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解释-金刚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之正解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有住网

一 : 金刚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之正解

若结合其前语观之 则其义自显

其前语是 ——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生无所住心

显然 【若心有住】之义 即为 —— 若住色生心 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简言之 即 —— 若住六尘生心

(色、声、香、味、触、法 为六尘)

住六尘生心 所生之心 定不是无所住心

(案:无所住心 义为 菩提心)

(此经开头 须菩提即问 —— 发菩提心者 应云何住)

(问意即是 —— 如何安住菩提心)

住六尘生心 所生之心 既定不是菩提心 那么 这如何能算安住菩提心 ?

【即为非住】 正此义也

菩提心的发生 是有条件的

金刚经 在此 是想告诉学人 —— 住六尘生心 不利于菩提心的发起

你要想发菩提心 就别住六尘生心

你要是住六尘生心 那么菩提心就发生不了

住六尘 会发生烦恼心 不会发生菩提心

金刚经中的“住”字 有人解释为“住著(zhuo)”义

此解释 恐有误

因为 金刚经 也有意说 —— 住菩提心

试问 住菩提心之住 岂是住著(zhuo)?

佛岂教人住著(zhuo) ?

在金刚经中 须菩提也问 —— 应云何住

试看 此岂是问 —— 应云何住著(zhuo) ?

故知 彼解释 实有未当也

很多读经人 心思粗浮

不能审观其文、谛思其义

种种妄解 无有是处

六祖能尝谓 —— 经义分明 汝自迷背

良有以也

金刚经 无著、世亲兄弟皆造有释论

且中土皆有传译

然 中土人 对此二兄弟之释论 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土人 宁随心立义 亦不肯正视来自梵方的释论

似未意识到 —— 经义本自确定 不可左之右之也

经文 自释迦老子口中而出时 其义已定

岂容私心作解 ?

无著、世亲兄弟 亲承弥勒慈尊 所造释论 一皆符顺佛意

中土人 非不知也

而犹如此忽视之 何耶

【如经。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何以故。示不住生心义故。若心住于色等法。彼心不住佛菩提。】

此上 出自 金刚经世亲释论

发菩提心的人 以住此菩提心为住

若未能住于此 即为非住

此犹如 ——

住四念处 为住

若不住四念处 则必定堕入烦恼中

若住烦恼中 即为非住

“彼心”若住佛菩提 则为住

若不住佛菩提 而住于色等六尘 【 即为非住】

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题解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题解释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立题的原则是什么? 首先明确,佛教共有几种立题法?共有7种立题法。那么是哪7种立题法呢? 7种立题法,总说就是:单三、复三、具足一。合共7种。 一、什么叫单三? 单三就是单名立题有3种,简称单三:单一人名立题、单一法名立题、单一比喻立题。 单一人名立题的,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指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是圣人。是佛祖教导凡夫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最方便的法门。这是单人名立题的例子。 单一法名立题的,如《涅槃经》。涅槃是讲述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后达到清净无为的不生不灭的涅槃过程的佛法。 单一比喻立题的,如《梵网经》。梵网是大梵天王宫殿前的梵罗幢,逞圆筒形的高大美妙的法幢。有网眼,网眼中有一宝珠。美丽无比。且光芒四射。为什么佛用梵网来比喻僧人的菩萨戒呢?因为如果,菩萨能如法持戒,则其功德巍巍让人无法相信!亦具有发“戒定慧”真香,光芒与香气四射。功能巨大无比!大到什么程度呢?可获得佛菩萨的随时加持,感应道交!可获得天神的保护,可获得鬼神的尊敬!可以随时念佛观想超度冤魂债主!  二、什么叫复三?有人名与法名立题、有人名与比喻立题、有法名与比喻立题,共3种组合立题法。叫复三。  复是重复。就是二个不同意义的字词复合成新的一词,一共有3种立题法。所以叫复三。  第1种是人名与法名组合立题:如《文殊般若经》,文殊是一位大菩萨圣人的名号。般若经是佛法名号。这是人名与法名组合的立题法。  第二种是人名与比喻立题: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佛的10种圣号之一。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一叫吼,其他百兽就极为老实,不再动弹。是比喻本师释迦牟尼佛讲解这部经,能使外道魔障降伏,就像狮子一样使其老实,不敢乱说乱动!这部经就是人名与比喻组合的立题的例子。  第3种叫做法名与比喻组合立题的,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名,莲华是比喻,以妙法与莲华配合立题作为佛经的名字。是法名与比喻组合立题的例子。  三、什么叫具足一呢?  就是人名、法名、比喻3种具足建立一卷佛经题目的。叫作“具足一”建立的佛经名称。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中“大方广”是说佛法大到包含十方法界的范围,广大无比,是讲佛法大得无有边际。经中,佛是圣人名称,华严是譬喻。华严是说佛经如百花一样芳香,熏染众生,庄严圆满佛身!这就是人名、法名与比喻3个具足成一卷佛经的立题的例子。  以上介绍一般佛经立题原则共有7种。现在来具体研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立题原则是什么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金刚”是比喻这部经,坚不可摧,如金刚一般!“般若波罗蜜”是法名。所以大家可以明白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法名与比喻立题,简称法喻立题。金刚比喻般若智慧的信息量极大,能摧灭一切外道魔障的有害信息!能摧灭化解一切无穷烦恼惑业的邪恶信息!能使修行人到达不生不灭的清净的涅槃彼岸!  所以凡修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人,不管在家出家,如果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则能修持成金刚不坏之身!最后成肉身菩萨!就是现在广东南华寺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惠能大师的肉身都还在!接受众生礼拜!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金刚”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金刚”一词是形容佛的般若智慧的实质的!其实质是什么呢?  其实质就是佛菩萨的智慧,坚不可摧!而佛菩萨的智慧能摧灭一切外道的错误丑恶的事物现象与声音信息及邪知邪见的不良信息!其意义有3个方面:  一是坚固,二是光明,三是锐利!  一是坚固的本质就是《金刚经》的内含意义!是证明《金刚经》永远不会被灭坏,而能破坏一切天魔外道的不如法的事物现象的图像信息与有害声音信息及一切邪知邪见的错误信息!前者是指外表可见、可听的现象信息,后者是指思想意识的信息!凡有害的,一律摧毁灭除!  在世间法中,金刚其硬度是世间最硬的!其晶体结构是碳元素的晶体,硬度标准达到最高标准是十度,其他元素硬度全比金刚为小!所以金刚是世间硬度最强大的!能在其他一切物质物体上划出痕迹,而其他物体却不能在金刚上划出痕迹!所以运用金刚比喻这部经是最恰当!  二是《金刚经》具备光明的本质!能照见一切灰暗、黑暗的主客观世界的内外相,使其趋向光明!种了成佛之因。  世间的金刚宝珠是晶亮透光!美妙无比。金刚宝珠中,因为其中具有放射性碳的缘故!所以晶亮透光美妙。世间因为有的金刚碳同位素C13就具有放射性,普通碳C12没有放射性。因为金刚宝珠中,具有碳C13具有放射性,所以能激发光明,使处于灰暗、黑暗状态的地方会光明,能照破与驱散邪魔鬼怪的有害信息!所以金刚宝珠,具有辟邪的作用!能使邪魔鬼怪远离!或者那些鬼怪接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加持,则能获得超度到善地的强大作用!  三是《金刚经》锐利无比。能切断一切愚痴执着等等顽固思想绳索。具有无坚不摧、无邪不破的作用!能增长智慧而开悟!好像使人掌握了智慧剑,切断了一切无明烦恼惑业,熔解一切有害信息,能使修行人恢复正常的思维活动,具有了能消除妖魔鬼怪,破坏的能力!能使修行人思想纯正、锐利敏捷,具有正知正见!从而能识破外道邪魔的邪知邪见有害信息对修行人的侵害!使人身心健康!智慧增长!   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般若波罗蜜”的意义是什么?  先研究复合词“般若波罗蜜”中的“般若”一词的意义。  “般若”一词,在佛经中有3种:一是文字般若,二是观照般若,三是实相般若。  “文字般若”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修行人依照佛经文字所述的方式方法,正确修持,一定获得智慧,并使智慧增长,具有鉴别是非的能力,提高了认识真理的能力,具有揀法眼的能力!不受外道邪知邪见所欺骗!如修持“事六度法”,就是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依照修持,就能清除修行人身心上的有害信息,意志坚定!智慧增长。禅定智慧功夫提高,如能做得到三轮体空,就能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当前能吉祥如意,遇难呈祥,奉凶化吉!  修持三轮体空的六度法,是如何修持的呢?就是不着修持六度法的我“能修”之相,也不着“所修”六度法的过程、对象、概念、客观事物之相,空了这些内容。也不着修持六度法的效果之相!一切的一切,全都空了!这就是修持六度法的三轮体空的“理六度行”的过程与方法!例如,修行布施法:布施一法,在修行时,不着修行人的“我布施”之相,也不着布施的财物的多少与贵重程度如何之相,也不着被布施的对象与效果如何之相!这个布施过程,就叫做布施的“三轮体空”!布施者,布施的物,受施者三者全部看空,就叫做三轮体空!这种修持法,叫做布施波罗蜜!能从布施中达到极乐世界的彼岸!如果着想布施的具有我、物、人三者,没有空了,则只能获得人天福报的生活富裕与寿命延长!不能了生脱死的!  二是观照般若。修持观照般若,就是修持禅定观想,依照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内外观一切皆空。观想诸法空相。其修行人,智慧就生起来了!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即般若)!由欲界定进入未到地定,再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修持四无量心等等,然后出离三界!从通教菩萨进入别教菩萨位中! 什么叫欲界定?就是贪欲心还没有全部清除的情况下获得的禅定功夫,叫欲界定。 什么叫未到地定?就是在获得欲界定后,突然原来所见的外界现象与内身的五脏六腑,全然不见!但还没有到达初禅离生喜乐地的状态,所以叫未到地定。就是未到初禅的“离生喜乐地”的禅定,叫未到地定。 三是实相般若。就是观想真空妙有的智慧。实相非相,非不相!观想一切皆空后,还要观想妙有!  佛法中的3种般若。具体修持过程中,每1种般若还有4个层次上的不同。那么是哪4个层次呢?  在具体修持中的4个层次是:  第一是人天乘般若:主修五戒十善。深信因果,具有正知正见,吃素、念佛、放生、忏悔等。深信佛法是拯救人类的唯一法宝!  其中的文字般若就是五戒十善法。观照般若就是坐禅观想。实相般若就是观空假中的次第三观或者是一心三观获得的实相非相的实相般若。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此种境界为“观照般若”!能在念佛中观照出现阿弥陀佛圣像,则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带来方便!  第二是小乘般若:是声闻了知四圣谛法的苦集灭道的真理。证悟后最高成阿罗汉果。如果是修持缘觉了知十二因缘法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共十二支。称为十二因缘法。这是顺生门。是众生的顺着生死缘轮回六道。如果逆着顺生门,“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则叫做还灭门即入缘觉圣道的证到辟支佛的果位的圣人境界了。  其小乘般若的3种般若是:  一是文字般若:以文字理论实践修持,有成阿罗汉或者辟支佛的愿望。智慧增长,但还未成就。  二是观照般若是通过修持观照不净观、十念法与十六行观,十二因缘的还灭法等,增长观照般若智慧,能观想即有智慧。这个智慧,就是观照般若!出现所谓“直心是道场”的智慧!  三是实相般若:观想从假入空观法,观相真空妙有,进入菩萨境界。也就是修持三轮体空的“理六度行”。入菩萨道的位次。  得慧眼一切智。  第3大乘般若:修持三界外别教菩萨与圆教菩萨的十地圣人果位。最高菩萨位是等觉菩萨位。修持观想“缘起性空”,证“真空妙有”。  得法眼道种智。  第四佛乘般若:圆教菩萨登圣人地到等觉位,加功修持,是圆教菩萨的修持法。观想万法皆空,真空妙有。一切如水中月,空中花。随缘方便映射,自性湛然不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形无相,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总之一切皆空。并观真空妙有。修行人具有获得一切智、道种智及一切种智的无上道的佛智。  佛乘般若,只有实相般若,具有真空妙有的一切种智。而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显示生死与涅槃。在外观上,佛菩萨教导修行人的各种修行方便法,满足不同众生的修持需要!教导一切智、道种智及一切种智的修持法等等!
《金刚般若波罗蜜》中,什么叫波罗蜜?  “波罗蜜”是印度语的直译。中文意义就是“到彼岸”。是说事情完成了,印度人就说为“波罗蜜”!上学毕业也说波罗蜜。工作作完成好,也说是波罗蜜。  那么佛法中,什么叫波罗蜜呢?过程是通过看经、礼拜佛菩萨、念佛放生、坐禅观想、行善积德等,达到开悟智慧增长成了1个成就菩萨道的修行人。把各人的烦恼惑业去除,思想上清净,称为初步的思想意识上“波罗蜜”到彼岸!实际上还未圆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波罗蜜”到彼岸!那些已经证到阿罗汉道的境界。称为有余涅槃。就是身心还存在的清净无为状态。但身心还未圆寂。如果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意义上的波罗蜜到彼岸!简单的说,是从娑婆世界的生死此岸,脱离烦恼的中流苦海,到达脱离生死的极乐世界的彼岸。就叫做真正意义上的“波罗蜜到彼岸”!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显示不生不灭的清净的涅槃圆寂!是否一般修行人死亡,也可称为圆寂涅槃呢?这不一定!像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圆寂,称为显示清净涅槃!实质上本师释迦牟尼佛,处于清净涅槃的状态!无所谓生与死的区别!生与死等效!也就是处于清净的不生不灭状态中!为了度生方便,显示有为生死!其目的是为众生产生对佛有1种难遭难遇之恭敬心的想法。使众生产生快快学修佛道菩萨道的想法!只要有此一念想法,即种下了菩提成佛的种子!殊胜无比。就能获得菩萨的加持力!佛经中经常有,某某外道之人,由于立即信仰佛法,被本师释迦牟尼佛加持,一声叫唤“善来比丘”,此外道立即须发脱落,穿上袈裟成了佛教比丘!大家说快不快?实在太快了!佛经中说“信是道源功德母,常养一切诸善根!”实在让人无法相信! 但如果是一般的修行人,死亡时就要观察其修行层次上来鉴别!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涅槃呢?观察在世间修行中,清净程度来鉴别之!但由于大家还不是佛或者是八地菩萨以上的修行水平,所以不能随便说某人(www.61k.com)是涅槃或者不是涅槃!但有一点可以做得到的,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波罗蜜到彼岸!是说往生,还不是涅槃!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在西方三圣的教导下,要经过无数劫的修持,才有可能达到涅槃!更何况,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还未涅槃呢,随时随地接引众生往生,而不是达不生不灭的所谓清净的涅槃!只能做到三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念不退。 现在在娑婆世界的修行人呢,只能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说涅槃。一般为了尊重高僧大德,在逝死时,大家称其为圆寂!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圆寂涅槃,是属于歌颂性的说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经”字的意义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经就是路径!修行者的道路。佛经的经字,就是在具有生死苦难的道路中,通过修行从有生死的此岸经过修行到达没有生死的彼岸的过程。这个所谓路径,是没有现实的路径显现的!是形象比喻!从佛经中理解,就是从凡夫位走向圣人位的过程。就是从凡夫依照佛法修行,到达成佛的果位上的过程。这个佛法,就是佛所说的佛经。简称为经。  关于佛经的“经”字的意义,还有其他的内容:  如恒常、贯穿、摄持、法则、涌泉、规范等等意义内含。 什么叫经的恒常?因为佛经恒常不变,经典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叫经的恒常。 什么叫经的贯穿?就是佛经义理依照其事实顺序,汇集串联成逻辑性极强的真理内容,呈现在修行人面前,叫经的贯穿。 什么叫经的摄持?佛经就像吸铁石一样,紧紧吸引修行人,使修行人意志坚定不移,被经文内容吸引深刻领会,依照修行,获得成就,叫摄持。而且由于修行人恭敬礼拜佛菩萨,所以就获得了佛菩萨的加持,修持效果容易达到感应道交!所谓有求必应! 什么叫经的法则?佛经中的教导的修行方法及各种戒律,依教奉行,就是修行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称为经的法则。 什么叫经似涌泉?涌泉就是从大地中冒出的泉水,普润大地上一切生命。佛经就像涌泉一样使大地上的众生获得佛法利益,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身心健康。称之为佛经似涌泉。 什么叫经的规范?佛教中介绍的佛菩萨的修行过程,是现在、未来的佛教修行人的榜样。如果选择依照其适合修行人的样子修行,必定容易获得成就!所以把佛经称之为修行人的规范。其实,佛经就是讲述佛菩萨的修行证悟的过程的记录真理内容的!如果真正依教奉行,必有成就!
以上讲述的内容就是,解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题的内容。

三 :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你想想看,用恒河沙数的身体来布施,百千万亿劫!下面就要较量功德了。

【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

若是有缘众生,听闻《金刚经》。信心不逆,什么意思呢?不逆,就是不散乱,就是没有违背《金刚经》的意思。信心不逆,就是生起《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信心,

以《金刚经》的智慧,产生无所住相的信心。其福胜彼,这个功德太大了!所以我才告诉诸位,《金刚经》的力量、功德不可思议,就算你只是一直口诵,不了解它的意思,同样

也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真实不虚。

【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

现在人们不再书写受持,都改成印刷,所以印刷的人功德无量。这部经我们印了五千本,五千本就是十五万七千多,所以出钱印这部经的人功德无量。

【 肇法师 云】云:「从旦至辰名初日分,从辰至未名中日分,从未至戌名后日分。于此三时,乃至无量百千万亿劫,舍身布施,亦不及受持是经,见自性耳。见自性者,谓深

明实相。 」

见到我们本性的人,就彻彻底底了解实相。

「 人法二空,乃是大悟人也。《法华经》云:『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心常精进,无有间断也。 」

尊颜,就是指佛。目不暂舍,目光一点都不曾移动。

「 『受持读诵』者,行解相应谓之受,勇猛精进谓之持,心不散乱谓之读,见性不迷谓之诵。 」

行与解相应,才叫做受。这里讲的就是我们所谓读经、诵经的意思,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 『 为人解说』者,谓已悟人,能见自性,方便为人解说此经,令悟实相,成无上道。此为法施,无所住相,功德无有边际,胜前百千万劫以身布施功德,百千万倍。」

【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

以要言之就是简单来说。最上乘就是佛乘。你看佛陀赞叹《金刚经》的话,令人震撼!

这两句的意思就是:须菩提,简单来说,这本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更有无边的功德。(你看佛陀给予这部经何等的赞誉!)《金刚经》是如来为发大乘心的人而说,是为发

佛乘的人而说。

【李文 会 曰】 「『无边功德』者,若人于此经典,了悟人法二空,深明实相,功德广大,即同佛心,无有边际, 不可称量也。」

跟佛一样,因为他悟到的是无边际的本性,当然功德不可称量了。

「 『为发大乘者说』者,智慧广大,能见自性。 」

你若是不看这本《金刚经》想见自性就很发很困难了,所以六祖要开悟,也是因为这本《金刚经》,

「 色空俱遣,不著二边。 」

色,色法也去除,空也去除,不执著一个色,不执著一个空。

「 二边既无,即无中道可立,不染万境,即是大乘菩萨所行之道也。『为发最上乘者说』者,不见垢秽可厌,不见清净可求。 」

「不见垢秽可厌」,这里我告诉诸位:嫉恶如仇,只能当世间的君子,不能成为圣者、解脱之人。「不见清净可求」,因为本无一切法,哪有什么清净呢?不要嫉恶如仇,恶性

本空,恶者我们应该同情。垢秽,就是恶的,可厌的。看到讨厌的,要慈悲对待他,不要得罪他。

像我就是这样,过去有一个人不断向我借钱,一次次地跟我借了几万又几万,我一再告诉他该还了,一年过去了,三十万元还是不能还我。我告诉他这是常住的钱,这样不太好,

可是他到最后也没有还我,我也并不得罪他,以至于他多拿了十万元,我也没有讲第二句话。跟我借钱的人,怎么都不想还我,很奇怪!(众笑)我也是本着佛陀的教化,不生气

、不跟他计较,他有能力还就还,不能还也没办法。从此以后,我就尽量别借钱给在家人就好了啊。(众笑)没办法,因为众生不知道因果啊!

所以说慈悲有时候还要运用智慧,我本来也是认为他不会有问题。而且我们了解了本性的功夫,只有放下。到现在他也没有跟我连络了,他过他的,我也没有变得比较穷啊。所以

遇到这种事情,你一定要解脱,不然也没办法。同时我们以后要更加注意,保护这些众生的血汗钱。

「 无遣可遣,亦不言无遣。 」

无遣可遣,没有什么可以遣的;亦不言无遣,也不能说没有所谓的遣。因为遣跟无遣都是对立的东西。

「 无住不住,亦不言无住。 」

无住就是不住一切法,也不去讲说无住——若有一个无住的念头在,还是住。就像「能遣」,放下就是遣一切相,如果讲「我能放下」,就又变成执著。

「 心量广大,廓若太虚。 」廓,就是广阔的意思。广若太虚。

「 无有边际,即是最上乘诸佛地位也。 」

【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 】

若是有人能够受持、读诵,广泛地对一切众生来讲说。

【 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

不得了!佛陀对这本经实在是赞叹到极处了。要是没有本《金刚经》也就没有《六祖坛经》,因为六祖是听到人念《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开悟的。佛陀在这里说:

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你看用了多少个「不可」!

【 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一个人若是悟到本性,那么他就是佛,因为对于本性的东西他都清清楚楚,这个人就称为活佛,活的佛,因为你问他什么他都懂啊!

依《金刚经》明心见性,就是活佛,西藏人讲的活佛。可是现代人所说的活佛就很简单了,活着的人就可以称为「活佛」。现在人动不动就自己称为「活佛」、「活佛中的活佛」

,像卢胜彦就自称活佛了。人家西藏的修持法是没那么容易的。那一天梦参老和尚告诉我,西藏密宗里,小孩子若超过十岁就不收为喇嘛了;要成为一个喇嘛,需要二十年的显教

的基础。二十年啊!在西藏地区要成为一个大成就者,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小孩子从小就要背经典。不是像台湾这样,修上二到五年的密宗,就自封为金刚上师了,闲来没事就摆

出法器为人灌顶,灌顶法会让人看得头昏眼花。所以那天老和尚的开示让我觉得密宗实在是很了不起,我听了很感动。小孩超过十岁就不收了,从小就教化,正确的!一般人对密

宗不了解,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

老和尚说,台湾的密宗变了,不一样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台湾的密宗已经不是本来的面目。真正的密宗不是这样修的,最起码要二十年的显教基础,所以密宗的大成就者

都是很不简单的。像宗喀巴大师,通达教义、教理,所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十分了不起,把修行分成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阶段,他讲修行要按照次第一一按步就班而

行。像法弘说要学密宗,他已经快三十了,要在西藏人家就不收了,所以我们不是出生在西藏,就大可不必不必搞这些稀奇古怪的花样,还是要实实在在地念佛。所以说密宗实在

是不得了的,可以说是最上乘的了,但是台湾的密宗就不好说了,所以我们还是要老实念佛。

「『广为人说,知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思议功德』者,此谓上根器人,深明此经,了悟佛意,持此大乘经典,为人解说。令诸学者,各见自性无相之理,得见本源自心是佛。当知

此人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量也。 」

【心佛颂云】「 佛即心兮心即佛。 」

佛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佛。

「 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

心是相对于佛来说,佛与心都是用来形容的名词,都是名相,所以也是虚妄之物,所以说心佛从来都是虚妄之物。因为心跟佛根本就是无一相的东西,不论安插什么都不对,你要

如何说什么是心、什么是佛呢?从来就是一种虚妄的东西,是方便说。这样你才了解这是真如法身佛。

「 佛佛佛,没模样。 」

什么是佛,没有一个模型,什么都没有,可是充满了智慧。

「 一颗圆光含万象。 」

就是说用一颗清净心、平等心,入于百千万亿的色相。里面一颗圆光,就是我们的本性,用这一本性入于一切事相,无体之体才是真体。譬如说我们的佛性在心,可是心却拿不出

一个佛性,只能以无所著的智慧映现出来。当下如如不动,那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它不是死板板的东西,也不是无妄想的东西,但却是拿不出来的东西。你若是说无,它又是有

;你若是说有,它又是无。

「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 」

无体之体,才是我们的真体。不能说是色法,不能说是空法,也不能说是不空,因为一切法都不是真实的东西。

「 不动不静不来往。 」

你要说它是动、是静都不对,它当下是不来往。

「 无异无同无有无。 」

没有不相同的东西,没有相同的东西,也没有有与无的东西,因为本来就是真如的。

「 难取难舍难指望。 」

你取不到,舍不掉,因为本来就是无一切相的。指望,就是指陈,描述、指出来什么是佛性、本性在哪里?你指给我看什么是佛性,什么又不是佛性呢?

「 内外圆明到处通。 」

到处通,于一切法无所著,内也通,外也通,境界也通,没境界也通,面临生和死也通。为什么?内通、外通、全部都通,这是一定要经过的阶段,因为无所著,从而不恐惧死亡

,视死如归。

「 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 」

一佛国为大,一沙为小,大的包含在小的之中。意思就是说小能容大。表示无所不通,本性的东西事事无碍。这是华严的思想,大能容小,小能容大,事事无碍法界。

「 一个身心万个同。 」

我们每人有一身一心灵,不论到哪里本性都是相同的。

「 知之须会无心法。 」

我们若要了解,就一定要领会什么呢——无心,就是没有妄想,就是无所住法。

「 不染不净为净业。 」

你若是被污染,当然就不清净;而你若仍然有一个净的观念,那么还是不净。所以,不染不净,这才是真正的清净业。

「 善恶千端无有无。 」

造善也好,造恶也好,在一个圣的心中,无著于善恶,所以圣人只有对众生的宽恕和怜悯。圣者每天都在讨论自己本性的对与错,而凡夫却是整天在讨论圣者的对与错,差别就是

这样。

凡夫整日论他人对错,猜想、假设他人的用心。像师父今天所讲的,人生活在两种痛苦中,第一个是错觉,第二个就是假设,这是人类最大的痛苦。圣人不会这样,他既不生活在

错觉里面,也不生活在假设里面,那么什么都障碍不了他,任何境界对他都没有用,善恶对他没有影响。你注意看,凡夫就是一直在讨论,某某法师有修行,某某法师没有修行,

某某可能有东西,这个法师持戒,那个法师没有持戒……整天烦烦恼恼的,结果呢?自己的生死都不顾,专门讨论别人的事情,整天都在为别人忙碌。我们哪有多余的生命整天去

讨论别人?「善恶千端无有无」,没有「有」,也没有「无」。你看,大彻大悟之人说的话,句句都是明心见性!

「 便是南无大迦叶。 」

这个就是南无大迦叶,就是他的境界。

【黃 檗禅师 云】「『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闻经解义,如说修行,广为人说无相之法,令诸学者悟明心地,能行无相无著之行,开发心中智慧光明,离诸尘

劳妄念,共成无上菩提。当知此人,负荷自性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于身内也。 」

今天要讲到九点四十,何以故?因为今天心情很好!(众笑)喝点水(师举杯钦),讲得都快开悟了!

【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

佛说:为什么呢?须菩提,若只有爱好愚钝法的二乘众(乐于小法者),那么他就是执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金刚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李文 会 曰】 「『 若乐小法』者,凡夫愚钝之重,不能听信,广学无上菩提;只修福德,六道轮回因果之法。纵能强学,执著多闻,为人解说;被明眼人觑着,手忙脚乱,

一场败阙。 」

觑,音 q ù,看到。阙,音 qu è,败阙,就是失败、毁掉。意思就是被明眼人看到他失败、毁灭的下场,就是教我们不要虚伪。

我告诉诸位,有些人在电视上讲经,但他不明真理,到最后一败涂地,因果是很严重的!因为他是破佛的知见。至于世间人讲经,所讲的都是劝善而已,没有道可言。道是要离相

寂静才能叫做道,能令我们明心见性的才叫做讲道、弘道。如果只是叫人吃素、持戒、拜佛等等,不能让人大彻大悟,那也不能算是讲道。所以世间人长篇大论,只能说是劝人做

善事,劝善而已。我曾经看到电视上有一些人在讲经,有居士、有自称法师的,但是听下来发现都是重复的东西,绕不出劝善的圈子,怎么能做到单刀直入地谈悟入本性上的东西

?只能算讲善,没有道可讲。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是有《金刚经》,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 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

为什么是塔呢?这表示,明心见性的人即等同于佛塔。即为是塔,因为这本经就跟佛一样,能使你明心见性。所以有经典之处,有因缘就会有人能明心见性,所以就等同于佛塔。

【李文 会 曰】「『在在处处若有此经』者,一切众生,六根运用,种种施为,常在法性三昧之中。若悟此理,即在在处处有此经也。『一切世间』者,谓有为之心也。『天人

阿修罗』者,天者,逸乐心;人者,善恶心;阿修罗者,嗔恨心。但存此心,不得解脱。『所应供养』者,若无天人阿修罗心,是名供养。」

逸乐心,放逸的心。没有凡夫的心,没有六道轮回的心,这才是真正的供养。

简单来说,此处是佛赞叹《金刚经》,为什么佛一直赞叹《金刚经》?因为这本经是教你明心见性,这样岂不是意味着明心见性才是成佛的根本?!你看对佛对这本《金刚经》的

赞叹到了何等的程度——不可说的功德、不可称量的功德、我若具说会令你狂乱的功德……十分令人很震撼。佛在别部经典里不曾这样说过,为什么?这部经讲明心见性,这样岂

不是意味着明心见性是当务之急?!你纵然不能明心见性,只一味认真念佛,对于本性的东西也还是要了解,你现在不学,到了极乐世界也是一样要学。你到极乐世界,大彻大

悟,明心见性了,这跟本性不是一样嘛?跟佛讲的《金刚经》还是一样的。《金刚经》里的法就是极乐世界的法,佛佛道同嘛,讲本性的法门,都是相同的东西。所以《金刚经》

地位之重要,正因为诸佛以般若为母,而《金刚经》正是讲般若的思想。

「 『即为是塔』者,解脱之性 , 巍巍高显。故云:即是塔也。『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者,当于解脱性中,开敷知见,熏植万行。」

开敷知见,开佛的知见。熏植万行,熏为熏习,不坏事相地修行,熏植万行就是说虽然明心见性,了解本性的东西了,但是你还是要培福,还是要去修六度万行,还是要弘法利生

。虽然说法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但还是要度。

「 即法界性,自然显现。 」

法界的本性,自然法界性,自然地显现。什么叫法界性?就是无量无边的智慧跟福德。法界,就是我们本来的法身。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说明,今生读诵《金刚经》的人,却有病苦、贫困、下贱,这是因为前世的罪恶本该堕三恶道,今生会受人轻贱、被人糟蹋,也正是因为前世的业。而诵《金刚经》之后,

他的宿业就能消灭,将来还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单而言就是,我们今生若是诵《金刚经》却还是有种种业障,受别人耻笑等等,这就是在消我们的业障。虽然诵了《金

刚经》,还是受人轻视,这是前世的罪业致使的。

【李文 会 曰】 「此谓若人受持读诵此经,应合得人恭敬。今复有疾患、贫穷诸衰。」

疾患,就是生病。贫穷,太穷的人,连三餐都难以温饱。人要是遭遇到贫穷,那是很悲哀的,所以佛陀说「贫穷学道难」。

要讲对金钱看得开,说真的,目前做到的没有几个人。上次一个办杂志的人来,见到师父时顶礼,哭得非常伤心,说他现在为了办佛教杂志心力交瘁,因为佛教界都不重视文化事

业,他的意思是希望师父能帮助他。我告诉他这是常住的东西,也不能随便动用。他说:「我知道!这是十方常住的钱,我一定会首先考虑这一点。」再三请求。我又去向他们的

一个记者求证,看看钱借给他到底有没有问题,那人满口答应说没有问题。然后就开了借据给我,我把现金借给他。

本来是开三百万的借据,后来偿还了两次总共一百万,可是还欠二百万的时候,他就宣布倒闭了!借钱的时候是哭丧着脸,说他是知道因果的:「我是一个受菩萨戒的人,绝对不

敢侵损常住一毛钱。」讲得让你非相信他不可。佛陀常说要慈悲喜舍,何况这是为佛教文化做事,怎么会吝惜这一点钱呢?如果这几百万真能帮助他,就该拉他一把,这也是一种

功德。但是事情终于没有办法,还是倒闭了!所以人若遭遇到贫穷,往往就没什么廉耻了。

我们人有钱的时候,口气很大:我怎样怎样,我如何有志气……我告诉你,在你很穷的时候,就是有志气也伸张不起来,别人叫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根本没办法。像我读大学

的时候没钱,家里一个月寄一千元来,既要买书又要应付生活,压力很大,只得去帮人家捡木柴挣点生活费。不过不是捡大木,而是捡小枝的,帮人家整理柴火。那时候我已经教

书了,是帮一个学生的家里做,他们都叫我林老师。学生一家人很舍不得,他母亲受菩萨戒,对我很好,实在是非常照顾我,可是我心想:我到这里来工作赚钱,若是没有好好

干,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就很认真地做。一天一百一十元,我记得很清楚,从早上就开始去做,整理柴火一做就是一整天。

人要是被钱逼到走投无路,再下贱的工作都会做,叫我去倒馊水我也肯去,不然怎么办?后来又去做家庭教师,很不幸的,碰到一个最难教的,脑筋有一点痴呆。我教他:「除以

一百,就是等于乘以一百分之一。」他说:「老师!为什么?」我说:「还是留给别人教吧,一个月五千元我不赚了!」没有办法,人傻愣愣的,教了老半天也教不会,为赚这五

千元,教得我气死了。还没把他教成功,我就先往生了。

所以,人在得势的时候,或是有钱的时候,口气总是很大:我一定不会怎么怎么样。我告诉你:等你贫穷的时候,你就一定会怎么样怎么样了,再下贱的工作你照样会做(只要不

偷不抢就好),不然能怎么办?没办法!

你们问师妈就知道,从前我们家境最可怜的时候,台风一天过去之后,就到处去找哪里有淹死的鸡鸭,然后捡回来剁一剁,再用油炸去掉腥味就开始食用。不管是死鸡、死狗或是

死猪,都是些腐烂发臭的动物尸体,照样拿来吃,不然怎么办?

那时候还捡过破铜烂铁、捡过废纸。捡废铁时,我就看到人家养的鸭子在吃绿色的浮萍,因为放浮萍的盒子是铝片做的,虽然卖不了多少钱,但是因为捡不到东西啊,我就想:反

正鸭子只会吃,它也不知道,也不会抗议。我就将浮萍倒掉,把铝盒子踩破,拿了就跑。后面就有个四十几岁的人从里面骂着追出来:「你这个臭小子!那是我养鸭子用的,你也

敢偷!」我就赶紧溜掉了。所以说没犯过偷盗?其实还是有啦,没办法呀!捡不到破铜烂铁就卖不到钱,没有钱啊!

说到贫穷的经历,真的足以演上好几部电影。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中午就去第九水门捡废纸。先拿一个大的纸屑箱放在那里,然后再背个小一点的箩筐到处去捡。因为背不动大的

箱子,就背个小的箩筐,箩筐背起来比我人还高,因为我长得矮,从后面看就只看到一个箩筐在动,看不到前面的人。没办法啊,就这样背着箩筐到处去捡废纸。后来走到中央市

场的时候,时至中午却没饭吃,肚子又很饿,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开始想办法了。我的同伴中有一个阿雄,阿雄的手脚比较利落,体型跟我差不多,比我矮小了一些,不过他跑得

比较快。他说:「益谦(我的俗名叫做益谦),中午怎么办?」我说:「我也不知道,你想想办法好了!」他说:「我想不出来,你的脑筋比较好,你忘记人家都叫你天才吗?」

我说:「对哦!不然这样好了,你去偷一些龙眼,然后拿了就赶快跑!」他说:「这主意不错!」「我呢,就跟在你后面,你边跑边故意让龙眼掉下来,要故意让龙眼掉下来,听

懂了吗?」他说:「知道了。」然后他偷了小贩一串龙眼拔腿就跑,我就大喊:「老板!他偷拿你的龙眼!」老板拼了命地追他,他跑得飞快,一路上就故意让龙眼掉下来,我就

跟在后面一直捡一直捡……等老板抓到他时,龙眼已经都掉光了,被抓到时他就说,「我手上都没有了,全被后面那个人捡走了。」老板又问我:「小朋友!你怎么拿我的龙眼?

」我就说:「我是在地上捡的,又没有偷拿你的。」老板想一想,这也算是地上捡来的,好啦!就给你吃好了!事实上也是从地上捡来的呀。没办法啊,没钱就要自己想法子。所

以人只要一贫穷,任何招数都使得出来。也算是我脑筋还不错啦!所以说我们人是还没遇到困境,真遇上的话你根本没办法。

那时候还经常去吃阿度仔粥,是外国人救济台湾人施的粥,我常常打趣说那是去吃阿度仔粥。在凉州街那边有一间妈祖庙,叫做天上圣母,那也算是美国人慈悲,每天中午都会把

面、麦混合起来煮成一大锅,没有其它的菜,用那种养猪的面,也没有把我们当人看啦。等在那边吃饭的,都是些有残障的、流浪汉或是有家却没钱的,不然就是那些捡破烂的小

孩子,一伙人聚集在那里,都是没饭吃的。因为面量煮得有限,去的人有跛脚的、断手的、凶神恶煞的,还有全身脏兮兮的、嘴巴臭的、牙齿全掉光的、眼睛斜视的,所有人排成

一列队伍,就像乞丐帮一样。我总是背个袋子就去那里排队了。到时候分给每人一个碗,还不是碗公哦,差不多比碗大一点,又比碗公小一些,分一个‘碗爸'给你——最大的叫碗

公,比碗稍大的就叫做碗爸啦。排队要提早去,不然就会吃不到。吃饭的时候,不会给你盛很多,因为煮的一锅面数量有限,慢来的人想要插队,但大家都不肯让他插队。

讲到插队,我长得矮,插队应该很厉害,可是从队伍中间钻进去,每次都被抓出来,不得已只好从后面排起,然后就端着碗,跟着队伍移动。等面煮出来,一盛上之后我又去从后

面排,盛上之后立刻又去排队。他不会盛满整碗给你,都是只盛一点点,然后就换下一个了,食量少的人才刚好够吃。没有桌椅,每人端一个碗分点面就蹲在妈祖庙前开始吃了。

我看他们都不怎么聪明,盛完面之后都傻呼呼的坐下来吃,吃完了才又从后面开始排队;我可就不一样了,盛到一碗之后又马上从队伍后面排起,队伍一边移动,我就开始赶快地

吃,再轮到我时刚好吃完。不这样就来不及了,面就会被盛光,所以要边排队边赶紧一边吃。

所以说到贫穷,那时实在是穷得非常彻底,真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了。所以我的胃肠病会恶化到这种程度,常常会抽筋、痉挛,用中医、西医治疗到现在还是不能痊愈,跟这也不无

关系,这也是前世的业。

「 反为人所憎恶。 」

反而被人所憎恶。这也是各人前世自作的业,也不必怎么怨叹。若要论苦日子,你们的日子再穷也穷不过我。

「 世人不达先业,将谓诵经为善即无应验,遂生疑惑。殊不知若非经力,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折三途之报,速得无上菩提。」

「折三途之报」,照理说要堕三途的。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 祇 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现在要说福报的比较。佛告诉须菩提,自己过去供养诸佛无量阿僧衹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就是经过。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那是不计其数的,可以说是布施遍满三千

大千世界,舍身数如微尘。悉皆供养承事,供养无数诸佛。无空过者,一尊佛都没有遗漏。

【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 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

千万亿分 ,还不只是百分之一,更是千万亿分之一。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就算用任何比喻都无法描述。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反面讲,佛说他供养无量诸佛,还不如我们诵《金刚经

》千万亿分之一的功德,所以这本《金刚经》的功德,实在是无法称说的。原因如下面所说:

【李文 会 曰】 「 造寺写经、供养布施功德,只获人天小果,实非功德也。 」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

首先你要受持读诵。你只有悟才有办法,要悟才能受持、读诵。若能受持《金刚经》的无相之法,你自然就没有烦恼了。

【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狂乱,就是不相信,而不是丧心病狂。意思是说,你能受持、读诵《金刚经》,我若是说出其中全部的功德,这功德大到你听了也不敢相信。狐疑,狐性多疑,狐狸本性最易怀疑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

如果在「经义」中间把加两个字「般若」,变成当知是经「般若」义不可思议,意思更清楚,指这本《金刚经》的般若道理不可思议。

【果报亦不可思议。】

「果报」之前再加两个字「将来」,道理更明白:指将来的果报更不可思议,是能够成佛的。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要怎么安住呢?要如何降伏我们的心呢?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

「生」就是发。若是有人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应当发什么心呢?下面: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灭度就是度脱的意思。灭掉一切烦恼,度一切的苦厄,叫做灭度。我应该灭度一切众生。

【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者。」回头看:「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先前这一段跟这一段就是互相呼应。

现在再翻回来,

【李文会曰】 「当生如是心者。谓二乘之人。执著诸相。起诸妄念。如来指示其心常空寂。也就是无一切相。湛然清净。」

【黄檗禅师云】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者。佛言:我今欲令一切众生除灭妄心。令见真性。」

【白乐天云】 「湛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

「白乐天」就是白居易。

湛然就是很淡泊的,平实、平淡、平凡,就是一种淡然。「虚」就是退步、空一切,你一直退步,一直学吃亏,不一定是吃亏的人哦。他一直占我们便宜、一直害我们,他也不一

定会过得比我们好,这是说真的!所以 不管任何时候,因果都会帮你安排得妥妥当当!「虚静」,能够保持这个心一直空寂。所以虚静是吾师。

【圭峰禅师云】 「觉诸相空。心自无念。」

我若是觉悟一切相都是空,心自然无念。离诸一切相,离诸相即是诸佛。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因为你无念,就无一切妄想,你若是起心动念,你就要马上觉、观照,觉悟之后,觉之当下就无。能所双亡无一切法可得。

「修行妙门。惟在此也。」

修行的妙门,就是这几个字而已。

广钦老和尚,他要入涅槃的时候说,当然他是已经证果,悟到本性的了不起的圣者,他说:「不来亦不去,没有事。」我也有悟到,老和尚说的是这一句,我要说的是另外一句:

「一切事情从来不曾发生过。」你慢慢去体会我悟到的这一句是什么意思,你们慢慢去体会。因为发生的当下就是无,而我们却一直认为这是实在曾发生的事,所以就一直烦恼。

而我已经悟到了,我认为世间本来就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这是我今天的心境,所以,「觉之即无,修行妙法,惟在此也。」

【慈受禅师云】「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此谓不可见有众生。是自己度者。若有此念。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即非菩萨清净心也。」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为什么呢?实在是没有任何的法,无有法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是有法,那么这就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单来说,无一切法,才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即非菩萨者。谓二乘之人。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实无有法者。谓初悟人。尚有微细四相也。但少有悟心是我相。」

微细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仍然有这微细的四相。感觉有所悟,就是还有我相存在。

「见有智慧。能降伏烦恼。是人相。见降伏烦恼。竟是众生相。见清净心可得。是寿者相。」

所以六祖的解释跟别人完全不一样,都是摄于一念之间。

「不除此念。皆是有法。故云: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我常常告诉诸位:我们为什么不试着做一天佛陀看看?你明天试着去做一天佛陀,看你是要用广钦老和尚那句话:「不来亦不去,没有事。」或是要用师父这一句「不曾发生过任

何事情。」天地之间未曾发生过任何事情,这都是业力、无明在鼓动而已,都是没有实在性的东西。你明天坐下来时,你就空一切法,心量放得很大,也不必论大小,就是无念,

无念,无念……。而有些人无念也定不下来,要他保持无念,他就想东想西,不能空一切法,没关系!想东想西也没关系,不执著就好了,培养在念头当中去掉这个执著性,那么

这就变成妙用,其实妙用也是有念头,只是这个念头有过滤,去掉这个杂质,就变成清净的念头而已。你明天试着做一天佛陀。做一天佛陀就是说,一切相不可得、不可说、不可

思、不可议,不着一切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样念: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好好地参,好好地用功,就是不要被境界染著,境界一来就抹油保护自己,

抹油就代表有智慧,沾染不了我,你做一天看看,没有烦恼的情形是如何,不要回想过去,不要希望未来,也不要怨叹现在。这样地去做一天佛陀,修理佛陀,把他修理好,将心

修正、调整正确,这样就很好过,很轻松了!所以我常常说,奇怪!人家怎么说修行很困难,我怎么觉得修行很简单!

下面说,执著烦恼就是众生,放下烦恼就是佛陀,所以说:实在是无法,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若是有法,你就有着,就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单来说,你想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定要空一切法——也就是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你的意思是如何呢?如来,佛在过去然灯佛时,是不是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没有!世尊!就我须菩提所了解佛陀所说的这个空的道理,绝对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可得。因为无一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对!就是这样。这很契合如来的意思,确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就是这么简单,不过说真的,讲归讲,我也是烦恼几十年的人。所以我现在会说很简单,是因为这样一直看经典、在社会上不断的磨练,自己用智慧观照,慢慢慢慢地把烦恼放下

,我才了解一切法不可得,不然我过去也是一个很执著的人。

我常常说,我今生要是没有听到佛法,我就很凄惨了!我是不是告诉过你们,有一次跟吴金松,捡到一百元,他不肯跟我平分。我说:「你要跟我一平分哦!」从前的人捡到钱没

平分的话,都会告诉大家。所以说连一百元都看不开的人,今天能做大法师,实在是不太可能。但是有佛法的话,凡夫就慢慢会改变。事实上到现在还是凡夫啦,不过所过的日子

,已经比较不会有障碍了。人家说我度量很大,大慈大悲,我也没有这种观念,这本来就是我应该要做的,对徒弟慈悲,这也是应该做的。跑去盖四十二甲的道场,这也是应该要

做的,样样都是应该做的。谁叫你要做师父,不然你就不要收徒弟嘛!既然把孩子生下来了,就要养他、教育他嘛,不然你生小孩做什么?对不对?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放着不

管,这样大家都敢生小孩了,我也敢生了。你为人家剃度了,把人家的头发剃了,却不教人家,人家的父母亲把他养到这么大了,书也读这么多了,他来跟我们出家,我们就真的

没有一样可以教人家?说真的,也是没什么能教啦。但是以世间法来说,确实要有智慧。所以我不曾在想:我对徒弟是多么慈悲,或者是说我施舍了多少,我为了徒弟是多么忙碌

。像有时候去山上碰到下大雨,又没有带雨具,回程的时候因为淋了雨,就会觉得一阵头疼,我也不会想,这些徒弟怎么样……。我不会想这些,从来没有,人总是活在一个权利

跟义务之下,这个是我的责任。

所以我们人要解脱很简单。你若是常常说:这是我的责任,我应该这样做,无怨无悔。你是什么责任,你就应该要完成。你负责厨房,你就不能怨叹,厨房就是你的工作。你是会

计小姐,你就要好好地帮人作帐,这个就是你的工作。或是做父母亲的人,像电视新闻经常在报导,父母亲打小孩,把小孩打成残障了,那真是很可恶的!因为夫妻吵架,就将他

十三岁的女儿,还有十一岁的女儿,全抓去关在计程车里面——这个先生是在开计程车的——他把小孩关进里面之后,在车子里泼汽油、点火,三个父子全被烧死了!你们有没有

听到这则新闻?所以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谈起来,大家都责备他,但是你想想看,他就是因为没有学佛。所以人的贪嗔痴,像定时炸弹一样,什么时候要爆发都不知道

,你会害死多少众生都不知道。你看柬埔寨的战争,内战的四派,打到现在已经一、二十年了,还是继续在打。譬如现在我跟你没有来往,我就在中界埋设地雷,至少都是埋设五

十万颗呢,碰到下大雨,被雨水冲刷,地雷就流向田里,当农夫在耕作时,脚一不小心踩到,地雷就引爆了!目前来说,柬埔寨断手断脚的有好几万人,目前全世界的脚断掉的人

,最多的就是柬埔寨,就是因为踩到地雷。 所以人为了派系的观念,为了一已私见,所造的业是不计其数。假设我是总统,我是四个人中领导的一个主脑者,我下命令去埋设五

十万个地雷,你想想看,那要造多少业!埋设五十万个地雷,地雷一炸开,被炸成断手断脚的人,那都是我的罪过,你想想看!所以我们人怎可能不会出生做畜生被宰杀呢?哪有

可能不会呢?不可能的事!你看我们人在造那种业,实在是很可怕!非洲的衣索匹亚,本来是非洲最富有的国家,结果因为内战、饥荒,打到现在使得衣索匹亚,每一天两千个人

死亡在饥饿当中!

所以我常常告诉你们:我们人若是今生有修福报、有布施三宝,你可要很注意地听!若是没有往生极乐世界,来生让你出生当国王,那你就凄惨了,你就完蛋了,你就难以善终了

!真的!翠珠你要很注意了,我不骗你,像你施舍心这么大的人,你来生要很小心,真的!一定要往生,不往生是一定很凄惨的。来生绝对是当国王的,当国王的话,下令埋设一

百万个地雷,结果是一个翠珠国王下命令的,那就完蛋了、惨了!她不知道前世曾经来讲堂修行,今生得福当国王了,她不知道啊。所以说我们人若是知道要来学佛,你就一定要

达到目的,就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作祖, 你绝对不能希望说:我来生要再来,像慧律法师这样拉肚子。该死了,你真是可怜了!

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很羡慕师父,很奇怪。今天,我就接见了一大堆要供养的人,我对供养也颇有兴趣,信徒一个个地走过来,轮到从台中来的小姐时,她说:「师父你好英俊

!」带队的出家人急忙说:「乱讲!要说庄严。」告诉她应该要讲庄严,然后就把她拖到一旁去了。再英俊的人,拉的屎也是臭的,不见得有多漂亮,都一样啦。

所以我们要冷静,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就是这样。 学佛就是一定不到目的绝对不罢休,你千万要记得!我们在台中,老师就是重复地一直交代我们,白天可以不吃饭,晚上可以

不必睡觉,唯独早晚二课绝对不能不念佛。看看老居士怎样交代我们的,因此再三劝导我们。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李文会曰】 「若有一切法。是有一切心。故云:即非佛法。若无一切法。是无一切心。云何不是佛。」

【龙牙和尚云】与我授记。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者。如因智慧而得见性。若有能所之心。即是有法可得。性同凡夫。如何得授记耶。然无记可授。是名授记。若于心上。无纤粟

停留。即是无法可得。自性清净。故云:来世。当得作佛。」

他无一切法,当然来世就得作佛。纤就是细,小的丝线叫做,纤粟就是小米。连像丝那么一点点、像小米那么细小的相,都不能停留。

【慈受禅师云】 「一颗灵丹大似拳。服来平地便升仙。」

这个「大似拳」就是我们的心脏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这个心就是灵丹妙药的意思。平地就是平等心,「平」当作动词,平地就是使一切都平等。这个「仙」就是佛的意思

。佛称为大仙嘛!意思是说你若是能将这个心摆平它,你就能够作佛。

「尘缘若有丝毫在。蹉过蓬莱路八千。」

「蹉过」就是错过的意思,「蓬莱」是一个仙境的意思。意思是说,你若是仍然有起心动念,一念看不开,仍有一念挂碍,那么你就不能接近仙境,也就是佛的境界,离佛的境界

还有十万八千里。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如来?就是诸法如义。

这个注意听,诸法如义就是如如不动,但是历历分明,就像太阳的光这样子照射下来,它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不管是阴天或是艳阳天太阳的光就是这样地照射;高楼大厦、很深的

坑洞阳光也一样普照,完全一样。所以诸法如义,「如」就是自性空,当体即空,无法不如。不需经过语言、思惟,当下他就完成那个解脱之道。讲当下也不对,当下还有刹那的

观念,这个「当下」是不得已的,不得已之下用不得已的形容,只有讲当下。你若是不讲当下,你就无法形容,不然你要怎么解释呢?

所以这个「即诸法如义」太棒了,这个「如」字,即是永恒不变。一个人要是能保持这个心如如不动,诸法就自然清净。所以师父常常告诉诸位,摆平了内在的世界,你就摆平了

外在的世界。众生是希望要除掉那个恶的境界,他才能够得到快乐,那么你除到什么时候呢?你想除掉这个恶的境界,认为除去之后,你的心才能欢喜,这样变成你只是一直想除

境,又怎么能得到快乐呢?!

我来举一个很简单的要例子,譬如说我们娶到一个每天晚上七八点就去睡觉直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的懒惰恶媳妇。而做婆婆的人很有责任,过去经历那么艰苦的生活,娶了一个媳妇

,却不能跟自己同心。这个媳妇又很懒惰,除了内衣裤自己洗以外,其余的衣服就全留给婆婆洗。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婆婆就很生气了,她们家里又很富有——这是真有其事,

不是在讲故事,是事实哦——这个婆婆整天就是这样气愤。她的信天主教的,但是天主都没有教她解脱的思想,天主只有教她每天祈祷:祈祷我这个媳妇早点死,能够快点离开我

。结果她祈祷了一、二十年,她的媳妇也还没死,还是没能解决问题。她信天地教也很久了,但还是被媳妇气得要死。

有一天她的朋友说:「我拿师父的录音带给你听听看。」她说,「我对那个没有兴趣啦。」于是就拒绝了。朋友说,「不然就放在这里好了,就算我送给你啦,不管你现在要不要

听,以后有空的话就听听看吧!」

有一天,她觉得很无聊,大家都出门了,也没有吵架的对象了,她就想起:朋友送了我一些录音带,不如拿来听听看吧!她就听到这么一句:「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她听了

之后,自己一直鼓掌,高兴了好几天!还一直说:「我怎么会这么笨!」这个老太婆是北京大学毕业的,是何等动物,她不是一般的老太婆,但是娶到一人恶媳妇,每天就是气愤

,信天主教信了几十年,始终没办法打开这个结,一直祷告上帝,还是没办法啊!她听到师父这一句话,马上包了一个红包来。所以,录音带若是不断地流通,我的红包也会不断

地来,因为听完之后,他就会包一个红包来。来的时候不但供养,又连声感谢,现在每天都在听录音带,她说:「这些道理实在非常好!」对啊!本来就是这样啊,你一直想改变

对方,他若是不肯让你改变,你岂不是气都气死了?那不是办法。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不过有些人是自己很没有水准,又常常骂别人没有水准,就像疯

子又老是骂别人疯子一样。

所以说这个佛法实在伟大,一句话就能改变人生观,你就能过着非常快乐,就障碍不了你。而我们人就是可怜。信佛的人,是世间最大福报的人,最有钱的人!他虽然很贫穷,住

在茅蓬里面,他也是世间最富有的人,真的!这是无量无边的财富啊!所以有一个人来以这里,前几天有一个人来这里,他不懂,碰到师父时说:「师父!师父!我想跟你们买一

本《金刚经》。」我问他:「你想出多少钱才买得起《金刚经》?」当然我这样说,他还是不能开悟,他说:「每本不是都有固定的价钱吗?」我说,你要出多少价钱?意思就是

智慧要如何买得到呢?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这段要注意听!为什么叫做无实?为什么叫做无虚?如果说,虚是对实讲的,实是对虚讲的,在绝对的明心见性的本体里面,是不能落入对立的,实、虚是对立的,世间人不是着

有就是着空,这就是外道。假设一个神、一个主宰,而他都没有想到神谁在主宰。譬如说中国人说盘古开天,那么盘古是由什么人创造的?是不是他的父母亲生下他的?!盘古住

在哪里开天的?他住的地方,是什么人为他开天的?他站在哪里创造天地万物?所以我常常问基督教、天主教徒两个问题:「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请问上帝站在哪里创造?他站的

地方是谁创造的?」对方听了马上愣住!「上帝是万能的,请问他能不能创造一个自己搬不动的石头?」你注意听!如果说他能够创造,而自己搬不动,而如果不能创造,那不是

万能的,两边都是死棋。他碰一我,他就该死,他就无言以对,我也不必跟他讲太多。我们佛教所说的就很有道理:佛是大能,很大的能力;他并没有说万能,说什么都有办法;

他也不能改变众生,佛也只能显示我们本体界大的能量、能力,他又不能成为万能;成为万能就无所不能,这个道理完全很矛盾的。可是一些人还是信得很高兴。他们常常说:「

师父都经常批评别人。」我说这不是批评,你道理搞不清楚,岂不是连路都分不清楚了。譬如说有十条路,我要先了解这十条路是通往哪里啊,你怎能说我是在批评,这样讲就不

对了,难道真理就不能拿出来互相了解一下吗?譬如说我今生是有福气信了佛教,我若是信了一贯道,我不要拿出来讨论,自己也搞不清楚对错,就这样迷迷糊糊下去喔,不能这

样的,愚痴的人才会这样,你学佛是感性还是理性,还是智慧呢?要是只论感性,一贯道的人对我很好,每天来我家泡茶,我生了小孩大家都很照顾,又很帮助我,还找我一起来

听经闻法。这是感情的束缚,哪有人学佛是学这样的?就算今天一开始是信一贯道,我生了三个小孩,大家非常照顾我,或是一次拿一百万给我,或是帮助我,我照常信佛!为什

么? 真理之下不讲人情的。这是无上的觉悟,怎么可以说,因为他对我好,我就不敢由一贯道改为佛教,哪有这种道理?那么你到底是学道还是学情啊?你是在学道,道叫做解

脱啊,情是一种束缚啊,这样你就变成被人情所束缚了,他对你好,你就不敢脱离出来,哪有人这样的?讲的没有道理,你就应该出来啊!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李文会曰】 「一切法皆是佛法。涅槃经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佛。」

佛就是觉悟的人,当下他就是法。

【马祖云】 「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法性中。着衣吃饭。也谈祗对。」

有人说:奇怪!师父!这个北港的「妈祖」怎么也在这里?哎呀!不是这样子的啦!「马祖」是指道一禅师,这是佛教中有名的禅师。妈祖是多一个「女」部。「谈祗对」也就是

对话。

「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

眼、耳、鼻、身、意的运用。

你看!本性都不离当下。

「不解返源。随名逐相。」

我们众生就是迷。「不解返源」,也就是不能回光返照,拼命地一直追求外境。「随名」,随着一切的名相。「逐相」就是追求一切的外在虚妄的东西。

所以师父昨天才说:人有两大的痛苦,第一个就是错觉,第二个就是假设。人如果生活在错觉跟假设当中,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此感情的定义叫做迷茫,感情就是一种错觉,就

是无明的意思,生活的定义就是摩擦。所以我们是随名逐相,跟随这个名、追逐这个相。那么你看普天下之人,哪一个不是落在这里面?有钱就想娶老婆,娶完老婆,妻贤子孝,

再来就想要名,就想选个什么了,开始要为民服务了,就开始投资他的生命,追求到最后,什么也没有!自己迷迷糊糊,看到出家人,又不知道要恭敬,还说出家人很可怜。

有一天有一从美国回来的小姐,因为听别人提起我,就想来了解一下,所以就来到我这里,我刚好休息。她就在楼下等,边等时就边看一本慧律法师简介。休息时间过了之后,我

把门打开,然后她来问:「师父我可以进来吗?」我想已经三点多了,这是接客的时间,每天三点多是我接客的时间。那么她就进来坐下了,她就说:「师父!我看到你这个简介

,你是很伟大的人嘛,又没有任何缺陷,为什么要出家呢?」现在她的观念就是认为,就是一定要有问题的,恋爱失败的啦、事业倒闭的啦、脑筋有毛病的,才会走出家这条路的

意思。她觉得很不可思议!她坐在那里,我就问她几个简单的问题,我问她:「你从哪里来?」她说:「从美国来。」「你住哪里?」她说:「住 Houston 休士顿。」我又问:「

那你将来做什么?」她说:「我现在准备开服装。」我问:「再来要做什么?」她说:「继续开。」我问:「继续呢?」她说:「师父为什么一直问同样的问题?」我说:「人一

定有将来的,时间一定会到来嘛!」我问:「再来你要做什么?」她说:「结婚、生儿育女啊!」「再来呢?你说来让我听听看。你会不会老?」她说:「会!」「你会不会死?

」「会!」我说:「那你的感想认为怎么样?」她说:「每一个人都这样子。」她现在的观念就是这样,大家都是这样,这说明:就是因为大家都是迷惑,所以万人皆迷,唯我独

醒。

她的感触很大。没想到这个出家人这么会说话,她好像是美国的什么硕士——若是论体力我是输人家,讲话我就很厉害了,反应很好,只是没去当小偷而已,当小偷我也是一身的

功夫。所以说,我们人,你看读到硕士、博士,他还是误会出家人,根本不知道出家是什么意思,完全不知道。不解返源,所以随名逐相嘛。

「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全体圣心。何处不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 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佛所说的一切法,当然自性本空,本来就不是一切法,所以才真正叫做一切法,是故方便说一切法。因为一切法,常自寂灭相嘛!

【李文会曰】 「谓于诸法。心无所得。了诸法空。本无一切法也。」

【法华经云】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故古德云:用即知而常寂。不用即寂而常知。方契妙觉。是故名一切法也。」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譬喻我们的身体高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来说人身高大,最大的就是无身,没有身体,才是叫做真大,如来说我们人的身高大,像法身那么大,这是因为法身就是无身,即为非大身。佛说人身长大,只要讲得出来,就

不叫做大,所以即非大身。但是真正的大,要无相才叫做大,是名大身。

【李文会曰】 「色身有相。为非大身。法身无相。广大无边。是名大身。黄檗云:虚空即法身。法身即虚空。是名大身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李文会曰】 「即不菩萨者。二乘之人。若有烦恼妄想。不能除灭。即同凡夫。灭色取空。不了色性。即非菩萨。」

「色」就是外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解脱就要当下,一切的外境没有永恒,当下你就是要解脱,你若是不了解色性本空,不了解一切境界本来就是没有,当然你就不是菩萨。

【净名经云】 「色性自空。非色灭空。」

色当下就是空,不必除掉这个色,灭掉这个空。不是这个色法,除掉这个空的对立,色灭空就是对立的意思,空当体就是色,色当下就是空。

「如病眼人。见空中花。无有是处。」

因为眼睛生病,所以见到空中有花,而实际上并没有。

【李文会曰】「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者。一切空寂。本来不生。不见有生死。不见有涅槃。不见有善恶。不见有凡圣。不见一切法。是名见法。正, 见之时。了无可见。 即是菩萨

。故云: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实在是没有一法真正称为菩萨。师父刚才跟诸位说过,我今天悟到的道理,就是不曾发生过任何事情,就是这样子。我们今天的烦恼,就是每天都认为有事情发生。我现在把我看

到的就告诉你,你要在内心里面若是能运用师父跟你提示的这些东西,也许你的烦恼就能减轻,很大的事情发生,你内心里面就想到:师父的见地就是说,不曾有发生过任何事情

,因为发生也会消失,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再发生,那么本来就没有事,所以这一句也是佛法。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佛说:须菩提!菩萨若是作这种念头:我要来庄严佛土。表示他有著相,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庄严佛土就是要具足福与慧啊,而福与慧都是无相的,本来就具足的,你若是说:

我要庄严。就有所著,这样就不名菩萨。何以故?你若是执著要庄严佛土,你就不是庄严,因为你的福与慧就不能尽虚空遍法界,你要连庄严净土之名都没有,才是真正叫做庄严

。通达无相之法者,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

【李文会曰】「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提者。妙定经云:若人造得白银精舍。满三千大千世界。虽有无量布施福德。谓心有能所。即非菩萨。不如一念无能所心所得功德。胜前功

德。百千万倍。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者。实无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岂复取庄严相。如是即消遥。」

逍遥就是自在。如是就是自在。

「自有无纤毫挂碍。云何是庄严。云何不是庄严。故云: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也。通达无我法者。」

我们连一点点丝毫挂碍都没有。无一切法。

「于诸法相。无所滞碍。」

无所滞碍就是不要被阻塞,譬如水沟若是阻塞,就不能畅通,发臭了!

「是名通达。若作有所能解。是名我相。若作无所能解。湛然清净。是名无我。故云:真是菩萨。」

「僧问马祖云:作何见解。即得达道。」

一个僧人问马祖道一禅师。

「答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

不要在善、不要在恶停顿。不滞就是不要停顿,也就是不要执著。

「方唤作修道人。」

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一般人叫做修善的人,就算台湾省来讲,也找不到几个真正叫做修道人。于善恶之境不取不舍,是名修道人,所以你看,台湾省修行人这么多,那叫做修善之

人,不叫做修道,他没有这个明心见性的思想嘛!

「取善舍恶。观空入定。皆属造作。」

太棒了!「取善舍恶,观空入定」,这都是造作,还有能所嘛?!

「更向外驰去家转駷转远。」

「去家」就是离开本来的地方,「家」就是本来的面目,离开本来的面目愈来愈远。

「一念妄想。便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是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 世

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这一段就是说佛有具足五眼,这若是要以物理学来讲,就是佛在任何的几度空间里面,都可以很清楚的。譬如说肉眼,凡夫;天眼,二乘人;慧眼,浅位菩萨;法眼,深位菩萨;

佛眼就是诸佛。简单来说,各种阶层佛皆能悉知。因为佛证得同体大悲,所有的五眼他完全具足。

【李文会曰】 「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盖覆。不能自见。若无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灭。」

五眼被障蔽了。翳障,眼睛有毛病叫做翳, 「 翳障退灭」就是说眼病痊愈了。

「五眼开明。见一切色也。内外空寂。名为肉眼。见自真性。是法平等。名为天眼。见自性中。般若之智。名为慧眼。见诸色相。心不动摇。见一切法。无一切法。是一切相。无

一切相。是名法眼。」

通达一切法,叫做法眼。

「见前际无烦恼可断。中际无自性可行。后际无佛可求。三际清净。是名佛眼。又云:若以无相为法身者。名为慧眼。而见如来。指空论有。假立名相。名为法眼。而见如来。若

了有无。即非有无。二边寂灭。」

我们了解有跟无,当然有跟无就不存在,所以即非有跟无。两边就是有无这个两边皆寂灭。

「全体法身。周遍法界者。具足佛眼。而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

多不。甚多。世尊。佛 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佛说:须菩提!在你的意思认为如何呢?恒河沙中所有的沙——佛常常用恒河中的沙作比喻——佛说是不是沙呢?是的,世尊!如来说这是沙。须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呢?譬如一

条恒河中所有的沙,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那么这么多条恒河的沙粒数目的佛世界,是不是很多呢?须菩提说:甚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的国土的所有众生的种种妄

念,如来全部了解。因为佛是一个大彻大悟人。

【李文会曰】 「恒河沙数者。欲明众生。有种种妄念。故举无穷之沙。以为喻耳。」

要来计算众生有多少,实在太多了!

【楞严经云】 「琉璃光法王子。观世间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琉璃光法王子,观这个世间的众生都是妄缘,因为虚妄的缘,风力就是外在的风,这个风力就是一种业力,风就是由业力所转变而来的。

「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动止就是它的动跟停,观这个心,动的念头。一切烦恼,当下就是本来的面目。

禅宗有一句话:「体取无生,成道速矣。」你若是体悟到这个无生,无一切法,那么成道就很快了!若不体取无生,直接了当,动经千劫,焉不能成道,还是不可以成道。你若是

不能体取无生,没有办法!

「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尽同一虚妄也。」

【李文会曰】「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者。眼耳鼻舌身意。若起心动念处皆是国土。于国土中。所有众生。若于种种差别之心。心数虽多。总名妄心。既觉是妄。故云悉知。」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佛说: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心本来就是清净的,但是因为迷惑了,所以如来说诸心,都不是真正的心,而方便说是心。

【李文会曰】 「觉妄这心。即是非心。」

觉悟到虚妄的心,这才是真心,所以不是心,不是世间所说的心。

「本无妄念。不起妄心。即是自性本心。故云:是名为心。即是菩萨心。亦名涅槃心。亦名大道心。亦名佛心。」

【临济禅师云】 「故临济云:若一念心能解缚。此是观音三昧法。」

其实我告诉诸位,修行实在是很简单,你偏偏要说很难,若一念心能解缚、能够放得下,你悟到一切法不可得,当下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东西,那么就束缚不了你。这就

是观音三昧法,那么你就具足慈悲心。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人家常常说到一个故事。有一个禅师,也就是参禅的人,希望修行能够成就,就到处行脚参访。有一次,他来到一座山下,肚子饿了,正巧遇到一个卖面的老婆婆。老婆婆说

:「我今天供养你,我问你的问题,你要是回答得出来,这碗面就供养你。」禅师想:自己修禅多时,应该没问题。老婆婆说:「你今天要来吃我的面,你是用过去心吃,或是用

现在心吃,或是用未来心吃这碗面呢?」禅师顿时哑口无言!他想:我参禅参这么久了,却抵挡不住个小角色,被一个老婆婆一问就哑口无言,又老是自称在参禅,结果这个老婆

婆就是亲近山上的禅师。禅师想:一个老婆婆就有这种功夫了,要是山上的师父那得了!也就是说看学生的程度,就知道师父有多厉害了!

我教过的徒弟中,还没有人到这种程度。以后你做生意就可以说:我师父问:你用什么心来吃我这碗碗粿?路上常有人推着车叫卖:新竹、草湖芋仔冰,常常有人推着车叫卖,卖

土窑鸡啦,我今天要是没有出家,可能也推着车在叫卖了。所以我们经常说到这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李文会曰】 「谓三世心。无性可得。故可从缘而生。」

既然无性可得,你安住于无住之处就没错了!所以对缘来说就有外境。

【肇法师云】 「闻说诸心。谓有实心。故须破遣。明三世皆空。故云: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虚妄。三世推求。了不可得。」

既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妄想心,你为什么还要执著你自己的观念呢?为什么圣人教化的观念你还是容纳不下呢?仍然执著你的见解呢?

「故云:若悟无相无事。平常真心。即法体空寂。不生不灭。湛然清净。岂有前念今念后念可得也。」

所以前念、后念、今念,这都是假设的。

【马祖云】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这句话太棒了!有修就不是道,道不能修,造作即是非道。太棒了!但莫污染就是一切法不受,不能去接受境界,接受境界就染著了。因为空一切法嘛,你只要不污染就是什么都

放得下。你什么都放不下,这个叫做污染。你执叫做污染嘛,但莫污染就是只要你不执著,身、口、意全部空空荡荡。

「何谓污染但有生死。造作趣向。皆是污染。」

造作趣向,有一个过去心、有一个现在心、未来心,有此可造作,有功德可得,全是妄想心,只要你有一切造作,皆是污染。所以我常说:我们从小的教育,一直到大学研究所,

就是没有开佛法课程,所开的都是生死法,教我们的「学生」,学习如何生活、生存。我们从小一直读书,读到长大成人,就是都没有这样说到:一切造作都是生死法。

所以我们学佛以前,所读的书大部分都是这样。当下我们若是能够了解一切文字、事相全是假想,就不会让我们痛苦这么多年。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在美国、英国,包括哈

佛、牛津、剑桥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包括一切国家的大学都有这个神学院,都有宗教学院, college 研究宗教思想的学院,辅仁大学就有宗教学系,它就有研究宗教,所以有修

女来参访师父,很好!能有这个宗教交流,修女要来听出家人开示,那是不可思议的事,可惜来的时间太短了!但是我们台湾的一切大学,竟然没有宗教学院,对于生死的大问题

完全不了解,你就算是国家的那一些官员,官位很大的(肝肿大谐音),长庚(医院)差点就不收的,他们也是不懂。都是名跟利的东西、执著的东西。所以说:造作趣向都是污

染。今天这个世间的人,若是没有听到佛法,看他要怎么摆平他的烦恼,真的没办法。

我小的时候曾经去士林捡破铜烂铁,那个时候很穷。去捡破铜烂铁的时候,推着一辆三轮车,内心里都这样想:家里很贫穷,我要好好地认真地捡废纸、捡破铜烂铁,帮忙家里赚

点钱。然后就拿着篮子,整天都不休息,就是一直去捡破铜烂铁,中午肚子饿的时候,就去菜市场里,找一些人家丢掉的烂芒果、烂橙子,把腐烂的一半削掉,然后吃剩下另一半

好的。你想想看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就会对金钱这么执著,一心只想赚钱赚钱……你想想看长大之后,哪一个人能对金钱看得开?我告诉你: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一个对金钱

看得开的人,钱少看得开啦,数目大的就拿不出来了,保持二、三万就可以了,这样就算很多了,他就会停止施舍了,那个「执」一样没有办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所以你所有

的造作都是污染。没有佛法,你就不能体取当下就是无生,像我们现在,就懂得如何放松心情了。

「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即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憎爱。无凡圣。是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

因此我向诸位建议,师父那两本《佛心禅话》你一定要买回去看,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每一句都是祖师大德的明心见性的语言,真的!你一定要请回去看,重复地看。
本文标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解释-金刚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之正解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764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