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板桥人家

发布时间:2017-08-12 所属栏目:小学作文

一 : 板桥人家

  去年夏天,二爸从成都回来了。刚一到家,就叫嚷着肚子饿,爸爸说:“那我们就到金沙葡萄沟——板桥去吃饭吧!”我兴奋地说:“太好了,那儿的环境好,菜丰富,让人一看就眼馋。”二爸好奇说:“板桥真的这么好吗?”我一本正经地说:“当然好了,去了你就知道。”二爸说:“那我们就按小嘉的意思,去板桥吧!”我自告奋勇地说:“我来给大家当领队,可不可以?”二爸高兴地说:“既然你这么热心,你就带队出发吧!”

  坐上车,我们便向板桥出发。车在宽阔的柏油路上奔驰着,沿途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二爸说:“这路真平坦,不像以前的泥泞路,坑坑洼洼,凸凹不平,坐在车上、人都快颠簸得散了架似的。”爸爸说:“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在好的政策下,岩孔发展很快,许多村寨都通了柏油路。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还亲自到岩孔板桥村来视察呢!”不知不觉,快到板桥了,远远就飘来沁人肺腑的葡萄香,简直让大家垂涎欲滴。下了车,我带领大家在板桥十里葡萄长廊下边走边参观,抬头一看,葡萄架上缀满了品种繁多的葡萄:那无核的水晶葡萄像珍珠一样晶莹透明,红葡萄红得像玛瑙,紫葡萄像敷着白雪,马奶子葡萄像渗透了油……各品种的葡萄实在惹人喜爱,让人垂涎欲滴,串串果实伸手可及。二爸摘下一颗葡萄放在嘴里一尝,不由得大声赞叹:“真甜啊!很好吃。”我拧着二爸的胳膊继续向前走,一幢幢黔北民居以及西式别墅展现在我们眼前。二爸惊叹地说:“啊!以前这一带全是一间间茅草屋,土坯房,如今竟然变得如此亮丽,我不会是在做梦吧?”我说:“这怎么可能是梦呢,事实就摆在你的眼前呢!”我带领大家走进了一户“农家乐”餐馆,热情好客的主人先摆上了一篮子葡萄让我们品尝,爸爸点好了菜之后,主人家就领我们到客厅休息。客厅正中挂着回总理和主人握手的大照片,照片下挂着大屏幕液晶彩电,两旁摆放着真皮沙发,古典式茶几。二爸感叹地说:“板桥人家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休息了一会,满脸笑容的主人热情端出了一盘盘香喷喷的农家菜,有小豆煮酸菜,折二根炒肉丝,胡萝卜炖腊肉……二爸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说:“好香啊!我、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到家乡的农家菜了”。我说:“怎么样?来得实惠吧!”二爸说:“嗯,不错!今天这一趟真值。”我说:“明天我再带你去看看岩孔石林,去登白云山吧!”二爸说:“去,一定去!要不然就白回来一趟喽。”

  吃完饭,主人送上了两篮子葡萄。带着板桥人家的葡萄,带着板桥人浓浓的情意,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板桥。我不由得唱起了《板桥之歌》:“摘下一颗甘甜,品尝一帘美景,划上一弯清泉,绘成满山画卷……歌声,欢笑声在田野回荡,我们一家人沉浸在这梦幻般的美景里。

  金沙县岩孔镇中心完小六年级 伍尉嘉

 

二 : 糊涂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某日去朋友家串门,见客厅里醒目着一条横幅,“难得糊涂”。朋友在仕途上披荆斩棘,屁股下占着一把热烘烘的椅子,不说世事洞明也算人情练达,在家里装裱这幅字有点匪夷所思。他到底是精明还是糊涂?到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的确糊涂装明白?到底是藉此明志还是附庸风雅?我不得而知,倒是觉得对“难得糊涂”拥有绝对知识产权的郑板桥,虽表达了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和不入俗流的自我救赎,但如果翻开他的履历,你也许会惊诧不已,这哥们还真有犯糊涂的时候。

郑板桥出生于书香门第,虽到他爸爸这一代已家道中落,而(www.61k.com)且在4岁时就经历了丧母之痛,但比起一落地就注定是渔夫樵子接班人的孩子来,他又是幸运的。譬如,他爸爸是教书先生,可学俸养家,打点牙祭,即使死了老婆还有能力续弦和为儿子请乳娘。郑板桥后来之所以能在诗书画上成为三栖明星,洛阳纸贵,固然得益于勤奋与天资,亦与学养家传、近水楼台不无关联。凭着一支画笔,几滴墨香,青年郑板桥设塾真州,卖画扬州,虽非日进斗金、香车宝马,也可养家糊口、人五人六,上青楼下馆子游历山水什么的,不像孔乙己为银子犯愁。他在扬州美协、书协属当家小生,在京城也以书画作敲门砖,与康熙皇子、郡王允禧等皇家子弟交游甚密。纵观当今文艺界,混出如此模样者能有几人?然而,他在不惑之年还是犯了糊涂。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公务员”如此高薪,大凡读书的都想挤上独木桥。郑板桥当然不能免俗,也忘记了自己是哪块料,便得陇望蜀、扬短避长,一脚踏上险象环生的官宦征途。虽在44岁前,顺利地中了举人,赐了进士,但怀揣三年才产生三百个的顶尖学历,还是要待业家中,直到五十岁总算候缺放了个七品官。在求取功名的十年间,郑板桥日无进项,存折亏空,以致结发妻子过世多年都无钱续弦,最后还是江西友人慷慨资助,才又睡上了热炕头。

古代推崇学而优则仕,貌似公平,却不符合学以致用的人才观,以为政治家就是“万金油”批发商,忽视了作为一门学问所必须的天赋与修养,让一些秉性难移、变通乏术的学究们,在误入宦途后水土不服,举步维艰。郑板桥先后在山东范县和潍县做了12年知县,在两地子民眼里,他是仁慈的父母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墨竹图上的这首诗题,充分表达了郑县长情牵百姓,心系民生的执政理念。下基层,访民情,恤民苦,打黑除恶,秉公办案,每到一地,虽事业风生水起,百姓安居乐业,但上级组织部门就是视而不见,不予升迁。原因很简单,口碑百姓说了算,官帽组织说了算,他在官场混迹十余年,却浑然不知“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而更糊涂的是,他在潍县主政时,适逢大灾,为救灾民于水火,以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下令无论官仓民仓,一律应急赈灾。那些富绅巨贾盘剥多年的积蓄一夜蒸发,哪里咽得下这口恶气,几张状子快递上去,郑板桥就因赈灾不当被参,并迫于压力引咎辞职。上面说,姓郑的你胆子也忒大,幸亏是个小县令,要是做了宰相,皇亲国戚的家产都没保障!是时,郑板桥已61岁,按说也到了退居二线的年纪,关键是怎么退的问题。被迫辞官可不比光荣退休,既丢面子又无待遇,惜别僚属时,他强打精神,在一幅菊花图上题诗曰:“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局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旷达里透着几许无奈。看样子,不想当官是假话,不会当官是真话。

丢了官,又没“五险一金”,郑板桥只好回到扬州老根据地,重操卖画旧业。他每画必题诗,每诗必寓意,诗画映照,意境深远,余音绕梁,余香袭鼻,再加上那么一点北大学子当屠夫的猎奇效应,门槛很快被挤破了。书童盯着废纸篓发呆,仿佛那是一篓碎银子,趁着主人二锅头就花生米的空当,把废纸篓里的草稿偷偷拿去装裱捞外快。而郑板桥发现后,也不点破,还故意写了草稿“不可随处小便”偷着乐,不料这6个字照例出现在书画铺里,只是装裱后提升了品位——“小处不可随便”!郑板桥推了推老花镜,瞠目结舌。但糊涂的他,并没有从中得到启发,虽开列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的润笔费,也仅仅满足于小打小敲换几个酒钱。碰到富商豪门求画,还喜欢耍个小性子,老子没钱也不卖。其实,凭他的艺术造诣和业界影响力,找钱的路子多了去:或聘请书童做自己的经纪人,像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限量供应,操控市场;或创办郑燮书画全国连锁兴趣班,让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放血;或策划“大清·扬州”书画大奖赛,聘任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鲜等其余“扬州八怪”做评委,你给参赛费,我给你颁奖,各取所需,两全齐美;或租个杂志刊号,满足书画爱好者的发表欲,收取不菲的版面费;甚至还可以在“粉丝”里物色天真女青年培养感情,免得找老婆要人家资助,有面无颜。可惜郑板桥神经搭错了,放任一打发财掠色的机遇擦肩而过,于1766年,在孤苦伶仃中捧着金饭碗凄凉谢幕。

在2011年春拍会上,郑板桥的《行书诗翰》以4370万元刷新个人成交纪录,看到这则消息,我的第一感觉是现在人太有钱,第二感觉是郑板桥太亏了,即使在九泉之下还要给活人当印钞机。当然,250年的岁月河流,足以淘空许多人事痕迹,而郑板桥的艺术和思想却有历久弥香的市场,也许他的“糊涂”还是有些道理的。

三 : 人迹板桥霜

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写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成了千古名句。诗人用细腻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千多年以前商山古道初春早晨的景色: 黎明赶路的人起的特别早,店外车马的铃声已叮铛作响。报晓的雄鸡刚刚叫过,残月还未隐去,茅草搭成的客店。木板桥上覆盖着一层白霜,路上行人很少留下清晰的足迹。枯黄的槲叶落满了荒野的山路,驿站外的墙下淡白的枳花,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特别耀眼。奔波在外的游子啊,无时不在想念着故乡!

有好多学家考证,诗人写的商山景色应该是在商州境内某处古道旁的驿站。商山又名楚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那时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而板桥应该是用木板搭成的便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曾亲眼见过这种简易桥。它的桥腿都是用原木钉好的,枯水期放在河道里,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行走了。这样拆装就很方便。一般秋季架设,来年初夏涨水之前拆掉。我认为板桥应该是木板搭成的桥而非地名。

诗人的这篇佳作,也成为描写商山最有名的一首诗了。我是商洛人,所以就更加喜爱这首诗。因为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而使一个地方或者建筑声名鹊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崔颢的《黄鹤楼》,张继的《枫桥夜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骆宾王的《滕王阁序》等等。于是离商州西北约四十的板桥镇也牵强附会,认为诗人所描写的地方就是此地。不过我每次经过板桥镇的时候,就遐想也许当年诗人走的正是这条古道。他在板桥驿站逗留歇息的时候,看到了那座桥上落下的皑皑白霜,便文如泉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这篇诗作。今天的板桥镇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火车路、高速路依次穿过。当年那难以行走的崎岖山路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的深处了。一幢幢徽式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青砖白墙掩映在翠绿的竹林里,处处彰显着江南的风韵。要是诗人还能再来此一游,是否会写下新的篇章?

晓月还挂在西天,报晓的雄鸡刚刚啼叫。诗人已经起的很早了,可是还有比他起的更早的人呢!否则你看木板桥上面淡淡的薄霜,是谁留下清晰的脚印?

那皑皑的白霜染白了我的头发,那清冷的晓月打湿了我的眼睛,而这一切都留在千年前的那首诗里了,仿佛开在窗前白白的枳花幽幽的散发着芬芳···

四 : 板桥人家

  去年夏天,二爸从成都回来了。刚一到家,就叫嚷着肚子饿,爸爸说:“那我们就到金沙葡萄沟——板桥去吃饭吧!”我兴奋地说:“太好了,那儿的环境好,菜丰富,让人一看就眼馋。”二爸好奇说:“板桥真的这么好吗?”我一本正经地说:“当然好了,去了你就知道。”二爸说:“那我们就按小嘉的意思,去板桥吧!”我自告奋勇地说:“我来给大家当领队,可不可以?”二爸高兴地说:“既然你这么热心,你就带队出发吧!”

  坐上车,我们便向板桥出发。车在宽阔的柏油路上奔驰着,沿途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二爸说:“这路真平坦,不像以前的泥泞路,坑坑洼洼,凸凹不平,坐在车上、人都快颠簸得散了架似的。”爸爸说:“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在好的政策下,岩孔发展很快,许多村寨都通了柏油路。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还亲自到岩孔板桥村来视察呢!”不知不觉,快到板桥了,远远就飘来沁人肺腑的葡萄香,简直让大家垂涎欲滴。下了车,我带领大家在板桥十里葡萄长廊下边走边参观,抬头一看,葡萄架上缀满了品种繁多的葡萄:那无核的水晶葡萄像珍珠一样晶莹透明,红葡萄红得像玛瑙,紫葡萄像敷着白雪,马奶子葡萄像渗透了油……各品种的葡萄实在惹人喜爱,让人垂涎欲滴,串串果实伸手可及。二爸摘下一颗葡萄放在嘴里一尝,不由得大声赞叹:“真甜啊!很好吃。”我拧着二爸的胳膊继续向前走,一幢幢黔北民居以及西式别墅展现在我们眼前。二爸惊叹地说:“啊!以前这一带全是一间间茅草屋,土坯房,如今竟然变得如此亮丽,我不会是在做梦吧?”我说:“这怎么可能是梦呢,事实就摆在你的眼前呢!”我带领大家走进了一户“农家乐”餐馆,热情好客的主人先摆上了一篮子葡萄让我们品尝,爸爸点好了菜之后,主人家就领我们到客厅休息。客厅正中挂着回总理和主人握手的大照片,照片下挂着大屏幕液晶彩电,两旁摆放着真皮沙发,古典式茶几。二爸感叹地说:“板桥人家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休息了一会,满脸笑容的主人热情端出了一盘盘香喷喷的农家菜,有小豆煮酸菜,折二根炒肉丝,胡萝卜炖腊肉……二爸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说:“好香啊!我、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到家乡的农家菜了”。我说:“怎么样?来得实惠吧!”二爸说:“嗯,不错!今天这一趟真值。”我说:“明天我再带你去看看岩孔石林,去登白云山吧!”二爸说:“去,一定去!要不然就白回来一趟喽。”

  吃完饭,主人送上了两篮子葡萄。带着板桥人家的葡萄,带着板桥人浓浓的情意,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板桥。我不由得唱起了《板桥之歌》:“摘下一颗甘甜,品尝一帘美景,划上一弯清泉,绘成满山画卷……歌声,欢笑声在田野回荡,我们一家人沉浸在这梦幻般的美景里。

  金沙县岩孔镇中心完小六年级 伍尉嘉

 

本文标题: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板桥人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537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