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古风其十李白赏析-古风人设(十)

发布时间:2017-12-04 所属栏目:梦李白二首其二

一 : 古风人设(十)

  忘川河畔,如火如荼彼岸,曼珠沙华连着忧伤,连着天际,视线弥漫鲜艳的血色,男子白衣绰约,面若桃花,苦涩的情谊,望着自刎的女子,转头对身旁的婆婆起唇:“我终是又负了她……”

  半生孤寂半生荣,一世繁华一世殇。

  轮回几度邀明月,乱风随意入愁肠。

  [一世缘]江山如画吾倾权,不及青梅煮茶笑红颜。

  盛世繁华,奈何城关鲜血洗刷;怨憎别离,只叹人生沉浮。临风窗下,谁凭栏惆怅,凄不自思量……

  翡翠金莲,欲语不语,将笙未笙,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漫天的雨滴如此广漠,淡然的凄美笼罩,离忘国臣民一并立于未盛的金莲之前,待毕神圣的驾临。

  细雨绵绵停却,一首短暂的赞歌伴着习习凉风吹拂过,一米暖阳银丝念灯火萧瑟秋意,晒在金莲之上,她默默的绽放,风华万千,光彩耀人,仿若九天之凤,尊贵无比。她身着银纱素尺,青丝挽霜雨,锦帛缠足纤细。一盏孤酌,清丽笑颜。娩雨伫立,一如一弯新月莲花,一舞轻盈绮霞,歌罢三千繁花,尽绝代风华。

  众人心中皆掠过一词‘凤仪天下’。他剑眉如刀鞘,俊美绝伦的容颜上,原本深邃的美眸此刻金亮着,浓眉下面,浓密卷翘的睫毛,在眼睑处投下两抹淡淡的阴影,显出他略带憔悴的容颜。见到她,扬起一抹勾魂摄魄的弧度,他在这里等她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国师说,她是天之女,命之星,一切的终结都在她身,离忘国的数年荒寒只有她可解,他亦开口问:“吾权倾天下,何须一无用女子可左右?”国师只是一笑而过:“陛下定会娶她。”现在他明白,为何国师如此笃定,话一见钟情,本应是千古佳话,何况陛下要娶的,是金莲天女,艳绝天下。

  天女沉默寡言,时时刻刻都是清冷决绝的气质,高处不胜寒的冰山雪莲不近人情,除了陛下和国师,其他人基本没听过她开口。为何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她确实是离忘国之福,所到之处,金莲花开,百鸟争鸣,天降绵雨,庄稼收成,因有她在,离忘国处于三国之巅。

  传闻,天女神秘至极,面揽轻纱;传闻,天女能歌善舞,倾绝天下;传闻,天女巧舌如簧,一鸣惊人;传闻,天女精通六艺,武道高强;传闻,天女女红出众,针法细密;传闻,天女无所不能,无所不通。一切的一切,都是传闻,她的来到,就是个错误,让他沉沦的错误。

  在她面前,他低入尘埃,不过是一诸侯国的君王,随时可以一走了之,不甚了了,在她面前,他的谈笑风生,能言善辩都是浮云,憋红脸也得不到回眸一笑;在她面前,他的从容冷静,镇定自若,都消散不在,不过是惊慌失措,火急火燎。也许在世人面前,离忘国的王十全十美,在她面前,他只是她未来的夫,一个没有感情的陌生人。

  她错了,他亦是。她以为自己不可能爱,他以为自己不配得到她的爱。原来爱只是一种名词,早已生根发芽,深入骨髓。爱的那么痛,爱的那么义无反顾。

  茶香袅袅,萦绕着皇宫,氤氲出一个梦境,青梅少女绝色不可亵渎,身着神圣的雪白如衫,手中动作行云流水,香气弥漫,一杯清茶,毫无污秽。他就站在她面前,玉手修长,付上她精致的面容:“嫁吾为妻,可好?”他说的是妻,不是后,不是妃,真的所剩无几了,一夜春宵,新婚燕尔。

  举国欢庆,带给离忘国无数安康的天女嫁给了她们的王,虽不封后不封妃,不是因为她没有地位,没有位分,只是因为那些庸俗的东西配不上她的清茶。煮茶时候的袅袅炊烟。

  好景不长,时光流转,蜜月期已经过去,却还是恩爱如斯,太后清修归来,带回一个江南女子,她如所有水乡女子一般温婉,一般柔顺,一般贤淑,不骄不躁,脾气和蔼,令人心生爱意,她十分得太后宠爱,简直是当成亲生女儿溺爱,无论什么要求,都一一满足。

  而身为天女的她不一样,拒人千里之外,孤高清傲,如孤天高月般触不可及,没有人了解她的内心,她的真实身份,她的一切,除了对她那样无微不至的男子,既然爱,就深爱。美梦瞬间被打破的感觉。太后懿旨,江南女子纤婉,聪慧敏捷,贤淑温顺,家境优越为丞相流落民间之女,且家教优良,四书五经,琴棋书画,一一精通,心地善良,哀家十分喜爱,特将其送于皇上作为皇后,不可忤逆。

  他第一次违逆了自己的生母,孝心一时之间被爱意泯灭,太后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以出家逼他娶了那江南女子。那是他的皇后,毫无感情的结发妻子。百姓皆对这位贤良淑德的皇后称赞有加,说陛下与皇后天造地设,璧人一对,其他人无可插足。

  那只是逢场作戏,他想,她可以理解的。太后终是放心,自己的儿子可以放下那个来历不明,被称为天女的绝色女人。她痛了,她至爱的男人娶了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有了名分,有了身孕,甚至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而她,什么都没有,甚至不是一个妃子。她没有资格和皇后抢了,没有资格爱那个负心汉。一走了之也许是她最后的归宿。

  走之前的夜,很深,很冷,她记得那个温婉娴淑的皇后来了,站在自己清冷的大殿前,行了一个对天女的虚礼,盈盈款款道:“天女这么晚了,怎还不去睡?莫不是在想陛下?”皇后面若桃花,美艳动人,话及那个男子,眼底是掩不住的幸福和轻蔑。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淡然:“皇后说笑了。不曾想过,何曾欲想?”皇后娇笑,倒是说:“天女也是有自知之明,本宫如今正是陛下宠幸,太后怜爱,那日对陛下一见钟情,对太后说了点奉承之言,也就成了,不知天女当初,是有多委曲求全?”

  她戴着面纱,皇后看不到她的凄凉笑容,原来是这样,原来只是因为一句求情,太后的一道懿旨,他就不要她了,娶了另一个女人,皇后啊皇后,果然是心机深沉,可以协助他治理天下吧?高傲如她,怎会令人轻视蹂躏,令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走,她还不会那么作践自己,不会去犯贱!

  她真的走了,没带走一丝物品,仿佛要留给他曾经最美好,现在最伤感的回忆,如同一阵柔和的风,吹过,也就是散了,凌乱一地的回忆,只是梦。天女走的当天,举国上下皆是忘了这个带给她们幸福安乐的女子,还是一样得赞颂皇后品德高尚。

  不过后来,臣民也是注意到了,天女走了一年,北方干旱,南方大雪,日夜暴雨,有时烈日不下,收成全无,百姓流离失所,面黄肌瘦,每日都有人死去。这就是天女走的后果,也许她真的是天之女,带给人们幸福,只是大家不懂回报。他笑了,这就是报应,太后猝死,不知原因为何,也许是天灾,也许是人祸,她走了,安乐全无,这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他对那个自称她皇后,外人眼里温婉善良的女子说:“吾曾经权倾天下,当下却实力全无,皇室不复,仅剩你一妻,你可愿与我白首到老?”皇后没有说话,但是她笑了,不是平常温润若水的笑,不是大度仁慈的笑,是冷冷的嘲笑,讥讽,她拿出匕首,插入他带血的袍中,无情地吐出几个字:“别做梦了!”

  皇后是敌国刺客,是一个用尽精力培养的卧底,终究还是颠覆了整个离忘国,逼走了天女,据说,有人在离忘国边境的万里深渊,看见一个煮茶的女子,她的手臂上,刻着两个字:莫忘。

  [二世缘]金戈铁马天下遣,不及花前月下对欢言。

  栀子花前,上弦月下,琴声转起,离魂夜,花落满地……

  烽火连城,战火不断,一片阴霾,大陆笼罩着邪光,诉说着灭亡,他站在指挥台上,冷笑着看着被他一手吞并的寒月国都城,此时,底下军士压来一名女子。女子容颜如画,眉目清雅中带着倔强肃杀,身披战袍,青丝乱舞,斗篷遮掖了曼妙身姿,那女子容颜上乌黑细密,有着点点腥红,却不影响容貌。这是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

  “禀王爷,这是寒月国嫡出公主,太子携妃逃离,留她做俘虏如何?”她微微闭上灵动的眸子,铁骨铮铮地等着刀剑落下,她一生忠于寒月国,最后自己的父皇母后皇兄皇嫂弃城而逃,她誓死守城,最后寡不敌众,落网了。那是一个慵懒地男子,坐在王座上,如墨黑发仿佛浸染了夜幕的沧冷,湿淋淋地披在肩膀上,然后没入后背,如同丝绸般铺展开来。如月华如流光,是人生一世韶华,流风回雪,却和凡尘无关。令人窒息的美!却是个男子!

  “是你?!”两人对眸之间,竟是异口同声。

  夜雨洒空庭,别醒残灯。横窗疏影略分明,芙蓉冷梦难成。风吹去浮尘,花落雨空谭。他眸光拨转,如玉之手修长,月上抚琴,琴音飘渺,九天凌霄般遥不可及,淡雅随性,如同世外仙人,静谧独立,萤火虫淡淡的光亮萦绕在他光洁的身边,不忍离去。突兀的箫声插入,那箫声桀骜不驯,却带着一股子苍凉,遇到他的琴声,竟是双瑟合奏,突然,他的琴声有了魂魄,无端介入的箫声让他变得无与伦比,好像遇到了知音。有种迫切想见到吹箫之人!

  月夜微凉,他停止了琴音,星星点点的光亮也离去,深邃的眸看着远方,纵身一跃,皎月薄光前,身姿曼妙的女子一袭黑衣,彰显狂傲,也停止了吹箫,手中是晶莹透亮的萧。她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回眸,眼底有一瞬间的惊艳,好像明白了何,赞赏一笑,眼底有着皎洁。

  他报之一笑,继续抚琴,两人各自倚在树梢之上,伴着月色,两种不同的音调,缓缓相融。他是赤焰国百战百胜的王爷,她是寒月国荣宠一身的公主,他们不知道对方的身份,都如同找到了知音。在外人面前,他温润如玉,在自己面前,他淡雅冷漠,在外人面前,她张狂傲然,在自己面前,她上善若水。两种不同的个性,却都戴着鲜为人知的面具,都喜欢在月下演奏,都喜爱一曲笙箫。

  那晚,是他毕生难忘,他问她:“夜凉如水,姑娘为何不归家?”她反问:“已知夜凉,公子为何不归家?”“本来无家,怎能归家!”他答。“处处是家,何须归家!”她答。两人相视一笑,交谈甚欢,无关家室,无关身份,无关好坏,知己一般。

  他原本以为,那次见面,仅是有缘无分,不可能再见,只当做一场梦。她以为,她只是一次任性,逃出宫去,没想到心不在己。

  今日,他们见面了,却是以如此尴尬,如此不想,如此无言以对的身份,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可能多说。怎想是如此?她有些绝望,闭上骄纵的眸子。冰凉的触感,一双手在抚摸她的额头,他笑的很灿烂,甚至不顾身边有人,吻上她的唇:“嫁与我可好?今后,你便只有一家。”她霸道地推开他,双手环胸,一样的冷艳:“有何不可?今后,你我同家。”

  他替她隐瞒了身份,替她改变了容貌,替她找到了新的家人,她以忠武将军独女的身份嫁给当朝冷血修罗,皇上同胞弟弟宸王为正妃。荣华富贵,一世倾心,本以为尘埃落地,两人想隐居世外,永不干预朝政之事,真正做一对神仙眷侣。他说:“带着我们的孩子,走如何?”“有你在,何妨。”她亦是如此答。

  无巧不成书,当她满心欢喜准备闲云野鹤之时,亲生父母,兄长嫂子,也就是她亡国的亲人们,找上门来,准备做赖她生存的米虫。她本性善良,见兄长已有两位孩子,便好心收留,让四人在府里做有名无实,真正座上宾的下人。

  纸终究包不住火,不知是为何,她被皇上密召入宫,那个自己夫君的哥哥,扔下她当初与父皇母后画的画像,痛惜地看着她,旁边的左相,在匿笑。她瞬间明白了所有事情,当朝左相,就是当初她寒月国的御史大夫,叛国的贼人!

  “你真的是寒月国的余孽?”皇上这样问她,虽面上不忍,眸底却毫无感情和深度。她点头,指尖银光闪过,剑尖飞出,左相血溅当场。她狂傲地笑了,和当初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一样,不可一世,高贵冷傲。

  皇上大惊失色,连喊护驾,她却摇头:“我不会伤害你。”因为,皇上是他唯一的哥哥,至亲哥哥,她宁死,也不会让他伤心。

  此刻,她在宫中被囚禁,他还不知所以,出神地望着桌上‘她’留下的‘离别信’,那信并不是真的。

  左相之女暗恋宸王已久,这是朝中皆知,不过当初皇上念及忠武将军对我朝有功,且宸王钟情于忠武将军之女,便应允婚事,现在忠武将军告老还乡,左相独大,定是要将自己的女儿送给宸王。

  左相之女那也是千金之躯,做不了正妃她不介意,只要能陪着宸王,侧妃也好,可惜宸王多次拒绝,伤透了左相之女的心,她心中坚定了一个目标,杀了宸王妃,夺取正妃之位。直到在一次家宴上见到怀孕的宸王妃,她才知道,原来什么忠武将军之女都是假的,宸王妃真正的身份,是亡国公主!

  她让父亲爆出此计,左相欣然同意,这样可以取得皇上信任,何乐不为?此时宫中传闻宸王妃离家出走,宸王食不知味,夜不知寝,皇上深感忧心,特赐同样因为父亲去世的左相之女与宸王成婚,成为宸王妃。他心如刀绞,她真的一走了之,不要他,和他们的孩子了吗?真的介意他们的身份,他屠了她国的隔阂吗?他开始堕落,沉迷酒色,夜夜歌舞,再也不理朝政,可身旁跟着的女子已不是她。

  她最终在绝望中死去,她得知他的堕落无用,在囚笼中咬舌自尽,毫不留情,只可惜了那腹中胎儿,来不及睁开眼看看这个造化弄人的绝情世界。

  [三世缘]举剑平乱天下间,不及她一语相思无念。

  桃花流水,唯望卿安,天涯海角,仅盼君在……

  他们青梅竹马,轻描淡写的纯真情感,国师曾经一比算过,南执王府世子与北漠王府郡主八字不合,定是孽缘,因两家位高权重,受不起这样的侮辱,国师被斩,留下血性诅咒:“以吾之血,咒尔等今生今世接受钻心之痛,不得善终!”

  她问他:“你以后会娶我吗?”笑的那样单纯天真,没有别的女孩家的羞涩红脸,就是最真挚的问答。“你以后会嫁我吗?”他亦是很高兴地搂着她。她鼓着腮帮子,像一只斗气的兔子:“我娘说,你娶我,我就嫁你!”他眼底闪过戏谑,十分高冷道:“那我不娶你!”说完,撒开脚丫子就跑,她在后面追,蝴蝶一样的小辫一甩一甩的,婴儿肥的脸蛋红扑扑的,精致可爱,娇小的让人从心底伸出一抹保护欲。他调笑得一直跑,从小习武,体力尤佳。

  她跑累了,就蹲下哭,也不理他了。他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赶忙安慰她,给她擦眼泪,并且郑重地保证以后娶她,一定娶,她破涕为笑,却哭累了,倒在他的怀里睡着了。夕阳的余晖晒在两个幼童的身上,年少的稚言往日也许会成真。

  她到了及笄之年,他也早过了舞勺少时,两家开始谈婚论嫁,不知不觉间关系友好了起来,北漠王府与南执王府权倾朝野,两家在朝中的威望甚至超过了皇室,却对皇族忠心耿耿。

  她眉目如画,一眼就令人倾心难忘,温婉安静,大家闺秀,还是同于少时:“你会娶我的,对吧?”“你若愿嫁,我定不负你。”他目光炯炯,真挚地晒在她的容颜上,俊秀的面容全是宠溺。“定不负卿。”两人拉着勾,还是一轮夕阳,那么美好,羡慕。

  皇族终究还是惧怕两方势力,不支持联姻,旁敲侧击地阻止不允,南执老王爷与北漠老王爷一向固于君,一切听命陛下,所以极力阻止她和他的爱情。他顶着家族的压力,立下了此生非她不娶的诺言。

  匈奴与蛮夷联手,朝廷岌岌可危,边疆无人坐镇,已临近攻破,皇上老谋深算,已知道他不会轻易罢手,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掌管兵符,调往边疆主持战事。皇上有两个私心,其一,如若他战死沙场,南执王府无后,必定让庶出的软弱之人继位,不足畏惧。其二,匈奴与蛮夷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铲除后对朝廷是莫大好处,那也可以做一回仁君,成人之美。其三,如若他一去不复返,那两个王府的联姻无望,自己也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他真的要去边疆了,要浴血沙场,她心急如焚,担心地日日以泪洗面,像失去灵魂的木偶,她不能去见他,新婚之前,绝不相见,他曾经说过,定不负卿。

  沙场之上,他一剑破天,所有人为之倾倒,国师的预言终是成真,战死沙场,最好的归宿,大漠孤烟,天涯断肠,黄沙漫天,埋葬她和他的爱情。不得善终。

  愁肠百端,本来说好的定不负卿,你却先走了,她想,留在世界上,她一个人,有何用?不如,随他去了,那诺言,刻骨铭心。传回边关保住,元帅战死的消息第二日,北漠王府郡主死讯同时传出,遗书只有四个字:定不负卿。

  [四世缘]剑影浮光浮世浅,不及她勾唇得我思念。

  琴声入松堂,剑魄里委顿的往事悲凉,犹记得黑发白裳,翻云覆雨江湖闯……

  幽深大殿,光芒黯淡,阴暗潮湿的环境笼罩着一张披着虎纹的座位,那是一名男子,无血色的面具掩盖半张容颜,露出精致黝黑的眼瞳和毫无血色的肌肤,索命修罗般墨发飞舞,一身白色长袍,却如翩翩佳公子。座下是一名妙龄女子,恭敬言:“主上,江湖新出一令人胆寒的夺命罗刹,不知其名,是否铲除?”

  他手握银光匕首,并没有迅速答话,一时间空气有些冷寂,和他手中的剑一样,寒光毕露,清澈好听如碎玉的声音带着不近人情:“夺命罗刹?你确定你们可以敌过?”女子不解,还是垂眸淡问:“主上的意思?”

  “亲自出手。”四个淡淡的字眼,转身,消失在原地。

  她舔着唇边的鲜血,嗜血的眸子泛着红光,如同野兽一样,没有人性,背部竟然是一对鹰的翅膀!这是人吗?他看见她的第一个问题,不像其他女子,端庄素雅,不像江湖儿女,豪情万丈,如此的冷酷,无情,真正的残忍,喝人血吃人肉。

  她似乎触及到他的目光,泥巴满面的容颜转过来,纤细的少女身段,她发出野兽般的呓语,他不知道她在说什么,隐约觉得她很烦躁,很痛苦。油然而生的怜悯之心促使他向前一步,爱怜地抚摸她的翅膀:“很痛吗?”

  她不高兴了,却没有反应,似乎很依恋这样的温度,他将她带回去,一心一意的照顾,教她识字,教她作画,教她吟诗,教她抚琴,教她吹箫,教她古筝,教她武功,教她人性,教她良心,甚至教她说话。她天赋很好,天资聪颖,不出一年半载,全数学会。

  在点点滴滴的爱怜收养,手把手地教导中,他似乎对她产生了本不该有的情愫。可就是那样的不可控制,那么虐心,每次看到她的笑靥如花,就会跟着笑;每次触及她惊奇的目光,就会解说;每次看她习武很晚,就会骂;每次见她被人说做长翅膀的怪物,就会阴测测的。

  他查阅了所有古籍,终于知道了她的身份。天煞孤星,一个被诅咒的人类家族,家族中最纯净的血统往往会长出鹰的翅膀,被世人唾弃,当做怪物,最后郁郁而终,有人试着给她们关爱,却总是牵连到自己,最后也不得善终。所以无人敢理。

  他不觉得她有什么不好,他会给她最多的宠爱,最好的生活,最大的礼物,甚至抛弃自己的性命。终于有一天,她兽性大发,整个门派的人屠杀殆尽,不留活口,满地苍痍,血腥浓重,他倒在地上,手中握着她的羽毛,安然,淡笑着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还是背弃了诺言,不能给她最好的,就这样走了。她清醒过来,锥心的痛,她爱他,这个唯一没有将自己当成怪物的男子,她可以付出一切,却独独夺走了他的命。殉情?她记得他和她说过这个词,并且告诉她,如果她死了,他会殉情,绝对不苟活。

  那她也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他死了,她也绝不苟活!折断了自己的翅尖,和他相拥,散落一地的羽毛被风吹起,四处飞舞,最终掩埋两人的尸体。

    高一:孤影

二 : 醉白其风

松江醉白池是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园内花树葱茏,绿荫怡人,一间秀雅的主厅在水边,书大方圆润的白底“醉白池”匾,环境氛围真是雅致极了。有清黄之隽诗为证:“小憩桐阴坐曲廊,一规镜槛绿泱泱。鱼跳密藻深无影,燕掠平芜静有香。”一池碧水,一带曲廊,鱼儿在轻轻跳跃,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味,真是个静谧的所在。

园建于清代,是慕唐代白居易筑醉白堂而建。园的文雅风流风格是士大夫趣味,这方面白居易是典型。一度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文人仰慕白居易,因为个人感觉,白居易作为文人,太世故,品格上不是那么纯净。然而白居易的生活对文人来说,不啻为一个完美的范式。一边做着闲官,一边隐居式的生活,吟诗赏景,雅致悠游。比起官场的争斗,为五斗米折腰的局促,真是太得意了。你看,《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份诗意情调,曾令多少才子文人倾心向往!

园内廊中壁上是元代长期寓居松江的赵孟頫书《赤壁赋》,还有一尊明代董其昌的塑像。屋后是个船舫,年代非常古老,董其昌题“疑舫”匾,传说董其昌曾在此处殇饮流连。董其昌,松江人,明代著名书画家。号思白、香光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我不由猜想,思白、香光和仰慕白居易有没有关系呢?董其昌曾书白居易《琵琶行》,不管怎么说,明代的董其昌还是很有些像白居易的。董其昌极其懂得避祸保身,朝廷上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辞官回家,如此数次在仕隐间徘徊,可是对百姓可能行事太过分了吧,还是激起民愤,导致著名的“民抄董宦”事件,他是一个很世故的文人。他的字画曾得康熙皇帝钟爱,名气甚大,追慕者甚众,虽然有人说隐士陈继儒字画水平高于他。

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他的书画新创并不是多突出,只是集大成,但是刚柔动静之间,味道刚好。《松江府志》言:“集宋元诸家之长,引以己意。论者称其气韵秀润,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秀润潇洒,这也是一番很老道的功夫。儒雅的神气也很足,《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他把这种中规中矩的作品作神了。

像白居易一样,董其昌活得安闲自在,他在松江作《过泖看九峰》:“九点芙蓉堕淼茫,平川如掌揽秋光。人从隐后称湖长,水在封中表谷王。日落鱼龙回夜壑,霜清钟盘隔寒塘。

浮生已阅风波险,欲问蒹葭此一方。”他最后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隐居得有声有色。(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三 : 李白《古 风(其二十四)》

古 风(其二十四)

李白

大车扬飞尘, 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 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 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 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 谁知尧与跖!

唐玄宗的后期,政治由开明转为腐败。他宠任宦官,使这些人凭藉权势,大肆勒索,“于是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新唐书·宦者传上》)唐玄宗还喜好斗鸡之戏,据唐人陈鸿《东城老父传》云,当时被称为“神鸡童”的贾昌,由于得到皇帝的爱幸,“金帛之赐,日至其家”,有民谣说:“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这些宦官和鸡童恃宠骄恣,不可一世。其时李白在长安,深感上层统治者的腐败,这首《古风》就是针对当时现实而作的一幅深刻讽刺画。

诗的前八句写宦官、鸡童的豪华生活和飞扬跋扈的气焰。诗人对这些得幸小人的生活并没有进行全面描写,只是截取了京城大道上的两个场景,把它巧妙地勾画在读者眼前。

第一个场景写宦官。诗一开始,就象电影镜头一样,推出了一个尘土飞扬的画面:“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亭午”是正午,“阡陌”原指田间小路,这里泛指京城大道。正午天最亮,却暗然不见阡陌,可见尘土之大。而这样大的尘土是“大车”扬起来的,这又写出了大车之多与行驶的迅疾。这是写景,为后面即将出现的人物作铺垫。那么,是谁这样肆无忌惮地飞车疾驰呢?诗人指出:“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中贵”,是“中贵人”的省称,指有权势的太监。“甲宅”,指头等的宅第。“连云”状其量,宅第高而且广,直连霄汉。诗人不仅写出了乘车人是宦官,而且写出了他们为什么能如此目中无人,因为他们有势,有钱,他们正驱车返回豪华的宅第。这里诗人既没有直接描写车中的宦官,也没有描写路上的行人,只是通过写飞扬的尘土、连云的宅第,来渲染气氛、显示人物,有烘云托月之妙。

另一个场景写鸡童,又换了一副笔墨。写“中贵”,处处虚笔烘托;对“鸡童”却是用实笔从两个方面进行正面描写:一是写服饰。“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斗鸡人与宦官不同,他是缓辔放马而行,好象故意要显示他的权势和服饰的华贵。在“亭午”阳光的照耀下,他们的车盖衣冠何等光彩夺目!二是写神态。“意态由来画不成”,一个人的神情本来是很难描绘的,尤其是在短小的抒情诗里。但李白写来却举重若轻,他先用了一个夸张的手法,把笔墨放开去,“鼻息干虹蜺”,虹蜺即虹霓,鼻息吹动了天上的云霞,活现出斗鸡人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继而,诗人又把笔收回来写实:“行人皆怵惕”,行人没有一个不惶恐的,进一步用行人的心理把鸡童的势焰衬托得淋漓尽致。真是传神写照,健笔纵横。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洗耳翁”指许由。据皇甫谧《高士传》说,尧曾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接受,认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世上没有了象许由那样不慕荣利的人,谁还能分得清圣贤(尧)与盗贼(跖)呢?诗人鄙夷地把宦官、鸡童等佞幸小人看成是残害人民的强盗,同时也暗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不辨“尧与跖”。

这首诗通过对中贵和斗鸡人的描绘,深刻讽刺了佞幸小人得势后的嚣张气焰,对当时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诗的前八句叙事,后两句议论。叙事具体、形象,饱含讽刺,最后的议论便成为愤慨的自然喷发,一气贯注,把感情推向了高潮,由讽刺佞幸小人,扩大为放眼更广阔的现实,丰富了诗的内容,提高了主题思想的意义。

(张燕瑾)

四 : 李白《古 风(其三十一)》

古 风(其三十一)

李白

郑客西入关, 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 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君, 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 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 千春隔流水。

欲知李白这一首诗的妙处,且先看诗中这一故事的由来。《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镐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另外,《汉书·五行志》引《史记》云:“郑客从关东来,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知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君,因言今年祖龙死。”《史记》所载的故事前后比较完整,用了一百零三个字。《汉书》抓住故事的中心,只用了五十个字,而且由于素车白马从华山而下这一点染,增强了神话色彩,但仍然只是文章,而不是诗。

李白翻文为诗,主要以《汉书》所载的故事为根据,写成了这一首诗的前六句。其中第二句是原文所没有的,实质上诗人把原文凝炼为二十五个字,字数压缩了一半,却无损于故事的完整性,并且诗意盎然,诗情醰永。这就不能不佩服诗人以古为新的手法了。一起“郑客西入关”一句,为什么不依原文写为“郑客关东来”呢?这是因为是“关东来”只表明出发地,却不能表出目的地,而“西入关”则包括了“关东来”,平平五字,一石两鸟,极尽简括之能事。第二句“行行未能已”原文没有的,诗人增添了这一句,便写出了郑客“行行重行行”的旅途生活,“未能已”三字则又点出了道远且长,言外还暗示秦法森严,行路程期有所规定,不敢超越期限的那种惶恐赶路的心情,就这一句平添了无限的情意,也就是诗之所以为诗。接下去“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两句与文章的叙述次序恰恰相反。这并不是因为受押韵的牵制,而主要是用倒笔突接的方法,先把鲜明的形象送到读者的眼前:“唉!来了一位白马神人!”然后再补叙原委。这样写法接法,也是诗的特征,而非文章的常规。第五句“璧遗镐君”把原文“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君。”十一字删成五字,凝缩得非常精致。镐君指水神,秦以五行中的水德为王,故水神相当于秦朝的护国神,华山神预将秦的亡征,告知水神。第六句“明年祖龙死”,祖龙即指秦始皇。不必点明,即知为华山君传语,简洁了当地预报了秦始皇的死耗。

以上六句,只是李白复述故事,其长处也不过是剪裁点染得宜,而还不足以见此诗之特点。此诗精神发越之处,主要在后四句,李白的超人之处也在后四句。

东晋诗人陶潜曾写过一篇《桃花源记》,后来的诗人极喜引用,“世外桃源”几成为尽人皆知的成语。李白想象力过人,把这一故事和上面六句中的故事,掺和在一起,似乎桃源中人所以避秦隐居,就是因为他们得知郑客从华山君那儿得来祖龙将死、秦将大乱的消息。所以七八两句用“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轻轻地把两个故事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了。“秦人相谓曰”之前省去了郑客传播消息,因而行文更加紧凑。“相谓”二字写出秦人传说时的神情,活跃纸上:“吾属可去矣”一句则写出了他们坚决而又轻松的感情,这些都是此诗神妙之处。

最后诗人以“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两句结住全诗。“春”字,承桃花春开,取春色美好之意。用“千春”而不用千秋,说明他对桃花源的赞美。这两句反映了李白对桃花源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恶。是啊,一旦进了世外桃源,就永远与这混浊纷乱的人寰相隔绝了。

诗人写诗时可能预感到安史之乱的某些征兆,所以引喻故事,借古喻今,以表遁世避乱的归隐思想。结笔悠然而止,不再写入桃源后的如何如何,不但行文简洁,而且余音袅袅,也令人起不尽之思。

(沈熙乾)

本文标题:古风其十李白赏析-古风人设(十)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537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