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

发布时间:2017-11-06 所属栏目:王守仁 心学

一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心即理——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 1宋代理学的发生 ? 韩愈提出道统问题——北宋五子重新解释先 秦儒家思想——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 ? 2理学的三种基本思想形态
? 朱熹为典范的思想(理学);陆象山的思 想(心学);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吕祖谦

“心即理”-王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宋陆两人对理学看法的区别:朱熹是告诉理 在哪里,并认为不断努力向那里前进和最后 就会拥有理;陆象山认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 浙东学派认为理在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他们 通过历史学的研究来追寻理学,其中,金华 的学者注重历史人物的研究,永嘉的注重制 度的研究

“心即理”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王阳明认为陆象山讲的内容基本上都正确,但解释得 比较粗糙。王阳明的思想继承了陆象山和朱熹的一些 理论。他有下述观点: 心是我们的精神和意识,称之为本心。本心主宰着我 们的视听言动。 要成为圣人,最重要事情是开显本心,即让我们原本 和最高之理相符合的本心以它原本的样子显现出来。 从而既是人道价值的最高体现,也是天道的最高实现。 心即理的意义:肯定了人的本质和天道本质是同一的, 为人的现实生活转进于圣人的境界造成了理论前提。

知行合一
? 知行关系问题 ? 《尚书` 说命》: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即 我们知道一件事并不算太困难,真正困难 的是要去做这件事。
?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作为 一种知识的接受,行是关于知识的实践。 ? 佛教:定慧均等观,慧为一种知慧的形式, 定为实现智慧的途径的实践。

知行合一
? 思想渊源: ? 朱熹:知行长相须,但他更强调知应该在行前 面,即行重于知;知与行工夫,须着并列, 即强调并列关系。
? 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吕祖谦说:致智力行不 是两截,也就是一截。 ? 力行所以致其知,磨镜所以镜明(出自禅 宗)

知行合一
? ? ? ? 知行合一的具体观点: 真正知道一件事情是一定能够行的 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知的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知识层次,而真正懂得知 识是要把它做出来的,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知是行得起点,行是知的完成,知和行是同一个过 程所展现得两个方面。第二个层次是良知实现良知 的途径。一个方面就是良知的自知,第二方面就是 通过行为来表达良知。 ? 对所谓阳明“以知代行”说的批评 ? 王阳明强调知识的过程必定通过实践过程来体现的, 知识和行动作为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本质统一性。

“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 向
? “格物致知”问题的来源 ? 格物致知这个问题就来源于《大学

》里面,《大学》开 头三句话,朱熹把它叫做三纲,那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就是三纲,那三纲是怎么 展开的呢?它是通过八条目来展开的,那就是我们通常 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这就有了格物致知的问题,这是一个过程,如 果我们把这个所谓格致诚正一直到修齐治平,我们把它 看做成一个过程,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格物致知就成 了治国平天下的起点。那么圣人之道或者说圣人宏大的 事业,按照朱熹的理解,起点在哪里?同样是格物致知。 所以格物致知这个问题,在理学当中变得非常重要,从 二程之后,几乎没有不讨论格物致知问题。

“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 向
?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 朱熹完全继承了二程的观点。但他又特别 强调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要还原出具体事物 之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格物致知是我 们导向圣人的一个必由之路,格致诚正修 齐治平,在朱熹那被看成是一个必要的过 程。朱熹认为,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

“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 向
?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之说: ? 格者正也,那就是正的意思;物者事也,把物解释成事 是古训。心即理。他认为理在心里。所以王阳明认为一 个事或者格物这个物正或者不正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 己的心正还是不正,心正则行正,事自然就正。所以格 物首先就要正自己的心。格物也就是正心,正心也就是 诚意,诚意也就是致知,作为一个过程是完全统一的。 格物致知在王阳明那里同样被转换成了一个道德实践的 原理,而基本上摆脱了朱熹原来所预设那种关于获得知 识这个意思。王阳明对“致知”有特别的解释,致知就 是致良知,他有一个说法,就是首先心要正,格物就是 正心,心正了事物才得其正,致吾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事事物物各得其正这叫做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 向
? 王阳明格致新说的理论意义: ? 格物致知在王阳明那里被转换成了一个关于道 德实践命题 ,王阳明把格了解为正,把物了 解为事,他更突出的强调了我作为一个实践的 实体,在实践过程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强调了 道德的主体在道德的实践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主 体作用。他突出了道德实践的主体性格物致知, 他把物解释成事,本质上转换了朱熹讲的格物 致知的意义景域,把它还原成我的一个实践过 程,它是在作为主体之我的是实践过程的意义 上来讲格物致知的。

良知学说
渊源:孟子最早提出,阐述父子间的一种情 爱之情,讲恻隐之心作为仁之端在人的

本身 存在的固有性——北宋张载,德性之知,便 是天德良知。相比较闻见之知来说,天德良 知那就是不仅仅是非经验的,甚至在某种意 义上是超经验的,是我们每个人原本就有的。 德性之知不源于见闻,但是又不离于见闻。 基本意思就是说,德性之知的表达是通过我 们的自然情感,通过我们的视听言动这样一 种经验的方式来传递。

良知学说
? 良知本是是非之心,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是 非非实行判断的本质根据。良知原本就是一个 至善,它原本就是明德 ? 良知是我们存在之本,也是我们的德性之本。 王阳明非常明确肯定的一点是,那就是人的存 在的本质,同时就是他的德性本质。 ? 良知共分三个层面,一个是存在之本源,一个 是德性之本源,一个是理性之本源或者说知识 之本源。

本心的自我开显与自我表达
? 王阳明提出人们的良知是美好的,人的本身是知善知恶的, 就是因为人没有每天去反思自己现在做的对或错. ? 照王阳明之前说的人的良知是美好的,那为什么会有那摩 多坏人,因为人的生活总是跟着感觉走,眼睛看到美丽的 就人的心就觉得美丽,嘴巴吃起来好吃就感觉好的,并不 断地去追求这种感觉..我们结果把自己的良知给遮蔽了. ?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良知离人们的本身越来越远,没有 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这时王阳明就引起来忧虑,他就造出 了良知规,并要把它远播使原本的生活变得好,有良知. ? 良知的唤醒最好的办法就是反思.

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 一、心与物的关系; ? 无物。 二、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寂”与“显”; 从历史哲学上讲,王阳明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观唯心是认为万物乃内 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王阳明此话的通俗意思是你没有看花的时候,它就没有开,你 来看花的时候,它就灿烂地开给你看。 是主观唯心,花开都成了自己精神所控制之中。 但是从文学的角度看来,是寄情于花,引情入景。

? ? ? ? ? ?

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 三、“心外无物”作为一种生命境界; ?

达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人生境界。精神世

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 四、“心外无物”与主体价值世界的建构
? 对于我们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每一个人的 心灵状态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态度,态度 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成果,可以建构学生 广阔的心灵世界,使学生把社会之事纳入 自己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致良知可以作为当今的道德教育的参考。

天泉证道“四句教”阳明学派的分 化
? 王

阳明的两个大弟子王畿和钱德洪关于四句话产生了分 歧。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 动”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第四局“为善去恶是格 物”。王畿的观点是,如果心体是无善无恶那么意动也 是无善无恶的。如果是无善无恶的意,那么知也是无善 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他还用四句话总结了 他的观点“无心之心则藏秘”“无意之意则应圆”“无 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而钱德洪的观点 是认同四句教,但是这四句话只能用在圣人的身上,而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是不正确的。最后他们两个 邀请王阳明一起到天泉桥上讨论孰是孰非。王阳明说他 们均正确但是希望他们能互相理解。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他们各执己见,最后发生了阳明学派的分化。

王阳明心学的总体评价
? ? ? ? ? ? ? ? ? ? ? ? 1.全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后迁至绍兴,葬于绍兴 性格:1顽皮,不守规矩。15岁时,独自考察边关,对读书不感兴趣,而喜骑 马射箭 2兴趣广泛,有志向。 2. 王阳明心学的总体评价“三不朽” 古代把王阳明成为真三不朽的人物() 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 (叔孙豹 最早提出) 钱德洪《王阳明年谱》 3.从诞生起影响广大 4.王阳明心学的主要生活阶段 a.12岁与私塾先生对话,立志读书做圣人,确立了王阳明的思想和社会发展 方向。 b.龙场悟道,和朱熹思想发生彻底的分道扬镳 C.45到50岁基本在江西建功立业,思想飞跃,创立良知学说 d.晚年讲学,学生遍布各地思想成熟。

王阳明心学的总体评价
2.阳明思想的分期 ? 34岁前,确立圣人志向,向圣人志向探索,确立思想 ? 35岁到50岁,思想不断形成完善,直到良知学说完成, ? 50到57岁,完善和传播 ? 3. 对“五溺说”的批评 ? 沉湎于五个方面,误入歧途 ? a溺于任侠 ? b溺于骑射 ? c溺于词章 ? d溺于神仙 ? e溺于佛氏 ? (这个评价有问题,12到34岁,这些都是王阳明求取圣人之道的路边 风景,如果没有这些,不可能建立伟大功勋,无法领会心学进行充分 整合。这些是追求圣人之道的艰难整合。使他完成本心学的建设)

谢谢大家


二 : 王阳明心学

人物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别名王阳明、王文成,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创立“阳明心学”,著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等作品。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王守仁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等。嘉靖七年,王阳明病逝,谥号文成,追赠新建侯,从祀于孔庙。

人物生平

生而不凡

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很不同寻常。他的妈妈怀孕超过10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奶奶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爷爷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出生后,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爷爷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爷爷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年少有为

十二岁时,王守仁正式就读师塾。十三岁,妈妈郑氏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1个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1个圣贤的人。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娶妻诸氏

十七岁时,他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老丈人才把他找回去。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步入仕途

20岁时,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然而,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试一试为下一次科举作个状元赋。”王守仁拿起笔就完成了,朝堂上的元老们都很惊奇他的天赋才能。嫉妒他的人就开始议论说,这个年轻人如状元及第,必然是目中无人。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他的状元爸爸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被贬悟道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随后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决断囚狱,随后因病请求归乡。久之,起用授兵部主事。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路上被刘谨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逃过追杀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爸爸王华,王华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平定江西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谢志山占领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占领浰头头,各自称王,与大庾的陈曰能、乐昌的高快马、郴州的龚福全等遥相呼应,攻占、剽掠各处府县。而福建大帽山的盗贼詹师富等又起兵。前任巡抚文森托病去职。谢志山联合乐昌的盗贼夺取大庾,进攻南康、赣州,赣县主簿战死。守仁到任后,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盗贼的耳目,于是责问年老而狡黠的仆役,仆役浑身哆嗦不敢隐瞒,如实坦白。守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侦探叛军的情报,守仁因此掌握了盗贼的动静。随后他传檄福建、广东会兵一处,首先讨伐大帽山的盗贼。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他向朝廷上疏称,权力太小,无法命令将士。王琼上奏,给了王守仁旗牌,可以便宜从事。七月,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平定叛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守仁平定盗贼后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无兵。在江西境内的朝廷官吏都来帮助守仁,又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宸濠。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宸濠进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动。过了十多天,勤王兵未至,宸濠发觉被骗,带兵攻下九江、南康。宸濠攻打安庆受挫,此时守仁大军已集结完毕。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立院讲学

王守仁于54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并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总督两广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是下诏让守仁以原先的官职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黄绾借此机会上书争辩守仁的功绩,请赐给他铁券和岁禄,并叙录平定宁王叛乱功臣,世宗都答应。十二月,守仁军至思恩,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十分害怕,投降了守仁。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广兵抵达南宁,而卢苏、王受刚归降,愿意立功自赎。王守仁于是派遣大臣商议,并命湖广佥事汪溱、广西副使翁素、佥事吴天挺及参将张经、都指挥谢佩监湖广土兵,袭剿断藤峡叛军。此后仍然总督分永顺兵进剿牛肠等寨,保靖兵进剿六寺等寨,约好以四月初二各至抵达地点。

当时,叛军听闻明军檄湖广土兵抵达,均逃匿深险之中;又听闻卢苏、王受归降,王守仁进驻南宁,故以为王守仁以散遣诸兵布阵,于是防备弛缓。至此,湖广兵皆偃旗卧鼓驰马抵达,与明军一同突进,四面夹击。叛军大败,于是退守保仙女大山,据险结寨。官军攀木缘崖仰攻,并随后连连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击断藤峡。随后王守仁密檄诸将移兵剿仙台等贼,分永顺兵、保靖兵各自进剿,约定在五月十三日抵达巢穴。叛军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围困的大军打败,溃军为副将沈希仪斩杀。至此,断藤峡叛军几乎全尽。

病逝归途

平乱后,王阳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推荐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丧过江西境内,军民都穿着麻衣哭送守仁。先前因平定宁王叛乱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时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王阳明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理学强调格物以(www.61k.com]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就可以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并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其中又以泰州学派(又被称作左派王学)将其说法推向1个极端,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贽,徐阶,张居正,唐顺之。

王阳明名言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4、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5、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6、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8、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9、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10、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1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4、知行合一。

15、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1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7、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1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守仁诗词

《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王守仁早年作诗刻意求工整,晚年融会哲理。

著有《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等,作品收录于《明史》、《古文观止》。

王守仁在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王守仁将心学融入书法,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历史评价

朱载垕: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

朱彝尊: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

王世贞:①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深融而出于自然。其自负若两得。②文章之最达者,则无过宋文宪濂、杨文贞士奇、李文正东阳、王文成守仁。③理学之逃,阳明造基。④王伯安如食哀家梨,吻咽快爽不可言;又如飞瀑布岩,一泻千尺,无渊渟沉冥之致。

李贽:阳明先生在江西与孙、许同时,则为江西三忠臣。先生又与胡端敏、孙忠烈同举乡荐,曾闻夜半时有巨人文场东西立,大言曰:“三人好作事!”已忽不见,则在浙江又为3大人矣。且夫古之立大功者亦诚多有,但未有旬日之间不待请兵请粮而即擒反者,此唯先生能之。然古今亦未有失一朝廷即时有一朝廷,若不见有朝廷为胡虏所留者。举朝晏然,三边晏然,大同城不得入,居庸城不得入,即至通州城下亦如无有,此则于少保之勋千载所不可诬也。若英宗北狩,杨善徒手片言单词,欢喜也先,遂令也先即时遣人随善护送上皇来归。以余观之,古唯厮养卒,今仅有杨善耳。吁!以善视养卒,则养卒又不足言矣。此皆今古大功,未易指屈,则先生与于与杨又为千古3大功臣焉者也。呜呼!天生先生岂易也耶!在江西为3大忠,在浙江为3大人,在今古为3大功,而况理学又足继孔圣之统者哉?

张岱: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沈德符:惟王文成以理学建安壤,遂开国封,固书生之希固书生之希构矣...乃知王文成真天植异禀,其用兵几同韩、白(韩信、白起),而见罗亦以良知余唾,妄希茅土,且兼十哲三良而有之,亦不知量矣。

黄宗羲: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魏禧: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

王士祯: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纪昀: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张廷玉: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籓。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

邓之成:阳明以事功显,故其学最为扎实有用。

严复:①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②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启超:①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②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章太炎:①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于是有知行合一之说。②文成之术,非贵其能从政也,贵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孙中山: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三 : 王阳明心学感悟

那些先生告诉我的

——从王阳明的心学谈起

人生两次接受哲学,一次是来这世界整整二十年的经历,它缓慢沉积我的积淀;一次是这学期短暂的听课,它迅速让我吸收中华几千年历史的精华。[www.61k.com)越长大,反而不再有个体的过分张扬与自信,变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困惑越来越多,纠结于自己的每一次行事与选择中。曾尝试与他人对话,却发现这是怎么如何与人沟通却都无法平定已经乱的了心弦,纵使知道应该对自己说什么,明白别人为什么那样说,理解自己应该怎么想,终究抵不过心里无法控制的感觉。那是一种奇怪的感觉,不知先生在寻圣人的路上是否有过,总觉得哪里差了一点,确是远方天与地之间的分隔线。一线,两方。

回忆着内心曾有的困惑,嘴角却不禁露出微笑。我想起自己无意翻书之时,那些用最传统中国文字记录的话语,那是千百年前古人就给出了的解答。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慢慢出现了一个人物——王阳明。喜欢这个人,不如说是这个人身上有太多我渴望而却还尚未拥有的东西。崇拜这个人,是他可以自信地说出“要做圣人”,虽处逆境却有平淡之心。整整令人敬佩之人,不在于他有多生事业上的成功,而是那独特的内心。仿佛冬夜之寒梅,吸引我的早已不是它嫩黄的身影,而是那抹最是沁人的暗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四句教

我用力地在纸上用我可以做到的最工整的字迹去写下这几个字。仿佛希望通过一遍又一遍对这些字迹的临摹便可令它深入我心,彷佛一个人虔诚的信仰,仅仅希望离心中之圣殿近一点,再近一点。在一遍遍誊写中,忘记窗外炫耀,内心安定,嘴角上扬。

随着年岁的越长,我越来越困惑于外物的迅速变化,它们仿佛流光掠影,绚丽却又飘渺,在你渴望伸手抓住它们的时候,却发现手心空荡。我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视对内心的认知,厌恶世俗的一切早已被现成的条条框框严格限制。小学初中的教育告诉我,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告诉我好人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形象光芒万丈,坏人就是我们永远应该厌恶鄙夷的对象,远离其千里。但长大之后,我发现世界并不是这样,对的里面有错,错的里面有对。我曾经极度迷茫,原来一直要过的生活虽然事事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但却不用思考太多,那时我完全不知哲学为何物,只知道按照社会的模范标准把自己做成一个模型打造出来的人。

究竟人生为何?我想向苍穹呐喊,它却静静对我微笑,默默无声。这时,先生告诉我,“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世俗可变,但内心中,良知二字不朽!

大学二年级那年,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真正明白了一个词,迷茫。在大量地翻阅哲学类书籍之后,似乎掉入哲学之海,却没有浮木让我用来拯救自己,古今之大,包罗万象,似乎却没有一个信仰可以让我理清自己的方向。这时,先生出现了,他用心学之道,慢慢带我理清方向。任何事情,何必追求一个极端。我曾抱怨自己记忆力差,何尝不是比别人多拥有了只属于自己的混沌世界。何必太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当我看花时,花娇艳起来;当我不看花时,花便与青山沉寂起来。”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永远有我们到不了碰不到的地方,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感悟

若是常为之伤心,那便永远没有快乐。(www.61k.com)也许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也只有阳光下的那些快乐。我们能自由地掌握自己的自由的时间如此短暂,我们能自由地思考的时间也如此短暂,为了这短暂的时光便尽力去抓住自己所遇见的。然后在那悠悠漫长,独自前行的时光里去珍藏,怀恋它们。

这学期开始便对阳明先生大感兴趣,搜集了他的一些诗歌,却终是下不定决心去买《传习录》,总是觉得看文言文是生涩难懂的。网友的这样一席话改变了我的想法。“先生的书,适合放在床头,你不定哪天去看,也不定翻在哪页,就有天忽然有一种突然悟出了什么的感觉”。于是,捧着手中的《传习录》,我静静翻阅,等待五百年前的大智慧与现代相融。

知行合一,用自己的心去掌握自己的行动。不去刻意避免自己心中所谓的恶,也不去刻意模仿别人眼中的善,因为当你刻意为之的时候,它们早已不是单纯的善恶了。

“安心立命,用人者同心同德,不以身份高低分轻重。不以职业分贵贱。被任用的人符合自己的才能,安于卑微琐碎动作不敢低贱。”当我在《传习录》中看到这段话时,我感慨万千。这是我崇尚的哲学,它不是不知进取,而是以最好的方式去实现和,去达到天人合

一。大三浮躁的过往,那些记忆一点点涌上心头,很多时候心中过分强烈的念头让我走错了自己的路,让我不安于平淡的现实。现代人说多了“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王阳明却早在五百年前给出解答。

书尾同样有古人为先生写的传记,当我读到那八个字时,一种不知名的情绪饶了我的心,沾了我的眼。“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先生一生诠释了这八个字。如吾生能至此,又何求?比起这八个字,那些缠绕的不知名小事又有几何价值?

多少人选择了“过”,为外物牵绊脚步,多少人选择了“避”,以收敛露棱角为念头一味想逃离这个世界以独善其身。顺其道,做其事,偶尔有些率性,但却不是成为给别人造成困扰的理由,这是先生告诉我的,更是泱泱中华千年文化教给我的。

本文标题: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292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