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一个人的战斗抑郁症-一个人的高考,一个人的战斗

发布时间:2017-09-13 所属栏目:抑郁症的家庭治疗

一 : 一个人的高考,一个人的战斗

还有两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教室里已经不再上课,我坐在教室里陪着学生复习,思绪却回到了十多年前。那时,我也像现在的学生一样,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高考复习。所不同的是,那时的高考是七月份,比现在整整晚了一个月。还有不同的就是,那次高考是我人生中第二次高考,在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进行的一个人高考。
高考就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我说的一个人的高考,并不是说整个考场就我一个人在考试,而是在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家长的帮助陪同下,我一个人去应对高考,去迎接这场特殊的战斗。
说到第二次高考,就不得不先说说我的第一次高考了。我的整个高中三年是在县二中度过的,那时的二中是在靠近鄱阳湖的一个农场边上,那里地域偏僻,周围连一个商店都没有,除了农场几户人家,连个人影都难见到。二中的条件很差,学生在那里读书过得都比较艰苦,好在我们大都是农家子弟,为了读书能够吃苦,就怕没书读。也正因为条件差,二中没有设置高考考点的资格,所以,我们必须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去参加高考。县城对我来说很陌生,高考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去过。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们的考场设置在县城实验小学,住则是全体师生一起住在另外一所小学的教室里,一个教室住几十个人,把课桌拼在一起铺上席子就是床,实在住不下就打地铺。没有空调电扇,我们就以书当扇。蚊叮虫咬,我们以手当拍,拍得满教室啪啪作响,现在想起来真有点不可思议。我的第一次高考,虽说条件艰苦,但因有老师的组织安排,有同学同甘共苦,也就感受不到高考的压力和应对高考的无助。嘻嘻哈哈,懵懵懂懂,还没有感受完高考的新奇,高考就过去了。那年,我们学校只靠上一二十个人,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名落孙山了。
因为顾及到脸面,我不好意思回到原来的学校复读,也不愿意和以前的那些狐朋狗友一起到县中混日子。没有办法,在亲戚的介绍下我来到九江高复班读书,也许是找个安静的环境认真读点书,给家人给自己一个交待;也许是想找个好点的学校认真复读,考个好大学,整整一年,我开始了完全一个人的复读征程,没日没夜的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终于可以胸有成竹地走向考场了。
第二次高考,还是在那个我不太熟悉的县城参加考试。因为没有户籍不在九江,不能在九江报考,我只好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在县教育局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因而,我的第二次高考既没有老师的叮嘱,也没有同学的帮助,一切都靠自己。我是7月5号赶到县城的,先到教育局领取准考证,弄清考试的具体要求,然后就找到考场所在的学校,熟悉一下考试环境,再后来就是在考试学校附近找个小旅馆住了下来,好好的休整一下,准备迎考。
七月的江西是个火炉,我住的小旅馆里更像个蒸笼,热的让人根本无法安睡,就连白天坐在里面看书都受不了。高考几天的睡觉成了我最头痛的事情,第一天经验不足,将小电扇开得最大档,还是没有用,电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我全身汗如雨下,躺在床上想早点睡着,可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心里越是想早点睡着,身上越是感觉到热,也就越是睡不着。我反反复复地躺下起来,起来睡下,找不到任何好办法,急得我连眼泪都要掉下来,拼命地捶床,无可奈何。我知道,要是睡不好,第二天没有精神,头脑昏昏沉沉,考试可怎么办,尤其担心第二天起来晚了考试迟到。那天晚上,我几乎一夜没睡,既想睡又不敢睡,既睡不着又怕睡沉了,难受极了,也害怕极了,生怕又发挥不出来。
第二天起来,头脑的确是有些沉重,但我告诉自己,不要想得太多,考试就两个多小时,坚持一下,或许没有问题。于是,我赶紧用冷水洗脸、吃早饭、准备考试用品,有条不紊。同时想尽办法调节心态,鼓励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行。那天,我是满怀信心走进考场的。考完语文后,我好像没有受到前一夜睡眠不良的影响,做题时很投入,一切都很顺利,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中午自己在外面的校餐馆里吃了点午饭后,赶紧回旅馆睡觉,同时还和旅馆的老板打好招呼,准时叫我起床。其实我已经用手表定好了时间,但为了万无一失,我还是让老板提醒我。就这样,第一天很顺利地过去了。那天为了晚上能睡好觉,我想了一些小办法,先是将窗户用一块厚布遮掩起来,同时在地上洒了很多的水,将床上的席子用水一遍又一遍擦,也许是前一天没有睡好的原因,也许是第一天考试感觉还不错,心情放松的原因,尽管天气还是很热,但后来的几天我的睡眠质量很好。解决了睡眠问题对当时的我来说也就是解决了高考问题。
一个人的高考对我来说具有非常的意义,不仅是这次高考完全改变了我的命运,更因为这次高考没有让我再次趴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该如何去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如何去调节心态去克服困难,如何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去战斗。


※本文作者:庐山恋人※

二 : 旷野无人,1个女作家与抑郁症的战斗历程

旷野无人,1个女作家与抑郁症的战斗历程

旷野无人,1个女作家与抑郁症的战斗历程

李 赵

  与癌症、抑郁症搏斗数年的女作家李兰妮,在她刚出版的图书《旷野无人:1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里说:“抑郁症比癌症还可怕。”一语激起千层浪。在这个抑郁症患者被许多人漠视甚至鄙夷的时代里,他们到底面临多大的恐惧和痛楚?当他们默默地躲在无人的角落里,我们又该怎样伸出援手给予回应?
  
  她蜷缩在衣柜里,透过缝隙看一点光亮

  利落短发、青翠小衫、桃红色披肩,光鲜衣裳灿烂笑容,第一次见李兰妮,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她和抑郁症患者联系到一起。这分明就是1个明艳照人的健康女子。然而随着谈话的深入,你会从她不时紧握着的双手看出她内心的焦虑。你能察觉出,她试图让人觉得她是多么开朗自信。
  是的,52岁的李兰妮曾是1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现在仍在治疗中。当她徐徐打开话题,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在那份开朗笑容的背后,有着怎样一颗被恶魔牢牢抓着的心。抑郁症发作时,她会顿失与人交往的能力。不能接电话、足不出户,做任何事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害怕别人来看她,心里装着无数古怪的恐惧,常常都把自己吓一跳。而这样的症状,已经持续多年。
  为了抑制害怕,她常常会考虑是躲在沙发底下还是衣柜里更安全。多次实践后她总结出,躲在衣柜里更能舒缓神经。虽然衣柜里很黑,但活动范围大,她能坐下来,还能透过缝隙看到一点光亮。
  李兰妮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跟她在一起吃水果,水果刀一定要套好刀套。因为看到刀刃,李兰妮就会无法控制地想拿刀割自己。2003年是李兰妮病情最严重之际,实在控制不住了她会给自己抽血,用10毫升粗的大针筒,对准自己的血管抽,然后将血放出来,看着鲜血顺着胳膊和腿流动。每当这时,她感觉格外舒服。她也试图跳楼自杀,“跳吧!阳台不高!双手一撑就上去了”;“跟我走,飞起来,你是一只蝴蝶”。无数次,这清晰、温柔、体贴的声音会鬼魅似的诱惑着她。
  最让李兰妮害怕且无法摆脱的是噩梦,她梦见过千奇百怪的死。梦里,她看到水渠里有很多小孩尸体,支离的胳膊、残缺的腿,不断有新的尸体从大涵洞里涌出来……
  “抑郁之所以十分恐怖,就是因为人们看不到它有什么外部标志,看不到伤口,看不到伤疤,看不到肿瘤,但患者的内心在流血,直至死亡。”这是一位瑞士病人写下的话。李兰妮把它引到了自己的书里。她每天都会想到这句话:“活着比死更艰难。”所以,她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竭尽全力地活。
  把病痛留给自己,不让身边的人有所觉察 .
  2002年底,李兰妮因为失眠,第一次走进精神卫生科。当时她仅仅希望大夫能给她开点安眠药,但医生却明白地告诉她:“我认为你患有抑郁症。”她第一次知道,抑郁症有3大指标:一、严重失眠15天以上;二、对什么事情都毫无兴趣;三、常有自杀的念头。
  李兰妮具备其中两项指标,但她完全不相信。“我没什么可抑郁的,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说我非常乐观。”李兰妮无需朝九晚五地在职场打拼,不必背井离乡地讨生活,也不用给儿女积攒财富,她的生活过得平静而舒适。这样的女人,怎么会得抑郁症呢?
  李兰妮把医生的话当成耳边风,她甚至把诊断当笑话说给几个朋友,大家都觉得挺逗的。“李兰妮有抑郁症,那全世界还不都有抑郁症呀?”一位“闺蜜”跟她说:“你有个鬼抑郁症啊,我们都抑郁了,也轮不到你。”甚至直到现在,仍有朋友不相信她得了抑郁症。
  2003年春节过后,李兰妮发现自己的失眠症状在加剧,“躯体和神经系统连接不上,就像机器人的电脑线路出了问题,起卧行走如同弱智梦游,心神涣散。非常非常疲惫,非常非常辛苦,失眠、噩梦、沮丧。”再次去找上次看病的医生,医生依然坚持认为她有抑郁症,而李兰妮依旧不接受。一位朋友帮她联系了一位精神卫生科专家,李兰妮在填写问卷时,有意绕开“陷阱”。她不是有意欺骗医生,但潜意识里却在极力否认抑郁症。专家最后的结论是“不大像抑郁症”。
  接下来,她游走于各医院各科室,想给自己的严重失眠和极度疲乏找到原因。做胃镜、查血糖和尿糖、看五官科、抽血化验、照过肺、看过心……能排查的都查过了,还是找不到病因。
  情况越来越糟糕:梦里跟死去的人说话,睁开眼睛是死去的人在跟她说话。总有声音在质问她,“为什么要活下去?”甚至面对医生时,她仿佛能看到空中漂浮着各种恐怖的东西:脑浆、鲜血、干瘪的手指,漫天飞舞……她闭上眼睛,轻声地告诉自己要控制,不可以发疯,一定要谦恭而轻松地面对医生。
  2003年4月12日,李兰妮从肿瘤医院头颈科专家那里确认自己一切正常。但她又找了一家医院看病,挂了三个特诊。妇科大夫告诉她没有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说她是阴阳两虚;而精神科大夫的诊断结果:重度抑郁症。
  在这一天,折腾了1大圈的李兰妮终于老老实实地捏着2个小纸袋回家了,里面装着7天量的抗抑郁药。她告诉自己:“认了吧,李兰妮,说你疯了你还不相信,你骗医生不是找死嘛。”
  事实上,现在李兰妮已经不太愿意回忆2003年3月~4月的那些日子,但她已经知道了自己当初不能正视抑郁症的原因。在德国心理学家努贝尔的书《不要恐惧抑郁症》中她找到了答案:“所有抑郁症患者的1个特征是,他们都试图尽可能长地隐藏在‘一切正常’的表象背后”;“他们巨大的自控能力和强大的意志,仍然使他们去履行每日的义务和要求,而把病痛留给自己,不让身边的人有所察觉。”
  
  相似的十个人里,只有一个人重度抑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1个最不可能得抑郁症的人得了这种疾病呢?

  一般人听说李兰妮患过癌症的经历后,很容易就联想到这方面。但李兰妮最初并不认同,她曾认为癌症手术在她的抑郁症积聚过程中没有关键性作用,她一直认为自己是特别坚强的人,连她的主治医生也这么认为。
  在《旷野无人:1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写到结尾之际,李兰妮不得不承认,自己必须解开这个心结。原来她在写作中一直刻意避开“绝望”这个字眼。“我很理智,对我来说,绝望是可耻的,是打在我脸上的耳光。每逢要流露出‘绝望’2个字时,我就会提醒自己‘不要写!不要这样说!’”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哲学家斯宾诺莎关于绝望的文字,才终于承认,原来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始终藏匿着1种叫做绝望的东西。
  这种绝望,表现在很多微细到不为人所觉察的地方。比如,癌症严重之际她不能写作和看书,只能出席很少的社会活动;单位组团出国,20多人的团,只有她必须签字,而且丈夫也要签字表明是“自愿,出事概不追究”。“过去我应邀参加活动,人家认为是捧场。如今接到邀请,成了接受施舍和同情。”一次她和朋友吃饭,[www.61k.com]中途来了另1个人,朋友介绍说:“这是李兰妮。”对方惊呼:“哎呀!半年前我见到你时觉得你光彩照人,现在是怎么了?”她每天都和病痛纠缠不清,天天失眠或做噩梦,颈部伤口疼了两年,右耳失聪一年。出去吃个饭,都容易呼吸道感染……
  李兰妮觉得自己成了被边缘化的落魄病人,1个衰败的、晦气的人,活在世上只是1个负数,没有利益交换的任何资源,只会成为家人、亲友、单位和社会的累赘。而这样的日子,似乎会陪伴她的余生。
  2008年初,最开始诊断她得了抑郁症的那位大夫告诉李兰妮,癌症病人中有一半人会得抑郁症。而李兰妮认为,95%以上的癌症病人都会得抑郁症,65%会出现中度以上的抑郁症。“不少癌症患者在得知病情后一年左右去世,大家只见癌症转移因素,却意识不到是抑郁加速了癌细胞的扩散。”她认为,癌症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癌症患者周围的环境和人心。
  2003年抑郁症爆发,是因为李兰妮必须面对再次开刀的恐惧,客观无助感导致抑郁状态持续。李兰妮在梳理自己的精神历程时认为:除了癌症,家族也是她得抑郁症的原因。她的外婆非常有才气,但她当了一辈子家庭主妇,90多岁时抑郁症发作。外婆从医院出来,却没人能接她回家,老人进了养老院,十几天后她离开人世。1个活了90多岁的优雅老人,最后竟然抑郁而死。

  而李兰妮的母亲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母亲年轻时因胃病辞职,“文革”时当了几年家属后重新参加工作却失去了离休的资格。因此,母亲习惯于躲藏在“病人”身份的背后,从不愿正视自己的软弱和失误。从小李兰妮和弟弟就要照顾母亲的情绪,全家人都要围着母亲转、迁就她。潜意识里,李兰妮觉得母亲不像母亲,她的所作所为深深刺激了孩子,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不安全感。有时跟妈妈谈话,李兰妮会莫名地头痛、气郁、胃疼、烦躁甚至疲惫至极。
  除了家族影响、癌症来袭,李兰妮认为自己患抑郁症还有社会的因素。“那些关于抑郁症的书,都谈到了如今抑郁症患者增多的原因:过度紧张。我们关心职位会不会被别人取代、关心买房买车、为拼抢一切资源和机会奋不顾身……”她认为,现代人面临的知识和信息量等于以前所有世纪的总和,“我每次进图书中心,只要在书架前浏览20多分钟,就会头晕、胸闷。书太多了,像一座座山倾轧过来,无形、无声,但有致命的杀伤力。”
  据统计,在同样的童年有阴影、有家族病史、曾遭重创、压力紧张相似的十个人当中,有1个会得重度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另外1种意义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 。
  从2003年至今,李兰妮的抑郁症处于反复无常的状态,时轻时重。但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里,她一直没有放弃自救。同时,她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抑郁症,帮助那些在沉默中因抑郁而痛苦的人们。
  从服用的抑郁症药物刚起作用时,她就开始给自己补课。她想知道抑郁症到底是怎么回事?抗抑郁症药物究竟有多可怕?究竟谁可以告诉她该怎么活?她买了很多书,第一本是《看到红色感觉蓝色——愤怒与抑郁之联系》,此后还有《不要恐惧抑郁症》《抑郁症完全指南》。就算再想把自己藏在沙发底下、藏在衣柜里,不想见任何人,不想说任何话,李兰妮还是会强迫自己出去散步。她说,多吸收阳光、多散步、多吃香蕉,对抑郁症的缓解都是有好处的。
  李兰妮的丈夫是一所国际交流学院的院长,带了不少学生,工作很忙。为了避免自己的情绪打扰他,李兰妮曾向他提出分居。但丈夫总是耐心地与她沟通,拽着她出去散步,让她说出不开心的事情,他愿意成为她的垃圾桶。而且,他鼓励妻子坚持写认知日记,每天都找出让自己感觉快乐和开心的事情,哪怕是极微小的事情也要记录下来。
  她养了一条叫“乐乐”的狗,这是她从医生那里学到的“宠物疗法”。病情发作时,她甚至不愿意见到乐乐,但更多之际,李兰妮会跟小狗说话。小狗是有灵性的,它的身上充满了关怀和爱。
  她积极地跟朋友敞开心扉。她告诉朋友,当她不想见人不想说话之际,有趣的短信能让她开心。因此,当她把自己“封闭”起来时,朋友们都不会打电话给她,但会给她找一些段子,发到她的手机上去。段子在这个时候,对李兰妮还有点作用。
  很多人并不了解抑郁症,对抑郁讳莫如深甚至极端鄙夷。英国和德国的心理学都认为,抑郁达到极致之际只有2个通道发泄:一是杀人,二是自杀。因此,李兰妮认为大家应该学习如何去帮助急需得到帮助的抑郁症患者。比如,有的人在安慰抑郁症患者时,最常说的话就是“你不要太脆弱”“你要坚强一些”,但这些话只不过是用指头戳捅伤口的“安慰”。她说,抑郁症患者抵抗病魔的能力非同凡人,因此别人没有资格再叫他们更坚强。
  还有的人在安慰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时说,“你要想想父母”“你要想想孩子”。其实这些话不仅起不了作用,反而还可能强化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愿望。因为这些人都有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家人精神不安的祸源,考虑到父母和孩子,他们觉得自己更应该去死。
  李兰妮在书中提到,抑郁症分2种:心理抑郁症和生理抑郁症。前者只要看心理咨询师,但后者必须吃药。李兰妮就属于后者,如果不吃药,就是天天看心理医生都救不了她的命。她呼吁大家都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常识,学会去帮助身旁的抑郁症患者。
  她还举例说,抑郁症病人的亲属通常有2种态度:1种是关心过度。“实际上抑郁症病人不愿给家人添麻烦,会躲开所有的家人。我发病时就把自己关到书房里,钻到沙发底下,我连家里的小狗都不愿意看到,不愿意让任何活物跟我有任何沟通。”还有1种家人,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帮,因而只好视而不见。李兰妮说,真正对抑郁症病人有帮助的态度应该是平时多学习了解这方面的常识,当病人需要空间和距离时,尊重和理解他;在病人需要你的陪伴时,及时而耐心地向他伸出援手。
  李兰妮写《旷野无人:1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这本书的初衷是自救救人,但是没想到写到一半时,抑郁症复发而无法继续,她甚至跟两位好朋友交待了后事。但最后,她坚持了下来,并决定要用这本书救更多和自己一样的人。李兰妮认为:不管1个人有多少财富,但当他被抑郁症缠上时,实际上他们是不知所措的,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自救,或者即使呼救也没有人知道怎么去帮助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不管你是总统、首相,还是亲王、王子,一旦患上了抑郁症,你其实就是1个穷人、病人,1个彻底孤独的人。
  2008年7月,《旷野无人:1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正式出版,超负荷的体力精力消耗,让李兰妮的抑郁症加重。但她已经学会了坦然面对,经过艰难“跋涉”后又恢复到安静生活中,她要继续与癌症和抑郁症抗争。
  李兰妮的路还很艰辛漫长,但至少她依然还坚强活着,并说出了沉默的抑郁症患者的心声。书里披露了抑郁症患者不为人知的痛楚和无奈,让我们对抑郁症有全面了解的同时,它其实也在呼吁社会,要去关心并帮助这样1个特殊的人群。李兰妮敞开自己的心扉,为的是让更多的阳光照到抑郁症这个被人忽视的角落。我们相信,终有一天,阳光将彻底驱逐李兰妮心头的阴霾,这样一位勇敢而坚韧的女子,她原本就应该拥有更多的宁静与幸福。笔者认为:实际上抑郁症的根源是来自于执着。对一件事情的执着,对1个人的执着,对1种心境的执着等等-----。不管这种执着是怎么造成的,也许受到惊吓、也许执于贪爱、也许沉于思念等等----。也不管这种执着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的,比如恐惧、痛恨、愤怒、绝望等等,总之都是长时间的沉溺于1种不变的情绪之中造成。也许,病人具有极大的自制能力,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外人在短时间内观察出来,但是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也会被自己送入永远的沉睡之中,而不再醒来。不明原因的抑郁症,实际上与隐态生灵和隐态世界息息相关。过去的一切冤亲债主,只有当1个人陷入1种执着之际,才能得以上身实施报复。而针对这种病况唯一有效的根治药方,只有1种:烧烟与修行。而能够得遇这个殊胜修法,也需要自己累劫积存的福报与佛缘,否则,也不能得闻与修学这个法门。愿挣扎在抑郁症中的所有众生,快快修学烟供法门,及此得到健康与安乐!

三 : 一个人的战斗

我以自己的方式写作

没有掌声

没有鲜花

更无人喝彩......

我就像那个欧洲的骑士

----堂吉诃德(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享受着一个人战斗的

乐趣和被世人的

嘲笑......

他们说的那种流行

我觉得没有前途

写于2008.10.9

本文标题:一个人的战斗抑郁症-一个人的高考,一个人的战斗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289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