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2014年财政局工作总结-广播电视局201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7-09-06 所属栏目:2014年计生工作总结

一 : 广播电视局2014年工作总结

《广播电视局2014年工作总结》部门工作总结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广电局的指导下,全市广电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成都广播电视实际,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精心谋划新思路新格局,努力推动新发展新突破,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新进展。

一、转型创新,精心谋划广播电视发展新格局

市广电局立足既有基础,着眼长远发展,坚持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宽的视野思考谋划新格局,在专题调研后,科学确定了“12312”基本思路,即:围绕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这条主线,推进以微观管理为主向以宏观管理为主、以传统管理为主向以推进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为主的转变,突出全面加强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全面推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管理监督水平三项重点,强化学习调研和作风效能规服建设这一保障,推动广播电视更好地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更好地服务全市群众收听收视。

在推进转变、狠抓落实过程中,全市广电系统特别强调了三种意识,做到了3个特别注重:一是强化大局意识,特别注重着眼全局和总体谋划。始终把广播电视工作放在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全局中来衡量、来部署,始终把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和城乡群众收听收视作为全部工作的基本取向来贯彻、来体现。二是强化全域意识,特别注重整体联动和基本建设。始终在工作中坚持贯彻“全域成都”、“全域广电”的理念,精心规划,加强统筹,凝聚力量,切实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切实增强全系统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三是强化创新意识,特别注重把握节点和突破重点。坚持真爬坡,敢破难,自加压,以“有为有位”的精神,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要求贯穿在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创造性地应对重点问题、突破关键环节,努力推动全市广播影视有了新发展。

全市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阶段性成效得到春城书记、红林市长和华章常委、忠林副市长等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悉心指导,在系统上下也得到普遍赞同。广播电视抗震救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事业产业发展、行业监督管理等多项工作在全省广播影视工作会上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新思路和新格局定位准确,重点突出,顺应政府职能改革方向,符合成都广电发展实际,在推动全市广播电视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和广播电视本身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的指导作用得到较好体现。

二、科学布局,奋力实现广播电视工作新突破

全市广电系统坚持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在促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衡化、解决产业发展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升管理监督水平、高效应对抗震救灾和科学实施灾后恢复重建等4个方面的年度重点工作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

(一)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全面启动

1、精心构建全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围绕建设“一流体制机制、一流基础设施、一流服务内容、一流监管手段”的目标,支部起草了《成都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框架方案》,提出了五年(2014―2014)主要工作任务、进度安排及保障机制,为统筹推进全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确定了总体思路和工作规划。

二是历时三月,深入全市各区(市)县和周边地区,支部开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广播电视管理运营体制专题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并被广电总局《决策参考》全文刊发。[1][2][3][4][5][6]

三是积极汇报,多方争取,经十一届市委第65次常委会审议通过,12月,《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建设的意见》(成委办〔2014〕37号)正式下发各区(市)县委、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就强化管理职能、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管理考核、落实管理经费等关键环节确定了政策性的要求,实现了基层广电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的新突破,为全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支部制定了针对农村地区的abc三级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完善了指标体系,为衡量各地工作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同时积极配合市统计局等单位参与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评价监测体系中的相关指标。

2、着力提高全市广播电视覆盖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了无线覆盖网络建设。圆满完成了列为全市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的“5个村村通发射台建设”,据初步测试,5个发射台有效覆盖面积达3433.63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达260.62万人;支部推动成都电视台15频道和33频道无线发射台于12月20日在省高塔试播,至此,覆盖全域成都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网络已基本形成,“5+3”标准无线覆盖率达95%。此外,按照要求,积极推进了为2134个20户以上广播电视自然“盲村”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工作。在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支部的市民代表对市委、市政府2014年民生工程目标完成情况验收检查中,“村村通”发射台建设工作受到考核组高度评价,认为市广电局“思想非常重视,工作非常艰辛,效果非常满意。”

二是全面完成了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农村示范点、城镇新型社区有线电视信号通达率100%建设任务,并持续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的提升:在温江区、邛崃市和双流县7个乡镇约3万农户中开展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试点工程建设,共敷设光缆416.91公里,发展用户30390户,为在市域内全面推广此项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经反复分析论证,研究提出了《成都市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该工程实施后,将有效推动我市农村地区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实现光纤有线电视“50+10”标准,无线数字电视“25+10”标准的广播电视“户户通”,提前8年完成国家下达的“8+4”标准目标任务,切实解决广播电视覆盖城乡不均衡的问题。

三是全力落实《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试行)》(成委发〔2014〕37号)要求,坚持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进一步提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主

【广播电视局2014年工作总结】

要内容中的首要任务,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并结合广播电视实际,研究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制定了具体工作措施。

四是在支部、指导市兴网公司超额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年度目标任务的同时,对当前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10月,市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充实工作机构、调整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落实模拟信号关闭原则、做好协调和宣传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创造了良好条件。

3、努力加强对农广播电视内容建设。

一是认真支部和指导市、县两级播出机构精办对农专题栏目,并采取支部专题阅评会、文化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等方式有效推动了对农节目质量提升。

二是积极支持区(市)县广电部门在基层广电内容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双流县“农村互动数字电视影院项目”等已产生良好社会反响,进一步拓展了农村广播电视内容建设领域,巩固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二)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深入推进

1、着力推动影视动画产业园区建设。

一是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影视动画产业园区规划方案》,并在征求各方意见后作了进一步完善,明确了推动产业聚集的总体工作思路。

二是切实加强了支部协调,园区落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0月,成都影视动画产业园区项目落户框架协议在双流县签订,实现了全市影视动画产业聚集新突破。

2、研究起草扶持影视动画产业配套政策。

一是着眼于优化影视动画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研究起草了《成都市关于鼓励和扶持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意见》,就壮大市场主体、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和行业扶持力度、加快产业园区建设、鼓励产业聚集等提出了具体措施。

二是按照市领导要求,积极配合高新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制定该区发展软件产业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影视动画企业入驻我市的吸引力。

3、大力扶持本土原创动画片生产和影视剧创作。

一是坚持以内容产业为抓手,重点鼓励和支持原创动画片生产。全年我市原创动画产量已达到1010分钟,超额完成了全年1000分钟的目标任务。中漫伟业公司制作的《大梦王小书包》在2014年中国国际动漫节上获得“美猴奖动画系列连续片奖”,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二是充分发挥文化专项资金杠杆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市域内相关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对反映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内容的影视剧《路在脚下》、《挪个地方要得不》等重点剧目给予了资金扶持,进一步繁荣了本土影视剧创作。

4、切实改进行业统计和项目包装

一是制定下发了《成都市广播电视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确定了总体目标、工作责任,完善了统计管理机制;推动了统计数据监管平台建设,开发的统计管理软件已进入测试阶段。

二是以此为基础,着力加强和改进了全市广播电视产业项目包装,有效推进了重大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广播电视监督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1、不断加大宣传管理力度。

一是督促指导全市广电系统严格遵守宣传纪律,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系统梳理、编印了《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文件汇编》,强化了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二是认真落实广电总局、省广电局关于抗震救灾宣传报道要求,及时转发各项指令,确保全市广电系统在严守纪律的同时,有效营造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加强了收听收看和视听评议。创新阅评方式,建立健全了专家阅评、社会阅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阅评和各级自评相结合的阅评体系,对市级和区(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节目进行了评议,促进了节目质量的逐步提升。

四是精心支部全市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工作,推进全市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稳步提高。据统计,全年我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共获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节目奖70件,其中,获“全省广播电视XX年度节目评奖”33件,获广电总局“全国广播电视抗震救灾优秀节目”和 “XX年度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动画精品”各1件,中广协会等其他奖项35件。【5】【6】

2、着力强化广播电视监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了有线电视系统建设的监管力度。经过周密调研和全力争取,有线电视系统建设审查验收已明确纳入市政府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方案,有效扭转了长期以来有线电视工程建设项目缺乏规划管理和有效监督的局面,进一步强化了广播电视行业监管职能。同时,以此为契机,推进了《成都市有线电视管理条例》的立法及前期准备,此项工作已纳入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立法调研计划。

二是经过充分调研,支部起草了《成都市公共视听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目前,已纳入市政府2014年度立法调研计划。

三是充分发挥市广播电视监测网系统在提升监管水平方面的作用,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了全天候监控,在做好技术监测的同时,重点加强了舆情监测分析工作,已编发230余期《电视新闻舆情》。完成了以区(市)县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公共信息网传送视听节目监测系统、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为核心内容的监测网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设备比较完整、功能较为齐全的监测网络平台,广播电视监督管理技术手段得到丰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切实规范广播电视行业秩序。

一是研究制定了《成都市广播电视局2014年度(www.61k.com)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及时下发各区(市)县广电局,并加强了日常督查和年度考核工作。

二是按照广电总局、省广电局要求,重点开展了全市广播电视无线频率频道使用、广告播放、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境外卫星节目传输秩序、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运行等专项检查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查处,促进了全市广播电视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三是对涉及行政执法的22项工作制度进行了健全、完善,积极支部落实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评制等制度规定。完善了广播电视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处罚程序等并公示上墙,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规范

【广播电视局2014年工作总结】

了执法行为。对广播电视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服务社会、职责分工、责任追究等事项进行了详细规定,做到了工作任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三落实”。

4、全力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一是结合实际,及时调整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机构,进一步健全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体系,强化了支部领导。

二是支部力量,对安全播出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研究制定了北京“奥运会”安全播出专项预案,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处置插播事件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三是切实加强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认真做好安全播出硬件系统建设与维护,严格执行安全播出值班制度,着力加强了有线、无线安全防范工作。

四是支部和指导全市广电系统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及抗震救灾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任务,实现了“零插播”目标。

(四)广播电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高效实施

1、迅速开展抗震救灾。

一是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指挥的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各位局领导率队深入都江堰、彭州、崇州和大邑等受灾严重地区,支部实施紧急援助,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全市广播电视应急播出。在接到阿坝州抗震救灾指挥部购买、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和电视机的紧急求援信后,我们立即决定捐赠3套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和3台电视机,并迅速安排专人送达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在视察我市广播电视抗震救灾工作时,对全市广电系统干部职工快速反应、奋力推进抗震救灾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支部全市广电系统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全力做好广播电视抗震救灾宣传。市电台在震后27分钟即播发了采集到的地震信息,推出特别节目《我们在一起》(此节目在总局举办的“全国广播电视抗震救灾优秀节目”评选中获得优秀奖),市电视台立即采取6个频道并机直播的方式,不间断播出《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全市各播出机构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抗震救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各级各界高度评价。

三是充分反映全市广播电视抗震救灾工作情况,及时编发了大量信息和相关文稿,全面反映我局和全市广电系统抗震救灾工作的专题文章《加强领导 迅速行动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被广电总局《决策参考》全文刊发。

2、全力确保过渡安置点受灾群众收听收视。

一是坚持将确保过渡安置点受灾群众收听收视作为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谋划、超前安排,认真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积极协调市财政局调整67.97万元部门经费预算,专项用于此项工作。

二是强化跟踪督查,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位局领导多次率队深入集中安置点,现场了解进展,精心进行协调,及时解决问题。

三是支部全市广电系统,抢抓进度,于奥运会开幕前,在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4地的340个安置点设置了209个广播室、388个电视集中收视点,有力地服务了大局,较好地满足了灾区群众基本收听收视需求。

3、科学规划和精心实施恢复重建。

一是结合全市广播电视实际,支部制定了《成都市广播电视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提出了全市广播电视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并明确了工作进度。截止目前,我市4个重灾县(市)的4个大项22个重点项目均被国家发改委认可,已列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二是全力落实春城书记、红林市长关于广播电视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批示和四川省全面加快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对接、协调,进一步加大了对4个重灾县(市)广播电视灾后恢复重建的督查力度,明确了进度,细化了措施,落实了责任。

三是认真抓好对口重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工作机构,强化了支部领导。切实加强了对三郎镇天国村集中安置点建设工作的督促、协调,并就建设中存在的资金未落实、进度不明确等困难与崇州市政府和市发改委积极进行沟通,全力协调解决。

三、强化保障,有效激发广播电视队伍新活力

(一)全面启动和推进了学习型机关建设

一是专题研究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确定了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与管理、广播电视法律法规、科技知识、行业管理、公文写作与处室职能职责等6个学习专题,分别邀请广电总局相关司局领导、湖南广电集团负责同志、市委办公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和局领导等,对干部职工进行了6次专题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确定了覆盖全系统的5年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全年培训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达830余人次。

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紧围绕年度重点工作,由每位局党组成员牵头支部相关部门实施1个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目前已有两篇调研文稿被广电总局采用。

(二)统筹推进作风、效能和规服建设

一是大力弘扬正气,明确向班子成员提出了“三个宣战”:向平凡宣战,取法乎上,拒绝平庸;向庸俗宣战,推崇高尚,公道正派;向狭隘宣战,心胸大度,光明磊落。明确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努力争做“四个模范”:不负使命,做政治上清醒坚定的模范;振奋精神,做履职尽责的模范;开拓创新,做推动事业发展的模范;清正廉洁,做严于律己的模范。

二是及时成立和健全相关工作机构,加强支部领导,整合工作力量,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和责任,强化了督促检查。

三是持续深化规服建设。对行政和非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现场办结率达100%。认真落实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社会评议制等效能和规服建设“四项制度”,并专门设立了局机关首问责任岗。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市广电系统的目标管理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制度建设和督查督办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系统与机关内部管理和运行,提高了工作效能。

(三)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一是根据班子成员变化,及时调整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了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各自分工,认真抓好了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是研究制定了《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两个转变”

【广播电视局2014年工作总结】

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4-2014年工作实施意见》,对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工作内容、任务要求,落实了各项任务的负责人、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做到了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保障了各项要求的落实。

三是重点梳理和完善了《关于“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的暂行规定及配套制度》,形成了“1+9”制度体系。结合广电实际,重点加强了对村村通工程建设、监测网二期建设、文化专项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和执行广播电视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推动和保障了广电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第一纪工委在年度巡查中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局“坚持创新思维、注重规范操作、强化责任意识,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干部群众对班子的满意度较高。”

四是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通过为干部职工上党课,支部参加反腐倡廉学习报告会、图片和书画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认识,提升了拒腐防变的能力。

此外,认真支部落实了目标管理、督查督办、提案建议办理、政务公开、信访、信息、保密、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对口帮扶、修志等专项工作要求。

2014年,市广电局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项民生工程目标、6项奋斗目标、11项职能目标、6 项保证目标、26项网络专项目标、67件督办和市领导批交办事项、28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省广电局下达的年度广电工作目标。据统计,局先后荣获了四川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四川省广播电视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先进单位、全市防范和处理xx工作先进集体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等36项重要表彰,局机关20余名干部职工受到省、市奖励。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市广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和城乡群众收听收视的机制、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二是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统筹推进、全面提升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对广电战线和行业的指导、监督与服务还需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对于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 : 2014年佛山市旅游局工作总结

2014年佛山市旅游局工作总结

年,我市旅游工作在省旅游局的大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全年“实现一个确保,做好两个应对,实施五抓五强”的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加强旅游项目开发,狠抓旅游市场恢复重建,强化旅游行业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旅游形象,推进了全市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国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了旅游发展的新成效。(www.61k.com)2009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34.54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67.02%,完成目标任务的59.61%,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55.52万人次,比去年同比增长27.93%。

(一)狠抓旅游项目建设,重点项目进展良好

1、檀木林宾馆建设进展顺利。

已累计投资1.3亿元,其中今年2009预计完成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宾馆1号楼主体断水工程,正在进行全面精装,2号楼(主楼)正在抓紧基础工程建设,3号楼(会议中心)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工程进度良好。

2、沙湾片区改造力度加大。

先后与市中院及有关部门多次加强协调,尽快终结沙湾饭店破产案,将沙湾饭店破产财产以2500万元协议转让给市国投公司,转让事项及终结方案待与有关方面协调后报市政府。同时,加大了沙湾饭店重组力度,先后与上海仪电集团、重庆江鸿建设集团公司、温州东信集团公司、天地盐府人家有限公司和四川英祥集团等意向投资人进行了多次谈判。温州东信集团公司、天地盐府人家有限公司和四川英祥集团提交了沙湾饭店资产收购和重建实施方案。市旅游局已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对温州东信集团公司等四户意向投资人提出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比选,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沙湾饭店重组改造谈判,高起点、高规格打造城市旅游新亮点。

3、加强恐龙化石遗址开发。

协助有关部门编制了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及世界地质公园开园揭碑规划方案、××恐龙地质公园恐龙化石遗址保护项目规划方案,启动了地质公园恐龙化石遗址保护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近200万元。

4、加强贡井大公井老街保护开发。

完成了“××市贡井区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项目”的可研报告、环境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已上报国家发改委,1040万元的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专项经费预计年底前将到位。做好了以历史文化名街的老街河街为核心区申报省级自然文化双遗产工作,现大公井古盐文化历史遗迹已纳入世界地质公园盐业组团。

5、荣县大佛配套项目建设。

完成了三星级公厕的公开招投标,现已开工建设。大佛寺陈列廊房续建工程已委托都江

佛山旅游局 2014年佛山市旅游局工作总结

堰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正在审图阶段。(www.61k.com)东区绿化工程现已开工建设。

6、大力开展旅游项目招商。

加强了旅游项目储备包装,编制了××旅游项目数据库资料,印制了旅游项目招商宣传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泸州维本利达有限公司商谈卧龙湖西度假区高尔夫球场项目,协调市规建、国土、招商等部门做好深入细致的研究,初步制定了《关于南湖生态体育公园(高尔夫球场)和盐卤浴项目规划建设前期工作的情况汇报》、《关于南湖西度假村土地征(转)情况预算说明的报告》,并上报市政府。

(二)旅游活动丰富多彩,灯会旅游成效显著

灯会旅游成效显著。首次由省政府主办,省旅游局、省文化厅、××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五届国际恐龙灯会成效显著,在历时58天的展期中,接待中外游人65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745万元,极大的推动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的发展,为提升南国灯城形象,促进××旅游和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实现了××旅游首季开门红,推动四川旅游市场恢复重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灯会旅游活动的基础上,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尖山桃花节、第二届梨花风情节、××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大公井盐文化旅游活动以及迎春购物月、假日休闲体育、迎春文艺演出等10多项系列旅游活动,极大的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文化旅游生活。

(三)宣传促销成效显著,客源市场不断恢复

灯会营销成效显著。先后在成都、重庆及××本地举行××灯会暨重点旅游项目推介会,港台驻成、渝媒体,中央驻川、渝媒体和成、渝新闻单位,成都、重庆市及川渝滇三省十市县的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及150多家旅行社、8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推介会活动,成渝及川南地区15家旅行社分别与××国旅、××春秋、××康辉、××神州旅行社签署合作协议,促进了灯会旅游市场开发。

媒体宣传不断加强。在中国旅游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 、成都商报、重庆晨报、四川旅游网等媒体上宣传××灯会。邀请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3)记者到××拍摄了恐龙馆、盐史馆、燊海井旅游专题片。参加了省旅游局组织的四川旅游宣传片的摄制工作。加大户外广告宣传力度。在成渝高速路制作了××旅游以及××灯会的广告宣传,提升了××旅游形象。

展会宣传力度加大。组织旅游行业先后参加了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北方国际旅游交易会、2009中国重庆城际旅游交易会、重庆市城际互动旅游公众推介活动等,积极宣传××旅游,参加了2009年四川旅游代表团赴德国柏林参展并促销,拓展了××旅游市场。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会同川南六市赴贵州开展行××旅游及“川南环线游”为主题的联合促销活动,与贵阳、遵义、赤水旅游部门开展区域合作,拓展了黔北-川南旅游市场。邀请德国tut旅行商一行20人到××考察;邀请成渝滇及周边市民前来盐都赏灯品美食,并向与会嘉宾发放《神奇盐都、魅力××》、灯会、恐龙地质公园、盐史馆以及旅游观光图等宣

佛山旅游局 2014年佛山市旅游局工作总结

传品。[www.61k.com)

实施旅游价格洼地政策。制定出台了《××市建设旅游价格洼地的实施意见》,以优惠的价格为竞争力,营造出“价格洼地”竞争优势,组织旅游景区在5月12日举行爱心回报活动,推进旅游线路统筹,共编制了34条××旅游线路进入全省1000条线路当中,进行对外统一宣传,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旅游。

(四)强化旅游环境整治,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为以崭新的旅游形象迎接第十五届××国际恐龙灯会,市旅游局开展了以“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为主题的旅游行风建设活动。活动以达到“旅游企业经营守法、重诚信、无欺客宰客行为,旅游市场进一步规范,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为目标,在旅游景区景点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在全市宾馆饭店开展“优质服务质量月”活动,在各旅行社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加强环境整治,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规范服务标准及流程,以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迎接灯会;同时聘请热心旅游工作的社会各界代表,担任行风监督员,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对服务差、环境差、秩序混乱的企业公开曝光,对涉嫌非法经营、虚假宣传的违法违规企业,视情节依法给予处罚。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有序发展。

在旅游行业中开展市场整治和推行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一是在旅游商品购物点中开展四川省a级景区购物点的评定工作,经过严格的初审和省购物点的评定,天工艺术品有限公司评为4a级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恐龙馆和久大品种盐有限公司评为3a级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二是继续开展a级景区复核和旅行社分等定级工作,切实提高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标准化的层次和管理;三是开展导游年审及导游年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导游服务水平,推进导游文明诚信建设;四是开展市场整治,规范市场秩序,重点针对我市存在的欺客宰客、低价竞争、非法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强制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以及“黑车”、“黑导”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深入开展了旅游市场的综合执法整治和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成效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市旅游局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工作责任,紧密联系实际,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旅游目的地”为主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精心策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全面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的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影响,旅游经济形势严峻。二是一些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一批签约项目因条件发生变化,项目顺利“落地”难度增大。三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盐疗养生度假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启动困难。

佛山旅游局 2014年佛山市旅游局工作总结

(www.61k.com]

三 : 2014年统计局工作总结(共4篇)

第一篇

2013年,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局的工作部署,着力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公信力,全面优化统计服务,不断加强统计建设,努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为我市实现“三年翻番、跨越发展”目标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紧紧围绕统计数据质量,着力开展各项统计调查

(一)全面做好年定报工作。以省局的“明确任务、健全制度、周密部署、加强指导、严格把关”为要求,认真贯彻省、市2012年统计年报和2013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农业、工业、建筑、能源、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劳动工资、综合核算、农村住户和城镇住户等专业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上报任务。

(二)全力以赴搞好人口普查工作。我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一是“五落实”工作全部到位。至6月底,市、镇、村三级普查机构已全面建立,人普经费落实到位,普查人员集中办公,办公条件得到保障,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二是开展区域核查工作。准确划分各镇(区)、街道区域,通过与各镇(区)民政部门核对资料,到国土部门查看第二次土地调查有关资料,划清了各镇(区)以及村级区域界线,绘制全市电子地图,为编制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作好准备。三是人口普查综合试点顺利完成。6月2日,我市召开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动员会议,全面启动试点宣传工作。我市人普办严把“四关”狠抓综合试点摸底工作,并开展试点摸底工作质量检查,6月15日,进行综合试点入户登记工作,7月初,我市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四是做好“两员”选调、培训工作。我市人普办严把“两员”选调质量关,对各镇(区)上报的“两员”名单对照工作细则有关规定进行资格条件审核。并严把培训质量关,从8月18日至8月28日全市分三期进行培训全部的镇、村两级业务骨干,培训以“六个到位”为目标,培训出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熟悉、懂政策的普查队伍,为正式入户登记打下良好基础。五是做好入户登记工作。10月30日晚,我市对本地区范围内居无定所的流动人口进行提前清查登记,开展“零点行动”,以提高正式普查登记的数据质量。目前,入户登记工作已圆满完成,进入复查阶段。

(三)圆满完成样本轮换工作。今年是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年,我局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对城镇居民、农村住户、粮食产量和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这四个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截止11月底,已顺利实施到位。新一轮样本轮换经省统计局审核最终抽中我市城镇居民调查100户、农村住户调查12个点计120户、粮食产量调查市级12个点,镇级32个点。为确保此次样本轮换工作按时按质顺利完成,我市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样本轮换经费的落实。我市取得了地方财政35.2万元,为样本轮换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抓辅助调查员的选聘。我市对各调查点的辅助调查员按照“工作认真踏实、思想品德好,愿意承担调查任务”的要求,一一见面落实,确保选聘的辅助调查员能胜任调查工作。三是抓业务培训。分别于10月20-21日对新抽选的农村住户辅助调查员进行了培训,并于11月18日对新抽选的城市记帐户进行了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培训,使调查员正确理解各调查指标含义,并掌握调查方法,为搞好城乡住户调查打下了基础。

(四)高质量完成R&D资源清查工作。R&D资源清查专业性强,基础薄弱,牵涉面广。加强与科技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及时掌握科技、经信等主管部门的资料,保证科技活动项目不重不漏;及时做好综合数据的评估分析工作,我们未雨绸缪,对R&D研发经费等主要指标及早分析与评估,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为有关部门的科技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参考,充分发挥清查成果的社会效益。

(五)继续加强服务业和能源统计。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我局乘今年机构改革东风,增设了服务业科。局领导带领服务业科负责人到丹阳、通州及常熟等地学习服务业统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制定了服务业统计初步实施方案,推动部门服务业统计开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问题研究探讨,供领导决策参考。继续加大对我市能源统计指标的预警监测工作力度,为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二、不断提升统计服务能力,着力打造统计服务精品

(一)完善统计信息和资料发布制度。一是及时编缉发行《统计年鉴》。《统计年鉴》已于8月发行,赠送给各部委办局;二是在每月10日前撰写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改进部门数据归口上报,对原来的表格进行重新设计,形式更加简明、直观,以《统计内部专报》的形式不定期报送给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镇(区)党政主要领导;三是主动与周边县、市联系,收集他们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我们将经过加工、整理的材料,以《统计内部专报》的形式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四是每月召开部门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为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测,从下半年开始,每月召集市发改、经信、财政、国税、地税、商务、工商、人行、供电等部门经济运行分析会,根据各部门的经济运行分析,整理形成全市经济运行综合分析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给他们提供决策依据。

(二)积极推行“三三工作制”。为有效提高统计产品特别是统计数据质量,在全局积极推行“三三工作制”,即:各专业人员每月要用1/3的时间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本专业基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业务工作;每月要用1/3的时间将基层实情与专业要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和经济信息,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每月用1/3的时间整理统计报表,使专业数据更加符合发展实际及宏观走势,保证数据质量。今年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年翻番、跨越发展”目标,选择工业经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区域发展、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及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11期《统计内部专报》,为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其中《我市基层统计建设的现状与思考》和《全面动员,认真落实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得到市委方国强书记、张建华副书记的批示。

(三)注重统计分析、信息的撰写。一是开展统计分析、信息培训班。为进一步提高我局干部撰写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的能力,更好地体现“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8月中旬,我局邀请有近五十年写作经验的潘文俊老师讲授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和统计信息的撰写。通过培训统计人员都受益匪浅,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加强统计信息、统计分析的考核力度。我局制定出台了《市统计局统计分析考核奖惩办法》和《市统计局统计信息考核实施细则》,加大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考核与奖惩力度,把提供优秀统计调研报告、统计分析、统计信息作为统计服务的重中之重。三是积极撰写统计分析。深入企业和项目施工现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项目建设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各专业共撰写统计分析28篇。四是加大信息报送力度。积极围绕各级领导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加强调研,及时搜集第一手资料,以科学的方法、准确的数据、生动的事例来撰写信息内容、提升信息质量。截止到目前,我局共报送信息(包括人普信息)106条,被市局录用77条,被省统计局人普网录用21条,被省局内网录用9条。

(四)积极为部门和群众提供统计服务。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创建、国家环保城市创建活动提供统计数据,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抽样调查。开展了公众安全感及政法系统满意度调查。认真组织实施了全市文化产业调查、劳动力、群众安全感调查等。

三、全面推进各项统计建设,着力强化统计发展保障

(一)全面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今年是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年,我局以此为契机,努力强化统计法制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开展“一法一规”宣传。结合统计执法大检查,多种形式地宣传“一法一规”。我市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街头悬挂和社区报栏等多形式、多媒介、多渠道、全方位的介绍统计大检查。截止到目前,我市共刊印发放大检查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单3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38条次,有线电视播放大检查新闻和宣传标语25次,报纸图文宣传2次,广场宣传新法新规活动8次,社区报墙大检查专栏宣传31次,形成电视播统计、广播说统计、街头宣统计、报栏看统计的立体大检查宣传体系。结合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宣传法律法规。我们结合人口普查工作特点,专门印刷宣传袋和一次性饮水杯等,入村、入社区、入户宣传“一法一规”。专门制订《宣传方案》对人口普查进行宣传:市广播电台重点宣传《致全国人口普查住户的一封信》;市电视台及时跟踪报道全市人口普查的新动态,在《新闻》栏目前播放人口普查宣传片;《今日》报刊开辟专栏,采用问答形式分6期刊登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相关文件法规主要精神以及人口普查实施要求;在《金沙周刊》网站上挂动画宣传口号等。制作宣传条幅,标语更是不计其数。使人口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普查顺利进行。结合一年一度统计年报会普及统计法律知识。这些年来,统计部门各专业召开年报会下通知时,都自觉将《统计法》有关规定列入行文之中,并且在各专业召开年报会时,开展“半小时学法活动”,以强化依法统计意识,进一步规范统计行政行为,有效地提高了统计年报数据质量。

二是认真完成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各项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我局将《统计内部专报》作为重要载体,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情况。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对我局呈送的专报《全面动员,认真落实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精心组织自查自纠工作。我局及时发出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通知,成立领导小组,制订自查自纠实施方案,多次召集镇(区)统计分管领导、统计站负责人会议,贯彻落实自查自纠工作,成立督查组到各镇(区)指导自查自纠工作,查找问题,落实整改。顺利完成省局督查。6月30日-7月2日,省统计局督查组对我市统计执法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督查。督查组听取了我市和儒林镇开展统计执法自查自纠工作情况的汇报,查看了贯彻落实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文件、通知、宣传方案、统计执法自查自纠工作方案、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以及统计基层基础情况等台帐资料。深入到六家工业、贸易和投资项目单位检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督查组对我市开展统计执法自查自纠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如何做好落实整改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认真开展抽查工作。7月16-23日,我局严格按照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方案要求,结合统计监审,严格按照执法检查程序、检查标准全面推进统计执法大检查抽查工作的开展。此次共抽查了33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贸易企业和劳动工资单位。抽查发现统计机构及有关部门2起统计违法行为,调查对象56起统计违法行为,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我市对抽查中发现的比较严重的3起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以震慑统计违法者,教育相关人员,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制观念。

三是做好统计督查、监审工作。今年我局把统计督查、监审工作与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紧密结合。在做好面上统计执法检查的同时,重点对薛埠、儒林和尧塘三镇开展了统计督查、监审。今年4月我局就制订了督查监审计划,5月12日专门召开三镇分管领导和统计站长会议,全面部署统计督查工作。全年共检查监审单位68家,发现统计违法行为27起,立案查处7起。通查检查、督查,较好地解决了镇(区)和“三上企业”统计工作一些基础性问题。

(二)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统计基础是统计的根基,是统计数据之源。为了进一步夯实打牢统计基础工作,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进全市统计“双基”建设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全省“三上”企业统计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因地制宜地继续推进各镇(区)及“三上”企业的统计基础建设,通过全市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三上企业”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的规范化工作,夯实调查对象的统计业务基础。二是建立和完善基础工作的各项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统计局《县级统计机构统计工作规范》和《县级统计机构考核评比办法》》,按照要求,对统计“双基”建设所要达到的内容逐一细化,进行自查评分,建立健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检查制度。重新完善了《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制度》、《统计报表审核制度》、《统计报表管理制度》、《统计报表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并印发到全市各镇(区)统计站。三是借鉴外地经验。为把我市各镇(区)统计“双基”建设更进一步完善,今年9月份我市组织各镇(区)统计站站长和科室负责人到武进、丹阳、通州和常熟统计局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获得了不少的宝贵经验和做法,为推进我市基层统计“双基”建设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针对我市统计“双基”工作中的问题,我局专门撰写了《我市基层统计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以统计内部专报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得到张建华副书记的批示。四是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我局于5月对502名统计人员分四期进行了统计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6月初又召开各镇(区)、各部门统计负责人会议,布置2013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考前对239名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人员进行了辅导,202人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通过率达84.5%。通过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切实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四、高度重视统计队伍建设,着力开创统计发展新局面

(一)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局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统计业务、机关作风建设、学习型机关建设紧密结合,做到“创先争优”活动和统计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一是创建“统万象数、计千秋业”服务品牌。今年,我局开始创建“统万象数、计千秋业”服务品牌,以统计的规范化、制度化来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创建服务品牌“统万象数,计千秋业”,宗旨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提高”,服务发展大局;主题是以优质、一流服务为统计行业添彩;目标是“一年丰富积淀、二年成功创建”;内涵是体现全面正确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社会各界提供宽广翔实的统计产品;核心理念是用数字说话、为决策服务。二是开展“三个想一想”大讨论,即:想一想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否达到了全市最高水平,想一想还有哪些可以做好而又没有做到位的事情,想一想处在自己位置上是否还会有其他人比自己做得更好。努力提高每位同志的干事创业能力和自觉性,转变了工作方式,使部分同志从“被动应付”转变到“主动作为”的工作模式中来。三是开展“统计活动大家谈”活动。我局从10月开始每周举办一次由全局干部职工和各镇(区)相关统计人员参加的“统计活动大家谈”活动,每次推出一个专业负责人讲解专业知识或经济统计词汇,及时探讨统计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工业能源统计、服务业统计、农业统计和法制不同专业人员进行了授课,并邀请市局核算处处长来坛讲了GDP核算基础知识。“统计活动大家谈”活动不仅锻炼了专业人员的口才,更增进了各专业科室相互间的了解。四是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围绕学习型机关建设要求,结合统计工作需要,进一步健全机关中心组学习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按照全年党建工作要求,开展经常性的党纪政纪教育,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督促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不断学习,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二)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和统计行风建设。

机关作风好坏关系着政府的形象,为转变机关作风,服务基层群众,进一步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我局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统计行风建设。一是贯彻落实党(政)务公开。为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务工作透明度,扩大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局及时成立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坚持强化党员教育,引入群众监督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制度防腐、源头治腐水平。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八项禁令”。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电教片,积极组织开展“一支一品”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三是加强统计行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行风建设的意见》,及时成立我局统计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大力弘扬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计行风,积极促进我局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有效提高。四是认真抓好结对帮扶工作。今年我局选派了一名优秀机关年轻干部深入挂钩帮扶的经济开发区上泗庄村挂职工作,帮助村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和困难,协助村委做好村里残疾人信息采集、人口普查、拆迁安置工作等。在玉树发生大地震后,全局同志踊跃捐款3500元,党员特殊党费1700元;全局同志绿化捐款2500元;我局还认真做好废旧纸张收集捐赠工作,继续开展慈善捐款公益活动,进行慈善捐款9200元,为共创“和谐”,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第二篇

今年来,我局围绕全市“十二五”规划和“三年翻番、跨越发展”目标,按照:“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上级统计工作会议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三个提高”为目标,以“四大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双基建设为根本,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创新理念,拓宽思路,强化措施,主动作为,努力开创全市统计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市“十二五”精彩开局和“三年翻番,跨越发展”目标作出新贡献”的思路,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思想,推动发展。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常规统计调查工作,在重点工作上寻求突破,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成效,进一步强化统计法制建设,始终坚持抓好统计队伍的提能强质。紧紧围绕全市发展目标,落实统计工作任务要求,抓好全年各项工作。

一、提升效能建设,统计服务取得新成效。一是致力反映发展成就。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科学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快速推进,提供优质统计服务。二是抓好统计监测工作。做好对经济运行的预警动态监测,不断完善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议制度,结合国内外宏观形势经济运行变化规律,针对经济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和对重要经济行业发展形势(如光伏行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建议报告,报送市领导,为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做好社会监测工作,今年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法制财政调查、城镇民用建筑能耗调查和检察院、法院工作满意度及公众安全感调查。使统计调查工作有效实现了收集民意、反映民情、服务民生的功能。三是抓好统计信息工作。始终把统计信息工作作为锻炼队伍,提升能力,展示成效的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组织编撰发行了《统计年鉴》等信息产品质量,全年共完成各类统计信息76条(其中:网录用条,省网录用17条,在2市5区中排名第一)、统计分析34篇,统计内部专报20篇,其中:《形势乏善、压力加剧》和《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等分析材料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

二、强化法制建设,依法强统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强统计法规宣传教育。指导相关科室制定“六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统计“六五”普法宣传工作,大力开展统计法进党校、进机关、进企业、进镇村、进社区工作,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制意识。二是健全统计执法机制。按照“法制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制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统计执法机制,落实统计执法责任制。抓好统计执法证培训工作,进一步充实统计执法力量,为统计执法检查的上下联动、专业联动提供人力保障。三是加大统计检查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开展统计监督检查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办力度。在今年上半年开展的主要数据质量大检查过程中,采取分片负责方式,由局领导带队,分组对全市的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全市共抽查了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批发零售企业,6家建筑施工企业。在监审督查工作过程中,对17家企业进行了监审,对金城、直溪和朱林等三镇实施了督查。通过自查与抽查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增强了统计法制意识,促进了基层规范化建设,提升了统计公信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发展基础跃上新台阶。一是着力提升统计人员素质。大力开展活动内容包括:“我为统计添光彩,统计有我更精彩”演讲活动;“读好一本书”活动;“让您省心”活动;“统计工作大家谈”活动;完善“三三工作制”;“服务社会感恩行动”活动;“与党同心共进”等七大主题的“统计干部提能强质工程”建设活动。针对近年来统计机关干部队伍新进人员多、更新快的特点,积极立足青年干部作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新,创新精神强,文化素质优,思路思维活的良好基础,组织指导实施“青年干部育才计划”,通过活动开展,树形象,强素质,增强了统计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提升了统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统计干部队伍的能力提升,使全市统计基础工作跃上新台阶、能力建设得到新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新突破。二是突出抓好培训工作。围绕新时期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着力抓好业务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局业务培训,结合年定报会议和各类业务工作会议,有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在市统计局举办的2013年全市镇(街道)统计人员业务轮训活动中,组织了40余人次参加业务轮训,通过培训,加强时代性理论和新业务知识理解掌握,切实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强化统计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展“统万象数、计千秋业”统计文化品牌内涵、提升服务品质,树立统计人新形象。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等活动,在统计人员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学理论、钻业务的浓厚氛围。四是真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我局与北园社区结成共建单位,在“七.一”之际,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通过捐款,对北园社区困难学生进行帮助和关心,通过活动开展,增强全体机关干部服务社会、感恩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

四、突出四大工程建设,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根据国家、省、市统计工作会议提出的四大工程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行以企业一套表位制度为核心的“四大工程”建设。一是做实基本单位名录库。启动分步式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系统试点工作,以“统一标准、一库在线、分级维护、及时更新”的模式,分步建设“三上”企业单位库和“三下”企业及非企业单位名录库。严格执行单位准入和退出制度,各项统计调查必须使用统一单位库作为调查单位库或抽样框。二是试行“企业一套表”制度。按计划组织实施“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三上”企业和全部房地产企业在2013年定报中正式实施“企业一套表”制度。三是强化联网直报系统。进一步完善网上直报软件平台,扩大网上直报范围,方便和促进企业做好“网上直报”工作,巩固和提高网上直报的比例。提升网上直报质量,在“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服务业单位网上直报率达到100%的基础上,不断巩固成效。四是积极做好数据衔接工作。不断加强与“企业一套表”制度试点地区的交流学习,为保证“四大工程”建设顺利施行,积极做好各专业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衔接工作,以确保新的方法制度下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创新常规建设,统计调查取得新发展。一是抓好基本统计业务工作。认真贯彻省、市2013年年报及2013年定报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各统计专业制度要求,农业、工业、建筑、能源、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劳动工资、综合核算、农村住户和城镇住户等专业定报工作有序开展;高度重视国家统计制度方法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划定标准有500万调整为2000万),积极组织开展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认真抓好规上工业企业名录库更新工作,确保了工业统计调查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二是创新思路联合力量抓好统计基础工作。为落实国家、省和市统计局关于实行《新开工项目入库管理及核查制度》的要求和市委方国强书记、许小波常务副市长的重要批示,确保我市能全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由发改部门牵头,经信、住建、商务、国土、统计等部门组成的新开工项目入库管理和核查制度领导小组,建立联络员会议制度,确保新开工项目入库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市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工作考核办法》的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协调组织发改、财政、经信、住建、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做好全市经济运行分析。

第三篇

今年以来,全市统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统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上级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要求,立足当前形势,围绕部门职责,致力开拓创新,服务发展大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全年工作总结

今年来,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和严峻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为更好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我局紧密结合全市年度发展任务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在“六立足六体现”的总体思路的引领下,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工作能力,提升服务品质,彰显统计影响,全市统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统计改革在克难求进中得到进一步深(www.61k.com)入

今年是统计发展史上的改革之年,以“企业一套表”制度为核心的四大工程建设全面拉开帷幕,城乡住户一体化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服务业统计不断强化,在推行统计系列改革工作的进程中,我们以一以贯之的决心,攻坚克难的精神,认真严谨的态度,克服重重困难,化解种种矛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企业一套表改革深入推进。为顺利推动进程,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市实施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推进会议,及时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统计“四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主动与戚区、丹阳等试点地区进行学习交流,坚持业务培训和服务指导并重,经过组织谋划、前期准备、制度试行、正式运行、总结改进等阶段,我市“企业一套表”改革运行日益走向深入和成熟。二是服务业统计逐步加强。今年,市统计局把加强服务业统计列为年度两项重点工作之一,制订下发了较为完整的其他重点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为落实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我市服务业占比,我们组织对200万元以上的其他服务业重点企业和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了全面清查,通过业务培训指导、法律事务告知、名录核定等工作举措,初步建立了其他服务业重点单位调查体系。三是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提上日程。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将从今年12月开始,推行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该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全市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动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下半年来,我们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准备,通过认真研究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加强与区镇及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摸底培训和入户调查等举措,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统计服务在主动作为中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是围绕经济发展靠前服务。面对经济形势复杂,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为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我局结合统计改革,建立“三上”企业“一进三促”联络员制度,先后深入宝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日脂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以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议制度为依托,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加强对经济运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动态监测和调查研究;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认真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研究,完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思考》调研报告。截止11月份,已完成《统计政务信息》134条,撰写《统计分析》29篇、《统计内部专报》12篇,其中《宏观环境不容乐观率先目标压力加剧》等得到市领导的批示,信息工作继续保持在地区的领先位置,今年将力争实现“三连冠”。二是围绕两个率先履责尽职。我市第十二届三次全委会提出要确保到2015年与大市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及时建立全市现代化建设监测工作体系,定期组织指标数据的收集分析,认真撰写监测分析报告,多次就“两个率先”的发展现状、存在难点、措施对策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建言献策,其中:《加快发展科学监测有效推动现代化进程》等调研报告,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专门批示,为推进全市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围绕重大活动主动作为。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我市开展了“经济跨越发展”讨论调研活动。我局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立足部门职能,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积极投身活动开展,所撰写活动信息受到了《活动简报》和《今日》报刊的采用,在“我为经济跨越发展建言献策”阶段,为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献计三策,经过深入基层企业调研,完成了《关于实现开发区经济跨越发展的思考》调研报告。

三、统计建设在固本强基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省和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的出台,从政府层面对进一步加强我市统计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行政推动力,我们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快区镇规范建设步伐,在去年有3个镇通过验收的基础上,实现区镇达标验迎检全覆盖,全市区镇共增加了5名统计人员,基层统计力量得到了新加强。二是县(区)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按照省局对县(市、区)规范化达标验收标准的要求,围绕强化自身建设目标,深入谋划研究,全面安排部署,通过明确责任、明确分工、明确时间、明确标准,认真抓好每个环节,切实强化落实成效,11月21日,省统计局验收组对我市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了现场验收,全市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得到了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三是法制建设不断巩固。以“六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为总揽,认真组织开展统计“六五”普法宣传工作,大力开展统计法进党校、进机关活动,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人员参加2013年度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按照上级关于开展统计法制工作的要求,对指前、开发区、朱林等3区镇实施了统计督查,工业、贸易、房地产、劳资等专业共监审企业27家。

四、统计调查在创先争优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认真抓好常规统计调查。严格执行省、市2013年年报及2013年定报制度,落实各统计专业调查要求,农业、工业、建筑、能源、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劳动工资、综合核算、农村住户和城镇住户等专业定报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实行专业会审、联审等举措,使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二是着力抓好基本单位统计调查。伴随着统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面临形势的不断变化,基本单位统计调查工作和名录库建设愈发显得重要,为了开展此项调查,一方面加强与上级统计部门,本地区质检、工商等部门的交流沟通,及时掌握有关资料,了解第一手信息,另一方面高标准、严要求、全方位的做好基本单位申报工作,定期组织镇区统计站开展会审,及时准确有效的完成基本单位新增、变更和注销,为开展各统计调查奠定良好基础。三是注重抓好节能降耗统计调查。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现代化目标日益邻近,这对实施节能降耗统计调查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在认真组织开展好节能降耗基础统计调查的同时,不断加强与能耗管理部门、能源供应部门的沟通联络,深入分析全市能耗现状,及时向市委、政府提供节能降耗进展情况,为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做出了不懈努力。

五、队伍建设在提能强质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一是统计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来,围绕队伍建设要求,我们始终把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通过部门协作、宣传告知、考前培训等措施,全市统计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实现大幅提高,全市统计从业资格报名人数达到263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8.3%,创下近三年来统计从业资格报名人数的新高,考试通过率达到92.4%。二是“我一流”活动深入开展。围绕“锤炼一流统计队伍,提供一流统计服务,打造一流统计品牌”的目标,结合部门实际和职能要求,以“局长找局长、科长找科长、科员找科员”的模式,要求全局党员干部在统计系统范围内各自寻找标杆、确立榜样,制定追赶方案和计划,通过目标引导、机制推动和考核保障,有效提升统计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三是“统计能力突破年”活动稳步推进。为有效助力以“企业一套表”为核心的“四大工程”建设统计改革,为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统计保障,我局开展了以四项工程为主体,包括11项专题内容的“统计能力突破年”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开展,改进了队伍建设、业务素质、能力作风、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实现了队伍建设加强、能力建设突破、效能建设提优。

第四篇

今年以来,我市统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统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和上级统计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强基础、抓重点、提效能、优服务,全市统计事业取得全面发展。

全年工作总结

2013年,我市统计工作立足使命要求、聚焦发展大局,努力适应形势、积极应对挑战,聚力推动经济普查,全力推进统计改革,着力深化能力提升,为我市顺利实施“常金一体,东扩南移,苦干三年,强基进位”发展战略当好参谋助手,提供决策服务。

一、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求实效,普查工作持续深入

充分认识开展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做好普查工作的责任感,按照要求,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普查各环节工作。一是抓高位推动。及时成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内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春洪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经济普查工作,亲自率队深入社区、企业等普查一线,视察指导单位核查登记工作。二是抓力量准备。制定了以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两员”选调标准,按照全市普查工作的需要,选调组建了近600人的普查队伍。在此基础上,抽调拥有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普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教员,紧密结合第三次经济普查业务内容和工作要求,按照保证培训时间、保证培训内容、保证培训质量等“三保证”要求,分三个批次集中组织培训,为全市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业务支持和能力支撑。三是抓工作试点。根据此次普查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和新模式,围绕普查总体方案,结合实际,制定试点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普查区单位核查等内容,在金城镇春风社区和开发区东方居委会组织进行了单位核查阶段工作专项试点,针对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梳理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寻找切实可行、可供推广的普查工作经验和方法,为全市核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验和示范。四是抓重点环节。围绕“搞实、搞准、搞全”单位名录的目标,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门逐户、不留死角的核查要求,组织对核查对象进行“地毯式”的核查。通过建立分片负责、镇区包干制度,按照责任到人的要求,加强对镇区、社区核查工作的督查指导。在单位核查形成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有始有终,出入有据”的要求,组织对核查底库与税管单位库进行逐个核实,千方百计地查找下落,全力以赴地查遗补缺,确保单位清查登记不重不漏。截止11月20日,共核查登记法人单位7289户、产业活动单位1192户、个体经营户37307户。

二、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显作为,统计影响持续增强

一是为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强化监测。结合当前形势,立足部门职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加强与上级统计部门、市各职能部门和各镇区沟通协调,认真做好统计数据生产,有效强化经济运行预警预测及信息反馈工作。从重点行业和产业入手,在全市光伏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中选取18家重点企业,实施动态监测分析。对全市38家具有代表性工业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关注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走势的信心以及对企业运行态势的判断,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融资、劳务用工、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情况,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二是为促进经济的跨越发展建言献策。加强与先进和先行地区的学习交流,就如何促进争先进位进行实践和思考,组成调研组,赴如皋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成果较好的地区,就该地区秉承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实施的发展战略和举措进行实地学习考察,围绕实际,进行结合转化,从两地的发展战略思路理念、工作作风、考核办法等进行分析比对,努力寻求适合我市的发展举措和方法,完成《如皋蝶变—关于如皋经济快速发展的调研与思考》调研报告,得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和采纳。三是为促进大招商目标的实现群策群力。围绕集中力量主攻招商引资,全力突破重大工业项目的要求,召开专题会议,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全员发动,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营造全民参与招商的氛围。制订单位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签立招商引资志愿书,调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努力走出去、请进来,在引进项目方面进行了前期的探索和实践,由主要领导带队赴南京、苏州、等地就相关客商和项目进行接触和洽谈,多次邀请投资意向人来坛进行考察,为实现大招商目标作出不懈努力。

三、强化支撑,固本强基促提高,统计建设持续深化

一是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围绕“锤炼一流统计队伍,提供一流统计服务,打造一流统计品牌”的目标和要求,始终坚持把全市统计队伍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通过目标引导、机制推动和考核保障,取得明显成效。在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全市统计系统共5人取得高级统计师评审资格,1人取得统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组织在全市统计系统开展以业务、“双基”、能力、队伍、文化等五大建设为主体的“我为统计添光彩,统计有我更精彩”系列主题活动,重点围绕第三次经济普查、“双基”建设、数据质量提升、强化社区统计力量、业务素质教育等五项重要工作,通过“立标杆、找差距、争一流”全力提升全市统计系统能力作风,为实施重点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完成工作目标提供能力保障。二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面落实省局“双基”建设年活动要求,认真贯彻市《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统计网络建设的意见》精神,从市局机关队伍建设需要出发,针对镇(区)统计人员配备不足,队伍不稳的问题,召集编办、人社等部门进行讨论研究,采取定岗定人的方式,确定各居委会(社区)专职统计工作人员,全市25个社区统计人员均已得到落实,其中金城镇16人,开发区9人;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考,市局机关招录公务员3名。三是法制建设不断巩固。以“六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为总揽,围绕经济普查等重点工作需要,认真组织开展统计“六五”普法宣传工作,大力开展面向各级领导干部、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统计法制和政策宣传,在开展《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知识竞赛活动过程中,共收到来自调查对象、统计从业人员近1600份知识竞赛答卷。按照“法制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制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人员参加2013年度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取得行政执法资格,不断增强执法队伍力量,提升行政执法业务水平。2013年,工业、贸易、房地产、劳资等专业共监审检查企业51家。

四、立足常规,争创一流提质量,统计调查持续提升

一是全力推进重点服务业“一套表”直报。紧紧围绕省、市局相关会议精神,根据年定报工作要求,通过“以会带训”形式,组织召开全市服务业一套表工作会议,明确工作要求,确定工作目标,采取培训上报程序、现场答疑及发放《重点服务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服务业企业一套表报送系统操作手册》、《市统计局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统计法》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培训,打牢推行服务业“一套表”的业务基础,并在个体实施过程中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定期上门开展业务指导,实现了上报率、直报率、直验率、验收率“四率”均达到100%。二是大力加快“四库”建设进程。按照推进镇(街道)“四库”建设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相关准备,及时进行安排部署,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按照统筹管理,分级建设的要求,搭建完成连接县市和镇区的四库网络平台,认真开展数据录入、平台管理、开发应用培训,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以加快“四库”建设提升数据管理水平,促进服务质量提升。截止9月份,共录入了2008至2013年历史数据,完成了2013至2013年进度数据建设,收集了811名统计人员信息,登记了7806家法人企业和1126家产业活动单位信息。三是着力拓展民意调查功能。丰富调查形式,加强工作规范,履行统计调查工作的社会监测职能,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完成公众科学素养及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在充分发挥统计调查数据汇总、监测作用的同时,拓宽统计工作的分析、评估功能,确保调查数据能够真实收集民意、反映民情、服务民生,不断显现统计调查的社会效应,以促进全市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 : 2014年财政工作总结

2015年财政局工作总结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收入执行,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98.5亿元,同口径增长16.6%;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009亿元,增长23.7%。支出执行,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1162.6亿元,同口径增长20.4%;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988.3亿元,增长25.6%。

(二)财政收支执行特点。一是公共财政收入增长总体平稳。1-11月,市、县两级收入保持了均衡增长态势,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呈现“小幅波动、总体平稳”的运行态势,收入规模和增幅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五。二是支出结构不断优化。1—11月,全市一般性支出仅增长6.4%,低于公共财政支出平均增幅3.七个百分点;“10大民生工程”投入达到354.8亿元,全市民生保障支出57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63.8%。三是支出进度仍然偏低。1—11月,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预算的67.9%,低于去年同期2.五个百分点,其中,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进度仅为55.4%,低于去年同期十二个百分点。

二、2014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财政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把“保支出”作为重点,把“严管理”作为保障,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一)强化征管与涵养财源并举,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方面,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和免征3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了“营改增”试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涵养税源、培植财源。另一方面,加强收入征管,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保持了财政收入规模扩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1-11月,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一个百分点,税收占比较上年提高0.八个百分点,生财能力和聚财水平不断提高。

(二)增加投入与完善机制并重,着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1-11月,全市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576亿元,比上年增加50.4亿元,其中,教育支出144.2亿元,医疗卫生支出30.08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8.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16亿元,保障性住房支出10.2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5亿元。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进1步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保救助和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财政保障机制,确保了民生投入稳定增长。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比重达到66.4%,提高0.五个百分点;全市财政用于“10大民生工程”的投入达到425亿元,较上年增加57亿元,足额保障了“10大民生工程”项目的支出需要。

(三)支持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同步,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升位。1-11月,市级财政工业方面投入44.1亿元,现代服务业方面投入24.7亿元,农业方面投入29.1亿元,科(www.61k.com]技创新方面投入6.3亿元,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以及科技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重点项目支出得到切实保障。

(四)完善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兼顾,推进城乡建设转型升级。1-11月,市级财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195.6亿元,其中,用于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先行”方面的投入达到120.7亿元,用于天府新区、“北改”工程等“立城优城”方面的投入达到52.1元,用于雾霾防治、垃圾处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湖泊水系建设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达到22.8亿元。

(五)健全制度与深化改革联动,努力提升“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水平。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截至11月底,市本级“三公”经费较上年下降9.16%,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下降53%,公务接待费下降55%,公车购置及运行费增长3.9%(主要是因为更换“黄标车”和购买生产性用车)。开展了财政存量情况摸底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政府债务规模和市级存量资金底数。调整完善市对区(市)县财政体制,包括对天府新区直管区的财政体制,2014年,对区(市)县各项补助总额达到247亿元,增长15.3%。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建立了绩效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的制度框架,从2015年开始将全面推行这两项改革。

2014年财政工作总结

2014年,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总体目标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力克服税源增长缓慢、资金总量不足等困难,千方百计抓收控支,全力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建设和谐幸福新龙门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

2014年全县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7,21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4%,同比增收16,665万元,增长27.52%,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2,909万元,比上年增收10,069万元,增长30.66%;非税收入完成34,306万元,比上年增收6,596万元,增长23.8%。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80,725万元,同比增支17,412万元,增幅10.66%。

201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38,377万元,总支出238,23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净结余148万元,全年财政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14年全县财政主要工作

一年来,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真抓实干,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稳步发展。

一、强化征管,严控支出,确保完成财政收支任务

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发展下滑、政策性抵税政策等影响,我县财政收入形势严峻,面对不利形势,我局创新收入征管方法,层层分解任务,优化支出结构,力保财政收入增长。一是强化收入督导。贯彻落实财政局领导班子挂点联系乡镇工作机制,加大分工督导和收入联系力度,做到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加强调度、强化督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二是狠抓税收征管。严格执行《龙门县保财税收入增长督导工作方案》,加强部门综合治税,建立联合护税机制,依托县保财税收入增长督导工作小组,深入各乡镇及单位督导、检查,帮助执收主体单位将收入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到位;对收入质量差的项目组织做好原因分析,帮助制定增收措施,解决收入征管困难和问题,为财政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加强规费征管。深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大检查和政策执行力度,加强土地出让金和资源类项目等重点非税收入管理。全年全县非税收入完成34,306万元,同比增收6,596万元,增长23.8%。四是压缩一般性支出。将中央八项规定贯彻到预算和审批执行当中,继续严格执行党政机关“5个零增长”政策要求,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从严从紧压缩一般性支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严格压缩“三公”经费。今年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了7%。

二、保障民生,服务发展,财政普惠于民成效显著

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财政普惠于民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民生支出145,740万元,同比增长8.49%,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1%。一是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县教育投入44,845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4.82%。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政策,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2,966万元,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惠及学生33,284人;继续做好中职学校经费保障工作和中职学校免学费工作,安排普通高中国家助学资金145.6万元、受助学生640人,中职免学费资金124.94万元、受助学生783人。二是多措并举支持三农发展。一年来共投入农业资金3.22亿元。认真落实各项涉农补贴政策,累计发放涉农补贴2.57亿元,其中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1,122万元、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2,739万元、中央良种补贴资金1,046万元,全部采用“一卡通”形式发放,惠及农户达4.5万户;总投资1,395万元改造永汉镇9,800亩国家农综开发项目,目前已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项目建成后,农民收入增加总额300万元。三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15万元,支持全面建立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补助水平逐年提高,城镇“三无”人员生活保障由每人每月1,202元提高到1,300元,孤儿养育保障由每人每月1,100元提高到1,200元,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85元提高至43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501.5元提高至578.5元。四是进1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4年医疗卫生支出19,680万元,推进覆盖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达266,856人,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52元提高至3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人均35元提高至40元。五是全力做好救灾工作。今年共投入救灾救济及住房重建补助资金1,010万元,有效缓解了“尤特”、“天兔”等重大台风灾害的影响,及时解决了全县困难灾民口粮、衣被等生活救助和全倒户重建家园。六是支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51万元用于改造乡镇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七是全力支持平安龙门建设。拨付公检法司各项资金2.85亿元,大大加强了我县政法干警队伍建设,提高了政法机关的装备水平,对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龙门”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规范管理,深化改革,体制机制进1步健全

坚持以财政改革为抓手,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坚持将新增财力的60%用于民生,全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14专题16两个项目投入资金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4.42%;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多渠道引入社会资金1.71亿元推进均等化综合改革,基本公共服务资金投入长效机制进1步完善,为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县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和建立健全服务保障、需求反映、资源配置等长效保障机制提供了财力保障。二是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坚持科学理财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不断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进1步加强支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临时性追加,全年核减各项不必要开支和追加共1,800万元,预算约束力大大增强。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县10四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全年支付2.08万笔、14.61亿元,分别增长96%、38%;公务卡使用范围和覆盖面进1步扩大,据统计,2014年发放公务卡1,612张,公务消费支出采取公务卡进行决算。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成了我县229户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构建、汇总上报工作,全县纳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总额9.58亿元。同时积极开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清理办公用房工作。据统计,全县1十八个单位开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清理,共清退超标办公用房间数38间,面积1,152㎡。五是全面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拟定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方案,同时加大对乡镇财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强化监督,夯实基础,科学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大监督”的理念,积极推进监督关口前移,把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贯穿于资金分配的全领域、全过程。一是强化财政内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政对外借款审批制度、回收保证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加强财政专户资金及核算管理,形成财政内部“管事”与“管钱”分离的制约机制,确保资金安全。二是强化外部监督管理。扎实开展整治“小金库”、违规使用专项资金专项行动治理。重点对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和县重点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及管理进行严格检查。列入重点检查的专项资金42项,资金总额11,263万元。对检查中存在的违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并及时提出整改落实意见,对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的予以追回。三是夯实会计基础。积极组织开展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审计工作,圆满完成全县16一个村民委员会和十八个居委会进行在任三年的审计工作。全县共有九个乡镇一个管委会,一个街道,16一个村委实行了代理制服务,实行率100%;全县1,94四个村小组实行了组账镇代记,实行率100%。四是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审计和社会监督,全年承办市人大议案7份,县人大议案10份、政协提案4份。

五、转变作风,提升素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今年来,我们突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始终围绕建设一支“廉洁高效、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服务一流”干部队伍的目标,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一是加强学习培训,狠抓学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18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性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念,使全局干部职工坚定了理想信念,为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奠定思想基础。二是强化服务能力,狠抓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今年我局以开展“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和“创建服务型财政机关”为突破口,组织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纪律教育影片和道德讲堂等活动,深入推进财政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实现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凝心力、治奢保清廉,在全局营造了1个苦干实干、雷厉风行、文明和谐的工作氛围。三是推行党务政务公开,狠抓机关效能建设。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坚持执行局里制定的干部职工考勤、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公务接待等一系列制度,开展清理办公用房等行动,注重狠抓落实,从而规范了干部职工行为,保证了全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基础薄弱,收入增长乏力。我县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规模偏小,可用财力偏低,主体税种增长乏力,缺乏新的收入增长点和骨干财源。二是财政增支多,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基础薄弱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教育、农业、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刚性投入增加,项目配套资金大,财政要保证的重点支出项目越来越多,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需求也大幅增长,财政支出压力有增无减,收支矛盾越趋尖锐。对于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财政局2015年工作计划

一、收入方面,加大组织收入力度,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壮大财政实力,努力为成都加快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财力支撑。

一是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合理安排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初步考虑, 2015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按同口径增长11%安排(奋斗目标增长12%,力争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000亿元)。

二是完善征管措施,加强收入执行管理。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征管漏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确保税收平稳增长。统筹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各项政府性收入,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尽可能做大我市财力盘子。

三是加强财源建设,夯实增收基础。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吸附带动作用,着力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重点项目投入,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巩固现有财源,拓展增量财源,构建经济发展与财源建设良性互动的机制。

二、支出方面,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保障全市重点支出需要。进1步从严控制一般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和行政运行经费,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保障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市建设提质升位、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投入需要。

一是在支出安排上,突出重点。第一,按照“大民生要大投入”的要求,确保民生投入稳定增长,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工作。初步考虑是:教育支出安排58.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21.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36.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安排35亿元,住房保障方面安排19.4亿元。第二,围绕经济发展提质升位,加大对“产业倍增”战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其中,科技创新方面安排6.1亿元,支持工业发展方面安排20.4亿元,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安排23.7亿元,支出服务业发展方面安排11.1亿元。第三,着眼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切实保障“交通先行”、“立城优城”重点项目需要,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其中,围绕“交通先行”战略,安排重点项目支出110.9亿元;围绕“立城优城”战略,安排重点项目支出52.5亿元,包括: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北改”工程12亿元、天府新区建设资金12亿元等。

二是在支出执行上,提升效益。第一,编制好项目支出预算。督促配合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提前编制专项资金项目支出计划,尽早把专项资金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实施单位,努力减少“有资金无项目”或“有资金等项目”等情况的发生,推动重大项目尽快见效益。第二,有序加快支出执行进度。在确保资金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加快财政资金调度拨付,提高财政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第三,加大预算执行中期调整力度。对执行不好、效益不佳的项目预算予以调整取消,统筹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其他重点项目,激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减少资金的闲置沉淀。

三是在支出产出上,督促问效。第一,开展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对所有重点项目全面编制绩效目标,逐步改变 “要钱容易、花钱随意”的现象。第二,深化项目绩效评价,继续扩大绩效评价覆盖面,全面开展部门自评,加强重点监督和重点评价。第三,加强绩效结果运用,用绩效评价结果引导预算安排,逐步树立“花钱问效、无效问责”的绩效意识。

(三)管理方面,按照“问题倒逼改革”的思路,针对突出问题完善管理制度。当前,在收支矛盾加剧的形势下,财政统筹力度偏小、财政支出绩效偏低、政府债务风险偏大是我市财政运行亟待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通过前一阶段的调研,我们已经初步梳理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将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切实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进1步规范我市政府性债务举借、使用和偿还各个环节的行为。第一,加快推行债务年度计划管理。对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进行综合平衡,控制政府性债务总规模。第二,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定期通报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状况,强化控制债务风险刚性约束,在有效化解存量债务、降低债务风险前,不准再举借新债,也不安排转贷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第三,积极推进公益项目建设市场化。特别是对能产生部分收入但不能保证盈利的项目,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减轻政府投融资压力。第四,严格执行偿债准备金制度。充实各级政府偿债准备金,确保政府性债务如期偿还。第五,完善政府投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结合正在进行的市级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专项调查,对资产和建设项目进行归类分析,选择一些项目引入社会资金,不断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

二是细化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协调各方共同参与。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办法、县级财政运行绩效管理办法以及专家管理、中介机构管理等配套办法,加快建立和完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按照“编制围绕绩效、执行体现绩效、监督评价绩效”的要求,进1步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严格预算约束,推进预算公开。加大重点督查、随机检查力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工作的督促检查,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三是调整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形成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办法的制度体系。全面清理现有专项资金,对不符合公共财政支出方向、项目绩效不佳的专项资金,予以调整取消;对使用范围相近、归属同一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予以整合归并;对支持方向相似、归属不同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统筹使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体系,根据新出台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逐一制定或修订各项专项资金的具体管理制度,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促进财经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015年财政工作计划

2015年财政工作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18大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尽力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核心目标,坚持以做大财政收入总量为主要任务,进1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预算管理、绩效监督、国库管理制度等财政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机制,全面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2015年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坚持提质增量,着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收入增长目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县财政运行的影响,增强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克服不利因素,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努力通过投资带动相关财税收入增长,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抓好收入监管。加大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挖掘增收潜力,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三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在协调关系基础上,提高政策敏感度,把握上级财政及有关部门支出的政策动向,配合部门积极立项,将准备工作做实,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增强地方财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二)坚持突出重点,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企业发展。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在企业项目投入、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配套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用活用足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着力缓解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支持光大、塔牌水泥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构筑实力强劲的工业板块,提高企业的税收贡献率。二是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加强莞惠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拓宽工业园区发展空间,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支持园区引进一批“高科技、高税收、高成长”的企业。三是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创新政府投资方式,大力支持以特色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培育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服务产业,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对县级财政的贡献率。

(三)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众

一是压缩一般性支出。进1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好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性支出需要。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继续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整合各类支农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培育农业精品。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确保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进1步落实好扶持粮食、农机补贴、生猪生产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三是支持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加大教育、卫生投入力度,确保教育、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长,继续深化城镇、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工作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安排计划生育事业费,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四是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加大对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优抚、农村五保户供养、就业再就业的投入,力争用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效益,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四)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一是继续完善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改革。进1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机制,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行为,做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财政转移支付综合管理系统的实施工作。进1步完善国库管理制度,继续开展财政专户清理工作,深入推进公务卡改革工作。进1步加强财政监督工作,本着“内外并重、由内及外”的原则,重点开展以财政资金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跟踪问效工作。二是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指导,提升基层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基层财政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三是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在进1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强化对各单位、各部门国有资产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14年财政所工作总结

2014年,紧紧围绕县局工作指针,力求工作有重点,有创新,有进步,达到各项工作更加精准化的目标,经过全所一班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严格监管农民负担

我镇紧紧围绕农民负担政策落实,全镇上下一心,立足1个“早”字,做到政策早宣传,工作早安排,早落实。4月份,镇及时组织召开村级农民负担专题会,严格统一各项费用的收取使用范围,并安排财政专班负责对村级申报工作进行监督,统一印制各类申报表格500余份分发到村,由于领导重视,财政专班督办有力,村级组织认真落实,2014年村级负担申报一次合格率达100%。

一是严格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申报,审批程序,做到不违规收费,不超标准收费。

二是认真组织2014年农民负担计算到户工作。5月中旬,财政集中力量组织全所工作人员进行农民负担计算到户,做到责任到人,分工协作,确保准确无误,为下1步收费及公示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严格规范农村财务

在对2013年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主要从3个方面加强了管理。

一是完善制度促管理。镇委高度重视,纪委专门行文《关于违反我镇“三资”管理制度的若干处罚规定》,镇党政办行文《关于我镇农村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

二是严格预算强管理。为达到预算就是决算的目标,按照“一上一下”的方式,针对上年度管理薄弱的几员工资、包组干部工资、福利费支出等财务指标重点研究,定项限额,党政办行文以加强预算管理。

三是规范程序精管理。在收入管理上,督促及时激存,在支出审核上,参照预算规范条据,在资产资源处置和村级工程建设上,严格招投标流程,力争公开、公正、公平,确保资产资源保质增值,最大限度节约工程资金。今年,我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全部纳入“三资”交易平台进行监管。目前,我镇3三个村的工程建设总投资615万元全部实行了招标、议标程序,节约资金60万元,最大限度地巩固了集体经济。

三、严格执行惠农补贴政策

从申报、审核、公示、打卡4个环节入手,落实各项惠农补贴。3月中旬申报惠农补贴面积中稻60086亩,晚稻64亩,小麦82598亩,棉花52105亩,油菜29932亩。按照综合补贴在18亩以上全部核查到户的原则,我们采取包村专管员各自负责的办法,4月上旬对所涉及到的999农户25118亩面积,其中中稻10953亩,小麦14165亩,展开了全面核实。通过核查发现申报不属实16户,核减综合补贴面积593亩,其中中稻300亩,小麦293亩,棉花79亩,油菜83亩。4月中旬对惠农补贴情况按照公示到组原则,将补贴政策、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全部张榜公示,公示地点和公示影像资料全部归档。5月上、中旬信用银行系统升级,因身份证与一折通上姓名不一致,重新摸身份证号码更换一折通近八仟户,5月下旬按照县局规定将所有补贴资金全部打卡到户。

四、有序引导土地流转

今年我镇蒲田咀村、曹咀村被县确定为土地流转试点村,同时确定我镇为6月份全县土地流转现场会的召开点。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圆满完成好工作任务,我们精心组织,科学谋划,认真实施,把握落实各个工作环节:

1、详细规划,根据上级要求及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3步走工作方案。一是迅速成立工作专班。村级要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认真开展工作。要提高认识,要把土地流转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作为我镇的1个重点、亮点工作来抓,要打破原来搞农村工作的常规认识,突破农村3大管理范围,树立搞不好土地流转工作是害民,搞好了是利民的民心工程观念。二是做好宣传活动。采取分组开会、拉横幅、贴标语的形式,营造群众积极参与的氛围。三是对全镇各村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已流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集中制定实施方案。

2、上下联动。我们对组织实施进展情况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中会审的方式进行分类、剖析、逐一解决,并及时纠偏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可能造成违规违纪和越权侵权行为。

3、虚心学习。5月上旬我们随县工作组分赴钟祥市、宜昌市夷陵区观摩土地流转工作。学习他们整体推进后规模经营模式和土地规范化管理模式及分层次流转办法。

由于我们组织得力,措施具体,执行到位,我镇的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目前,我镇参照军堤模式、军台模式、曹咀模式已规范流转28600亩,惠及5116户。为6月27号全县土地流转现场会的顺利成功召开夯实了基础。

五、努力创新工作作风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巩固规范化创建“双争双带”活动成果及专管员制度落实为载体,以治庸问责为轴线,努力改变工作作风。一是以副所长轮流带班值班监督上班纪律,保证工作时间;二是抓专管员制度落实、创建活动落实,培养亲民为民,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三是夯实党建基础,提升干部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创新工作作风。

以上是我所今年工作的重点,也是精力用得最多的地方,其他工作也统筹兼顾,一并进行。下一年,我们将一如以既往地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状态、精益求精的态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本文标题:2014年财政局工作总结-广播电视局2014年工作总结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785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