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熬至滴水成珠-熬至滴水成珠

发布时间:2017-09-07 所属栏目:一滴泪珠掰两瓣

一 : 熬至滴水成珠

熬至滴水成珠

——教师专业发展与课堂观的确立

(一)唤醒自己

池莉在2006年出了一部散文集《熬至滴水成珠》,开篇第一句话就把我击中。她说: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那个时候我正在经历人生中很迷惘的一段,犬儒,愤世,颓废,教学上似乎有一点小名气,但无非是一些哗众取宠的小伎俩而已。我渴望的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无处可寻。看着步入中年的池莉一点点揭开自己,用半辈子经历的与异见者的争吵,与疾病的抗争,与名利的纠结写下一个“熬”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十多年老师当下来,我为什么还是这么困顿?我的春天在哪里?我还要这样熬多久?池莉说,人生的春,天衣无缝,浑然大气,是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着意磨砺融会贯通的境界。光明简单是煎熬出来的,敦厚宁静是煎熬出来的,苏醒是煎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煎熬出来的。

我不能确定是否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一点作用,也或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不得而知。我能够确认的是大概从2006年底开始,我的生活有了一点变化,心开始慢慢苏醒了。现在,让我们先跳过这一段,从2009年的暑假生活开始说起吧。我把它列成两张清单:

我的暑假生活清单

7月5日到7月15日

备去成都上的课、参加《小学语文教师》暑假合集的辩课、修改教案和课件 7月16日到7月24日

赴成都参加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参加培训、上课

7月28日到8月10日

整理课堂实录、培训记录、写系列随笔2万余字

8月11日到8月24日

旅游、看书、看碟,做零碎记录

8月25日-8月30日

准备新学期课

我的暑假读书清单

学科类: 人文类:

孙绍振《名作细读》(细读) 梁文道《常识》《噪音太多》(泛读)

柯云路《童话人格》(细读) 林贤治《漂泊者萧红》(泛读) 郭初阳《言说抵抗沉默》(再读) 许知远《醒来》(泛读)

教育理论类: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泛读) 杜威《论教育民主主义》(粗读)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啃读)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啃读)

文学类:

王小波小说集 王朔小说集 彩乌鸦系列童书 (乐读)

历史类: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泛读)《世说新语》(趣读)

不能说这个暑假收获有多么巨大,进步有多么明显,只能说这个暑假我过得相对专业一点。我不是专家,不能够以严密的逻辑和科学的论证(像王荣生教授一样)为老师提供一条专业发展的标准路径,我只是一个一线的教师,只能以自己一知半解的领悟、以摸石头过河的行动、以边走边唱的姿态,画出自己苏醒的轨迹。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医生,学问很高,曾经和我谈论过小学教师专业非专业的问题。他很不客气地说,你们小学教师太不专业了,20年了,一点也没有进步,还是抄教参,背答案,题海战术。评这个秀那个秀,搞得像超女快男一样,教书怎么能变成青春饭呢。虽然听着刺耳,但也不无道理。从90年代开始,社会各阶层对教师“非专业”的诟病一直不绝于耳。的确,科技、经济飞速发展,教育的步伐却依然是慢三,不挨批才怪。不管你接不接受,事实摆在眼前:大部分教师依然充当知识搬运工角色,把知识从教参搬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依然停留在机械简单的反复操练层面。

我们不妨简单剖析一下原因,从外部讲,是刚性的,不容臵疑的,剥夺了教师个体活动空间的“课标--统一教材—钦定教参—知识体系及质量检测”这一课程体系对语文教师的外在束缚所致;从内部讲,是大多数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缺乏现代知识分子应有的批判精神与独创精神,一味屈从于教参考试而进行“非专业化”自我认同的结果。很多人会在遭遇批评的时候一脸无辜地说,我只是一个老师,我也没有办法,在强大的体制面前,我根本无能为力。只要考试取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你认为体制变革之后,你也马上可以脱胎成为新人吗?如果个人的更新没有做好,当新变革来临的时候,你依然会被新浪潮淹没。外部机制的变革是艰难而缓慢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只有当内部的力量积蓄的差不多的时候,旧体制才可能因为不适应进程而分崩瓦解。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你没有办法改变现有体制的情况下,先唤醒自己,更新自己,发展自己。不要去期待一个新时代的突然来临,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行动起来,也许我们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推手,继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时代。

(二) 回到自身

让我们回到自身,不去空谈遥远的理想。

我经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咱们不妨把专业发展之旅看成是一次寻宝之旅,每个人都是夺宝奇兵,一开始也许仅仅是因为一个梦想,一个传说漫无目的开始行走,但是走着走着,你会有意无意地得到一些密语和提示,也许是从一本书那里,也许是从一位智者那里,然后经由这本书和这个智者,你又会结识另一些书和另一些智者,这个过程新鲜而刺激,你生命的疆域和心灵的视角不断地扩展,到最后,其实得到什么宝藏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财富已经在寻找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实战的能力,灵性的思维。

当然,这是很个人化的表达,这跟我接下来要谈的我个人专业发展的三个三有关,我不希望大家把它当做范例,我只希望通过我的个人叙事为大家提供另一种思路。

三个时期

当我回过头去看自己18年的教学生涯时,很难确定我的专业发展起始于何时,那个时候没有这样的名词。我只能大致把这十八年分成三个时期:杂乱无序期、混沌初开期、自觉有序期。我把从1992年到2006年初这一段全部归为杂乱无序期。这个时期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的特征:无方向、无计划、无思考。无方向

是全方位的,不知道一个语文老师该读什么书,读书全凭兴趣,偏食诗歌、散文、小说,根本不看教育类书籍,典型的文青式阅读;不知道好课堂究竟该是怎样的,上课全凭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计划是指完全接受学校安排,没有个人计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出去听课,什么时候参加比赛,什么时候交论文,都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无思考是不写教育随笔,不参与争论,不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正是在这样的三无时期,我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前半程,考完了自考考本科,评完教坛新秀评优秀教师,论文获奖不断升级,公开课的规模不断扩大,看上去似乎一帆风顺,风光无限。但事实上就像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那句名言一样: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不自量力,夸夸奇谈,心无点墨却又自以为是。我一边享受着荣誉当前的光环,一边掩饰着荣誉背后的肤浅。很迷惘,很分裂。

2007年初,我辞去了行政职务,回归到一个普通教师的位臵,我悄悄地以“半瓶阳光”为名(后改名为“一帘黄花”)注册了一个新浪博客。希望自己能以“以澄澈之心求洒脱之态,于繁琐事外求自由宁静”。散文、小说为主,偶尔写一点教育小随笔,坚持了半年多吧,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教育局的董局把我和我的博客推荐给了一位远在成都的教育杂志的编辑李玉龙,然后就有了07年下半年的成都之行,我被派到《新教育读写月报》杂志社当访问教师,为期半年。我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一定都暗藏着这样偶然的机遇,一旦你做出了一些准备,没准就能和这个机遇相遇。必须承认,这一次成都之行,在我的职业生涯以及专业成长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关于这段旅程的意义,我在杂志上写过一篇专门的文章《走过》,这里不再重复,我要说的是,它是我从杂乱无序期迈向混沌初开期的分水岭。我去的第一天,李玉龙主编交给我的是一套完整的2004年的《教师之友》,很奇怪,是2004年,有一种1846的神秘感。毫无疑问,那是个宝藏,我第一次接触到对国内外教育哲学的一系列盘点和诠释;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对现存语文教育理论的梳理和评价;第一次触摸到人文思想界的呼吸与脉动。我读了整整一个月,写下了大约十万字的随笔,感觉脑袋被一把力斧劈了一下,疼痛而兴奋。它重新点燃了我对教育的热情,并开启了一扇思索之门。当然,这些思想的浪潮不可能迅速的全部被我吸收,我所眺望的未来依然模糊一片,我所实践的现实依然迷障重重,但是我不再迷惘,我开始沿着一个又一个提示向前摸索。大量阅读学科专著、教育理论专著、人文类专著。诸如王荣生教授的《语文课程基础论》《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叶嘉莹的《叶嘉莹说唐诗》,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王尚文《通往语文教学之门》、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李泽厚的《美学三书》、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等等。这个混沌初开期从2007延续至今,我用“有兴趣、有疑问、有路径”来概括这一时期的特点。有兴趣不用解释,有疑问是开始思考的表现,有路径是能够逐渐展开信息之间的相互贯通了,也就是能够试着从这个信息中找到解决别的问题的证据了。

第三个时期是自觉有序期,我觉得它应该是“有方向、有计划、有思考”的。对自己实践领域的理论、流派进行个人化的梳理,然后做出评价和选择,在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模型中完善自己,继而在自己的实践领域做出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设。这是我的下一站。要做到这些,靠一个人战斗是不行的,需要一个更丰富的空间——组建或者加入共同体。09年的暑假,我去成都参加第四届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参加培训并上课,就是希望能够投身共同体的实战研修,从而提升自己。

三个关键词

生命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这是李玉龙主编和他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它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那些至关重要的,在相当程度上支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潜规则”

生命状态

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有了另外一种生命存在的形态——教育生命。教育生命的生长不单单是时间意义上的编年史,而是或主要是我们如何赋予自然的教育生命以意义。

教育是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天然地需要一种虔诚的情怀、开放的心态、高度的责任感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只有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我们才可能对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有一种敏感,有一种切肤之痛,并获得一种批判的勇气和建设的担当。

从我个人而言,这种状态则表述为:不归隐,不超脱,不疏离,不边缘,全心全意地呆在现实生活中,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不对孩子们说谎。

知识结构

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化的知识最有力量。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部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我们不妨把这个结构视为一个“漏斗”,漏斗嘴的注入方向当然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原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建一个均衡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这是我们建构的一个教师知识结构的模型。

思维方式

教育教学行为的背后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在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否打破一些固有的陈旧的思维习惯,形成一种复合的开放的思维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李玉龙先生曾经举过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有一家肥皂生产厂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流水线上的包装环节上出现了有包装袋空壳的问题,影响了后面打包,出货等流程。老板召集大家开会,工程师立马开始检测流水线程序,发现其中几个数据出了问题,但是要修改很困难,必须重新设计整条线,这样一来,就要花几百万。有一个车间主任去看了出问题的那个环节之后,马上搬来两台大电扇,对着包装出口吹,空壳包装袋立刻飘出去了。就这一个主意为厂家省了几百万。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

三个行动

我们势必要以一种更为积极和开放的心态重建教育存在的坐标,以使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研究和创造成为教育生命的常态,从而才可能为我们赢得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真正尊严。

阅读

专业阅读的两大原则:方向和坡度。

明了一个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将为我们的专业阅读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提示。缺哪一部分补哪一部分,持之以恒,将为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下坡容易上坡难。保证一条倾斜向上的专业阅读曲线,将极大地牵引我们专业发展的趋向。

实践

一般性的教育实践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是判断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能否在别人停步的地方再朝前走一两步,这是创造性教育实践的入口。也许只是那么一小步,你的眼前可能就会出现一个不同于他人的全新的教育世界。 写作

教育写作是对教育实践的第二次进入,第三次进入乃至第N次进入。这样一个过程既是一个表达的过程,更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走向个体、走向真实、走向专业、走向多元、走向开放,这样的教育写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写作。

除了论文我们还可以写很多其他的,诸如,课评、作品解读、读书笔记、教育故事、诗歌、小说等等。

(三)改变课堂

从语文学科来说,就内涵而言,语文课程的内涵要远大于课堂,当年干国祥曾经在教育在线发过一个“理想主义的语文教育公式”。语文课程=(严凌君王泽钊)式的自编教材+(韩军袁卫星)式的诗意解说+(郭初阳干国祥)式的文本解读+(钱梦龙李镇西式)的课堂对话生成方式+(梁卫星)式的语文生活……虽然这个公式有些游戏性质,但并不妨碍我们的理解,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是专业发展“漏斗嘴”的注入的主阵地,不说它是终端,至少它应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交汇点。也就是,我们在专业发展上面下的功夫会直接影响课堂的面貌。下面我要说的就是我的专业发展是如何改变我的课堂的。还是要分成几个阶段说:

从模仿到觉醒——跑道还是通道——当小贩还是开超市

从模仿到觉醒

和大多数老师的成长的一样,我的课堂是从模仿名师的课堂实录开始的,从1996年模仿张化万的《烧不坏的手帕》在片内一举成名开始,到2005年的《伯牙绝弦》我的模仿秀几乎没有失败过。沉浸在拿来主义的安逸之中,我非但没有引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应该客观的说,这一阶段的模仿和大量的公开课机会对我的课堂调控能力和课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我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观的形成却产生了副作用。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缺失,文本分析的武器丢弃,所以演绎课堂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可以说是有技术没思想。

2007年去成都,大开眼界,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接触的是最前沿的教育理念,第一线团队的课堂关于价值观和技术观的重构,《后现代课程观》关于混沌多元的课堂新秩序,让我有点无所适从,找不着北。主编说很正常啊,落差太大了,回去好好补课。

2008年我读到了王荣生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和《语文课程基础论》。如获至宝,拨云见日。王荣生教授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中,对课堂的两大要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何者为主导,在语文教学研究中,采用哪个维量来描述更为有利,进行了全面论述。他认为前者的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方法的合理与否合适与否本身就是基于内容的合理。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也说过是“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相反”。关于后者,他认为用“先教学什么,再教学什么,后教学什么”这样的方式讨论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妥帖地解释语文教学实践。

由此,他认为从教学内容观课、评教、设计教案,应该是一个语文老师走上自觉道路的必经之路,继而他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提出了一堂语文好课的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

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1、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2、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现实化;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理想标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8、教学内容和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需要

这本书我读了不下五遍,我的感觉是在语文教学迷茫的丛林里依稀看到了了一条流向远方的小溪,而且我也意识到从教学内容出发研究课堂(设计、观课、评教)应该可以看到新的风景。

我开始做尝试,08年名师考评课我依托这九个标准,设计了一堂全新的比较阅读课《危险的小事》,效果非常好,一方面凭借此课当选名师,一方面凭借此课我初步确立了从教学内容出发的课堂观。

跑道还是通道

2008年的10月,我代表萧山区参加杭州市小学语文第七届新课程展示,在长寿桥小学上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这一课跟我以往上的公开课不一样,磨了很多遍,教研员的压力很大,我的压力也很大。我在博客上有对这一次磨课的全程记录。从选课到试教到正式上课磨难重重。《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篇老课文,网上很多成名的课堂实录。选择它首先是出于一种敏感和警惕,这篇文章有大量与事实不符的细节,用弱化甚至丑化其他人来突出主人公的伟大,手法很拙劣。这样的文章要不要上,怎么上,在这样的公开活动中揭露教材硬伤,发掘文本缺陷,砸了怎么办?最后还是上了,前面三十分钟是华美的绽放,后面十分钟是不露声色的瓦解,我出示了几则有价值的资料,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教材中的问题,鼓励他们重新审视真相。

课堂效果不错,当然争议总是难免的。今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合刊中有这节课的课堂实录、评课和我的辨课。做完一系列的反思之后,我觉得这一课上得很值,第一,我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个语文教师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第二, 我在以教学内容为基点的设计中获得新的进展:如何以学生个体体悟为起点设计教学内容,如何从朝向“知”的课堂向朝向“思”的课堂摸索。第三,课堂不是一个固定的跑道,而是一个把学生引向远方的通道,引进适合的课程资源,让通道更畅通。

当小贩还是开超市

时隔两年,再回成都的时候,我带去了我的新课《拥抱大树》,从来没有人上过的新课。浣花涤锦,草堂放歌。一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云集草堂小学,进行为期8天的第一线高级研修。窦桂梅,武凤霞,郭初阳,魏勇……精英荟萃,

风云际会。我带着惶恐和不安也带着谦逊和真诚而去。李主编说,想看看我这两年进步没。我说,我要把曾经的迷惘还给你。

课堂实录已经整理出来,好坏自有评说,我感到欣慰的并非是课得到了一些好评或好建议,而是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会以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最初理解来构建课的起点。我会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教学材料的呈现是否充分教育学化,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是否足够开放等。会审视自己有没有做到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有没有成为一位学习的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成都回来之后,再读《后现代课程观》,激动万分,不得不提,这还是跟二个人有关——郭初阳和魏勇。他们的概念课跳出了传统精致课堂的模型,向着后现代的理想范式做出了极富意义的探索,我再一次被劈到了。如同当年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样。我想明白了一点,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而言,王荣生教授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研究应该是两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之间必不可少的连接点,也是我两年前的课堂和现在的课堂之间必不可少的连接点。我有一个朋友说,王荣生解决的是地上的问题,后现代课程解决的是天上的事,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前者着力现实,后者指向未来。我的意思是说专业发展的道路必须循序渐进,你连现实问题都解决不了,就急着解决天上,无疑于建造空中楼阁。专业发展是一项漫长、寂寞、甚至有时有点郁闷的工程。不能激进,不能颓废。当然,一个行走在自我追寻道路上的教师,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不会仅仅局限于现实,他会愿意站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寻找到那个完美的结合点。

郭初阳,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这个曾经全国高中语文赛课特等奖获得者,在上完《远和近》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前我的课布满了陷阱,学生走的每一步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的课堂很华丽,但是现在的我觉得自己那是可怜的像一个小贩,只不过贩卖的是知识,而现在,我的课里没有陷阱,但是有很多超级链接,因为我想开超市,让孩子们自由地建设自己的思想。

这句话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表述是这样的:我相信在新的课程概念中将出现一种新的教育秩序,并形成一种新的师生关系。从今日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向更为复杂的、多元的、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的非对称性的秩序发展。当这种新的更为微妙的秩序引入学校教育之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识的学生,而更多的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多尔)

我想,开超市是个诱人的事,但它需要有充足的货源,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需要分析消费者心理,需要精心的布局和努力的经营,这些工作也许别人看不见,但是却很重要。必须要指出的是,小贩和小贩之间是有差别的,同样,超市和超市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如果你想从一个超级小贩升级为合格的超市老板,必须要更专业才行哦。我想这会是我要努力的目标。

讲了那么多,写了那么多,对我的肩颈和大脑是一种煎熬,不知道对你们而言是否也是一种煎熬。不过,池莉说过:熬至滴水成珠本身,对于人生来说,却实在是一个美妙的景象,是一个美好的修炼过程。

谢谢大家

二 : 人生的历炼——读池莉《熬至滴水成珠》有感

三 : 熬至滴水成珠

熬至滴水成珠

——教师专业发展与课堂观的确立

(一)唤醒自己

池莉在2006年出了一部散文集《熬至滴水成珠》,开篇第一句话就把我击中。[www.61k.com)她说: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那个时候我正在经历人生中很迷惘的一段,犬儒,愤世,颓废,教学上似乎有一点小名气,但无非是一些哗众取宠的小伎俩而已。我渴望的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无处可寻。看着步入中年的池莉一点点揭开自己,用半辈子经历的与异见者的争吵,与疾病的抗争,与名利的纠结写下一个“熬”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十多年老师当下来,我为什么还是这么困顿?我的春天在哪里?我还要这样熬多久?池莉说,人生的春,天衣无缝,浑然大气,是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着意磨砺融会贯通的境界。光明简单是煎熬出来的,敦厚宁静是煎熬出来的,苏醒是煎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煎熬出来的。

我不能确定是否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一点作用,也或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不得而知。我能够确认的是大概从2006年底开始,我的生活有了一点变化,心开始慢慢苏醒了。现在,让我们先跳过这一段,从2009年的暑假生活开始说起吧。我把它列成两张清单:

我的暑假生活清单

7月5日到7月15日

备去成都上的课、参加《小学语文教师》暑假合集的辩课、修改教案和课件 7月16日到7月24日

赴成都参加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参加培训、上课

7月28日到8月10日

整理课堂实录、培训记录、写系列随笔2万余字

8月11日到8月24日

旅游、看书、看碟,做零碎记录

8月25日-8月30日

准备新学期课

我的暑假读书清单

学科类: 人文类:

孙绍振《名作细读》(细读) 梁文道《常识》《噪音太多》(泛读)

柯云路《童话人格》(细读) 林贤治《漂泊者萧红》(泛读) 郭初阳《言说抵抗沉默》(再读) 许知远《醒来》(泛读)

教育理论类: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泛读) 杜威《论教育民主主义》(粗读)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啃读)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啃读)

文学类:

王小波小说集 王朔小说集 彩乌鸦系列童书 (乐读)

历史类: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泛读)《世说新语》(趣读)

熬至滴水成珠 熬至滴水成珠

不能说这个暑假收获有多么巨大,进步有多么明显,只能说这个暑假我过得相对专业一点。(www.61k.com)我不是专家,不能够以严密的逻辑和科学的论证(像王荣生教授一样)为老师提供一条专业发展的标准路径,我只是一个一线的教师,只能以自己一知半解的领悟、以摸石头过河的行动、以边走边唱的姿态,画出自己苏醒的轨迹。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医生,学问很高,曾经和我谈论过小学教师专业非专业的问题。他很不客气地说,你们小学教师太不专业了,20年了,一点也没有进步,还是抄教参,背答案,题海战术。评这个秀那个秀,搞得像超女快男一样,教书怎么能变成青春饭呢。虽然听着刺耳,但也不无道理。从90年代开始,社会各阶层对教师“非专业”的诟病一直不绝于耳。的确,科技、经济飞速发展,教育的步伐却依然是慢三,不挨批才怪。不管你接不接受,事实摆在眼前:大部分教师依然充当知识搬运工角色,把知识从教参搬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依然停留在机械简单的反复操练层面。

我们不妨简单剖析一下原因,从外部讲,是刚性的,不容臵疑的,剥夺了教师个体活动空间的“课标--统一教材—钦定教参—知识体系及质量检测”这一课程体系对语文教师的外在束缚所致;从内部讲,是大多数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缺乏现代知识分子应有的批判精神与独创精神,一味屈从于教参考试而进行“非专业化”自我认同的结果。很多人会在遭遇批评的时候一脸无辜地说,我只是一个老师,我也没有办法,在强大的体制面前,我根本无能为力。只要考试取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你认为体制变革之后,你也马上可以脱胎成为新人吗?如果个人的更新没有做好,当新变革来临的时候,你依然会被新浪潮淹没。外部机制的变革是艰难而缓慢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只有当内部的力量积蓄的差不多的时候,旧体制才可能因为不适应进程而分崩瓦解。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你没有办法改变现有体制的情况下,先唤醒自己,更新自己,发展自己。不要去期待一个新时代的突然来临,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行动起来,也许我们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推手,继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时代。

(二) 回到自身

让我们回到自身,不去空谈遥远的理想。

我经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咱们不妨把专业发展之旅看成是一次寻宝之旅,每个人都是夺宝奇兵,一开始也许仅仅是因为一个梦想,一个传说漫无目的开始行走,但是走着走着,你会有意无意地得到一些密语和提示,也许是从一本书那里,也许是从一位智者那里,然后经由这本书和这个智者,你又会结识另一些书和另一些智者,这个过程新鲜而刺激,你生命的疆域和心灵的视角不断地扩展,到最后,其实得到什么宝藏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财富已经在寻找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实战的能力,灵性的思维。

当然,这是很个人化的表达,这跟我接下来要谈的我个人专业发展的三个三有关,我不希望大家把它当做范例,我只希望通过我的个人叙事为大家提供另一种思路。

三个时期

当我回过头去看自己18年的教学生涯时,很难确定我的专业发展起始于何时,那个时候没有这样的名词。我只能大致把这十八年分成三个时期:杂乱无序期、混沌初开期、自觉有序期。我把从1992年到2006年初这一段全部归为杂乱无序期。这个时期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的特征:无方向、无计划、无思考。无方向

熬至滴水成珠 熬至滴水成珠

是全方位的,不知道一个语文老师该读什么书,读书全凭兴趣,偏食诗歌、散文、小说,根本不看教育类书籍,典型的文青式阅读;不知道好课堂究竟该是怎样的,上课全凭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www.61k.com)无计划是指完全接受学校安排,没有个人计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出去听课,什么时候参加比赛,什么时候交论文,都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无思考是不写教育随笔,不参与争论,不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正是在这样的三无时期,我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前半程,考完了自考考本科,评完教坛新秀评优秀教师,论文获奖不断升级,公开课的规模不断扩大,看上去似乎一帆风顺,风光无限。但事实上就像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那句名言一样: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不自量力,夸夸奇谈,心无点墨却又自以为是。我一边享受着荣誉当前的光环,一边掩饰着荣誉背后的肤浅。很迷惘,很分裂。

2007年初,我辞去了行政职务,回归到一个普通教师的位臵,我悄悄地以“半瓶阳光”为名(后改名为“一帘黄花”)注册了一个新浪博客。希望自己能以“以澄澈之心求洒脱之态,于繁琐事外求自由宁静”。散文、小说为主,偶尔写一点教育小随笔,坚持了半年多吧,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教育局的董局把我和我的博客推荐给了一位远在成都的教育杂志的编辑李玉龙,然后就有了07年下半年的成都之行,我被派到《新教育读写月报》杂志社当访问教师,为期半年。我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一定都暗藏着这样偶然的机遇,一旦你做出了一些准备,没准就能和这个机遇相遇。必须承认,这一次成都之行,在我的职业生涯以及专业成长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关于这段旅程的意义,我在杂志上写过一篇专门的文章《走过》,这里不再重复,我要说的是,它是我从杂乱无序期迈向混沌初开期的分水岭。我去的第一天,李玉龙主编交给我的是一套完整的2004年的《教师之友》,很奇怪,是2004年,有一种1846的神秘感。毫无疑问,那是个宝藏,我第一次接触到对国内外教育哲学的一系列盘点和诠释;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对现存语文教育理论的梳理和评价;第一次触摸到人文思想界的呼吸与脉动。我读了整整一个月,写下了大约十万字的随笔,感觉脑袋被一把力斧劈了一下,疼痛而兴奋。它重新点燃了我对教育的热情,并开启了一扇思索之门。当然,这些思想的浪潮不可能迅速的全部被我吸收,我所眺望的未来依然模糊一片,我所实践的现实依然迷障重重,但是我不再迷惘,我开始沿着一个又一个提示向前摸索。大量阅读学科专著、教育理论专著、人文类专著。诸如王荣生教授的《语文课程基础论》《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叶嘉莹的《叶嘉莹说唐诗》,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王尚文《通往语文教学之门》、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李泽厚的《美学三书》、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等等。这个混沌初开期从2007延续至今,我用“有兴趣、有疑问、有路径”来概括这一时期的特点。有兴趣不用解释,有疑问是开始思考的表现,有路径是能够逐渐展开信息之间的相互贯通了,也就是能够试着从这个信息中找到解决别的问题的证据了。

第三个时期是自觉有序期,我觉得它应该是“有方向、有计划、有思考”的。对自己实践领域的理论、流派进行个人化的梳理,然后做出评价和选择,在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模型中完善自己,继而在自己的实践领域做出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设。这是我的下一站。要做到这些,靠一个人战斗是不行的,需要一个更丰富的空间——组建或者加入共同体。09年的暑假,我去成都参加第四届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参加培训并上课,就是希望能够投身共同体的实战研修,从而提升自己。

熬至滴水成珠 熬至滴水成珠

三个关键词

生命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www.61k.com)这是李玉龙主编和他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它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那些至关重要的,在相当程度上支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潜规则”

生命状态

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有了另外一种生命存在的形态——教育生命。教育生命的生长不单单是时间意义上的编年史,而是或主要是我们如何赋予自然的教育生命以意义。

教育是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天然地需要一种虔诚的情怀、开放的心态、高度的责任感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只有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我们才可能对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有一种敏感,有一种切肤之痛,并获得一种批判的勇气和建设的担当。

从我个人而言,这种状态则表述为:不归隐,不超脱,不疏离,不边缘,全心全意地呆在现实生活中,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不对孩子们说谎。

知识结构

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化的知识最有力量。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部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我们不妨把这个结构视为一个“漏斗”,漏斗嘴的注入方向当然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原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建一个均衡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这是我们建构的一个教师知识结构的模型。

思维方式

教育教学行为的背后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在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否打破一些固有的陈旧的思维习惯,形成一种复合的开放的思维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李玉龙先生曾经举过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有一家肥皂生产厂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流水线上的包装环节上出现了有包装袋空壳的问题,影响了后面打包,出货等流程。老板召集大家开会,工程师立马开始检测流水线程序,发现其中几个数据出了问题,但是要修改很困难,必须重新设计整条线,这样一来,就要花几百万。有一个车间主任去看了出问题的那个环节之后,马上搬来两台大电扇,对着包装出口吹,空壳包装袋立刻飘出去了。就这一个主意为厂家省了几百万。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

三个行动

我们势必要以一种更为积极和开放的心态重建教育存在的坐标,以使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研究和创造成为教育生命的常态,从而才可能为我们赢得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真正尊严。

阅读

专业阅读的两大原则:方向和坡度。

明了一个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将为我们的专业阅读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提示。缺哪一部分补哪一部分,持之以恒,将为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下坡容易上坡难。保证一条倾斜向上的专业阅读曲线,将极大地牵引我们专业发展的趋向。

熬至滴水成珠 熬至滴水成珠

实践

一般性的教育实践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是判断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www.61k.com]

能否在别人停步的地方再朝前走一两步,这是创造性教育实践的入口。也许只是那么一小步,你的眼前可能就会出现一个不同于他人的全新的教育世界。 写作

教育写作是对教育实践的第二次进入,第三次进入乃至第N次进入。这样一个过程既是一个表达的过程,更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走向个体、走向真实、走向专业、走向多元、走向开放,这样的教育写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写作。

除了论文我们还可以写很多其他的,诸如,课评、作品解读、读书笔记、教育故事、诗歌、小说等等。

(三)改变课堂

从语文学科来说,就内涵而言,语文课程的内涵要远大于课堂,当年干国祥曾经在教育在线发过一个“理想主义的语文教育公式”。语文课程=(严凌君王泽钊)式的自编教材+(韩军袁卫星)式的诗意解说+(郭初阳干国祥)式的文本解读+(钱梦龙李镇西式)的课堂对话生成方式+(梁卫星)式的语文生活……虽然这个公式有些游戏性质,但并不妨碍我们的理解,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是专业发展“漏斗嘴”的注入的主阵地,不说它是终端,至少它应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交汇点。也就是,我们在专业发展上面下的功夫会直接影响课堂的面貌。下面我要说的就是我的专业发展是如何改变我的课堂的。还是要分成几个阶段说:

从模仿到觉醒——跑道还是通道——当小贩还是开超市

从模仿到觉醒

和大多数老师的成长的一样,我的课堂是从模仿名师的课堂实录开始的,从1996年模仿张化万的《烧不坏的手帕》在片内一举成名开始,到2005年的《伯牙绝弦》我的模仿秀几乎没有失败过。沉浸在拿来主义的安逸之中,我非但没有引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应该客观的说,这一阶段的模仿和大量的公开课机会对我的课堂调控能力和课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我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观的形成却产生了副作用。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缺失,文本分析的武器丢弃,所以演绎课堂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可以说是有技术没思想。

2007年去成都,大开眼界,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接触的是最前沿的教育理念,第一线团队的课堂关于价值观和技术观的重构,《后现代课程观》关于混沌多元的课堂新秩序,让我有点无所适从,找不着北。主编说很正常啊,落差太大了,回去好好补课。

2008年我读到了王荣生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和《语文课程基础论》。如获至宝,拨云见日。王荣生教授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中,对课堂的两大要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何者为主导,在语文教学研究中,采用哪个维量来描述更为有利,进行了全面论述。他认为前者的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方法的合理与否合适与否本身就是基于内容的合理。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也说过是“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相反”。关于后者,他认为用“先教学什么,再教学什么,后教学什么”这样的方式讨论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妥帖地解释语文教学实践。

熬至滴水成珠 熬至滴水成珠

由此,他认为从教学内容观课、评教、设计教案,应该是一个语文老师走上自觉道路的必经之路,继而他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提出了一堂语文好课的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www.61k.com]

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1、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2、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现实化;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理想标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8、教学内容和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需要

这本书我读了不下五遍,我的感觉是在语文教学迷茫的丛林里依稀看到了了一条流向远方的小溪,而且我也意识到从教学内容出发研究课堂(设计、观课、评教)应该可以看到新的风景。

我开始做尝试,08年名师考评课我依托这九个标准,设计了一堂全新的比较阅读课《危险的小事》,效果非常好,一方面凭借此课当选名师,一方面凭借此课我初步确立了从教学内容出发的课堂观。

跑道还是通道

2008年的10月,我代表萧山区参加杭州市小学语文第七届新课程展示,在长寿桥小学上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这一课跟我以往上的公开课不一样,磨了很多遍,教研员的压力很大,我的压力也很大。我在博客上有对这一次磨课的全程记录。从选课到试教到正式上课磨难重重。《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篇老课文,网上很多成名的课堂实录。选择它首先是出于一种敏感和警惕,这篇文章有大量与事实不符的细节,用弱化甚至丑化其他人来突出主人公的伟大,手法很拙劣。这样的文章要不要上,怎么上,在这样的公开活动中揭露教材硬伤,发掘文本缺陷,砸了怎么办?最后还是上了,前面三十分钟是华美的绽放,后面十分钟是不露声色的瓦解,我出示了几则有价值的资料,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教材中的问题,鼓励他们重新审视真相。

课堂效果不错,当然争议总是难免的。今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合刊中有这节课的课堂实录、评课和我的辨课。做完一系列的反思之后,我觉得这一课上得很值,第一,我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个语文教师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第二, 我在以教学内容为基点的设计中获得新的进展:如何以学生个体体悟为起点设计教学内容,如何从朝向“知”的课堂向朝向“思”的课堂摸索。第三,课堂不是一个固定的跑道,而是一个把学生引向远方的通道,引进适合的课程资源,让通道更畅通。

当小贩还是开超市

时隔两年,再回成都的时候,我带去了我的新课《拥抱大树》,从来没有人上过的新课。浣花涤锦,草堂放歌。一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云集草堂小学,进行为期8天的第一线高级研修。窦桂梅,武凤霞,郭初阳,魏勇……精英荟萃,

熬至滴水成珠 熬至滴水成珠

风云际会。(www.61k.com)我带着惶恐和不安也带着谦逊和真诚而去。李主编说,想看看我这两年进步没。我说,我要把曾经的迷惘还给你。

课堂实录已经整理出来,好坏自有评说,我感到欣慰的并非是课得到了一些好评或好建议,而是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会以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最初理解来构建课的起点。我会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教学材料的呈现是否充分教育学化,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是否足够开放等。会审视自己有没有做到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有没有成为一位学习的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成都回来之后,再读《后现代课程观》,激动万分,不得不提,这还是跟二个人有关——郭初阳和魏勇。他们的概念课跳出了传统精致课堂的模型,向着后现代的理想范式做出了极富意义的探索,我再一次被劈到了。如同当年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样。我想明白了一点,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而言,王荣生教授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研究应该是两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之间必不可少的连接点,也是我两年前的课堂和现在的课堂之间必不可少的连接点。我有一个朋友说,王荣生解决的是地上的问题,后现代课程解决的是天上的事,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前者着力现实,后者指向未来。我的意思是说专业发展的道路必须循序渐进,你连现实问题都解决不了,就急着解决天上,无疑于建造空中楼阁。专业发展是一项漫长、寂寞、甚至有时有点郁闷的工程。不能激进,不能颓废。当然,一个行走在自我追寻道路上的教师,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不会仅仅局限于现实,他会愿意站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寻找到那个完美的结合点。

郭初阳,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这个曾经全国高中语文赛课特等奖获得者,在上完《远和近》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前我的课布满了陷阱,学生走的每一步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的课堂很华丽,但是现在的我觉得自己那是可怜的像一个小贩,只不过贩卖的是知识,而现在,我的课里没有陷阱,但是有很多超级链接,因为我想开超市,让孩子们自由地建设自己的思想。

这句话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表述是这样的:我相信在新的课程概念中将出现一种新的教育秩序,并形成一种新的师生关系。从今日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向更为复杂的、多元的、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的非对称性的秩序发展。当这种新的更为微妙的秩序引入学校教育之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识的学生,而更多的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多尔)

我想,开超市是个诱人的事,但它需要有充足的货源,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需要分析消费者心理,需要精心的布局和努力的经营,这些工作也许别人看不见,但是却很重要。必须要指出的是,小贩和小贩之间是有差别的,同样,超市和超市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如果你想从一个超级小贩升级为合格的超市老板,必须要更专业才行哦。我想这会是我要努力的目标。

讲了那么多,写了那么多,对我的肩颈和大脑是一种煎熬,不知道对你们而言是否也是一种煎熬。不过,池莉说过:熬至滴水成珠本身,对于人生来说,却实在是一个美妙的景象,是一个美好的修炼过程。

谢谢大家

四 : 池莉:熬至滴水成珠

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www.61k.com]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这样的苏醒,如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

不要以为意象上的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容易得到。更不要以为有了偏僻乡村,目的就八九不离十了。不是的。这种意象不是浅显的看图说话。能够形成这种意象的,要木篱笆,要野玫瑰,要好阳光,要一道碎石小路,从篱笆下面蜿蜒伸出,远远地,远远地深入到了起伏的山坡,要山坡上有茂密的针叶林,要林子里淡淡地散发着松香。

说的是人呢,说的是人生的春呢,因此这样的比喻也就是说,人生的春,天衣无缝,浑然大气,是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的着意磨砺融会贯通了。用一种更加日常的话来说,人生的春便是一种懂事。

有一句成语,叫做“少不更事”,可见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煎熬出来的,苏醒是煎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煎熬出来的。

玄妙的是,需要多少的煎熬呢?又需要多久的煎熬呢?所谓的漫长,那应该是多长呢?法海和尚,老得白胡子一大把,也还是无法彻底圆通,喜欢纠缠白娘子和许仙的家庭婚姻之事。六祖慧能,3岁丧父,自小卖柴养母,连文字都不认识,偶然得闻佛语,心即开悟,于刹那间便明心见性,立刻出家,然后修成正果。

像我这样,写作半辈子,也算受了不短的煎熬,且不谈自己的写作,单说艺术鉴赏方面,在十余年前,我就觉得自己也算是知春了。不少著名作家的作品,看上去或巍峨,或工整,或灵动,或俊秀,诠释一个什么道理,都披挂在作品的形式上,十分易于让评论家一眼就看出好了。这些艺术家和评论家都在玩可爱,装童稚气,于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人假装很复杂地把玩具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假装很深刻地找到了它。这种把戏非常容易迷惑具有发言能力,并且乐于表现发言能力的泛知识阶层,大家一热闹一追捧,一伙子人都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名利。

于此,我会马上露出不屑甚至公开厌恶。我要求文如其人,要求格物致知,要求道德文章真而不伪,要求艺术家首先具备天赐的直接感受人类情感的强大能力,又在后天能够使用这种能力遨游历史现实与人类心灵,然后剥茧抽丝,去繁就简,将他获得的核心理念完全融化在作品的血肉之中。也就是十余年前,我的态度是坚决的激烈的,我会忍不住要与人争论,乃至一言不合便会拂袖而去。我坚信自己看得懂作品也看得出人品。我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大约是在五年前吧,我的坚信开始动摇。我开始强烈地怀疑自己。后来我想明白了,便知道自己最多也就只有一部分的知春。我可以肯定自己的,只有两点,一是有了一些阅读经验,二是有了自己阶段性的艺术标准。别的,就不能被肯定了。我道行再深也就是一个法海和尚,远远不是六祖慧能。

还是要说人。还是人比什么都重要。

还是要把知春放在人的范畴检验,哪怕仅仅是鉴赏艺术作品。正如烧秋一般,若是一把大火烧尽所有季节带来的芜杂繁复,深秋的田野袒露出来的,就是单纯的田野。就这一个道理,一个极其简单明确的道理,足可启我愚蒙,教我知春。这就是:我可以拥有自己的鉴赏经验与艺术标准,但是我却不可以拿自己的经验与标准当作正确本身,当作正派本身,当作美德乃至真理本身。

事实上,偏偏我们太容易把自己当作正确本身,当作正派本身,当作美德乃至真理本身。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疾恶如仇,因为那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被灌输到血液中的美德标准,我们会非常自然地去苛责、要求和打击别的艺术家。尤其在现实生活中,觉得看在眼里的分明是庸俗的,虚伪的,拉帮结派的,学阀作风的,沽名钓誉的,并且还会遇上他人对于自己个人和自己作品的恶意挑衅、谩骂和故意颠倒是非。在这些情况之下,要自己否定自己的真理立场,没有敌意,没有激烈的情绪,不反抗,不鄙视,不出言不逊,实在是很困难。

原来我要说的,还就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的渴望知春。

那一天,上午我在阅读以赛亚·柏林的书,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目光散漫地随着炊烟望到了灰蓝色的天空。武汉深秋与初冬的晴空是这样的好,颜色是很贵族气的灰蓝,温润又傲慢,空间却有着童话一般的神秘高远和无尽辽阔,万里无云又似一个能干俏女人晾晒出来的洁白床单,有说不出的洗练与明亮。好东西往往就是有气魄,就是要这样地打动人心。我心一动,便有了心得:世界上最重要的还是人!我得先于一切地承认:人的观念、喜好、志趣与理想都是没有通约性的!

比如我不看电视,可我不能否定电视,因我的父母就看。我受不了商家大放流行歌曲,可许多顾客就是被这“热闹”吸引过来的。我厌恶打麻将,我的亲朋好友大多喜欢麻将。这就是说,观念的不同并非恶,价值的不同也并非恶,个人本性的不同更不是恶。因此,我何以动辄“疾恶如仇”呢?

别的艺术家追求什么理想或者什么名利,其作品使用什么形式,在我这里,可以不喜欢,可以进行学术品评,也可以置之不理掉头走开。但是,我应该怀有善意的尊重。不是说一定要尊重我不喜欢的作品与做派,而是尊重人,尊重人的选择的权利,尊重人类的通约性。我以为,这才是知春的了。那一种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的境界,在现实生活里,大约就是要修养出一种善意的豁达与宽容来吧。

修养善意的豁达与宽容,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以我愚钝的资质,悟也用了十余年,想要修养成为人生的态度,还不知道需要经历多少年煎熬了。还敢比法海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善男子善女人罢了。

原来,人生的春是这样的难得啊。

五 : 一滴水珠

一滴水珠

文/紫竹心

·

没有比一滴更多的精魂,藏在眼的深处。

你看,从前抑或曾经,抑或众多的昨天与星星。

它们都曾经琥珀,曾经不经意流失或闪耀。(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如同你写下的文字,烙满你的志趣。

·

也没有比一滴更少的笔墨,嵌进一首诗的心里。

你听,筝筝或叮咚,一并流淌成故事。

跨千山,越万水,最后,以海的潮汐讲述。

春,夏,秋,冬,以及南,北,东,西。

·

你和我情节成文字下的平仄,风,或雨。

雷鸣,闪电,每一季戏曲的人生。

而后平静,归宁。浸润麦田,禾苗,青葱。

一片油绿绿的初始,一曲粉嫩嫩的懵懂。

2015.10.14

本文标题:熬至滴水成珠-熬至滴水成珠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306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