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意志的胜利电影-意志的胜利 影评

发布时间:2017-10-24 所属栏目:意志的胜利电影天堂

一 : 意志的胜利 影评

《意志的胜利》

影评

《意志的胜利》被誉为这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但是也有人说,它完成的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巨大胜利。而这份胜利的缔造者就是当代艺术史上的传奇女导演里芬斯塔尔。她是美国TIMES周刊评选20世纪一百位最重要的艺术家中唯一的一名女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在艺术界的地位之高。《意志的胜利》虽使她一战成名,却免却不了她终身被世人诟病其政治形态,不被电影界承认其存在的命运。然而,在意识形态相对开放的今天,斯皮尔伯格等赫赫有名的导演都曾公开表示过对里芬斯塔尔作为同行的敬意。这份敬意不仅仅是对她精湛的艺术技艺和素养的叹服,更是对她给世人留下《意志的胜利》这般优秀的影视作品的衷心感谢。

《意志的胜利》是一部记录1934年在纽伦堡召开的帝国代表大会的纪录片。开场地点却不是纽伦堡宏大的会议厅,而是黑云翻滚的天空。那般波涛汹涌的云海正如当时暗无天日的社会背景,“1934年9月5日,世界大战爆发后20年,德国的苦难开始后16年;新生的德国起步之后19个月,阿道夫·希特勒再来纽伦堡,检阅忠实的追随者的队伍”。而那只承载着希特勒的飞机,此时便化作天神的坐骑,穿越层层云海,越过艰难险阻,让天神降落人间,解救失落的德意志

民族,解救在痛苦中的民众。

在影片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群众对于这位天神的尊敬和爱戴。欢呼,行礼,鲜花??一切的元素都在宣扬着天神的伟大及其天神的人民对其的拥护。而检阅的过程和会议现场更像是进行了一场大型的宗教祭祀仪式。齐刷刷的举手礼和震耳欲聋的掌声,整齐划一的行为举止所带来的秩序美感和节奏美感是难以言语的。这让人想到卢因的理论,说服一个集体,要以形式、氛围来说服。正如人们认为媒介是“第四权力”一样,纪录电影可以利用视觉符号捕捉住人们的眼睛来传达一种权力意志。从《意志的胜利》这部作品的效果来看,它们的确行使了某种权力,它们让人们按照导演的意图去行动以及去思考问题。影片中那样狂热躁动的氛围,不仅容易煽动在场的群众,更能煽动荧幕下的观众。让观众也拜倒在希特勒的旗帜下,信服纳粹能够像《出埃及记》里的摩西一样,带领人民到达神所准备的流着奶和蜜之地。这就是希特勒的力量,也是里芬斯塔尔的力量。 希特勒正是深知这两种力量的强大,才找到了里芬斯塔尔来为帝国拍摄这么一部纪录片。他给里芬斯塔尔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拍摄条件:无限制的经费,数不清的聚光灯,一百多人的摄制组,16名一流摄影师、30台摄影机所组成的规模庞大的摄影队同时开工,22辆配备司机的汽车和身着制服的机动警官,全部随时听命于里芬斯塔尔调遣。并和当时最负盛名的实验电影大师Walter Ruttmann合写剧本。而希特勒本人也亲自担任制片人。纽伦堡甚至为拍摄还专门修建了特殊的桥梁、塔和斜坡路,使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能够尽情发挥其

所能。希特勒投下如此血本,为的就是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完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而里芬斯塔尔也没有浪费希特勒所给予的任何资源。里芬斯塔尔指挥着她的摄影大军,在梯子上、斜坡和高塔上进行拍摄,多视角的拍摄成功地渲染了现场气氛。里芬斯塔尔甚至在影片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在希特勒驱车检阅游行队伍的场景中,她打破了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完整构图原则,希特勒的头部在画面中被切去三分之一,这样就使他的背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大半显得更加高大,而游行队伍则变得相对渺小,而且仿佛是从希特勒举起的手臂下面鱼贯而过。而在最后的纽伦堡大会上,也有一个镜头让人震惊。镜头从大俯拍始,希特勒一行从画框底边入画,他们向前时摄影机也慢慢抬起头来。最后摄影机摇在希特勒一行的前面,抬头,讲台正中一面大万字旗。这样的镜头流畅而又带强烈的政治意味。而在万字旗下干部的演讲,群众如雷贯耳的掌声,和仰拍镜头下的希特勒3组镜头之间的剪切,也让影片更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可见里芬斯塔尔深知如何运用群众的镜头表现希特勒,表现纳粹。

希特勒也深刻认识到艺术之于群众的作用。关于电影的的宣传功能,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群众有一种惰性,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他们很少翻看或阅读与自己无关或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书面信息。对于表述一定观点的文字,只有那些对这种观点感兴趣的人才会去阅读。传单或海报,由于其简练的风格,可能会吸引一些不同想法的人们的注意。图片,包括电影在内,更易吸引人们的视线。”不得不说,里芬斯塔尔完美的执行了希特勒关于艺术的

要求。这部纪录片没有采用画外解说,而是让画面自身和从现场采集来的讲话、声音和音乐来说明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更把文字力量变成一种影像的力量。影片中经常闪过的富有象征意味的纳粹的鹰徽和万字旗就都是在给群众下达一种强烈的暗示。里芬斯塔尔还大量运用隐喻手法,例如影片中出现的大量孩子的镜头。给希特勒献花的小女孩,军营中孩子们的笑脸,游行中争先恐后观看的孩子的目光,儿童军乐中努力表演的孩子??孩子们对希特勒的爱戴也在像观众表达出一个情绪,我们天神般的崇高的德意志的最高统治者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影片最后在瓦格纳恢宏的史诗音乐里告终。里芬斯塔尔选择瓦格纳不是偶然。瓦格纳作为希特勒最欣赏的音乐家,其音乐必定要加入到影片中。难怪希特勒如此赞赏里芬斯塔尔,她不仅能够掌控全局拍摄大场面大调度的景,还能注意到画面与声音的细枝末节的方面。最终《意志的胜利》能够获得纳粹国家奖,威尼斯电影展金奖和巴黎电影节法国政府大奖等一系列奖项也让人不足为奇了。

但是这部优秀的纪录影片走过的路程太过于艰辛。很多教授电影的学院教授们甚至不敢把《意志的胜利》在课堂上全部放完,他们说:“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担心我的学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会变成真正的纳粹。”我们不能想象当时影片在德国上映时蛊惑了多少德国的青年加入到纳粹的麾下。我们也不知是否该相信里芬斯塔尔的辩词。她曾拒绝承认《意志的胜利》是一部宣传电影,但恰好因为它是“艺术”的,所以才有煽动性,她从不关心政治,所以才会被政治利用。

在这部影片全面开禁的今天,我想我们还是不要过多地注意其政治形态的模样,而好好享受这部影片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方面视听语言的享受吧。

二 : 《意志的胜利》·有关德国的七部电影之一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八十年过去了。这期间国际风云际会,天翻地覆。八十年前,纳粹崛起,在德国民众的拥戴下,“意志的胜利”,希特勒当选登台。看着他家起高楼,二次大战如火如荼。“辛德勒的名单”,记载了滔天罪恶。看着他家楼塌了,“帝国的毁灭”,希特勒度过最后十二天。“生死朗读”从1个难得的视角,演绎小人物的战争罪行清算。战后德国成为冷战的缩影,普通人的生活,也有“窃听风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再见列宁”。独裁好像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然而“浪潮”依然动魄惊心……

《意志的胜利》·有关德国的七部电影之一

《意志的胜利》·有关德国的七部电影之一


《意志的胜利》·有关德国的七部电影之一

意志的胜利


英文片名: Triumph of the Will
出品时间: 1934年
制片地区: 德国
类型:纪录片
主要奖项: 巴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演职员表
  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 Leni Riefenstahl
  配乐:赫伯特·温特 Herbert Windt
  演员: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雷哈德·赫德里奇 Reinhard Heydrich
  马丁·鲍曼 Martin Bormann
  约瑟夫·戈培尔Josef Goebbels
  尔曼·戈林 Hermann Göring
  道夫·赫斯Rudolf Hess
  因里希·希姆莱 Heinrich Himmler
  阿道夫·瓦格纳 Adolf Wagner
  维尔纳·冯·布隆贝格Werner von Blomberg
 马克斯·阿曼 Max Amann
弗里茨·莱因哈特 Fritz Reinhardt


德国纪录片《意志的胜利》曾获得巴黎电影展金奖,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电影讲述的是1934年的纽伦堡纳粹党党员大会,主要是歌颂希特勒、纳粹党,宣传色彩很浓厚。抛开这个事件的背景来说,导演的拍摄手法很高超,电影的艺术手法也十分精湛,后人至今都在模仿。

上世纪30年代,当纳粹党徒聚集在纽伦堡开会期间,希特勒想拍摄一部纪录片,以反映纳粹形象。他选中了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他给里芬斯塔尔提供了空前的拍摄条件: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无数的聚光灯,16名一流摄影师、30台摄影机所组成的规模庞大的摄影队同时开工,22辆配备司机的汽车和身着制服的机动警官,全部随时听命于里芬斯塔尔调遣,纽伦堡甚至为拍摄还专门修建了特殊的桥梁、塔和斜坡路,使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能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希特勒如此不惜工本,为的就是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完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

《意志的胜利》·有关德国的七部电影之一

希特勒、戈贝尔和莱尼·里芬斯塔尔导演

希特勒的愿望达到了。里芬斯塔尔指挥着她的摄影大军,在梯子上、斜坡和高塔上进行拍摄,多视角的拍摄成功地渲染了现场气氛。影片后期制作花费了几个月,赫伯特·温特为影片配乐,音乐风格近似于瓦格[www.61k.com]纳,瓦格纳是希特勒最喜爱的音乐家。《意志的胜利》于1935年首映。影片完全符合当局的意图,艺术精湛,很有美学追求,被纳粹头目们称赞为“杰作”。这部影片的成功,使里芬施塔尔成为“国家社会主义自我标榜最有想象力的宣传员”。

《意志的胜利》·有关德国的七部电影之一

《意志的胜利》·有关德国的七部电影之一

里芬斯塔尔工作照

这部影片在宣传上获得的巨大成功是“不可饶恕的”。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哪一部影片能够如此广泛地为对手所用,对希特勒持反对态度的国家也都把《意志的胜利》中的大部分内容借用到本国的反战宣传影片之中;也没有哪一部影片把希特勒恶魔般的本质和把人类自制力丧失殆尽的情况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对这种奇特现象的唯一解释是: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不撒谎,它所揭示的真相永远使人不寒而栗。

在纳粹统治时期,许多有良知的艺术家都不愿与独裁者合作,他们不是流亡国外,就是被投入了集中营,甘愿为纳粹服务的只是少数人,莱尼·里芬斯塔尔便是其中最突出的1个。里芬斯塔尔对希特勒的崇拜发自内心,把希特勒看作是人民的救星。在她看来,是希特勒使德国人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长期萧条和民族自卑感,这一信念,直到战争给全世界造成毁灭性灾难,她才醒悟过来,认识到自己也成了被欺骗的历史的牺牲者。她开始不再为政治宣传效力,但她作为纳粹艺术的招牌却再也改变不了。

第三帝国倒台后,里芬施塔尔是第一批被送进监狱的电影人,她被定名为纳粹的同情人并几次遭到逮捕。1949年,她终于结束了牢狱之灾,她的导演生涯也随着帝国的覆灭而长时间的中止了。

1992年是莱尼·里芬施塔尔诞辰90周年,为了向这位德国电影界元老表示敬意,拉伊·米勒为里芬施塔尔制作了一部长达3小时的纪录片。2003年9月8日,莱尼·里芬施塔尔谢世,享年101岁。据报道:“她走得很平静,没有感受到任何痛苦,就像躺在她的床上睡着了一样。”


资料:百度百科·意志的胜利

三 :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61阅读/ www.61k.net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海报剧照]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热诚推荐]

最著名的纪录片

久闻《意志的胜利》之大名,一直无缘得见。直到不久前下载后,才得以目睹这部极具争议的纪录片。对于德国女导演里芬施塔尔来说,可谓是成也此片,败也此片。当年因为拍摄了这样一部歌颂希特勒的宏片巨作,她成为希特勒的大红人,纳粹党最有力量的宣传机器,一时间风光无限。同时,她为全世界电影人所不齿,战后数次被投入监狱,亦被剥夺了拍片的资格。不管怎样,此片在电影史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很有可能是最著名的纪录片。后世的影评家们公认,在对大场面的控制和调度上,尚没有人能够超过里芬施塔尔。

问题是,除了艺术成就,此片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首先是纪录片的真实性。摄影机真的不会撒谎吗?我看不见得。同一个场景,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心态去拍,效果完全不同。在影片中,到处是欢呼的人群,整齐的队伍,团结的力量,钢铁的意志。事实真的如此完美吗?理智告诉我们不可能。任何不合谐的因素都被里芬施塔尔的完美主义过滤掉了,她只是选择了自己所需的一切,而且是精心策划的一切。事实上任何电影都是这样,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纪录本身就是有选择的,观众看到的是剪辑过的画面,是经过处理的主观真实。其次是纪录片的宣传性。此片作为最著名的宣传电影,影响了全体德国人的思想,极大地煽动了人们对纳粹主义的狂热,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当元首希特勒在台上激情四射地演讲,当副元首鲁道夫表达对希特勒的绝对服从与无限崇拜,当纳粹党徒和普通民众一起致举手礼并高呼口号的时候,我有一种不寒而粟的感觉,并不幸联想到发生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幕幕场景。当电影作为宣传工具时,其能量是可怕的,影像比任何文字都更有煽动性。难怪有位电影学院的教授甚至不敢把《意志的胜利》在课堂上全部放完,理由是:“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担心我的学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会变成真正的纳粹。”

[剧情资料]

导演: 莱妮·里芬斯塔尔

编剧: 莱妮·里芬斯塔尔 / 沃尔特·鲁特曼

主演: 阿道夫·希特勒 / Max Amann / Martin Bormann

类型: 纪录片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上映日期: 1935-03-28

片长: 114 分钟 / USA: 110 分钟

又名: Triumph of the Will

1934年,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受邀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影片由纳粹构思,第三帝国出资赞助,记录了纳粹巅峰时期的会议、集会和游行盛况。为配合拍摄,帝国提供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无数的聚光灯,十六名一流摄影师、三十台摄影机、二十二辆配备司机的汽车和身着制服的机动警官,这庞大且豪华的摄制队伍加上里芬斯塔尔天才的创造力和美学理念,为影史奉上了一部最为完美也最受争议的杰作。

《意志的胜利》被称为“最具权威性的宣传电影”,它荣获获1935年威尼斯电影节和巴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精彩影评]

意志的胜利

多个德国最好的摄影师,就是说同时拥有上十个机位来拍摄,同时她能够调配所有阅兵的人员,甚至元首行走的线路,在影片的预算上写着“无限”。这个舞蹈演员出身的导演对节奏的把握是一流的,镜头的时间和正反打的眼神和距离都是很准确的,在最开始元首从天而降坐在车上经过人群的一长串镜头中我们看到了一串奢侈的蒙太奇组接,导演花了那么长的时间用正反打来描述毫无内容的动作——Hilter举起右手弯着向后,街道两边的民众伸出手做出回应的姿势(这种手势和口头禅“heil hilter”在一种个人崇拜中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在文革时期我们见面首先要举起毛主席语录先说“主席万岁无疆”一样。),这样的铺垫真是有些夸张了,注意,我们的元首一直是被动的,有人主动上前向他献花,他是被人民敬拜的,是人民选择了他,不是独裁者!接着他一直没有说话,就算下来跟人民一一握手也没有发言,(那些日常的问候都被导演去掉了,被取代为人民的呼喊,因为元首的声音应该是演讲时的那样,而不是说小话的样子。)但不管怎样在镜头里“道成肉身”的元首有着非常人性化的一面,他亲近人民,从不远离,面色平和而庄重,在接见路边人民的场面里并没有特别多仰拍的镜头,一直到他进入挂着他名字的霓红灯的酒店时,从窗户里伸出头来,形成的同人民的关系,导演在之后的一段中拍摄了没有元首在广场上的狂欢的人群,这是很疯狂的,人都不在了人民还如此,可见对元首的爱戴。之后德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展现出来,在镜头里的人都是笑着,自然地笑着,无比自由的感觉,这些镜头中的德国是欣欣向荣的,绝对充满生机的,而且日耳曼人的身体优越展露无遗。

之后是严肃的会议阶段,这里才是元首真正登场的地方,不用说的仰拍,镜头中是各个部长的特写,画外传来连绵不断的掌声,这样的效果在有声片中是经常被用到的,比直接拍摄人群有力得多,仿佛镜头中人被簇拥一样,纳粹的标志也是不能忽略的。越是到后来,我们的元首的讲话越来越长,这是肯定的,耶稣基督的布道也是这样,当然要展现各个阶层的人对元首的尊敬,去掉那些老土的讲话的内容外,完全是一部形式主义的影片,白天人们敬拜Hilter,晚上继续,而且灯光打在他一个人身上,逆光,他就成了发光体了,用基督教的话来说“上帝是光的本体,他分别了光明与黑暗。”

好了最后一场在“教堂”里的仪式更是精心,元首从镜头下方向上走,镜头摇起,出现了挂在墙正中的党旗,说了,那里头的布置灯光同教堂一样,党旗的位置就是十架的位置,他像尼采笔下《苏鲁支语录》中的那个传道人一样,创立了自己的宗教,他就是上帝,在十架下用他的个人魅力让座在大厅里的每个人臣服,大喊着“阿门,阿门”。当然这里是“heil hilter”,之后的德意志之歌成了不折不扣的赞美诗。一切都在神圣的氛围下进行。

这样看来,它绝对是一部形式主义的作品,非常好,那些镜头是没有什么内容好言的通通是打招呼和握手,但怎么样每次都出现新意,让感情递进,这样的节奏的控制才是电影本质的,它纯粹的电影语言的美就足够了,我想,那个CNN直播 梅德韦杰夫 总统就职仪式的导演也多少参考了这部神奇的电影吧。

物反常既为妖

不可否认,这部纪录片的成功是圆满的。我本想说空前,虽然几乎所有的评论都说她开创了新的时代并造就了至今难以愈越的高度,但我不能说。因为我并没有看过她之前的那些作品。

相当煸情,是要你不容考虑的置身其中。无边无际,无休无止的人海;激情抑溢,激动人心的演讲;以及崇拜,由人到领袖的高度,再由领袖到神的不容置疑。

就在这部纪录片里,非常明了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好的政治家一定先是个好的演说家。

他有能煸动人情绪的能力,有能调动人狂热的本事。一呼百应,耀目而善于扑捉。

善于扑捉,这同样是瑞芬斯克的本事。

数万人的大场面,豪华壮美,却又会留意到细节。广场上节奏整齐的阅兵队,府视的镜头会不断向下延伸聚焦在某个视兵虔诚的眼神上。而那些几乎贴到旗帜上的镜头与整个镜头充斥着巨大旗帜的近景画面,不断的冲击视线,震撼神经。不难想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看到这部片子的反应,我想,应该是顶礼膜拜的。就像那些影评中说的,已经上升为宗教的高度,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只是对于今日,这完全是思想和精神上的反面教材。

一部没有任何情节,没有一句台词的纪录片,能造成这么深远的影响,镜头的作用功不可没。瑞芬斯塔尔,这个只要看到她的照片就可以看出她不倔的性格与坚契不跋的精神,知性的美,棱角分明有着中性面孔的女人,自是博大的气魄才会拍出大气恢宏的场面。

“我只是一个艺术家,不太关心现实,只想留住过去的所有美好。我只忠实于一切美与和谐的事物,或许这样的处理方式是相当德国化的,但这并非出自我的意志,而是源自潜意识。”--莱妮·瑞芬斯塔尔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混乱年代里,也许她只是为她当时的理想尽心尽力的做了些事。没想到,美得太极至了,以致于无法原谅。

事若反常必为妖。

她终此生,不再得志。70年不能执导,却依旧顽强如沙地的仙人掌。高龄学潜水,再到拍出作品。

不知世人可会为她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而感动。

70年没有导演,这成为是她永不可弥补的遗憾,也成为我们的遗憾。也许世间因此少了几部可以称为经典的电影。

逝者已矣。

看到有消息说,在筹划拍关于她的传记片,很期待。希望这次不会再有那么大的阻力。

只为了这些,让我们的内心感到如此恢宏巨大,波澜壮阔的镜头。

[请您观看]



http://share.vrs.sohu.com/my/v.swf&id=4414627&skinNum=2&topBar=1

编辑于2011年8月4日

意志的胜利 【佳片U约】德国电影:《意志的胜利》

四 : 意志的胜利 影评

《意志的胜利》

影评

《意志的胜利》被誉为这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www.61k.com]但是也有人说,它完成的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巨大胜利。而这份胜利的缔造者就是当代艺术史上的传奇女导演里芬斯塔尔。她是美国TIMES周刊评选20世纪一百位最重要的艺术家中唯一的一名女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在艺术界的地位之高。《意志的胜利》虽使她一战成名,却免却不了她终身被世人诟病其政治形态,不被电影界承认其存在的命运。然而,在意识形态相对开放的今天,斯皮尔伯格等赫赫有名的导演都曾公开表示过对里芬斯塔尔作为同行的敬意。这份敬意不仅仅是对她精湛的艺术技艺和素养的叹服,更是对她给世人留下《意志的胜利》这般优秀的影视作品的衷心感谢。

《意志的胜利》是一部记录1934年在纽伦堡召开的帝国代表大会的纪录片。开场地点却不是纽伦堡宏大的会议厅,而是黑云翻滚的天空。那般波涛汹涌的云海正如当时暗无天日的社会背景,“1934年9月5日,世界大战爆发后20年,德国的苦难开始后16年;新生的德国起步之后19个月,阿道夫·希特勒再来纽伦堡,检阅忠实的追随者的队伍”。而那只承载着希特勒的飞机,此时便化作天神的坐骑,穿越层层云海,越过艰难险阻,让天神降落人间,解救失落的德意志

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影评

民族,解救在痛苦中的民众。(www.61k.com)

在影片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群众对于这位天神的尊敬和爱戴。欢呼,行礼,鲜花??一切的元素都在宣扬着天神的伟大及其天神的人民对其的拥护。而检阅的过程和会议现场更像是进行了一场大型的宗教祭祀仪式。齐刷刷的举手礼和震耳欲聋的掌声,整齐划一的行为举止所带来的秩序美感和节奏美感是难以言语的。这让人想到卢因的理论,说服一个集体,要以形式、氛围来说服。正如人们认为媒介是“第四权力”一样,纪录电影可以利用视觉符号捕捉住人们的眼睛来传达一种权力意志。从《意志的胜利》这部作品的效果来看,它们的确行使了某种权力,它们让人们按照导演的意图去行动以及去思考问题。影片中那样狂热躁动的氛围,不仅容易煽动在场的群众,更能煽动荧幕下的观众。让观众也拜倒在希特勒的旗帜下,信服纳粹能够像《出埃及记》里的摩西一样,带领人民到达神所准备的流着奶和蜜之地。这就是希特勒的力量,也是里芬斯塔尔的力量。 希特勒正是深知这两种力量的强大,才找到了里芬斯塔尔来为帝国拍摄这么一部纪录片。他给里芬斯塔尔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拍摄条件:无限制的经费,数不清的聚光灯,一百多人的摄制组,16名一流摄影师、30台摄影机所组成的规模庞大的摄影队同时开工,22辆配备司机的汽车和身着制服的机动警官,全部随时听命于里芬斯塔尔调遣。并和当时最负盛名的实验电影大师Walter Ruttmann合写剧本。而希特勒本人也亲自担任制片人。纽伦堡甚至为拍摄还专门修建了特殊的桥梁、塔和斜坡路,使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能够尽情发挥其

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影评

所能。[www.61k.com)希特勒投下如此血本,为的就是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完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而里芬斯塔尔也没有浪费希特勒所给予的任何资源。里芬斯塔尔指挥着她的摄影大军,在梯子上、斜坡和高塔上进行拍摄,多视角的拍摄成功地渲染了现场气氛。里芬斯塔尔甚至在影片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在希特勒驱车检阅游行队伍的场景中,她打破了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完整构图原则,希特勒的头部在画面中被切去三分之一,这样就使他的背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大半显得更加高大,而游行队伍则变得相对渺小,而且仿佛是从希特勒举起的手臂下面鱼贯而过。而在最后的纽伦堡大会上,也有一个镜头让人震惊。镜头从大俯拍始,希特勒一行从画框底边入画,他们向前时摄影机也慢慢抬起头来。最后摄影机摇在希特勒一行的前面,抬头,讲台正中一面大万字旗。这样的镜头流畅而又带强烈的政治意味。而在万字旗下干部的演讲,群众如雷贯耳的掌声,和仰拍镜头下的希特勒3组镜头之间的剪切,也让影片更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可见里芬斯塔尔深知如何运用群众的镜头表现希特勒,表现纳粹。

希特勒也深刻认识到艺术之于群众的作用。关于电影的的宣传功能,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群众有一种惰性,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他们很少翻看或阅读与自己无关或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书面信息。对于表述一定观点的文字,只有那些对这种观点感兴趣的人才会去阅读。传单或海报,由于其简练的风格,可能会吸引一些不同想法的人们的注意。图片,包括电影在内,更易吸引人们的视线。”不得不说,里芬斯塔尔完美的执行了希特勒关于艺术的

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影评

要求。[www.61k.com]这部纪录片没有采用画外解说,而是让画面自身和从现场采集来的讲话、声音和音乐来说明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更把文字力量变成一种影像的力量。影片中经常闪过的富有象征意味的纳粹的鹰徽和万字旗就都是在给群众下达一种强烈的暗示。里芬斯塔尔还大量运用隐喻手法,例如影片中出现的大量孩子的镜头。给希特勒献花的小女孩,军营中孩子们的笑脸,游行中争先恐后观看的孩子的目光,儿童军乐中努力表演的孩子??孩子们对希特勒的爱戴也在像观众表达出一个情绪,我们天神般的崇高的德意志的最高统治者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影片最后在瓦格纳恢宏的史诗音乐里告终。里芬斯塔尔选择瓦格纳不是偶然。瓦格纳作为希特勒最欣赏的音乐家,其音乐必定要加入到影片中。难怪希特勒如此赞赏里芬斯塔尔,她不仅能够掌控全局拍摄大场面大调度的景,还能注意到画面与声音的细枝末节的方面。最终《意志的胜利》能够获得纳粹国家奖,威尼斯电影展金奖和巴黎电影节法国政府大奖等一系列奖项也让人不足为奇了。

但是这部优秀的纪录影片走过的路程太过于艰辛。很多教授电影的学院教授们甚至不敢把《意志的胜利》在课堂上全部放完,他们说:“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担心我的学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会变成真正的纳粹。”我们不能想象当时影片在德国上映时蛊惑了多少德国的青年加入到纳粹的麾下。我们也不知是否该相信里芬斯塔尔的辩词。她曾拒绝承认《意志的胜利》是一部宣传电影,但恰好因为它是“艺术”的,所以才有煽动性,她从不关心政治,所以才会被政治利用。

意志的胜利 意志的胜利 影评

在这部影片全面开禁的今天,我想我们还是不要过多地注意其政治形态的模样,而好好享受这部影片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方面视听语言的享受吧。[www.61k.com)

本文标题:意志的胜利电影-意志的胜利 影评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860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