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比尔盖茨乔布斯-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发布时间:2017-09-21 所属栏目:移动互联

一 : 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小编点评:不是冤家不聚头,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应该是真爱。

今年的4月1日刚好迎来了苹果成立的第40个年头。长久以来手机市场Android与iOS两分天下的局面让很多人以为苹果一直以来的竞争对手是谷歌。其实不然,如果翻开历史,你就会发现其实苹果的“好基友”是微软。

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命运相似的两个人的第一次合作就震惊世界: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的命运似乎在一开始就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他们两个同在1955年诞生于美国。而后在学生时代的两人也有着极为相同的经历,那就是他们都在大学时期退学了,不同的是乔布斯在退学之后到印度当了两年的僧人。

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1976年4月,乔布斯在自家的车库中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而这时比尔盖茨的微软也仅仅过了自己的1周岁生日。真正让两家公司联系到一起的是在80年代,那时Apple II正十分流行,乔布斯就Macintosh电脑的微处理器问题与比尔盖茨之间展开了合作。而正是这第一次的合作,诞生了两个后来足以影响世界的产品——Word及Windows。

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失败的合作让他们从此分道扬镳成为对手:

但正是因为这两项产品,让苹果与微软的关系跌至冰点。首先微软在与苹果谈判破裂后,将Word卖给了苹果的直接竞争对手IBM。其次乔布斯认为微软推出的Windows系统是盗窃了苹果的成果。可比尔盖茨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图形界面系统的想法源于Xerox PARC 实验室,而微软只是早苹果一步把这个想法转化为现实。

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此后微软凭借Windows在PC领域变得不可阻挡,乔布斯则在1985年辞去了自己在苹果公司的职务。自此两家公司的关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在1996年乔布斯重返苹果之前,比尔盖茨还曾为此劝说当时苹果CEO吉尔阿梅里奥不要让乔布斯回到苹果。

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危难时刻伸出的援手让他们再次走向合作:

而就在1997年苹果面临破产的时候,担任苹果CEO的乔布斯选择了再次与微软合作,并接受了微软1.5亿美元的资金。在乔布斯的第一次Macworld会议上,比尔盖茨还通过视频电话向会议现场的“果粉”们致以问候。

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从那之后,乔布斯与比尔盖茨的关系慢慢的发生了变化。首先乔布斯宣布苹果接受微软投资时,对“果粉”们表示要大家忘掉“苹果必赢,微软必输”的想法。而后当苹果推出iTunes时,比尔盖茨则在微软内部声明“乔布斯将运用他的专注和对事物的判断力在电子产品市场掀起一场了不起的革命”。

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不是冤家不聚头,有时懂你的恰恰是你的敌人:

就在比尔盖茨退出微软的5年后,乔布斯因癌症在2011年离开了人世。至此叱咤风云的两位互联网“巨头”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推出了历史舞台。在乔布斯离世之后,比尔盖茨对这位昔日的“对手”表示了惋惜,他称是乔布斯让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在各自的事业中都取得了传奇般的成就,苹果与微软也在这几十年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虽然互为竞争对手,但乔布斯与比尔盖茨之间的这种识英雄重英雄的情谊相信在许多年以后也会为人们所乐道。毕竟有时候最懂你的,有可能是你的敌人。

二 :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关系

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纽约时报》网络版报道,苹果宣布公司联合创始人、前CEO史蒂夫 乔布斯辞世,终年56岁。这位梦想家的黯然辞世,让世人惋惜,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PC行业,iPhone、iPad等产品可以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敬仰这位伟人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的创新精神。

作为美国两大影响世界的人物,乔布斯 比尔盖茨经常被人拿出来对比,的确,他们的人生已经成为传奇,那么在这两位天才的背后又有什么恩怨情仇呢?

1955年2月24日,乔布斯出生在美国硅谷,在婴儿时期被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夫妇领养,前者为一家激光公司的机械师,后者为会计师,两人均已过世。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他的父亲威廉是一名公司律师,母亲玛丽是一名学校老师。17岁的时候,盖茨卖掉了他的第一个电脑编程作品一个时间表格系统,买主是他的高中学校,价格是4200美元。

根据福布斯2011年度排行榜显示,乔布斯目前的净资产为83亿美元,而早在2007年,比尔·盖茨的身家已达580亿美元,然而,乔布斯 比尔盖茨的对比远远不能局限在金钱的数目上。

1972年,乔布斯上大一,然后退学;1974年,他被佛教吸引,去印度旅行,剃度为僧。1976年,乔布斯回国,与朋友一起在自家破烂车库中搞发明,创造了Apple II个人电脑,拿到人生第一桶金。

1979年,经过两年的努力,乔布斯的苹果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他成功成为了百万富翁。

而此时,身无分文的比尔·盖茨还在他的地下室里艰苦的搞BASIC解译器,1980年,Apple III推出,苹果上市,乔布斯身价超过一千万美元,成为华尔街上最年轻的富翁,同年,比尔·盖茨拿到了他第一桶金,从IBM公司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五万。

1996年:破苹果经过10年的挥霍,辉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公司即将宣布破产,2000年,乔布斯成为破苹果永久CEO,随后的十年,他推出了改变世界的一系列苹果产品:iMac一体电脑、iPod一代和iPod二代、iPhone 3G、iPhone4及iPad平板电脑,2011年,乔布斯宣布辞职,这时的破苹果已经把诺基亚打压得半死不活,毫无疑问,苹果改变了手机的概念,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乔布斯重回苹果后选择了与竞争对手微软合作,微软在97年投给快要破产的苹果1.5个亿美元,他们的协议里包含了最重要的专利交叉共用5年的妥协。比尔·盖茨清楚,没有乔布斯就意味着整个电脑行业被IBM这样的死板呆滞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限制住。

而事实正是如此,自从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之后,业界虽然理应有很大发展但是几乎毫无创新,只不过在不断飙升硬件而已。个性超级自我的乔布斯竟然向微软低头了!撇开两家公司的竞争合作关系,乔布斯 比尔盖茨实际上是很好的朋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手,钱

到了那个位置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大家拼的不是财产而是看待事物的理念。

随后,苹果所向披靡,iTunes击垮了索尼,iPhone击垮了诺基亚。乔布斯是个孤儿,被生母抛弃到孤儿院,养父母更不是什么有钱人,或者说是倾尽了财产让他上大学。他曾经吸过毒、他是被自己创造的苹果开除过的CEO,诺基亚曾经是苹果的24倍,短短4年就被击垮,最颓废的时候苹果只剩下百分之2的市场,可乔布斯还是能乐观地说:“我发现了一个好事,我发现苹果+微软等于100%,所以他们是我们的唯一伙伴,我们推行什么都可以叫做标准”。

1977年,西海岸电脑展,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首次相遇,乔布斯在展厅的正门口用5000美元高价租下了一个惹人注目的展位,他将于此推出苹果公司的第二代产品AppleII。在成千上万对乔布斯产品的狂热者中,就有当时默默无闻的比尔·盖茨,见到乔布斯,对于比尔·盖茨来说犹如见到明星。

乔布斯向展厅的参观者骄傲的说:“不过,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是别人来找我,而不是我去找别人。”把身旁的比尔·盖茨晾在一边,完全没有想到,十几年之后,这位不起眼的小个子将以胜过他几百倍的方式“复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我23岁时,我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当我24岁时,我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当我25岁时,我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但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了钱。”乔布斯傲慢、偏执、孤傲,那时候,他根本想象不到,灾难正在向他迫近,而那个被他忽略的比尔·盖兹,将给他致命的一击。

1980年,电脑主体巨头IBM突然宣布进军个人电脑产业,并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抢占了市场的一半份额。这让乔布斯咬牙切齿,而他找到斯科特拍广告片也正是意在攻击IBM。而此时,微软已经开始与IBM合作,比尔·盖茨通过操作系统迅速成为世界首富。

1984年,比尔·盖茨带着了Excel、Word、Chart来到苹果公司与乔布斯谈判,乔布斯再次拒绝了盖茨,盖茨转身将产品卖给了IBM。

1985年2月24日,乔布斯度过30岁的生日,他万万没有想到,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已经被他自己逼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是他自己把苹果分裂为了水火不容的Macintosh派和其他派,也是他自己,使绝望的同伴沃兹萌生了离去之意。5月,乔布斯被董事会剥夺了继续在苹果工作的权利。

就在乔布斯辞职之际,比尔·盖茨的图形用户界面系统出世了。盖茨仍然拥有这个系统的所有权,并积极地把它贩卖给各种电脑厂商。它终于让盖茨登上了全球首富的宝座。而它的名字便是Windows。

1987年到1997年十年,微软风光无限,1997年,微软已是市值2500亿美元的“怪物”。而苹果呢1996年,亏损了10亿,而且数字还在扩大。盖茨并不看好苹果的未来,将持有的

1.5亿美元的苹果公司股票转卖,而如果当初盖茨坚持保留,这个投资就将为微软带来每年50亿的利润。

1996年,乔布斯重新回归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苹果公司,1997年8月6日,在乔布斯的引诱下,盖茨使用1.5亿美元购买了苹果公司的非投票股票,这笔资金拯救了危在旦夕的苹果,而作为回报,苹果放弃控告微软侵犯版权的官司,并在每一部Macintosh上内置InternetExplorer和Office。盖茨笑得更加开心了,或许,他早已忘记他曾经最爱说的那句话: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

1998年,苹果推出笔记本iMac。2001年,iPod和iTune横空出世乔布斯把苹果公司带到了音乐的世界。2007年,乔布斯推出触摸屏智能手机iPhone,颇具前瞻性地把苹果带到了手机业。然后,是2010年的iPad和iPhone4。短短十年,苹果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乔布斯是这个帝国的绝对君主,他无所不在的阴影早已超越了个人电脑范畴,从而成了横跨IT、手机和多媒体三大业务的领袖偶像。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对乔布斯的悼念中写道,乔布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整个行业,并铸就了人类历史上最罕见的一个奇迹:他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失去了一位有远见的人。而对乔布斯成功最高的致敬莫过于,世界很多人是通过他发明的一个产品得知他辞世的消息的。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对乔布斯的离世发表了声明表达哀悼之情,盖茨说:“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哪个人像史蒂夫这样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们的后代仍将会感受到这种影响力。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很荣幸曾经与他共事,这是无上的荣誉。我会十分怀念史蒂夫。”

微软如今的确很庞大,但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此时,乔布斯去世了,天妒英才,他的离开并不是苹果公司的损失,而是人类的一大损失。乔布斯 比尔盖茨两个人每隔几星期就会通一个电话。乔布斯 比尔盖茨他们之间的区别,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他们之间的联系,却远比人们所想象众人皆知,乔布斯是商业天才,他一手创立了苹果,后来又重返公司力挽狂澜,率领苹果再创辉煌。乔布斯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他从禅宗寻求宁静,却又强势逼人。但他同时还有修辞家、艺术家、使徒、谋略家、魔鬼和完美主义者的特质。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敏感,是真正的跨界高手。乔布斯在PC、音乐、电影、手机等多个领域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要了解苹果为什么能成为今天的苹果,必须对乔布斯性格的诸多方面进行检视。

魔鬼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电脑领域也不例外。大部分每天用着电脑的人未必知道,光是选择用什么软件、什么操作系统这样的问题,在技术圈内都能引起无休止的争论。功能近似的软件,赋予用户的自由各有不同。苹果基本是毫无悬念地被定位为剥夺用户自由的魔鬼。 浮士德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他为了求得知识,将灵魂卖给了魔鬼。在不少人印象中的电脑世界里,用户就是浮士德,方便性和用户体验就是知识,自由就是灵魂,而乔布斯就是魔鬼。 乔布斯坚信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当年福特有句名言——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绝不会说是汽车,而会说我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另一句在技术界反复流传的话出自电脑先锋艾伦.凯之口:“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乔布斯毫无疑问是这一阵营里的人。

既然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么有人替自己打点一切当然更轻松。与此相比,数字领域的自由,只是技术左派关心的东西。想在iPod上播放任何格式的音乐?想在两台iPhone间用蓝牙传文件?想往iPhone里插一张8GB的SD卡?抱歉,在乔布斯看来,世间有比这些自由更好的东西——不需为这些问题操心的自由。

当然,这种自由是以金钱为代价的。何必操心音乐的格式?iTunes商店里有够你听两辈子的音乐,你的信用卡反正已经挂在了上面,买就是了。为什么要传文件?文件应该全部存在云端,欢迎购买我们一年仅99美元的MobileMe服务,其中的iDisk够你存几万张照片,随时随地可以访问。至于可更换的电池,那完全会破坏iPhone背后的完美曲线,反正等到你的电池寿终正寝的时候,下一代iPhone也上市了,欢迎升级哦。

这种思维的悲剧在于:大部分人不知道它是对的。伍迪.艾伦在电影《爱丽丝》里借老中医之口对那个为自己红杏出墙而纠结不已的爱丽丝说:“自由是种可怕的感觉。”被很多人视为异端的基督教科学派掌门人L.朗.哈伯德也说:“如果你想真正奴役一个人的话,就告诉他你会给他彻底的自由。”尽管如此,电脑领域对自由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这种自由有技术门槛。在数字自由原教旨主义的理想世界里,每一个用户多少都具备编程能力,他们完全清楚自己想拿电脑来干什么,如果某件事情没有现成的软件可以完成,他们就自己写一个,然后把软件源代码开放给他人,允许他人在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衍生新的产品。

无奈,真实世界远非如此。95%的用户不但不懂编程,连安装软件这类事情都是能免则免。谷歌曾经在纽约时报广场随机挑选民众进行采访,结果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浏览器为何物。乔布斯这个“魔鬼”要交换的,就是这些用户保留技术主导权的自由,而他开出的条件,就是直觉的、好用的但也是相对昂贵的电脑和数码产品。

艺术家

艺术家是公众最爱给乔布斯安的头衔。这一点很好理解,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艺术和美是一对孪生概念。苹果电脑的外观比大部分电脑要美,所以苹果电脑=艺术品,所以乔布斯=艺术家。但艺术探究的对象并不是美,艺术探究的是这个世界。苹果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显然不可能以探究世界为其核心任务。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苹果内部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最好的选择可能是“艺匠”。在今天,艺匠这个说法很遗憾地染上了负面内涵,但事实上它描述的是一种非常纯粹而高贵的状态。著名博客DaringFireball的主人约翰.格鲁伯为5月号的Macworld杂志写的文章里对此有很到位的叙述:“(苹果的设计师与工程师)从一个很小、很简单、极端深思熟虑的产品出发,毫不留情地砍掉各种功能,只留下最简约的核心。然后,将余下的功能打磨至光可鉴人……他们不是魔术师,他们是艺匠,一年只出一件令人惊叹的成果。”

说乔布斯是艺术家,乃是因为他对于艺术的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对于艺术追求创新和差异化的深度认同。艺术家必须偏执。20世纪80年代初,乔布斯相信鼠标和图形界面才是个人电脑的未来,于是第一代麦金塔电脑没有上、下、左、右方向键,是为了强迫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使用鼠标;2007年初,乔布斯相信触屏才是智能手机的未来,于是iPhone上没有实体键盘,强迫用户习惯使用软键盘输入文字。艺术家不讨好受众,艺术家挑战受众。

“作为艺术家的乔布斯”的最大启示,恐怕不在于通常所说的对美、细节以及用户体验的追求,而在于更高层面的一种信念,即美可以存在于意想不到的地方。电脑,也可以是美的、好玩的。

自相矛盾的乔布斯

乔布斯不喜欢被质疑。尽管他试图从佛教禅宗中寻求宁静,但采访乔布斯却是件痛苦的事情。一位曾采访乔布斯的记者回忆道:“如果乔布斯没有学习禅宗,那么情况会怎样?可能会更糟。”

艾马尔.德维特表示:“采访乔布斯不是一件容易事。他一直在努力保持强势。”实际上,对乔布斯的任何采访都令人不悦。曾有一位保守的女士申请苹果的某一职位,结果乔布斯在面试中向她提出了各种奇怪的问题,例如“你失去童贞的时候是几岁?”、“你吃过几次迷幻药?”之类令人难堪的问题。据乔布斯自己表示,服用迷幻药是他生活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接着他又开始唱起了奇怪的小调。最后那位可怜的女士只好说:“我想我可能不适合这个职位”。

乔布斯可能是个冷酷强硬的老板。实际上,仅仅从一个办公室人物的角度评价,乔布斯似乎相当无能。在带领苹果推出Macintosh之后,1985年乔布斯被他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卡里排挤出了苹果。当时,乔布斯为了聘请斯卡里,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你是想把余生用来卖糖水,还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

与此同时,乔布斯也是唯一一位受数百万消费者顶礼膜拜的商人。苹果的崇拜者会连夜排队聆听乔布斯的讲话,他们会疯狂购买Mac、iPod和iPhone,不是因为他们需要,而是因为他们想给乔布斯和苹果以支持,就好像是在做某种慈善事业一样。从一个关键原因来看,这些崇拜者也没有错。因为尽管身价达34亿美元,乔布斯也和他们一样,是苹果产品最大的消费者。作家丹.里昂斯表示:“乔布斯不是一个工程师,他实际上什么都不会设计,他对电路一无所知。但乔布斯是一名终端用户,他以消费者的角度来做出产品决策。”

乔布斯是个控制狂。在打造第一款Mac的时候,设计人员希望在其中添加扩张槽,以便用户可以订制他们的机器。但这个想法遭到了乔布斯的拒绝。他希望这个机器是一款封闭而又完美的“乔布斯产品”。现在他依然坚持这一理念——在最新的苹果笔记本上,用户甚至不能更换电池。

不过,乔布斯却在iPhone上改变了态度。他允许外部公司开发应用软件,可以下载到iPhone上使用。这些软件从Grindr(一款“同志”搜索软件,可以帮助你寻找到附近的“同志”)到“莎士比亚”(在手机上下载所有的莎翁剧作)无奇不有。这些应用取得的成功令苹果感到惊讶。软件商店被推出的当年年底,店里就有了10万款软件。现在软件商店的下载量已经达到了15亿次。

乔布斯对产品内部也有一种苛刻的美学迷恋。他坚持要求,哪怕消费者看不到,苹果产品的内部也必须美观,最后焦头烂额的只会是苹果的工程人员。乔布斯这种不可理喻的对完美的迷恋也反映在他对自己身体的要求上。他一直非常挑食,他的健康问题更说明了这一点。 按照精神病和领导学专家迈克尔.麦考比的话来说,乔布斯是个“自恋主义领导者”。对乔布斯来说,世界是一种现象,是他自己存在之外的副产品。或者说,世界是个金字塔,乔布斯就坐在塔尖,他之下是少数出类拔萃的人,再往下才是芸芸众生。

一个人的性格,会成为他今后命运方向的指针吗?

旧金山南部的硅谷曾经是一片橡树园,现在已经成为富有的高智商人士聚集之地。他们每天吃着早饭的时候或许就会觉得,今天就是他们入账数十亿美元并改变世界的日子。 乔布斯就是在山景城度过了他的童年。

乔布斯出生于旧金山,由于他的亲生父母过于年轻又没有结婚,乔布斯被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收养。这对夫妇似乎为乔布斯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每个人都相信,收养这件事本身就给乔布斯的性格造成了莫大影响。

自恋主义领导者最令人惊讶的共同点,尤其是男性,是他们都出生于一个父亲角色缺失或疲软的家庭。你可以从奥巴马、克林顿、里根和尼克松等诸多自恋式总统身上看到这一点。他们与自己的身份以及世界的看法努力抗争。因此,他们通常会对事物有着非常原创的观点,并会努力寻找追随者。

后来,乔布斯又辍学工作。这件事再次对他产生了关键影响。《史蒂夫.乔布斯复出记》一书的作者阿兰.道伊奇曼表示,在一个充斥着高等教育人才的世界中,乔布斯缺乏合适的高等教育,使得他总是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在品味方面。道伊奇曼表示:“我认为乔布斯简约主义的美学品味来自于他担心做出错误选择。”

乔布斯似乎还缺少了另外一种元素——道伊奇曼认为乔布斯缺乏时代精神。

1967年,当时只有12岁的乔布斯还无法充分享受到嬉皮的生活体验。但他似乎想要步其后

尘,后来乔布斯曾像披头士一样去印度旅行寻找灵感,但和披头士不同的是,乔布斯回来后却成了佛教徒。

乔布斯早年的密友、曾经一起吸毒并一起去印度朝圣的丹尼尔.科特克说:“史蒂夫心中总是装着他的苹果电脑。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他的成功是由于其内心总有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使他必须出去闯荡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另外,由于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孩子,他的行为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就像《星球大战》中的安纳金天行者,这种内心深处的“原力”,与加州的硅片、晶体管结合起来,苹果公司诞生了。正如伊甸园里蛇诱惑亚当和夏娃吃下的那个苹果,甜美而带有一点“邪恶”。

乔布斯的商业性格有点像是反文化的游击队,一个硅谷的切.格瓦拉。苹果为Mac的发布配上了史上最著名的电视广告。这则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广告将IBM描述成乔治.奥威尔笔下的“老大哥”,而将苹果形容成一个金发碧眼的自由女斗士,挥舞着大锤砸烂了老大哥的屏幕。

说到情感生活,乔布斯走过了一条崎岖的路。当他的第一个正式女友克里斯.安怀孕的时候,乔布斯拒绝承认这和自己有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也就是乔布斯的妹妹莫纳.辛普森。莫纳.辛普森是一名颇受好评的小说作家,曾在1996年出版过一部小说《一个凡人》。小说描写了一个自恋主义的超级巨富,以及他和自己抛弃的女儿的关系,而这部小说里面处处可以找到乔布斯的身影。

乔布斯似乎迷恋金发碧眼、身材健美的加州美女,就像Mac广告里面的那个女郎一样。1991年,乔布斯在一个佛教禅宗仪式上娶了洛林.鲍威尔,后者完全符合乔布斯对女性的理想要求。他们现在仍然生活在一起,并生育了3个子女。

这就是一个最真实的乔布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

三 :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关系

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纽约时报》网络版报道,苹果宣布公司联合创始人、前CEO史蒂夫 乔布斯辞世,终年56岁。(www.61k.com)这位梦想家的黯然辞世,让世人惋惜,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PC行业,iPhone、iPad等产品可以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敬仰这位伟人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的创新精神。

作为美国两大影响世界的人物,乔布斯 比尔盖茨经常被人拿出来对比,的确,他们的人生已经成为传奇,那么在这两位天才的背后又有什么恩怨情仇呢?

1955年2月24日,乔布斯出生在美国硅谷,在婴儿时期被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夫妇领养,前者为一家激光公司的机械师,后者为会计师,两人均已过世。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他的父亲威廉是一名公司律师,母亲玛丽是一名学校老师。17岁的时候,盖茨卖掉了他的第一个电脑编程作品一个时间表格系统,买主是他的高中学校,价格是4200美元。

根据福布斯2011年度排行榜显示,乔布斯目前的净资产为83亿美元,而早在2007年,比尔·盖茨的身家已达580亿美元,然而,乔布斯 比尔盖茨的对比远远不能局限在金钱的数目上。

1972年,乔布斯上大一,然后退学;1974年,他被佛教吸引,去印度旅行,剃度为僧。1976年,乔布斯回国,与朋友一起在自家破烂车库中搞发明,创造了Apple II个人电脑,拿到人生第一桶金。

1979年,经过两年的努力,乔布斯的苹果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他成功成为了百万富翁。

而此时,身无分文的比尔·盖茨还在他的地下室里艰苦的搞BASIC解译器,1980年,Apple III推出,苹果上市,乔布斯身价超过一千万美元,成为华尔街上最年轻的富翁,同年,比尔·盖茨拿到了他第一桶金,从IBM公司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五万。

1996年:破苹果经过10年的挥霍,辉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公司即将宣布破产,2000年,乔布斯成为破苹果永久CEO,随后的十年,他推出了改变世界的一系列苹果产品:iMac一体电脑、iPod一代和iPod二代、iPhone 3G、iPhone4及iPad平板电脑,2011年,乔布斯宣布辞职,这时的破苹果已经把诺基亚打压得半死不活,毫无疑问,苹果改变了手机的概念,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乔布斯重回苹果后选择了与竞争对手微软合作,微软在97年投给快要破产的苹果1.5个亿美元,他们的协议里包含了最重要的专利交叉共用5年的妥协。比尔·盖茨清楚,没有乔布斯就意味着整个电脑行业被IBM这样的死板呆滞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限制住。

而事实正是如此,自从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之后,业界虽然理应有很大发展但是几乎毫无创新,只不过在不断飙升硬件而已。个性超级自我的乔布斯竟然向微软低头了!撇开两家公司的竞争合作关系,乔布斯 比尔盖茨实际上是很好的朋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手,钱

乔布斯身价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关系

到了那个位置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大家拼的不是财产而是看待事物的理念。(www.61k.com]

随后,苹果所向披靡,iTunes击垮了索尼,iPhone击垮了诺基亚。乔布斯是个孤儿,被生母抛弃到孤儿院,养父母更不是什么有钱人,或者说是倾尽了财产让他上大学。他曾经吸过毒、他是被自己创造的苹果开除过的CEO,诺基亚曾经是苹果的24倍,短短4年就被击垮,最颓废的时候苹果只剩下百分之2的市场,可乔布斯还是能乐观地说:“我发现了一个好事,我发现苹果+微软等于100%,所以他们是我们的唯一伙伴,我们推行什么都可以叫做标准”。

1977年,西海岸电脑展,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首次相遇,乔布斯在展厅的正门口用5000美元高价租下了一个惹人注目的展位,他将于此推出苹果公司的第二代产品AppleII。在成千上万对乔布斯产品的狂热者中,就有当时默默无闻的比尔·盖茨,见到乔布斯,对于比尔·盖茨来说犹如见到明星。

乔布斯向展厅的参观者骄傲的说:“不过,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是别人来找我,而不是我去找别人。”把身旁的比尔·盖茨晾在一边,完全没有想到,十几年之后,这位不起眼的小个子将以胜过他几百倍的方式“复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我23岁时,我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当我24岁时,我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当我25岁时,我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但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了钱。”乔布斯傲慢、偏执、孤傲,那时候,他根本想象不到,灾难正在向他迫近,而那个被他忽略的比尔·盖兹,将给他致命的一击。

1980年,电脑主体巨头IBM突然宣布进军个人电脑产业,并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抢占了市场的一半份额。这让乔布斯咬牙切齿,而他找到斯科特拍广告片也正是意在攻击IBM。而此时,微软已经开始与IBM合作,比尔·盖茨通过操作系统迅速成为世界首富。

1984年,比尔·盖茨带着了Excel、Word、Chart来到苹果公司与乔布斯谈判,乔布斯再次拒绝了盖茨,盖茨转身将产品卖给了IBM。

1985年2月24日,乔布斯度过30岁的生日,他万万没有想到,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已经被他自己逼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是他自己把苹果分裂为了水火不容的Macintosh派和其他派,也是他自己,使绝望的同伴沃兹萌生了离去之意。5月,乔布斯被董事会剥夺了继续在苹果工作的权利。

就在乔布斯辞职之际,比尔·盖茨的图形用户界面系统出世了。盖茨仍然拥有这个系统的所有权,并积极地把它贩卖给各种电脑厂商。它终于让盖茨登上了全球首富的宝座。而它的名字便是Windows。

1987年到1997年十年,微软风光无限,1997年,微软已是市值2500亿美元的“怪物”。而苹果呢1996年,亏损了10亿,而且数字还在扩大。盖茨并不看好苹果的未来,将持有的

1.5亿美元的苹果公司股票转卖,而如果当初盖茨坚持保留,这个投资就将为微软带来每年50亿的利润。

乔布斯身价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关系

1996年,乔布斯重新回归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苹果公司,1997年8月6日,在乔布斯的引诱下,盖茨使用1.5亿美元购买了苹果公司的非投票股票,这笔资金拯救了危在旦夕的苹果,而作为回报,苹果放弃控告微软侵犯版权的官司,并在每一部Macintosh上内置InternetExplorer和Office。[www.61k.com]盖茨笑得更加开心了,或许,他早已忘记他曾经最爱说的那句话: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

1998年,苹果推出笔记本iMac。2001年,iPod和iTune横空出世乔布斯把苹果公司带到了音乐的世界。2007年,乔布斯推出触摸屏智能手机iPhone,颇具前瞻性地把苹果带到了手机业。然后,是2010年的iPad和iPhone4。短短十年,苹果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乔布斯是这个帝国的绝对君主,他无所不在的阴影早已超越了个人电脑范畴,从而成了横跨IT、手机和多媒体三大业务的领袖偶像。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对乔布斯的悼念中写道,乔布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整个行业,并铸就了人类历史上最罕见的一个奇迹:他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失去了一位有远见的人。而对乔布斯成功最高的致敬莫过于,世界很多人是通过他发明的一个产品得知他辞世的消息的。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对乔布斯的离世发表了声明表达哀悼之情,盖茨说:“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哪个人像史蒂夫这样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们的后代仍将会感受到这种影响力。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很荣幸曾经与他共事,这是无上的荣誉。我会十分怀念史蒂夫。”

微软如今的确很庞大,但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此时,乔布斯去世了,天妒英才,他的离开并不是苹果公司的损失,而是人类的一大损失。乔布斯 比尔盖茨两个人每隔几星期就会通一个电话。乔布斯 比尔盖茨他们之间的区别,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他们之间的联系,却远比人们所想象众人皆知,乔布斯是商业天才,他一手创立了苹果,后来又重返公司力挽狂澜,率领苹果再创辉煌。乔布斯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他从禅宗寻求宁静,却又强势逼人。但他同时还有修辞家、艺术家、使徒、谋略家、魔鬼和完美主义者的特质。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敏感,是真正的跨界高手。乔布斯在PC、音乐、电影、手机等多个领域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要了解苹果为什么能成为今天的苹果,必须对乔布斯性格的诸多方面进行检视。

魔鬼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电脑领域也不例外。大部分每天用着电脑的人未必知道,光是选择用什么软件、什么操作系统这样的问题,在技术圈内都能引起无休止的争论。功能近似的软件,赋予用户的自由各有不同。苹果基本是毫无悬念地被定位为剥夺用户自由的魔鬼。 浮士德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他为了求得知识,将灵魂卖给了魔鬼。在不少人印象中的电脑世界里,用户就是浮士德,方便性和用户体验就是知识,自由就是灵魂,而乔布斯就是魔鬼。 乔布斯坚信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当年福特有句名言——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绝不会说是汽车,而会说我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另一句在技术界反复流传的话出自电脑先锋艾伦.凯之口:“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乔布斯毫无疑问是这一阵营里的人。

既然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么有人替自己打点一切当然更轻松。与此相比,数字领域的自由,只是技术左派关心的东西。想在iPod上播放任何格式的音乐?想在两台iPhone间用蓝牙传文件?想往iPhone里插一张8GB的SD卡?抱歉,在乔布斯看来,世间有比这些自由更好的东西——不需为这些问题操心的自由。

乔布斯身价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关系

当然,这种自由是以金钱为代价的。(www.61k.com)何必操心音乐的格式?iTunes商店里有够你听两辈子的音乐,你的信用卡反正已经挂在了上面,买就是了。为什么要传文件?文件应该全部存在云端,欢迎购买我们一年仅99美元的MobileMe服务,其中的iDisk够你存几万张照片,随时随地可以访问。至于可更换的电池,那完全会破坏iPhone背后的完美曲线,反正等到你的电池寿终正寝的时候,下一代iPhone也上市了,欢迎升级哦。

这种思维的悲剧在于:大部分人不知道它是对的。伍迪.艾伦在电影《爱丽丝》里借老中医之口对那个为自己红杏出墙而纠结不已的爱丽丝说:“自由是种可怕的感觉。”被很多人视为异端的基督教科学派掌门人L.朗.哈伯德也说:“如果你想真正奴役一个人的话,就告诉他你会给他彻底的自由。”尽管如此,电脑领域对自由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这种自由有技术门槛。在数字自由原教旨主义的理想世界里,每一个用户多少都具备编程能力,他们完全清楚自己想拿电脑来干什么,如果某件事情没有现成的软件可以完成,他们就自己写一个,然后把软件源代码开放给他人,允许他人在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衍生新的产品。

无奈,真实世界远非如此。95%的用户不但不懂编程,连安装软件这类事情都是能免则免。谷歌曾经在纽约时报广场随机挑选民众进行采访,结果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浏览器为何物。乔布斯这个“魔鬼”要交换的,就是这些用户保留技术主导权的自由,而他开出的条件,就是直觉的、好用的但也是相对昂贵的电脑和数码产品。

艺术家

艺术家是公众最爱给乔布斯安的头衔。这一点很好理解,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艺术和美是一对孪生概念。苹果电脑的外观比大部分电脑要美,所以苹果电脑=艺术品,所以乔布斯=艺术家。但艺术探究的对象并不是美,艺术探究的是这个世界。苹果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显然不可能以探究世界为其核心任务。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苹果内部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最好的选择可能是“艺匠”。在今天,艺匠这个说法很遗憾地染上了负面内涵,但事实上它描述的是一种非常纯粹而高贵的状态。著名博客DaringFireball的主人约翰.格鲁伯为5月号的Macworld杂志写的文章里对此有很到位的叙述:“(苹果的设计师与工程师)从一个很小、很简单、极端深思熟虑的产品出发,毫不留情地砍掉各种功能,只留下最简约的核心。然后,将余下的功能打磨至光可鉴人……他们不是魔术师,他们是艺匠,一年只出一件令人惊叹的成果。”

说乔布斯是艺术家,乃是因为他对于艺术的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对于艺术追求创新和差异化的深度认同。艺术家必须偏执。20世纪80年代初,乔布斯相信鼠标和图形界面才是个人电脑的未来,于是第一代麦金塔电脑没有上、下、左、右方向键,是为了强迫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使用鼠标;2007年初,乔布斯相信触屏才是智能手机的未来,于是iPhone上没有实体键盘,强迫用户习惯使用软键盘输入文字。艺术家不讨好受众,艺术家挑战受众。

“作为艺术家的乔布斯”的最大启示,恐怕不在于通常所说的对美、细节以及用户体验的追求,而在于更高层面的一种信念,即美可以存在于意想不到的地方。电脑,也可以是美的、好玩的。

自相矛盾的乔布斯

乔布斯不喜欢被质疑。尽管他试图从佛教禅宗中寻求宁静,但采访乔布斯却是件痛苦的事情。一位曾采访乔布斯的记者回忆道:“如果乔布斯没有学习禅宗,那么情况会怎样?可能会更糟。”

艾马尔.德维特表示:“采访乔布斯不是一件容易事。他一直在努力保持强势。”实际上,对乔布斯的任何采访都令人不悦。曾有一位保守的女士申请苹果的某一职位,结果乔布斯在面试中向她提出了各种奇怪的问题,例如“你失去童贞的时候是几岁?”、“你吃过几次迷幻药?”之类令人难堪的问题。据乔布斯自己表示,服用迷幻药是他生活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乔布斯身价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关系

接着他又开始唱起了奇怪的小调。[www.61k.com]最后那位可怜的女士只好说:“我想我可能不适合这个职位”。

乔布斯可能是个冷酷强硬的老板。实际上,仅仅从一个办公室人物的角度评价,乔布斯似乎相当无能。在带领苹果推出Macintosh之后,1985年乔布斯被他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卡里排挤出了苹果。当时,乔布斯为了聘请斯卡里,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你是想把余生用来卖糖水,还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

与此同时,乔布斯也是唯一一位受数百万消费者顶礼膜拜的商人。苹果的崇拜者会连夜排队聆听乔布斯的讲话,他们会疯狂购买Mac、iPod和iPhone,不是因为他们需要,而是因为他们想给乔布斯和苹果以支持,就好像是在做某种慈善事业一样。从一个关键原因来看,这些崇拜者也没有错。因为尽管身价达34亿美元,乔布斯也和他们一样,是苹果产品最大的消费者。作家丹.里昂斯表示:“乔布斯不是一个工程师,他实际上什么都不会设计,他对电路一无所知。但乔布斯是一名终端用户,他以消费者的角度来做出产品决策。”

乔布斯是个控制狂。在打造第一款Mac的时候,设计人员希望在其中添加扩张槽,以便用户可以订制他们的机器。但这个想法遭到了乔布斯的拒绝。他希望这个机器是一款封闭而又完美的“乔布斯产品”。现在他依然坚持这一理念——在最新的苹果笔记本上,用户甚至不能更换电池。

不过,乔布斯却在iPhone上改变了态度。他允许外部公司开发应用软件,可以下载到iPhone上使用。这些软件从Grindr(一款“同志”搜索软件,可以帮助你寻找到附近的“同志”)到“莎士比亚”(在手机上下载所有的莎翁剧作)无奇不有。这些应用取得的成功令苹果感到惊讶。软件商店被推出的当年年底,店里就有了10万款软件。现在软件商店的下载量已经达到了15亿次。

乔布斯对产品内部也有一种苛刻的美学迷恋。他坚持要求,哪怕消费者看不到,苹果产品的内部也必须美观,最后焦头烂额的只会是苹果的工程人员。乔布斯这种不可理喻的对完美的迷恋也反映在他对自己身体的要求上。他一直非常挑食,他的健康问题更说明了这一点。 按照精神病和领导学专家迈克尔.麦考比的话来说,乔布斯是个“自恋主义领导者”。对乔布斯来说,世界是一种现象,是他自己存在之外的副产品。或者说,世界是个金字塔,乔布斯就坐在塔尖,他之下是少数出类拔萃的人,再往下才是芸芸众生。

一个人的性格,会成为他今后命运方向的指针吗?

旧金山南部的硅谷曾经是一片橡树园,现在已经成为富有的高智商人士聚集之地。他们每天吃着早饭的时候或许就会觉得,今天就是他们入账数十亿美元并改变世界的日子。 乔布斯就是在山景城度过了他的童年。

乔布斯出生于旧金山,由于他的亲生父母过于年轻又没有结婚,乔布斯被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收养。这对夫妇似乎为乔布斯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每个人都相信,收养这件事本身就给乔布斯的性格造成了莫大影响。

自恋主义领导者最令人惊讶的共同点,尤其是男性,是他们都出生于一个父亲角色缺失或疲软的家庭。你可以从奥巴马、克林顿、里根和尼克松等诸多自恋式总统身上看到这一点。他们与自己的身份以及世界的看法努力抗争。因此,他们通常会对事物有着非常原创的观点,并会努力寻找追随者。

后来,乔布斯又辍学工作。这件事再次对他产生了关键影响。《史蒂夫.乔布斯复出记》一书的作者阿兰.道伊奇曼表示,在一个充斥着高等教育人才的世界中,乔布斯缺乏合适的高等教育,使得他总是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在品味方面。道伊奇曼表示:“我认为乔布斯简约主义的美学品味来自于他担心做出错误选择。”

乔布斯似乎还缺少了另外一种元素——道伊奇曼认为乔布斯缺乏时代精神。

1967年,当时只有12岁的乔布斯还无法充分享受到嬉皮的生活体验。但他似乎想要步其后

乔布斯身价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关系

尘,后来乔布斯曾像披头士一样去印度旅行寻找灵感,但和披头士不同的是,乔布斯回来后却成了佛教徒。(www.61k.com]

乔布斯早年的密友、曾经一起吸毒并一起去印度朝圣的丹尼尔.科特克说:“史蒂夫心中总是装着他的苹果电脑。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他的成功是由于其内心总有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使他必须出去闯荡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另外,由于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孩子,他的行为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就像《星球大战》中的安纳金天行者,这种内心深处的“原力”,与加州的硅片、晶体管结合起来,苹果公司诞生了。正如伊甸园里蛇诱惑亚当和夏娃吃下的那个苹果,甜美而带有一点“邪恶”。

乔布斯的商业性格有点像是反文化的游击队,一个硅谷的切.格瓦拉。苹果为Mac的发布配上了史上最著名的电视广告。这则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广告将IBM描述成乔治.奥威尔笔下的“老大哥”,而将苹果形容成一个金发碧眼的自由女斗士,挥舞着大锤砸烂了老大哥的屏幕。

说到情感生活,乔布斯走过了一条崎岖的路。当他的第一个正式女友克里斯.安怀孕的时候,乔布斯拒绝承认这和自己有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也就是乔布斯的妹妹莫纳.辛普森。莫纳.辛普森是一名颇受好评的小说作家,曾在1996年出版过一部小说《一个凡人》。小说描写了一个自恋主义的超级巨富,以及他和自己抛弃的女儿的关系,而这部小说里面处处可以找到乔布斯的身影。

乔布斯似乎迷恋金发碧眼、身材健美的加州美女,就像Mac广告里面的那个女郎一样。1991年,乔布斯在一个佛教禅宗仪式上娶了洛林.鲍威尔,后者完全符合乔布斯对女性的理想要求。他们现在仍然生活在一起,并生育了3个子女。

这就是一个最真实的乔布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

本文标题:比尔盖茨乔布斯-亦敌亦友,回顾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921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