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原始太极拳-练原始太极拳的四大调理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12 所属栏目:原始太极拳

一 : 练原始太极拳的四大调理作用

太极拳教程是在原始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而成,也是现代人养生娱乐运动。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原始太极拳的四大调理作用。欢迎阅读!

原始太极拳 练原始太极拳的四大调理作用

简述练原始太极拳的四大调理作用

内分泌对女性来说非常的重要,内分泌失调不仅会让女人衰老,还会引起妇科疾病,但是女人练习原始太极拳后,这些症状都会缓解。

(www.61k.com。

1、练原始太极拳延缓衰老,除皱美容

“怀中抱月”和“手挥琵琶”两式能调理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对肠胃和面部有一定保健作用。尤其对女孩子有推迟老化、除皱美容的功效。

2、练原始太极拳疏通经脉,防治妇科疾病

妇女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容易导致肝血亏损和内分泌失调。单练“金刚三大对”“侧身领落”和“怀中抱月”,对妇女的肝经、”肾经、任脉、带脉和冲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补益肾气,疏导肝气,行气开郁。

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疾病,妇科病多是血虚引起的,因此,女人补血是最重要的,练原始太极拳补血效果最佳。

3、练原始太极拳防治内分泌失调,延年益寿

传统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中正圆活,非常适合调理内分泌失调。练习中,全身经络和微循环在放松运动中保持畅通,心脏压力减轻,免疫功能增强,持之以恒.则疾病消失.延年益寿。

4、练原始太极拳调理中枢神经,防治失眠

练习“白鹤亮翅”时.左掌从身前任脉穿起,右掌从头顶右侧向身前中线任脉落下.对身体中枢神经和交叉神经有保健调理的作用,能治疗头痛,对防治失眠也有显著疗效。

练原始太极拳对身体的五大好处

1、可以改善身体机能状况

太极拳的许多动作对人的呼吸系统要求较高,运动中的快节奏、大负荷的有氧代谢过程能刺激内脏器官运动。

练太极拳能让皮肤紧致,减少皱纹,达到美容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女性健康。

通过长期坚持锻炼,能使人的氧气摄入量增大、呼吸加深,次数减少,呼吸肌力量增强,进而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2、改善精神面貌

培养自信心,太极拳是一项表演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应具有强烈的表现意识。

因此,自信心就显得十分重要,树立信心、敢于挑战,发自内心的激情,才能使动作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3、激发表现力

在太极拳运动中,有助于激发运动兴趣,创造展现自我的平台。

通过优美的形体姿态充分表现个人的运动激情和活力,实现良好的情绪控制,提高表现自我的能力。

4、提高人的平衡能力

防止骨质疏松。

5、具有健美作用

在身体体形方面,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好处,身高、体重、臀围无显著性变化,腰腰围明显减小。说明体内脂肪量减少.尤其对女性来说,不会变得腿粗的。

练原始太

二 : 古朴、典雅的——原始太极拳

三 : 古朴、典雅的——原始太极拳

四 : 古朴、典雅的——原始太极拳

古朴、典雅的——原始太极拳

□杨德川

此文发表在《武魂》2009年第4期

现传自北京白云观的原始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拳种,它与现在社会上流传的由万籁声所传的原式太极拳从体系和拳架上截然不同。此拳据传为轩辕黄帝看到蛇雀相斗所创,后经历代道内真人、祖师的不断完善而形成。此拳过去一直在道家内部传承,直到清朝末年才被曾为清末重臣李鸿章保镖的峨眉道人高虎臣,从四川青城山带到北京,并逐步从道内传向世俗。我的老师(启泽散人)骆巨方、道教正一清微派第十六代传人、原始太极拳现在的掌门人,师从高虎臣的弟子白云观道人安生远。骆师为人谦恭和善,从不与人争锋,多年来不但在白云观道内授拳,而且在社会授拳,为该拳走向社会,惠及百姓、强身健体,做出了努力。骆师不但品行高洁,而且功夫精纯,许多弟子学生都说骆老师的拳架沉稳,内力浑厚,还有的说,看到骆师打拳时各种奇异现象。2008年在江西南昌,由新加坡出资举办的道家大会上,骆师代表白云观出场表演原始太极拳,8分钟的精简架子打到高潮处引来阵阵掌声,等打完全套拳,场上又起来一片雷鸣般的掌声,骆师连续5次出场谢幕才算平复观众的热潮。

本人跟骆师学拳已经十多年,经过感同身受,反复研究,(此前也学练过许多太极拳,看过许多太极拳的资料、光碟、网络视频)感觉到原始太极拳以它独特的体系和修炼方法,列为最优秀拳种之一。下面根据自己体会向大家介绍此拳

一、原始太极拳的体系组成。

原始太极拳共分四部分:动部、静部、快部、慢部。动部十三个式子;静部二百一十一式;快部十三个式;慢部一式。全部拳共计二百三十八式。

动部:此部在原始太极拳里面实际是修炼内功的式子,此十三式整体叫作《九转还阳功》,本人经过与社会上流传的少林《易筋经》对比,经与老师交流认同,此部也可称为道家《易筋经》。因为里面名称也有“韦陀献杵”、“倒拽九牛”等,而且修炼效果均是练意、练气,抻筋拔骨,为筑基培本、强健筋骨打下坚实基础。但比起社会流传《易筋经》,本拳更有自己特点,比如“倒拽九牛”练起来力度更大,对抻筋拔骨效果更好;还有“旱地拔葱”,身体蹲下两手从地匀速慢慢拔起直到站直,对强壮肾腰的有独特的功能(骆师此动作曾拔了20多分钟,倾倒了许多学生);“童子拜慈航”,跪地拜观音,三拜九叩,低头拔背,对治疗颈椎,失眠都要很好作用……。此部的修炼就是为下面的静部盘架打下坚实基础。此十三式也可单独修炼,对养生价值作用很大。

静部:该部是整个原始太极拳的骨干架子。此部特点是:拳架古老、低盘矮桩、快慢结合、开展大方。

拳架古老:此套拳架虽然很些式子与现在社会流传的太极拳式子名称相同,但是动作不同。比如,“白鹤亮翅”、“抱虎归山”、“云手”等。“云手”有四个,每式不同。但更多的式子名称独特,比如,“跨虎登山”、“犍牛拉车”、“金驼盖尾”等,但我们却可以从大多数式子中,看到现在流传太极拳式子的原始痕迹。

低盘矮桩:比如,“野马分鬃”。此套拳架走的非常低,仆步摆头,形似野马奔走中的分鬃甩头。“青蛇出洞”取蛰伏一冬的蛇出洞,架势也非常低,其他有关马步、弓步的架子都非常低,吃功夫。

快慢结合:此套拳架里面大多数式子打起来比较慢,但也有许多快式子和发力动作。比如几个云手和高潮中的踢腿、扫退等。

端庄大方:此套拳打起来感觉方方正正,大气磅礴,就像毛笔字中的楷体字,横平竖直、一撇一纳非常遒劲。骆师说:安师爷说,“此拳处处是桩功,式式皆试力”。

非常有意思的是此套拳架,与现在流传的杨、吴、武、孙等拳架,虽然拳架式子不同,但套路编排走向非常相像。比如:“如封似闭”走到头,然后是“抱虎归山”…….“云手”、“高探马”…….几个踢腿高潮。然后又是“如封似闭”、“抱虎归山”“野马分鬃”、“玉女穿梭”、“如封似闭”……“云手”,再后来第三个“云手”前有一些类似前面的重复式,但动作不一样等等。套路走向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式子多一下,少一下罢了。由此,也证明了杨氏太极拳在形成中,不但对陈氏太极拳架子进行了修改,而且还纳入了社会上流传的其他拳式,包括编排走向。

快部:十三个式子类似长拳,打起来较快。它在整个拳套里,一个是具有技击作用,一个就是具有内气外放的作用。我们知道练拳到一定火候就会有内气,但内气老在体内不行,有时在里面折腾,尤其是经络、气穴没有完全打开之前。所以适当的快拳发力,有利于内气外放,特别是技击时只有内气外放,才能把内功作用到对方,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打击力。

慢部:一个式子。此式要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打完,所以这式,也可以说是四组式子。本式子的特点一是练气,一是试力。练完此式要采三十六口天罡之气和七十二口地煞之气。完了就可以打坐进入内丹功的修炼。试力,类似大成拳的试力,本式两掌交叉弓步平行穿掌和向地面穿掌,共计七十二次,结合采气,进行穿掌试力,大幅度穿掌,抻筋拔骨,痛快淋漓。

为什么此套拳法以四部命名谈点自己理解。动部是对气功的修炼却叫动部,而静部是本套拳法的骨干拳架却以静命名,似乎两者应该互换名称才对。其实本套拳法的创编者深深领会到太极文化的真谛——“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静中触动动又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动、静部的命名告诉我们,只有在打拳中不断地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的习练,才能出功夫,真功夫,达到修炼的目的。

著名武术家蔡云龙曾说,武当注重内功修炼,少林拳也有内功,内外家其实很难分野。对此,可能引发了许多人的解释,但我的理解为,虽然武当、少林都注重内功,但是内家拳与外家拳的修炼根本不同的两条:一是从慢中下手;二是从柔中求刚(极柔软,然后极刚强)。据此理,老师总跟我们说,盘原始太极拳要慢,越慢越好。他自己的一套拳(主要是静部、慢部)打下来要两个小时。另外,慢虽然容易出功夫,但是一味的慢也容易导致盘拳时的僵滞。内家拳不但讲求内功深厚,还要讲轻灵快捷。所以慢中还要出快,为此,本拳在三部增加了快部。但快慢也要相互转换,所以第四部编排了慢部。(关于动静的关系,我曾在《精武》杂志上撰文《动静相间求松净》,对此有过探讨。)动静、快慢是太极的统一体。四部一体体现了原始太极拳编排的科学性。

现在由于时代的发展,生活快节奏,人们的时间都非常宝贵,一般人很难一次把全套四部拳打完。所以骆师说,四部拳架既可以连一起练,也可以抽出一部、两部单练。为了使该套拳的骨干架子更加完美和谐体现特色,骆师把第四部慢部移到静部结尾,使之成为一套更具特色的太极拳架子。

二、原始太极拳具有特殊的修炼功能。

1、健身价值。

(1)具有保健按摩功能。

修炼此拳一段时间很多学员都反映,皮肤细腻光滑,就像用洗发液、洗浴液洗过的感觉。因为行拳走架的过程就是不断的与空气摩擦的过程。骆师说,打拳时会产生与空气的摩擦力。长时间的打拳空气的按摩、涵养对皮肤当然有保养作用。道家讲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在这里也是一个小小的体现吧。

(2)修残补缺,强身健体。

道家认为,人一生下来是纯阳之体——先天,后来随着生理的变化和后天的影响,阴阳不断转化,身体逐渐衰退,——后天。修炼太极拳就是要后天补先天,达到却病健身,益寿延年的作用。比如,我们在后天由于五谷杂粮的摄入和疾病等影响,身体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疾病,原始太极拳四部的修炼对五脏六腑、肌肉骨骼,从里到外都有很好的按摩、修残补缺作用。有病祛病,无病健体。

2、内功的修炼。

原始太极拳以它独特的拳架和修炼方法体现出它出功夫快,养生价值高的特点。原始太极拳既然是拳就有技击作用,就离不开内功的修炼。尽管,由于人民的潜质不同,感悟不同每个人的感觉可能不一样,但大致可以分成这样阶次。

(1)练出黏糊劲,产生摩擦力。

练拳开始都是空架子,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打出黏糊劲,用骆师的话说,产生与空气摩擦力。这时感觉,两手有抻不断,扯不断、黏黏糊糊的感觉,就像水中划水产生的阻力,又像站在水中,感到上下左右水的压力。武术界有句话说,“力由试而得”,由于此拳“处处是桩功,式式是试力”,所以内气在这种不断的摩擦力下进阶很快。

(2)劲灌四稍,增加合力。

力与劲的区别在于,力是人的先天本力,是由于劳动产生的笨力,而劲是通过练拳中去僵化柔而产生的内力。通过第一阶段的打拳试力(力由试而得),内劲逐步加大,它在内气的带动下向四稍冲击,形成本阶段的特色——劲贯四稍,使浑圆力、内外三合的合力不断增强。此阶段,对于技击作用有很大的提高。

(3)内气贯通,随意流动。到了此阶段体内松净、内气鼓荡、充盈,就像水银一样可以四处流淌,并流出体外。拳谱中提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此阶段不但有肢体上的上下相随,而且有内气带动的像九曲珠那样的节节贯穿。它的标志是轻灵快捷,潇洒自如,练起拳来非常惬意。在技击上更上一层。

(4)无形无相,全体透空。

在(3)阶段基础上内气除了体内流淌,而且可以随意流向体外,逐步达到无形无相、全体透空的境界。此阶段是练拳的最高境界,也即我们常说的:炼精化气,练气还神,炼神还虚,练虚合道的大道无形的最高境界。到此境界呼吸到了体呼吸、胎息阶段,即,不但有呼吸系统的呼吸,还有体细胞的呼吸,尤其是依靠细胞的呼吸感应大自然的灵气,达到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境界。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练功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挖掘自我潜能的过程,挑战自我的过程。即使你达到了很高境界,也还是要修炼。人的生命是个过程,我们对生命的体验也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达不到理想的最高境界,但我们在练功工程中,会感觉到不断有新的收获,新的喜悦,无限的惬意。因为,我们打拳到一定阶段体内就会有各种反映,打起拳来感觉很有意思,再没有空架子,枯燥的感觉。

练武有一句话:“紧了崩,慢了松,不紧不慢求真功。”指的是时间、节奏的掌握,练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不考虑自己的体质蛮练傻练也不行。另外,练武术切记不要过于执著,盲目追求,功夫是练出来的,不要急功近利。一味去追,容易出现偏差。骆师常讲一句话就是“道法自然”,他要求我们耐下性子好好习练,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出了什么功夫也不要去管它,功到自然成。

我衷心希望更多的武术爱好者了解、修炼原始太极拳,也希望原始太极拳这一优秀拳种惠及更多修炼者。我非常崇尚道家一句话:“我命在我,不在天”。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锻炼自己,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是我对众人的祝福!

五 : 关于原始太极拳

此拳法传自白云观,目前代表人物骆巨方道长。[www.61k.com)该拳分为动、静、快、慢四部分,动部又叫文太极十三式,实际由十七组相对独立动作组成,快部又叫后十三式,多为发力动作,较为刚猛。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名为“原始”,自然是最为古老的意思,但有存疑之处。

1.动部十三式,就其各式名称及动作,明显与易筋经有渊源。

易筋经目前大多划入少林一派,我更倾向于易筋经源于道家。易筋、易经就是道家色彩较浓的词汇,易筋经功法也有道家特征,据说道门中也有多种易筋经流传。不管易筋经属于道家、还是佛家,原始太极拳中既然有系统的易筋经功法,说明此拳成熟于易筋经成熟之后。这就牵扯到易筋经的成熟时间,与原始太极拳所称张三丰创拳时间能否吻合。

2.快部后十三式,明显有形意拳的影子,尤其有五行拳的影子。

原始太极拳中有五行拳的影子,这说明其成熟应当在形意拳(或说心意拳)中的五行拳之后。不过此一点不能证明原始太极拳,不古老于现在流行的几派太极拳。在所谓的内家拳三大主拳的太极、形意、八卦之中,有可信师承渊源最长的应当是形意拳(或说心意拳)。形意拳成熟时间,能否与张三丰创拳时间能否吻合,最起码存疑。

3.现在流行的几派太极拳中,并没有与原始太极拳中的动、快、慢三部分对应的内容。这也不太符合一般拳法的传承规律。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张三丰创出静部太极拳主体之后,后人又融进其他内容,形成现在的结构。据骆巨方道长称,原始太极拳原有石印本拳谱,对该拳形成历史有详细描述,也许会对上面的问题有答复。可惜,此拳谱已于文革中毁掉。

当然,原始太极拳有它原始的地方,比如拳式名称,揽雀尾和单鞭,按照杨式、陈式的练法,很难理解叫这个名字的原因,在这套拳法中却一目了然。这很像拳法在传承中,不断调整改进,以致名称、拳式差距越来越大的规律;再比如道家色彩浓重。

这套太极拳我能比比划划的串下来,与接触过的别的太极拳中(以前主要接触过杨式和陈式)比较,即使只就静部而言,无疑这个感觉最好。我以为原因有二,一别派太极拳未得真传、自己也不够努力;二原始太极拳可能是更符合导引以及抻拔规律,确为方家精华之作。

本文标题:原始太极拳-练原始太极拳的四大调理作用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346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