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E轮融资-获得E轮融资的ofo 正在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

发布时间:2017-09-27 所属栏目:Pre-B轮融资

一 : 获得E轮融资的ofo 正在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

  近期ofo获得了7亿美金的E轮融资,本轮由阿里领头,这也意味着二马之战的硝烟又将重燃,而ofo方面,要想最终胜出,则必然需要拿出更真刀真枪的实力,建立起更为强大的壁垒。

  ofo选择通过技术驱动的方式,来完成这一壁垒建立,在其全面接入NB-loT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锁之后,近期也启动了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技术基础,并采用入谷歌的TensorFlow开源人工智能系统,让共享单车的运营上升到全新阶段。

  人工智能打败了人类围棋手,而ofo却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的帮助人类,那么接下来的ofo正在建立起怎样的壁垒?

  为何ofo要在此时采用卷积神经网络

  NB-loT物联网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其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接入到运营商基站,并且可以穿透地下停车场,实现无死角监控,比传统GPS更为精准。

  此前ofo采用带有GPS和北斗导航的智能锁,NB-loT智能车锁的接入,则意味着,ofo方面有能力监控任何一台接入接入智能车锁的单车,无死角监控每一个用户的出行轨迹,以及单车最终的停放位置等等。

  ofo已经投放了超650万辆单车,如何管理这些单车,则需要线上能力的协同,此时则正是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而卷积神经网络则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架构,此时接入并不奇怪。

  ofo用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做什么

  

 

  目前,ofo已经将人工智能系统运用到了实际运营层面,而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来看,其主要运用在了两个方面。

  1)精细化车辆投放,共享单车出行需求有着明显的时间效应、地点效应,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上下班高峰是用车需求最旺盛的时间段,但问题是,在成百上千个投放点中,哪些地区需求旺盛?旺盛的程度有多少?具体是在哪几个时间段?对应这些地区如何进行投放,才能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这在以前只是一个模糊的感觉、经验来推进,而人工智能则可以通过宏观的数据结果,形成热力图,并给出每个具体地区的具体高峰时间段,对投放单车需求做出精准预测,直接指导线下管理。而线下管理的结果,又可以给线上人工智能形成数据反馈,不断完善这一系统的优化,并最终实现车辆投放的效益最大化。

  2)精细化车辆回收,ofo线下还有一个工作则是单车的回收工作,一方面需要回收损坏的车辆拿去再修理,一方面需要回收没有损坏的车进行再投放,任务繁重。

  在没有智能车锁的时代,ofo智能凭借用户最后APP结束地点进行判断,不够精准,而同时回收人员也只能按既定路线寻找,每次都会造成大量浪费。

  而人工智能则可以帮助这些回收人员,建立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一次性回收最多的小黄车,并实现最近地点的维修或者再投放,形成最低时间成本、劳动成本的解决方案。

  3)用户出行规划,拥有人工智能的管理赋能,ofo在后端的精细化运营将会逐步进入到全新的台阶,而更重要的是,当ofo掌握共享单车出行热力图之后,其也有能力为用户规划处最佳的出行解决方案。

  而这点其实ofo早就与滴滴在展开合作,双方不仅打通了用户层面的数据,更为用户提供了“公共交通+单车”的最佳出行路线接驳方案,而ofo人工智能的打通,则可以更精准的帮助用户实现出行规划。

  以技术驱动建立长久价值

  接入NB-loT智能车锁的ofo有了更强的监控车辆能力,但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管理监控,而是直接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建立起更精准标准的科学管理系统,更好的提升ofo的运营能力。

  可以看出,ofo正在进化为一家通过技术驱动,来建立长久价值的公司,而随着其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也会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物联网系统,而目前其也已经建立了ofo开放平台,拥有一定的平台经验。

  随着未来5G时代的到来,NB-loT物联网技术将会获得更大规模的应用场景,而ofo却是第一家,使得该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公司,并且又成功的与人工智能技术对接,实现了智能管理等能力。

  因此,ofo是在物联网爆发前夜就提前做出了一个巨大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即拥有线上人工智能经验,又拥有线下管理经验,可以说有着非常强的先发优势。而未来诸如自动贩卖机、公共摄像头、垃圾桶、公共健身器材等等设备都将通过NB-loT联网,并迫切需要统一的调度与管理,而拥有成熟的经验的ofo则可以顺势帮助这些设备进行管理,获得比共享单车更为庞大的市场。

  结语:

  E轮融资后的ofo在技术上的投入也变得越来越大,而其也在从早期的共享单车公司,逐渐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物联网公司,通过技术驱动的方式来实现在自身全新壁垒的打造。

  在未来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ofo更有可能借助已有的技术优势,进入到一个更为庞大的市场中。

二 : e周行融资情况 e周行B轮融资是真的吗?

今日,有网友发帖质疑e周行B轮融资的真实性,那么e周行融资情况如何?e周行B轮融资是真的吗?一起来了解看看吧。[www.61k.com]

一、e周行融资情况

A轮融资:e周行获得天津鑫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战略投资两千万人民币。

A轮投资方为天津鑫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股权投资及管理的专业机构,其股东之一为国内PE机构(同创九鼎投资管理集团)旗下投资公司。

B轮融资:2016年9月19日,天津源丰财富生活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运营的e周行网贷平台获得人民币5500万元B轮融资。

e周行 e周行融资情况 e周行B轮融资是真的吗?

B轮投资方渤海智慧蜂巢众创空间隶属于今晚传媒集团旗下的国有控股企业-渤海智慧蜂巢众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二、e周行B轮融资是真的吗?

e周行对于质疑的回复:对于我平台B轮融资的真实性,工商登记变更手续于2016年9月19日已提交,现正在办理中,后续进展请随时关注平台公告,变更后详情请于“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或拔打投资方-天津智渤海智慧蜂巢众创电话:022-27058805进行咨询。

综上所述,针对e周行的B轮融资的真实性,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进行查询。

三 : 摩拜将宣布E轮融资 看各机构大佬如何点评?

昨日,包括36kr、腾讯在内的媒体放出快报称摩拜单车将很快宣布E轮融资,参加过C+轮、D轮融资的“老司机”腾讯将再度投资摩拜单车。此前,摩拜已经完成了 7 轮融资,总金额3. 55 亿美元,摩拜完全融资后估值仍然不足ofo的70%,在融资大战中,摩拜暂落下风。

不仅如此,无论在国际著名风投调研机构CB Insights的“全球最具价值独角兽榜单”,还是在Interbrand的“全球最具突破性品牌榜单”上,摩拜单车都籍籍无名,完全没有进入国际投资界的视野,这只能证明摩拜的行业地位和自我宣传的有很大差距。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周鸿祎一语成谶 摩拜融资额“扶不起”

就在上个月, 360 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在与王思聪的隔空对话中谈到共享单车,周鸿祎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共享单车不以技术创新为导向。这是因为,如果在共享单车上做了太多技术创新,单车成本和对资本的要求更高,而在当前共享单车损坏率很高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添加那么值钱的零件。周鸿祎还调侃道,“如果加个太阳能充电板,估计车内电池还没充好电就被偷走了”。

周鸿祎的一席话似乎有所指,摩拜单车与汉能旗下的移动能源公司签署协议,汉能为摩拜单车提供移动能源解决方案。这实际上就是附加在共享单车上的技术创新,虽然创新本身没有错,但用在共享单车上就不接地气了,不但使成本更高,还会诱发偷盗行为。对于本身破损率就极高的摩拜单车而言,实在是一桩不划算的买卖。

实际上,高成本不仅带来了车辆被损坏的风险,对企业的资金链、资源整合都是巨大的考验。摩拜已经长时间没有新融资入账,有限的资金维持高价小橙车生产也是勉为其难,可见,摩拜单车的高价造车理念确实out了。高价造车又反过来导致了恶性循环,摩拜天然缺乏盈利能力,赚了吆喝却赚不到真金白银,眼看着这是桩赔本买卖,投资人当然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但又不得不挽救命悬一线的摩拜,只能咬牙向摩拜输血,等待奇迹的出现。所以,摩拜 7 轮融资总额也只有3. 55 亿美元,到了E轮融资时,没有新投资方加入,还是一群被套牢的老股东在勉强支撑。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摩拜黯然的融资门背后 还有一扇说不清道不明的押金门

摩拜单车融资额上不去,造成了造车经费不足,融资不够押金来凑的现象。根据摩拜官方数据和公开信息显示,每辆小橙车成本 1800 元,摩拜单车投放的 400 万辆车总成本 72 亿元,而摩拜总融资额 24 亿多,中间存在 48 亿元缺口。那么摩拜重金造车的钱从哪里来呢?

今年 1 月,摩拜单车创始人、总裁胡玮炜曾对外透露,摩拜单车用户数已经超过 1000 万。此后的 4 月 28 日,摩拜单车对外宣布,自从 3 月 29 日全面接入微信以来,短短一个月新增 2400 万注册用户。有媒体推算,按照上述两个公开的数据,目前摩拜单车已经超过 3400 万用户,计算每位用户收取 299 元的押金,摩拜单车掌握大约101. 66 亿元的押金。本该由摩拜出资制造的共享单车,却由用户押金埋单,摩拜单车已深陷押金门的信任危机。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可见,摩拜单车严重脱离市场、背离用户,重模式下的资金问题难以在体内循环实现平衡,不得不借助押金来填补融资空缺。不过,还是要祝贺摩拜拿到E轮融资,对行业而言这笔融资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可谁说这不是摩拜的救命稻草呢?

本文标题:E轮融资-获得E轮融资的ofo 正在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761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