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空间分布特征-浅析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09 所属栏目:苏州市各区分布图

一 : 浅析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摘要:基于苏州旅游资源普查数据,从苏州大市范围内对苏州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有效梳理和分析,得出资源分布密度和空间分布差异化特征。本文从旅游资源总量、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等方面对苏州市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解析,并基于苏州10个地区旅游资源点分布数据对不同类别与级别的旅游资源点进行密度估计;基于密度估计得出苏州旅游资源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空间分布特征。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3
苏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及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6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6处11个景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苏州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水平居全国前列,旅游目的地规模和高等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空间结构模糊不清,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够。因此,对现有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排摸、梳理及优化开发能更好的满足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为开发更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奠定基础;同时从空间视角分析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对现有结构的调整及开发模式的优化更有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方法及数理统计
对离散的地理对象或事件(点)如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服务设施布局及商业开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点模式的研究是用点的密度或频率分布的各种特征研究点的分布情况,并从空间离散的旅游资源点中有效提取其分布格局,从而揭示旅游旅游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在研究中通常用点过程密度λ(S)描述空间分布情况,即在点S处单位面积内资源点的品均数目。用数学极限公式可定义为,其中ds指在点S周围一个足够小的区域;E表示数学期望;Y(ds)是ds内资源点的数目。在此基础上,现行的基本方法有样方计数法和核密度方法两种。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认为地理事件可以发生在空间的任何位置上,但是在不同的位置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有所不同。因此,核密度估计法主要用于交通事故预防等通过已知事件推测未知事件的研究。而样方分析法(Quadrat Analysis, QA)则是基于点的密度分析空间上的聚集程度的方法,通过研究景区的密度、频率来解释其空间存在的模式。分析时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样方),统计落在样方中的资源点的数量,再对包含不同景区数量的样方的频率分布进行归纳,最终判断景区聚集程度。从忆波等(2013)利用样方分析法对旅游景区的分布及可达性等分别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将通过样方分析法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可供研究的基础规律。根据Greig-Smith于1962年的试验以及Tylor和Griggith、Amrhein的研究,最优化的样方尺寸是根据区域的面积和分布于其中的点的数量来确定的,即矩阵样方边长为。其中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N是区域中的资源点数量。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及资源点分布情况
(一)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007年江苏省旅游局指派相关专家对苏州进行了旅游资源进行了基础的排摸及梳理,并形成了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为基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苏州市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基本类型数量及比重”为1:269,远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118。由此可知,苏州市不但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率极高且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旅游资源为辅的旅游型城市。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州所辖六区四市今年来的发展规划及统计资料,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与整理:一是删除了如杨公祠、金门、中和桥等已经不存在的资源点;二是删除了不具备文化旅游特征的资源点,如胥江路汽配街,太浦河泵站等;三是对相对较大成片的景区或特色街巷进行细分,将每个资源点具体落实;四是添加了近年来新出现的文化旅游资源,如科文会展类、新建的火车北站等。
经过重新梳理的苏州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比国标总数少6个,拥有率为96.1%。其中,水域风光类是自然资源的主题,占总数的35.2%,天象与气候类最少,占自然资源的3.6%。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建筑与设施类占全部资源总数的63.3%,是苏州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类型区分
将利用GPS设备采集的全市991个资源点的物理地址按照不同的等级分批导入ArcGIS软件,并按照计算栅格的边长为4公里,即将苏州全市划分成以4公里为边长的正方形网状样方栅格以判断不同区域内不同等级资源点的密度情况。即,苏州各区市均为由若干个16平方公里大小的样方栅格组成(表1)。而GPS采集来的资源点则散布在全市范围内,且每个栅格中所拥有的资源点数量各不相同。根据不同区市中每个栅格内资源点数量的多少、类型及等级将有助于找出苏州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算与判断也均基于此。
表1:苏州市分地区土地面积及栅格数量统计(不含水域面积)
姑苏区 吴中区 相城区 高新区 工业园区 吴江区 常熟市 昆山市 张家港市 太仓市
土地面积(km2) 51 1254.3 300.8 205.7 107.7 760.1 1094 864.9 772 620
栅格数量 3.19 78.39 18.80 12.86 6.73 47.51 68.38 54.06 48.25 38.75
从整体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苏州市的旅游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全市3级及以上的优良级旅游资源点主要集中在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占总量的19.8%及21.8%。新建城区中相城区、高新区及工业园区资源点偏少且优良级比率更小,资源点分布呈现块状及线状集中分布的特性。吴中区旅游资源点整体上分布较为分散,但局部集中于东西山及木渎、?直古镇中。吴江、常熟、昆山、张家港及太仓的旅游资源点则相对集中于区域内的古镇及历史文化积淀较深的地区。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与结构比较
(一)旅游资源总数及资源密度差异
从行政区域来看,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对应全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从资源点数量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性(图1)。姑苏区、吴中区、昆山市、太仓市及常熟市的资源点分布较多,单体数量均超过了100,占总数量的74.8%,旅游资源极度丰富。吴江区及张家港市的单体总量超过50,占17.1%为旅游资源较丰富地区。其余三区的旅游资源分布较少,资源点分布也较为分散。从资源量的占比方面来看,除姑苏区外其他区市的资源密度均不超过0.5个/平方公里,这与行政面积较大有直接关系。其中,相城区与张家港市由于资源点数量少,资源密度小于0.1个/平方公里,为旅游资源稀疏地区(图2)。
图1:苏州分地区资源点数量及资源量占比
图2苏州分地区土地面积及资源密度情况
从地缘角度来看,区域间的资源点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纵观苏州全市有两处明显的旅游资源真空区。一处在相城区中心城区以北至常熟市区以南,东至阳澄湖东岸、西至望亭通安一线的广袤地带。另一处位于同里周庄资源密集区以南至G318以北,东至淀山湖西至S227的地区。大范围区域的资源真空对连接将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点的主城区以及旅游资源丰富但游客相对稀少的太仓、张家港及吴江区东南部地区起到了负面作用。如何打通这其中的障碍及瓶颈,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游客在前往旅游景点道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并提高过夜旅游者尤其是境外旅游者,以达到全市旅游事业携手共进的目的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苏州市旅(www.61k.com)游资源点分级密度评估
从单体样方角度分析,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即总资源密度大的区域其优良级密度也相对较大。其中资源点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为姑苏区,原因是在5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拥有188个资源点且其中有81个为优良级(三级以上)。另外,该区域的不同等级的资源点分布趋势及其密度差异不大。这也显示了苏州古城区的深厚文化积淀,文化传承及保护工作相对到位。而相对应的,五级资源点的分布也与整个资源密度呈正比例关系。其中,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有18个和10个五级资源点,并呈以核心区域为中心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点(图3)。其他区域的五级资源点相对较少,相城、张家港和太仓则没有五级资源点。随着等级的逐步降低,资源点数量也上升明显但总体趋势不变,且分布较为分散。
图3:苏州下辖10区市资源密度及高等级资源密度及数量比较
(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
苏州旅游资源丰富,但不同类型及拥有量却有很大的不同。建筑与设施类是全市分布最广泛的资源类型,全市十区市均有分布。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在吴江、常熟及太仓占总资源比均为63%。而遗址遗迹、旅游商品及人文活动三类的分布也比较广泛。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资源总量及类型双排序,姑苏区尽管缺少了天象与气候景观类及生物景观类但仍然是全区市中资源总量及质量最高的区域,因为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及开发也相对得当所以排名第一。吴中区除缺乏气候景观类之外其余类型的旅游资源均非常丰富,旅游资源总量培训的第二位序。国标中的八大主类中天象与气候景观是全市最缺乏的一类旅游资源,全市仅常熟与太仓市共计五处。而这两市也是拥有资源类型最全的区域,但每一类的单体数量均不多高等级的资源点也不多,因此两市位于第三位序。高新区及工业园区尽管旅游资源单体总量不大但高等级资源尤其是拥有现代城市气息的旅游资源点对丰富苏州的旅游类型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因此两区位于第三位序。昆山、吴江、张家港的特点是旅游资源总量不多,类型分布上有一定的非均匀性,三区市的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及景观建筑与设施类是其资源的重点类型为第四位序。相城区拥有的类型则最少,均只有三类旅游资源且无优良级资源为第五位序。
从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来看,经过整理及重新筛选的苏州市旅游资源点明显呈现出人文旅游资源远高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情况,(图4)这与之前江苏省旅游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所统计的结果吻合。
图4: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从地缘角度分析,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区域,且其在类型分布上差异也比较明显。(1)中心地带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在拙政园、平江、阊门历史街区,桃花坞片区、山塘-虎丘、运河、环城河带以及观前街商贸区周边,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2)环太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于东西山、木渎古镇、城西丘陵地区及西部生态城周边,其资源类型兼顾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3)中部湖荡地区以金鸡湖、阳澄湖为中心,以全国商务旅游示范区为龙头,整合相城区、工业园区、昆山等地的旅游资源,以新建景区景观以及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及旅游商品类。(4)沿江地区则在以大江风貌、江海风情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依托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大量景观建筑类人文旅游资源。(5)全市的古镇除木渎外均集中于中部湖荡周边及东太湖附近。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景观建筑与设施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综之,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是自然资源类型分布不均,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
(四)苏州市优质旅游资源分类情况
苏州下辖十区市的优质旅游资源数量分布差异明显。在全市991个旅游资源点当中,优质资源共有385个(其中五级33个),占全部的38.5%、五级资源点占全部的3.3%。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分七个主类,按照单体数量从多到少进行排序依次是景观建筑与设施类、人文活动类、地文景观类、旅游商品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及遗址遗迹类。五级资源点与总优良级比较缺少了遗址遗迹类及建筑与设施类两类,具体分别是建筑与设施类20个、地文景观类5个、水域风光类4个、人文活动类3个及旅游商品类1个。五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及变化趋势与总优良级基本相同(图5),低等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亦同。可见优质旅游资源,尤其是五级资源点的出现与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总量及整体质量有极大的关联。
图5:高等级旅游资源点的分类情况
四、总结与不足
基于本次调查研究,对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作如下总结:(1)苏州市人文旅游资源远多于自然旅游资源,在分布方面自然旅游资源多为湖泊、丘陵地区,多集中在苏州西南部及沿江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则分布较为分散,并呈现围绕中心城区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征;(2)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3)旅游资源从数量和等级综合考量,姑苏区位于第一位序,相城区位于第四位序。(4)相城区资源点少且均为低等级资源点,需寻找适合自己发展并有鲜明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支撑点。工业园区则是量少质优的特点,在高端商务旅游及城市休闲游方面可以多做文章。高新区的优良级偏少,应在现有资源点中提炼出有潜力可挖并符合现有消费习惯的旅游资源点,并加以重点培养。县级市在旅游开发中应尽量避免资源真空区的出现。
样方计数法只能获得点在样方内的静态信息,不能获得关于样方内点与点之间的动态信息。其结果是样方分析不能用来充分了解旅游中的可达性,即旅游者到达这些资源点所需花费的时间及效率。经后可考虑用GIS软件辅助判断,以期更加深彻了解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程玉珍,等.苏州统计年鉴2013[M].苏州: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5-76.
[2]苏州市旅游局.苏州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0)[R].苏州:苏州市旅游局,2008:34-35.
[3]从忆波.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与可达性测度[D].兰州:兰州大学,2013:19-22.
[4]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8.
[5]Diggle, P.J 198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patial point Patterns. Academic Press, London

二 : 隆头鹦哥鱼:隆头鹦哥鱼-分布,隆头鹦哥鱼-特征

隆头鹦哥鱼,又名驼峰大鹦嘴鱼,俗名鹦哥,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鹦哥鱼科的其中一种。

鹦哥鱼_隆头鹦哥鱼 -分布

隆头鹦哥鱼:隆头鹦哥鱼-分布,隆头鹦哥鱼-特征_鹦哥鱼
隆头鹦哥鱼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日本八重山群岛、台湾、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大堡礁、密克罗尼西亚、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美属萨摩亚、所罗门群岛等海域。水深1~30米。

[www.61k.com)鹦哥鱼_隆头鹦哥鱼 -特征

本鱼体延长而略侧扁。头部轮廓为垂直角度与齿板间外面的表面具颗粒状的突起。后鼻孔明显的大于前鼻孔。本鱼约20厘米左右时,头部前额即向前突出了。开始型的雌鱼体灰黑部有白色斑点,终端型雄鱼全身为蓝绿色。幼鱼尾鳍为圆形尾,成鱼的尾鳍上、下叶延长呈双凹型尾。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10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9枚。体长可达130厘米。

鹦哥鱼_隆头鹦哥鱼 -生态

隆头鹦哥鱼:隆头鹦哥鱼-分布,隆头鹦哥鱼-特征_鹦哥鱼
隆头鹦哥鱼

本鱼喜群游鱼礁湾或珊瑚礁外的海域。以啃食活珊瑚为主食。它们啃食珊瑚的咬嚼声,潜水的人在相当远的距离就可以听到,性机警有整群一起睡的习性,为潜水镖鱼者有机可趁。

鹦哥鱼_隆头鹦哥鱼 -经济利用

食用鱼类,但味道不是很好,用清蒸较差,适合红烧。

三 : 间蜂猴:间蜂猴-分类,间蜂猴-特征

间蜂猴又名中懒猴,为越南北部和我国云南南部的特有种,也是亚洲灵长类中分布最狭窄的一个种,估计种的分布范围不及500平方千米。国内迄今所知仅分布于云南南部的屏边、河口、金平和绿春等边境县。国外只分布于越南北部。在云南,间蜂猴的数量比倭蜂猴稍多。但由于这一地区其栖息的主要生境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已保存不多,其数量亦很稀少,可能不及500只,加之种的分布区远比倭蜂猴小。

倭蜂猴_间蜂猴 -分类

倭蜂猴 间蜂猴:间蜂猴-分类,间蜂猴-特征
·中文名:间蜂猴·物种分类:兽类→灵长目→懒猴科→蜂猴属
·拉丁名:Nycticebusintermedius
·英文名:PygmaSlowLoris
·属中文名:蜂猴属
·国内分布:间蜂猴为越南北部和云南南部的特有种,国内迄今所知仅分布于云南南部的屏边、河口、金平和绿春等边境县。
·国外分布:国外只分布于越南北部。
·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否
·保护级别:I级保护
·中国红皮书:E
·生境:间蜂猴的栖息生境与倭蜂猴相似,均生活在炎热的印度支那热带低海拔(300m以下)地区的原始阔叶林中,在茂密的竹林或野芭蕉林中亦有所发现。
·习性:夜行性,树栖,单独活动,主要食物为热带软性甜水果如野芭蕉,榕树果等,亦偶食昆虫、鸟卵等动物性食物。

倭蜂猴_间蜂猴 -特征

倭蜂猴 间蜂猴:间蜂猴-分类,间蜂猴-特征
间蜂猴体型大于倭蜂猴但小于蜂猴,成体体重一般为400~700g,体长250mm左右。上体色似倭蜂猴,但毛端白色尖明显,体背中央有明显的暗褐色脊纹,体毛很少卷曲。本种系DaoVanTien(1960)根据获自越南北部标本命名的1个新种,其特征是体型小于蜂猴而大于倭蜂猴。Groves(1971)认为本种是倭蜂猴的成体而作为后者的同物异名。近年来,通过在云南东南部和南部获得一批倭蜂猴和间蜂猴的标本,经比较,两者在体型大小、外形和毛色差异、齿型结构和其它形态结构上均有差异,而非年龄变异。90年代,通过分子生物学的MtDNA分析,两者亦有一定差异,其遗传距离为0.009。据此推算,两者在50万前就已有了遗传分化。为此,可以认为间蜂猴是1个有效种。


倭蜂猴_间蜂猴 -分布:

间蜂猴为越南北部和云南南部的特有种,也是亚洲灵长类中分布最狭窄的1个种,估计种的分布范围不及500km2。
  国内迄今所知仅分布于云南南部的屏边、河口、金平和绿春等边境县。
  国外只分布于越南北部。在云南,间蜂猴的数量比倭蜂猴稍多。但由于这一地区其栖息的主要生境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已保存不多,其数量亦很稀少,可能不及500只,加之种的分布区远比倭蜂猴小。

倭蜂猴_间蜂猴 -习性:

用手指在树干和树枝间捕捉猎物或摘取果实。
食物:野果、植物嫩叶、昆虫、小鸟。
体型:体长20~25厘米。体重250~300克。
习性:与蜂猴生活习性相似。但个体小,俗称“小懒猴”。直到1978年才在中国发现有分布。

倭蜂猴_间蜂猴 -繁殖:

倭蜂猴 间蜂猴:间蜂猴-分类,间蜂猴-特征
间蜂猴(图片来自于中国野生动物博物馆)间蜂猴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7月中旬至9月初发情,发情期49.7天,怀孕期约188天,次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产仔。每年1胎,每胎2-3仔。哺乳期108天。16-19月龄的幼体体重接近成体,20-24月龄性可成熟。仔兽与哺乳母兽的依恋关系较懒猴科内任何1个种都要松驰,仔兽较早脱离母兽独立生活,母婴关系历时约20周,哺乳期内2个幼仔的生长速度常不一致,而断奶后生长较快的1个幼仔常过早死亡,幼体死亡率较高。

四 : 蓝豆娘鱼:蓝豆娘鱼-特征,蓝豆娘鱼-分布

蓝豆娘鱼(学名:Abudefduf coelestinus)为雀鲷科豆娘鱼属的鱼类。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国外见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北至日本。

蓝豆娘_蓝豆娘鱼 -特征

蓝豆娘 蓝豆娘鱼:蓝豆娘鱼-特征,蓝豆娘鱼-分布
蓝豆娘鱼

背鳍Ⅻ-12;臀鳍Ⅱ-13;胸鳍15;腹鳍Ⅰ-5。侧线鳞16+7。鳃耙9+14。体长为体高1.6倍;为头长3.3倍。头长为吻长3.8倍;为眼径2.5倍。两颌各具齿1行。背鳍起点前方鳞伸至吻端。体呈蓝灰色。体侧有5条暗褐色横带,其宽大于间隙。尾鳍淡色,上下缘各有1黑色纵带。体长78mm。系海洋暖水性鱼类。

蓝豆娘_蓝豆娘鱼 -分布

中国南海、东海;国外见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北至日本。蓝豆娘 蓝豆娘鱼:蓝豆娘鱼-特征,蓝豆娘鱼-分布
蓝豆娘鱼
本文标题:空间分布特征-浅析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154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