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高中政治-中秋节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发布时间:2017-11-21 所属栏目:王映霞

一 : 中秋节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首联擒题,以下诸句便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但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说明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跟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诗人多想让这种幻想成为现实!所以“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同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便产生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望月怀远》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把月写得美丽。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娓娓道来,亲切感人。《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引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诗刊选脉会通评林》云:“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这首诗表现的情意是沉着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 :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

王任叔(1901-1972),男,连山乡大堰村(今大堰镇)人,著名作家,外交家。新中国成立后任新中国住印度尼西亚首任大使。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王任叔(1901—1972),乳名朝伦,谱名运镗,字任叔,号愚庵,笔名巴人等,连山乡大堰村(今大堰镇)人。父业农,粗通文墨。任叔8岁上学,13岁参加全县小学统考,作文名列前茅。1915年考入浙江省第四师范,五四运动中任宁波学生联合会秘书。1920年毕业,先后执教镇海、鄞县、慈溪、奉化等地小学。其间,参加奉化进步团体剡社。1922年5月始发表散文、诗作、小说,由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10月任《四明日报》编辑,主编副刊《文学》。是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任县立初级中学教务主任,主编剡社月刊《新奉化》。同年11月,小说《疲惫者》在《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化界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任新中国住印度尼西亚首任大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终年七十一岁。

河豚子_王任叔 -生平年表

[www.61k.com]王任叔8岁上学。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任宁波学生联合会秘书。1920年毕业后在镇海、鄞县、慈溪、奉化等地小学任教,其间,参加当地进步团体剡社。1922年5月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并由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完成短篇小说杰作《河豚子》,以极短的篇幅,平淡的语言对描绘了当时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农村百姓的绝望与无助,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荒诞。同年他的长诗《洪炉》修订完毕。1925年开始主编剡社月刊《新奉化》,11月小说《疲惫者》在《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化界重视。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小说月报》已有近百年历史

1926年7月去广州,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处机要科秘书、代科长,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将机密材料告知共产党。次年6月被捕,由庄嵩甫保释。同年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监狱》出版。1929年1月去日本,研究社会科学与普罗文学。10月日本当局逮捕中国进步留学生和共产党人,被迫回国。翌年在上海参与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4月第二次被捕,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与中国共产党失去联系。1935年因《娜拉》案牵连,第三次被捕,旋由毛思诚等保释。次年7月在上海参与发起中国文艺家协会,参加营救“七君子”的活动。

1937年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参与夏衍创建的《救亡日报》的编辑工作,任编委。翌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江苏省委文委委员。8月开始以巴人笔名发表文章,与许广平、郑振铎、胡愈之等共同编辑《鲁迅全集》。1939年春起领导上海文艺工作。1941年3月奉命去香港,7月赴新加坡,执教南洋华侨师范,与胡愈之、郁达夫等领导文化界开展反法西斯斗争。1942年2月与雷德容等飘泊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1943年遭侵印尼日军通缉,隐居原始丛林中泅拉巴耶小村,以刀耕火种维生。日本投降后,参加苏岛华侨民主同盟,主编《前进周刊》、印尼文《民主日报》,写成大型话剧《五祖庙》,并为对被杀害的郁达夫撰写悼文,要求严惩凶手。1947年7月被荷兰军队逮捕,经组织营救获释,10月到香港。

1948年8月奉命去河北省平山县,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第三室综合研究组组长等职。翌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5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特命全权大使。因天热,在使馆招待会时见无人,赤膊喝饮料,被记者拍下,造成恶劣国际影响。故于1952年1月被调回国,任外交部党组成员、政策研究委员会委员。1954年杂文集《文学论稿》问世,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进行了批评。同年4月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1957年任社长兼党委书记,为出版社的发展扩大作了大量的工作,曾积极参与“反右倾”运动,主持了冯雪峰,聂绀弩等的批判。

1959年康生点名批评巴人,指出巴人和蒋介石是同乡,且巴人曾在国民党任职,从而导致巴人作为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与史学界的尚钺,经济学界孙冶方开始共同受严重批判,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被剥夺文学创作权利后,他转向史学研究。于1966年初完成160万字史学专著《印度尼西亚历史》的初稿。“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隔离审查。1966年被抄家,受尽折磨。1968年开始有大字报宣传巴人是郁达夫被害事件中向日本人告密的叛徒,使得巴人遭到更严重的迫害。1970年3月被遣返家乡,安置在村西头的两间旧茅屋里,严重的摧残使得他精神崩溃。1972年7月25日病逝。葬大堰村后山。

1979年6月巴人获得平反,恢复政治名誉。作品《巴人杂文选》、长篇历史小说《莽秀才造反记》及《印度尼西亚史》等相继出版。在大堰村北面瓦屋山脚的巴人墓重修,墓碑上刻着老友胡愈之题的“王任叔巴人同志之墓”大字。 2001年10月19日纪念王任叔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

河豚子_王任叔 -政治生涯

王任叔,1901年生,浙江省奉化县人。早年毕业于宁波第四师范,做过几年小学教师。1925年在奉化中学教书时,在他二哥王仲隅影响下加入共产党。王任叔博学多才,爱好文学,青年时代已在上海报刊上发表小说杂文等。1926年9月,已当上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亲自写信邀请王任叔去广州,想利用他的文才,介绍他进北伐军后方留守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在黄埔军校时期的周恩来总理处机要科担任中校代科长。他征得组织上同意,去了广州。蒋介石与留守主任李济深密电来往,都经过机要科。1927年2月间,王任叔发觉蒋介石密谋“清党”,立刻将消息告诉尚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他自己在广州留守处已待不下去了,经组织上同意回到浙江。名义上在宁波第四中学教书,实际担任党的地委宣传科长。“四·一二”事变爆发后,王鲲、杨眉山等同志被捕下狱。1个多月后,在上海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的刽子手杨虎、陈群奉蒋介石密令来宁波“清党”,到宁波的第二天就从狱中提出共产党员王鲲和杨眉山砍头示众。腥风血雨中,王任叔也被捕了。他坚不吐供,自忖必死无疑,写下遗书。经浙江省府委员庄崧甫老先生出面营救,王任叔才被保释。他的二哥王仲隅逃往武汉,几年后在外乡病故。王任叔去了上海,潜伏了一段时间后,开始露面。他积极参加左翼文学活动,创作中短篇小说,也写写杂文。他都还在欧阳山主编的《小说家》任编委,很快成为公认的进步青年作家。他接受过鲁迅先生的多次教诲,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林语堂等人主持的“自由大同盟”,他还担任上海海员总工会党团委员,是沪上一位活跃人物。他的住所在上海虹口(当时是日本租界区)附近,是田野树丛间的农家出租屋。不久,由于有人检举王任叔参加策划上海海员的反帝大罢工,租界工部局捕房要抓他,还行文警察局请求配合。王任叔得到好友通风报信,化装后逃离上海,去武汉的二哥处避风,在武昌的汉江中学当教员。后又经友人介绍去南京的中央交通部当科员,两年多后才回到上海,以卖文为生。他得知在他离开上海后不久,上海就发生了有名的“东方旅社”事件,不由心中陡生疑云,他为惨遭敌人屠杀的同志而深感悲痛。同时,他很想弄清这事件的真相。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王明(陈绍禹)、李竹声等留学苏联归国后的青年干部在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将李立三赶下台,夺取中央领导地位,宣称“终结了立三路线”,但他们又推行更左的路线,搞什么“飞行集会”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蒋介石,自我暴露力量,导致许多党、团员被捕被杀,损失严重。王明的路线遭到党内很多同志的坚决抵制。1932年1月26日晚,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欧阳立安等三十六名中高层干部在上海东方旅社三楼参加1个重要会议,商讨写信要求第三国际纠正王明路线的错误,挽救中国革命,会议绝对保密。不想,会议开到一半时,大批国民党军警特务团团包围了东方旅社,与会者全部被捕。事情发生得极为突然!次日沪上各报头条均刊发了这惊人的消息。人们议论纷纷,何孟雄等同志坚贞不屈,没有一人招供。很快,经蒋介石下令,被捕者中二十三位被枪决于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围墙外的荒野。这是1个大血案。后来的中共党史上都称这是由于叛徒的出卖。但究竟是哪个叛徒所为?一直说法不一。

王任叔有个同乡好友竺正信,是国民党进步人士,他在伪淞沪警备司令部担任秘书。王任叔回上海后,有次在街头与竺正信邂逅,在严峻的白色恐怖气氛下,王任叔一点不了解竺的情况,寒暄一番,未深谈就分手了。他对“东方旅社”事件感到困惑:国民党军警特务究竟是如何获得确切情报的?左联的战友成仿吾、郑振铎都曾怀疑这一事件与党内斗争有关,重点怀疑李竹声和当时化名赵蓉的康生。王任叔在搞创作的同时暗中致力于调查“东方旅社”事件的真相,渐渐地,他将疑点集中于康生身上。康生原名张宗可,山东胶南人,1898年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他在上海劳动大学担任过支部书记。“四·一二”以后他转入地下工作,历任沪中、闸北、沪西区区委书记,还担任过江苏省委委员(当时上海属于江苏省)。王任叔与康生只见过几次面,并不熟。在回上海后,他了解到在王明上台掌权后,康生丢弃了他竭力吹捧过的李立三,效忠于过去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在1931年底当上中央组织部长,抓住不小的实权。康生与李竹声的关系更是密切,亦步亦趋。他们在党内推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将不少反对他们意见的党员干部送往张国焘掌大权的鄂豫皖苏区“分配工作”。其实,这是使的“借刀杀人”之计。因为这些同志几乎都被张国焘加上“改组派”、“反党中央”等罪名杀害了。王任叔了解到竺正信确实是同情共产党之后与他恢复交往。一次,竺正信悄悄地告诉他:“东方旅社”事件发生前约三小时,刑侦处长宣铁吾忽接到1个神秘的告密电话。匿名打电话的人是山东口音,鼻音重,他说有一伙共产党重要头目准备在东方旅社三楼开会,要抓他们宜快,宜立即部署行动,并严加保密。因为他知道警备司令部内至少潜伏有三名共产党情报员。起先,宣铁吾不太相信,但再想想这会不会是对方内出于派系斗争或路线斗争而意在借刀杀人,诛除异己呢?于是他调集大批军警特务,迅速采取搜捕行动,果然马到成功。为此,他受到上司的重奖,还官升一级。王任叔每思考这个问题就心情沉痛而愤慨,他将怀疑集中于康生。1935年6月,他在上海的《大美晚报》上化名“屈轶”发表过杂文《谨防小人》和《对奸人的棒喝》等,着重指出:“小人是无所谓原则也无所谓人格的1种人渣,只要达到目的而不计手段。”“‘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的同志惨死在敌人屠刀下,实是被自己阵营的同志所暗中出卖,这才是最可悲哀的事。”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鲁迅

王任叔在他的其他杂文中也集中火力抨击他心目中的阴险歹毒之徒。鲁迅先生对他的杂文颇有好评,赞赏他嫉恶如仇的精神。可见鲁迅与他的同乡后辈的心灵是相通的。王任叔却怎么也没料到,他对“东方旅社”事件的关注与议论及其一些杂文为二三十年后康生报复他埋下了伏笔。

1933年至1935年春,王任叔在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任科员,其间常化名给《南京人报》、《新民报》,上海《大美晚报》、《申报》等报纸的副刊投稿,以写杂文、随笔为主,偶或也写些反映下层民众悲苦生活的短篇小说,其杂文文风犀利,思想深刻,于平白通俗中透出直面世风人生的战斗精神,每每被人们认为出自鲁迅之手笔。其实,当时鲁迅极少给南京报刊写稿,盖因他在上海的写稿编书任务就已极为繁重,除应付多方约稿还得打笔战。王任叔于1935年秋重返上海,常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写稿,仍以杂文为主,几次有幸见到鲁迅并亲聆其教诲。上海汇聚了以冯雪峰、王鲁彦、曹聚仁、王任叔等人为主体的浙江作家群。他们都追随鲁迅或与这位已患重病、形神憔悴的大文豪保持互为信任的关系。1936年初,“左联”解散。同年6月,王任叔加入中国文艺家协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加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从事抗日活动和写作,先后编辑《每日译报》、《译报周刊》、《译报副刊》“大家谈”和《申报》副刊“自由谈”,并与许广平共同主持《鲁迅全集》编辑工作,是留在租界“孤岛”内坚持斗争的卓具胆识的进步文艺家。那时上海已沦陷,但骄横凶恶的日寇的铁蹄还未踏入租界,他们主要靠浪人流氓和汉奸在租界内开展种种破坏活动,受到抗日力量的坚决反击,双方斗争从未停止过。王任叔那时还担任江苏省(旧时上海归江苏管辖,为特别市)文委委员,在租界里为抗日救亡做了很多工作,兹不赘述。那时就在进步文化界内部也出现过分歧和论争。如在鲁迅逝世三周年的时候,原太阳社主将阿英(钱杏邨)在他主编的《译报》“大家谈”副刊发表了纪念文章《超越鲁迅》,大意谓鲁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时代,我们不应停留在模仿鲁迅风格的杂文的阶段,一定要超越鲁迅,要战斗的,不要讽刺,要明快的、直接的……总之,是要创造,不要模仿。当时王任叔正兼职主编《申报》“自由谈”副刊,他立即撰文反击,对熟人老友阿英的观点逐一驳斥,连写六篇文章,广受关注。这令阿英很有些下不了台,他发现沪上文化人士中很多人支持王任叔,就连从江阴家乡到上海一家照相馆学徒的上官云珠(后来很快成为沪上电影女明星,她一向爱好文学写作)居然也投稿报社,声援王任叔(巴人)。阿英两次提出欲与王任叔去一茶楼小叙交换意见,但均被拒绝了,而《申报》大老板马某却对王任叔很不满,认为他破坏了《申报》不搞论争的传统,托人暗示让他辞职。王任叔辞职后,索性与文友唐弢等人合办起《鲁迅风》周刊,以弘扬鲁迅精神为己任,这家周刊在租界内外被人们广为传阅,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孤岛”时期迄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王任叔先后在上海和香港出版了《生活·思索与学习》、《横眉集》、《边鼓集》等四部杂文集,堪称鲁迅精神的主要传承人之一。而且,最令沪上文化界人士震惊的是,接替阿英主编《译报》“大家谈”副刊,并也参与和王任叔打笔战的钱纳水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竟离职投靠汪伪,出任伪《中华日报》副主编,领取高薪,?颜事敌。这令阿英为之齿冷。同时他也对自己的观念作了反省,意识到自己在《超越鲁迅》一文中的一些提法固然有道理,但却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阿英为此给王任叔写信,坦承自己有考虑不周之处,希望保持团结,共同对敌。王任叔表示接受。

河豚子_王任叔 -历史冤案

1941年9月,王任叔从上海去新加坡,在南侨师范任教员,领导文化工作,同时协助胡愈之做些统战事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新加坡。王任叔去了印度尼西亚,在苏门答腊参加人民反法西斯同盟,搞宣传工作。他很快学会了印尼语,担任地下抗日报纸《火炬报》的主笔。当时的印尼又叫荷属东印度,印尼人民对荷兰殖民军和日军同样的憎恨。日军当局曾悬赏通缉王任叔,发起过大检举运动。他两次死里逃生,在一印尼农民家隐蔽下来,以耕田种稻为生。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然而,在举国欢腾的印尼,发生了一起血案。与王任叔一同从新加坡转移到千岛之国的郁达夫在1945年9月17日被日军宪兵秘密杀害于丹绒革岱。这个案子后来竟将王任叔莫名其妙的牵扯进去,使他冤上加冤!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郁达夫

郁达夫是“左联”主将之一,为著名作家,著述甚多,拥有较大的影响。他流亡新加坡时任过《星岛日报》主编,后又兼《华侨周报》主笔,还是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名气很大,无人不知。流亡印尼后,郁达夫于1942年6月定居在苏门答腊小镇巴爷公务,化名赵廉,开了一家小酿酒厂,还与当地一土著女子结婚,育有一子一女。他的日语很好,一度担任当地日军宪兵队的翻译,其间又竭力为被捕的侨胞和印尼人开脱说情。郁达夫文人气息很浓,为人自信旷达,自认为隐蔽得很好,也就疏忽了,没想到日军宪兵们已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怀疑他就是郁达夫。日军担心他日后会写文章揭露其在印尼犯下的野蛮罪行,遂将他秘密绑架杀害。王任叔这时已担任印尼华侨联合会的顾问。他又投身于印尼人民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斗争,号召华侨青年们参加苏加诺领导的印尼光复军。得知战友郁达夫被害的消息已是月余后。他很悲痛,撰文悼念,主张严惩凶手,但战火又燃起,此案也就不了了之。荷兰殖民军于1946年初将王任叔逮捕,投入牢房。经印尼各界人士抗议、声援,3个月后,荷兰当局被迫释放了王任叔。

1951年,新中国和印尼建交。苏加诺总统很快向周总理提出希望能选派王任叔担任中国驻印尼大使。中国政府同意了。王任叔在两年任期内为保护华侨权益、增进两国友谊做了不少工作。但外交工作毕竟不是他所长,他一再向周总理提出还是想搞文艺创作。1954年,王任叔回到北京,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和副总编辑。其后,他组织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和《古典文学10大作家集》等书。

他的理论著作《文学论稿》于1957年出版。王任叔爱憎分明,谈话爱发议论,著文喜涉褒贬,容易得罪人。从1956年到1958年,他出于批判官僚主义作风,写了《况钟的笔》、《“鲁迅风”话旧》等若干篇杂文,也对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条条框框多,以及作品公式化概念化,写了若干篇短论,如《真人的世界》、《论人情》等,文笔犀利,广为流传。他没想到的是,康生那时已在着手准备收拾他,报复他。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王明

康生对王任叔当年竟然暗中调查“东方旅社”事件真相并写过几篇抨击“内奸、小人”的杂文之举一直耿耿在心。他可说是隐藏在党内很深的巨奸,怪的是几十年来他一直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康生在1933年7月去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一年后,当选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仍追随王明路线。王明垮台后,康生全力拥戴毛泽东,痛批他昨日还矢志效忠的王明。1937年,康生从苏联回延安,当上中央社会部和中央情报部部长。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康生一手制造了一连串冤案,大抓“内部敌人”,刑讯逼供,搞得延安人心惶惶,给共产党的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解放后,康生一度颇为失意,长期在杭州、青岛等地休养,韬晦之余,故作风雅,寄情于书画印章,自取艺名“鲁赤水”,俨然与大画家齐白石分庭抗礼。1958年以后,康生重新活跃起来,以极左面目出现,兴风作浪。他首先盯上的便是王任叔。1959年10月,康生在中宣部一次会议上点了王任叔的名,称王的思想右倾,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对党总是不满,还别有用心地两次指出王任叔与蒋介石是奉化同乡,都还在蒋的手下当过官,要查查其历史,查清他是如何混进党内的。在当时的特定形势下,周杨等人也只有遵命行事,发动一些人对王任叔进行批判,又派人去奉化、上海等地内查外调,但根本查不出王任叔有任何政历问题。1960年3月,王任叔被撤销党内的一切职务,一降三级,分到文学编辑所当主任。王任叔受此打击迫害,从此沉默多了,心情抑郁,他明白是祸躲不过,便加紧编著百万字的《印度尼西亚史》,一心想多做些工作。1964年,康生又跃升为中央理论小组组长。王任叔的日子自然更不好过了。他没料到,又一顶“大叛徒”黑帽子自天而降。

惊雷阵阵,神州蒙冤,灭顶之灾终于来了。“文革”浩劫之初,王任叔就被首都文艺界造反派揪斗、抄家,受尽磨难。“祸不单行”,1968年2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某造反组织联合浙江大学“红暴会”贴出一组耸人听闻的大字报,诬称王任叔是“出卖革命作家郁达夫的大叛徒”,说当年正是王任叔向日军宪兵队长告密才导致郁达夫的身份暴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张春桥露而被处决。大字报中还说什么当年“苏加诺总统要求中国派王任叔出任驻印尼大使是出于对他的酬劳,因为苏加诺为了赶走荷兰殖民军,曾通过王任叔与战败投降后仍滞留在印尼的日军总司令后藤中将密谈,谋求军火与军力的支持并取得成功”云云,分明都是捕风捉影的不实之词。已调北京兼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的张春桥回上海活动时,见到老婆李文静收集来的此份大字报抄件,如获至宝,因为这可以用来向康生讨好,亦可以作为收拾他素所嫉恨的王任叔的致命武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从山东流落到上海滩,卖文为生,至多算是三流文人而己。他曾因投靠同乡、主持《新晚报》的中统文化大特务崔万秋,筹划组织“法蒂文学社”而受过王任叔的杂文的抨击。张春桥明知国内已有几本研究郁达夫的专著指出郁的被害与王任叔毫无关系。日本学者铃木善清的《郁达夫传》也指出郁达夫被害是宪兵队查出了他的身份,不存在有人告密。但张春桥认为机会已来了。果然,康生读了那份大字报抄件,欣喜若狂。在中央文革小组接见外省市造反派代表的会议上,他再次点了王任叔的名,重复了大字报抄件上的流言,煞有介事地诬称王任叔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双料大叛徒”。

不久后,王任叔被强行遣返浙江奉化家乡。他已身患多种疾病,又得不到良好的医治。而且,他忍受不了精神上的压抑与摧残,竟然被逼疯了。1972年7月25日夜,王任叔死在寂静的山村里,享年七十一岁。曾疯狂地迫害过王任叔和许许多多忠良的巨奸康生在三年后也死了。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康生的罪行全部暴露,1980年,他的骨灰盒被清除出八宝山革命公墓。而在1979年,王任叔(巴人)的冤案就得到平反昭雪。八十年代初,他的代表作《巴人杂文选》、长篇小说《莽秀才造反记》及《印度尼西亚史》等相继出版。这对已长眠于家乡无名青山下的王任叔是最好的纪念。因为作家的生命是通过其有价值的作品而得以延续的。

河豚子_王任叔 -含冤归西

1970年,王任叔被强行遣返原籍浙江奉化。有关机构在他的遣返书中,对他强行规定了三条:一、不准参加群众大会,不准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二、不准随意听收音机;三、不准出县外就医。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王任叔故居

这三条等于给王任叔定了性,他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一切对阶级敌人进行专政的手段,都用在了他的身上。

王任叔刚回到老家时,在家乡侄儿梦林的带领下,他背着自己仅有的一床棉被,迈进了自己幼年居住过的那间空空荡荡的小木屋。他面对此景,十分感慨称。50年前,他为了拯救那破烂不堪的社会,不怕杀头、不怕坐牢,舍命投入政治斗争中,赤手空拳离开了他的小木屋。而到最后,他已年过古稀,却仍然是赤手空拳、孤伶伶一人,被遣回这间小木屋。

但是,王任叔是位久经风雨的老人,在感慨称之余,在1种美好期望支撑下,他一时忘了怨言、忘了埋怨,也忘了不满,他把自己那间幽暗的木屋打扫一下,将随身带回的被褥和一条毛毯,铺在一张破旧的木床上。然后拿出他带回来的一箱印尼历史的手稿和资料,拍去旅途中积累的灰尘,规规矩矩地摆在了自己的木床前。就这样,便开始了他艰难的晚年生活。

可以看出,这位百折不挠的老人、这位出版过500万字著作的作家,不管自己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永不停笔已经成了他终身的嗜好。当他整理干净自己的木屋后,便立即投入修改这部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印尼历史一书。

通常人们都会说,意志坚强的人不会被困惑所压倒。这句话,用在王任叔身上,也不为过。但是,他毕竟是1个剩下的时间不多的老人了。在王任叔一生到最后、仅剩下不多的日子里,让他继续在小木屋里忍受生活孤独、政治压抑的折磨,不是不可以,让他以写作寄托自己思想压力和内心的怨气,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担心自己被无辜陷害的冤情得不到平反,就离开人世。

王任叔越想越苦恼,他苦恼到了极点,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他十分绝望,多次写信给北京要求回北京、要求去干校、要求给他平反,却没有人理他。他想找人谈谈自己的苦闷,也没有人听。他日益焦虑,没有多久,身体有些不支,老年性的心脑血管病不时地发作。他的精神开始全面崩溃,他的神经错乱了,他疯了。

王任叔疯了以后,常常深夜跑到大街上吼叫,跑到四邻去敲人家的门,甚至,在严寒的冬季,他常常不穿衣服在街上乱跑。

王任叔曾两次被送到医院都没能治好他的病。到1972年,他的病情再次恶化,又不得不被送进医院。不久,这位叱咤风云的文人,孤寂地离开了人世……

河豚子_王任叔 -著作目录

短篇小说集

《监狱》、《破屋》、《在没落中》、《殉》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王任叔杂文集

中篇小说

《阿贵流浪记》、《证章》

长篇小说

《莽秀才造反记》

文学理论

《巴人文艺论集》

《文学论稿》

《文艺短论》

《文学初步》

杂文

《巴人杂文选》

《边风录》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王任叔

史学

《印度尼西亚史》

翻译

《弥尔塞的幻象》

《1个行路者死了》

《12个牺牲者》

《耶奴朗斯之死》

《和平》

《赛跑》

《爪哇现代史》

《荷属东印度史》

《印度时代》

《女教师日记》

河豚子_王任叔 -作品欣赏

王任叔一生作品比较多,本段节选其一篇杂文——《胯下之辱》。编者注。

太史公司马迁真是个文章能手,一部《史记》,写出了成百个活生生的人物。但他描写人物有个窍门:那就是

王任叔:王任叔-生平年表,王任叔-政治生涯_河豚子
司马迁的《史记》从小以观大。写李斯则喻以仓鼠食粟,以见其机警。写项羽,则以观秦皇东巡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以见其粗鲁而阔大。

他如陈涉之燕雀之喻,汉高祖之分我一杯羹,无不一针见血,使人了然于其个性之何若。但我这里所要说到的,是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

虽然有所谓大师也者,把这“胯下”,送给漂母,但太史公的文章是这样做的: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裤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像韩信这样的忍耐程度是可观的。但猜度做文章人的意思,却想以此见其伟大。因为一到后来,他终于伟大得做起王来了。

王侯将相,不免有学韩信的;而其比韩信伟大处,却还是一进胯下,便即乐不思蜀。于是终于有叫自己属下兵士,在敌人枪尖交叉之下,成队退出守地。

用交叉的枪尖,来代“胯下”,那是二十世纪的聪明办法。

昔日的屠中少年正同今日帝国主义刽子手,都有一副精辟的智慧,可称双绝。

河豚子_王任叔 -参考资料

1、

2、

3、

4、http://www.bmhzx.net/hupfj/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1

三 : 周明帝:周明帝-生平概述,周明帝-政治生涯

北周明帝宇文毓(534年-560年),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皇帝,宇文泰庶长子。母亲是夫人姚氏。557年九月即天王位,559年称帝,560年被宇文护毒死。

弑帝_周明帝 -生平概述

周明帝:周明帝-生平概述,周明帝-政治生涯_弑帝
宇文毓宇文毓(543年——560年),累授大将军,镇陇右。周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转岐州诸军事,歧州刺史。治有美政,黎民怀之。

宇文护废孝闳帝,羽翼尚未丰满,他不敢不按有诸多大臣和各自拥兵一方的6大柱国监视下的老规矩办事:“立嗣以嫡不以长,以长不以贤”。于是,扶立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为新帝。武成初,以称王不足以威天下,始称皇帝,建年号。

宇文毓表面看来温弱,其实内里极是明敏有主见。他不肯处处听命宇文护,而且还十分怀念他的独孤皇后,不肯重册新后久而久之,宇文护便三番两次的再次设法暗害宇文毓,几次都被机警的宇文毓躲过了。在一次国宴上,宇文护终于指使1个叫李安的宫人,在进献世宗宇文毓的糖饼中下了毒,临终前,当着群臣的面,用最后的力气,大声口传遗诏:传位于自己的四弟宇文邕为嗣帝。而且,为了国家利益,临终也没有当众揭穿宇文护的真面目……

北周第二个皇帝宇文毓死后,因先帝口传遗诏,宇文护没办法即刻改变,于是,只得遵宇文邕为第三位傀儡皇帝,史称武帝。

弑帝_周明帝 -政治生涯

周明帝:周明帝-生平概述,周明帝-政治生涯_弑帝
宇文毓北周明帝宇文毓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16岁开始从政,先后被封为宁都郡公,开府仪同三司、宜州刺史,并以大将军身份镇守陇右。三弟宇文觉称帝后,他进位柱国,担任岐州刺史。在任期间,励精图治,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

他为人宽容,君臣关系相对融洽,对外又打退了吐谷浑的侵犯。因而威望与日俱增。同年八月,宇文毓正式称帝,年号武成。孝闵帝元年(557年)九月,宇文护废了宇文觉之后,派人前往岐山迎宇文毓回长安,立为天王。宇文毓有能力、有主见,虽是由宇文护扶持上台的,却并不愿意当傀儡,急于亲自理政。宇文护见他聪明能干,便于第二年(559年)正月上表归政。

字文毓开始亲自处理政事。他注意节俭,不用丝绸锦绣雕刻之物,严禁官吏贪污,努力清明吏治。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宇文毓被宇文护杀,终年仅27岁。葬于昭陵,庙号“世宗”,谥号“明帝”。

弑帝_周明帝 -文化贡献

(www.61k.com]字文毓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他曾专门召集了80余名文人在麟趾殿校刊经史,又百采众书,编成《成谱》500卷,对当时的学术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任期间,北周的文化事业发展到1个前所未有的顶峰,使汉族文化逐渐深入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加快了中华文化的大融合,为北周武帝灭佛教,学习汉文化做了很好的铺垫。

弑帝_周明帝 -弑帝宇文护

周明帝:周明帝-生平概述,周明帝-政治生涯_弑帝
弑帝宇文护宇文护,字萨保,宇文泰的侄儿。他从小追随宇文泰,随军转战,东征西讨,官拜骠骑大将军,爵封中山公。却说宇文泰杀了元钦后又立元钦的弟弟元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三年后,宇文泰因病死去,委托宇文护执掌政权。宇文护掌权后不到2个月,就逼傀儡皇帝元廓禅让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不久就杀死了元廓),这样就最后灭亡了西魏而建立了北周,时公元557年。

北周建立后,宇文护就任大冢宰(宰相),继续执掌朝廷大权,“百官总己以听之”。宇文觉年纪虽小,性格却很坚毅刚决,他很不满意宇文护的专横跋扈。于是招了一批武士,经常在皇宫后园演习如何擒拿宇文护;后与大臣商量,决定于某一天开宫廷宴会时,抓住宇文护杀掉。谁知他们的阴谋还来不及实施,就有人向宇文护告密了。于是宇文护先下手杀掉了宇文觉。

除掉宇文觉以后,宇文护又立宇文毓当了皇帝,是为北周明帝。宇文毓,史书说他:“宽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子之量”。大概是认为他比较仁儒不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缘故,所以宇文护把他抬了出来当皇帝。

然而宇文毓却并不如宇文护所想象的那般懦弱无能,他在处理事务中逐渐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才干。他周围逐渐集聚起一批老臣元勋。他致力于发展经济,在百姓中也威望日高。所有这些,都引起宇文护的疑惧和不安。为了试探一下,宇文护假惺惺地搞了一次“归政于帝”的举动,把除了军权以外的所有权力都交还给皇帝。谁知宇文毓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并把自己的名号正式改为皇帝(在此以前,北周的最高统治者不称皇帝而叫天王)。这样一来,宇文护害怕了。他买通了主管皇宫中饮食事务的1个官员,在皇帝的食物里暗中下了毒药,毒死了宇文毓。这是公元560年的事情,宇文毓在位不过两年半。

这样,宇文护在公元557年到560年的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先后杀死了西魏恭帝元廓,以及北周的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3个皇帝。

弑帝_周明帝 -史书记载

周明帝:周明帝-生平概述,周明帝-政治生涯_弑帝
《三国两晋南北朝》宇文毓篇周明帝宇文毓,文帝长子。西魏大统中。封宁都郡公。周闵帝受禅。进柱国、岐州刺史。及闵帝废。朝廷迎立之。在位四年。武成二年卒。年二十七。谥曰明皇帝。有集十卷。“北史曰:韦敻。字敬远。杜陵人。志尚简澹。州郡徵辟。并不就。周文帝经纶王业。侧席礼聘。竟不能屈。时人号为居士。明帝即位。礼敬愈厚。乃为诗以贻之。敻答诗愿时朝谒。帝大悦。敕有司日给酒一升。号曰逍遥公。” (贻韦居士诗)。“六爻贞遁世。三辰光少微。颍阳去犹远。沧洲遂不归。风动秋兰佩。香飘莲叶衣。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矶。岭松千仞直。严泉百丈飞。聊登平乐观。遥想首阳薇。傥能同四隐。来参余万机。(《周书》韦敻传。北史韦孝宽传附敻传。《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二作招隐士逍遥公韦敻。”(《诗纪》百十二)。“北周《书》曰:二年九月丁未。行幸同州故宅。赋诗。” (过旧宫诗)。


弑帝_周明帝 -后人评价

周明帝宇文毓幼而好学,博览群书,善属文,词彩温丽。他为人宽容,君臣关系相对融洽,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对外又打退了吐谷浑的侵犯。集公卿以下有文学者八十余人,于麟趾殿刊校经史。又捃采众书,自义、农以来,讫于魏末,叙为世谱,凡五百卷,又著有文章十卷,行于世。编成《成谱》500卷,对当时的学术文化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他在任期间,北周的文化事业发展到1个前所未有的顶峰,使汉族文化逐渐深入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加快了中华文化的大融合,为北周武帝灭佛教,学习汉文化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 : 天涯共此时----中秋抒怀

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时,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要说起充满思乡情怀的节日,莫过于中秋佳节了。八月中秋,菊桂飘香,万家灯火,月儿高悬,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嗅着菊桂香,高阁低户,闪烁着点点温情,静静的在寻找着那展为自己点亮的温暖的明灯。

我们遥望着圆圆的月亮,品尝着甜甜的月饼,家家都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中,享受着喜庆团圆的美好心情。又到中秋月圆时,我们在家里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远方有我们的亲人在牵挂;又逢中秋佳节日,远方游子的心也飞到了故乡,故园之恋,恋我故乡的亲人。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时,都在祈盼着团圆,国家昌盛,祈盼和谐,小家幸福,祈盼着团圆,大家小家,一起祈盼,月圆、情圆、人圆、大团圆。

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时,天涯的路到底有多远只能用心去丈量,漂泊的心从哪里起航,彼岸的幸福又停留在何方;流浪的脚步如此匆忙,只有家才是自己休憩的温柔之乡;哪里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只有家才是我们幸福的天堂。八月中秋节,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只用一个目标:回家,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个信念:团圆。遥远的异乡有我们的亲人,中秋月正圆,通过电波,通过网络,通过心灵,传递着爱的信息,感受着亲情的温暖。这一刻,我们没有了愁苦,忘记了烦恼,抛弃了忧伤;这一刻,我们只有温馨,只有欢笑,只有幸福,因为这一天九州同庆,神州月圆。

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时,千年万年,中秋的月最圆;千里万里,共赏同一轮明月;千山万水,共同沐浴着如水的月光;千家万户,共同品尝同一种食品;千难万险,共同寻觅着回家的路线。无论身在何方,心在哪里,都充溢着思乡的情怀,都饱含着血脉相连的深情。多少人为了事业、为了生活、为了学业,还奋斗在异地,还拼搏在他乡,无法与亲人团聚,只有在异地他乡与亲人同赏头上的那一轮明月。天涯的路再远在长,今天心灵的距离也会缩短,今天工作再繁忙,也要停止了漂泊,明月高悬,天涯咫尺,万种深情都汇聚在盈盈方寸间。

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至,这是幸福的时刻,这是团圆的欢聚,我们品着香茗,赏着明月,吃着月饼,一家人其乐融融,妈妈亲自展示厨艺,准备了一桌好菜,爸爸语重心长,虚寒问暖,关怀备至,儿女围绕膝下,吃着妈妈的饭菜,听着爸爸的叮咛,天伦之乐,充溢在每一个家庭。

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时,无论在海角天涯,还是守护田园,温暖萦绕在身旁,欢笑挂在脸庞,喜悦印在心房,我们在中秋团圆的节日里,共同举起酒杯,欢庆月圆、情圆、人圆、大团圆。(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五 : 昂山:昂山-学生时代,昂山-军政生涯

昂山(1915年2月13日-1947年7月19日),缅甸独立运动领袖、将军,缅甸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著名民族英雄。1942年昂山接受日本的援助,协助日本攻打缅甸的英国殖民政府,以推行民主政治来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不久后,昂山怀疑日本会否给予缅甸独立,于是改为与盟军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军无条件投降后,昂山成为缅甸的总理,与英国展开有关缅甸独立的谈判。但在缅甸独立前,昂山被暗杀身亡,此后被缅甸人民尊称为国父。其尸体于1948年4月11日从仰光市柔美里大厦迁入烈士墓地安葬。昂山的女儿是缅甸民主运动领导人昂山素姬。

昂山将军_昂山 -学生时代

(www.61k.com)1922年昂山就读于马圭省那卯大法师吴多毕达主持的迪彬格亚寺庙,1928年在仁安羌市民族高中继续深造,七年级获政府学习奖和吴瑞柯奖,1932年十年级毕业,巴利语和缅文成绩优异。

1932-1933学年中,进仰光大学学习,期间,进仰大业馀军事组织学习过军事知识。

1935-1936学年中,担任仰大学生联合会执委、宣传部长,并担任《欧威》杂志编辑。该杂志上曾登载一篇名为《地狱之狗无拘无束》的文章,英国殖民者追查作者,昂山拒绝说出作者姓名,1936年3月被学校开除3年。

昂山:昂山-学生时代,昂山-军政生涯_昂山将军
缅甸大学

1936年仰光大学第二次罢课斗争中,昂山是领导成员之一,是“全缅学生联合会”的组建者之一;学生们复课后,昂山返回仰大继续学习。

1936-1937学年中,担任仰大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和全缅学生联合会执委,并担任“勃固宿舍楼联谊读书社”社长,1937年5月获文学士学位。

1937年6月,全缅学生联合会下设仰光大学法修改委员会,昂山是积极倡导者。

1937-1938学年中,昂山在仰大继续学习法律,担任仰大学生联合会后补执委和全缅学生联合会主席。

1938年年初,英国当局任命昂山为仰光大学法修改委员会委员。1938-1939学年中,担任仰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和全缅学生联合会主席。

昂山:昂山-学生时代,昂山-军政生涯_昂山将军
昂山的女儿

1938年8月暑假期间,昂山离开仰大,11月3日辞去两联合会主席职务。1940年6月5日,在仰大行政管理机构当选为首届仰大学生代表。

昂山将军_昂山 -军政生涯

昂山离开仰大后,1938年10月参加了德钦哥德迈领导的“我缅人协会”,从事政治活动,在“我缅人协会”总部执委会里负责宣传工作,1938年11月26日成为该协会秘书长。

“1938年事件”中,昂山积极声援,为此,1939年1月23日被英国当局逮捕,不久被担保出狱。

1939年10月1日成立“缅甸出路协会”,昂山担任秘书长;1939年11月18日成立地下秘密组织,昂山负责与外国的联络工作。

1940年3月29日,昂山赴 印度国民代表大会。

1940年6月1日,昂山在兴实达县日仑镇进行反政府演讲,兴实达县警察局长6月29日发布悬赏令捉拿昂山,赏金5缅元。该悬赏令当年8月20日被取消。

昂山为了不被英国当局逮捕,决定去国外寻求帮助。1940年8月8日,昂山化名为唐龙祥,德铭拉棉化名唐苏堂。他们在当地 华人陪同下,并由其华人朋友在仰光 唐人街购得 唐装换上后,提前一天登上一艘由华人海员掌握的挪威籍海轮"海利“号,从 仰光出发,于8月24日抵达 厦门市所在的 鼓浪屿岛;德钦昂山等人在 厦门市未能与 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他们在厦门市停留期间,被一直密切注意他行踪的日本特务机关拦截,在日本特务机关的说服下,昂山决定与日本合作。

1940年11月12日,昂山等人在日本特务机关的安排下,化名面田门司,经中国 台湾被送往日本。昂山在日期间,与日方商讨了“联日反英”的计划,之后,他在日本的帮助下于1941年3月3日乘一艘日本邮轮秘密潜回缅甸,就此计划与人民革命党成员进行了商议。

1941年3月10日,昂山率领缅甸“三十志士”中第一批人员德钦拉佩(又名波莱雅)、德钦巴姜(又名波拉扬)、德钦埃貌(又名波莫)、郭吞形(又名波仰奈)乘日本邮轮于1941年3月27日抵达日本。之后,他们在日本的安排下于1941年4月赴日军占领下的中国的 海南岛,分别在海南岛和台湾接受军事训练。之后,他们在 泰国曼谷歃血为盟,于1941年12月27日组建了”缅甸独立军“(BIA),昂山任副总司令,接受了日本的武装后潜回缅甸,与英军作战。

在昂山所领导的缅甸独立军协助下,日军长驱直入,于1942年3月8日,顺利攻克了首都仰光。同年3月至8月间,昂山武装又协助日军击败了 中国远征军的进攻。不熟悉缅甸地形的中国远征军损失惨重,昂山对待中国战俘手段残忍,1500名中国远征军伤员,不愿受被俘虏之辱,慨然于1942年5月21日凌晨集体引火自焚,含恨而终。

1942年7月27日,日军在基本占领缅甸全境后,解散15000人缅甸独立军,组建了规模3000人”缅甸自卫军“(BDA),昂山任总司令,昂山当年被日军授予 大佐军衔(相当于上校)。

1943年3月,昂山被日军提升为少将——“昂山将军”头衔由此得名。

1943年3月11日,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昂山与 巴莫、登貌、德钦妙一道访问日本。1943年3月22日昂山赴 东京拜见日本 天皇,被日本天皇授予三级日升勋章。

1943年8月1日,被日军占领的缅甸组成以巴莫为首的傀儡政府,昂山出任傀儡政府国防部长。

1944年,日本在 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时日无多。1944年8月4日至7日,看穿形势的昂山在勃固市模范营与缅共代表德钦索、 德钦丹东、德钦巴罕会谈,决定成立 反法西斯同盟(后改名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联盟),并秘密联络了在印度的英国当局寻求支持。8月23日召集举行了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大会。

1945年3月27日,在英国的支持下,昂山所领导的武装突然倒戈向日军发动了袭击,昂山任前线指挥部总指挥。

1945年5月16日,昂山在 密铁拉市与英军 威廉斯利姆将军会面,5月19日从密铁拉市乘飞机返回仰光,8月12日出席缅军高级将领会议,8月19日在雷都迎代表大会上担任大会主席,同月篡夺了反法西斯同盟主席。

1945年9月7日,与英军签定了甘迪协议。 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莫北丹建议昂山将军出任副总检察长一职,军衔为准将。这样,虽然昂山将军舍不得放弃军权,但在盟军的压力下,不得不于1945年10月27日辞去缅甸爱国军(1945年9月7日改为此名)总司令一职而重新步入政界。

缅甸总督多曼 史密斯力邀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入阁,但由于该同盟提出的要求未得到满足而拒绝入阁。1945年12月1日,昂山组织了人民同志军,任总司令;1946年1月,在反法西斯同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该同盟改名为反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昂山再次当选为主席。

在缅甸 总督多曼史密斯爵士统治期间,缅甸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当时,英国政府将多曼史密斯爵士召回英国,派胡巴 杨斯爵士为新任总督。新总督邀请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入阁。1946年9月26日,昂山任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同时在国防部和外交部任职。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入阁后,于1946年11月8日向英国政府提出在一年之内给予缅甸独立的要求。为此, 英国首相艾德礼先生于1946年12月20日宣布将邀请缅甸代表团赴英国下议院商讨此事。昂山率领的缅甸代表团应邀前往英国,英国政府与代表团进行了会谈,于1947年1月27日签定了昂山——艾德礼协议。

昂山为了将缅甸本部和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统一为1个整体,于1947年2月12日与少数民族首领们签定了彬龙协议。1947年4月9日,在建国议会选举中,昂山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候选人的身份,在仰光选区参选,无竞争对手,当选为议员;参加了1947年5月19-23日举行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预备会,在1947年6月16日举行的建国议会会议中,就制定 缅甸联邦宪法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

昂山将军_昂山 -组织政党

1939年8月13日,在我缅人协会中,德钦昂山、德钦拉佩(又名波莱雅)、德钦登佩(又名吴登佩敏)、德钦巴罕和达塔先生等人发起成立了1个共产党组织,1939年8月15日秘密将 缅甸共产党组成核心党,昂山将军出任党的总书记。

昂山将军_昂山 -获奖情况

1943年3月22日,在日本 东京被授予日本天皇三级日升勋章和中等绶带。

1944年9月4日,在仰光被授予日本天皇一级崇高瑰宝勋章。

1959年3月27日,缅甸政府授予昂山一级独立纪念勋章。

昂山将军_昂山 -命名规则

缅甸人有名无姓, 男性习惯在名字前加上“貌”(兄弟之间)、“郭、哥”(兄长之意)、“吴”(叔父之意);女性习惯在名字前加上“玛”(姐姐之意)、“杜”(婶婶之意),以表示谦虚或尊重。有的人在名字前加“德钦”(主人之意)、“波”(军官之意)以及地名等等,以表示身份、地位、籍贯等。

昂山将军_昂山 -三十志士

1941年上半年,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在日本的帮助下,30名缅甸人秘密前往日军占领下的中国 海南岛和 台湾接受军事训练,后成为争取缅甸独立的骨干力量,其中包括昂山、奈温等,被称为“三十志士”。

昂山将军_昂山 -昂山素季

昂山:昂山-学生时代,昂山-军政生涯_昂山将军
昂山素季

昂山之女,名为:昂山素季,缅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1990年带领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的胜利,但选举结果被军政府作废。其后21年间她被军政府断断续续软禁于其寓所中长达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终于获释。1990年获得萨哈罗夫奖,翌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本文标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高中政治-中秋节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369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