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光学侦察卫星-间谍卫星的电子侦察卫星

发布时间:2017-08-02 所属栏目:电子侦察机

一 : 间谍卫星的电子侦察卫星

间谍卫星的电子侦察卫星 卫星介绍

电子侦察卫星具有多种功能。它能够截获敌方预警、防空和反导弹雷达的信号特征及其位置数据,能够载获敌方的战略导弹试验的遥测信号,也能有效准确地探测敌方军用间谍电台的位置。

(www.61k.com。使用情况

苏联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发射电子侦察卫星,到1982年底共发射了134颗。苏联的电子侦察卫星一般是椭球体或圆柱体,多采用“混杂多颗组网法”使用,即在同一轨道内,发射4~8颗电子侦察卫星,一颗飞过去后,紧接着又飞过来一颗,可以接力式地连续进行通信窃听。这种卫星具有情报联络的功能,可以与世界各地的苏联间谍保持无线电联系。1977年4月,伊朗反间谍部门逮捕了一名叫拉巴尼的间谍,他就是利用“通信情报型的电子侦察卫星”在飞越当地上空时,接收这颗间谍卫星发送给他的密码电文。由于在接收密码电文时,拉巴尼没能隐蔽好他的卫星接收天线而被反间谍部门发现后,突然冲进密室将他抓获。

间谍卫星 间谍卫星的电子侦察卫星间谍卫星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电子侦察卫星,到1982年底共发射了78颗。分为普查型和详查型两种。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体积较小。如美国的“PH—11电子侦察卫星”即属此类。它高仅0.3米,直径0.9米,呈八面柱体,重量约为60公斤。往往是在发射其它较大的卫星时,把它捎带上一起发射出去,所以国外谍报部门也叫它“搭班车间谍卫星”。1962年美国发射的“侦察号”电子侦察卫星能够在很宽的频段内对无线电系统进行侦察。这种间谍卫星重约1000公斤,它在一天中可以两次飞越莫斯科上空,并能把载获到的无线电信号储存起来,当卫星运行到预定地域的上空时,又会自动将情报用无线电发回地面,或用回收舱送回地面。美国情报部门常常用它来截收苏军总部发至全球各海上舰队的秘密电波。1973年发射的“流纹岩”电子侦察卫星主

要是截获窃听苏联从普列谢茨克试验发射固体洲际导弹以及从白海试验发射核潜艇导弹的电子讯号。它可以同时监听11000次电话或步话机的通话。在澳大利亚和英格兰都设有专门接收“流纹岩”电子侦察卫星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地面卫星接收站。电子侦察卫星还有一种特殊的“跟踪人”本领。只要间谍把一种“显微示踪元素”或“电子药丸”加在特制的食物和饮料中让某个人吃下去,那么,当电子侦察卫星飞到这个人所在的区域时,卫星上的电子和摄影仪器便会对这个人进行跟踪,无论这个人走到哪里,躲在哪里都无法逃出卫星的跟踪。

二 :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1956年1月30日,苏联政府通过了关于研制人造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决议。随后不久,苏联国防部下达了研制成像侦察卫星的命令。苏联的首颗侦察卫星宇宙-4卫星于1962年4月26日被送入轨道,比美国的首颗侦察卫星发现者-1卫星(1959年2月28日)晚了3年多。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苏联/俄罗斯已发射成功的成像侦察卫星有824颗之多,远远超过世界其它各国所发射的这类卫星的总和。
  苏联/俄罗斯的成像侦察卫星在俄罗斯文献中分为“天顶”、“琥珀”和“蔷薇辉石”等几大类别,按西方专家的分类法则分为八代。第五代和第八代属于数字传输型,其余各代均为胶卷回收型。前三代卫星早已被淘汰;现今使用的是第四代至第八代。第四代胶卷回收型卫星和第五代数字传输型卫星是俄罗斯当前成像侦察星队的主力阵容,其中前者用于执行详查任务,后者主要用于执行普查任务,也兼而执行详查任务。第六、七、八代卫星发射数量较少,似乎尚处于试验阶段。
《卫星应用》2004.03本文主要介绍俄罗斯成像侦察卫星的现状。应当指出,苏联/俄罗斯成像侦察卫星的命名系统相当复杂。这些卫星对外统一称为“宇宙XXXX(序号)”,对内则有不同的产品号(如11F695)、设计局名称(如琥珀-4K2)和国防部名称(如“钴”)。各代卫星的不同名称、任务、类型、地面分辨率、典型寿命和发射数量等,详见表1。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表一 苏联/俄罗斯各代成像侦察卫星概况

一、第四代“唬拍”胶卷回收型详查卫星

1974年问世的第四代成像侦察卫星—“琥珀”(Yantar)高分辨率详查型卫星,包括琥珀-2K、琥珀-4K1和唬拍-4K2三种类型。这些卫星大约每周升轨一次,以克服大气阻力的影响。它们具有很强的轨道机动能力,因而可快速到达目标区执行详查任务。卫星携带2个小型胶卷回收舱,通过它们可定期或按需将已曝光胶卷送回地面。当卫星飞行结束时,载有相机系统和最后一部分胶卷的球形返回舱亦被回收,相机系统经整修后可供再用;而卫星的主体则要么在轨道上爆炸,要么再入大气层烧毁。
1、琥珀-2K型
琥珀-2K是这种卫星的设计局名称,其国防部名称为“凤凰”(Feniks)(图1)。卫星星体呈圆锥体,总长6.3m,最大和最小直径分别为2.7m和2.2m,重约6.6t,用太阳能帆板供电。星载主相机代号珍珠-4,镜头可伸缩,直径600mm,焦距约3000~4000mm(折叠光路),地面分辨率优于0.5m。标准工作寿命为30天。
卫星在平时通过定期升轨,保持在近地点约170~180km、远地点约320~350km的标准轨道上执行详查任务:在必要时通过机动变轨,可“俯冲”到160km的高度对特定目标成像。
唬拍-2K卫星于1974年5月进行首次发射,1983年6月进行最后一次发射。总共发射了30颗,其中23颗成功,5颗部分成功,2颗失败。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图1 琥珀-2K/凤凰第四代胶卷回收型卫星


  2、琥珀-4K1型
这种卫星被国防部命名为“辛烷”(Oktan),其外观、设计布局和重量均与琥珀-2K基本相同,但装有性能更佳的珍珠-18主相机。星上电子系统也经过改进,分辨率提高到0.3m,工作寿命增加到42~45天。在1979年4月至1983年11月的使用期内,总共发射了12颗,全部成功。
3.琥珀-4K2型
该型卫星的国防部名称为“钴”(Kobalt),1981年8月开始发射,投入使用后逐渐取代了“凤凰”和“辛烷”两种卫星。“钴”卫星重约6.7t,最高地面分辨率达0. 2m。其工
作寿命起初一般为50多天,后来逐渐延长到65天(1993年,宇宙-2231), 71天(1994年,宇宙-2283),89天(1996年,宇宙-2331)乃至100多天,2001年5月29日发射的宇宙-2377创造了134天的迄今最高寿命纪录。
琥珀-4K2/(“钻”)胶卷回收型详查卫星是苏联/俄罗斯分辨率最高的侦察卫星,自1981年投入使用至今20多年来,一直是其成像侦察卫星阵容的支柱。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这种卫星己发射了82颗,其中73颗成功,5颗部分成功,4颗失败。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二、第五代琥珀-4KS数字成像实时传输型卫星

前四代胶卷回收型卫星有两个共同的缺点:一是卫星在发射时所能携带的胶卷数量有限,导致卫星的工作寿命较短;二是卫星所拍摄的图像只能定期用胶卷舱(最多2个)或待卫星飞行结束时随返回舱被送回地面,导致情报时效性较差。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第五代卫星摒弃了胶卷回收舱而采用光电数字成像技术,其数字图像数据或者直接被实时下传给国内地面站,或者经由“急流”系统中的“间歇喷泉”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被近实时下传给国内地面站。这些图像在拍摄后约2~3个小时即可被送到俄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航天情报局之手。
第五代数字传输型卫星长约8.3m,重约6.7t,载有一台CCD数字成像相机,能用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拍摄图像,主要用于执行普查任务,也兼而执行详查任务,故其变轨能力不太强。卫星靠太阳能电池帆板供电,整个星体在轨道上保持垂直取向。
卫星工作在高约240kmX285km的标准轨道上,通常每20天左右当轨道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实施一次短时间的双冲量轨道机动,以恢复到标准工作轨道。有时,为了执行特定的成像任务,卫星也会临时机动到非标准的轨道上飞行有限的时间。当整个飞行任务结束时,卫星借助反推火箭脱轨,在太平洋上空再入大气层烧毁。
这代卫星分为原始型和改进型两种。原始型卫星设计局名称为琥珀-4KS1(图2),国防部名称为“特丽纶”Terilen,1982年底开始飞行,1996年底退役。总共发射了15颗,其中12颗成功,1颗部分成功,2颗发射失败。卫星地面分辨率约2m,最长寿命259天。
改进型卫星设计局名称为琥珀-4KS1M,国防部名称为“涅曼"(Neman),1986年2月7日开始飞行,至今仍在使用。截至2003年底,已发射9颗,全部成功。卫星地面分辨率约1m,标准工作寿命为1年左右,1993年11月5日发射的宇宙-2267卫星创造了419天的迄今最高寿命纪录。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图2 琥珀-4KS1/特丽纶第五代数字传输型卫星

三、第六代蔷薇辉石-1胶卷回收型卫星

为了解决前四代胶卷回收型卫星存在的工作寿命较短和情报数据送回不及时问题,俄罗斯采取了两种办法:其一是发展上述的第五代数字传输型卫星,其二便是设计携带多个胶卷回收舱的“蔷薇辉石”(Orlets)卫星。“蔷薇辉石”胶卷回收型详查卫星分为蔷薇辉石-1和蔷薇辉石-2两种,分别属于第六代和第七代卫星。
第六代卫星的设计局名称为蔷薇辉石-1,国防部名称为“顿河”(Don)(图3)。卫星重约7t,用一对太阳能帆板供电。在卫星的“腰部”装有一圈胶卷回收舱,其数量约为10~12个。这些回收舱的连接装置设计独特,可使每个回收舱依次绕星体转动到特定位置以装入曝光后的胶卷,然后同星体分离并返回地面。这些卫星在完成飞行任务后,均以在轨道上爆炸解体的方式结束飞行。
首颗蔷薇辉石-1/顿河卫星于1989年7月18日发射。截至2003年底,这种卫星总共发射了7颗。卫星的工作寿命为44天至100多天不等,迄今最长寿命纪录是1997年发射的宇宙-2343所达到的124天。

俄罗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现状

图3 蔷薇辉石-1/顿河第六代胶卷回收型卫星(携带10~12个胶卷舱)

四、第七代蔷薇辉石-2胶卷回收型卫星

1994年8月面世的第七代卫星设计局名称为蔷薇辉石-2,国防部名称为“叶尼塞”Yenisey。蔷薇辉石-2卫星在外观设计上与蔷薇辉石-1相似,但它更重、更长些,在其“腰部”容纳了2圈共计多达22个胶卷回收舱。截至2003年底,这种新型卫星仅发射了2颗。
前六代成像侦察卫星所使用的运载火箭表明,这些不同代别的卫星重量均在4~7t的范围内。1994年8月26日,俄罗斯首次改用大推力的天顶-2火箭将首颗蔷薇辉石-2/叶尼塞卫星(宇宙-2290)送入了轨道。这颗卫星重达10.6t,在轨道上飞行了221天,于1995年4月4日脱轨,在太平洋上空再入大气层。相隔6年之久以后,2000年9月25日,第二颗蔷薇辉石-2卫星(宇宙-2372)升空。该卫星重约12t,在轨道上飞行了207天,于2001年4月19日脱轨并再入大气层。

五、第八代“阿拉克斯”数字传输型卫星

1997年6月6日,俄罗斯军事航天部队用一枚“质子号”重型运载火箭将重达20t的宇宙-2344卫星送入了高约1500kmX2750km、倾角63.40的轨道上。这是一颗大小有如一辆校车、外观酷似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新式先进光电数字成像侦察卫星。用“质子号”重型运载火箭来发射体形如此庞大的侦察卫星,这在苏联/俄罗斯航天史上尚属首次。这颗独特的卫星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代卫星,故被西方归类为第八代。
据俄罗斯《消息报》称,该卫星的设计局名称为“特工”(Agent)。至于其国防部名称,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有阿尔康-1(Arkon-1)和“阿拉克斯”(Araks)两种说法。西方专家认为,宇宙-2344的国防部名称似应为“阿拉克斯”(以高加索地区一条河流命名)(图4);而Arkon并不是一个俄文词汇,它很可能是AraksKonversiya(俄文阿拉克斯改型之意)的缩写,因此Arkon似应为由“阿拉克斯”军事侦察卫星演变而来的民用遥感卫星的名称。
2002年7月25日,俄罗斯用“质子号”火箭又发射了第二颗“阿拉克斯”卫星(宇宙-2392)。它运行在高1500kmX1836km、倾角64.40的轨道上,供军民两用成像之用,预计可在轨工作2~3年。
阿拉克斯卫星工作在比一般成像侦察卫星高得多的轨道上,这样虽然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分辨率,但却换来视野更加开阔和对目标驻留时间更长等优点。它每天绕地球飞行11圈,每24小时重复一次地面轨迹。星载CCD相机配有高倍率反射望远镜,其折叠光路使得成像焦距长达27m。相机瞬时视场角约0.50,最大侧摆角200,能够瞄准地面轨迹任一侧宽达1800km范围内的任何目标,以优于2m的地面分辨率执行高度灵活的广域普查监视任务。
海湾战争的经验证明,除了高分辨率详查卫星外,以较低的分辨率对地面进行更大范围的监视往往更合乎实战需要。

图4 “阿拉克斯”第八代数字传输型卫星

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期间,苏联每年发射的成像侦察卫星都在30颗左右,每年胶卷回收型卫星的累计侦察天数一般都在800天以上,最多达到1200多天。通常,在一年当中的每一天,苏联总保持轨道上有一两颗成像侦察卫星在工作。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苏联航天资产的当然继承者以来,其成像侦察卫星年发射量骤减,近来每年仅维持在2~3颗甚至1~2颗的水平。
第四代和第五代卫星作为俄罗斯成像侦察卫星的主力,今后还会继续使用一段较长的时间。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的第六、七、八代卫星,今后的命运要看其技术性能和俄罗斯经济状况而定。其中的第七代蔷薇辉石-2胶卷回收型卫星有可能会取代第四代琥珀-4K2卫星执行详查任务,但第八代“阿拉克斯”数字传输型卫星是否会取代第五代卫星执行普查任务还要走着瞧。
同美国相比,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成像侦察技术水平似乎略逊一筹。首先,他们对早已被他国所摒弃的胶卷回收方式始终情有独钟。尽管胶卷回收型卫星较之传输型卫星存在许多固有缺点,如情报时效性差、有效工作寿命短和侦察照片在数字化过程中信息损失较多等等,可是俄罗斯至今仍主要依靠这种卫星执行详查任务。其次,苏联/俄罗斯虽然自1982年底就开始发射第五代数字传输型卫星,但20多年来他们的这种卫星在技术上似乎进步不大,其分辨率一直停留在lm的水平上,其工作寿命始终徘徊在1年左右,其主要任务是普查而不是详查。再次,俄罗斯虽然曾发射过分辨率为15m的“钻石”民用遥感雷达卫星,但至今尚未发射过供成像侦察用的雷达卫星。当然,俄罗斯的成像侦察卫星也有令美国和其它国家望尘莫及的独到之处—他们通过发射新卫星或使己在轨卫星机动变轨的方式对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危机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和速度无与伦比。

  本文来自:

                       科罗廖夫 2009-03-04

本善的一些文章:

[www.61k.com]俄罗斯军队的现役火炮(一)       俄罗斯军队的现役火炮(二)

中国海军潜艇“快漂”逃生技术     俄罗斯军队防弹头盔的发展

以色列护卫舰被中国导弹击中      中国进口美制AN/TPQ-37炮侦雷达

3М6大黄蜂反坦克导弹         我看中印陆军联合演习

印度坦克炮弹药筒生产车间       台海铁拳:一集团军机步第一师

我军机械化步兵旅的编制        我军装甲步兵营的编制

解放军陆军没有机械化步兵连      我军装甲步兵班的人员配置

大口径榴弹命中坦克的破坏作用     中国进口KH-59MK空舰导弹

中美火箭炮引信设计          评《现代兵器》一篇文章的错误

解放军导弹武器系统的命名规律     科罗廖夫出访俄罗斯汇报

伟大的苏联!             99式坦克的激光测距机

中共情报保卫联络统战四大机关     关于052B施基利导弹系统的论断

中国远程火箭炮配备巡飞弹       对1999年炸馆事件的评论

红旗-7导弹的性能数据和杀伤区      军报显示中国仿制KH-29空地导弹

飞毛腿导弹的前世今生         蛟龙600问世,水轰5后继有人

直-9D反舰型直升机曝光!      中国坦克炮发射药技术的发展

直升机团长镜头下的车臣战争      70年代的韩国解放军

苏联战机击落韩国客机事件        《春天的17个瞬间》巨幅剧照

7010战略预警雷达遗址游记       导弹制导原理那点事!

从俄军离别赠言看军语正确使用     银川黄羊滩巨型军事沙盘曝光!

看图说航天:悲情英雄科罗廖夫      从演习看今日俄军的外强中干!

三 :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鲜为人知却很重要的返回式卫星

工程总投资:—

工程期限:1975年——2009年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1975年11月26日,对于中国的航天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www.61k.com]就是在这一天,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道。[www.61k.com]卫星在太空飞行47圈,回收舱于11月29日按地面遥控站发出的返回调姿遥控指令,安全降落于贵州六枝地区并回收成功,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20世纪50年代末期,苏联人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1958年,美国人紧随其后,也将自己研制的卫星送上了太空。此后,在美苏之间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围绕空间技术的竞争。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发展应用卫星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打破世界航天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从这一战略方针出发,研制返回式卫星,掌握卫星的回收技术,就随之成为我国优先要予以攻克的一项重要课题。早在60年代,国家已经原则上批准把返回式遥感卫星作为发展重点。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返回式侦查卫星简介

通常,卫星发射入轨之后,就在太空执行任务,并不需要返回地面。[www.61k.com)如通信、导航。气象卫星都是如此。但是有的卫星却需要回到地面,如侦察卫星获得的情报。科学实验卫星携带的实验品等。这就是返回式卫星。研制返回式卫星是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其中主要包括:具有足够推力的运载工具、功能完备的卫星本体、完善可靠的航天测控网,以及卫星的调姿、制动、防热、软着陆、标位及寻找等等。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首先,卫星返回之前先要调整飞行状态,即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www.61k.com)卫星脱离原有轨道的速度叫做再入速度。再入速度与地平线所形成的俯角称为再入角。卫星重返大地对再入角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须在3~5度。因为如果大大,卫星将会陡直地进入大气层,会引起较大的空气阻力和摩擦加热;如果大小,则卫星将仍在原轨道上运行,再入速度与再入角都靠一支小型助推火箭来控制。火箭的点火时间、推力方向、推力大小与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到再入速度和再入角的准确度。这就要求有灵敏而可靠的火箭制动(反椎)发动机。

其次,卫星在降落过程中,要摩擦生热。尤其是当它降到离地面60一70千米时,与大气层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其表面发生燃烧。为此,必须采用适当的防热设施,来保证回收舱在再入大气层时能够维持内部的正常温度。这就需要有特殊的耐高温材料。

再次,卫星返回地面需要很长的运行区间,必须不间断地对卫星进行精确测量和全程跟踪,并根据实测轨道参数对卫星的程序控制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管理,为此就要建立更大范围。更多功能的地面测控网。

最后,卫星降落到离地10-20千米时,尽管速度已经大大减小,但仍然有200米/秒左右。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撞击地面,卫星必然粉身碎骨。因此,必须使用减速伞来再次降低速度。通常先要打开一顶较小的副伞,初步减速;当卫星降落到离地面只有5千米的高度时,再打开主伞,使卫星速度小于10米/秒。降落伞的打开必须非常准时,否则卫星就不能够安全着陆。

除此之外,卫星降落后,还必须能够准确标示出自己的位置,以便于地面人员寻找。标位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在卫星上安装信标机,在离地面20-30千米时发出无线电信号,地面收到信号后测定卫星的方位和距离;二是在卫星上安装灯光信标,在着陆时发出强烈的闪光,以引起搜索人员的注意。当地面人员利用这些标位信号发现卫星后,即根据卫星所处的位置,分别采取陆上、海上和空中回收等方式将卫星回收。

返回式卫星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作为观测地球的空间平台。返回式卫星所获取的各种对地观测信息资料,可以带回地面进行分析处理和详细研究。二是作为微重力试验平台。利用微重力条件,在空间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生产和制造地面难以获得的材料和物品。三是作为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先导。因为宇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航员必须采取与返回式卫星相似的方法返回地面,只有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才能为载人航天打下基础。(www.61k.com]因此,返回式卫星在世界各类航天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尖兵系列中的返回式型号针对苏联及西欧的侦测,后期才开始大范围的对美侦查,以DF-5的服役为起点,我国假想敌开始真正的由苏联转向美国。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这是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发射架上吊装对接时的场面。

解放军总参谋部是真正用户

尖兵系列卫星的决策与使用权同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其各个型号作为我军战略武器系统中结构功能的关键环节,担负着作战目标的发现、识别、定位以及打击毁伤效果评估等重要任务,据用户需求而立项研发,随技术进步而不断完善。

返回式胶片成像卫星为航天遥感事业首开先河,三十多年来发展了五个型号,技术成熟,成果斐然。尖兵曾计划换装高温辐射防热系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一号(FSW-0):第一代返回式照相普查卫星,1974-1987年间发射10次,9次成功发射与回收,在轨时间3-5天,胶片地面分辨率10米,用于地面固定目标的发现与识别。[www.61k.com)采用了棱镜扫描全景相机,获得第一批对地摄影相片,但解析度较低,且畸变严重。卫星采用模拟式三轴稳定控制系统,但没有轨道控制系统,因此轨道衰减较快,留轨时间短,亦影响了返回落点的精度。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一号甲(FSW-1):第一代返回式照相测绘卫星,用于固定目标定位与制图。(www.61k.com)主要用途为摄影测绘。相比于要求高分辨率的照相侦察,摄影测绘所需的图像侧重较高的几何精度与较小的畸变,以符合定位与制作地图的要求,因此采用了画幅式大幅面相机,分辨率为10~20米。卫星采用数字式三轴稳定控制系统,但亦没有轨道控制系统。1987-1993年间发射5次,4次成功回收。在轨时间8天。目标定位精度百余米。

返回式一号甲卫星由返回舱和仪器舱(包括过渡段)两大部分组成。于1987年9月9日至13日进行了首颗卫星的飞行试验,安全返回。

于1988年8月5日至13日成功进行第2颗星的飞行试验,安全返回;1990年19月5日至13日进行第3颗星的飞行试验,安全返回;1992年10月6日至13日进行02批第1颗星的飞行,安全返回。该型号前两颗星获得的目标定位信息使得我国第一代战略武器(DF-3A、4A、5A)系统真正形成了战斗力。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一号乙(FSW-2):第二代返回式照相普查及遥感卫星,采用直接扫描式全景相机或称为节点式全景相机,摄影分辨率达4米。[www.61k.com]并开始利用剩余的载荷能力搭载其它空间实验。卫星采用数字式三轴稳定控制系统,亦设有轨道控制系统,能每隔数天调整轨道,因此留轨时间得以延长,返回落点精度亦能提高。1992-1996年间发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15天,胶片地面分辨率2.5米,比第一代分辨率提高了三倍。该型号的任务已由尖兵三号传输型卫星接替。

尖兵二号(FSW-4):第一代返回式照相详查卫星,2004-2005年间发射2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27天,胶片地面分辨率0.5米,实现了亚米级成像技术的飞跃。该型号卫星的任务已由尖兵六号传输型卫星接替。

尖兵四号(FSW-3):第二代返回式照相测绘卫星,2003-2005年间发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18天,对地面固定目标定位精度十几米,满足了第二代战略导弹目标定位精度需求,该型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第二代战略武器(DF-5B、DF-31A、DH-10)系统形成实战能力。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传输型卫星方兴未艾

近年来,作为国防高新技术重点发展对象,尖兵家族中增添了不少新面孔。[www.61k.com]光电成像数据传输型遥感卫星,能够显著提高情报的实时性,延长卫星的工作寿命,随着CCD相机技术的进步,其地面分辨率接近回收胶卷型的水平,大有取代返回式卫星之势。

尖兵三号(资源2号):光电成像数据传输型普查卫星,2000-2004年间发射3次,全部成功,寿命两年,首发星地面分辨率3米,后续星达到1.5米,用以接替尖兵一号乙返回式普查卫星。

尖兵六号(遥感2号):光电成像数据传输型详查卫星,2007年5月发射一次,地面分辨率一米,计算机增强处理后图像地面分辨率0.6米,用以接替尖兵二号返回式详查卫星。

雷达成像侦察卫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全天候和全天时实时侦察,并能探测到对浅表地下水下目标,与光学成像卫星相比,优越性显而易见。

尖兵五号(遥感1号):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2006年4月发射,地面分辨率5米。

尖兵七号(遥感3号):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2007年11月发射,地面分辨率比尖兵五号有新的提高。

第二代返回式照相详查卫星,重量显著增加,分辨率大大提高,在轨时间成倍延长,将具备轨道机动能力,可回收更多有效载荷,胶片成像与数据传输并重,预计十一五期间可投入使用。

遥感卫星-1号为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军内代号为尖兵-5号。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遥感卫星-2号在酒泉发射场发射升空,卫星整流罩可以看出不同于遥感卫星1号,为光学成像传输型侦察卫星。(www.61k.com)军内代号尖兵-6号。

遥感卫星-3号为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类推代号应该为尖兵-7号。

尖兵-8在研,现在传闻该卫星系统为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星座系统,类似于2006年发射的德国SAR-LUPE系统,由几颗卫星组成的雷达侦察卫星星座。

尖兵-9在研,是传说中的下一代在轨数字成像光学实时传输侦察卫星,地面分辨率小于0.1米级。

尖兵-10在研,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第三代返回式照相详查卫星,地面分辨率小于0.1米级。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科技人员正在对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进行全面技术测试。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中国历代返回式卫星主要参数比较

FSW-1 FSW-2 FSW-3

卫星质量(千克) 1800 2100 2800~3100

卫星容积(立方米) 7.6 7.6 12.8

返回有效载荷质量(千克) 260 260 400

不返回有效载荷质量(千克) 340 450 500~600

轨道运行时间(天) 3~5 8 15~17

微重力量级(g) 10-3~10-5 10-3~10-5 10-3~10-5

轨道倾角(度) 57~68 57~70 57~70

近地点高度(千米) 172~180 200~210 175~200

远地点高度(千米) 400~500 300~400 300~400

轨道周期(分钟) 约90 约90 约90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运载火箭型号 长征二号C 长征二号D 长征二号C或D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这是参观者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参观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www.61k.com)图中左边的锅形物就是返回舱盖,中间为胶片盒,右侧为发动机。

尖兵系列发射全记录

19741105 长征-2 返回式1号 (尖兵1号) 酒泉 未能入轨, 光学侦察卫星 重量1790千克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9751126 长征-2 返回式1号 (尖兵1号) 酒泉 3天后返回,光学侦察卫星 重量1790千克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19761207 长征-2 返回式2号 (尖兵1号) 酒泉 3天后返回,光学侦察卫星 重量1790千克

19780126 长征-2 返回式3号 (尖兵1号) 酒泉 3天后返回,光学侦察卫星 重量1810千克

19820909

19830819

19840912

19851021

19861006

19870805

19870909

19880805

19901005

长征-2C返回式4号 (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5号 (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6号 (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7号 (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8号 (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9号 (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0号(尖兵1号A 酒泉 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1号(尖兵1号A) 酒泉 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2号(尖兵1号A) 酒泉 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19920809 长征-2D返回式13号(尖兵1号B) 酒泉 1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19921006 长征-2C返回式14号(尖兵1号A) 酒泉 7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19931008 长征-2C返回式15号(尖兵1号A) 酒泉 卫星未返回,光学侦察

19940703

19961020

20000901

20021027

20031103

20040829

20040927

20041106

20050803

长征-2D返回式16号(尖兵1号B) 酒泉 1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D返回式17号(尖兵1号B) 酒泉 1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4B资源2号A (尖兵3号) 太原 实时图像传输光学侦察 长征-4B资源2号B (尖兵3号) 太原 实时图像传输光学侦察 长征-2D返回式18号(尖兵4号) 酒泉 1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9号(尖兵2号) 酒泉 27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D返回式20号(尖兵4号) 酒泉 1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4B资源2号C (尖兵3号) 太原 实时图像传输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21号(尖兵2号) 酒泉 27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20050829 长征-2D返回式22号(尖兵4号) 酒泉 1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20060427 长征-4B遥感1号 (尖兵5号) 太原 合成孔径雷达侦察

20070525 长征-2D遥感2号 (尖兵6号) 酒泉 数字成像光学侦察

20071112 长征-4C遥感3号 (尖兵7号) 太原 合成孔径雷达侦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1975年11月29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太空飞行3天后,安全返回到四川中部预定回收区域。(www.61k.com]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2号 1米分辨率商业图 台北市区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2号 1米分辨率商业图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尖兵卫星 尖兵系列侦察卫星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www.61k.com)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光学侦察卫星-间谍卫星的电子侦察卫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496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