反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Qc-RT-PCR)方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猫爪草有效成分小毛茛内酯(Tern)进行了抗结核菌分子免疫学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Tern可能诱导周围血管GLS基因高水平表达,杀灭胞内结核分枝杆菌。这些研究为加速发现新结核病治疗药物的先导分子提供依据。

2.2抗肿瘤作用

猫爪草皂苷及多糖对肉瘤S180、艾氏腹水瘤EAC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3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和集落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皂苷比多糖抑瘤效果好,皂苷给药剂量与抑瘤率和集落形成明显的呈正相关关系,而多糖则只有一个最佳剂量。猫爪草提取物不仅对小鼠S180、S37、Ec等癌株有抑制作用,而且对肿瘤坏死因子(TNF)具有较强的诱生作用,在[7]

被筛选的36种中草药中,猫爪草(70%的乙醇浸膏)诱生TNF作用最强。陈彦等报道,猫爪草多糖RTG-Ⅲ能够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HL-60的抑制作用。还有报道从微量元素与健康的角度认为,癌症患者血清中Cu/Zn值升高,而猫爪草Cu/Zn值趋向与癌症患者Cu/Zn相反,因此可能有助于调节患者体内Cu/Zn平衡而发挥抗癌效果。这些报道为探讨猫爪草的有效部位及癌症治疗机制提供参考。

2.3保护性抑制作用

猫爪草对中枢神经、心脏、呼吸系统及肠壁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可使血压下降,但对血管却无扩张作用。推断该药有利于改善体质和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2.4毒副作用

猫爪草全草有毒。花的毒性比其它部位大,误食可引起黏膜发炎。全草所含原白头翁素为有毒成分。有专家认为猫爪草块根有毒,也有专家认为其无毒,而临床成人每日剂量达20~25g,未发现不良副作用。

复方猫爪草水提物的抗急性炎症作用显著,急性毒性作用低,口服给药安全。

3制剂及临床应用

由于猫爪草具有消肿、散结等多方面的功效,临床上早有应用。常用的制剂既包括丸剂、散剂、25%酊剂、胶囊、合剂、煎剂等内服制剂,还有凡士林纱条、10%提出液、30%软膏等外敷制剂,此外尚有注射液。但多数是医院自制剂,仅猫爪草胶囊获得了正式的批准文号并收载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国内主要由河南信阳市固始制药厂生产。而猫爪草临床上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治疗淋巴结结核、肺结核

自建国以来就陆续有相关猫爪草治疗颈部、腋下、腹腔、腹股沟淋巴结结核的报道,其效果也都十分明显,有效率一直比较高。自从猫爪草胶囊问世以来对猫爪草与西医结合治疗

[15]淋巴结结核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其治愈率高达85%以上。通过猫爪草胶囊治疗加用抗结核

药物对颈淋巴结核的研究,可寻找一条治疗淋巴结核的新途径。

[16]-1王刚等用猫爪草、黄芪、夏枯草、黄连等炼蜜为丸,每丸15g,口服,3次d,

饭前服用。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56例肺结核患者,总有效率为96.4%。目前,在治疗结核病症的同类产品中,猫爪草胶囊具有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疗程短、远期疗效稳定、不产生细菌耐药性等独特优点。

3.2治疗肿瘤

猫爪草配伍蛇舌草、猫人参、半枝莲等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猫爪草成药及猫爪草单、复方煎剂等对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肿瘤、甲状腺瘤及妇科子宫肌瘤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配伍三棱、鳖甲、当归等药物治疗巨大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多例,

[17]于手术后用该方治疗,随访3~4a,未见复发。李穗晖等报道仙鱼汤(由仙鹤草、鱼腥草、

猫爪草等药物组成)有良好的抗肺癌效果。

3.3治疗咽喉炎及其他疾病

用猫爪草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咽喉炎、皮肤疖病等也获得较好疗效。据报道,英、美等国家也使用猫爪草,并作为治疗肿瘤、关节炎及其他炎症的植物药推荐使用。英国的富奇国际公司已经将猫爪草作为保健品生产。

4展望

猫爪草是《中国药典》收载的用途广泛的中药材,临床效果也很好,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专业人员及一些专家学者对猫爪草不了解,导致猫爪草开发利用度不够,制剂生产未成规模,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用量也很小。目前,以猫爪草为原料,获批准并生产的仍然仅为猫爪草胶囊一种。尤其值得说明的是,欧美市场使用的猫爪草不是从我国直接进口,而是从秘鲁进口的另一种同种属的植物药。中药猫爪草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14]

虽然猫爪草近年来由于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备受人们关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猫爪草的有效成分不明确,活性部位也不明朗。故应针对猫爪草药理作用着重进行其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筛选,以期为猫爪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客观正确评价药材与药品质量提供依据,进而充分利用猫爪草资源。

参考文献

[1]姚成,陈军,欧阳平凯.中药猫爪草氨基酸的测定[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3,23(2):97.

[2]贾慧青,范智超,薛生全.猫爪草多糖及蛋白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36.

[3]张幸国,田景奎.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Ⅲ[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9):1460.[4]王鲁石,杜华,薛梅,等.猫爪草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新疆中医药,2003,21(3):9.

[5]全山丛,汪学昭,郑汉臣,等.中药猫爪草的微量元素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7,14(2):29.

[6]郭学民,周卓轮,洪永福.猫爪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1995,30(12):931.[7]王爱武,袁久荣,李磊,等.猫爪草脂肪酸成分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及GC-MS分析[J].中药材,2006,29(5):485.

[8]陈军,姚成,夏黎明,等.猫爪草中的脂肪酸及有机酸的GC-MS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8):1550.

[9]张海松,岳宣峰,张志琪.猫爪草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7):609.

[10]田菲菲,蒋继志,沈凤英,等.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两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J].华北农学报,2006,21(S1):131.

[11]何颖,乐军,胡昌华,等.猫爪草提取物对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05,45(6):895.

[12]谢建平,何颖,乐军,等.猫爪草提取物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可能作用靶标[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6,22(1):63.

[13]詹莉,戴华成,杨治平,等.小毛茛内酯对结核病人颗粒裂解肽基因表达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4):405.

[14]陈彦,戴玲,沈业寿.猫爪草多糖RTG-I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5):339

[15]严朝贵.我国抗结核药物的市场现状及新药开发[J].中国药房,1998,9(4):149.[16]王刚,王海涛,姚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56例的临床报告[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27.

[17]李穗晖,陈锐深,吴玉生,等.仙鱼汤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4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9):26.

二 : 乙肝新药替泽卡(Tyzeka)究竟是什么药?

乙肝新药替泽卡(Tyzeka)究竟是什么药?

新药替泽卡(Tyzeka)究竟是什么药?


Telbivudine(替比夫定)是由美国Idenix制药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2003年5月,诺华以2.25亿美元购买了该药的许可权。根据合作协议,诺华和Idenix公司将在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共同推广Telbivudine,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诺华享有Telbivudine的独家市场销售权。并且,在美国上市的Telbivudine的商品名只有TYZEKA®一个。

三 : 国内外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也成为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对生活方式的内涵、类型和结构还未有统一的认识,但普遍认为生活方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概念,对其测量大多采用《生活方式量表》和《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国外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人群的生活方式、肥胖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生活方式病的治疗和预防、生活质量等。国内主要关注学生体质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方式对成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和健康的影响、亚健康问题、健康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等。但目前还存在着实证研究少、研究对象和工具局限、心理学视角研究较少等不足。应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生活方式与体质或健康的关系、健全人格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和健身条件的关系等。

关键词:生活方式;心理学;身心健康;体质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3?0001?06
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临床社会调查证明,制约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环境状况、遗传因素以及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1]。目前,人们将主要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肺部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而复杂的变化。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未使人们的体质状况得到相应的改善。在我国,已公布的前三位死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2]。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宣布:“21世纪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是生活方式病”。因此无论从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补救性质的措施而言,生活方式研究已经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在近年来成为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在心理学领域少有涉及,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生活方式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今后从心理学角度进一步研究生活方式提供思路和支持。
一、生活方式的涵义
(一)概念界定
生活方式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活方式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因此,对其涵义的阐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最早提出生活方式概念的是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外早期研究者还有凡勃伦、马克斯?韦伯等人[3,4],后来美国迈克尔?索贝尔、美国社会学家林顿以及盖恩和克罗依特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生活方式涵义进行了界定[5-7]。
我国学者如于光远、费孝通、王雅林、卢元镇、董鸿扬和汪业周等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生活方式的内涵[8-13]。他们对“生活”含义的理解不一致,因此对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存在很大差异。
张玉秀(2005)在综述众多生活方式研究后认为: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制约和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特征和其表现形式。狭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特征和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工作(学习)活动、基本生理需要活动(睡眠、吃饭、洗漱等)、闲暇活动(社会交往、文化娱乐等)和其他生活活动(锻炼、喝酒、抽烟、就医等) [14]。
目前,我国学术界在生活方式研究上大致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人们生活领域应当涵盖劳动生活、政治生活、物质消费生活、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交往生活、宗教生活等广阔的领域,形成生活方式的广义概念。另一种意见是把“生活”限定在日常生活领域,如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家庭内的生活活动等,或限制在衣、食、住、行、乐领域,形成生活方式的狭义概念。
在这些定义中,大多是从社会学、地域学等角度出发,但若要考虑从心理学层面建立生活方式理论体系,则要下一个更为精确的可操作性定义,以便进行实证研究来进一步检验该理论。
(二)生活方式的类型
美国学者米切尔根据对某城市居民价值观所进行的调查,归纳出4大类共9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即需要驱动型、外向型、内向型、外向与内向混合类(综合型生活方式) [15]。罗斯等人以四个主要指标为基础,把生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真正幸福的多面型、普通传统型、现代的无内容型和十分不幸型[16]。
此外,王玉波,王雅林和王锐生等人还分别从历史形态、时代特点、文明进步程度等角度对生活方式进行了分类[15]。还有其他的从职业、年龄、地域、健康、宗教信仰和文化素养等方面进行生活方式类型划分,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大学生、教师生活方式等。
(三)生活方式的结构
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活方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概念。董鸿扬认为,从结构上看,生活方式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12]。卢元镇等人认为生活方式有五个构成要素: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和生活消费[17]。2002年吴焕文提出新的生活方式框架结构。他认为,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和行为指标,他分别从生活水平、生活满意度、生活合理度三个维度全面反映生活方式的现状。并据此提出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18] 。吴焕文认为,生活方式指标体系首先应该包括客观指标即生活活动条件,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生活水平,是生活方式形成的基础。主观指标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人们对于生活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和感受。行为指标即生活合理度,是指生活主体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会提供的生活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四)生活方式的测量
国内外对生活方式的测量大多采用《生活方式量表》和《生活方式自评量表》。《生活方式量表》(The health promotions lifestyle profile ,简称HPLP),由Walker S.N,Sechrist D.R. Pender N I.于1987年编制的,内容包括自我维护健康动机、健康责任、锻炼、营养、人际关系支持和紧张自我调节6个部分。量表总体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2,上述各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在0.7以上[19]。《生活方式自评量表》是由PrenLicc, W. E. 1990年编制的,从吸烟、饮酒和药物使用、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应激控制能力、安全习惯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20]。二、国内外有关生活方式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一度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风行的话题;90年代初期美国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参与“显现出低迷的迹象”,不过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健康问题现在再度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公众的注意[21],开始重视并研究生活方式与身体、心理健康的关系。国外有关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关注某些特殊人群的生活方式,如失业人员、股票经纪人等,并逐渐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他们健康状况的关系及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基本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来揭示生活方式存在的性别差异,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以及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与其身体状况及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如Kilpatrick (1985)研究了失业人员的生活方式对其身心状况的影响[22];Burke, Ronald.J(1991)的调查显示,股票经纪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导致生活满意度和身体健康水平低下 [23];Lisette 等人(2004)对欧洲八个国家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行为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多因素都在相互影响着。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他们健康状况退化的延迟相关 [24]。Annemien.H.N.等人(2003)研究发现,保持身体运动和不吸烟会减缓70岁~75岁老人的身体进一步衰退[25]。
第二,随着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研究者更加关注积极生活方式对冠心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生活方式病的治疗或预防作用,探索出生活方式具有的保健功能。Baer, Nicole(1997)调查发现,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生活方式病如冠心病、肥胖症等疾病的发生率[26]。Thurston .M.& Green .K.(2004),D.R.Young(2005)等人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和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对高血压病人的症状具有缓解作用[27,28];U. Schulz 和 F. Sniehotta(2004)认为,在心脏恢复后进行身体锻炼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其研究纵向调查了353个冠心病患者(31岁~86岁)发现,积极进行身体活动对老年人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年轻人[32];Klaas R W.等(2003)经过对136名妇女和180名男士进行了20年的追踪调查,指出积极的生活方式(如体育锻炼)对于延缓衰老、改善身体机能有重大作用[29];Annemien.H.N.等人(2003)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的自我评定健康和自我护理能力在过去十年之内都有所下降。不锻炼的老人和吸烟的老人在健康状况上增加了风险[25];J.Woo(2000)研究发现身体锻炼和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对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保持良好状态有很大帮助 [30];Graham .A .C.等 人(2005)研究认为,要避免戒烟之后体重的增加,应增加体育锻炼行为,同时锻炼行为也降低了总的死亡率以及冠心病的死亡率和致癌物质的基线水平 [31] 。
第三,肥胖问题与生活方式存在密切关系,但通过积极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改善肥胖问题。Barbara.J.N.(2003)对绝经后的高加索人和白人妇女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发现,对于她们绝经后的肥胖,通过使用能量限制和增加身体活动的干预,可以很好地改善肥胖状况并能减少她们得冠心病的风险[32]。James. H.等人(2004)对英国儿童的肥胖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肥胖并不是仅仅与身体活动的减少有关,而且也由于身体能量的不平衡所产生,即能量的摄入量大大超过了能量的消耗,要阻止小孩肥胖的发生必须减少能量的摄入和同时增加身体的锻炼活动[33]。
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但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研究者开始探索改善体质、促进健康的教育途径与对策,渴望能够探索出一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体育生活方式等。Marciano(1991)倡导建立一种大家庭式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促进各个成员的身心健康发展[34]。日本学者Shinko Yajima等(2001)研究发现,基于社区的健康改善计划,从体育锻炼、有规律的营养均衡的饮食及对有关健康信息乐意接受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居民的体质,增进居民的健康[35]。Gary.S. S.等人(2005)研究了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会对成人的体重和提高健康水平以及情绪和心理失调水平产生显著影响[36]。
(二)国内有关生活方式的研究
近年来,健康生活方式也开始不断被我国公众、媒体和专家们所提及,社会各阶层人群开始通过健康的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化解因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健康生活方式及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体质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其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育生活方式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研究者开始探讨它与体质或健康的关系。胡勇刚(2003)对河南省10所科研单位及大中专院校在职的356名高级科研、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和体质状况的测试,发现有65.22%的高级科研人员不参加体育锻炼,77%的高级科研人员家庭中没有任何体育器材,62.7%的高级科研人员每年对体育无任何投资,96.5%的高级科研人员身患多种疾病[37]。陈颖川(2003)调查了江苏省六个地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提出应开发体育的休闲功能,以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38]。
第二,关注学生人群的体质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作用。孟昭琴等(2000)对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与18岁~25岁不同职业成年人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体质受到诸如生活方式、学习负担、学校体育及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与不同职业的成年人在身高、握力等指标上差异显著[39]。文亚龙等(2002)对中专生进行了体育锻炼程度与体质状况的为期一学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经常锻炼组的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其体质各个方面都显著优于不经常锻炼组[40]。第三,关注生活方式对成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大量已有研究表明,成年人体质状况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但其结果仅仅停留在描述性推论上,缺乏实证研究。王笑蓉(2000)对温州市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质状况进行了测定,并认为知识分子体质较差和生活方式有关,如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和缺乏体育锻炼等[41]。施晋江(2001)以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浙江省13895名以机关干部、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成年人体质测试结果及参加锻炼情况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自身生活方式是体质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42]。吴俊心(2002)认为,职业类型不同,其生活方式也各种各样,而体质状况与各自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他对1997年全国成年人体质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身高指标上差异显著,无论男女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管理、商业服务、科教、工人、农民[43]。白二宏(2004)对河南省下岗职工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下岗职工的体质不容乐观,研究表明这与此群体不良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44]。
第四,武汉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梁浩材(1999)的调查表明,我国人群死因构成中来自生活方式的原因已高达44.7%[45]。生活方式已成为制约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加关注于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如黄鸿生(2000)深入分析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体健康水平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提出体育健身对调节生活节奏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46]。陈海春(2003)分析了亚健康、生活方式与运动健身的关系,指出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亚健康产生的主要原因,运动健身是健康生活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体育锻炼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能有效地缓解现代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孤独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47]。张杏波(2004)提出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长期伏案工作、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乱用保健品等将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48]。宋黎胜(2005)指出,不良生活习惯,如喝洒、吸烟,玩命工作或疯狂玩乐至极度疲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青年突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第五,众多研究揭示了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如何树立积极健康生活方式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则是当务之急。刘向红等(2003)经调研发现,北京丰台方庄示范社区的健康问题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如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健康行为的流行等,提示方庄社区居民急需解决的是在全人群中进行生活方式疾病的综合管理。杨丹(2004)提出“健康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中最积极的内容,体育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改善人们的体质,而且有效地维护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方式,并指出积极而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能有效引导居民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49]。
第六,健康生活方式对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那么健康生活方式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呢?为此,研究者开始进一步对健康生活方式概念进行界定。王芳芳(2001)认为,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群体[www.61k.com)或社会利用外界的有利于健康和身心和谐发展机会的各项活动[7]。于浩(2003)认为,健康生活方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机会中可供挑选的方案及所选择的健康相关行为的一些集合模式[21]。而陈海春(2003)则认为,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营养适宜、消除不良习惯及控制精神压力[47]。
总结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生活方式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者逐渐认同生活方式的二分法,并将其划分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方式两大类。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考察了这两类生活方式对个体或群体身心状况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探讨了积极生活方式对生活方式病的防治与缓解作用,这为今后生活方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如果单从职业、年龄、性别等角度来划分生活方式,可能存在重叠和复杂化的问题,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个人之间生活方式存在差异的同时,同样存在极大的一致性,将生活方式简单划分为健康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心理学研究者对生活方式下操作性定义,进行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也有利于研究者探索适合于大众的、能够更好促进健康、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需
深化的方向 (一)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国内外有关生活方式研究成果很多,但综观以往研究发现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多采用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较少;二是研究对象被试数量小,且大多数研究仅关注某一特殊人群。国内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在校学生、老年人和下岗职工等,而国外更多地关注肥胖症患者、失业人群以及高血压疾病患者等。缺乏对社会主流的正常成年人群的研究;三是研究工具的局限性,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采用国外编制的《生活方式量表》或《生活方式自评量表》,有的甚至只是关于生活方式的几个简单问题的调查表,缺乏具有较高信效度、能准确反映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评价量表;四是在研究视角上,多从社会学、医疗护理等角度,较少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生活方式与体质或健康的关系。
(二)今后需深化研究的方向
一是应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生活方式与体质或健康的关系;二是健全人格是否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三是随着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健身市场的不断活跃与发展,“花钱买健康”已经被许多人所接受,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和健身条件的关系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俊琪,饶从志,朱俊鑫.生活方式与人类健康[J].疾病控制杂志,1999,3(2):155.
[2]傅善来.21世纪健康新视角[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屈杰.湘西苗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中影响健康因素的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0.
[6]赵秋娜.21世纪发展与对当代大学生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培养[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99.
[7]王芳芳.小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实验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1.
[8]于光远.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J].中国社会科学,1981,(4):4-13.
[9]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10]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5,(4):41-48.
[1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
[12]董鸿扬.论中西传统生活方式基调的跨文化差异[J].学习与探索,1998,(3):90-95.
[13]汪业周.生活方式的蕴涵与结构[J].理论学刊,2002,(1):90-93.
[14]张玉秀.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及其研究状况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14.
[15]王玉波,王雅林,王锐生.生活方式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6]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7]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9.
[18]吴焕文.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5):80-83.
[19]Walker.S.N.,Sechrist.D.R.& Pender.N.I.(1987). The health promotions lifestyle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36(1):76.
[20]Prenlice,W.E.(1990).Fitness and Wellness for life
[21]于浩.社会阶层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社会学研究,2003,(5):5-7.
[22]Kilpatrick,Rosemary,Trew, & Karen.(1985). Life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Unemployed Men in Northern Ireland.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58(3):207-210.
[23] Burke ,Bruna G, Michael C.C, Martine S.B, Cecile D, & Ronald J.(1991).Job Insecurity in
[24]de Lisette C P M G Groot, Marieke W.V,de Stefaan H, Marianne S, & Wija A.V (2004).Lifestyle, Nutritional Status, Health, and Mortality in Elderly People Across Europe: A Review of the Longitudinal Results of the Seneca Study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Series A: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59(12):1277-1285.
[25]Annemien H.N, de Groot L, & Wija A.S..(2003).Relation of dietary quality, physical activity, and smoking habits to 10 year changes in health status in older Europeans in the SENECA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93 (2) :318.
[26]Baer, & Nicole.(1997).MDs seen as key players in move to encourage active living in Canada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156 (11):1605.Stockbrokers:Effects on Satisfaction and Health.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6(5):10.
[27]Thurston.M, & Ken G. (2004). Adherence to exercise in later life : how can exercise on prescription programmes be made more effective.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19(3):379.
[28]Deborah R.,Young.M.A,Phillip B,& Patricia J.et al.(2005). ElmerActivity,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frican Americans and NonAfrican Americans With Above Optimal Blood Pressure.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30 (2):107.[29]Klaas.R.W..& Erwin P.M.(2001).Physical activity and parameters of aging: A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56:7-16.
[30]J Woo,S C Ho, A L M Yu, & J Lau.(2000).An estimate of longterm care needs and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institutionalization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aged 70 years and over .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55 (2):64-65.
[31]Graham A.C., & Cynthia S.(2005).Smoking cessation,weight gain,and lung functi on.The Lancet, 365(9471): 1600-1602 .
[32]Barbara J.N, Karen E.D,Dora M.B, & John S,et al.(2003).Lifestyle intervention of hypocaloric dieting and walking reduces abdominal obesity and improv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obese, postmenopausal, African American and Caucasian women.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58(2):181.
[33]James H.(2004).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The Lancet,363(9404):182.
[34]Marciano,Sussman, & Marvin B.(1991).Wider Families: An Overview.Marriage & Family Review,17(1):1.
[35]Shinko Y, Takehito T, Keiko N, & Masafumi W.(2001).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16(3):235.
[36]Gary S.S,Nancy A.H, Dori S.H, Eliza M, & Patrick G.(2005).The Role of A Fitness Intervention On People With Serious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9 (2):122-126.
[37]胡勇刚.河南省高级科研人员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质状况调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145-147.
[38]陈颖川,吉建秋,刘建军.城市居民休闲化趋势与大众体育的开发和指导[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32-34.
[39]孟昭琴,季丽萍,李红武,等.大学生与18~25岁不同职业成年人体质状况的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4):70-72.
[40]文亚龙,文亚平.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的影响[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3(5):110-112.
[41]王笑蓉,韩一三,吴真列,等.温州市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及对策[J].现代康复,2000,4(6).
[42]施晋江.对浙江省成年人体质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1,23(6):9-10.
[43]吴俊心.论生活方式对我国居民体质与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50-52.
[44]白二宏.河南省城市弱势群体的体质状况调研及生活习惯与运动行为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143-145.
[45]梁浩材.社会医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6]黄鸿生.浅析体育健身运动与人的生活方式之关系[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4):96-98.
[47]陈海春.亚健康、生活方式与运动健身关系的探讨.福建体育科技,2003,22(2):4-5.
[48]张杏波.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对亚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1):74-77.
[51]杨丹.对中国城市居民社区体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166-168.

四 : 93中药虎杖的研究进展

第15卷第5期

中莲为导般‘

2009年5月

V01.15

No.5

Guid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

May.2009

巾药虎杖的砜夯进展

孔晓华,周玲芝

(浏阳市中医院。湖南长沙410300)

【摘要】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虎杖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综述了虎杖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提示中药虎杖是极有开发和应用价值的药物。

【关键词J虎杖;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1X(2009)05-0107-04

StudyProgressofGiantKnotweedRhizome

KONGXiao-hua,ZHOULing-zhi

LiuyangCityHospitalof

TraditionMChineseMedicine,Changshn,Chinn,410300

【Abstract]Throughsearchingso眦domestic

or

abmad[itemtruesofgiantknotweedrhizome,thepapersummarizedits

chemical

components,pharmacologicactionandclinicalapphaction,thesestudiesindicatedgiantknotweed

dlizome

Wag

kind

ofdrugswithexploiting

andusingvalue.

【Keywords】Giant

knotweedrhizome;Chemical

compontent[;Pharmacologic

action;Clinicalappliaetion;Progress

虎杖来源于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有广泛的临床疗效,特别是近年美国天然药物研究所(cNN)eet

Zucc)的根与茎,具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功效,主

究发现,其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抗艾滋病作用,掀起了虎杖要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瘾瘕、咳嗽痰多、水火烫研究开发热。本文就虎杖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等症lII。虎杖中的蒽醌类及芪类成分具

的研究进展综合报道如下。

【13】杨伟明,胡月光.大血藤提取液和右旋糖酐对术后腹腔粘

【23】刘丽清.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疗效观察【J】.菏

连的预防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4,7(6):10一11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12(4):57—58

【14】胡月光,唐彦萍.大血藤提取液腹腔灌注预防腹腔术后粘

f24】束兰娣.红藤口服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上

连的实验研究f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3,16(2):17—20海中医药杂志,1999(1):30-3l

【15】徐幼成.易混淆的常用中药鉴别与应用U】.湖南中医杂

【25】孙云.三七红藤汤配合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志,2001,17(1):52—53

症120例【J】.江西中医药,2007,38(3):33—35

【16】刘翔川.红藤败酱益母煎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J】.陕西中

【26】李昭荣,刘润侠.中药灌肠为主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64

医。2003.24(5):390-391

例【J】腆西中医,2001,22(12):720-720

【17】贾先红.红藤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疗效观察【J】.山

【27】宋美娥,吕登仕.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128例【J】.

西中医,2007,23(3):19—20

陕西中医。2005,26(10):1018—1019

【18】计霞萍.“红藤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3例【J】.江苏中医

[28】杨宏武,姜礼.红藤饮治疗急性阑尾炎485例【J】.中国中医

药,2003。24(2):36-36

药科技.1999.6(5):344—345

f191朱瑞红,杨承祥二丹红藤败酱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

【29】胡定政.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

们.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2):26—26

【J】.陕西中医,2003,24(1):21—22

【20】李成桂.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40例临床分析们.

【30】卢太坤,欧阳洪根,金冠羽,等.败酱红藤汤治疗慢性前列

四JlI中医,2005。23(11):70—7l

腺炎300椤!J[J].新中医,2005,37(11):66巧7

【2l】叶君儿.腹腔置管灌注抗生素结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

【3l】马志荣,金荣.微波配合中药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85

性包块的疗效观察与护理fJl.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例【J】腆西中医,2004,25(5):423-424

2006,30(6):688—689

【321王晓霞.红藤治疗丹毒【J1。中医杂志,2007,48(7):624—624

【22】杨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650例【J】.陕西中

(收稿日期:2008-0l伽9编辑:李海洋)

医。2001.22(6):326—326

万方数据

107

第15卷第5期

V01.15

No.5

中莲;5导0良

Guid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

2009年5月

May.2009

1化学成分

(1)葸醌及蒽醌甙:大黄素(emodin)、大黄素_6一甲醚(p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01)、大黄酸(rhein)、蒽甙A(an—thraglyeosideA,即大黄素一6一甲醚一8.0一D一葡萄糖甙)、蒽甙B(anthraglycosideB,即大黄素一8-0一D一葡萄糖甙)m3I。(2)芪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I)、白藜芦醇甙(polTdatin)141。(3)酚性成分:迷人醇(pallaein01)、6-羟基芦荟大黄素(citreorosein)、大黄素一8一单甲醚(questin)、6一羟基芦荟大黄素一8一单甲醚(questinoI)、原儿茶酸(pmtocate-ehuicacid)JL茶素【(+)-cate—chinl、2、5-二甲基一7一羟基色原酮(2、5-dimeth.Y1—7一hydroxychromonel)7-羟基-4一甲氧基一5一甲基香豆精(7一hydroxy-4一methoxy一5一methyleoumarin)、香豆素和决明松一8-0一D一葡萄糖甙(Torachrysone一8-0一D—glucoside)t5‘61。(4)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一3一阿拉伯糖甙(quercetin一3一arabi—nosedel、槲皮素一3一鼠李糖甙(quercetin一3一rhamnosede)、槲皮素一3一葡萄糖甙(quercetin一3一glucoside)、槲皮素一3一半乳糖甙quereetin一3一galaetoside)、木犀草素一7一葡萄糖甙(1uteOlin一7一glucoside)及芹菜黄素(apigenin)的3个衍生物同。(5)其它:虎杖中还含有一种分子量约6000的多糖,其中含38个单糖,由D一葡萄糖、D~半乳糖D一甘露糖、L一鼠李糖、L一阿拉伯糖构成,其组成比为28:4:4:1:l。一种萘醌,lip2一甲氧基一6一乙酰基一7一甲基胡桃醌(2-methoxy一6一acetyl一7一methyljuglone),游离氨基酸,cu、Fe、Mn、Zn和K等微量元素,葡萄槠欧鼠李糖甙以及鞣质旧。另外金雪梅等191从虎杖中新分离出黄葵内酯、B一谷甾醇、齐墩果酸、2一乙氧基一8一乙酰基一1。4一萘醌(命名为虎杖素A)等。

另外在嫩茎中含有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C、草酸和一种有促性激素作用的物质。从叶中得到黄酮化合物虎杖素(reynoutrin)与槲皮素一3一木糖甙旧。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白藜芦醇甙等已作为单体成分在医药、化工领域中应用,而虎杖已成为这些单体成分的原料药。2药理作用

2.1抗茵、抗病毒作用

(1)抗病毒作用:①直接杀灭:虎杖

水煎剂细胞外显著抑制ECH019病毒Burke株和Coxsackiel33病毒(coxlB3V)Nancy株㈣。②增殖抑制:虎杖提取液阻断CVB3吸附敏感细胞的能力较低…1;但虎杖町直接灭活CVB3。③阻断感染:虎杖10%水煎剂对京科68—1病毒、孤儿病毒(E—

CH01

1)和单纯疱疹病毒有感染阻断作用1121。④直接杀灭、增

殖抑制、感染阻断:王志浩在HEP22细胞系统中,通过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以及空斑减数实验研究表明虎杖成分大黄索、白藜芦醇苷对人疱疹病毒HSV21F株、HSV22333株、柯萨奇病毒CVB3株具有明显的直接杀灭、增殖抑制及感染阻断作用I-31。(2)对细菌的作用:①对球菌、杆菌的作用:虎杖水煎剂体外对l临床分离的2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抑菌情况尚好。虎杖对绿脓杆菌、复氏痢疾杆菌和雷极氏普罗维磴氏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柔氏念珠菌、B群链球菌,大肠杆菌、摩根氏菌、表皮葡萄球菌无抗菌作用1221。虎杖中大黄素、大黄素葡萄糖苷和白藜芦醇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有抑菌作用,对金黄

108

万方数据

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变型杆菌有抑菌作用…1。虎杖对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抗菌作用中等,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抗菌作用较弱115.1q。产美英等发现虎杖水煎剂1g/mL对10株阴道加德纳菌(Gv)为中度敏感旧。②对真菌的作用:欧阳录明等发现虎杖对白色念珠菌抗菌作用弱㈣。吕小迅等应用试管法证实虎杖稀醋酸浸出液对皮肤癣菌中的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

和石膏样毛癣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tzTl。③对淋球菌的作用:虎

杖水煎剂0.2∥mL对临床分离淋球菌抗菌作用中等闭。虎杖水煎剂对3种淋球菌纸片法抑菌实验表明淋球菌对虎杖高度敏感。

2,2抗炎作用

小鼠耳部涂抹虎杖鞣质4mg,可显著抑制巴

豆油诱发的耳廓肿胀,每天口服1次,连续4d,也能抑制耳廓肿胀,表明虎杖有对抗皮肤炎症反应的作用12lI。2:3虎杖活性成分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1)扩张血管平滑

肌,改善微循环:虎杖甙∞)具有显著的扩血管作用,对动物

的冠脉、脑血管、肺血管、肝血管等都有扩张作用田~。(2)对心肌细胞的作用:虎杖水煎液对离体心脏的收缩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能与Ca:、a受体、B受体有关例。虎杖不仅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而且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可增加心输出量。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减低心脏衰竭程度闭。(3)降血脂作用:陈晓莉等闲比较了虎杖片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IIIL症的疗效.结果显示,两者均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及动脉硬化指数水平,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虎杖片还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而辛伐他汀疗效不明显。表明虎杖片降脂疗效与辛伐他汀相近,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胆固醇血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4)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

作用:刘连噗恻侵道,虎杖甙能明显抑制ADP、AA和ca诱导家

兔血小板聚集。抑制TXB:的产生.但对凝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可乐定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用投射电镜观察PD作用后的血小板超微结构,发现PD对血小板的变形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用胰蛋白酶损伤兔颈动脉内皮诱导血栓形成的模型研究PD的扰血栓作用,发现PD能显著减少血栓的湿重,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TXA:的生成。(5)抗动脉粥样硬化:虎杖及其提取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动物试验证实,虎杖能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显著减轻主动脉、冠脉等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病变程度阎。2.4抗艾滋病作用

白藜芦醇20mg/kgH服可抑制FLV引起

的脾肿大,显示其不仅具有体内抗FLv作用,还可能具有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对细胞免疫具有很好的上调作用,特别是在逆转录病毒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表现尤为显著,显示该药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FLV引起的免疫缺陷,是一个较好的免疫调节剂阻羽。2.5护肝作用

虎杖对乙型肝炎抗原的抑制作用,与其所含

蒽醌类物质及抗病毒作用有关。虎杖与其他中药合用治疗肝损害的实验研究表明,这些含虎杖的复方制剂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肝损害时ALT水平,清除过氧化脂质,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P1I。洪照友等的试验研究表明,虎杖煎剂具有改善损伤肝

第15卷第5期

V01.15

No.5

中莲为导般

Guid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

Pharmacy

2009年5月

May.2009

组织的微循环,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与肝脏内皮细胞的粘附,达到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损伤的能力嘲。

2.6抗肿瘤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虎杖中自藜芦醇可抑制癌变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变异,成为预防、抑制和治疗组织癌变和肿瘤发生的研究热点。白藜芦醇可抑制肿瘤的起始、促进和发展3个阶段,且体外实验表明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一。2.7抗氧化作用

虎杖对由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有抑制作用,粗提物对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嘲.虎杖中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均可降低溶血率,有效保护红细胞

结构的完整性,抑制H:0对生物膜的破坏损伤,维持细胞正常

生理功能13q。2.8降血糖作用

虎杖鞣质除对淀粉酶几乎没有抑制活性

外。对葡萄糖苷酶、蔗糖酶、乳糖酶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降血糖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糖苷酶活性实现的叨。2.9其他作用虎杖除了以上作用外,单用或与其它药物合用还具有止血、止咳、平喘、镇静等作用13lI。3临床应用

3.1

治疗慢性盆腔炎郭哑丽【蔺辱用复方虎杖汤保留灌肠,

再配以抗生素及红外光治疗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结果痊愈7l例,显效20例,治愈率达73.96%,有效率达100%。

3.2治疗高脂血症陈晓莉阎等比较虎杖片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虎杖片和辛伐他汀,疗程均2个月,并观察治疗前后胆同醇、i酰什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动脉硬化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虎杖片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虎杖片降脂疗效与辛伐他汀相近。

3.3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曹文等例应用复方虎杖清热胶囊

治疗风热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并与用感冒退热冲剂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临床研究表明,复方虎杖清热胶囊治

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疗效好,对主症起效快,并有明

显的改善白细胞异常及降低体温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4治疗新生儿黄疸虎杖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之功能。丁显春【40l等应用虎杖煎剂加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88例,其疗效显著。

3.5治疗肝炎张斌…等运用虎杖清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显示虎杖清肝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抗肝纤维化作用。郭小平旧等运用金虎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2例,结果镀示金虎退黄汤退黄效果明显。刘统峰删自拟参虎凋肝汤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0例疗效观察,结果:临床基本治愈36例,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9%。

3.6外用治疗烧伤和烫伤徐敏洁M等运用复方虎杖喷剂治疗烧伤400例.结果:痊愈358例,有效34例。无效8例,不影响病人的生理功能。蔡国良H鼍运用烫伤药膏外用治疗烧伤360例,结果:220例浅Ⅱ度创面平均(8±5)d愈合,105例深Ⅱ度创面平均(22±8)d愈合,35例混合度及Ⅲ度创面经换药34周后

万方数据

不愈者经植皮愈合,愈后皮肤柔软,无明显瘢痕增殖。提示:烫伤药膏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祛腐生肌,促进上皮生长,减少瘢痕增生的功效。

3.7治疗四肢骨折刘长广l蛔等采用虎杖内服外洗治疗四肢骨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陈兴宗M等采用单味虎杖内服外洗治疗四肢骨折作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44.9%,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则分别为20.8%和74.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8治疗关节疾病刘志安㈣等自拟虎杖汤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86例,治疗时间最短5d,最长27d,平均10.4d。其中优53例,良27例,中5例,差l例,优良率93.02%。经随访2-6

个月,症状、体征均无复发、加重。宋福志陴噪用单味虎杖治疗

膝关节炎8例,结果:患者在采用本法治疗2d内痊愈4例,7

内全部痊愈,效果满意。汪付田I卯喀采用虎杖通络擦剂治疗关

节功能障碍70例,结论:虎杖通络擦剂治疗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显著。3.9其它临床应用

虎杖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胆石症、慢性

前列腺炎、男性不育、阑尾周围脓肿、小儿过敏性紫癜、褥疮及心血管疾病,效果显著I”I。4小

虎杖资源丰富,利用简单的工艺就可以提取有效成分,如能提取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有效成分,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经开始对其单体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如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虎杖苷注射液(获2005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就是从虎杖中提取的单体有效成分虎杖苷。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虎杖在中药分类学上多作为利湿退黄药,活血祛瘀药或清热解毒药,在I临床上应用广泛,值得深入系统研究.充分开发和利用。但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还很落后,相应的毒理研究亦很少,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l】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f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213

【2】刘晓秋,于黎明.虎杖化学成分研究(I)【J】.中国中药杂志,

2003.28(1):47【3】3

Kang

H,Xiang

LFanGQ,eta1.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in

radix

and

rhizomeofR

heum船nuz[J1.

ChinTraditHerb

Drugs,2002。35(5):394

【4】Mannila

Erkki,Talvitive

Antti

Erkki‘Kolehmainen.An-tileukaemieCompoundsDerived

from

Stilbens

in

Pieea

abies

bark[J].Phytochemistry,1993,33(4):813

【5】5YoshiyuKiKimura,MitsugiKozawa,Kimiye

Baba,et

a1.

NewConstituents

ofRootsofPolygonumeuspidatum0].

Planta

Med,1983,48(3):164

【6】Lee

KR,Hong

SW,KwakJH,eta1.Phenolic

constituents

fromtheaerialpartsofArtemisiastolonifera【J】.Arch

Pharmacol

Res,1996,19(3):23l

【7】肖凯,宣利江.虎杖的化学成分研究叨.中药及天然药物,

109

第15卷第5期

V01.15

No.5

中莲为导般

Guid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

2009年5月

May.2009

2003,38(1):12

【8】张喜云.虎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提取分离叨.天津药学,

1999。l

1(3):13

【9】金雪梅,金光洙.虎杖的化学成分研究们.中草药,2007,38

(10):1446

【10】董杰德.四种中草药抗柯萨奇及埃柯病毒的实验研究叨.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4):46

[11】王卫华.虎杖提取液抗柯萨奇病毒B3的实验研究m.湖北

中医杂志,2001,23(9):47-48

【12】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组.中草药对呼吸道病

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J].新医药学杂志,1973,(1):26【13】王志洁.虎杖中蒽醌化合物部分分离品抗I型人疱疹病毒

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6):458【14】樊小容.虎杖对致病菌株药敏试验m时珍国医国药,2000,11

(2):108

【15】周邦靖.1160种中药对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抗菌作用【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3,16(4):36

【161周邦靖.1106种中药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抗菌作用的实验

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2):24

【17】产美英.黄芩等16种中药对阴道加德纳菌的抗菌作用阴.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5,20(4):222

[18】欧阳录明.中草药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实验研究阴.中国

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3):26

【l9】吕小迅.黄芩黄精等四种中药抗真菌实验研究【J】.广东药

学院学报,1995,1l(1):18

【20】刘腾飞.中草药体外抗淋球菌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

学杂志,1999,8(6):38

【2l】余传林,张佩文.3,4’,5一三羟基芪一3一B一单一D一葡萄糖甙

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和机理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21:13

1221刘杰,金春华,赵克森.虎杖甙对大鼠细动脉平滑肌细胞

ATP敏感钾通道的影响fJl.微循环杂志,1999,9(4):9.【23】金春华,赵克森,刘杰.虎杖甙对休克大鼠微血管平滑肌

细胞内钙、pH和膜电位的影响叽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6):539

C冽金春华,赵克森,刘杰,等.虎杖甙对心肌细胞钙的调节作

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17(2):128

【25】李笑宏,林建海.虎杖对血流动力学、血气及纤溶系统的

影响【J】.上海医学,2001,24(10):597

【26】陈晓莉,肖华,薛克昌.虎杖片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

的比较【J】.医药导报,2002,21(I):25

【27】刘连璞。单春文,柳息洪,等.虎杖4号对兔血小板超微结

构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18(2):105【28】马渝,史若飞.虎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叨.中

国中医急症,2005,14(6):564[29】John

Morrey,ReedPWarren。KevinM

eta1.Effectof

imexon

treatment

on

Friendvirescomplex

infection

Ug--

inggeneticallydefined,nice

as

modelforHIV-Iin-

fection[J].Antiviral

Research,1991,15:51

万方数据

【30l杨子峰,洪志哲.自藜芦醇对小鼠艾滋病治疗作用的实验

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2):148

【3l】唐望先,虞涤霞,但自力,等.肝炎平对急性肝损害时脂质

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8,27(1):56

【32】洪照友.高毅,詹兴海.中药虎杖对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

保护的形态学观翱几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2):162-164

【33】Bhat

KP,Pezzuto

JM.Cancerchemopreventiveacfivityof

resveratrol[J].AnnNY

AcadSci,2002,9570):210f34]Niles

RM.McFarlandM,Weimer

MB.el

a1.Resveratro]isa

potent

inducer

ofapoptosis

in

humanmelanoma

cells

【J】.CancerLett,2003。190(2):157

【35】孟洁,杭瑚.虎杖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叨.

化学世界,2000。(8):417

【36】朱立贤,金征宇,罗欣.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抗氧化作

用的研究fJl.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5):22

【37】沈忠明,殷建伟,袁海波.虎杖鞣质的降血糖作用研究f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3):220

【38】郭亚丽.巾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96例【J】.四川中医,

2003,21(10):63

【391曹文,胡学军.虎杖清热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0例总结

【J】.湖南中医杂志,2002,18(5):8

【40】丁显春,闰炳远,王毅.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88例

【J】.围医论坛,2001,16(5):44

【41】张斌,王灵台,陈建杰,等.虎杖清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及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叽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3):37

[421郭小平,张卫星.金虎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2例叨.

陕西中医,2005,26(9):869

【43】刘统峰.参虎调肝汤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0椤|I疗

效观察-fJl.新中医,2004,36(11:40

[44】徐敏清。唐培仙.复方虎杖喷剂治疗烧伤400例【J】.新中

医,2007,39(3):61

【45】蔡国良.烫伤药膏外用治疗烧伤360例们.陕西中医,2004,25

(3):217

●46】刘长广.单味虎杖应用于四肢骨折后期的治疗体会田.中

国社区医师,2001,17(111:35

【47】陈兴宗,陈秀风,陈萍.单昧虎杖在四肢骨折后康复期治

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o):46

【48】刘志安,邓斌。刘胜才.自拟虎杖汤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

膜炎86例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5,12(36):39[49】宋福志.单昧虎杖治疗膝关节炎8例【J】.中国社区医师,

2004,7(20):43

『50l汪付田,米仲样,杨国栋.虎杖通络擦剂治疗关节功能障

碍症70例总结Ⅲ.甘肃中医,2004,17(10):17

【5l】王春荣.虎杖现代临床应用举隅【J】.光明中医,2008,23

(3):397

(收稿日期:2009-03—10编辑:季铁铮)

本文标题:乙肝新药的研究进展-中药猫爪草的研究进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499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