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一件小事-一件小事

发布时间:2017-10-24 所属栏目:小学作文

一 : 一件小事

    今天上午,我和弟弟做完作业后,下楼去池塘玩。回来的路上,我无意间发现楼前停放的两辆红白色轿车之间的地上,有一个红色的U盘,上面还系着一根蓝色的系带,漂亮极了。这是谁的U盘?我捡起U盘,四处张望,没有一个人。丢U盘的人该很着急吧。怎么找到失主呢?
  弟弟说:“我们喊几声吧,谁丢了U盘!”
  我想了想说:“我们还是回家插在电脑上,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也许就能知道失主是谁。”
  正说着,妈妈回来了,我们把捡到U盘的事告诉了她。
  这时三楼的孙叔叔从车库出来,正好看见了我手里拿着的U盘,急忙问:“你这是在哪里捡到的?我一星期前正好丢了一个这样的,能不能给我看一看”。我把U盘递给孙叔叔,孙叔叔仔细看了看说:“这就是我丢的那个呢,我费尽心思写了2个月的资料都在里面,一个星期前不小心丢了,可把我急坏了,到处找都没找的”。
  我眨着眼睛说:“叔叔这次你可要拿好了,不要再丢了,下不为例哟!”
  叔叔点点头,笑眯眯地说:“谢谢你啊,小朋友,今天是平安夜,我以上帝的名义感谢你!”
  “哈哈哈”我们都被叔叔的幽默逗笑了,帮助别人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啊!

    三年级:王大军

二 : 一件小事

小学时衣衫自然不如现在光鲜,但对书的渴求却要求极为严格。书我要买实用的,而且,买过来要好好的保护,看过后从不在上面乱涂乱画,让它保持着书的清香和清洁。这形成了我一生的习惯。至今读过的书也只是把内容印在了脑海里,而书依旧如新。

小学二年级向父亲要了二元钱,步行十公里到县城买了一本《新华字典》。从字典里学一些陌生的字就如交友一样渐渐地熟悉了。而且,还慢慢地爱上了学校里开设的描红课,用毛笔把字典上的字自已写出来,写在那个透红的方格纸上,自然别有一番乐趣。爱好文字,就从那个时候开始。

然而,有一天我的字典不见了。好久,让我处在失落当中。

没有再向父亲要钱,我自已从小的时候就自尊心极强。虽然是自已的父亲,但刚买了的书丢了,还是难以开口,因为,我自已有保管责任的啊。

没有字典的日子,象失去了好朋友一样的孤独。这样的日子一天一天的慢慢地过着。

有一天,到邻居家去找伙伴张阿毛。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他正睡懒觉。屋里的凌乱,肮脏的被子还有扑面而来的一些气味让我难以驻足,但他那张堆满了灰尘的小桌上放着的书引我踏了进去。桌上放着的是一本字典,包了一张白的书皮。我随手一翻,它是那样的熟悉,里面有我记字时折过的印记,虽然我写着名字的扉页被张阿毛撕去,也虽然换了些包装,但我仍然怀着感情认出了这本字典就是我的。(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张阿毛醒了。看着我正翻着那本字典,脸红红地没有说话,然后,急速地起床,故意把被子压在了小桌上,当然是盖住了那本令他脸红的字典。然后,他依旧红着脸、、、

我没有说什么,但我分明心疼我的字典在他那里受到了什么待遇,处在那一片肮脏环境里还有那么肮脏的一个人。因为我知道他要赖账了。是他偷了我的字典。

第二天,我向父亲说明了情况,父亲给了我买书的钱。从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再也不用字典了。

如今时常忆起当年张阿毛那红红地、紧张的脸。那是一个做了贼的脸。我当时体会的到当贼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丢了一本字典,我却形成了一生都不会占人便宜的性格。有生以来,我的双手从没有偷拿过别人一根针线。因为,那是贼人的勾当。倒是我那邻居张阿毛,改不了这样的习惯,几番浮尘,如今仍旧在家翻着地球这本最大的字典。

三 : 一件小事

下班时,天刮起了沙尘。想着家里的窗户开着,我急匆匆地骑着自行车往家赶。到了单元楼门口,看到住在一楼的孤老太在门口张望,我随口打了个招呼,就上楼关窗去了。关好窗,我又下楼去停车,老太太还在门口,我说刮那么大的风,快进屋吧。老人不好意思地说,两天没米了,想去超市买米,可是风沙太大了。看她为难的样子,我故意说我正好要去超市,帮您捎回来吧。老人非常高兴地把钱给我。当我把大米送到老人家里时,老人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了,孩子!”我说举手之劳,没什么。她说:“这是小事,你是专门去帮我买米的是善行哪,每一个善行都应该得到感谢啊!”和她道别之后,我又快步向顶楼走去,但老人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引起了我的思考。

是的,善行应该不分大小,我们要拓宽行善的概念,对那些“舍生取义”大善之举要鼓励,对那些举手之劳的“让座、让路”的小善之举也给予掌声,小事也是善行啊!只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集体、有利于人的行为都是善行。每一个善行都是一副美丽的画:扶起倒地的老人;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向灾区捐款;热情地给人指路;分类放垃圾;拾金不昧,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都让人赏心悦目。

因此,每一个善行都应该得到鼓励,每一个善念都应该得到呵护,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心中的善念,涌现出更多的善行,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让小小的善行,如涓涓细流,如春雨润物,滋润每个人的心田。

(陈文青)

四 : 一件小事

国中时代有一件小事如今空暇时总能萦上心头。不可不说是时光作怪,往日被我视而不见的场面,现今却从中重新体悟出些不可言的严肃与深远的悲凉来了。

那是国二升国三的暑假,母亲每日都用她那辆与女孩岁数相近的电动车送她去补习。路很远,横跨了半座城。下午两点的课,一点钟母女俩便要顶着烈阳出门了。

母亲内心对送女孩很是愿意的,那是她用青春倾注浇灌了十七年的花朵呀,眼看着自己曾经错失的大学梦将由自己的后代完成,她就激动得难以平静。只还有一年了,多年的等待即将结束,于是这份愿意里多了分耐人寻味的殷勤。

女孩坐在母亲后面,骄阳逼使她眯起双眼,而她却有些使性子似的不安分地要睁眼眺望,好让繁重的课业对精神造成的紧绷舒缓一些。

起初,她看到沿途的护城河像父亲的双臂一般环绕着,感受到盛夏里的绿化树在知了的蝉鸣中更多了许清凉。她从心底欢喜她的这座小城浑然一幅宁静的画卷。这一定就是国语老师提及的生活的诗意!自鸣得意间,嘴角不觉上扬。

学生总是太记得住老师的言语的。譬如守纪守法的不可二论的底线论,正错观。(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路途漫漫,时间一久,暂时被抛却脑后的课业上许多难解的疑问又一股脑儿回来,折磨得她火气上身,后背发热,小鼻子上涔着因紧张而冒出的细密的汗珠。女孩的目光渐渐由新奇的透亮转变成不闻不问的放空状了。她知道前座的女人对自己寄寓的期许,她也有对自己近乎严苛的要求,以至于每当出神一小会儿对于她来说都是含满失望的罪恶。

可经行的路人到底是不知道她们暗里的小心思的。路遇这对母女,只是不免单纯的多看两眼罢了:女人即使接近中年面色仍显露有血色的好精神;后座的孩子梳着低低的马尾,眼神清澈,白净秀气,好不安静可人,一副细框眼镜更衬出学生自带的斯文气儿,让人一眼能瞅出她对功课的认真来。呵,这么一对养眼的母女怎能不让人好生羡慕?看着美好的她们,片刻的出神似乎能叫旁人忘记酷暑的难捱。若是告知他们十七的花季就已有那么多的愁思缠结在精神的纲线上,不知是会发出叹服还是唏嘘的悲哀呢?是啊,一个本在花季的孩子,谁会将忧愁与她联想到一处去呢!对自我的苛责能到使脸色煞白眉头紧蹙的地步,真真是稀奇得不得了哩。

“咣”——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夹杂着金属质的音弦感打碎了人们眼前片刻的安宁。

“怎么回事啊你这人,是你逆行,是你违反交规的!我是决不必承担对你的任何责任的!”母亲先是一怔,方要错乱,倏地似是反应过来这是条单行道,立马有底气地先声夺人。

“妈妈,怎么了?”女孩慌张地侧伸出头,紧抿着双唇,放空状的眼神瞬间回落,聚焦在车身的右前方。她第一反应是遇到像要碰瓷一类难缠的老人了。

只见一个面相五十多岁的半鬓着白发的妇人狼狈地瘫坐在地上。烈日炎炎,把她本就黝黑的肌肤晒得红铜发亮,干枯的短发凌乱着,撩开几缕银丝杂乱贴着嘴角的面庞。意外地,她并不多言。她将手撑在背后,咬牙支起了后背蹒跚着自己爬起,然后拍拍裤脚的灰尘,又捋平了衬衣的褶纹。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如此的自如,不带失礼与卑微,恍若方才的狼狈从未发生过。妇人的仪态举止是那样的有尊严,看得真真直叫女孩为刚才鄙陋的猜测自惭形愧,反衬得女孩心灵的丑陋来。

好在母亲在这单行道上是很小心的,骑车的速度放的很慢,约略是自行车的程度,使得这位老妇人站得起来且身子骨并无大碍。见人没事,女孩紧皱的眉头一下子平坦了,母亲原本还想多逞强多说两句警示的话,在意女孩揪着她衣角的小动作随机也止住。

论是非是明显的,老妇人逆行,与母亲的车在拐弯处造成擦伤,但女孩已经无暇管顾眼前对她而言这无碍的琐事,看表着急着催着母亲继续走,她的补习课是准点开课的,要早些去才有像样的位置。对于满心学业目标的要强的她来说,是没有再比提拔成绩来得着急与重要的。

车子开动,女孩突然意识到老妇人到底是没张口向她们母女说声道歉的赔罪,就如她们母女也未曾关心过是否磕痛了她的皮肉一样。她忍不住回头多看两眼这位奇怪的妇人,一刹那四目交对,她读出妇人眼里的不屑的凉意,那凉意回击着她的不解的目光,反倒使她自己浑不自在起来。

时光匆匆飞过,之后准备国考的那段日子里再不曾念及此事。而到如今,女孩长大了,变成一个成年人。成年人的世界早与分数无关,社会的浮沉历练着她心灵的敏感度。曾经小小的视角,再看不尽社会人的心肠;曾经执念的法律,也会成为狡辩的恶器,让人心伤。

如今那个女孩早已变成我这般老成的模样。每当我回想往事的时候,总放不下曾经的这件小事,不断想象着当时破冰的各种,想不到结局,只剩羞愧在脑海徘徊,空余着惆怅。虚荣自作怪,那份细密的羞愧与悔恨维系不多久最终变成冷冷的嘲弄,细碎地啮噬着我的良知。想来《双城记》中的所言:“不论生活在哪个时代我们都应该怀着宽恕与爱,去面对这个世界,去活着。”真真是悟出人生的哲理来,让我能够自已了。是的,人生之细琐多艰,只凭法律度量岂不太过生硬凄凉?

文学院1506朱雅萍

本文标题:一件小事-一件小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916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