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香港人为什么恨李嘉诚-李光斗:李嘉诚为何要撤出香港?

发布时间:2017-10-28 所属栏目:香港人为什么恨李嘉诚

一 : 李光斗:李嘉诚为何要撤出香港?

日前随着长江基建集团通过换股方式与电能实业合并,香港大富豪李嘉诚旗下的所有商业帝国长和,长地,长建等十家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全部迁出了香港,这是继撤资大陆之后,李超人又一重大商业影响的惊人之举;而就在去年,李嘉诚还拍着胸脯说“自己爱港爱国,永不迁册”。[www.61k.com)

李嘉诚撤资一方面基于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大量抛售在香港和大陆的资产;另一方面,趁欧债危机抄底扩张,积极开拓欧洲的基础设施领域,业务涉及燃气、电力、水务、移动通讯、药店连锁、列车制造等方方面面。

回首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李嘉诚是第一批打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港资商人,风头红火一时无二。但近些年风向标大转。2014年以来,李嘉诚通过资产转让等方式陆续套现,加上今年7月对上海陆家嘴在建综合体世纪汇的转让意向,总计或超千亿;与此对应,李嘉诚下属公司连续三年都没在大陆拍地。

其实,抛开外界盛传的政治因素,单就纯粹的商业角度进行考量,有一个关键不容忽视: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堪忧——李嘉诚在大陆抛售的大多是商业楼盘和相关物业。因为投资周期长,物业开发收益直接受经营环境的影响,一旦经济有变,物业受冲击首当其冲。

近期虽经政策引导,国内房市回稳,但对中国房地产未来的预期已变:过去粗放掠夺式的投机模式已经结束,圈地盖房就能挣大钱的日子到头了。

从逃难入港到白手创业,伴随上世纪香港经济的腾飞,李嘉诚作为“香港梦”的代表,创造了“超人”神话,很长时间都是被追捧的符号。

而这期间的香港,也一直被视作自由市场的典范,无论发展模式还是治理体系都是内地学习的标杆。但随着李嘉诚摇身成为地产大亨,以李氏财团为代表的各大家族开始逐渐垄断港岛的经济民生——富可敌国的大佬,财富流失的中产阶级,出头无望的底层草根……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深藏在民众心中的积怨终于爆发。

2013年初,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的罢工事件,被认为是抗议的导火索。李嘉诚被塑以剥削资本家甚至“吸血鬼”的形象。人们除了示威还发起“罢买行动”,矛头直指百佳、丰泽、屈臣氏等李氏旗下的商业体。面对香港人的寒意,“李超人”对现状处处显出悲观焦虑。谈及彼时正热的“占中”,李嘉诚以“好靓的玻璃”为喻大摇其头——现时撤资似乎成了必然之选。

在香港,电力、煤气、公交、商超,几乎所有民生都被财阀把控。《李家的城》是一篇流传甚广的香港中学生作文,文中写到:“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创造的……他们付出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此文一出引来众多港人共鸣,“港岛居民就连在家,足不出户都要付钱给李家,灯总要开吧,电费总要给吧,李家的城啊”。

可以说,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大地产商,由地产垄断推高房价,继而影响其他行业的自由竞争和均衡发展;居高临下的地产大佬再借势控制民生百业,修成旱涝保收的家族财团,这正是港岛社会经济弊病的根源。及至新届政府施政,旨在打破上述困疾,最大限度地激活中小企业发展显然与之前的路数相违,“超人”的安全感丢失也自在情理之中。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世时曾为中国经济转型支招,指出仅靠地产支撑会面临危险,关键还是发展品牌经济;提及李嘉诚,遂以不屑的语气反问:“他可有制造一件行销世界的商品?李嘉诚投资地产、港口、电力公司全靠和垄断结盟。弹丸之地新加坡却有虎牌啤酒、星展银行、新加坡航空、悦榕庄酒店……”言外之意这人靠不住。无独有偶,早在2005年,李嘉诚以首善之躯承诺向香港大学捐赠10亿元,校方为表感谢便将校医学院冠名为李嘉诚医学院。不料此事遭杯葛,港大医学院校友联署抗议。

据统计,2009年香港人均GDP为4.3万美元,大体与瑞士相当;但同期基尼系数高达0.434,仅次于中非共和国的0.436,2012年更是达到0.537,远超0.4的国际警戒线。香港特区政府2013年9月公布:香港贫困人口约占当地总人口的19.6%。

贫富差距过大,仇富自然“势在必行”。《地产霸权》的作者潘慧娴撰文指出:香港整体被垄断财团全方位绑架,平等的机会和竞争仅是纸上谈兵。这种绑架之所以成行,实则与土地垄断密不可分。从港英时代到特区时代,港府的土地政策基本上一边倒,只有大财团大地产商才可能拿地、囤地,进而凭借垄断的土地资源大幅抬高房价。

长期以来,“积极不干预”的策略使香港的经济活动与土地政策脱钩;土地使用和规划只看眼前利益,地产商在利益最大化的诱导下专攻利润丰厚的零售商贸,缺乏平衡监管,地产霸权比于丛林;租金高昂、恶性循环导致多元发展疲弱……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背离市场经济,香港的经济模式由此朝空心化方向发展。相比内地城市,香港更依赖特殊政策的扶持,甚至只有资金支持才有可能保持繁荣。特别需指出的是,该书作者曾任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德胜私人助理八年之久,后在嘉里建设负责土地及物业估价与收购。作为圈内资深人士,其对行业现状的梳理反思,权威可见一斑。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自传中说道:当既得利益把利己政策与社会体制融为一体,实现转变只有改革或绕过体制,若改革失败则社会衰败。于此,摒弃短视的功利主义,切实解决中低收入阶层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培养“涓滴效应”应为正途。

二 : 李嘉诚撤资, 香港其余三大家族在忙什么?

李兆基家族

李嘉诚撤资, 香港其余三大家族在忙什么?_李兆基李嘉诚

家长:李兆基

继承人:长子李家杰和次子李家诚

家族产业:

82岁的李兆基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及董事长,新鸿基地产的董事会成员。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开发公司之一,旗下地产涉及商务楼、住宅楼及酒店集团。李兆基位居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第29名,净资产达180亿美元。

除地产业外,李兆基家族还经营能源产业。李兆基是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的主席,该公司是香港家用和供暖天然气的唯一供应商。长子李家杰和次子李家诚均为恒基兆业副主席和中华煤气有限公司董事。

企业近况:

恒基兆业2015年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中国内地物业发展销售收入28.04亿港币,同比暴增190%。内地的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除税前盈利达3.39亿港币,同比暴增377%。内地物业租赁总收入为8.52亿港币,同比增21%。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除税前租金净收入6.56亿港币,同比增20%。

三 : 香港人为什么不爱互联网创业?连李嘉诚都很少投香港项目

  家家户户拥有1000M廉价宽带接入的香港居然不热衷互联网创业,这是为什么?!i黑马分享一篇文章,本文作者讲述了他所了解的香港互联网创业现状。i黑马发现,香港并不缺少互联网基因,但由于大学毕业生更愿意投身金融领域,加上大陆和香港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人不愿意投资香港的项目,香港创业者也不关注内地市场。

  

 

  文章小标题为i黑马所加

  香港互联网现状

  1月初,Google的执行董事长施密特来了一趟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时,他提了个挺诱人的创业培训计划—提供导师,资助表现出色的香港创业者访问Google的加州山景城总部以建立更广的人际网络等等。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挺怀疑他能不能挑出符合条件的人。一份今年初发布的“穗台港澳青年创业比较研究”显示,香港年轻人的创业意愿与信心最低。

  可奇怪的是,同时人们可以列出一大堆香港是互联网创业不二选择之地的理由。香港成立公司的手续简便,税制也简单,有着全球最快之一的宽带网络,香港人对电子产品也有着极高的更新热情。房租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为创业者准备的共用工作空间已经在不断增加,我知道的至少就有7个,分布在包括地点不算偏僻的荔枝角在内的香港各区。可让人丧气的是,除了搞笑图片网站9gag和对讲机应用Talkbox,就没有什么好的创业点子起源于香港了。

  我可以想象香港人怎么算这个机会成本。在香港,医生、律师和金融从业者是社会认同度最高的三个职业。除了因为这些职业本身收入很高外,所在的也是香港最具优势的行业,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他们的父母都自然而然地认为,在这三个行业是最容易出人头地的。基于这种对行业的判断,香港的大学里商科和法律专业录取分数最高,信息工程之类的专业则几乎垫底。结果就是,互联网行业的人才越来越少。

  风投去哪儿?

  对,还有钱的问题。风投们确实也对香港越来越缺乏兴趣,可香港的富豪并不是不愿意投资互联网行业,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就支持着Facebook、Siri、地图公司Waze等,还有最近在Facebook上很火的漫画生成应用Bitstrips。

  盛大资本投过的香港项目只有Talkbox。它的投资总监王罡跟我说,香港项目太少,投资人不愿意一趟趟地来,而每次只看一两个项目。加上内地的LP不理解香港市场,沟通和案子的管理成本太高,客观上就造成了对香港的创业团队关注比较少。

  而一个香港的连续创业者则向我抱怨,每次需要风投的时候,他要么前往新加坡,要么前往硅谷。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内地找钱,他的回答是“感觉新加坡和美国的投资人更容易懂我的想法”。

  华欧创投的合伙人张永汉对香港互联网创业者的评价是:视野太小。香港不过700多万人,狭小的本土市场决定了它的潜力十分有限,所以张永汉给的建议是,要么瞄准内地市场,要么做国际市场。(i黑马曾经分享过一篇文章,Talkbox中国地区经理黄何写的他经历过的香港互联网。他谈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香港互联网工程师最热门,有几年经验可以开到近10万的天价月薪。泡沫后大财团们对互联网不再有信心,创业者始终找不到资金发展,也成了香港互联网产品发展的死结。i黑马觉得,缺乏资金的持续注入,或许是香港互联网创业不火爆的原因之一。)

  创业局限是什么?

  香港人并不缺好点子。我在香港常用一个和大众点评类似的网站,叫“OpenRice开饭喇”。OpenRice成立于1999年,比大众点评还要早上4年,但OpenRice在许多细节上都要做得比大众点评粗糙。比如,打开OpenRice的手机App,会突然冷不丁地弹一个广告页面出来,非常影响体验。

  香港的互联网创业者并没有那么了解内地,也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了解国外。有一次,张永汉和一位香港的互联网创业者聊天,被问到打算从哪里开始进入内地市场时,这位创业者给出的回答是,我的内地策略是先做海南岛,因为在那里我认识人。而且更让张永汉担忧的,是他发现有的香港团队对内地市场有点排斥,更不了解内地是不是已经有团队在做类似的产品。(对于内地策略先做海南岛市场,i黑马表示也很担忧。)

  如果要把目标市场放在内地,那么香港创业者需要了解内地用户的喜好、如何做营销和如何组建内地团队等一系列问题。要做好这些,恐怕留在香港还不行,得挪个地方。

  不过,香港也不是毫无进步。最近我参加了为创新公司和投资人提供顾问建议的美国科律律师事务所(Cooley)的一次聚会,在那里我听到律师们在讨论,香港的互联网创业社区虽然还很初级,但成长迅速。原因是香港的投资银行在2009年金融危机中受到了重创,一些人离职后投身到前景被看好的互联网行业。

  这是好事,财务是不少创业者的短板,有精于此道的人加入能让创业公司少吃些亏。

四 : 王健林、马云、李嘉诚、任正非等大佬的一顿饭,跟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SherLu: “ 大佬们都讲究一个健康饮食,营养要丰富,光大鱼大肉可不行。这些经常要被老板光顾的企业食堂,压力也是不小。大年初五,你要怎么吃? ”

  该文章转自 中国企业家杂志

  

王健林、马云、李嘉诚、任正非等大佬的一顿饭,跟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文|刘米粒

  今天是2月1日,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节。这一天,民间通行的习俗是吃饺子。

  说起吃饺子,不禁想起了王健林王总津津有味吃韭菜盒子的画面。今天中企哥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企业家的一顿饭,来看看企业家们在工作、闲暇时间最爱吃什么?

  「 王健林」

  前段时间播出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中,王健林因为“我先挣它一个亿”又当了一次网红。虽然办公地点挂着1.72亿买下的毕加索作品和名家山水画,讲起艺术作品来也是头头是道,但王首富的口味却很接地气,韭菜盒子一口气能吃六个。

  

0.jpg

 

  在食堂选饭菜时,王健林先是嫌弃了沙斑鱼,在听到员工提示“董事长,今天有菜盒子”后,王健林一边答应着“好好好”,一边忙着把盘子装满,然后风卷残云一般消灭了全部的六个韭菜盒子。

  

0.jpg

 

  在央视的纪录片《你从哪里来》节目中,也有一段王健林在公司用员工餐的画面。这一次,他吃的是西葫芦鸡蛋的饺子,盘子里掉落的馅料一点也没浪费。

  其实,从平常的用餐和生活作息,可以看出王健林至今还保持着在军队的习惯,生活方式很健康,吃饭更是不讲排场。

  

0.jpg

 

  「 马云 」

  

0.jpg

 

  马云这张早饭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是2014年9月,阿里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后第二天,马云在美国吃早餐时的情景。在经历了一晚的工作过后,能吃上这样一顿“九菜一汤”的早饭,也算是可以为新的一天补充能量了。

  2016年,第三届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马云低调达到后,第一件事就是让随行人员去买了一些定胜糕,随即便钻进了一家私房菜馆。

  据老板娘说,“我们家农家菜很有名的,这次他们点了小羊肉,自己腌制的酱牛肉,还有清蒸太湖蟹,乌村自己种植的时令蔬菜,共十多个菜。”

  

0.jpg

 

  从现场照片看,马云一路面带笑容,看上去心情大好。不知道因为期待互联网大会,还是对这顿饭太满意了。

  此前,马云还曾宴请比尔盖茨吃了一顿饭,共同商讨慈善事业。此次饭局上,陪同的还有牛根生、任志强、沈国军、黄有龙等企业家。

  

0.jpg

 

  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出,这一餐的菜品不多,量也很少,但做工精致。看起来,大家在世界首富面前都有点拘谨,气氛不太活跃。

  

0.jpg

 

  「 李嘉诚 」

  深圳卫视的一档纪录片节目《解密》中,曾曝光了李嘉诚和两个儿子在一次家庭饭局中的细节。李嘉诚曾定下规矩,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星期一晚上,一家人要一起吃饭。

  画面中,李嘉诚和两个儿子坐在一张圆桌上,桌台上摆着四菜一汤,每个餐盘上还摆着公用的勺子,李嘉诚拿起勺子,一边盛菜吃饭,一边和两个儿子聊着家常,谈笑风生。

  “以前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我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间,也会有谈论生意。”李嘉诚想了想说,“现在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谈论生意,三分之二的时间,依然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李嘉诚之所以如此看重和家人的一顿饭,是因为他深信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视频中,还有一个细节被网友们津津乐道:在李嘉诚和儿子在饭桌上交谈时,一位女佣人准备把汤水端到李嘉诚面前,李嘉诚用英文对佣人很有礼貌地说,我晚一点再吃,并连说了两次“谢谢”。

  

0.jpg

 

  李嘉诚和家人的一顿饭,菜品虽然简单,但很好的诠释了李家的家教与修养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身为亚洲首富,尽管公示繁忙,但是李嘉诚和晚辈的沟通一点不少;对于服务人员,他也给予了最大的尊重和诚意。

  「 丁磊 」

  在2016年第三届互联网大会拉开序幕的当天晚上,占据互联网半壁江山的大佬们齐聚一堂吃大餐,而这也是第三次的“丁磊饭局”了。

  席上有周鸿祎、雷军、张亚勤、张朝阳、丁磊、杨元庆、沈南鹏、杨致远、曹国伟、余承东、赵明、田溯宁、王兴、古永锵、张朝阳、沈向洋等人。客栈将三张餐桌拼到一起,才装下这“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0.jpg

 

  据客栈的老板说,丁磊前一天专门派人送来了猪肉。因此,当晚大家吃的都是“丁家猪”。有人还扒出了当晚的菜单,据说有十道冷菜十二道热菜,暗合天干地支之数。

  

0.jpg

 

  三次“丁磊饭局”,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饭局,而是成为大佬们展示实力且不伤和气的“掰掰手腕”的平台。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丁磊饭局”看中国互联网未来的走势,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正如搜狐张朝阳此前所说的那样,“私下里非正式的交谈,价值才更大。”喝杯酒,走个心,没准一桩改变中国互联网的合作就这么谈成了。

  「 褚时健、王石 」

  

0.jpg

 

  王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玉溪哀牢山,拜访自己的忘年好友、传奇企业家褚时健。

  作为东家,褚时健自然少不了宴请王石,但这两位风云人物吃的可谓是十分朴素,几乎每次都是云南当地最家常的食物:咸鸭蛋、土豆丝、玉米、花生、山药煮白菜,饭后自然也少不了褚橙,十分健康环保。

  照片中的两人看起来轻松愉快,而两人“心灵之约”的谈话远比桌上的食物更加吸引人。

  「 任正非 」

  前段时间,有网友拍到任正非在上海虹桥机场排队等出租车,瞬间刷爆微信朋友圈。72岁的任正非为人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平时生活中也很朴素。

  在华为,他也和普通员工一样,会在食堂排队吃饭。

  

0.jpg

 

  图中就是领到餐后,任正非一个人端着盘子去吃饭的画面。可以看到,任正非的盘中以素菜为主,看起来心情很不错。

  「 李彦宏 」

  “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是李彦宏对自己的评价。在央视的纪录片《遇见大咖》中,李彦宏被捕捉到的也多是这样低调、冷静的形象。

  

0.jpg

 

  早晨,李彦宏来到食堂,以一碗馄饨、一颗煎蛋和一根油条开启在百度新的一天。从食堂背景可以看出,和王健林一样,李彦宏来的比大多数员工都早。

  

0.jpg

 

  上图是百度员工拍摄的李彦宏排队打饭的画面,看来李彦宏还是很喜欢吃自家食堂的嘛。

  看完和大佬们的一顿饭,大家是不是和中企哥一样,觉得这些企业家更加接地气了呢?而他们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和用餐喜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性格。

  言归正传,今天你和家人的一顿饭又是怎样的呢?

本文标题:香港人为什么恨李嘉诚-李光斗:李嘉诚为何要撤出香港?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748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