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先有潭柘寺 后有北京城

发布时间:2017-11-07 所属栏目:门头沟潭柘寺

一 : 先有潭柘寺 后有北京城

车子从门头沟龙泉宾馆出发,经过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来到著名的潭柘寺山门前,朋友的朋友通过关系与当地旅游部门联系,请了个金牌导游在山门前候着我们并给我们讲解潭柘寺的历史。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坐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 ,九坐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境极为优美。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谚语。潭柘寺在晋代时叫嘉福寺,唐代时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





山门外的柘树



山门上方有康熙帝“敕建岫云禅寺”六个楷体金字。正对山门是一座小巧玲珑、古朴浑实的石拱桥,名为怀远桥。



大雄宝殿,宝殿坐落于二米多高的月台上,更显得高大雄伟。殿前院中左右分列钟鼓楼,大殿上层檐下挂的是赵朴初手书“大雄宝殿”斗字金匾,门额上挂有乾隆手书“福海珠轮”金字行书横匾。大殿正中供奉巨大的泥质漆金释迦牟尼坐像。两侧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











潭柘寺遍山青翠,绿树满园,仅国家重点保护级古树就186棵之多。一入寺门就被两边苍劲的古松所吸引,其后更有遮蔽天日,直入云霄的两株大银杏树,其中一棵白果树植于辽代,现已年逾千岁,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位皇帝登基,此树便从根部滋生出一新干,久之与老树渐合,因而被封为“帝王树”。



帝王树





其下另有两株娑罗树,亦称七叶树,传说释迦牟尼便是于此种树下圆寂。



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现在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火烧潭柘寺(在炉灶火焰末端题上潭柘寺三个字,目的是为了提醒寺院和尚防火)



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而现在是可以摸石鱼的哪部分就可以医好自己身上对应的哪部分的病。 现在寺中的石鱼为后来复制的。



大青、二青的故事

传说有位老和尚养了两条青蛇,取名大青、二青。每当老和尚在庭院或者殿堂休息时,大青、二青总是盘在老和尚的左脚和右脚边。年复一年,这两条蛇就成了仙,老和尚精心为它们做了两个玻璃罩。里面铺着黄绫褥,绣花枕,平时它俩盘卧在里面休息。有一年久旱不雨,龙潭干枯。一天,两条蛇在老僧脚边玩耍。老僧长叹一口气说:“我养了你们这么多年,你们也有了本领,眼看天旱民苦,寺里也收不上粮了,你们也该出点力了。”说完,只见天上滚着乌云,雷声隆隆,大雨落了下来。再看两条青蛇,只不见了大青。原来,它变成了云雨。老和尚钦佩大青有本领,为了给百姓造福,把自己化为滋润生灵的雨。二青听主人老念叨大青好,自己呆不住了。一天小和尚给老和尚打来粥,老和尚越喝越香,心中纳闷,正疑惑间,忽然发现二青不见了。于是马上命小和尚把粥从锅里掏出来。潭柘寺的粥锅天下闻名,锅口一丈二,锅深六尺半,下米一担。熬一锅粥要用一整天的时间,锅厚火文,粥又黏又香,加上来寺里的人多,常常添人不添米。十几个小和尚搭着梯子干,整整干了一天,才把这锅粥掏完。老和尚走近锅一看,锅底有一架蛇骨,他明白了;这是二青把自己的肉让大家吃了。自此以后潭柘寺的粥比其他庙的粥都香。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



在行宫院的中间就是著名的流杯亭,亭内用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刻有一条弯曲盘旋的石槽,宽、深各10厘米,其所构成的图案十分奇特,从南向北看像龙头,而从北向南看却又像虎头。水从亭外东侧的一个汉白玉雕的龙头口中流出,沿引水石槽从东侧入亭,几经旋之后,从西侧流出。





北京的流杯亭现仅存四座,即中南海的流水音亭、故宫的契赏亭、恭王府的沁秋亭和潭柘寺的猗玕亭。

金镶玉竹(在金黄色的竹竿上,有一道翠绿的细条沟)



毗卢阁是潭柘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双层硬山木结构,共七间,高四十七尺,进深三十八尺,面阔十丈。阁左右各有配楼一处,为过去珍藏佛经及朝廷赐品的地方。





在毗卢阁下方有一柏树和柿树紧挨一起,被喻为“百事如意”



千年柏树位于方丈院前,两棵树粗数围,树干笔直,直插蓝天。





在毗卢阁东侧,有一座高大的白塔,俗称舍利塔,然而这座白塔根本不是舍利塔,而是“金刚延寿塔 ”,是明代越靖王朱瞻墉于正统二年(1437年)所建的。舍利塔是高僧的墓塔,塔下埋葬的是高僧圆寂后,尸体火化后留下的骨灰,所谓“舍利”就是骨头中的交油所结成的小球,一般只有半个大米粒大小。而这座金刚延寿塔中所藏的是皇太后的生辰八字和佛经,越靖王朱瞻墉意在借助佛的力量,为皇太后祈福和延寿。塔为覆钵形藏式塔,砖石结构,通体涂白,塔身下面是四方形的须弥座,长宽各5丈,须弥座上有3道环形的金刚带。覆钵形的塔身上面高耸着圆锥形的塔刹,塔刹上有13道环带,象征着佛家所说的“十三天”,塔刹的顶端为日、月、星饰物,全塔通高5丈有余。





大悲殿内观音菩萨的各种化身



一处凤在上龙在下的图案



戒坛也称戒台,是僧人受戒,从而取得正式僧尼资格的场所,潭柘寺的戒坛也十分恢弘庄严,殿前悬康熙御笔“戒坛”匾额。





茶室



鹩哥



柿子快熟了

二 : 北京门头沟潭柘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

晋称“嘉福寺”,唐为“龙泉寺”,金御赐“大万寿寺”,明正统诏名“广善戒坛”、明天顺敕复“嘉福寺”,清康熙敕名“岫云禅寺”,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山宝珠峰下。

北京门头沟潭柘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敕建岫云禅寺山门

北京城最有名的有关寺庙的谚语,也是被现代人常常提及的俗语:“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其实这个说法稍欠准确,因为潭柘寺建于西晋(265—316),而北京城早在西周初年即作为“燕”“蓟”之地已经建城了,但“北京”这个名字却从明代朱棣相对于明旧都“南京”迁都时才开始启用,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名”。

潭柘寺位于小西山山系宝珠峰南麓,其选址在群峰回环的半山坡上,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寺院周围有九座高大山峰呈马蹄形环列,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踞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构成“九龙戏珠”的地形,犹如玉屏翠障,充分体现了“深山藏古刹”的意境。

潭柘寺始建于晋代,距今1700多年,晋代原名嘉福寺,唐代改名龙泉寺,此后历经宋、金、元、明多次重修,在元、明、清三代留下了许多名人轶事。元代潭柘寺为西山首刹,帝王后妃常来进香朝拜,赏赐财物。据说元世祖忽必烈之女妙严公主在潭柘寺削发出家,忏悔其父杀人众多,每天礼敬观音大士,从不中断,年深日久,将足下的砖都磨坏了,出现了明显的一对足痕,寺僧称之为“拜砖”。明万历年间(1573—1619),孝定皇太后曾将此砖镶嵌在1个花梨木匣内迎入大内,后送归潭柘寺,成为镇寺之宝。现在潭柘寺下塔院内有一座砖体僧塔,塔铭“妙严大师之塔”,塔为砖砌六面棱柱实体,五层重檐,高约五丈五,因墓塔曾被盗,几近倾倒,后在塔北建一砖垛,扶正了此塔,这座塔也是潭柘寺中现存唯一的元代建筑物。元末潭柘寺毁于战火。

明代潭柘寺中兴与帮助明成祖朱棣成就霸业的名僧姚广孝有关。据说他谢绝封赏,常居僧寺,素喜潭柘寺的环境,意欲在此潜心修行,遂于寺后建有“静室”,度过了许多的晚年时光。明永乐年间(1403—1424),来自日本的僧人无初禅师主持重修潭柘寺事务日夜孜孜以求,使潭柘寺重现宝刹尊严,明宣宗赐名“龙泉寺”。明正统三年(1438)二月至次年九月,潭柘寺又大兴土木,在皇室的资助下,扩建寺院,广造佛像,越靖王还出资在寺内建“延寿坛”,寺庙规模空前。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诏改寺名“广善戒坛”,又“颁大藏经五千卷,并赐金额”。英宗天顺初年(1457),寺名敕改为“嘉福寺”。明弘治十年(1497),由司礼太监戴良炬“出所积为工食费,又请于上赐金益之”,再一次整修潭柘寺,使潭柘寺基本上具备今日之规模。明代晚期,潭柘寺倍受皇室垂顾,出资整饰,香火长盛不衰。

至清代,北京律宗颇盛。潭柘寺也易禅为律。清康熙曾三次游幸潭柘寺,赐金重修,并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亲手为山门额匾书写了“敕建岫云禅寺”6个楷体大字,寺名遂正式成为“岫云寺”。清代康熙皇帝的多次驾幸不仅扩建和振兴了潭柘寺,更是从政治和宗教上确立起了潭柘寺在清代数百年间的显要地位。清乾隆年间(1736—1795),高宗弘历亦多次到潭柘寺,并题有不少匾额对联。乾隆皇帝颁赐“斋僧银”,金饰匾额和贵重法器,使潭柘寺不仅积蓄了数目可观的庙产,也拥有了炙手可热的权势。清同治五年(1866),西藏达赖喇嘛曾参谒潭柘寺,并在东路行宫院住过两天。自金代熙宗皇帝之后,各个朝代都有皇帝到潭柘寺进香礼佛,特别是明清两代朝廷的“恩赐”尤甚。除皇帝外,王公大臣、后妃公主们也纷纷捐出己资,民间的善男信女也是成千上万,他们共同长年向潭柘寺布施、斋僧,并且自发地组织起了数10个民间香会,成立了最早的民间组织集资购买土地田产,捐献给寺院。潭柘寺因此汇聚了巨大的资产,除宝珠峰下的本院外,都还在北京拥有三处下院,分别是门头沟区永定镇栗园庄的奉福寺,阜成门内的翊教寺和阜成门外的海潮观音寺,此外还有永定镇四道桥村的龙王庙等几座规模较小的下院,潭柘寺在清朝上报户部领取凭证文书的土地就有43000多亩,还有北京城内的许多房产和广大的山场林区,其规模可比1个中等的县。民国时期,潭柘寺上层的僧人与政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举足轻重的宗教和政治势力,至解放前夕,潭柘寺成为京西山区最庞大的宗教地主寺院。

解放后,潭柘寺被列为首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由北京市园林局管理,政府多次拨款修整,曾辟为公园。“文革”当中,潭柘寺遭遇空前破坏,碑匾砸毁,文物散失,许多珍贵史籍、经典付之一炬。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政府拨巨款将寺庙整修恢复原状。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曾写联盛赞潭柘寺“气摄太行半,地辟幽州先。”1997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僧团进驻,潭柘寺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使之成为如今京城的旅游胜地,参佛首选。

潭柘寺的寺院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首先寺前是一座三门四柱三楼冲天式大牌楼,牌楼正中前额书“翠嶂丹泉”,后额书“香林净土”,均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笔。牌楼后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怀远桥。桥下流泉源头即在寺后山上的“龙潭”,桥后是潭柘寺的古老山门,正中券门上方匾额“敕建岫云禅寺”出自康熙之手,山门两侧红墙嵌有醒目大字,左为“佛日增辉”,右为“法轮常转”。

天王殿东侧有1个院落为大伙房,这里的铜锅很有名,大伙房的灶间有一口直径 1.85米,锅深1.1米的大铜锅,据说为寺中僧人炒菜之用。该寺在1940年以前曾有三口大铜锅,形状相同,大小各异,现存的铜锅是其中最小的一口,但已是北京最大的一口炊事用铜锅。原来最大的煮粥大铜锅,直径有3.3米,锅深2米,煮一锅粥要用一石二斗小米(一说用米十石,文火慢熬需16小时),因锅底有“窝砂器”,素有“漏砂不漏米”的之说。

天王殿后汉白玉石阶上即全寺主殿大雄宝殿。此殿为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建筑,上下檐悬有御赐金字大匾,上檐为康熙手书“清净庄严”,下檐为乾隆手书“福海珠轮”。康熙御匾于“文革”中被毁,现悬有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额匾。整座大殿宽大的月台围以镂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栏,中有一座大焚香炉,烟云缭绕,为“潭柘十景”之“殿阁南蒸”。

殿顶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形琉璃鸱吻(音“吃吻”,龙生九子之一,好望能吞,可镇火辟邪,常立于屋脊两端),釉彩碧绿斑斓,造型生动,高2.9米,仅比故宫太和殿上的正吻小0.5米,在北京古建筑中位列第二大。鸱吻海口大张,银牙凌翘,其前后两侧各盘曲有一条“S”形金龙,金龙为鲜亮的金黄色,镶嵌在橙黄色的琉璃大吻上十分醒目。在正吻两侧,各拴有一条长约两丈的镀金锁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四条锁链名为“镀金剑光鸱带”,是清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所赐。

传说华严大师(唐武则天时期的名僧,曾住幽州城北,全城都能听到他诵《华严经》的声音,史称其为潭柘寺第一代祖师)云游四方,见此地九峰拱翠,层峦架月,柘树千嶂,雄峰捧日,于是即在此开坛讲经。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潭柘寺相传基址本青龙潭,上有柘树”,是1个海眼,有巨龙雄距其中,名僧华严禅师“祖师开山”,天天到青龙潭边讲经布道,“青龙避去,潭平为寺”,留下两鸱吻,华严禅师将之置于大雄宝殿殿顶之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神龙让宅”所遗之物。传说康熙皇帝幸临潭柘寺,在马上看到鸱吻跃跃欲试,大有凌空飞走之势,乃命人打造金链以锁住“龙子”,从而产生了这种“鸱带”。这种“鸱带”在我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既有装饰作用,同时也有避雷之功效。现今这对巨大的鸱吻立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是清代重修潭柘寺时仿照元代时的式样重新烧制的,虽已有300多年,但依然鲜明光亮,完好如初,被潭柘寺视为“一绝”。

北京门头沟潭柘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大雄宝殿

殿正中为释迦牟尼像,左右为弟子阿难和迦叶,均为木质漆金,雕刻精美。据寺志记载,在大雄宝殿佛像前原有两棵神奇的柱子,“每年春夏之交焕彩如新,人莫测其所以”,被称作“自油柱”,奉为寺宝,不料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大殿失火,两棵“自油柱”未能保存下来。潭柘寺史称有“潭柘四宝”,分别是大雄宝殿一对自油柱,三圣殿唐汉白玉药师像,开山祖师华严禅师画像和龙王殿的大石鱼,如今四宝原物均已不存。

潭柘寺之后的空场原建有三圣殿,殿内西侧供奉的药师佛即为“四宝”之一的一尊唐代汉白玉石造像,现在与三圣殿一同也已不复存在。三圣殿废毁后,经日晒雨淋,石像的须弥座下横生出一棵“黄连树”,虽然长得不大,但其根部有菌块,根、茎、枝、叶都可以入药有泻火、解毒的功效。清代,由于信众们认为是那尊药师佛石像的法力无边才促使石座下普通的黄连草长成了黄连树,于是纷纷前来顶礼膜拜,求药疗疾,并称石像为“苦佛”,据考,此黄连树即为俗称“楷木”的漆树科黄连木。

大雄宝殿后的斋堂院,院分两层,有四棵大树。院中阶下有两棵娑罗树被围以六角形的汉白玉石栏,称为佛树。传说这两棵娑罗树是明代由印度移植而来,已有六百多年的树龄。

在斋堂院阶上有两株银杏树,据清《日下旧闻考》第一百零五卷记载:“惟殿左银杏大者一株,高十丈余,围约二丈余,其旁复生小者三株,高数丈。寺僧云,前一株生,适当(康熙)圣祖临幸时;后二株生,适当(乾隆)皇上临幸时。”因此,这两株银杏东侧一株较大的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帝王树”,西侧封为“配王树”。此记载被广大信众传说为帝王树每逢清代的一位皇帝登基,必生一枝干;每逢一位皇帝驾崩,其枝会自裂或与母干合而为一。此后,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所生枝干均弱不禁风,宣统年间所生枝干则突然自折。但两树其实均为雄株,并不生果。在东侧行宫院内也有两棵银杏树,均为雌株,年年果实累累。银杏树一直是中国古寺忠实的见证,这些银杏证明了潭柘寺的千年帝王史。

潭柘寺随地势层层拔高,中路终点是一座阁楼式建筑,名为“毗卢阁”,硬山双层楼阁式建筑,阁顶大脊用砖砌成,大脊正面镂空雕出“游龙戏珠”图案,八条奋鳞扬爪的游龙追逐着一颗光焰四射,向上升腾的宝珠,十分壮观。在大脊后面是雕刻着六只展翅的彩凤簇拥着一朵朵硕大的牡丹花的“凤戏牡丹”图。在大脊两端的鸱吻上面也雕刻有美丽的图案,正面是“飞龙戏珠”,后面雕刻的“龙凤呈祥”却是一只展翅飞舞的金凤高翔在上,其下则是一条游龙,金凤高高在上,占据了整幅图案的三分之二,是图案主体,而游龙则起1种陪衬作用。这种“凤上龙下”的图案,大概是除了清东陵慈禧墓之外,绝无仅有的一处了。据考由于毗卢阁是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行过最后一次大规模整修,由恭亲王奕訢出资,据说慈禧太后也曾出过钱,不知这幅砖雕是否是当时迎合上意的有意而为。

毗卢阁檐下正中悬有乾隆御匾“圆灵宝镜”,殿内供奉五尊佛像,自东向西分别为:南生佛(表示福德);东方阿佛(表示觉性);法身佛(即如来佛);西方阿弥陀佛(表示智慧);北方不空成就佛(表示事业)。阁前植有腊梅、探春、二乔玉兰等名贵花木,殿两侧有“云梯百尺”通往上层阁楼,是眺望寺容山景的最佳位置。

东路以庭院式建筑为主,包括行宫院、方丈院、延清阁、石泉斋、地藏殿、圆通殿、舍利塔、竹林院等庭园式建筑。东路的主要建筑方丈院和皇帝行宫均在清康熙时修建,颇具江南园林之意境。行宫院建成后,康熙皇帝来住过数次,以后乾隆皇帝也驾临住于此处。乾隆之后变为王爷、贝勒、贝子及其眷属和京师二品以上大员的贵宾疗养之所。此后,只要为寺院捐上一两千两银子,巨商富贾也可在此院小住。

行宫院中在方丈院东侧,竹地之北有一绿琉璃瓦顶单檐四角攒尖亭式木结构建筑名为流杯亭,坐北朝南,乾隆帝御笔题额“猗犴亭”。亭内地面为一巨石,地面刻出弯弯曲曲的十余厘米的水槽,深约三寸,取自古代“三月三”“曲水流觞”的习俗。水道呈龙虎形花纹图案,南侧看是龙头,北侧看是虎头。此院中幽静雅致,其中流杯亭北侧的竹林最为奇特,系潭柘寺极为有名的翠竹。该竹高三至五米,竹干金黄色,每隔一节就有一道翠绿如玉的垂直线条,名“金丝挂翠”,俗称“金镶玉”。流杯亭南房后还有一片竹林,正和金丝翠竹相反,竹干翠绿如玉,每个竹节前后交替各有一垂直金线,名“碧玉镶金”竹,俗称“玉镶金”。据文献记载,以上2种竹原产我国成都,称“金镶[www.61k.com)碧竹”,后移植到浙江杭州一带栽植。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潭柘寺整修山门前的木牌楼,清康熙皇帝题匾同时,赐给寺内桂花12桶和龙须竹8杠,这就是现今所见的“金镶玉”和“玉镶金”竹。这些珍贵名竹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但仍枝繁叶茂,成为潭柘寺一景。

北京门头沟潭柘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金刚延寿塔

圆通殿和地藏殿在毗卢阁东,平行排列,两殿之间有一座高大、洁白的僧塔,名为金刚延寿塔,由越靖王朱瞻墉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为石砌覆钵式塔,高17米,与妙应寺白塔相似,舍利塔后侧墙壁上嵌有一块刻石,为寺中现存最古老的石碑——金代诗碣,立于金明昌五年(1194),碑上刻有僧人释重玉所作《从显宗皇帝幸龙泉寺应制诗》,可惜已字迹漫滤,难以辨认了。

西路建筑是楞严坛、戒台大殿、药师殿、文殊殿、观音殿、祖师殿、龙王殿以及西南斋、写经室和大悲坛三处自成系统的院落。

观音殿位于西路建筑终点,位于寺院地势最高处。据说此殿专为安置妙严公主所建,曾有著名的拜砖,可惜原件已在文革中遗失,现为复制品。殿上高悬乾隆皇帝手书“莲界慈航”匾。明万历年间(1573—1619),住持达观禅师曾命人在观音殿中塑起元世祖忽必烈一家四口人的彩像。

祖师殿在观音殿西侧,因潭柘寺开山祖师华严禅师在此示寂,故此殿名为“祖师殿”。现殿内挂有十幅潭柘寺住持僧人的画像,每幅画像都有一首赞诗,为入画者歌功颂德。

龙王殿在祖师殿西,建制建小。殿前廊下原有一石鱼长一米七,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此石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了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赐给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摔在院中,当时轮廓已不清,经僧人雕琢后,成为石鱼。石鱼在古代被奉为祈雨的神物,此石鱼身上分成13个部位,代表当时全国13个省,哪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可惜的是,原石鱼在文革中被毁,今存者为复制品。今天看来,当年的石鱼很可能是一块坠落的陨石,能发不同的铿锵声音,且音阶有所变化,所以有此特异。

观音殿下方是潭柘寺的戒坛大殿,为正方形建筑。戒坛在大殿正中,是一座品字型三层汉白玉石台,高一丈,每层石台四周围有木栏杆,殿顶正中有1个木雕垂花罩,其大小与最高一层石台相同,上下浑然一体,愈显戒坛高大庄严。

楞严坛位于戒坛大殿南面,是一座亭式重檐攒尖式木结构圆殿,建在八方形汉白玉须弥座上。两层屋檐造型不同,下层为八方形,上层呈伞形,顶端为鎏金宝顶,因属多面型建筑,故门与清王室成员书赠的额匾均多。殿内有一座八方形的佛坛,为木架结构,高25尺,直径16尺,每一侧都镶有玻璃窗面,正中供奉楞严佛。楞严坛是过去寺中高僧讲授《楞严经》和每年举行盛大的“楞严会”的地方,因年久失修,该坛于文革中坍塌,许多珍贵文物亦同时散失。现原处仅存八面体石基遗址。

御茶房西侧的建筑为延清阁,与大雄宝殿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寺内留住贵宾的居所。与其相对,在大雄宝殿西侧有一座旃檀佛楼,与延清阁建筑形式相同。寺院外围,分布着僧众养老的“安乐延寿堂”以及烟霞庵、明王殿、凉亭、龙潭、海蟾石、观音洞、上下塔院等景点,犹如众星拱月。

北京门头沟潭柘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塔林

潭柘寺山门外约250米处有一块小平地,俗称下塔院。其中有圆形与六角形的密檐砖石塔48座,这是金、元、明时期寺内有名分的高僧的墓塔,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妙严大师塔;年代最久的是金天眷年间(1138—1140)的海云禅师塔、金大定年间(1161—1189)的广慧通理禅师塔。更有外国僧人墓塔,如建于明代的终极无初禅师塔,禅师名德始,字无初,号终极,日本国信州神氏子,明洪武年间来中国结识高僧姚广孝,明永乐十年(1412)明成祖下旨升德始为潭柘寺住持,圆寂于明宣德四年(1429)。还有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印度僧人底哇若思塔,底哇若思曾被明太祖朱元璋召至奉天门特赐度牒,明宣德七年(1432)至潭柘寺建庵以居,明正统三年(1438)示寂建塔。上塔院在下塔院上方,分上、下两层,分别有砖砌覆钵式塔27座,均为清代潭柘寺十几代住持的和尚塔,塔身高大宏伟,结构基本相似,有的塔前设有供桌。除和尚塔外,还有一座锥形墓塔、一座老虎塔甚为奇特。

潭柘寺是“岫云禅寺”的俗称,因其以柘树和龙潭而闻名,故信众均称其为潭柘寺。古时潭柘寺有“古柘千嶂”,柘树又名“黄桑”,茎皮补肾、凉血舒筋,药名为“柘木白皮”,茎叶能治疖子等病,果实能清热凉血,舒筋活络。由于当地群众传说潭柘寺的柘树皮、叶等能治妇女不孕症,因此都争相削皮,取茎摘叶,导致九峰环抱的潭柘山柘树近于绝迹。现在山门外西侧石狮旁重新栽植了一株柘树仅供观赏。而龙潭在华严禅师感化青龙后,从山下现潭柘寺基址处迁至寺后的集云峰上,距寺二里,泉水从一石雕龙口中流出,注于潭中,潭旁红色矮墙上嵌有乾隆皇帝题诗的石刻,但现在泉水也已干涸。

潭柘寺演义千年佛教史,传承历代信众愿,成为北京佛寺中地位殊胜的一道传奇!

摄于2010年2月19日

本文标题: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先有潭柘寺 后有北京城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337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