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库仑定律说课-库仑定律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7-08-16 所属栏目:库仑定律

一 : 库仑定律说课稿

范文一:《库仑定律》说课稿

《库仑定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www.61k.com。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

②会用文字描述库仑定律的内容与公式表达,能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③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和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

④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演示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与思路 ②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库伦定律的实验。

4.授课时间:1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采用的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学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协商讨论,突出主体性。因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变学会为会学,是改革传统教学的重大课题。

三、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将本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让学生从最常见的生活现象着手,说明电荷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

(2)演示实验1:利用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演示结束后教师说明:①这个原理与闪电一样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拉回到课堂上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研究的问题来自与现实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实验2: 将两个大小相同的泡沫导电小球通过很细的导线分别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两个小球上,使得小球的电荷能传到两个导电小球上。(手摇的越快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若将两球靠的越近,则偏角也越大。)

引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同的,你认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小结: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距离、形状、体积、质量等有关。

2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定性实验的探究

Ⅰ:定性探究一:探力F与距离r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3 让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的带同种电荷的泡沫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让学生观察完现象后问学生:大家是如何判断小球A所受的力F大小的变化的?学生回答:通过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大小,角度越大A所受的力就越大。再问学生:偏转角θ与小球A所受的力F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 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接下来说:由于在这里我们没法直接测量出力F的大小,而是通过偏转角θ的变化来判断F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测量变换法(间接测量法)。我们有此得出实验结论:电量不变时,改变带电体间距离r,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

Ⅱ:定性探究二:F与q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4 带电量不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的带电泡沫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演示完实验让学生分成三组讨论,再选出代表回答。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得到实验结论:若距离不变,改变电荷量,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的减小而减小。

再次猜想::由以上实验,引导学生根据类比由万有引力与静电力的相似之处推测这两种力的其它特性也可能相似,由此猜测静电力数学表达式。

定量式实验探究

库仑扭秤实验的验证过程(flash加解说)这个实验要分4部分来讲解。

(1)结构简介(用flash课件将实验展示出来)。

(2)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①操作方法,力矩平衡:静电力力矩=金属细丝扭转力矩

②思想方法:放大、转化

2(3)库仑力F与r关系的验证。

①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即控制电荷Q不变

②结果:库仑精确地用他的扭称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电小球在不同距离下的静电力,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基本上验证了F与r之间的平方反比关系。

(4)如何解决电量测量问题,验证F与Q的关系?

①库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相互接触后电量被两球等分,各自带有原有总电量的一半。这样库仑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了原来电量的1/2,1/4,1/8 等的电荷,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库仑定律。

②思想方法:守恒、对称。 (出示库仑扭秤挂图,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得出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并带领学生总结运用库仑定律所应注意的问题

3例题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库仑定律的基础上,进行例题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难度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4精练小结、布置作业:【10分钟】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我巡视后提问归纳库仑定律然后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 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

3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点电荷的概念:(学生自学并类比质点)

①点电荷同质点一样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带电的几何点。

②若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尺寸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库仑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

6.课堂巩固与应用分析(学案)

例1:两个带电小球的半径均为R,当两球心间距为5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F。则:①当两球心间距为10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4F B.F/2 C.F/4 D.不能确定

②当两球心间距为5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100F B.10F C.F/1000 D.不能确定

设计说明: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对点电荷概念的理解

例2:课本例题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力和万有引力。

设计说明:正因为例题告诉我们的原因,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时,经常可以忽略万有引力。但对宇宙天体万有引力却是决定性的,决定了它的运动与演化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例3:课本例题2:多个点电荷对同一点电荷作用力的叠加问题

设计说明:此题一方面巩固对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分析,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电场强度的叠加做了铺垫

一:知识小结

1:库仑定律 表达式: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2.点电荷:

二:物理方法小结

1:研究电荷Q、距离R与库仑力F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2:判断力F时(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时)可以通过判断偏角来实现,运用的是测量变换的思想

原文地址.html

《库仑定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

②会用文字描述库仑定律的内容与公式表达,能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③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和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

④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演示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与思路 ②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库伦定律的实验。

4.授课时间:1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采用的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学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协商讨论,突出主体性。因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变学会为会学,是改革传统教学的重大课题。

三、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将本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让学生从最常见的生活现象着手,说明电荷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

(2)演示实验1:利用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演示结束后教师说明:①这个原理与闪电一样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拉回到课堂上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研究的问题来自与现实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实验2: 将两个大小相同的泡沫导电小球通过很细的导线分别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两个小球上,使得小球的电荷能传到两个导电小球上。(手摇的越快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若将两球靠的越近,则偏角也越大。)

引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同的,你认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小结: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距离、形状、体积、质量等有关。

2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定性实验的探究

Ⅰ:定性探究一:探力F与距离r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3 让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的带同种电荷的泡沫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让学生观察完现象后问学生:大家是如何判断小球A所受的力F大小的变化的?学生回答:通过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大小,角度越大A所受的力就越大。再问学生:偏转角θ与小球A所受的力F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 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接下来说:由于在这里我们没法直接测量出力F的大小,而是通过偏转角θ的变化来判断F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测量变换法(间接测量法)。我们有此得出实验结论:电量不变时,改变带电体间距离r,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

Ⅱ:定性探究二:F与q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4 带电量不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的带电泡沫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演示完实验让学生分成三组讨论,再选出代表回答。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得到实验结论:若距离不变,改变电荷量,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的减小而减小。

再次猜想::由以上实验,引导学生根据类比由万有引力与静电力的相似之处推测这两种力的其它特性也可能相似,由此猜测静电力数学表达式。

定量式实验探究

库仑扭秤实验的验证过程(flash加解说)这个实验要分4部分来讲解。

(1)结构简介(用flash课件将实验展示出来)。

(2)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①操作方法,力矩平衡:静电力力矩=金属细丝扭转力矩

②思想方法:放大、转化

2(3)库仑力F与r关系的验证。

①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即控制电荷Q不变

②结果:库仑精确地用他的扭称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电小球在不同距离下的静电力,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基本上验证了F与r之间的平方反比关系。

(4)如何解决电量测量问题,验证F与Q的关系?

①库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相互接触后电量被两球等分,各自带有原有总电量的一半。这样库仑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了原来电量的1/2,1/4,1/8 等的电荷,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库仑定律。

②思想方法:守恒、对称。 (出示库仑扭秤挂图,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得出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并带领学生总结运用库仑定律所应注意的问题

3例题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库仑定律的基础上,进行例题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难度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4精练小结、布置作业:【10分钟】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我巡视后提问归纳库仑定律然后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 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

3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点电荷的概念:(学生自学并类比质点)

①点电荷同质点一样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带电的几何点。

②若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尺寸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库仑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

6.课堂巩固与应用分析(学案)

例1:两个带电小球的半径均为R,当两球心间距为5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F。则:①当两球心间距为10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4F B.F/2 C.F/4 D.不能确定

②当两球心间距为5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100F B.10F C.F/1000 D.不能确定

设计说明: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对点电荷概念的理解

例2:课本例题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力和万有引力。

设计说明:正因为例题告诉我们的原因,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时,经常可以忽略万有引力。但对宇宙天体万有引力却是决定性的,决定了它的运动与演化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例3:课本例题2:多个点电荷对同一点电荷作用力的叠加问题

设计说明:此题一方面巩固对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分析,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电场强度的叠加做了铺垫

一:知识小结

1:库仑定律 表达式: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2.点电荷:

二:物理方法小结

1:研究电荷Q、距离R与库仑力F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2:判断力F时(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时)可以通过判断偏角来实现,运用的是测量变换的思想

范文二:库仑定律——说课稿

库仑定律

尊敬的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库仑定律,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新课标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我将从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不仅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也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困定律阐明了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整个电磁学奠定了基础。

教科书在库仑定律教学的处理上首先通过演示栏目中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里的因素的定性实验导入,在此基础上展示库仑定律建立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突出类比的方法在该实验建立过程中锁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库仑的实验是建立该定律的重要基础,该实验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多位科学家的猜想。所以本节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实验教学。

库仑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定律,这个演示实验对学生建立电场的概念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充分开发该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为进一步实施电场概念的教学打下基础。库仑扭秤实验的设计思想在物理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课不仅应重视定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更要让学生理解转化放大、对称守恒的实验思想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平方反比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中应该利用其与万有引力定律相似的特点,进行得出类比推理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在此之前已经了解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知道使微小物理量放大的方法,同时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库仑定律及其应用条件,而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库仑扭秤的设计思路。 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分析库仑定律的含义与应用条件,知道静电力常量

2.理解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

3.会用库仑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的相关因素的问题探究过程,体会猜想假设、定性分析、定量研究、数据分析、总结结论这种物理规律探究的学习思路。

2.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对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相似点与不同点的比较,体会类比推理这一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控制变量法与转化、放大、对称、守恒等物理实验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2.通过靖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新课引入

通过使验电器带电,演示指针不同张角现象,使学生对静电力作用效果产生直观认识,使之归纳出电荷转移是通过电话机相互作用实现的。

2.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里的因素

由此设问两个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又将遵循怎样的规律呢。引导学生猜想两个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会同哪些主要的因素有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提出讨论结果并要求提出猜想的理由,可以提示或引导学生与万有引力及磁力进行类比,总结归纳带电体间的作用力可能与距离和电量有关。

演示用绝缘丝线悬挂的小球,利用起电机给这个金属球带上电,使小球摆开一定的角度, 引导学生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得出摆角越大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通过演示起电机与小球在不同距离下和用接触法减少起点机带电量的情况下,小球摆开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随电量的减少而减少。

在这一个环节中,要做到一边实验操作一边引导学生思考,体会物理实验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指出这还只是定性的结果。要想定量研究,我们应该设计更为精确的实验。

3、库仑扭秤:

介绍历史上最早定量研究这个问题的物理学家库仑,以及他设计的扭秤实验。引导学生沿着库仑当年的设计思路,了解库仑扭秤的操作过程。

给学生提供当年库仑的三组数据,第一次,两球相距36单位距离,测得游丝的旋转角度为36度,第二次,两球相距18个单位距离,测得游丝的旋转角度为144度。第三次,两球相距8.5个单位距离,测得游丝的旋转角度为575.5度。让学生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介绍库仑坚信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万有引力一样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指出类比的思想方法在这里起了极大的作用。指出库仑确定电量的定量变化的方法,引导分析学生回答用一个相同的不带电小球接触带电小球这一方法的基础上,指出这是一种对称、守恒的思想。

4、库仑定律

教师总结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使学生明确库仑定律的应用条件:真空与点电荷,进一步介绍点电荷理想模型,体会物理模型的重要作用。

5、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比较:

让学生练习教材上例题1,并比较库仑力和万有引力,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回答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确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力时,为什么可以忽略万有引力。

6、巩固提高

学生计算例题2,得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不因第三个点电荷的存在而有所改变。再结合教科书中的科学漫步栏目,介绍静电喷漆、静电复印,了解静电技术的原理都是基于静电力的作用。介绍一些课外科技读物,让学生拓宽知识面。

板书设计

一、相关因素

1.距离:r越大,F越小

2.带电量 :Q越大,F越大

二、库仑定律 FKq1q2 2r

三、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范文三:库仑定律说课稿

《库仑定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库仑定律”。 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是:说教材:

库仑定律选自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了解,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掌握。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第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库仑扭秤实验的过程和意义。

(2)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3)掌握库仑定律,能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与思路。

(2)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第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

重点:(1)库仑定律试验的探究过程。

(2)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难点:静电实验的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

第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拟采用探究式综合教学法。具体说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与推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总结归纳。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已经了解了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道了电荷守恒定律,并会简单的运用;通过实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思路更清晰。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结论,而且要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领悟科学思想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第五、 说教学过程 :

1,复习旧知:复习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举学生最常见的生活现象(如闪电等),说明电荷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

(2)演示实验1:用毛皮摩擦泡沫,再将泡沫靠近准备好的验电器,会发现验电器的指针有偏转,并且泡沫越靠近验电器,指针偏转角度越大,越远离验电器指针偏转角度越小,直至不偏转。

(3)引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样的关系。

3.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同的,你认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小结: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距离、形状、体积、质量等有关。

4.新课教学:

(1):定性探究一:探究 F与r 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 让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的带同种电荷的泡沫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现象说明:问:如何判断小球A所受的库仑力F大小的变化的?

答:通过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大小,角度越大A所受的库仑力就越大。 解释:由于在这里我们没法直接测量出力F的大小,而是通过偏转角θ的变化来判断F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测量变换法(间接测量法)。

实验结论:电量不变时,改变带电体间距离r,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

(2):定性探究二:F与带电量q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带电量不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的带电泡沫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实验结论:若距离不变,改变电荷量,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的减小而减小。

5.历史回顾,定量探究: 利用图片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展现人类对静电力的探究过程:根据类比由万有引力与静电力的相似之处推测这两种力的其它特性也可能相似,由此猜测静电力数学表达式。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6.库仑扭秤实验的验证过程(flash加解说)

由于没有办法演示库仑扭秤实验,在这里可以用flash课件展示

(1)F与r2关系的验证。

①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控制Q不变

②结果:库仑精确地用他的扭称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电小球在不同距离下的静电力,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基本上验证了F与r之间的平方反比关系。

(2)如何解决电量测量问题,验证F与Q的关系?

①库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相互接触后电量被两球等分,各自带有原有总电量的一半。这样库仑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了原来电量一半的电荷,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

②思想方法:守恒、对称。

引出库仑定律公式。

7.课堂巩固与应用分析(学案)

例1:两个带电小球的半径均为R,当两球心间距为5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F。则:当两球心间距为10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4F B.F/2 C.F/4 D.不能确定

设计说明: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对点电荷概念的理解 例二:课本例题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力和万有引力。

设计说明:正因为例题告诉我们的原因,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时,经常可以忽略万有引力。但对宇宙天体万有引力却是决定性的,决定了它的运动与演化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例3:课本例题2:多个点电荷对同一点电荷作用力的叠加问题

设计说明:此题一方面巩固对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分析,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电场强度的叠加做了铺垫。

8.回顾课堂及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老师口头补充不足之处,再用语言的强度强调今天知识点的联系点。

9、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

布置作业我刻意的安排了知识的递进:基础题,巩固题和提升题,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板书:

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 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F=k*(q1*q2)/r^2

3,静电力常量的理解

4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5点电荷的概念:(学生自学并类比质点)

①点电荷同质点一样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带电的几何点。

②若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尺寸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库仑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

总结:以上是我对库仑定律的认识和这一课时的整体设计,在实际执行教学过程的各个程序中,可能存在某些意外和干扰,这要求教师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适时适度调节原来教学设计方案,以求圆满完成教学计划。不足之处请各位考官批评指正。谢谢!

范文四:库仑定律说课稿

《库仑定律》说课稿

博白县王力中学物理科 陈秀芳

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第二节库仑定律。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⑴点电荷的物理意义.

⑵理解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应用解决简单问题。 ⑶知道静电力常量k的物理意义和数值、单位。

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

二、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实验法。

三、 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一)复习准备、引入新知

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先观察2组演示实验,并通过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了解电学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对库仑定律及应用的学习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演示1] 摩擦起电

提出问题:摩擦起电的原因?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演示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③电量:带电体上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 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

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量代数和不变。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 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1、点电荷

⑴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忽略,那么带电体可以看作一个点,所带电荷称为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带电体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此带电体可以看作点电荷。

⑵元电荷: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的整数倍,或者与它们相等,因此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称为元电荷,大小为1e=

1.60×10-19C。

2、库仑定律

[演示3]让带电小球*近悬挂在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这说明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用跟带电体间的距离有关。 问:若以悬挂的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几个力?平衡时它受到电荷间作用力跟那些因素有关?

启发学生回答: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

[演示4]带电量不同的小球*近悬挂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⑴库仑扭秤实验:

出示库仑扭秤挂图,简单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实验结论,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⑵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F= K Q1Q2/ r 2

F:库仑力 Q1Q2:点电荷的电量 r:点电荷间的距离 K:静电力恒量

⑶适用条件: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或特定的空气)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⑷注意:

1)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电量用绝对值代入,作用力的方向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定性判定。

2)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电子、质子、α粒子、各种离子)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或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分取电量的方法: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碰后,带电量一定相等。(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4)系统中有多个点电荷时,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从库仑定律,计算多个点电荷对某一电荷的作用力应分别计算每个电荷对它库仑力,再求其矢量和。

5)运用库仑定律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静电力恒量: 。 例题:

1、已知m电=0.91×10-30Kg,m质=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量都是1.60×10-19C,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

2、在真空中有两个相距0.18m的点电荷,Q1电量为十1.8×10-12C。两个点电荷间的静电力F=1.0×10-12N,求Q2所带的电量及带电性质?

3、带电小球A和B的电量分别为+Q和+4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5米,如果引进另一带电小球C,恰好使三个小球都处于平衡状态。

问:⑴C球所带的电荷应当与A、B同号还是反号?⑵C球应放在何处?⑶C球所 课后思考:如果A、B两球带异种电荷时,C的可能情况?

(三)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基本例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选择练习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课堂练习:

l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Q2,距离为R,当Q1增大到2倍时,Q2减为原来的1/3,而距离增大到原来的3倍,电荷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D )

A、4/9 B、4/27 C、8/27 D、2/27

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有-3×10-6C和+1×10-6C的电量,它们相距为0.1m,其相互作用力为 ,若它们相互接触后分开,并使它们距离用为原来的两倍,这时相互作用力为 。

3、两个点电荷所带的电量分别为q和2q,相距为S,问第三个电荷放在何处时受力平衡?

解:设第三个电荷距q为x,电量为Q,

据平衡条件和库仑定律

kqQ/x=k2qQ/(s-x)2 即 x2+3sx=s2 (x+s)=2s2

∴x=0.41s

(四)精练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1、点电荷是理想模型。

2、库仑定律的应用:

(1)适用条件: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

(2)用公式计算库仑力的大小,再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确定作用力的方向。

(3)注意单位的统一。

3.作业:

四、说板书: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知道选材。因此,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时间安排

1、旧知识复习、新课引入5分钟,

2、新课教学20分钟,

3、举例分析10分钟,

4、小结练习10分钟。

范文五:库仑定律说课稿

库仑定律

尊敬的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库仑定律,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新课标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我将从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教学设计。

库伦定律阐明了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它为整个电磁学奠定了基础。教科书在库仑定律教学的处理上首先通过演示栏目中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里的因素的定性实验导入,在此基础上展示库仑定律建立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突出类比的方法在该实验建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库仑的实验是建立该定律的重要基础,该实验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多位科学家的猜想。库仑扭秤实验的设计思想在物理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课不仅应重视定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更要让学生理解转化放大、对称守恒的实验思想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

教学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处在好奇善问,创新意识强烈的青少年时期,对于物理实验与教学媒体所展现的各种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并有探究其本质的愿望。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了解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知道使微小物理量放大的方法,同时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库仑定律及其应用条件,而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库仑扭秤的设计思路。 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分析库仑定律的含义与应用条件,知道静电力常量

2.理解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

3.会用库仑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的相关因素的问题探究过程,体会猜想假设、定性分析、定量研究、数据分析、总结结论这种物理规律探究的学习思路。

2.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对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相似点与不同点的比较,体会类比推理这一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控制变量法与转化、放大、对称、守恒等物理实验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2.通过靖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里的因素

首先复习上一节电荷的知识,强调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事实,并提问,既然存在排斥和吸引,那么两个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又将遵循怎样的规律呢?他们的作用力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教师通过演示起电机与小球在不同距离下和用接触法减少起点机带电量的情况下,小球摆开角度。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影响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实验现象,定性的得出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随电量的减少而减少的规律。 在这一个环节中,要做到一边实验操作一边引导学生思考,体会物理实验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指出这还只是定性的结果。要想定量研究,我们应该设计更为精确的实验。

2、库仑扭秤:

介绍历史上最早定量研究这个问题的物理学家库仑,以及他设计的扭秤实验。引导学生沿着库仑当年的设计思路,了解库仑扭秤的操作过程。

介绍库仑坚信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万有引力一样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指出类比的思想方法在这里起了极大的作用。指出库仑确定电量的定量变化的方法,引导分析学生回答用一个相同的不带电小球接触带电小球这一方法的基础上,指出这是一种对称、守恒的思想。

3、库仑定律

教师通过介绍库伦扭秤实验,以及之前的定性探究,引出库仑定律。进一步介绍点电荷理想模型,体会物理模型的重要作用。

4、巩固提高

让学生比较库仑力和万有引力,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回答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确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力时,为什么可以忽略万有引力。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作用力虽形式相似,但仍有很大的区别。

结合教科书中的科学漫步栏目,介绍静电喷漆、静电复印,了解静电技术的原理都是基于静电力的作用。介绍一些课外科技读物,让学生拓宽知识面。

板书设计

一、相关因素

1.距离:r越大,F越小

2.带电量 :Q越大,F越大

二、库仑定律 FKq1q2

2r

三、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范文六:库仑定律说课稿(1)1

[库仑定律]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规律的定性与定量探究过程。

(2)定律的内容及公式并说明库仑定律描述的客观规律和使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库仑定律并结合力学规律求解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公式的理解。[难点]库仑定律的灵活应用。

二、设计过程

1、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并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课题。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3、引导学生感受定律得出的过程

4、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本节课整个过程的设计,渗透着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能够使三维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好的实施,让学生通过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关注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四、新课教学

复习第一节的有关内容:

1.自然界存在几种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么样的?

2. 引导学生看多媒体演示。

既然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那么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于那些因素呢?

下面我们利用科学的研究思想,分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来探究一下。

一. 定性探究

1. 问:我们是为了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你认为这个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展示多媒体课件,提问让学生提出猜想

2. 问: 提出猜想,然后就需要用具体的实验去探究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的猜想涉及到了两个物理量,那么用什么方法去进行实验探究呢?(控制变量法)

3. 下面我们就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1).在带电物体靠近小球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细线的偏角增大,说明了什么呢?

多媒体演示小球的受力分析,分析偏角与电荷间作用力的关系.

(3)在起电机给物体充电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实验现象,总结一下,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有什么样的定性关系。

4.得出结论:①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②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增大而增大。

早在我国东汉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定性规律,定量讨论电荷间相互作用则是两千年后的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库仑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探究三者的定量关系。

二.定量探究

刚才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间距增大,作用力减小;电荷量增大,作用力增大,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物理情景呢?

多面体提示:如果把上面结论中的电荷量换成质量呢?

1. 分析问题:万有引力的变化规律与电荷间的作用力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类似性.

这就使我们隐约想到,既然在变化规律上具有一定的类似,那么表达公式也应该是类似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万有引力的公式,大胆地猜想一下电荷间作用力的公式.

2. 提出猜想(类比):

那么我们这样猜想的公式是否正确呢?要想验证我们的想法,需要进行实验探究,我们仍然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3.定量探究三者的关系:

库仑当时在探究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库仑当时的有关情况.

(1)探究F与r的关系

问题1:“电力”非常小,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用扭丝的转角间接测量。 思想方法:放大、转化

问题2: 如何确定电荷之间的距离呢?

把金属球理想成为点电荷,利用刻度尺间接测量距离。

思想方法:理想模型化.

没有大小的带电体——点电荷

提问有关质点的相关问题。

(1)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实际的带电体在本身的大小跟带电体间的距离相比小得多时可看作是点电荷. 注意:是否可将带电体看作点电荷不是看它本身的尺寸大小.

(2).探究F与q的关系:

问题: 如何确定两球电荷量呢?

电荷均分原理:电荷在两个相同金属球之间等量分配。

多面体演示电荷在相同的两个金属球间的等量分配.

解决了探究思路中的问题,就可以进行具体的实验了,库仑设计了一种非常完美、精巧的扭秤,进行实验操作。

4.引导学生观看库仑扭秤的实验视频与库仑当时的数据,总结规律。

通过刚才的展示过程让学生了解库仑当时探究的过程、思路、方法。

三.库仑定律

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 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1. 公式: 库仑力或静电力

静电力常量: K=9.0×109N.m2/C2

2. 方向: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教师表述同种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让学生表述异种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

3. 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让学生回答实际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

四.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例1、例2。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把握。

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库仑定律说课稿

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时间安排五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高中物理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库仑定律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⑴点电荷的物理意义.

⑵理解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应用解决简单问题。

⑶知道静电力常量k的物理意义和数值、单位。

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

二、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学习目的及达标方法选择:

三、 说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㈠复习准备、引入新知

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先观察2组演示实验,并通过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了解电学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对库仑定律及应用的学习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演示1] 摩擦起电

提出问题:摩擦起电的原因?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演示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③电量:带电体上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 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量代数和不变。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㈡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1、点电荷

⑴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忽略,那么带电体可以看作一个点,所带电荷称为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带电体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此带电体可以看作点电荷。

⑵元电荷: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的整数倍,或者与它们相等,因此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称为元电荷,大小为1e=1.60×10-19C。

2、库仑定律

[演示3]让带电小球*近悬挂在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这说明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用跟带电体间的距离有关。

问:若以悬挂的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几个力?平衡时它受到电荷间作用力跟那些因素有关?

启发学生回答: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

[演示4]带电量不同的小球*近悬挂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⑴库仑扭秤实验:

出示库仑扭秤挂图,简单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实验结论,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⑵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F:库仑力 Q1Q2:点电荷的电量

r:点电荷间的距离 静电力恒量:

⑶适用条件: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或特定的空气)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⑷注意:1)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电量用绝对值代入,作用力的方向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定性判定。

2)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电子、质子、α粒子、各种离子)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或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分取电量的方法: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碰后,带电量一定相等。(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4)系统中有多个点电荷时,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从库仑定律,计算多个点电荷对某一电荷的作用力应分别计算每个电荷对它库仑力,再求其矢量和。

5)运用库仑定律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静电力恒量: 。

例题:

1、已知m电=0.91×10-30Kg,m质=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量都是1.60×10-19C,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

2、在真空中有两个相距0.18m的点电荷,Q1电量为十1.8×10-12C。两个点电荷间的静电力F=1.0×10-12N,求Q2所带的电量及带电性质?

3、带电小球A和B的电量分别为+Q和+4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5米,如果引进另一带电小球C,恰好使三个小球都处于平衡状态。

问:⑴C球所带的电荷应当与A、B同号还是反号?⑵C球应放在何处?⑶C球所带电量应为多少?

课后思考:如果A、B两球带异种电荷时,C的可能情况?

㈢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基本例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选择练习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课堂练习:

l、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Q2,距离为R,当Q1增大到2倍时,Q2减为原来的1/3,而距离增大到原来的3倍,电荷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D )

A、4/9 B、4/27 C、8/27 D、2/27

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有-3×10-6C和+1×10-6C的电量,它们相距为0.1m,其相互作用力为 ,若它们相互接触后分开,并使它们距离用为原来的两倍,这时相互作用力为 。

3、两个点电荷所带的电量分别为q和2q,相距为S,问第三个电荷放在何处时受力平衡? 解:设第三个电荷距q为x,电量为Q,

据平衡条件和库仑定律

kqQ/x=k2qQ/(s-x)2 即 x2+3sx=s2 (x+s)=2s2

∴x=0.41s

㈣精练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1、 点电荷是理想模型。

2、库仑定律的应用:

(1)适用条件: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

(2)用公式计算库仑力的大小,再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确定作用力的方向。

(3)注意单位的统一。

作业:

四、说板书: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知道选材。因此,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时间安排

1、旧知识复习、新课引入5分钟,2、新课教学20分钟,3、举例分析10分钟,4、小结练习10分钟。[库仑定律]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规律的定性与定量探究过程。

(2)定律的内容及公式并说明库仑定律描述的客观规律和使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库仑定律并结合力学规律求解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公式的理解。[难点]库仑定律的灵活应用。

二、设计过程

1、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并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课题。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3、引导学生感受定律得出的过程

4、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本节课整个过程的设计,渗透着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能够使三维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好的实施,让学生通过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关注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四、新课教学

复习第一节的有关内容:

1.自然界存在几种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么样的?

2. 引导学生看多媒体演示。

既然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那么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于那些因素呢?

下面我们利用科学的研究思想,分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来探究一下。

一. 定性探究

1. 问:我们是为了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你认为这个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展示多媒体课件,提问让学生提出猜想

2. 问: 提出猜想,然后就需要用具体的实验去探究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的猜想涉及到了两个物理量,那么用什么方法去进行实验探究呢?(控制变量法)

3. 下面我们就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1).在带电物体靠近小球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细线的偏角增大,说明了什么呢?

多媒体演示小球的受力分析,分析偏角与电荷间作用力的关系.

(3)在起电机给物体充电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实验现象,总结一下,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有什么样的定性关系。

4.得出结论:①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②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增大而增大。

早在我国东汉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定性规律,定量讨论电荷间相互作用则是两千年后的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库仑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探究三者的定量关系。

二.定量探究

刚才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间距增大,作用力减小;电荷量增大,作用力增大,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物理情景呢?

多面体提示:如果把上面结论中的电荷量换成质量呢?

1. 分析问题:万有引力的变化规律与电荷间的作用力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类似性.

这就使我们隐约想到,既然在变化规律上具有一定的类似,那么表达公式也应该是类似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万有引力的公式,大胆地猜想一下电荷间作用力的公式.

2. 提出猜想(类比):

那么我们这样猜想的公式是否正确呢?要想验证我们的想法,需要进行实验探究,我们仍然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3.定量探究三者的关系:

库仑当时在探究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库仑当时的有关情况.

(1)探究F与r的关系

问题1:“电力”非常小,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用扭丝的转角间接测量。 思想方法:放大、转化

问题2: 如何确定电荷之间的距离呢?

把金属球理想成为点电荷,利用刻度尺间接测量距离。

思想方法:理想模型化.

没有大小的带电体——点电荷

提问有关质点的相关问题。

(1)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实际的带电体在本身的大小跟带电体间的距离相比小得多时可看作是点电荷. 注意:是否可将带电体看作点电荷不是看它本身的尺寸大小.

(2).探究F与q的关系:

问题: 如何确定两球电荷量呢?

电荷均分原理:电荷在两个相同金属球之间等量分配。

多面体演示电荷在相同的两个金属球间的等量分配.

解决了探究思路中的问题,就可以进行具体的实验了,库仑设计了一种非常完美、精巧的扭秤,进行实验操作。

4.引导学生观看库仑扭秤的实验视频与库仑当时的数据,总结规律。

通过刚才的展示过程让学生了解库仑当时探究的过程、思路、方法。

三.库仑定律

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 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1. 公式: 库仑力或静电力

静电力常量: K=9.0×109N.m2/C2

2. 方向: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教师表述同种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让学生表述异种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

3. 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让学生回答实际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

四.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例1、例2。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把握。

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库仑定律说课稿

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时间安排五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高中物理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库仑定律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⑴点电荷的物理意义.

⑵理解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应用解决简单问题。

⑶知道静电力常量k的物理意义和数值、单位。

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

二、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学习目的及达标方法选择:

三、 说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㈠复习准备、引入新知

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先观察2组演示实验,并通过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了解电学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对库仑定律及应用的学习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演示1] 摩擦起电

提出问题:摩擦起电的原因?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演示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③电量:带电体上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 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量代数和不变。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㈡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1、点电荷

⑴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忽略,那么带电体可以看作一个点,所带电荷称为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带电体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此带电体可以看作点电荷。

⑵元电荷: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的整数倍,或者与它们相等,因此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称为元电荷,大小为1e=1.60×10-19C。

2、库仑定律

[演示3]让带电小球*近悬挂在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这说明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用跟带电体间的距离有关。

问:若以悬挂的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几个力?平衡时它受到电荷间作用力跟那些因素有关?

启发学生回答: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

[演示4]带电量不同的小球*近悬挂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⑴库仑扭秤实验:

出示库仑扭秤挂图,简单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实验结论,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⑵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F:库仑力 Q1Q2:点电荷的电量

r:点电荷间的距离 静电力恒量:

⑶适用条件: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或特定的空气)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⑷注意:1)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电量用绝对值代入,作用力的方向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定性判定。

2)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电子、质子、α粒子、各种离子)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或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分取电量的方法: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碰后,带电量一定相等。(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4)系统中有多个点电荷时,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从库仑定律,计算多个点电荷对某一电荷的作用力应分别计算每个电荷对它库仑力,再求其矢量和。

5)运用库仑定律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静电力恒量: 。

例题:

1、已知m电=0.91×10-30Kg,m质=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量都是1.60×10-19C,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

2、在真空中有两个相距0.18m的点电荷,Q1电量为十1.8×10-12C。两个点电荷间的静电力F=1.0×10-12N,求Q2所带的电量及带电性质?

3、带电小球A和B的电量分别为+Q和+4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5米,如果引进另一带电小球C,恰好使三个小球都处于平衡状态。

问:⑴C球所带的电荷应当与A、B同号还是反号?⑵C球应放在何处?⑶C球所带电量应为多少?

课后思考:如果A、B两球带异种电荷时,C的可能情况?

㈢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基本例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选择练习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课堂练习:

l、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Q2,距离为R,当Q1增大到2倍时,Q2减为原来的1/3,而距离增大到原来的3倍,电荷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D )

A、4/9 B、4/27 C、8/27 D、2/27

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有-3×10-6C和+1×10-6C的电量,它们相距为0.1m,其相互作用力为 ,若它们相互接触后分开,并使它们距离用为原来的两倍,这时相互作用力为 。

3、两个点电荷所带的电量分别为q和2q,相距为S,问第三个电荷放在何处时受力平衡? 解:设第三个电荷距q为x,电量为Q,

据平衡条件和库仑定律

kqQ/x=k2qQ/(s-x)2 即 x2+3sx=s2 (x+s)=2s2

∴x=0.41s

㈣精练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1、 点电荷是理想模型。

2、库仑定律的应用:

(1)适用条件: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

(2)用公式计算库仑力的大小,再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确定作用力的方向。

(3)注意单位的统一。

作业:

四、说板书: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知道选材。因此,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时间安排

1、旧知识复习、新课引入5分钟,2、新课教学20分钟,3、举例分析10分钟,4、小结练习10分钟。

范文七:1.2库仑定律说课稿

库仑定律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库仑定律,它是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

②会用文字描述库仑定律的内容与公式表达,能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③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和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

④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演示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与思路

②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库伦定律的实验。

4.授课时间:1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采用的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学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协商讨论,突出主体性。因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变学会为会学,是改革传统教学的重大课题。

三、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将本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让学生从最常见的生活现象着手,说明电荷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

(2)演示实验1:利用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演示结束后教师说明:①这个原理与闪电一样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拉回到课堂上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研究的问题来自与现实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实验2: 将两个大小相同的泡沫导电小球通过很细的导线分别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两个小球上,使得小球的电荷能传到两个导电小球上。(手摇的越快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若将两球靠的越近,则偏角也越大。)

引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同的,你认为带电体

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小结: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距离、形状、体积、质量等有关。

2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定性实验的探究

Ⅰ:定性探究一:探力F与距离r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3 让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的带同种电荷的泡沫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让学生观察完现象后问学生:大家是如何判断小球A所受的力F大小的变化的?学生回答:通过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大小,角度越大A所受的力就越大。再问学生:偏转角θ与小球A所受的力F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 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接下来说:由于在这里我们没法直接测量出力F的大小,而是通过偏转角θ的变化来判断F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测量变换法(间接测量法)。我们有此得出实验结论:电量不变时,改变带电体间距离r,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

Ⅱ:定性探究二:F与q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4 带电量不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的带电泡沫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演示完实验让学生分成三组讨论,再选出代表回答。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得到实验结论:若距离不变,改变电荷量,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的减小而减小。

再次猜想::由以上实验,引导学生根据类比由万有引力与静电力的相似之处推测这两种力的其它特性也可能相似,由此猜测静电力数学表达式。

定量式实验探究

库仑扭秤实验的验证过程(flash加解说)这个实验要分4部分来讲解。

(1)结构简介(用flash课件将实验展示出来)。

(2)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①操作方法,力矩平衡:静电力力矩=金属细丝扭转力矩

②思想方法:放大、转化

(3)库仑力F与r2关系的验证。

①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即控制电荷Q不变

②结果:库仑精确地用他的扭称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电小球在不同距离下的静电力,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基本上验证了F与r之间的平方反比关系。

(4)如何解决电量测量问题,验证F与Q的关系?

①库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相互接触后电量被两球等分,各自带有原有总电量的一半。这样库仑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了原来电量的1/2,1/4,1/8 等的电荷,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库仑定律。

②思想方法:守恒、对称。 (出示库仑扭秤挂图,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得出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并带领学生总结运用库仑定律所应注意的问题

3例题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库仑定律的基础上,进行例题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难度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4精练小结、布置作业:【10分钟】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我巡视后提问归纳库仑定律然后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 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

3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点电荷的概念:(学生自学并类比质点)

①点电荷同质点一样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带电的几何点。

②若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尺寸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库仑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

6.课堂巩固与应用分析(学案)

例1:两个带电小球的半径均为R,当两球心间距为5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F。则:①当两球心间距为10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4F B.F/2 C.F/4 D.不能确定

②当两球心间距为5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100F B.10F C.F/1000 D.不能确定

设计说明: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对点电荷概念的理解

例2:课本例题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力和万有引力。

设计说明:正因为例题告诉我们的原因,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时,经常可以忽略万有引力。但对宇宙天体万有引力却是决定性的,决定了它的运动与演化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例3:课本例题2:多个点电荷对同一点电荷作用力的叠加问题

设计说明:此题一方面巩固对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分析,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电场强度的叠加做了铺垫 一:知识小结

1:库仑定律 表达式: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2.点电荷:

二:物理方法小结

1:研究电荷Q、距离R与库仑力F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2:判断力F时(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时)可以通过判断偏角来实现,运用的是测量变换的思想

范文八:库仑定律说课稿(81K)

库仑定律(说课及教学设计)

顺义六中 周 毅

2002年5月

库仑定律(说课及教学设计)

2002年5月21日 顺义六中 周 毅 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时间安排五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高中物理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库仑定律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⑴点电荷的物理意义.

⑵理解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应用解决简单问题。 ⑶知道静电力常量k的物理意义和数值、单位。 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 二、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学习目的及达标方法选择:

三、 说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㈠复习准备、引入新知

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先观察2组演示实验,并通过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了解电学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对库仑定律及应用的学习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演示1] 摩擦起电

提出问题:摩擦起电的原因?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演示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③电量:带电体上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 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它只

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同一隔离系统

中正、负电量代数和不变。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

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㈡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1、点电荷

⑴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忽略,那么带电体可以看作一个点,所带电荷称为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带电体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此带电体可以看作点电荷。

⑵元电荷: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的整数倍,或者与它

们相等,因此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称为元电荷,大小为1e=1.60

×10C。

2、库仑定律

[演示3]让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问:这说明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用跟带电体间的距离有关。

问:若以悬挂的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几个力?平衡时它受到电荷间作用力跟那些因素有关?

启发学生回答: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

[演示4]带电量不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的带电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⑴库仑扭秤实验: 出示库仑扭秤挂图,简单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

-19

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实验结论,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⑵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k

Q1Q2

r

2

F:库仑力 Q1Q2:点电荷的电量

r:点电荷间的距离

静电力恒量:k9.010Nm/C

922

⑶适用条件: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或特定的空气)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⑷注意:1)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电量用绝对值代入,作用力的方向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定性判定。

2)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电子、质子、α粒子、各种离子)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或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分取电量的方法: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碰后,带电量一定相等。(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4)系统中有多个点电荷时,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从库仑定律,计算多个点电

荷对某一电荷的作用力应分别计算每个电荷对它库仑力,再求其矢量和。

5)运用库仑定律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静电力恒量:

k9.010Nm/C。

9

2

2

例题:

1、已知m电=0.91×10-30Kg,m质=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量都是

1.60×10-19C,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 解: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分别是

F电K

Q1Q2

r

2

K

er

22

F万G

9

Mmr

2

G

m电m质

r

2

F电F万

Ke

2

Gm电m质

9101.60106.6710

11

19

1.6010

19

30

1.6710

27

2.310

39

0.9110

由此可知,F电比F万大得多,故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间相互作用时,常把 万有引力忽略不计。

2、在真空中有两个相距0.18m的点电荷,Q1电量为十1.8×10-12C。两个点电荷

-12

间的静电力F=1.0×10N,求Q2所带的电量及带电性质? 解:根据库仑定律 F=KQ1Q2/r2

Q1=Fr2/kQ2=1.0×10-12×0.182/(9×109×1.8×10-12)C

=2.0×10-12C

3、带电小球A和B的电量分别为+Q和+4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5米,如果引

进另一带电小球C,恰好使三个小球都处于平衡状态。

问:⑴C球所带的电荷应当与A、B同号还是反号?

⑵C球应放在何处?

⑶C球所带电量应为多少?

解:⑴若C球带正电,则三个球之间的静电力都是斥力,三个球都不能处于平衡

状态,故C球与A、B球所带的电荷不能同号,C球带负电荷。

⑵⑶由于C球带负电荷,若放在A、B两球的外侧,则C球同时受A、B两球的引力,C球不能平衡,故C球放在A、B两球之间,三球都有可能平衡。如图所示,设C球距A球为x,则距B球为1.5-x 据平衡条件及库仑定律可得: 对A球:FBAFCAK

QBQArBA

2

K

QCQArCA

2

4Q1.5

2

QCx

2

对B球:FABFCBK

QBQArBA

2

K

QCQBrCB

2

Q1.5

2

QC

1.5x

4

2

对C球:FACFBCK

QCQArAC

2

K

QCQBrCB

2

1x

2

1.5x

2

解联立方程组①②③得x

0.5

米,QC

49

Q

课后思考:如果A、B两球带异种电荷时,C的可能情况? ㈢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基本例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选择练习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课堂练习:

l、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Q2,距离为R,当Q1增大到2倍时,Q2减为原来的1/3,而距离增大到原来的3倍,电荷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D )

A、4/9 B、4/27 C、8/27 D、2/27

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有-3×10C和+1×10C的电量,它们相距为0.1m,其相互作用力为 ,若它们相互接触后分开,并使它们距离用为原来的两倍,这时相互作用力为 。

3、两个点电荷所带的电量分别为q和2q,相距为S,问第三个电荷放在何处时受力平衡?

解:设第三个电荷距q为x,电量为Q,

据平衡条件和库仑定律

kqQ/x=k2qQ/(s-x)2 即 x2+3sx=s2 (x+s)=2s2

∴x=0.41s

㈣精练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1、 点电荷是理想模型。 2、库仑定律的应用:

(1)适用条件: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

(2)用公式计算库仑力的大小,再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确定

作用力的方向。 (3)注意单位的统一。

作业:

针对训练P2的8题、P4的8题、课本练习一的3、4题。 四、说板书: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知道选材。因此,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时间安排

1、旧知识复习、新课引入5分钟,2、新课教学20分钟,3、举例分析10分钟,4、小结练习10分钟。

-6

-6

范文九:库仑定律说课稿袁德军

《库仑定律》说课稿

袁德军

一、 说教材

1、 说课内容:高中物理第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库仑定律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 ②会用文字描述库仑定律的内容与公式表达,能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③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和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

④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对库仑定律建立过程的探究与学习,初步了解研究物理问

题的一般程序,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地

②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测量变换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与思路

②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

性。

4.教学重点:①学生会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点电荷间的相互

作用力。

②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

法。

5.教学难点:静电实验的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

二、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整个教学中始终利用导学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三:说学生

学生已经了解了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道了电荷守恒定律,并会简单的运用;初步掌握了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归纳的能力。

四、 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让学生从最常见的生活

现象着手,说明电荷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

(2)演示实验1:利用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教师

说明:①这个原理与闪电一样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拉回到课

堂上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研究的问题来自与现实生

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实验2:将两个大小相同的泡沫导电小球通过很细

的导线分别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两个小球上,使得小

球的电荷能传到两个导电小球上。(手摇的越快细线偏

离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若将两球靠的越近,则偏角也

越大。)

(4)引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本节课

的主题是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

什么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不同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同的,你认为带电体间

的相互作用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小结: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距离、形状、体积、质量等有关。

3.设计方案、定性探究

Ⅰ:定性探究一:探究 F与r 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演示实验3 让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的带同种电荷的

泡沫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现象说明:师:大家是如何判断小球A所受的库仑力F大小的变化

的?

生:通过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大小,角度越大A所受

的库仑力就越大。

师:偏转角θ与小球A所受的库仑力F的大小关系如

何?

生: 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

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

师:由于在这里我们没法直接测量出力F的大小,而是通过偏

转角θ的变化来判断F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测量变换

法(间接测量法)。

实验结论:电量不变时,改变带电体间距离r,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

Ⅱ:定性探究二:F与q之间的定性关系演示实验4 带电

量不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的带电泡沫小球,观察小球

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实验结论:若距离不变,改变电荷量,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的减小而减小。

4.历史回顾,定量探究: 利用图片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展现人类对静电力的探究过程:根据类比由万有引力与静电力的相似之处推测这两种力的其它特性也可能相似,由此猜测静电力数学表达式。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5.库仑扭秤实验的验证过程(flash加解说)

(1)结构简介(flash课件展示)。

(2)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①操作方法,力矩平衡:静电力力矩=金属细丝扭转力

矩,

②思想方法:放大、转化

(3)F与r2关系的验证。

①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控制Q不变

②结果:库仑精确地用他的扭称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电小球在不同距离下的静电力,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基本上验证了F与r之间的平方反比关系。

(4)如何解决电量测量问题,验证F与Q的关系?

①库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相互接触后电量被两球等分,各自带有原有总电量的一半。这样库仑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了原来电量的 等的电荷,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

②思想方法:守恒、对称。

6、探究结论(库仑定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完成学案

教师活动:巡视后提问归纳库仑定律并

板书:

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

正比 , 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作用力的方

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

3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点电荷的概念:(学生自学并类比质点)

①点电荷同质点一样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带电的几何点。

②若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尺寸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库仑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

6.课堂巩固与应用分析(学案)

例1:两个带电小球的半径均为R,当两球心间距为5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F。则:①当两球心间距为10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4F B.F/2 C.F/4 D.不能确定

②当两球心间距为5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100F B.10F C.F/1000 D.不能确定

设计说明: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对点电荷概念的理解

例2:课本例题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力和万有引力。 设计说明:正因为例题告诉我们的原因,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时,经常可以忽略万有引力。但对宇宙天体万有引力却是决定性的,决定了它的运动与演化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例3:课本例题2:多个点电荷对同一点电荷作用力的叠加问题

设计说明:此题一方面巩固对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分析,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电场强度的叠加做了铺垫

7.课堂回顾(用多媒体显示)

一:知识小结

1:库仑定律

表达式: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2.点电荷:

二:物理方法小结

1:研究Q、R与F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2:判断力F时(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时)可以通过判断偏角来实现,运用的是测量变换的思想、

8、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

范文十:电荷库仑定律说课稿

法 交 流

电荷

库仑定律说课稿

① 正电荷 : 用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上带的 电荷叫正 电荷。   ② 负电荷 : 用毛皮摩擦过 的硬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   ③ 电量: 带电体上所 带电荷 的多少 叫电量。

7 70  甘肃省金 昌市金川集 团公 司一 中 唐 永忠  3 10

说教材

1说课 内容: 入教版 《 日制 普通高级 中学 教科 书 ( 、 “ 全 必修 +选

修) 物 理》 , 二册 第 十 三 章 第 一 节 电 荷 库 仑 定 律 。 ・ ’ 第

2 物体 的带 电方式有三 种: 1 摩擦起 电; () 触起 电;3  . () 2接 ()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 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 是库 仑定律 ,它 既是 电荷 间相 互作用的基  感 应 起 电。 3 电荷 守恒 定律: . 电荷既不 能创造 , 也不 能消灭, 任何起 电方  本规律 , 又是学习电场强度 的基 础。因此 , 在本单元教 学中对 电荷  式都是 电荷 的转移 ,它只 能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 物体 或从物  间的相 互作用 , 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 且通过库 仑定律的教学  而

负电量代数和  还要 求定量 了解 , 对库仑 定律 的解 题应用 , 但 则只 限于真空中两个  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 同一隔离系统中正 、 不变。   点电荷 间相互作用 的一些简单计算。   ( 积极主动, 二) 探究新知  3 本节 课 的 教 学 目标 : 、

库仑定律

1 知 道 摩 擦 起 电和 感 应 起 电 并 不 是 创 造 了 电  . 荷 , 是使 物体 中的正 负 电荷 分 开  而 2 知道 电荷 守恒 定 律 , . 知道 什 么 是元 电荷  3 知 道 点 电 荷 的 概 念 , 握 库 仑 定 律 的 内容 及  . 掌 其应 用 。   l 、通过 对 演示 实验 的 观 察概 括 出两 种 电荷 之 间  的 作用规 律 , 养学 生 观察 、 结 的 能力 : 培 总   2 知道 人类 对 电荷 间相 互 作用 认 识 的历 史过 程 ,   理解 电荷 的物 理 模 型 。

知识

电荷 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电荷问有相互作用力。同种 电荷相互  排斥 , 异种 电荷相互吸 引。两电荷 问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 向  方 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 课件演 示] 让带 电小球 靠近悬挂 在丝线 的带电小球 , 观察在  不同距 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

问 : 说 明什 么 ? 这

目   标

能力

启发学生回答 :带 电体之 间的作用力的大小跟带 电体间的距

离有关 。

渗 透物 理 方法 的 教育 , 运用 理 想 化模 型 的研 究 方  态度情感  突出主要因素 、 法, 忽略次要因素 , 抽象出物理模

问: 若以悬 挂的小球 作为研究对象 , 它受到几个力 ?平衡时它

受到电荷间作用力跟 哪些 因素有关 ?

型——点电荷, 研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互相作用

力 问题 。

启发学生回答 :=gg Fm t  Q。带电体问距离越小 , 偏角 a越大 ,

这表 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 。   [ 课件演示]带 电量不 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 的带 电小球, 观

察 小球的偏角的变化关系 。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 。   教学难点: 物体带电的实质和 电荷 的守恒 。

启发学生回答: 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带 电体所带 电量有关 。   讨论得到: 电荷之 间的作用 力随 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 , 随距 离

的增大而减 小。   () 1 库仑扭秤实验 :

二 、说教 法 、 法  学

在教学 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 过程 为原 则,整个教学  过程始终 围绕 教学 目标展开 , 力求 做到层 次清楚 , 环节 紧凑 , 并注

出示库仑扭秤挂 图,简单介绍法 国物理 学家库仑利用扭秤研

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 实验 和操 作, 出体 现 了学生对 知识的获取  究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 电量和距 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 的  突 科学方法。设计的扭 秤成 功的解决 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  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启发讲练式 、 问题解 决法 、 实验归纳法、 比法  类 学法: 观察 一 思维 一 综合 一 结论

作用方法 。

实验结论, 真空 中的库仑定律。   ( 库仑定律 :在真空 中两 个点 电荷 间的作用力跟它们 的电量  2 )

三 、 教学程 序  说

跟它们间 的距离 的平方成 反比, 作用力 的方 向在它  研 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 的前提和基础 ,而合理安排教学  的乘积成正 比, 们 的连线上 。   程序 , 是教 学成功的关键一环 。以求达 到事半功倍之 效, 学生  则 使 学有所获 , 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 以及学 生的实际水平 , 将本课划

分成三大部分:

( 点 电荷  3 )

( 复 习准备、 一) 引入新知  在课 的开始让学生先观察两个有关 电现象 的视 频,并通过学

生对旧知识的回顾 , 一步了解 电学的基本知识 , 进 为学生对库仑定  律及应用 的学习做好 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概念 : 电体的形状 、 带 大小 对相互作用 力的大小 可以忽略 , 那  么带 电体可以看作一个 点, 带电荷称 为点电荷。 所   点电荷的介绍 :   点电荷是一种 理想 化带 电体模 型,当带 电体间的距离 比带电  体本身的大小大得多 ,以致于带 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作用力

的影  响可以忽略时, 此带电体 可以看作 点电荷 。   库仑定律 的两点注意:

提 出问题:l、 自然界 中有几种电荷?

2 使物 体带 电的方法有哪些 ? 、   3 摩擦起 电是创造了电荷吗 ? 、   答 :. 1两种 电荷: 然界只存在正、 自 负两种 电荷

( 适用条件: 1 ) 库仑 定律只适用于真 空 ( 定的空气) 或特 中的两  个点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   ( 下转第 10 ) 5页

金色年华  17 7

课 堂 资源

“ 算较好地 朗读完了这一句 , 可见诚意 、 真挚 的赞美最能 打动 人心 ・ 指 名 一个 学 生 走 进 教 室 垂 头 丧 气 告 诉 大 家 :我 们 班 这 次 的足 球 比

“ 一只大黄蜂在  选择一种巧妙的、 聪明的积极肯 定孩子的方 式, 透过恰 当的赞美之  赛输掉 了。’ 是我神 色紧张地 告诉 大家: 注意了, 我们头顶上飞 。’! , ’《 让同学用一个词来描绘说话人物的动作和  j后 f 词, 孩子就会 充满无比的信心 , 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了。

三、 多为孩子创 设情境

神态 , 并分别用这个词造句 。演 示时, 全班同学一个个凝神视之, 从

此 他们 的大脑皮层形成 了优势兴奋  生活是人类语言 的源泉, 有生活才 有语 言。如果离开了具体的  他们 的面部表情可 以知道 , 时, 中心, 这种 兴奋性越 高, 注意 力越集 中, 这就 向学生提供 了鲜 明的  生活情境是无法 学会语言的,而采用情境教学这种手 段,形象直  这必然促进学生思  观, 非常受低年级孩子的喜爱。因此 , 我经 常结合教材设置情 境, 把  感性材料。加之要求他们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 想象力 、 记忆力 , 得到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  孩子们带到情境 中去 , 让学生回到生活 中学习语言 , 养他 们的学  维力 、 培

习兴 趣 。

中学 习语 言 , 不 致于 感 到 疲 劳 。 而

1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  、 情境教学 , 可以把学生带入情境 中去 , 促使学生细致地 观察了

四、 建立 良好 的师 生关 系 。 注意课 堂教学 的艺术

记得有位 教育 家曾说 : 能力的发展与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关  “

一般地说 , 对某一件事或某一项活动的兴趣越浓与之有关的能  解客观事物 , 深切体会 自己的感受 , 并从整 体上去理解词句 , 深  系 , 加

为 提 我们首先还  对教材的体会。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  匕 风和 小鱼》 为了让学  力就越强。” 了培养 学生的学 习兴趣, 高语文能力, 时, 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孩子们把 老师 当作他们 的朋友 。 那  生体会北风的凛

冽 , 我就设计 了这样一个情境 : 我先让 学生熟读了

这一段 , 然后播放 刮风 时的声响 ( 音乐声 中风 呼呼地刮着) 同时出  么课堂气氛将会变得融洽。 其次 , 在课堂上 , 教师要 随时集 中学 生的注意 , 小学 生的注意  示梧桐树、 青草、 鸟儿变化的图片。气 氛被渲染得非常强烈, 有的同  学不 自觉地跟风“ 呼呼 ” 吹 ” , 的同学情不 自禁地站起来 手  是极易分散, 地“ 着 有 而且带有极大的情绪色彩 , 对新鲜的感兴趣的具体事  跟着 比划, 仿佛梧桐叶正随风飘舞 , 还有的同学仿佛 自己是一 只被  物容 易注 意, 单调的 、 对 枯燥无味 的东西容 易感 到疲 劳, 疲劳 是注

风吹得瑟瑟发抖 的小鸟抱成了一团。可见创设情境能很 自 然地 就  意的大敌。课堂上不能集 中学生的注 意。 教学效 果是不会好的。 所

把孩子带入到情境 中并加深了孩子们对 文章的理解 。孩 子们对这  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提 高 自己的教学艺术,使孩子们一见就喜  种方法也很感 兴趣 , 以在 朗诵这一段 时, 子t t 常有激情 , 所 孩 f1 ] ̄ 教  欢你, 愿意听你讲课 。讲课 时生动 、 口齿清楚 , 该用手势动作帮助的

学 效 果 也较 好 。

就用手势 动作帮助 , 而且不 能有习惯性 的病 语, 教学内容要丰富 ,   要培养学生对 学科 的兴趣 , 教学方法 多样化 , 该用直观教具的要创

2 直接把孩子带入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  、

该用色 笔强调 的, 要用色笔 强调 , 对低年 级  乌申斯基 曾说过:给 图画看一看 , “ 教室里就谈 得起 来。 ” 活  造条件使用 直观教具 , 生

的图画 、 自然的风光 , 大 更是绚丽 多彩 , 更容易激起孩 子的学 习兴  的孩子,有时还可用游戏来作 为教学 的辅助手段,提问要有 启发

趣。 因此, 我经常把孩子带入生活的真实情境 中去学 习。 春天 , 我带  性 , 引导学生有 目的地积极思考 : 于察言观色 , 善 灵活而又严密地  根据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 . 多让学生在相 互的竞赛  孩子们 到郊外踏青,让他们体会什么 口 生机 勃勃 ,什么为万物复  组织教学 , q 苏: 夏天 , 我带孩子到树林 , 让他 们体会什么 叫苍翠欲滴 ; 秋天 , 庄  中独立思考 , 在学 习的过程中 自己动手 自己动 口。 同时 , 也要注意  稼成熟了, 我播放秋天丰收的画面给孩子们看 ( 因我们学校离农村  培养他们互相 帮助 , 共同协作的精神等等 。当然 , 教师也不能一味

很远) 让孩子们体会硕果累累: 冬天 , 我带孩子们在校 园堆雪人 、 打  迁就学生注意方面 的

兴趣 、 情绪而搞一些华而不实的“ 花色 ” 重要  , 雪仗, 让他们领略冬天特有的景象 与快乐 。世界上再没有比大 自然  的是要发展学生对学 习的 自觉性和责任感 ,在发展 有意注意 的同  更好 的教师 了, 自然也是最能吸 引孩子们学习兴趣 的情境 。 大   时。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这个可利用 的条件 。

3 设置和教材有 关的情境  、

课堂 教学是科学 , 也是艺 术, 掌握了学生 的心 理特征 , 教师就

有的教材如 ‘ 小稻秧 脱险记》 在定对话时 , 用了许多“ 提示语 ” : 能运用 自如地把备课中丰富的教学 内容,在课 堂这个 艺术舞 台上    “ 气势汹汹 ”“ 、 警惕 ”“ 头丧气 ” 、垂 等待 , 了引起 学生  提示语 ” 传播给学生 , 为   尽管学生 的个性千差 万别 , 但他 们总有共性的 东西 ,   的注意 ,促使他们在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 围人 说话 时的种种神  掌握 了共性就掌握 了规律 , 也就找到 了学生的共 同兴趣。   态动作 , 从而 引导学生 学习运用提示 语, 设计 了两 个情 境 , 我 一是  ( 上接 第 1 7页 ) 7

() 2 应用库仑定律计算静 电力时应注意 : 式中的 Q 和 Q , 1 2 用所  索 , 理清 思路 , 体会中心 。因此 , 我的板书力求体现 这些, 以达到事  带 电量的绝 对值进行计算。根 据两个 电荷的 电性异 同来判 断静 电  半功倍的效 果。   力的方向。   五、 时间安排

( 综合练 习, 三) 巩固新知  1 旧知识复 习、 、 新课引入 5分钟, 、 2 新课教学 2 0分钟, 、 3 综合  在前面讲解 基本知识 的基础上 ,进 行综合练 习的 目的是进 一  练习 l 0分钟, 、 4 学生小结 5分钟。   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 决问题 的能力 。判 断、选择练 习由浅入  六 、 后反思  课

深, 并注意从不 同角度来强化知识 。最后的练 习激发学 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将课堂教学推 向高潮 。   课堂练习:

() 学 生 初 中学 习 的 基 础 上 , 以 通 过 演 示 实 验 , 者 动 画  1在 可 或 媒体播放复习并巩固电荷的有关知识;

四、 说板 书

板 书, 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 , 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 线

() 2 在讲述时 , 要讲解 要简洁、 准确 , 出主要概念 , 突 同时, 节省  时间给学生 自己来学习:   () 3注重对问题 的设计 , 切入重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 分析能力。

10 09 8 5 2 0 年 月

二 :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ppt 高中物理课件:库仑定律

三 :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库仑定律ppt 1.2库仑定律课件(精品实用)

本文标题:库仑定律说课-库仑定律说课稿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559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